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幻事品第四

譬如族姓子。幻名帝父。帝界所行。其有善学行此幻者,明晓术已,於四幻道。现此帝父大幻之事。普众咸祝共观视之。诸天都聚。在于一处。现一日七日。半月一月。一岁百岁。复现城墎。县邑聚落。复现江湖渊海。河流诸水。现雲兴雨。作此大变。现严诸土。不以所现与岁月诤毁。所现幻化。兴天欢乐。而於幻体。亦无所损。诸天见之。亦无疑怪。是菩萨大士之等。以此大定而为正受。於一刹土。现无数土。有其诸大地水火风。如海宝山。及须弥山。铁围山大铁围山。尽人境界。城墎县邑。及诸聚落。像天宫殿。诸龙宫室。众神所处。香神所居。水神所游。癭神所之。伎神所乐。恬神所安。又像极世诸所宫殿。及欲色界。至无色界。又小千土中千土。三千大千土。有罪无福。一切众类。转身生死。明达尽之。於彼等念。入以明慧。审见无见。於诸刹土。不有疲劳。弃此刹劳。不有斯劳。弃诸土行。无土无行。所以者何。伏入法故。又彼菩萨。於诸法入无著法。於诸法界。不想有念。空无所行。於诸刹土。不想空行。於诸受身。亦无寿行。因缘诸法。如审谛见。亦无命行。於诸起灭。化转以法。於化无化。菩萨以法。具愿入故。菩萨行寂诸法静故。菩萨行化不想化故。普度众生等如来法之清净故。菩萨法界。行无思议法无取故。菩萨行悲。普悉善权化众生故。菩萨如是,处于一刹。明无数刹所住行处。了无数类众生身行。现于无数菩萨修立。念于无数佛之兴显。受诸如来平等正觉。法要之说。於彼自修菩萨行。於此寂没。而彼等现。於彼寂没。忽此等现。行不毁吾。入于法界。明入寂静。忆念于慧。以益於冥。如彼幻师住于此地。而现幻化。不以现幻。有损於地。所现幻事。依因於地。幻不念昼夜。不坏时节。菩萨如是,以无刹界而入于土。以无国土明了於国。又以国土而晓无国。以无色处现住于色。不以一而毁於二。亦不以二而毁於一。譬如幻名解普土法。入于法幻。明入慧幻。已入慧幻。晓入行幻。已入行幻。而兴慧幻。而以慧幻。了别诸行。如彼幻士。不於地外。而现其幻。亦不在众观人之外。菩萨如是不以虚空入诸国土。不以土外而入虚空所以者何。土入虚空而无毁故。能入国土则入虚空。是彼菩萨。普严庄校。以土境界。入文诸行。等见无见。致以无怀。修明解了。行而观之。一弹指顷。遍无数土。悉了诸所。生於劫过。劫所可行者,以一时间。於无量劫。复过是数。过所兴积。不有惟想此之过劫。一弹指顷。广所现作。不以意念。乐慧幻故。是菩萨学明度无极。以过慧幻。达入世幻。明越法幻。与世幻无诤。普遍慧行。幻极三世。而过无数。幻过通慧。入于心幻。过亿无限。过诸佛幻。普度无极。菩萨如是,解入诸土。都土都悉晓了。永无所著。都亦无念。如彼幻士因帝网幻。普现诸幻。不处于幻。亦无所惑。菩萨如是,得入诸法度无极者,不念入法。入法不惑。是菩萨名广普大定。

猜你喜欢
  卷第七十二·德清
  卷六十三·性音
  第三 瞋怒八偈经之义释·佚名
  卷第二十六·白岩净符
  佛说斋法清净经·佚名
  佛说佛名经卷第八·佚名
  卷五·佚名
  佛说咒齿经·佚名
  跋宝王论后·飞锡
  第十四品 学处分别·佚名
  佛说天公经·佚名
  终南山蟠龙子肃禅师语录·佚名
  活得快乐·佚名
  道行经泥犁品第五·佚名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第十二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四十九·彭定求

        卷649_1 【送崔拾遗出使江东】方干   九门思谏诤,万里采风谣。关外逢秋月,天涯过晚潮。   雁飞云杳杳,木落浦萧萧。空怨他乡别,回舟暮寂寥。   卷649_2 【重阳日送洛阳李丞之任】方干   为文通绝境,从宦

  • 第三十出 行刺·姚茂良

    【步步娇】〔净众随上〕礼佛归来心悒怏。尀耐风和尙。将咱发尽言。漏泄深机。情理难容放。归路渐昏黄。将队仗急催上。我的马怎么不行。叫左右。我的马有三不行。遇鬼神不行。遇好人不行。遇奸细刺客不行。看前面是

  • 第十四场·田汉

    报告员:王仲原当然也没有认真营救若英。狡猾的侵略者有它凶残狞恶的一面,也有它伪善阴险的一面,当王仲原幸灾乐祸的时候,敌人却主动地考虑玉良和若英的自由。牢中。〔岛田少尉在讯问章玉良。岛田 我们发现你不是孟南,你叫

