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七百五十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三十年。乙酉。十二月。壬寅朔。礼部议准、广西巡抚宋邦绥。学政叶观国等奏称、各学进额、及廪缺、应视人文优劣。量为增减。永宁河池、左州、养利、等州。应各减进额三名。武缘县、进额十五名。应增五名。崇善县、进额四名。应增四名。梧州府学原额十五名。应增三名。怀远、迁江、二县廪缺各四十。应各减四缺。上林。北流。二县廪缺各十二。应各增四缺。从之  

○癸卯。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幸瀛台  

○兵部议准。署两广总督杨廷璋奏称、粤东西各营。惟南村汛守备。有三年无盗保题之例。该汛非边地苗疆可比。不应独邀幸进之阶。应停止。从之  

○甲辰。礼部先期奏、乾隆三十一年元旦庆贺礼仪。得旨、是。照例行礼。奉皇太后懿旨。停止筵宴  

○乙巳。上御乾清门听政  

○谕、前据都察院奏、浙江诸暨县民人钱名标等、呈控该县官吏。将已徵钱粮捏报未完。通同侵蚀一案。朕特派刑部侍郎四达。前往会同熊学鹏审理。今据奏到。先有诸暨县生员陈驹、赴巡抚衙门控告。经该抚熊学鹏、饬委绍兴府知府高象震、审系妄控。该抚以所讯未确。复行委员会审等语。高象震审理此案。不无回护徇庇之处。着即解任质审。至该县黄汝亮、适在此案发觉之际。不前不后。告病回籍。其中显有情弊。黄汝亮着革职拏问。交原籍地方官解赴浙省。与案内有名犯证。一并审拟具奏  

○谕军机大臣等、浙江诸暨县民人钱名标等、控告该县官吏。将已徵钱粮捏报未完。通同侵蚀一案。现据四达等覆奏、原任诸暨县告病回籍知县黄汝亮。应到案质审。业经飞提等语。该员不前不后。适在此案发觉之时。告病回籍。其中显有情弊。已有旨将伊革职拏问。着该抚明山。饬委妥员。沿途小心防范。即速锁解柱浙省候讯。毋得令其兔脱。或畏罪自戕  

○又谕曰、明瑞等奏称、哈萨克霍集伯尔根。带兵千名。越境居住。伍岱带兵。将霍集伯尔根等擒获。罚其牲只。复将众哈萨克牲只。一并收取等语。前据安泰奏、霍集伯尔根等、恃强内徙。伍岱将伊擒获。收取马匹。霍集伯尔根等、恐惧请命。痛加训饬遣回。朕以伍岱办理妥协可嘉。已交部议叙。并赏给大缎。今览明瑞等奏。似觉伍岱多事。近来办事之人。过于姑息者多。过于勇往者常少。然亦有以区区劳绩。张大其词者。如霍集伯尔根、果系恃强内徙。伍岱乘其不备。前往擒获。收取牲只。甚合机宜。即阑入游牧。非有他意。伍岱将伊擒获。亦无不可。若赚之内徙。擒拏以为已功。则是邀功妄奏。此事务必彻底查明。始可定其功罪。前令阿桂前赴雅尔。更换安泰来京。谅安泰此时尚未起程。着传谕阿桂、安泰、将此事彻底查明。据实奏闻后。安泰再由伊犁来京。并着传谕明瑞等知之  

○以辅国公永玮。为宗人府右宗正  

○丙午。上御太和殿视朝。文武升转各官谢恩  

○诣皇太后宫问安  

○谕、据镶黄旗满洲都统奏称、坐台笔帖式乌登额病故。所有长支盘费银两。伊子无力交还。亦无家产可抵。请由伊胞侄德元等钱粮内坐扣等语。乌登额所欠银两。着加恩宽免。此项盘费银两。原应按月支给。若不豫支。何至拖累伊等子孙。此皆该管大臣官员等办理错误。嗣后此项银两。有豫支不能交还者。俱着落该管大臣官员等赔补。将此通行晓谕驻劄办事大臣等知之  

