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〇 不辩解说上
这里且让我来抄一篇刊文吧。普通说刊文有两种意思,其一是已经刊布的文章,不论是谁做的,就抄袭了过来,其二则用于做八股文的时候,遇着做过或是多少相近的题目,便将窗稿中旧作,抄来应付,虽然“刊文”二字似乎用的不很妥当,但是习惯上是那么说的。我这所谓抄刊文乃是兼有此两种的意义,因为这本是我所做的,可以说是后者,但又是刊布过的了,所以说属于前者也未始不可。此篇文章名叫“辩解”,收在《药堂杂文》里边,原本是一九四〇年五月所写,算起来已是二十年前的事了。原文如下:
“我常看见人家口头辩解,或写成文章,心里总是很怀疑,这恐怕未必有什么益处吧。我们回想起从前读过的古文,只有杨恽报孙会宗书,嵇康与山涛绝交书,文章实在写得很好,都因此招到非命的死,乃是笔祸史的资料,却记不起有一篇辩解文,能够达到息事宁人的目的的。在西洋古典文学里倒有一两篇名文,最有名的是柏拉图所著的《梭格拉底之辩解》,可是他虽然说的明彻,结果还是失败,以七十之高龄服了毒人参了事。由是可知说理充足,下语高妙,后世爱赏是别一回事,其在当时不见得是如此,如梭格拉底说他自己以不知为不知,而其他智士悉以不知为知,故神示说他是大智,这话虽是千真万真,但陪审的雅典人士听了哪能不生气,这样便多投几个贝壳到有罪的瓶里去,正是很可能的事吧。
辩解在希腊罗马称为亚坡罗吉亚,大抵是把事情‘说开’了之意。中国民间多叫作冤单,表明受着冤屈。但是‘兔在幂下不得走,益屈折也’的景象,平常人见了不会得同情,或者反觉可笑亦未可知,所以这种声明也多归无用。从前有名人说过,如在报纸上看见有声冤启事,无论这里边说得自己如何仁义,对手如何荒谬,都可以不必理他,就只确实的知道这人是败了,已经无可挽救,嚷这一阵之后就会平静下去了。这个观察已是无情,总还是旁观者的立场,至多不过是别转头去,若是在当局者,问案的官对于被告本来是‘总之是你的错’的态度,听了呼冤恐怕更要发恼,然则非徒无益而又有害矣。乡下人抓到衙门里去,打板子殆是难免的事,高呼青天大老爷冤枉,即使侥幸老爷不更加生气,总还是丢下签来喝打,结果是于打一顿屁股之外,加添了一段叩头乞恩,成为双料的小丑戏,正是何苦来呢?古来懂得这个意思的人,据我所知道的有一个倪云林。余澹心编《东山谈苑》卷七有一则云:
‘倪元镇为张士信所窘辱,绝口不言,或问之,元镇曰,一说便俗。’两年前我尝记之曰:
‘余君记古人嘉言懿行,裒然成书八卷,以余观之,总无出此一条之右者矣。尝怪《世说新语》以后所记,何以率多陈腐,或歪曲远于情理,欲求如桓大司马树犹如此之语,难得一见。云林居士此言,可谓甚有意思,特别如余君之所云,乱离之后,闭户深思,当更有感兴,如下一刀圭,岂止胜于吹竹弹丝而已哉。’此所谓俗,本来虽是与雅对立,在这里的意思当稍有不同,略如吾乡方言里的‘魇’字吧,勉强用普通话来解说,恐怕只能说不懂事,不漂亮。举例来说,恰好记起《水浒传》来,这在第七回‘林教头刺配沧州道’那一段里,说林冲在野猪林被两个公人绑在树上,薛霸拿起水火棍待要结果他的性命,林冲哀求时,董超道,‘说什么闲话,救你不得。’金圣叹在闲话句下批曰:
‘临死求救,谓之闲话,为之绝倒。’本来也亏得做书的写出,评书的批出,闲话这一句真是绝世妙文,试想被害的向凶手乞命,在对面看来岂不是最可笑的费话,施耐庵盖确是格物君子,故设想得到写得出也。林武师并不是俗人,如何做的不很漂亮,此无他,武师于此时尚有世情,遂致未能脱俗。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恋爱何独不然,因为恋爱生死都是大事,同时也便是闲话,所以对于‘上下’我们亦无所用其不满。大抵此等处想要说话而又不俗,只有看梭格拉底的样一个办法,元来是为免死的辩解,而实在则唯有不逃死才能辩解得好,类推开去亦无异于大辟之唱《龙虎斗》,细思之正复可以不必矣。若倪云林之所为,宁可吊打,不肯说闲话多出丑,斯乃青皮流氓‘受路足’的派头,其强悍处不易及,但其意思甚有风致,亦颇可供后人师法者也。
此外也有些事情,并没有那么重大,还不至于打小板子,解说一下似乎可以明白,这种辩解或者是可能的吧。然而,不然。事情或是排解得了,辩解总难说得好看。大凡要说明我的不错,势必先须说对方的错,不然也总要举出些隐密的事来做材料,这却是不容易说得好,或者不大想说的,那么即使辩解得有效,但是说了这些寒伧话,也就够好笑,岂不是前门驱虎而后门进了狼么。有人觉得被误解以致被侮辱损害都还不在乎,只不愿说话得宥恕而不免于俗,即是有伤大雅,这样情形也往往有之,固然其难能可贵比不上云林居士,但是此种心情我们也总可以体谅的。人说误解不能免除,这话或者未免太近于消极,若说辩解不必,我想这不好算是没有道理的话吧。五月二十九日。”
猜你喜欢 载记第二十六 秃发乌孤 秃发利鹿孤 秃发 傉檀·房玄龄 卷一百三十 宋紀十二·司马光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三十九·李心传 第二十八回 争储位冢嗣被黜 罹文网名士沉冤·蔡东藩 卷五十六·朱熹 卷十三·李斗 卷四·李斗 卷之二百五十七·佚名 卷二十四·陈均 一一 提倡美术·许寿裳 张廷聀传·欧阳修 卷一百六十四·杨士奇 一五九、吕不韦著书考·钱穆 汉纪五十一 孝灵皇帝下中平五年(戊辰、188)·司马光 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