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刘宰传

刘宰,字平国,金坛人。二十岁时,他进入乡学,对于去就取舍他都有自己的看法而不苟同。绍熙元年(1190)刘宰被推举参加进士考试,调任江宁尉。江宁特别盛行巫术,刘宰下令保伍之间互相纠察,那些从事巫术的人常常是改行当了农民。发生旱灾,帅守命令刘宰用钱、粮赈济受灾的地方,救活了很多人。有掌握妖术号称“真武法”、“穿云子”、“宝华主”的人,都被刘宰禁止。刘宰在他座位的右面写着:“不要轻易发布文引,不要轻易使用杖刑。”刘宰因事出城到郊外,他与手下人吃一样的饭菜、喝一样的水。他离任时,只有箱中装着的主簿赵师秀给他的酬答诗而已。刘宰被调为真州司法。皇上下诏那些指责伪学,不读周敦颐、程颐等人的书的人,才能参加考试。刘宰叹着气说“:平生所学的是什么?头可断,这种事实不能向上汇报。”他始终没上报那些不符合诏旨的人。

刘宰被授予泰兴县令,有个杀人的案子事实已很清楚,杀人犯说:“我在偏僻的神祠中祈祷,已经杀死一个人,忽然刀又跳了三次,就又杀死了三个人,这实际是神让我杀的。”刘宰向州府请示,毁了那个野庙,把杀人犯砍头示众。邻县有个在泰兴县租牛的人,租户和牛的主人有姻亲,乘办丧事的机会偷走借据逃跑。有一天牛的主人的儿子去征收租户的租子,租户却说牛卖给他很长时间了。牛的主人的儿子连年向官府诉讼,没有借据做凭证,官府又因为涉及到别的县就搁置起来不审理。这时主人的儿子向刘宰诉讼,刘宰说:“牛已失去了十年,哪能一下子就得到它。”刘宰就召来两个乞丐慰劳他们并讲了这件事,假托因为别的事把他俩抓到牢狱中,审讯他俩时,这两个乞丐承认自己偷牛卖,刘宰派人到卖牛的地方去验证。租户说“:我的牛是跟某人租来的。”乞丐极力辩解,租户就拿出借据给他们看,租户和他们一起来到官府,盗走借据的人知道自己无法抵赖,还回了牛和租子。一个富人家丢了金钗,只有两个女仆在,就把她们送到官府,这两个女人都认为冤枉。刘宰命令她们每人各拿一根芦草,说:“没偷金钗的人,明天早晨芦草还是原样;如果偷了金钗,芦草就比现在长二寸。”第二天早上一看,一个没变样,另一个把她拿的芦草去掉了二寸,刘宰立即审问她,她果然认罪。有个婆婆诉讼她的两个儿媳妇不赡养她,刘宰召来两个儿媳妇,把她们和婆婆安排在一个房间里,有的时候给儿媳妇饭吃但不给婆婆,慢慢地观察她们,一个儿媳妇常把自己的饭菜给婆婆吃,婆婆还呵斥她,而另一个儿媳妇恰恰相反。就这样持续一段时间,就得到了事情的真相。

刘宰父亲去世,他为父亲守丧期满后,来到京城,韩..胄正计划用兵,刘宰给邓友龙、薛叔似写信极力讲这是轻率地挑起战争,是国家的大害。后来的结果正如他说的一样。刘宰担任浙东仓司干官,他负责的事都得到了治理,他立即请求辞职,默默地观察形势的变化,顿时不乐意担任官职。不久他退职,监南岳庙。江、淮制置使黄度征召刘宰为自己的幕僚,刘宰推辞说:“皇上召我都不去,现在又能出来做官吗?”嘉定四年(1211),经政事堂审查后,召用刘宰的命令将再度下达,刘宰不去。当时的宰相也多次暗示执政、从官写信挽留刘宰,刘宰都严辞拒绝了。不久品评考核功绩,刘宰表示决不再做官。

