第四十回 饭草具楚使中计 发背疽范增道亡
话说陈平在汉王面前献了反间楚国君臣之计,汉王立将黄金四万斤,交付陈平,令其自由行事。陈平收了黄金回来,一路心想:“汉王为人真是阔达大度,我相随数年,并未建立大功,又遭诸将谗谮,他反升我官职,比前更加优待。如今我献一计,不过口头说说,他竟慨然交付多金,任我动用,略不迟疑,亦无吝惜,似此推心置腹,以诚待人,人岂有不感激图报之理!只此一层,远胜项王万万,定可取得天下。我今有此多金,暗中从容展布,既可显我才能,又借以报答汉王知遇,此种机会真是难得。但是,我亦曾事过项王,此计若行,于他有害。然项王将我看同常人一样,汉王却是我之知己,所谓士为知己者用,此时也顾不得许多。”反复寻思,心中甚喜。陈乎回到家中,密唤心腹小校数人,扮作楚兵装饰,怀着多金,混入楚营中去,分头行事。原来陈平前在楚军,与项王左右及各营将士交好之人甚多,知道项王平日吝惜赏赐,有许多人心怀缺望,可用金钱买动。因遣小校前往,秘密与之交结。各人收了黄金,尽皆欢喜应允。
不到几时,楚营中忽发生一种流言,众口喧传。皆云:“楚将钟离昧等,久随项王,多立战功,竟不得封王之赏,因此心怀怨望,暗地与汉联盟,共灭楚国,分据其地。”此种消息传到项王耳中,果然心疑钟离昧等,不复如前信任。独有范增,项王尊为亚父,平日参与密谋,常在项王左右,不易离间。陈平几次布散流言,项王置之不理。陈平又使人诈称是范增心腹使者,入城求见汉王,却故意将此事漏泄于外,使楚军得知。项王闻说,心想:“亚父几番劝我杀死汉王,又劝我并力攻汉,他与汉王已成仇敌,岂有反与通使之理?”因此不肯相信。陈平正在无法可想,一日,忽报项王遣使到来。陈平大喜,急走近汉王身边,附耳低言,如此如此,汉王点头依允,陈平自去预备。汉王见过楚使,便遣人陪伴,留在馆舍用膳。楚使到馆舍歇息片刻,忽闻门外人众喧阗,楚使定睛一看,却见为首一吏,押着一群人役,扛抬十余贡物件入门。贡中排列无数山珍海味、牛羊鸡鸭、各色美酒,加着杯盘匙著,件件都是精美,后面又有厨丁十余人随入。楚使心想:“此乃一席丰盛酒食,定是为我而设,只因适才汉王托我与项王说和,所以厚礼看待。”楚使正在想得高兴,忽见吏人慌慌张张一直走进,对着楚使望了一下,面上似露出一种惊异之状,急忙回身趋出。楚使觉情形可疑,悄悄跟了出来,但见吏人走到外边,对着众人连连摆手,口中说道:“错了!错了!我道是亚父使者,谁知却是项王使者,他如何配吃此种酒席?如今速将各物抬回,另换一桌饭菜到来。”楚使听得明明白白,心中错愕!不过一刻,又见先前吏人,押着两三名人役,送进一桌饭菜,排在案上,来请楚使用膳。楚使用眼一瞟,见肴撰不过数件,都是些青菜、豆腐:再看米饭,也极粗糙,比起先前酒席,有如天壤。楚使受此薄待,怒气填胸,一口都吃不下,立即愤然辞去。
楚使回到军中,屏退左右,从头至尾告知项王。因说道:“原来亚父与汉王私相通问,不消说得,亚父定将楚**情,报与汉王,故其使者得受如此优待。幸而吏人言语不慎,被臣察破,特行秘密报闻。从今以后,大王务须留意提防为要。”项王见使者说得千真万确,因此大疑范增。范增全然不知,尚一心一意想替项王设计灭汉,夺取天下。