○丁未。孝惠章皇后忌辰。遣官祭孝陈陵  

○谕军机大臣等、周琬平日情性乖张。妄自尊大。而归州盗犯张洪顺一案。办理错谬。因将伊发往伊犁效力赎罪。但此案情节。系爱必达始终回护所致。周琬止有前案率行批结之咎。后案则与伊无涉。使周琬在巡抚任日久。充其刚复乖谬之伎俩。其匿非护短。未必不更甚于爱必达。然就此案而论。周琬究系离任之员。情罪较爱必达稍为轻减。且发遣已二年余。应加恩释放回籍。但其为人究难深信。或在遣所私有记撰。语涉怨尤。亦未可知。安泰现在前往伊犁。可密至周琬住处。严行搜查。如其并无怨望字迹。即令明瑞将伊放回。并将此旨传示周琬。俾知朕于臣工。赏罚一秉大公。而其人之优劣。罪之轻重。皆洞鉴其情。处以至当。若有显然背谬字迹。则是怙恶不悛。罪无可逭。着一面奏闻。一面即行正法。亦将此旨传示于彼。俾知朕虽加恩。罪仍由彼自取。倘字句介在疑似之间。安泰未能明晰。即将周琬拘禁诚处。以所有字迹封固进呈。候旨定夺。周琬原系朕令明瑞管束之人。前曾传谕明瑞、令其将周琬有无怨言字迹之处。查明覆奏。安泰如恐查出字迹。与明瑞有碍。因此心存瞻顾。不据实办理。目前即可掩饰。日后必致贩露。试问安泰能当此罪名耶。可将此传谕安泰知之  

○礼部奏、顺天等五省中式试卷。磨勘各官。及覆勘大臣。并无挂漏者。例应议叙。得旨、磨勘各官。有无遗漏。经覆勘大臣指出。分别议处议叙。自属允当。至覆勘大臣所阅各卷。设再派大臣检阅。亦难保其必无挂漏。但以覆勘为不足凭。更复需人详看。辗转吹求。势将何所底止。令覆勘大臣。既无人复加核勘。其中即有挂漏。亦何由而知。是功与过皆无可论。既无议处。则何必予以议叙耶。嗣后覆勘大臣议叙之例。不必行  

○戊申。谕曰、阿桂此次办理乌什地方。甚无章程。暂且不必来京。所有工部尚书员缺。着蕴着补授。蕴着所遗绥远城将军员缺。着嵩椿补授  

○又谕曰、副都统书泰。前往叶尔羌。已满三年。着令其回京  

○户部奏、派拨各省修理城工银两。开单呈览。得旨、此项兴修城垣。费繁工钜。朕特发库帑。以期办理迅速。各该督抚。务饬属悉心经理。俾工程巩固。帑归实用。并着遴委道府大员。或藩、臬、两司。分管督办。以专责成。其派出之员。即行指名具摺奏闻。将来奏报工竣后。朕当特派大臣前往查验。如有浮冒开销。草率了事。及藉工扰累等弊。惟派出督办之员是问。即各该督抚。亦难辞咎  

○赈贷甘肃红水、靖远、会宁、山丹、东乐、武成、永昌、镇番、古浪、平番、中卫等、十一县。本年旱灾饥民。并蠲应徵额赋。缓徵蠲剩、及旧欠钱粮有差  

○己酉。上诣大高殿行礼  

○旌表守正被戕之河南新乡县民马良妻王氏  

○庚戌。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谕、直隶二十六年以前。被灾积欠银粮。叠经降旨加恩豁免。而霸州。固安。永清、三州县屯户领粮。及随带地亩。应交未完租谷。未经与民地一并予豁。伊等所种地亩。即与民地相连。迩年虽属丰收。而新旧并徵。屯民生计未免拮据。所有霸州、固安、永清、三州县屯户、及为民屯户、未完二十四、二十六、两年租谷八百余石。着一体加恩豁免。该部遵谕速行  

○命工部尚书蕴着、正蓝旗蒙古都统达色、俱在紫禁城骑马  

○辛亥。谕军机大臣等、闻佛郎机亚国巴姓、专治外科。其人于今岁到广东。在佛郎机行内。郎世宁等、称其愿来京居住。着该督杨廷璋、即派员照看。由驿送京。但不可令其惊惧  

○又谕、据刘藻等奏、邓川州民饶宗正、殴父致死一案。请候朱批到日正法等语。所办非是。蔑伦重犯。原属决不待时。该督抚等、自应遵照原奉谕旨。一面奏闻。一面即行速办完结。即从前令该督抚亲提研鞫。务期情节益加确实。并非于审明后复稽显戮。今该犯饶宗正。既经提讯。并无疑义。自当速正典刑。何必俟朱批至日办理。此等案犯。乃两间戾气。罪不容诛。向来外省奏到。俱不批发。亦不交部存案。该督等岂未之知耶。刘藻。常钧。俱着传旨申饬。并将此谕令知之  

○吏部奏、教职六年俸满题升者。例不准逾限半年。原以杜营求接任上司之弊。查教职保题。例应督。抚。学政。会同验看。或因督抚公出。或俟年终学政回省。或本员委办差务。势难如期具题。至接任上司。于所属贤否。宜从容试看。反恐因限期迫促。草率办理。各省州。县。同知。通判。等官。三年五年俸满保题。惟俸未满者议驳。而教职转碍于历俸有余。未昭公允。应即停止。其盐库大使五年俸满保题。不得逾限半年之例。应并停。从之  

