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 古體詩

【對酒】

對酒歌慨慷,自我屬有生。共得睹太平,皇帝陛下惟樂康。宮府治,丞相無私人。諸諫官彈射奸慝,咸有直聲。自中丞刺史良二千石,各各有廉名。日南交趾皆我郡縣,蠻夷君長以時稽首殿庭。屬國具為令,文笥生翠來王京。幸太學,三老而五更。遂賜民爵一級,存問長老遣都吏循行。大酺十日除宮刑,美人曼壽,百室豐盈。

【慕容垂歌】〈三解〉

慕容初入鄴,已有虎狼志。前驅丁零部,後面鮮卑騎。

燕燕尾涎涎,飛飛啄塘蒲。三原隔五嵕,緩急當奈何!

慕容在何許,已度涼馬台。饑鷹掣鞲絛,一逝不復歸。

【白紵詞三首】

江南煙水多白鳧,群飛啞啞煙際呼。美人窈窕為君娛,蜀羅吳縠曳華裾。修眉星的妍且都,明鐙遙映丹唇朱。清歌錯落大小珠,折腰流盼意態殊,乍進欲退心躊躇。芙蕖灼灼回雙趺,仙佩丁丁鳴六銖。燭殘月暗漏滴壺,宛轉為君開繡襦。

青春遙夜開華堂,綺羅弦管東西廂。阿誰公子淮南王,美人家本邯鄲倡。合蟬墮馬耀明妝,起舞為君陳樂方。翠曾參差煙際翔,鸞驚龍婉相頡頏。西城北裏各擅場,羅袖文巾紛御香。明眸善睞含流光,舞罷雲中孤月涼。

若耶溪水勝瀟湘,越川佚女春浣香。織成白摐冰雪光,上為舞衣下舞裳。大秦珍珠明月璫,昆山玉撥映金梁。齊琴趙瑟聲鏘鏘,七鞶妙舞粉相當。須臾璧月沉西方,汝南鳴雞啼曉霜。今我不樂去日長,裴回念此摧中腸。翡幬翠幄陳高堂,請君安坐樂未央。

【擬美女篇】

洛濱風日好,美女出相望。瑤象飾香轂,玉大鳴鏘鏘。采春蘭阪上,弭蓋蘅皋傍。龍輔節纖步,鶯珠結明璫。借問女誰氏,少小生平陽。大姊入後宮,次姊琅琊王。小妹雖不貴,夫婿直東箱。出入冠鵕鸃,天子侍中郎。檻衣萬錦費,褭千金裝。容華誠自惜,貴盛寧易詳?洛水正微波,明瀾一何長。川路西南永,扁舟不可方。寄語盛年子,顧義慎自防!

【擬白馬篇】

駿馬生代北,少年出幽并。結束各光采,指顧風雲生。朝遊屬玉觀,夕宿衛承明。身逐孤兒隊,名隸羽林兵。行行南山獵,意氣何縱橫!蒼隼決雲來,飛矢逆風鳴。大澤組鵠遒,深雪狐兔驚。回瞻鸛雀門,突兀與雲平。

鞍馬倏來歸,勢若浮煙輕。昨夜羽書至,貳師出邊庭。上馬別妻子,鳴鏑追前旌。舊隨冠軍伍,復此河源行。大漠少行人,深谷多鼯鼪。朝飲沙上泉,夕戍雲間城。左顧疏勒服,右盼伊吾清。無令都護將,關外獨聲名。

【自石橋尋黛溪遂至摩訶峰下】

日落山氣涼,清流自回轉。窮源不知勞,漸忘溪路遠。幽石各奔峭,修樹亦婉孌。遙睇徑難測,回矚途屢變。寂歷眾山響,蕭條晚風善。微徑暮樵出,懸崖歸鳥見。須臾夕霏收,殘陽四山遍。新月忽清揚,餘霞自舒卷。稍覺葛衣輕,幸藉孤筇健。平生丘壑人,茲言庶能踐!

