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六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六十四

景泰五年冬十月己卯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 帝享 太庙 遣中官祭司井之神 以下元节遣官祭 长陵 献陵 景陵 命锦衣卫善画军匠甯祯为所镇抚

○庚辰复黄<王已>浙江温州府知府先是浙江福建境中盗贼蜂起言官劾牧民者当治罪吏部奏请商降其正官玘与焉脱不赴部至是以吏部尚书何文渊致仕使诉被文渊因隙谪己且陈已剿寇功下都察院审覆言玘功过相等故有是命 命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刘广衡巡抚浙江福建先是少保兼兵部尚书于谦等言福建浙江正统年间贼首邓茂七叶宗留等作耗杀害生灵不可胜计其后贼首虽己就擒而余党窜伏山林者尚多今闽浙交界处贼首郑怀冒王孝心等又复啸聚劫掠居民虽尝命三司等官抚捕然无所统率乞 敕大臣一员巡抚相度事情缓急随宜设策区处 帝从之故有命广衡 免直隶真定广平顺德大名府并河南卫辉彰德河南怀庆府江西吉安府所属州县被灾无徵税粮麦七万六千余石米四万四千余石绢一千八百余疋 贵州署都指挥郭贵与普定卫指挥陆忠构词相讦奏按察佥事刘益署都指挥张贵等勘之又皆符同不实事闻 命巡按御史执鞫之

○辛巳代府襄垣王逊燂奏自九月以来染患风疾日久未愈 命太医院拨医生齐药饵往疗之 给周府镇国将军子璩岁禄一千石米钞中半兼支 赤斤蒙古卫都督阿速遣百户总儿吉赍瓦剌也先所与阿速蒙古印信文书至甘肃镇守太监蒙秦以闻其书意在逼胁诸番以为己助事下兵部尚书于谦等议以为宜命甘肃总兵等官遣晓夷情者往谕阿速等以朝廷恩威逆顺祸福从之

○壬午封沁源王幼埼妹为肥乡县主配赵珍 命珍为宗人府仪宾赐诰命鞍马等物

○癸未升狭西凤翔府知府扈暹从二品俸暹在任廉谨有为先满九年以部民保留升正三品俸复任至是又满巡抚右副都御史耿九畴其军民官吏留暹状奏乞升职仍掌府事吏部请升其俸故有是命

○甲申遣中官祭司工之神以是日修理观星台上梁也

○甲申增置仪真坝闸官一员先是闸官二员以例省去一员至是添造新坝讫功故复增之

○乙酉 诏修南京朝阳等十七门城垣楼铺

○丙戌复除南京上宝司司丞夏瑄于尚宝司以母丧服阙也 通政使司左通政王复丁继母丧 命奔丧起复复陈情乞终制不允

○丁亥工部奏近闻仪真瓜州二坝每遇冬春潮水退缩之时往来舟船胶浅难行宜于二坝下各置闸于潮水涨时闭闸蓄水用通舟船从之

○戊子户部奏辽东三万边海铁岭定边广宁等卫掺守军马数多粮储不敷宜以淮浙长庐景泰六年存积盐共一十九万六千一百六十一引召商中纳盐粮今定则例三万边海卫淮盐米豆每引七斗浙盐四斗长庐盐三斗鉄岭卫淮盐每引米豆八斗五升浙盐五斗五升长庐盐四斗定边中卫淮盐每引米豆一石三斗浙盐一石一斗长庐盐五斗广宁卫淮盐每引米豆一石五斗浙盐一石二斗长庐盐六斗从之后以广宁卫则例太重商人不至乃复减之淮盐每引一石一斗五升浙盐九斗五升长庐盐三斗五升从左副都御史寇琛请也 陵川王佶煃奏母吴氏卒家道萧索 命赐白金一百两纻丝十疋绢二十疋以为葬祭之资 大理寺右少卿傅启阳卒遣官赐祭 夜有流星大如杯色赤有光烛地出徽微东藩东北行至北斗杓后二小星随之