○壬子。予故大学士史贻直。入祀江苏乡贤祠。从巡抚明德请也  

○癸丑。谕曰、五阿哥病症。医治数月。尚未痊可。据现在医生诊视。称系虚损所致。若从前起病时。据实奏闻。即可早为防范调治。而五月间。张如璠。宋国瑞等。并不将虚损缘由详诊具奏。实属因循朦混。张如璠。宋国瑞。着交内务府大臣治罪  

○旌表守正捐躯之安徽阜阳县民张士则妻唐氏  

○甲寅。豁除江苏元和。吴县。昭文。青浦。靖江等、五县。乾隆二十九年。坍荒占废田六十六顷六亩额赋  

○旌表守正被戕之直隶武清县民曹封妻张氏。守正捐躯之新河县民朱子强女朱氏  

○乙卯。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旌表守正被戕之江苏沭阳县民冯廷璧妻高氏  

○丙辰。谕、前因山东济南。武定。等属。间有被水地亩。经该抚题请分别赈济。兼令借给麦本。现在时届隆冬。赈期已满。而屈指麦秋尚远。民食未免拮据。着加恩、将被灾稍重之济南府属齐河、济阳、长清、临邑、德平、武定府属惠民、乐陵、青城、商河、滨州、阳信、利津、沾化、蒲台、青州府属高苑等、十五州县。极次贫民。概予加赈一月。该抚其董率所属。实心经理。务俾穷黎均沾实惠。副朕加惠元元至意。该部遵谕速行  

○又谕、据四达。熊学鹏奏、查审诸暨县民人钱名标等、呈控该县官吏。将已徵钱粮捏报未完。通同侵蚀一案。业经审出情弊。请将知县黄汝亮。革职严审。并请将不行审出实情之知府高象震。同知彭元玮、解任严行究审等语。前已降旨、将高象震解任质讯。黄汝亮革职拏问。锁解浙省严审。彭元玮、亦着照所请解任。交四达等、一并质审具奏  

○又谕、据明瑞等奏、本年伊犁绿营兵丁。所种田禾。收获比去岁较多。可否照上年之例。绿营官员。交部议叙。兵丁。赏一月盐菜银两之处。请旨等语。着照所请。将承办官员。俱交部议叙。兵丁等、每名赏给一月盐菜银两  

○又谕、绥远城、向驻家选兵。因伊等家口无多。口粮较他处稍减。后移驻满洲、蒙古、兵丁。伊等家口众多。额米已觉不敷。近因均齐右卫兵数。以向食十口粮兵。移于绥远城。支给五口粮。尤属不均。着加恩。将绥远城兵丁。俱增给口粮。俾资养赡。其应如何增给之处。着军机大臣详议具奏。寻议。绥远城马兵一千五百。每名月领五口粮。步兵、养育兵、各二百五十。步兵、每名领四口粮。养育兵、领三口粮。查他省驻防马兵。领十口粮。步兵、养育兵、领五口粮。绥远城兵、应一例增给。从之  

○谕军机大臣等、据四达等奏、查审诸暨县官吏。于奉到蠲免文后。祇有判行出示之稿。并不将各粮户姓名欠数。张挂告示。及按士民呈词。核对串号数目。竟有以大改小。以完作欠之弊等语。民间积年旧欠。经朕特降恩旨、全行豁免。黄汝亮、身为县令。理应明白晓示。乃止有判行之稿。并未发贴告示。其为有意朦混乡愚。希图肥槖可知。至书吏等、将所完银数。或以大改小。或以完作欠。敢于恣意舞文。显有官吏通同侵蚀情弊。着传谕四达、熊学鹏、将案内各情节。逐一推求严讯。务期水落石出。不使丝毫隐饰。按律定拟。以示惩儆。至高象震、彭元玮等、有无串嘱各情。着一并质审明确。据实奏闻。熊学鹏若稍回护。是自取罪戾也  