【由柳庵逾西山最高頂至醴泉寺拜范祠】

清境難久留,申旦戒徒御。引領晞前峰,抗策辭東路。數武即嶇嶔,危蹊少安步。顧盼見百里,雲日媚煙樹。憑高俯澄湖,風帆競孤鶩。晴旭移峰巔,明晦變已屢。褰衣入空翠,溪流渺南注。棨疏曠遊眺,蒼茫失昏曙。東山清風來,西澗涼雨度。澄潭益蕭瑟,遊鱗紛散聚。前賢跡已遠,山川緬猶故。夙昔思古人,三歎讀書處。

===【醴泉謁志公像觀唐碑】===〈碑開元三年乙卯立〉

早讀神僧傳,緬希志公跡。劍水蹤已遙,鍾山事成昔。豈知常白峰,留此千年石;鳥爪帶銅綠,鏡麵瑩蘚碧。磨滅開元碑,蟲鳥紛難譯。披蘿究遺文,剝苔理殘畫;斷闕發聞見,樵牧增歎惜。陸銘圮寒塚,王碑委荒僻。廬陵傲珠犀,東武比博奕。淪棄多名珍,何憚窮鉤索。一勺醴泉冰,供此風雨夕。

【醴泉寺高閣瞻眺有懷范文正公】

風雨湖上來,蕭條灑飛閣。殷雷起眉際,極目窮寥廓。遙天壓煙水,空蒙氣磅礴。大澤盤蛟龍,斜風偃雕鶚。卻眺鴻蒙中,日光遠廻錯。草木暗四山,急淙鳴萬壑。悵然思古人《大雅》何時作?

【書堂】

絕澗已千仞,磴道仍九盤。直上若懸溜,繈屬勢難安。右顧踐鹿跡,左顧憑鳥翰。日落空山中,蕭然風氣寒。精舍壁間出,洞門天際看。奇石壓岩戶,孤立何巑岏。突兀拔澗底,窈窕淩雲端。入門度飛梁,傍夕聞驚湍。幽軒宛初構,幾榻皆峰巒。頗意雷雨時,雲氣生戶間。諸天發鍾磬,星斗方闌干。惆悵此靈境,睪然懷懶殘。

【復雨】

花枝蒙蒙日將暮,颯颯涼飆起庭樹。雨腳射地晝陰晦,急溜鳴簾不知數。連年左輔嗟大無,有蜚多麋仍屢書。良民重累背鄉縣,奸民攻剽成萑苻。天南干戈未寧息,男罷農耕女廢織。長沙江中多戰船,祝融峰頭尚兵革。羽書日日下山東,秸秷轉輸動千億。苦竹黃楓猿晝啼,舟子征人少顏色。掘塚鑄幣既不能,展轉呼天猶力穡。今年稍稍宜雨暘,黍稷撲撲稻葉長。長官鞭樸那敢避,努力公家輸酒漿。

【和窟室畫松歌】

黃門園中有窟室,背枕亞祿〈山名〉臨滄溟。石壁磊砢一千丈,入眼仿佛生精靈。橫壁老松誰所作,海風怒攫山欲傾。盛陰五月凜霜雪,怒姿萬變盤雷霆。疑是溟渤含日氣,不然天上來星精?我來盛夏變冬序,白晝慘淡生晦冥。顛毛亂指舌上撟,寒肌起粟心骨驚。上下蒼茫有神鬼,左右騰跳飛鼯鼪。江南吳生昔為此,一一下筆皆龍形。昔者吳道子畫壁天宮寺,將軍劍舞何蔚跂。興酣筆落氣磅礴,萬夫動色嗟神異。吳生畫松已百載,鐵幹霜皮終不改。南榮曝背亦吾儔,偃蹇龍鱗好相待。

【蠡勺亭觀海】

登高丘而望遠海,坐見萬里之波濤。長天寥廓雲景異,春陰偃蹇魚龍高。怒潮乘風立千丈,虎蛟水兕紛騰逃。群靈潛結萬蜃氣,一痕未沒三山椒。須臾勢盡潮亦止,波淡天清靜如綺。菱苔沉綠紛塘坳,螺蚌搖光散沙汭。參差島嶼羅殊域,紛如星宿秋天裏。擊我劍,聽君歌,有酒不飲當奈何。日主祠前水蕭瑟,仙人台上雲嵯峨。羨門高誓不可見,秦皇漢武空經過。祗今指顧傷懷抱,黃腄瓶盡荒草。人生快意無幾時,明鏡朱顏豈長好。吾將避世女姑山,不然垂釣蜉蝣島。