○己丑 命三千等营马草自今正月十一日为始至明年正月终止每马月给草二十束从户部奏请也

○庚寅 命都指挥佥事周贤充右参将守备独石时都督同知孙安克副总兵守备独石提督军务佥都御史李秉言其老疾故 命贤代之 礼科都给事中张轼等言近年以来各处王府选择仪宾赴京授职中间多有人物鄙偎礼貌粗疏者窃惟庶民子女尚因材求配况王国乎臣等风闻其故盖因富豪子弟投托各王府主婚官员与议婚阴阳人通同作弊有钱求嘱者虽人物鄙偎遂称年命相宜堪以成婚无钱求嘱者虽人物聪俊遂称年命相克难以成配以此多不得人甚至有彼此相争赴京告诉者请 敕礼部除已成婚外今后各处王府选择仪宾务要人物礼貌堪为婚配者方许引奏授职如有不堪发回另选仍行各长史知会凡遇选择务循公道不许循私仍踵前弊违者治罪如此则婚配相称而名器不至于轻授矣事下礼部议各王府起送仪宾赴京授职选择已定难以覆选今后各王府先令内外的当人员从公选择仍引赴府请王亲选务在得人然后具奏定夺如所委人员果有狥私滥听主执究问治从之 吏科给事中李秉彝言曩者都给事中林聪等奏凡在朝群臣非职典机务重务与国家所倚毗不可一日不在左右者有父母丧悉听终制不必夺情已蒙 俞允近者左通政王复乞终继母丧又令夺情自前后纶音自相矛盾昔唐张说母丧既期诏起为黄门侍郎固请终制玄宗许之宋王恪父母相继亡没乞通持五十四月服仁宗从之是二臣皆能以孝自勉二君皆能以孝劝臣载诸史籍以为美谈今 皇上收回纶命仍令复终制则上失 祖宗之定制下有以遂人子之至情不独为百官劝将为天下劝不独为天下劝将为后世劝矣疏闻以复既受命不允所言 命河南按察司佥事王俊致仕以监察御史劾其庸懦不职故也 免直隶长垣县今年被灾无徵税粮粟麦五十余石绢五百余疋绵花二千四百余斤榖草六万八千余束枣地课米食盐价米二千余石钞四万九千余石 设广东肇庆县高要县横查巡检司

○辛卯鞑靼脱孙满盖里等来归 命为百户于锦衣卫带俸赐钞彩币表里织金纻丝袭衣等物仍 命有司给房屋器皿 先是行人王宴请疏沁河运漕 诏以其事廉问于有司及邻河故老皆言弗利至是晏复备陈地势水性之宜以质廉报之非 帝命工部会文武臣议少傅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王直等言地形水势非可遥度宜遣官往彼相度利害狥诸众诸必惬乎公无患于后或如晏言或外有长策奏报区处 诏是之 命工部右侍郎赵荣同晏往已而荣亦言弗利请治晏罪 诏宥之

○癸巳赐代府山阴王逊煁衮服一袭先是王奏衮服颁赐年远敝坏不堪服用乞赐新者故有是赐 夜月食

○甲午宣府大同等处总兵等官各奏屡获降虏及我军士自虏中脱回者皆言虏酋也先为阿剌知院杀死有定州卫达军可可帖木儿自也先弟寨罕王部下脱归备言也先既杀其主自称可汗阿刺知院求为大师也先不许遂生嫌隙也先遣其子守番俾阿刺二子从行因令人持药酒毒死阿刺次子阿刺诈报兀良哈盗己马遣使请于也先回长子回同追捕之也先命其二弟歹都王寨罕王统众与俱临行觞阿剌长子复毒之行至中途死阿剌怨益深绐也先二弟先渡川俟其既渡阿剌统部落三万人径趋也先所居使人数也先三罪曰汉儿人血在汝身上天道好还今日轮到汝死矣也先曰我今日有灾明日与汝战退与其心腹伯颜帖木儿特知院孛罗平章等坐帐中会议时阿剌旧部曲卜剌秃佥院秃革帖儿掌判阿麻火者学士事也先曰久也先不之疑因其趋也先帐中扳所佩刀刺也先并杀特知院等其众遂散赛罕王闻阿剌功其兄领众七千蹑阿剌后欲俟其战疲然后行之既而也先死赛罕王弃其众乘橐驼十七只南走为其下卜儿塔追及射死之歹都王领其人马西之兵部数具以闻因请各边严为兵备以俟从之 提督宣府军务右佥都御史李秉言初迤北贡使入境非应禁军器听与沿途居民交易其至宣府大同饮食草刍之属往往皆自货于市岁以为常近者乃严禁之军民私与接语及违法交易者全家谪戍海南故虏使再至边市军民輙歛避臣以为昔尝待之以宽今遽太严恐起猜疑之心失柔远之道乞弛其禁从之 巡按四川监察御史徐瑄劾按察司副使欧阳洙受畏守松潘指挥沈逵嘱调之播州及逼逵同卫指挥发达私者易其讼牒为脱藏罪洙被旨自陈都察院奏洙所犯不可宥时洙已闻丧归江西和泰县会江西巡按御史逮治之 广东按察司副使项忠奏广东官旗军吏人等当立功守哨者例发广西沿边今广东地方水贼出没海岛山猺属劫乡村缺人调用其官旗军吏人等发广西者多怀思乡土避难亡归以此广西亦不得实用乞如浙江福建例定发本处雷廉高肇等处沿边为便从之 致仕南京礼部在侍郎陈琏等卒琏字廷器广东东莞县人领乡荐入国学选为广西桂林府学教授秩满升国子助教永乐初近臣以治材荐擢知滁州为政平易而吏民无敢欺时 太宗皇帝巡幸北京所过先遣使察守令有异政者琏以绩最特命扈从至北京滁人恐其升去诣阙乞留擢扬州府知府仍治滁州事赐袭衣楮币 命礼部宴饯给驿遣还九载进四川按察使尝言脩武备慎刑罚明礼制复义仓正风俗五事 帝善其言本几以执法非所长改南京通政使掌国子监事正统初升南京礼部右侍郎越五年以年输七十致仕至是卒遣官谕祭 命有司营葬琏执行诚笃博学通经史书文典重为人所称