理宗刚即位时,任命刘宰为籍田令,刘宰一再推辞,就改为添差通判建康府,刘宰又推辞,请求退休,他就以直秘阁的身份主管仙都观。接受了改官职并授予他管理宫观的任命,他辞直秘阁的官职,朝廷不允许。端平元年(1234),刘宰升为直宝谟阁,仍然主管仙都观,并且把磨勘的时间全都退还。不久,刘宰升为太常丞,郡守按朝廷的命令催促他动身去任职,刘宰不得已勉强上路,走到吴门,他进献章奏后直接回来。当时有名望的人,几乎都被朝廷召用,朝廷所不能招来的,只有刘宰和崔与之。皇上侧身问侍御史王遂这是怎么回事,并且让王遂去安抚他。刘宰升为将作少监,又以直敷文阁的身份为宁国府知府,他都没接受任命。刘宰进升为直显谟阁、主管玉局观,皇上仍希望刘宰能来。召他来朝廷奏事,刘宰也始终没去。不久,刘宰去世,同乡人罢市去送他下葬,人群的队伍长达五十里,人人都像哭自己的亲人那样哭他。

刘宰刚毅正直,明察仁厚,对自己的家乡施以恩惠,他的功绩很多。刘宰设置义仓,创立义役,三次做粥饭给挨饿的人吃,从冬天到夏天,一天有一万多人吃他给的粥饭,柴、米、衣服、药、棺椁、寿衣等物品,没有向他请求而得不到的。某人没有可耕种的土地,某人没有房子住,某人的子女长大了还没娶妻或出嫁,他都一一帮助办理,就像自己负有这些责任似的。桥有损坏的地方,路有不通的地方,即使是巨大的工程,刘宰也一定带头捐财物而使这些事情办成。刘宰身体一向单薄,见到正义的事一定去做,他的财力用完后,他就借贷钱财接着做正义的事。比如定折麦钱的数量,按要求改变县中的牛、斛,毁掉淫邪的祠庙八十四所,凡是可以汇报给上级,有利于乡民的事,没有他不做的。

刘宰隐居三十年,平生没什么嗜好,只是对书他没有不读的。他读书夜以继日,不知疲倦,虽然他广泛地研究、考校训注,而把自己的心得看的最珍贵。刘宰有《漫塘文集》、《语录》在世间流行。

猜你喜欢
  卷三百一十八·列传第七十七·脱脱
  ●卷二百三十五·徐梦莘
  鸿猷录卷一·高岱
  仁宗皇帝实录(卷十三)·杨士奇
  第三十一章 后汉的盛衰·吕思勉
  ◎叶德辉之文艺谈·李定夷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四 列传十四·纪昀
  一六九 寄谕署步军统领英廉密缉偷窃《永乐大典》正贼并覆奏访缉情形·佚名
  李新传·张廷玉
  韩林儿、刘福通传·张廷玉
  本传·谈迁
  北洋海军章程第十·佚名
  卷五十八·雍正
  卷第三十五·佚名
  卷十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九·查慎行

    <集部,别集类,清代,敬业堂诗集钦定四库全书敬业堂诗集卷九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春帆集【尽戊辰一年】客京师忽四年戊辰二月以外舅陆翁抱恙扶侍南归水程濡滞凡四閲月舟中多暇以诗送日翁虽手颤不能执笔每口授余书见余作又

  • 卷七十·陈邦彦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七十目録牧养类书鼂说之考牧图後【宋苏轼】伯时彭蠡春牧图【宋黄庭坚】李唐春牧图【元任士林】题放牧图【元丁立四首】题耕牧图【元郑允端】题韩干野牧图【明张凤翼】题竹石牧牛【宋黄

  • 卷五百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十八雍陶雍陶字国钧成都人太和间第进士大中八年自国子毛诗博士出刺简州诗一卷明月照高楼朗月何高高楼中帘影寒一妇独含叹四坐谁成欢时节屡巳移游旅杳不还沧溟傥未涸妾泪终不乾君若无定云

  • 卷八十七·列传第十七·脱脱

        萧孝穆(撒八 孝先 孝友) 萧蒲奴 耶律蒲古 夏行美   萧孝穆,小字胡独堇,淳钦皇后弟阿古只五世孙。父陶瑰,为国舅详稳。孝穆廉谨有礼法。统和二十八年,累迁西北路招讨都监。开泰元年,遥授建雄军节度使,加检

  • ●卷十二·魏泰

    吕惠卿尝语王荆公曰:&ldquo;公面有<黑干>,用园荽洗之当去。&rdquo;荆公曰:&ldquo;吾面黑耳,非<黑干>也。&rdquo;吕曰:&ldquo;园荽亦能去黑。&rdquo;荆公笑曰:&ldquo;天生黑于予,园荽其如予何!&rdquo;张铸,河北转运使,缘贝州事,降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七·佚名

