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瓦将军试金台书院

庚子联军之役,西太后既与帝及诸妃嫔西遁,域中汹汹无主。八国军既入城,各画界分地而治,众推德将瓦德西将军为统帅。瓦稔知中华习俗,人亦和平喜交际,乃建议招致京中绅士,参与安民善后各事宜,每日开会议事。一时士民颇颂之,争先往睹,王公大臣亦有参杂其间者。遍设警察巡逻各地,维持治安,由瓦分派绅士主持。除军、政系联军自主外,其余民事,均与绅士等商榷而后行。列名顾问者多至数十百人,俨然外国政府之上宾,出而骄人矣。其时军机大臣等俱匆匆西走随驾,朝例一空,显宦眷属亦多避往津门或南下。所不能去者,商民而外,则落拓穷途之寒士而已。一日,瓦偶与绅士纵谈中国政治,忽问曰:“吾于民事既多设备矣,独于文学之事,迄未提倡。彼辈学界人材,得毋谓我武人不知是非黑白耶?岂知吾幼受教育,长研学问,最喜助成文学之事。吾既在此综持一切,不可令学士文人向隅。吾欲遍招全国学界,考其优劣,一施赏罚。将用何种手续,诸君其有以教我。”于是绅士纷然建议,或谓宜开科取士者,或谓宜特行殿试者,或谓宜临时举行博学鸿词科者,一一为瓦德西解释。瓦曰:“贵国考试,重在八股试贴。开科取士固系正办,但需时太久,全国士人一时岂易招致?吾亦恐不能居此久候,此条自当取消。至于殿试策论,固足以觇贵国士子之治道,然名义上既为皇帝之特权。吾国亦有皇帝,两国权衡,此等名分,似不可僭越。若博学鸿词性质,据贵绅士所述,亦与殿试相同,且为特典,若仓猝举行,反恐贵国士子讥议,亦非妥善之道。还请贵绅士另议办法。”时绅士中有丁某者,颇狡黠,乃起立曰:“聆将军之教,诚令人悦服。所谓临事不苟,聪明正直者也。鄙人今献一策,似尚当于事理,未识可供采择否?”瓦命速言之,丁绅从容曰:“敝国平时校试士子,乃有书院,犹外国之有学堂也。京师最大之书院曰金台。凡京兆尹及大官到任,俱应莅试。将军有意嘉惠敝国士林,自当戴将军以长官之礼。如承将军不弃,赐以甄别,即于书院中举行,何如?”瓦大喜鼓掌曰:“是吾心也。书院恰如学堂,吾正欲询问及此,何贵大夫之善体人意耶!吾校试学堂,适合吾之位分。其速速办理,明日即示考期,三日内实行可也。”又曰:“即敦请丁先生为考试总裁。凡考试一切事宜,俱由丁先生全权办理。应拨费用若干,预算一表,即付敝处照拨。幸好为之,勿示过俭。须知此亦难得之遭也。”于是众绅闻瓦以全权委丁,且嘱勿示过俭,显然可得肥美之分润,皆艳羡垂涎不置,各悔前此失言,而已无及矣。翌日,丁果呈预算表于瓦,一切布置费用,乃至五万余金。瓦略视之曰:“贵国素崇节俭,凡事皆不铺张,如此表可以概见。君真热心办事人也。”丁唯唯而退,喜极欲狂。又明日,广张示谕,言:“德将军考试金台书院,凡前列者皆得优奖。”时文士之流落都下者,正苦衣食不给,闻考试可得奖,皆跃跃欲一试,宛如饿虎逢狼,较之大比之年,情形更为激切。盖虚荣与实利相较,自不同耳。报名应试者,涌如怒潮,定额本拟千人,三日之间,逾额几两倍,不下三千人矣。丁某命即截止,因为报瓦曰:“以将军威德,士子闻风而来,云集波涌。院中位置,实不能容,计须扩充坐位。然添置之费不赀,溢出预算良多,而奖金更当加额,是否可行?不得不请示于将军。”瓦掀髯曰:“此盛事也,奈何吝惜区区,负人好意?其速行添办。经费一切,随加随支,以俟事竣决算,可不示以限制。请先生即主持,来者不拒可也。”丁唯唯奉命出,趾高气扬,如登云雾矣。及考期,丁先以题目呈于瓦,且释其意,瓦以为忠于己,甚赞成之。是日,书院中坑谷皆满,吚唔之声,闻数里外。题出,则以《不教民战》一章,而试帖则“飞旆入秦中”一句也。士子哗然,或以为辱国,然为得优奖计,不欲捣乱败事。遂各研思抽秘,鏖战夺标。悬奖之额,第一名为百金,以次递减。在瓦视之,尚以为过菲,而金台书院之故事,实破天荒之优奖矣。是日,凡与试者俱给外国点心两枚,以示优异,然人众言庞,膳夫供应不及,食物俱杂以草具,不堪入口矣。卷既集,丁呈于瓦。