○乙未国子监生丘恩等二十一人奏年俱五十以上坐监年深若候次用愈加年迈不能办事虚费作养乞依愿出仕例量授一职以图补报从之 镇守怀来等处左参军都指挥使夏忠奏万全都司属卫地方广阔乞从公踏勘丈量除冈硗薄地听官舍军民开耕其附郭高腴地派与屯田军余耕种上纳子粒事下户部覆奏宜移文右佥都御史李秉督同山西布按二司等官公同丈量若有仍前占种听秉等纠察指实奏请执问从之 大同管操署都指挥使常广克减军赏下巡按御史张鹏论当绞例发总兵官处杀贼立功从之 月掩犯天关星

○丙申 诚孝昭皇后忌日遣官祭 献陵 顺天府府尹马谅府丞陈宜奏坐奏火毁府治状不实俱赎徒还职 南京管掺都指挥同知修真役部卒葺其屋致伤死者四人下南京刑部论赎徒还职 月犯井宿西第二星

○丁酉户部右侍郎张睿任满九年 命复职 户部奏贵州普济等仓见在粮储数少请于淮浙盐内各摘三万引及今成熟定例召商纳粮淮盐每引米四斗五升浙盐每引米三斗各商止许中一千引不以关支从之

○戊戌汝阳太长公主嫡孙谢琰乞入国子监读书以图补报从之 浙江按察司按察使张璇等奏杭嘉湖三府民运粮艰辛乞将浙江卫所军余儹运军余不足于操守屯田军内选补事下户部议除屯田军不动其余宜允所拟乞移文镇守浙江兵部尚书孙原贞等要在处置得宜从之 命南京刑部尚书杨宁子堣为直隶新安卫世袭副千户宁上张自叙其前后军功乞荫其子故有是命时王□禺方一岁

○己巳封庆王秩煃长女为甘泉郡主适路升命为宗人府仪宾赐诰命鞍马等物 命守备广武营都指挥使种兴充左参将镇守宁夏西地方

○庚子擢进士胡荣王铉张宁崔忠胡福钱俊张浩俱为给事中 赐兴平王志□土目木□庶长子名公铄辰时西北地方震有星往东南方息

○辛丑夜有流星大如椀色赤尾迹有光烛地出紫微西番内西北行至近浊

○壬寅 命胡羽林前卫指挥使尤显弟通府军卫指挥使高玉弟庸府军前卫指挥同知阮敬子英羽林前卫指挥佥事姜通子男南京金吾右卫指挥佥事王敏子英俱袭职府军前卫指挥同知张义子茔代职 宥太子少师兼吏部左侍郎翰林院学士江渊等罪先是渊奉敕往淮安等处抚安军民因知府丘陵言将淮安府所属运京在途粮船追回存留以备赈济致管粮官员人等花费钱粮为左副都御史王竑所奏委御史刘泰等等查追泰等劾渊宜黜为民至是召下廷臣议为渊奉敕便宜行事别无重情 诏并陵宥之

○癸卯遣安乡伯张宁为正使中书舍人朱禋为副使持节册封武昌卫后所副千户李震女为楚府寿昌王李玡妃 吏部言各布政司起送考察贪酷罢软知县等官二十余员到部候引奏黜罢而各府輙逃匿请移文原籍原任执治其罪照例黜罢从之 掌鸿胪寺事太子太保兼左都御史杨善等奏今日早监察御史言朝参官员数少本寺奉旨点视得侯伯都督郎中员外郎主事御史给事中等官共二百二十四员不来朝参请送法司究治 命各罚俸一月