  • 卷三·

    钦定四库全书四溟集卷三明 谢榛 撰五言律诗武皇巡幸歌神武驱兵日南征气赫然射蛟江水上立马石城边羽檄飞三楚霓旌拂九天功成凯歌夜月色送楼船二齐鲁巡游地苍生见紫微晴云随鷁舫春水照龙衣柳畔千官拥沙边七校围观鱼移

  • ●卷四·黎庶昌

    「乙卯」咸丰五年,公四十五岁。正月,公驻罗泽南湘陆营中。贼既踞小池口,皖中大股续至,塔齐布公、罗公泽南率勇渡江击之,挫败而还。贼以一股循江北岸上窜蕲州,一股窜犯广济。官军溃退,总督杨公霈退驻汉口,又退守德安。贼至汉口

  • 第四十三回 中逆谋途次暴崩 得御宝驰回御极·蔡东藩

      却说明宗即位后,饬造乘舆服御,及近侍诸服用,准备启行。且命中书左丞跃里帖木儿,筹办沿途供张事宜。行在人员,俱忙个不了。未曾讲求初政,但从外观上着想,即令为君得久,亦未必德孚民望。适燕帖木儿奉宝来辕,率随员进谒明宗

  • 第五十六回 猛张勋复辟冯总统就任·黄士衡

    诗曰:淡淡长江水,悠悠远客情。落花风雨梦,到地一无声。却说江西督军李纯欲挽救大局,遂由贑入京,窥察两方意见。偏黎总统心中注意张勋,各省总参谋处狐假虎威,不容李纯进言,弄得这李督军空讨一场没趣,扫兴而回不表。且说张勋于六

  • 首卷三 德宗实录目录·佚名

    大清德宗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实录目录卷之一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上卷之二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下卷之三 光绪元年正月卷之四 光绪元年二月卷之五 光绪元年三月上卷之六 光绪元年三月下

  • 第四四四名单及簿约光绪九年九月吉日一二二二六--二·佚名

    大溪墘庄业户、总理、结首等,为对抗盐馆哨丁需索,庄众合约,互助分摊开费簿约刘阿知李林水范姜祖等刘阿主徐阿古吕阿富胡清元徐阿招陈阿石陈顺和向阿元彭阿东刘阿水光绪九年九月吉日,业户、总理、结首

  • 世家卷第四十一 高丽史四十一·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恭愍王四。○(乙巳)十四年春正月戊辰遣密直副使金庾如元请执送德兴君。 庾至辽阳知枢密院事黑驴谓庾曰: "帝 臣杖塔思帖木儿还其本国今

  • 史记集解卷七十七·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七十七魏公子列传第十七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厘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厘王即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雎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华阳下军走芒卯魏王及公子患之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

  • 石抹孛迭儿传·宋濂

    石抹孛迭儿,契丹人。父桃叶儿将全家迁居霸州。孛迭儿在金朝任霸州平曲水寨管民官。太师、国王木华黎率军至霸州,孛迭儿投降蒙古,木华黎见他智勇双全,擢升他为千户。太祖九年(1214),孛迭儿随木华黎至雄州朝见太祖,授佩银符,任

  • 四书集编原序·真德秀

    朱子四书郡庠旧所刋也自壬子水荡之后遂为阙里一大欠事近得西山所编中庸大学本之朱子集注附以诸儒问辩闲又断之以已意会粹详采择精诚后学所愿见者已锓之梓为衍其传惟论孟二书阙焉扣之庭闻则云已经防校但未编集是论孟固

  • 卷四百八十五·佚名

    △第三分善现品第三之四世尊,诸菩萨摩诃萨。所证般若波罗蜜多亦复如是,於一切法无所取著。能从此岸到彼岸故。若於诸法少有取著。则於彼岸非为能到。由是因缘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不取色乃至识。乃至不取陀

  •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九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一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二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三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四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五

  • 佛说目连所问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尔时尊者大目犍连。于夜后分。从自住处往诣佛所。到已投地顶礼佛足于一面坐。彼时尊者大目犍连。即从坐起。白佛言。世尊。

  • 青磷屑·应廷吉

    二卷。明应廷吉撰。应廷吉原名喜臣,字棐臣,浙江鄞县人,生卒年月未详。明天启丁卯(1627年)进士,曾任砀山知县,淮安府推官,佐史可法幕,赴军前为监纪。应廷吉精于天算勾股之学,足智多谋,善风鉴,于史可法多有匡正。扬州之役,廷吉身历

  • 佛性论·世亲

    凡四卷。世亲(梵Vasubandhu ,四世纪)着,陈·真谛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本论详释究竟一乘宝性论中第五至第七等三品,阐明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之义。内容由缘起分、破执分、显体分、辨相分等四分十六品组成,详论佛性之体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