瓦命丁分派各校试者阅荐,然后由丁总阅。阅定,更呈于瓦。

第一卷为浙江人某,实太史公也。盖其时翰苑诸公困守辇下者正多,得此百金,不无小补,故冒耻为之。而不意瓦不解文义,但善中国楷书匀整。太史公本善书,因此等考试,向不重书法,誊卷半属行草,遂被瓦抑置第五,仅得三十金云,此系某君亲为予言者。榜发,瓦以百金过菲,特于前三名加奖二百金,一名加百金,二、三各加五十金云。事竣,丁某囊中所攫不下三万金,瓦前后盖共费八万金也。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七 沈约 范云·李延寿
  卷五十一·志第二十·礼志三(军仪)·脱脱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六十一·杨仲良
  ●靖康稗史序·确庵耐庵
  卷之七百五十·佚名
  明名臣琬琰録卷九·徐紘
  卷二十七·宇文懋昭
  附 回忆伯父鲁迅·周作人
  周铁虎传·姚思廉
  冯元兴、曹昂传·李延寿
  马怀素传·刘昫
  谢彦章传·薛居正
  汉制攷卷一·王应麟
  卷二十八·雍正
  卷二十一·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第十四·陈与义

    ○秋夜咏月庭树日日疎,稍觉夜月添。推愁了此段,卷我三间帘。黄花墙阴远,白发露气严。平生六尺影,随我送凉炎。踏破千忧地,投老乃自嫌。尚想采石江,宫锦映霜蟾。夜半赋诗成,起舞鱼龙兼。办此讵难事,取快端宜廉。○入城竹舆声伊

  • 卷八·胡文学

    <集部,总集类,甬上耆旧诗> 钦定四库全书 甬上耆旧诗卷八 监察御史胡文学编 序曰岳有五天下之望也而于其所镇之地瞻仰益亲诗曰泰山岩岩鲁邦所瞻是则先为其国之望而後为天下之望也然尤藉维岳降神笃生圣贤名士大夫以表

  • 卷二十八·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厯代赋彚卷二十八地理温泉赋【有序        汉】张 衡阳春之月百草萋萋余在逺行顾望有怀遂适骊山观温泉浴神井风中峦壮厥类之独美思在化之所原感洪泽之普施乃为赋云览中域之珍怪无斯水之神灵

  • 卷三百四十三 列传一百三十·赵尔巽

      书麟弟广厚 觉罗吉庆 觉罗长麟 费淳 百龄 伯麟   书麟,字绂斋,高佳氏,满洲镶黄旗人,大学士高晋子。初授銮仪卫整仪尉,累迁冠军使,擢西安副都统。乾隆三十八年,大军征金川,命为领队大臣,从参赞大臣丰升额,力战辄先登,克坚碉

  • ●丙编·姜侠魂

    ◎辛亥武汉赤十字会日记十一月初六日。赤十字会会长张竹君女士,在张园演说云:余自九月初三起程,初七到汉。时值两军开仗。到埠时,船主宣言,北军现攻武昌,所有泊近汉口各轮,均须远离。船中搭客须即登岸,因该轮须退出六十里外云

  • 石匮书后集卷第二十七·张岱

    洪承畴、冯铨列传(阙)