○甲辰 命万全左右阳和等卫设立无视鬼神坛从镇守怀来等处左参将都指挥使夏忠言也

○乙巳赐南和伯方英诘券和勋给封赠其三代并妻子孙世袭从瑛请也 朵颜卫指挥朵罗千遣头目完者秃等云南定远县委官巡检杨霖遣男杨启等来贡马赐钞彩币表里有差

○丙午封庆府永和昭定王庶第七女为兴县县主配陈谏第八女为蒲县县主配于澄第九女为兴县县主配庆谏等俱为宗人府仪宾赐诰命鞍马等物 锦衣卫镇抚门达路逢处州遣贼逸于京者达校卒识之语达捕以闻 诏升达正千户仍理总抚司刑狱达慊复乞恩求升 帝曰门达无廉耻自求官职升本卫指挥带俸差掺兵科左给事中王铉等言达谙刑名仍命刑理为当 帝曰达不进退岂能分理词讼不允 增给倒马关旗军月粮有家小者本色八斗无者六斗 诏庆府镇国将军钟鍑今年折色钞贯暂于本色从晋王奏请也

○丁未河南汝宁府罗山县教谕邵祥言君代天理物者也臣辅君以亮天工者也天有灾异君固能引咎以自省而臣可不分咎以自省乎迩者积雪为灾阴霾凝翳竹与冬青植物之耐寒者也今皆枯槁鱼与螺蚌水虫之禁令者也今亦或死冰日或昏蚀风非淡荡天之示灾可为惨以愿 陛下脩省恐惧凡百用度悉从减省至于内而文武大臣外而三司并府州县正官各宜辞职或一秩二秩或一年半年兢兢业业勤劳民隐得其上天降康之时 陛下赐复其旧共乐昇平未为晚也如此则所损于臣下者不过邓林之叶而利泽于军民者不可以千万亿计矣易曰损上益下为之益有若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益不足民而天意人意有勿顺者臣请伏面欺之诛 帝纳其言命群臣共加修省

猜你喜欢
  东汉会要卷十五·徐天麟
  ◎礼十二(宾礼)·徐天麟
  附录·宋濂
  卷二百十四·杨士奇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四·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五十六·佚名
  光绪八年·佚名
  卷之十九·祁韵士
  两汉笔记卷四·钱时
  石膏模型用法·李叔同
  货殖列传第六十九·司马迁
  懿安郭太后传·欧阳修
  段凝传·薛居正
  卷一百二十五之十六·雍正
  职官三○·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七十一·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七十一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五 陈煇 秋夜读书寄堂士渊文契 凉风动秋叶惊鹊飜庭树散帙读遗书寒灯照疎雨冥探玄妙理应得发归趣寸心常湛如虚明自呈露依依林木昏隐隐星河曙寄谢希顔

  • 卷二百二十二·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二十二杜甫八哀诗【幷序】伤时盗贼未息兴起王公李公叹旧怀贤终于张相国八公前後存殁遂不诠次焉赠司空王公思礼司空出东夷【高丽也】童穉刷劲翮追随燕蓟儿颖锐【

  • 列传第十七 杜阚王李苑罗王·欧阳修

    杜伏威,齐州章丘人。少豪荡,不治生赀,与里人辅公祏约刎颈交。公礻石数盗姑家牧羊以馈伏威,县迹捕急,乃相与亡命为盗,时年十六。伏威狡谲多算,每剽劫,众用其策皆效。尝营护诸盗,出为导,入为殿,故其党爱服,共推为主。隋大业九年,入长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七十四·佚名

    嘉靖三十年六月戊午朔○己未○升吏科都给事中张秉壶为南京尚宝司卿○庚申○增设神机营坐营官一员专理火器以原任总兵官署都督佥事黄振为之○壬戌命彭城伯张勋弟熊袭祖爵○革大理寺卿李卿李香职闲住以赴任违限故也○初

  • 四九 办理四库全书处奏遵旨酌议排纂四库全书应行事宜折·佚名

    四九 办理四库全书处奏遵旨酌议排纂四库全书应行事宜折乾隆三十八年闰三月十一日@办理四库全书处为奏明办理事。臣等遵旨排纂四库全书,仰蒙皇上指示,令将《永乐大典》内原载旧本酌录付刊,仍将内府所储、外省所采以及武英