一日,范增入见项王,说道:“汉王现困围城,外无救兵,内乏粮食,正是灭亡之时。大王急宜督励将士,奋勇攻城,早晚破得荥阳,擒获汉王成了大功,切勿失此机会。”项王此时已中陈平之计,见范增急欲攻城,反疑他别有用意,不肯听从。范增一连催促几次,项王只是含糊答应,心中愈觉可疑,便想夺了范增兵权。因托辞说道:“亚父年纪已高,每日亲理军务,太觉劳神,吾今觅得一人,可以代劳。亚父不妨从容颐养,遇有紧要事务,再行奉商。”
范增见说,虽觉得项王有些不对,但想:“或者项王出于真意,体贴老人,恐我过劳,亦未可知?我也落得安闲自在。”遂依言将应办军务,交与他人料理。谁知项王此后遇事,无论大小,独断独行,全不与范增商议。遇着范增来见,谈起兵事,项王便用别话支开,几次都是如此。范增自思:“平日项王遇事,必来与我商议,言听计从。如今不但不听我言,连紧要军事都不向我提起一字。且见面时词色甚是冷淡,与前大不相同,其中定有原因。”遂密遣心腹人向项王左右探听,始知项王疑己。范增气得非同小可,心想:“我一向竭尽心力,希望辅佐项王,助成霸业。谁知项王竟轻信谗言,不分皂白!如今既已见疑,纵使极口分辩,于事无益,不如及早引退,若再留恋,必有杀身之祸。”
范增想罢,立命从人收拾行装。自己往见项王,说道:“现在天下事已大定,大王以后好自为之。臣年老智昏,不能裨补万一,乞赐骸骨归里,以终余年。”项王听说范增要去,真是求之不得,立即应允。范增见项王并无丝毫留恋之色,也就心灰意冷,于是辞别了项王,回到自己营中,吩咐将项王所封历阳侯印绶,并前后赏赐物品,一律缄封,遣人送还项王。自己即日离了楚营,愤然就道。一路寻思:“我此去,眼看楚国河山不久尽落汉王之手!项王知人不明,自取败亡,又复谁怨?只我自恨不能择君而事,以致徒费心力,功业无成,留为后人话柄,殊属不值。”范增一腔愤闷无处发泄,加以年过古稀,经此忿郁,气血凝滞。行不到数日,背上忽生一疽,在医书上名为“发背”,乃是险恶毒症。范增想起:“楚国将亡,不如早死为妙,免得汉王得志,与我为难。”遂不肯延医服药,自己仍强勉上路,催促车马速行,尚望赶到家中,得见家人而死。谁知背疽日大一日,尚未行到彭城,范增自觉不能支持,便停留旅舍暂住。左右延得医来,只因毒气已深,无法施治。又过数日,范增竟死于旅舍,时汉王三年夏四月也。从人见范增已死,用棺殡殓,运回居鄛,葬在郭东,后人因立庙祀之。又,居鄛县庭中有井,土人即名为“亚父井”。吏民岁时祭祀,每遇县官初次到任,皆先设祭祭井,然后理事。直到魏晋都是如此。
当日项王自范增去后,催兵围攻荥阳。又过一月,荥阳城中被围既久,粮食将尽。汉王闻知范增已去,虽喜陈平计策有验,但是楚兵来攻转急,将荥阳城围得铁桶相似,自己要想逃走,却又无法可施。正在忧虑之际,忽报将军纪信有事面见,汉王命其入内。纪信见了汉王,屏退左右密语。未知纪信所言何事,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七十二 孝行·李延寿 卷八·本纪第八·世祖五·宋濂 卷三百四十九 列传一百三十六·赵尔巽 前汉孝宣皇帝纪卷第十七·荀悦 卷二十二 漢紀十四·司马光 卷三 后主本纪第三·陆游 卷第八·徐鼒 资治通鉴后编卷八十二·徐乾学 卷之六百六十一·佚名 卷之三百二十八·佚名 卷之三百六十一·佚名 卷之五十八·佚名 张后序·丁宗洛 刘宰传·脱脱 钱唐传·张廷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