  • ○顾命异闻三则·许指严

    世祖逊位出世,与宴驾情事当然不同。故其托孤寄命,从容布置,意想中极为周到,亦自有理。顾按之事实,容有未尽然者。彼即感触世缘,言下顿悟,勘破一切尊荣富贵,则蝉蜕浊秽,自有不可一刻留者。故康熙帝年方童稚,而竟不及待,毅然决绝舍

  • 提要·吴伟业

    【臣】等谨案绥寇纪略十二卷国朝呉伟业撰伟业字骏公号梅村太仓人明崇祯辛未以第三人及第入国朝官至国子监祭酒是编专纪崇祯时流寇迄于明亡分为十二篇曰渑池渡曰车箱困曰真宁恨曰朱阳溃曰黒水擒曰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 忠义传一·纪昀

    忠义传(臣)等谨案唐以后忠义大率死事者居多其有义烈彪炳万死一生虽未陨身志轻授命者并依史例登之闲有子孙事迹无可析传 旧史所附亦仍其例辽史无忠义门兹从列传采辑金元忠义间有散在列传中者今皆表而出之以从其类若其居

  • 卷三十一 蜀书一 刘二牧传第一·陈寿

    (刘焉传、刘璋传)刘焉传,刘焉,字君郎,江夏郡竟陵县人,西汉鲁恭王的后裔,东汉章帝元和年间迁封竟陵,为宗族的旁出支脉。刘焉年轻时在州郡为官,因宗室的身份被授职中郎,后来因为为老师司徒祝恬守丧而辞官。退而移居陽城山研究学问

  • 十四·沈从文

    大约七点钟左右,我从万立坊回转北京路宿舍,慢慢的转着圈子,爬上那三层高楼,在宿舍门前,见着一个骨瘦如柴的老人,瑟缩可伶藏在角隅灯光隐蔽处。侍役把门一开,见了我后,就说;&ldquo;沈先生,有人找你,等了两点钟了。&rdquo;那瘦人这

  •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卷第二·佚名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  二者说诸佛出现证修金刚菩提殊胜第二品  是时释迦牟尼如来。告曼殊室利菩萨言。吾今启请诸佛如来。令圣力加持一切菩萨摩诃萨。进修一切如来金刚三密三菩提法三摩地观。令诸

  • 佛说盂兰盆经疏上·宗密

    充国沙门宗密述始于混沌。塞乎天地。通人神。贯贵贱。儒释皆宗之。其唯孝道矣。应孝子之恳诚。救二亲之苦厄。酬昊天恩德。其唯盂兰盆之教焉。宗密罪衅早年丧亲。每履雪霜之悲。永怀风树之恨。窃以终身坟垄。卒世蒸尝

  • 台游日记·蒋师辙

    清朝光绪年间,官员蒋师辄,应台湾巡抚邵友濂的邀请,前往撰修"台湾通志"。在游历台湾时,蒋氏将其所感受到的台湾风土人情,环境景观,社会政治、经济、文教等状况记载下来,写成了这部《台游日记》。本书(一册一四一面八四

  • 春秋王霸列国世纪编·李琪

    三卷。李琪(生卒不详)撰。李琪字孟(梦)开,亦字开伯,号竹湖,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生平不详,宋宁宗庆元二年进士,曾任国子司业。此书以诸国为纲,而以其国之事见于《春秋》者类编为目,前有序,后有论断。第一卷为五朝及霸国,附以鲁

  • 建中靖国续灯录·惟白

    简称《续灯录》。禅宗史书。北宋云门宗禅僧惟白集。30卷,另有目录3卷。收于卍续藏第一三六册。书成于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故冠以此年号。本书系继景德传灯录、天圣广灯录之后,依禅门法脉相续之次第,编列师资略历、机缘

  • 幻化网大瑜伽教十忿怒明王大明观想仪轨经·佚名

    一卷,赵宋法贤译。十忿怒明王之仪轨也。佛在净光天,放大光明。金刚手菩萨请说。

  • 大乘北宗论·佚名

    全一卷。略称北宗论。为唐代流行之北宗禅籍。作者不详。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五册。另有大英博物馆所藏敦煌本(史坦因第二五八一号)。本书标题之下有‘大乘心’三个小字,内文篇幅极短,全论仅四六九字,系以偈颂之形式,从北宗之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