  • 邵亢传·脱脱

    邵亢,字兴宗,丹阳人。从小聪敏勤奋过人,十岁时就每天读书五千字。诗作风格豪放,乡村先生们见了都很惊奇他的不凡。两次在开封应试,应当算第一名,由于所写的赋没有押准韵,没有录取。范仲淹很推崇他的出众才华。当时没有功名而

  • 耶律玦传·脱脱

    耶律玦,字吾展,遥辇鲜质可汗的后代。重熙初,被征召修撰国史,补为符宝郎,累迁为知北院副部署事。入宫见太后,太后回头对左右说:“先帝说玦儿必会成为伟人,果然如此!”除为枢密副使,出京任西南面招讨都监,历任同签南京留守事、南面

  • 一六三、诸子攟逸·钱穆

    余考先秦诸子年世,略已完具。复检《汉志》,择其姓字粗著,为余考所未及者,列诸篇为攟逸。六艺略礼家《王史氏》二十一篇。(七十子后学者。师古曰:&ldquo;刘向《别录》云:六国时人也。&rdquo;)诸子略儒家《漆雕子》十三篇。(孔子

  • ●牧令须知卷四·刚毅

    长白刚毅子良氏手□海上葛士达子村编订 礼房 ◆礼房 一坛庙祭祀 一书院 一旌表节孝 一杂务 ○一坛庙祭祀 请领祭品详 请领祭品详 某府某州县为请领祭品银两事窃查某年春秋致祭 各坛庙、应领祭品银若干两、理合备具文

  • 十四 回到地质学来:广西的地质调查(1928)——西南地质调查队(1929—1930)——北大地质学教授(1931—1934)·胡适

    在君在大连休息的时期,大概就是他整理《徐霞客游记》,完成&ldquo;徐霞客年谱&rdquo;,并制成&ldquo;游记地图&rdquo;的时期。这部最新的《徐霞客游记》,附年谱,附地图,是民国十七年(1928)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 卷之五·子华子

    子华子卷之五晋人程本着晏子子华子谓晏子曰:天地之间有所谓隐戮者,而莫之或知。知之者其几於道乎。晏子曰:何谓也?子华子曰:天地之生才也,实难其有以生也,必有所用也。如之何其将拥之蔽之,而使之不得以植立也?天地之所大忌也,日

  • 神化篇第四·张载

      神,天德,化,天道。德,其体,道,其用,一于气而已。  「神无方」,「易无体」,大且一而已尔。  虚明照鉴,神之明也;无远近幽深,利用出入,神之充塞无间也。  天下之动,神鼓之也,辞不鼓舞则不足以尽神。  鬼神,往来、屈伸之义,故

  • 春秋大全卷二十一·胡广

    明 胡广等 撰宣公下【甲定王子十年】十有二年【晋景三齐顷二衞穆三蔡文十五郑襄八曹文二十一陈成二杞桓四十宋文十四秦桓八楚庄十七】春葬陈灵公【公羊传讨此贼者非臣子也何以书葬君子辞也楚已讨之矣臣子虽欲讨之而

  • 卷六十七·顺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六十七天子之孝设谏官【臣】按经曰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又曰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当不义则争之邢昺疏曰论语曰信而后谏左传曰伏死而争盖极谏为争也夫为臣子则以不从令为孝为君父

  • 提纲录凡例·呆翁行悦

    提纲录凡例是书大要。以清规诸事为纲。列祖提纲作目。但从上列祖。提持大法纲要。本不合分门别类。同世间事类备要等书柰有祖以来所遗微言妙句。散漫不一。学者纵欲博览。而禅门典籍。未必尽备。纵备。未必尽谙先德说

  • 毛诗古音考·陈第

    中国传统音韵学著作。陈第著。有《学津讨原》本。陈第(1541—1617),明代语言学家。字季立,号一斋,福建连江人。万历秀才,曾任蓟镇游击将军。著作有《读诗拙言》、《屈宋古音义》、《尚书疏衍》、《伏羲先天图赞》及诗

  • 医学纲目·楼英

    中医综合类著作。全书40卷。明楼英编撰。成书于1389年,刊于1565年。英字全善,号全斋,浙江萧山人。精于医,深研《内经》、《难经》,重视阴阳五行学说,作者积数十年医学经验,博采群书,汇各家之长,以阴阳脏腑为纲,纲下设目,创人体脏

  •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义净

    亦称《西域求法高僧传》、《求法高僧传》等,佛教史籍。义净撰。本书分两部分,记述佛僧56人的传记。其中正传50人,附传6人。始自太州玄照法师,终于澧州大津法师。在这56人中,有30人因患病死于古印度,或中途遇难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