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事品第四
譬如族姓子。幻名帝父。帝界所行。其有善学行此幻者,明晓术已,於四幻道。现此帝父大幻之事。普众咸祝共观视之。诸天都聚。在于一处。现一日七日。半月一月。一岁百岁。复现城墎。县邑聚落。复现江湖渊海。河流诸水。现雲兴雨。作此大变。现严诸土。不以所现与岁月诤毁。所现幻化。兴天欢乐。而於幻体。亦无所损。诸天见之。亦无疑怪。是菩萨大士之等。以此大定而为正受。於一刹土。现无数土。有其诸大地水火风。如海宝山。及须弥山。铁围山大铁围山。尽人境界。城墎县邑。及诸聚落。像天宫殿。诸龙宫室。众神所处。香神所居。水神所游。癭神所之。伎神所乐。恬神所安。又像极世诸所宫殿。及欲色界。至无色界。又小千土中千土。三千大千土。有罪无福。一切众类。转身生死。明达尽之。於彼等念。入以明慧。审见无见。於诸刹土。不有疲劳。弃此刹劳。不有斯劳。弃诸土行。无土无行。所以者何。伏入法故。又彼菩萨。於诸法入无著法。於诸法界。不想有念。空无所行。於诸刹土。不想空行。於诸受身。亦无寿行。因缘诸法。如审谛见。亦无命行。於诸起灭。化转以法。於化无化。菩萨以法。具愿入故。菩萨行寂诸法静故。菩萨行化不想化故。普度众生等如来法之清净故。菩萨法界。行无思议法无取故。菩萨行悲。普悉善权化众生故。菩萨如是,处于一刹。明无数刹所住行处。了无数类众生身行。现于无数菩萨修立。念于无数佛之兴显。受诸如来平等正觉。法要之说。於彼自修菩萨行。於此寂没。而彼等现。於彼寂没。忽此等现。行不毁吾。入于法界。明入寂静。忆念于慧。以益於冥。如彼幻师住于此地。而现幻化。不以现幻。有损於地。所现幻事。依因於地。幻不念昼夜。不坏时节。菩萨如是,以无刹界而入于土。以无国土明了於国。又以国土而晓无国。以无色处现住于色。不以一而毁於二。亦不以二而毁於一。譬如幻名解普土法。入于法幻。明入慧幻。已入慧幻。晓入行幻。已入行幻。而兴慧幻。而以慧幻。了别诸行。如彼幻士。不於地外。而现其幻。亦不在众观人之外。菩萨如是不以虚空入诸国土。不以土外而入虚空所以者何。土入虚空而无毁故。能入国土则入虚空。是彼菩萨。普严庄校。以土境界。入文诸行。等见无见。致以无怀。修明解了。行而观之。一弹指顷。遍无数土。悉了诸所。生於劫过。劫所可行者,以一时间。於无量劫。复过是数。过所兴积。不有惟想此之过劫。一弹指顷。广所现作。不以意念。乐慧幻故。是菩萨学明度无极。以过慧幻。达入世幻。明越法幻。与世幻无诤。普遍慧行。幻极三世。而过无数。幻过通慧。入于心幻。过亿无限。过诸佛幻。普度无极。菩萨如是,解入诸土。都土都悉晓了。永无所著。都亦无念。如彼幻士因帝网幻。普现诸幻。不处于幻。亦无所惑。菩萨如是,得入诸法度无极者,不念入法。入法不惑。是菩萨名广普大定。
猜你喜欢 卷第七十二·德清 卷六十三·性音 第三 瞋怒八偈经之义释·佚名 卷第二十六·白岩净符 佛说斋法清净经·佚名 佛说佛名经卷第八·佚名 卷五·佚名 佛说咒齿经·佚名 跋宝王论后·飞锡 第十四品 学处分别·佚名 佛说天公经·佚名 终南山蟠龙子肃禅师语录·佚名 活得快乐·佚名 道行经泥犁品第五·佚名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第十二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