【周文矩莊子《說劍圖》】〈後有董宗伯《書說劍篇》〉

古今人物畫手誰第一,晉有衛協吳曹興。南唐周生更奇雋,行筆瘦掣姿崚嶒。此圖在世逾千載,墨光黯淡生光晶。君王隱逸各有態,蠶絲煙篆文回縈。目瞋鬢窔五劍客,短後之衣曼胡纓。二人旁立目左顧,劍如星日光縱橫。昂首右顧者三士,二人按鐔神欲生。一人拔劍作虎步,怒如截兕吞長鯨。使筆如劍劍氣出,此公無乃能鐵兵。莊生說劍固豪快,十步千里無留行。千年奇論佐奇筆,揮毫潑墨皆飛鳴。雲間墨妙更遒絕,鍾王腕底紛鬥爭。自云昔見吳興書說劍,恨不作圖雙妙並。今逢此卷信神物,又恨作書非趙卿。徘徊三歎出金石,煥然妙跡如神明。我聞周生妙得後主作字法,秋胡謝女風格清。秦淮花月汴京土,感此傷人今古情。

【冬日偶然作四首】

太史下蠶室,坎灊誰見知。發憤傳貨殖,千古同悲噫。郭縱出鑄冶,翁伯起販脂。灑削既鼎食,胃脯亦連騎。志士守蓬蘿,不如交馬醫。索帶披敝裘,不如規魚陂。

我愛灌仲孺,意氣薄雲天。長嘯入吳軍,指顧堅壁穿。長戟鬱龍蟠,怒騎如風旋。聲名冠諸侯,皆曰夫夫賢。魏其勢既落,田氏寵益專。朝請考工地,夕奪城南田。丞相故賓客,顧盼忽屢遷。笑罵顧四筵,殊不直一錢。當時膝席子,岌岌皆危冠。

鄭季有孽子,少小為人奴。騎從平陽主,給事建章居。朝拜大將軍,封侯詫鉗徒。遂復還尚主,賜第耀通衢。隴西老飛將,猿臂雄萬夫。白首不得侯,心折幕府書。誰能對刀筆,臨風自捐軀。天道有如此,千古同欷歔。

吾家有方平,雅志托林壑。拂衣早歸耕,貂裘行采藥。卜築沃川墅,垂釣上虞郭。邈矣孔阮儔,遐哉箕潁樂。琅琊多龍鸞,羨此雲中鶴。

【春不雨】

西亭石竹新作芽,遊絲已罥櫻桃花。鳴鳩乳燕春欲晚,杖藜時復經田家。田家父老向我說,穀雨久過三月節。春田龜坼苗不滋,猶賴立春三日雪。我聞此語重歎息,瘠土年年事耕織。暮聞窮巷叱牛歸,曉見公家催賦入。去年暘雨幸無愆,稍稍三農獲晏食。春來穀賤復傷農,不見饑烏啄遺粒。即今土亢不可耕,布穀飛飛朝暮鳴。舂莩作飯藜作羹,籲嗟荊益方用兵!

【蠶租行】〈十解〉

(丁酉夏,有民家養蠶,質衣釧鬻桑,而催租急,遂縊死。其夫歸見之,亦縊。王子感焉,作是詩也。)

陽春三月時,蠶子何蠕蠕。三日出奩中,五日遍遽篨。(一解)

東鄰有少婦,養蠶方一塸。夜夜伴蠶眠,桑葉恐不周。(二解)

朝出南陌頭,猗猗望桑柔。亦不見桑柔,椹子醉鳲鳩。(三解)

歸來見蠶饑,徘徊當奈何。脫我耳邊釵,鬻我嫁時襦。(四解)

阿夫持襦去,里正持符來。漢中索軍租,不得還顧私。(五解)

里正且上坐,黽勉具晨炊。但緩一月餘,蠶成賣新絲。(六解)

新絲亦難賣,新穀亦難收。不見馬上郎,雉尾紅錦裘。(七解)

再拜謝里正,丈人且旋歸。鬻我嫁時襦,脫我耳邊釵。(八解)

蠶應黑瘦盡,軍租持底當。痛哭視孤兒,畢命朱絲繩。(九解)

阿夫還入門,不復見故妻。生既為同衾,死當攜手歸。(十解)

【懷古詩三篇】

【魯仲連陂】

七雄既龍鬥,陳寶歸嬴秦。師出函谷關,六國咸逡巡。邯鄲日夜急,咄嗟誰解紛。蕩陰師既頓,新衍謀豈倫。先生畫奇策,長揖平原君。僕妾愧萬乘,大義明君臣。縱橫數千言,顧卻虎狼軍。功臣不受賞,飄然歸海垠。蹈海既高義,肆志寧辱身?至今齊趙士,倜儻希清塵。我來古陂上,遺祠蔓荒榛。甓道竄蒼鼠,天風吹白蘋。緬懷田巴語,景行跂千春。