    万历二年七月癸酉朔上享 太庙○升山西佥事随府为山东副使○户部覆南京户部尚书傅颐题南京二总运军行粮改于水次兑给诚为两便但数多寡该部无从稽考至耗米席驴脚等项俱系正额正米既兑给军旗前项俱无下落亏损甚多合行漕

  • 一三六三 寄谕浙江巡抚海宁等仿照前次发去装潢书匣等式样制造·佚名

    一三六三 寄谕浙江巡抚海宁等仿照前次发去装潢书匣等式样制造乾隆五十五年十月二十一日大学士 公阿<桂> 大学士 伯和<珅>字寄浙江巡抚海<宁>,传谕两淮盐政全德,乾隆五十五年十月二十一日奉上谕:前因江浙两省为人文之薮,

  • 第七节 千八百四十八年之革命·梁启超

    嚏矣,眼跳矣,灯花矣,乌鹊噪矣,蛰雷鸣矣,风满楼矣,涛涌堤矣,积维也纳会议以来三十年之奇怨殊毒,乃孕成欧洲十九世纪第一大纪念之岁。实1848年,于是法都巴黎之二月革命起,阿良朝王统一旦轰毙。路易·拿破仑被举为大统领,而第二次之

  • 晋纪二十 孝宗穆皇帝上之下永和四年(戊申、348)·司马光

    晋纪二十 晋穆帝永和四年(戊申,公元348年) [1]夏,四月,林邑寇九真,杀士民什八九。 [1]夏季,四月,林邑国的军队进犯九真郡,当地的士兵百姓十之八九被杀。 [2]赵秦公韬有宠于赵王虎,欲立之,以太子宣长,犹豫未决。宣尝忤旨,虎怒曰:“悔

  • 巻二十七·乾隆

    大清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寛仁信毅大孝至诚宪皇帝圣训巻二十七治河雍正元年癸卯正月癸未上谕大学士等前年因黄河冲决皇考特遣牛钮齐苏勒等堵筑修理堤工一切完竣交与杨宗义乃杨宗义不能时时加谨防守致修筑之处

  • 十五年·佚名

    (壬午)十五年大明萬曆十年春正月1月1日○朔庚申,以李珥爲吏曹判書。珥再辭,不許,三辭啓曰:「古人有言:『欲法堯、舜,當法祖宗。』今日之政,不擧治,不成者,良由祖宗良法、美意,久廢不行,而近日謬規、弊習,反如成憲故也。祖宗朝重銓衡

  • 景公猎休坐地晏子席而谏第九·晏婴

    景公猎休,坐地而食,晏子后至,左右灭葭而席。公不说,曰:“寡人不席而坐地,二三子莫席,而子独搴草而坐之,何也?”晏子对曰:“臣闻介胄坐阵不席,狱讼不席,尸坐堂上不席,三者皆忧也。故不敢以忧侍坐:”公曰:“诺。”令人下席曰:“大夫皆席

  • 卷二十三·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二十三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二十三><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二十三><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二十三>天子韍【色朱而體直其繪龍火山上有頸肩旁與

  • 大宗师第六·刘文典

    〔注〕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富,其所宗而师者无心也。 〔释文〕大宗师崔云:遗形忘生,当大宗此法也。其分内,终不强知。斯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也,故得尽其天年,不横夭折。能如是者,可谓知之盛美者也。

  • 佛说解忧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鸿胪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 诏译  稽首归依正等觉  能度无边大苦海  恒以甘露润群生  令得涅槃我顶礼  稽首归依正法藏  能止无边苦恼因  显示过失利众生  令获寂静我顶礼  稽首

  • 佛说大白伞盖总持陀罗尼经·佚名

        元天竺俊辩大师唧[口*捺]铭得哩连得啰磨宁及译主僧真智等译  敬礼一切最妙上师。  夫欲修习白伞盖佛母者。寂静室内。于软稳毡上坐已。然发愿云。为六道一切有情。于轮回中令得解脱故。愿我成究竟正觉。

  • 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佚名

    三卷,后汉支娄迦谶译。与罗什译之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同本先出。

  • 诸法最上王经·佚名

    隋北天竺沙门阇那崛多等译,与《佛说诸法勇王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