○刑部等部议覆、两江总督高晋等奏、巡防海洋各事宜。一、商渔船只。初造完日。例报官验明给照。填写在船人夫年貌籍贯。出口时。由汛官验照挂号。查商船挟资出洋。往返经年。舵工水手。雇觅详慎。至采捕渔船。多系无业贫民。或二三月一出。或一月数出。舵水人等。不时更易。若仍旧例给照。每多人照不符。设有为匪情事。无从稽查。嗣后除商船仍遵旧例办理外。其渔船。止将船主年貌籍贯。填写入照。并将船甲字号。于大小桅篷、及船旁、大书深刻。照后多留余纸。出口时。令守口员弁。将该渔船前往何处。作何生业。并在船人夫姓名年貌籍贯、查填入照。钤盖印戳。并登号簿。遇有为匪。即可按簿查缉。如州县官将照给匪人。汛口员弁。查填不实。均照例降二级调用。一、例载船只出洋。税关衙门。查验地方官印照给牌。妄给者议处。原无责令查察舵水明文。但设关原以稽查奸匪。果于船只出入。详悉查验。匪踪自难掩饰。嗣后应令海关口岸。一切倒换照票。务须查明人数登簿。钤盖印戳。如有人照不符。船货互异。即送地方官审究。失察者。将该委员降二级调用。吏役责革枷号。并将该管官罚俸一年。若关口员役。藉端需索。分别查参治罪。一、海洋盗案。例饬该管文武员弁。带同事主。会勘洋面。内洋易于勘定。在外洋失事。疆界难定。查勘每多稽延。以致人犯远扬。事主拖累。查江省洋面。县界里数。各营已给有定图。应将洋图再加较正。发洋海州县。并送部存案。嗣后内洋失事。仍带事主会勘。如系外洋。令事主于进口处。不拘何衙门呈报。该衙门讯明被劫处所。里数若干。即将该事主所开赃物。报明各该管印官。该管官查照洋图。定为何州县营汛所辖。飞关该州县。会营差缉。事主即予宁释。毋庸候勘。其详报督抚。无论内外洋失事。总以事主报到三日内出详驰递。以便据报行查海关各口。将税簿赃单。互相较核。有货物相符者。即将盗船伙党姓名呈报缉拏。至守口员弁。有规避处分。互相推卸。或指使捏报他界者。查明将申报之员。降一级调用。其查关员役。如于文檄未到之先。能查获匪船者。该员等分别议叙。吏役酌赏银两。如奉到文檄。能查出匪迹。飞移地方官拏获者。免其盘查不实处分。一、向来盗船。多系租赁。若船主杜绝租赁。匪徒自无从售奸。应定私船禁例。以靖盗源。查盗匪或劫或窃。其船主罪应区别。嗣后除犯该徒罪以下。船主不知情者。仍照例杖枷。其犯该流罪以上者。船主虽不知情。亦应杖徒。船只入官充赏。并将失察之地方官议处。如船主实有事故。不能亲自出洋。令亲属驾船。许赴地方官呈报。将亲属开填入照。如未呈明。以顶冒论罪。均应如所请。从之。  

卷之七百五十

猜你喜欢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七十八·杨仲良
  第四十一回 白圭讨平郧阳盗 韩雍攻破藤峡·蔡东藩
  第五十四回 弈统帅因间致败 陈军门中炮归仁·蔡东藩
  清季台湾洋务史料 三·佚名
  一三二四 礼部尚书纪昀奏撤去次等之书以为插入空匣之地片·佚名
  续集卷六·宋名臣言行录
  绎史卷一百四十九·马骕
  史记集解卷五十九·裴骃
  卷七十一·司马迁
  ·议水沙连六番地请设屯丁书·丁曰健
  十国春秋卷五十二·吴任臣
  卷三十七 季布栾布田叔传 第七·班固
  陆襄传·姚思廉
  敬翔传·薛居正
  唐纪二十三则天顺圣皇后下久视元年(庚子、700)·司马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作家简介·闻一多

    闻一多,中国现代著名诗人。1899 年 11 月 24 日生于湖北省蕲水县巴河镇,1946 年 7 月 15 日在昆明遇难。原名闻家骅,又名亦多,字益善,号友山,亦号友三,后改名闻多、闻一多。祖上世代耕读,是典型的书香门第,他从小就浸染于浓郁

  • 二集卷三十八·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三十八古今体九十三首【癸酉一】癸酉元旦珠杓璧月共居寅瑞霭辉辉凤阙晨万国同朝大清朔百年喜遇岁朝春衣冠蹡济遵王会律吕和平奏乐钧休养繁滋诚有庆更思风俗要还淳新正试笔逹曙惟闻爆竹声致祥

  • 列传第二十六 王敬弘 何尚之·沈约

    王敬弘,琅邪临沂人也。与高祖讳同,故称字。曾祖暠,晋骠骑将军。祖胡之,司州刺史。父茂之,晋陵太守。敬弘少有清尚,起家本国左常侍,卫军参军。性恬静,乐山水,为天门太守。敬弘妻,桓玄姊也。敬弘之郡,玄时为荆州,遣信要令过。敬弘至