【顏斶墓】

末世寡尚志,薄俗希乘軒。豈不貴騑帛,形役神不全。吾高顏夫子,抗節藐齊宣。鍾虡寧足論,殿上呼王前。晚食與安步,詎以榮利遷。監門良自賤,趨士理亦賢。俯仰二千載,吊古悲荒阡。墟墓絕樵采,清風激頹頑。古道邈難作,悲哉東逝川。

【轅固里】

漢初尚黃老,儒術闇不章。齊魯誕諸儒,五經如載陽。遐哉清河傳,卓為群倫倡。抵掌論湯武,大義非荒唐。曲學誡孫弘,微言詒後蒼。訓詞列學官,星日同琅琅。我生睽千載,桑梓寧異鄉?寤寐思哲人,流風一何長。生慚齊魯學,私淑附師匡。

【苦寒行】

遠遊漁陽城,飲馬滹沱湄。河朔恒苦寒,日夕風鳴悲。悲風起廣塗,霜霰凋人衣。欲渡川無梁,層冰何壘壘。鴟梟鳴枯楊,豺虎交路衢。深谷多猿猱,得食歡相追。我行歲既晏,十步八九迷。他鄉少親故,相逢知是誰。憂愁鑠肌骨,自顧顏鬢衰。俯視飛蓬根,隨風時轉移。我獨久伊鬱,歲暮空徘徊。寄語後來人,遠遊不如歸。

【梁曰緝為言輞川雪中之遊】

少志愛山水,夢想懷藍田。終南西峰下,水石餘清妍。憶昔維摩詰,於此曾掛冠。揮手謝時輩,草堂常晏眠。輞水繞舍下,湖光明雲端。繩床間藥鐺,清齋日蕭然。春鷗漸矯翼,夏木紛綿芊。時尋名僧會,自泛湖中船。歎息古人沒,風物隨變遷。仙令妙文筆,慨然追昔賢。積雪曜岩阪,秀色曖林巒。數里入穀口,石流已濺濺。水鳥相哀鳴,雙渺人煙。卻登華子岡,輞水猶淪漣。花竹散已久,亭館供諸天。王裴杳千載,丘壑亦凋殘。來者復為誰,斯言良足歎。

【慈仁寺雙松歌贈許天玉】

我昔登泰山,舉手攀秦松。東南雲海幾千里,夜懸日氣開鴻蒙。山人出山已三載,復見金元雙樹在。玃髯石骨青銅姿,古貌荒唐閱人代。長夏蒼蒼秋氣深,風來絕澗蛟龍吟。仙人五粒不可見,但有玄鶴來往飛。陰森蚴蟉詰屈宛相向,千曲盤氣初放。一任支離拔地生,那須夭矯排雲上。我來高枕石壇邊,耳畔往往聞驚泉。白日沉沉不到地,颯然雷雨生空天。煙色欲暝鍾復起,雄談岸幘波濤駛。千秋萬歲知者誰,閩海奇人許夫子。

【洗象行】

水關蒼蒼柳陰碧,寶馬流蘇紛絡繹。日中傳呼洗象來,玉河波射珊瑚赤。須臾鉦鼓幹雲霄,萬夫聲寂如秋宵。虎毛蠻奴踞象頂,丘山不動何岧嶢。岸邊突兀二十四,直下波濤若崩墜。縱橫欲蹴黿鼉宅,騰踏還成鵝鸛隊。乍如昆明習鬥戰,萬乘旌旗眼中見。又如列陣昆陽城,雷雨行天神鬼驚。奴子胡旋氣遒壯,忽沒中流狎巨浪。撇波一躍萬人呼,幡然卻出層霄上。今年丞相收夜郎,扶南盤況求王章。遠隨方物貢天闕,屹然立仗金階旁。聖朝自不貴異物,致此亦足威遐荒。黃門鼓吹暮復動,海立山移浩呼洶。大秦師子多威神,山林豈是天家珍。

【題趙澄仿王右丞《群峰飛雪圖》】

寒色冥冥下岩壑,千峰萬峰雪初落。瀑布無聲溪澗凍,紅樹微茫敞孤閣。閣中有客方縕袍,當杯氣與蒼山高。遙看飛鳥落何處,如聞落木鳴東皋。崖橫路斷少人跡,稍見老樵下岩隙。高低遠近一溪通,晦明合遝千重隔。右丞昔日居藍田,山水落筆窮自然。雪岡漁市盡高妙,欒瀨欹湖紛眼前。此圖曾入《宣和譜》,董巨荊關焉足數。兵火相尋六百年,玉躞金題幾更主。雪江老筆妙入神,臨摹古本幾亂真。即教唐宋多能手,未必常逢如此人。

【傅侯天馬歌】

傅侯天馬身八尺,風鬃卓立雙瞳方。赤毛朱翼信龍種,神姿磊落形昂藏。來從流沙涉西極,玉山之禾偶棲息。意氣生能輕虎兕,驍騰未屑循羈勒。四蹄鳥爪如鋼鉤,經過千里風颼颼。虎身壯士控不得,仰視閶闔浮雲愁。昔日湖南始征戰,軍中驊騮號百萬。此馬振鬛始一鳴,如天上驚雷電。一從罷戰歸中原,三年不復從櫜。漁陽落日下白草,壯心更欲窮河源。安得此馬飛上天,不須萬里遮窮邊。即看郊祀陳天馬,何減登歌太乙年。

【抱琴歌】

嶧陽之桐何牂牂,緯以五弦發清商。一彈再鼓儀鳳皇,鳳凰不來兮我心悲。抱琴而死兮當告誰,籲嗟琴兮當知之。

【宣和御墨《枇杷圖》歌】

盧橘蒼蒼橫幹起,故印依稀識天水。風枝雨葉不關愁,慘淡如披靖康史。宣和文物劇風流,繡褫錦絺窮千秋。畫學歲收五嶽觀,圖書盡識太清樓。盛衰轉瞬如飛電,牟駝岡上紛刀箭。紫筠花木摧為薪,西風落日青城殿。此本流離出禁庭,過江千載歎飄零。昔日興亡如在眼,還同麥飯哭冬青。

【夜經古城作】

我行牛山下,寒墟帶平楚。不見齊王宮,空城半禾黍。疏星耿不明,白楊夜深語。

【南園二首】

曉起思園林,昨夜西堂雨。負杖眺前山,初陽散平楚。淥池萍始合,芳樹禽交語。庭戶寂無人,慨然念終古。

夜雨雜花落,衡門綠苔生。誰能捉坐席,共作林下行。圖荷舒午景,茂林含夕清。歸禽赴斜照,稅駕此山楹。

【雨夜與禮吉叔子】

高館多梧桐,微雨飛向夕。清談不能寐,入夜轉蕭索。餘香歇幽幌,暗蟲響堦石。夢破忽沉吟,悵然越郷客。

【與周量過訪苕文夜雨共

猜你喜欢
  徐叔至·唐圭璋
  五代诗话卷八·郑方坤
  卷四·杜文澜
  提要·方夔
  天籁集巻上·白朴
  卷361 ·佚名
  卷一百二十八·冯惟讷
  卷十八·佚名
  补遗卷三·陈元龙
  卷四百十三·陈廷敬
  卷七百二十二·佚名
  奉和张岳州王潭州别诗二·张说
  张大家兰雪集上·张玉娘
  故山樵王先生行状·王冕
  九思·屈原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十九·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十九 明 曹学佺 编 中唐三 韦应物 拟古诗 辞君远行迈饮此长恨端已谓道里远如何中险艰流水赴大壑孤云还暮山无情尚有归行子何独难驱车背乡园朔风卷行迹严

  • 卷八十二·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十二刘希夷刘希夷一名庭芝汝州人少有文华落魄不拘常格後为人所害希夷善为从军闺情诗词旨悲苦未为人重後孙昱撰正声集以希夷诗为集中之最由是大为时所称赏集十卷今

  • 國朝獻徵錄卷之四十六·焦竑

      刑部三(侍郎一)   ◆侍郎一   刑部侍郎黎光傳(黃佐)   胡公子昭忠節祠記(劉應□)   北京刑部右侍郎楊泰(實錄)   刑部侍郎劉公李虒傳   刑部右侍郎樊公敬傳(實錄)   刑部右侍郎曹弘傳   刑部右侍郎葉春傳

  • 1938──中華民國二十七年戊寅·郭廷以

      1﹐1(一一,三○)   甲、行政院改組,蔣委員長辭院長兼職,由孔祥熙升任院長,張群任副院長,陳立夫代王世杰為教育部長,鐵道部併入交通部,張嘉璈為部長,實業部改為經濟部,經濟委員會、資源委員會、建設委員會併入,翁文灝為部長,海軍