  • 卷一百六十三·毕沅

      ◎宋纪一百六十三 ∷起旃蒙作噩正月,尽柔兆掩茂十二月,凡二年。   ○理宗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   讳昀,太祖十世孙,父荣文恭王。开禧三年正月癸亥,生于绍兴府虹桥里第。前一夕,荣王梦一紫金帽人来

  • 卷五十八 景德元年(甲辰,1004)·李焘

      起真宗景德元年十月盡是年十二月   冬十月壬午,以磁州刺史、邠州駐泊部署許均兼永興駐泊部署,仍與知府向敏中及鳳翔梁鼎同提總陝西諸州巡檢捕盜事。上既定議北征,念關、隴重兵多在邊郡,自陝以西直抵兩川,亦宜過為之

  • 國朝獻徵錄卷之一百五·焦竑

      藩府僚(長史 紀善)   ◆長史   晉王府左長史桂彥良傳   □□府左長史青田劉公璟傳(陳中)   谷府長史劉璟(忠節錄)   靖江相府右相李公質墓志銘(陳璉)   蜀府長史陳南賓傳(黃佐)   長史程公通傳(程敏政)   遼

  • 提要·朱明镐

    (臣)等谨案史纠六卷明朱明镐撰明镐字昭芑太仓人是编考订诸史书法之谬及其事迹之抵牾上起三国志下迄元史每史各为一编元史不甚置可否自言仿郑樵通志不敢删削唐书之例其晋书五代史亦阙而不论则未审为传写所佚或点勘未竟观

  • 卷三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大事表卷三十国子监司业顾栋高撰齐晋争盟表案昭十二年晋侯以齐侯晏投壶齐侯举矢曰有酒如渑有肉如陵寡人中此与君代兴是时景公窥晋之衰巳有互相争长之志属当平邱之防晋已不复能宗诸侯楚新毙于吴无复北

  • 张觉传·脱脱

    张觉,也写作张..,是平州义丰人。在辽代考中进士,官做至辽兴军节度副使。金太祖平定燕京,时立爱献出平州投降,当时宋人用海上的盟约想求得燕京和西京这两个地方,太祖把燕京、涿、易、檀、顺、景、蓟这些地方给了他们。平州自

  • 卷一百七十四之二·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七十四之二 朱批李卫奏摺 雍正四年三月初一日浙江巡抚【臣】李卫谨 奏为奏明事窃【臣】奉 命赴浙路过丹阳县地方有江苏抚臣张楷带领江镇

  • 第四篇 力量的源泉 第三十一章 不祥之器·林语堂

    夫兵者 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

  • 卷十一·梁寅

    <经部,诗类,诗演义> 钦定四库全书 诗演义卷十一 明 梁寅 撰 祈父之什 祈父 军士怨於久役而作也 传曰旧序以为刺宣王之诗观之诗文未见其必为宣王也 祈父予王之爪牙胡转予于恤靡所止居 三章皆赋也祈父司马也掌封圻

  • 庄老太极无极义·钱穆

    《庄子》内篇《大宗师》始言太极。其言曰:道&hellip;&hellip;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六极又见于内篇《应帝王》,厌则又乘夫莽眇之鸟,以出六极之外

  • 卷一·佚名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如来境界宝庄严道常而此道场皆是如来之所加持。积集广大福德资粮。大行等流之所成就。是诸菩萨所住宫殿。演说无边甚深法处。亦是如来游戏神通无碍智境。能生广大善巧念慧。入无所有智所行处。

  • 附錄四分巴利二本衆學法對照表·欧阳竟无

      四分本                                      巴利本   一百法                     七十五法   一                     

  • 约纳丹号历险记·凡尔纳

    一艘美国快速帆船——约纳丹号,离开了加利福尼亚的旧金山,向南非驶去。船上载着由一家移民公司招募的一千多名移民,准备到拉格阿湾,一块由葡萄牙政府授予土地开发权和经营权的地方。不料,航行伊始,就事与愿违,在狂风暴雨的袭

  • 东北边防辑要·曹廷杰

    军事地理著作。清曹廷杰(1850—1916)撰。二卷。廷杰有《东三省舆地图说》已著录。作者于光绪九年(1883)到吉林省珲春防营办理边务文案,留心东三省边防问题,对正史、志书、舆图、清代东北地方文献分类整理,并结合亲身

  • 学仕遗规·陈宏谋

    作者雍乾名臣陈宏谋将“先儒格论编采成书”,以“警醒俗学浮靡之弊习,有裨经世利济之实学”。《学仕遗规》在清末民初被列为社会教育和蒙童教育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