  • 第七十二回 糜竺陈登双劝驾 李傕郭汜两交兵·蔡东藩

      却说曹操欲再攻吕布,移屯东阿,进袭定陶。济阴太守吴资,已与吕布连合,急引兵保守南城,一面向布乞援;布率军驰至,被曹操扼险要击,输了一阵。操复攻定陶,连日不下。布将薛兰李封,留屯钜野,与定陶相距不远,操恐他援应定陶,因分兵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五十六·佚名

    正统四年六月丁丑朔遣中官祭中霤之神○命湖广都指挥佥事张善充参将权佩征蛮副将军印代总兵官萧授镇守湖广贵州等处先是监察御史章聪奏授年几八十筋力衰迈边备不整 上召授回京命行在兵部推举武臣一人代之尚书王骥举善

  • 卷之八·佚名

    天顺八年八月壬午朔革正冒报迎驾功都指挥等官周淮等及旗舍等三十四员名各复原卫职役○癸未初开经筵是日早朝毕 上御文华殿太保会昌侯孙继宗暨六部尚书通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国子监祭酒等官俱盛服侍班少保吏部尚书兼华

  • 卷之二百九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三百九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二 显宗孝明帝纪第二·范晔

    显宗孝明皇帝名庄,光武帝第四子。母为陰皇后,明帝生而面方,十岁能通晓《春秋》,光武对他的才能很惊奇。建武十五年(39)封东海公,十七年(41)晋爵为王,十九年(43)立为皇太子。拜博士桓荣为师,学通《尚书》。中元二年(57)二月初

  • 咸淳遗事卷上·佚名

    景定五年甲子春二月辛未雨土行都大火时大元世祖皇帝之至元元年也秋七月甲戍彗出栁芒角烛天长十余丈自四更从东方见日高方敛如是者月余杨栋谓是蚩尤旗非彗也遂遭论去国己夘丞相贾似道叅政杨栋同知叶梦鼎佥书姚希奏事上

  • 卷八十八·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大清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八十八内务府掌仪司一凡飨奉先殿之礼国初定鼎燕京崇建太庙以奉列祖岁时祫飨又於大内景运门之东建奉先殿朔望瞻拜时节荐新生忌祭飨出入启告以展孝思

  • 摄大乘论释 第十卷·无性

    摄大乘论释 第十卷无性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果智分第十一之余论曰。复次诸佛法身甚深最甚深。此甚深相云何可见。此中有多颂释曰。诸佛法身甚深者。说此法身自性。难觉世聪明者。所有觉慧尚不解故。最甚

  • 题刻大慧禅师正法眼藏·大慧宗杲

    题刻大慧禅师正法眼藏大慧杲公以迅鹰俊鹘之资。初被湛堂脱鞴。继受圆悟砺爪。然后抟摩云空蹴躐海浪。毛群羽族靡不遭其裂脑碎肝者。快哉无师自然之智。真超然而独雄者也。若夫议论风旨形於楮墨。博大详尽。横所欲吐必

  • 万灵灯仪·佚名

    万灵灯仪,撰人不详。约出于元代或明代。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此篇为道教灯仪之一,用于燃灯供奉万灵。所谓「万灵」,并非特指某位天神,而是指一切神灵。凡能显灵降世,护国救民,利人济物,有求必应之神,皆可供奉。

  • 马前课·诸葛亮

    《马前课》又叫《马前神课》,相传为诸葛亮著作,诸葛亮不仅是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还是一位易学大师。《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通过八阵图阻挡东吴追兵,八阵图就是他年少时根据《易经》创作的。相传,在行军的闲暇,诸葛亮就推算

  • 包公案·佚名

    又名《龙图公案》、《龙图神断公案》。公案小说。明人无名氏作。有繁简两个系统的版本,繁本10卷100则,有清初刊本等;简本66则,有清乾隆乙未书业堂刊本等。《包公案》实际上是一部有关包公故事的短篇小说集,每篇写一则

  • 往生礼赞偈·善导

    全一卷。唐代善导着。全称劝一切众生愿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国六时礼赞偈。又作六时礼赞偈、往生礼赞、礼赞。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以龙树、世亲之礼赞偈为基础而订六时礼赞法,印于日没、初夜、中夜、后夜、晨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