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章 革命之教育

有野蛮之革命,有文明之革命。

野蛮之革命,有破坏,无建设,横暴恣睢,适足以造成恐怖之时代,如庚子之义和团,意大利之加坡拿里,为国民增祸乱。

文明之革命。有破坏,有建设。为建设而破坏,为国民购自由平等独立自主之一切权利;为国民增幸福。

革命者,国民之天职也;其根底源于国民,因于国民,而非一二人所得而私有也。今试问吾侪何为而革命?必有障碍吾国民天赋权利之恶魔焉,吾侪得而扫除之,以复我天赋之权利。是则革命者、除祸害而求幸福者也。。为除祸害而求幸福,此吾同胞所当顶礼膜拜者。为除祸害而求幸福,则是为文明之革命,此更吾同胞所当顶礼膜拜者也。

欲大建设,必先破坏,欲大破坏,必先建设,此千古不易之定论。

吾侪今日所行之革命,为建设而破坏之革命也。虽然,欲行破坏,必先有以建设之。善夫意大利建国豪杰玛志尼之言曰:“革命与教育并行。”吾于是鸣于我同胞曰:“革命之教育。”更译之曰:“革命之前,须有教育,革命之后,须有教育。”

今日之中国,实无教育之中国也,吾不忍执社会上种种可丑、可贱、可厌嫌之状态,以出于笔下。吾但谥之曰:“五官不具,四肢不全,人格不完。”吾闻法国未革命以前,其教育与邻邦等.美国未革命以前,其教育与英人等,此兴国之往迹,为中国所未梦见也。吾闻印度之亡也,其无教育与中国等,犹太之灭也,其无教育与中国等,此亡国之往迹,我国擅其有也。不宁惟是:十三洲之独立,德意志之联邦,意大利之统一,试读其革命时代之历史,所以鼓舞民气,宣战君主,推倒母国,诛杀贵族,倡言自由,力尊自治,内修战事,外抗强邻。上自议院宪法,下至地方制度,往往于兵连祸结之时,举国糜烂之日,建立宏猷,体国经野,以为人极。一时所谓革命之健儿,建国之豪杰,流血之巨子,其道德,其智识,其学术,均具有振衣昆仑顶,濯足太平洋之慨焉。吾崇拜之,吾倾慕亡,吾究其所以致此之原因。要不外乎教育耳。若华盛顿,若拿破仑,此地球人种所推尊为大豪杰者也,然一华盛顿,一拿破仑倡之,而无百千万亿兆华盛顿、拿破仑和之,一华盛顿何如?一拿破仑何如?其有愈于华、拿二人之才之识之学者又何如?有有名之英雄,有无名之英雄,华、拿者,不过其时抛头颅溅热血无名无量之华、拿之代表耳!今日之中国,固非一华盛顿、一拿破仑所克有济也,然必须制造无量无名之华盛顿、拿破仑,其庶乎有济。吾见有爱国忧时之志士,平居深念,自尊为华、拿者,若而人其才识之愈于华。拿与否,吾不敢知之、吾但以有名之英雄尊之。而此无量无名之英雄,则归诸冥冥之中、甲以尊诸乙,乙又以尊诸丙,呜呼,不能得其主名者也。今专标斯义,相约数事,以与我同胞共勉之。

一、当知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也。中国之一块土,为我始祖黄帝所遗传,子子孙孙,绵绵延延,生于斯,长于斯,衣食于斯,当共守而如替。有异种贱族,染指于我中国,侵占我皇汉民族之一切权利者,吾同胞当不惜生命,共逐之以复我权利。

一、人人当知平等自由之大义。有生之初,无人不自由,即无人不平等,初无所谓君也。所谓臣也。若尧、舜,若禹、稷,其能尽义务于同胞,开莫大之利益,以孝敬于同胞,故吾同胞视之为代表,尊之为君,实不过一团体之头领耳。而平等自由也自若。后世之人,不知此意,一任无数之民贼、独夫、大冠、巨盗,举众人所有而独有之,以为一家一姓之私产,而自尊曰君,曰皇帝,使天下之人无一平等,无一自由,甚至使成吉思仟、觉罗福临等,以游牧贱族,入主我中国,以羞我始祖黄帝于九原,故我同胞今日之革命.当共逐君临我之异种,杀尽专制我之君主,以复我天赋之人权.以立于性天智日之下,以与我同胞熙熙攘攘,游幸于平等自由城郭之中。

一、当有政治法律之观念。政治者,一国办事之总机关也,非一二人所得有之事也。譬如机器,各机之能运动,要在一总枢纽,倘使余机有损,则枢纽不灵。人民之于政治,亦犹是也。然人民无政治上之观念,则灭亡随之;鉴于印度,鉴于波兰,鉴于已亡之国罔不然。法律者,所以范围我同胞,使之无过失耳。昔有曰:“野蛮人无自由。”野蛮人何以无自由?无法律之谓耳。我能杀人,人亦能杀我,是两不自由也。条顿人之自治力,驾于他种人者何?有法律亡观念故耳。由斯三义,更生四种:一曰养成上天下地,惟我独尊,独立不羁之精神。

一曰养成冒险进取,赴汤蹈火,乐死不辟之气慨。

一曰养成相亲相爱。爱群敬己,尽瘁义务之公德。

一曰养成个人自治,团体自治,以进人格之人群。

猜你喜欢
  第九十二回 贪女色吞针欺僧侣 戕妇翁拥众号天主·蔡东藩
  卷第一百三十二·胡三省
  西南纪事卷十一·邵廷采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二·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七十二·佚名
  卷之五百十三·佚名
  卷之四百十一·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九十一·佚名
  卷之四百十三·佚名
  卷之二十·佚名
  ◎货税所统捐局·费行简
  卷十七·佚名
  一○六一 军机大臣奏查各书依限完竣议叙情形片·佚名
  杨涟传·张廷玉
  一、大东小东的地望和鲁、燕、齐的初封地·傅斯年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梦观道人大圭(梦观集)·顾嗣立

    大圭,字恒白,姓廖氏,泉州晋江人。得法于妙恩,博极群书。尝曰:不读东鲁论,不知西来意。为文简严古雅,诗尤有风致。自号「梦观道人」,着《梦观集》及《紫云开士传》,晋江有金钗山,其《募修石塔疏》云:「山势抱金钗,耸一柱擎天之雄观

  • 张惠言论词·张惠言

    △温飞卿(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此感士不遇也。篇法仿佛长门赋,而用节节逆叙。此章从梦晓后,领起“懒起”二字,含后文情事,“照花”四句,离骚初服之意。菩萨蛮(水精帘里颇黎枕)“梦”字提,&l

  • 唐臣传第十二·欧阳修

    ○郭崇韬郭崇韬,代州雁门人也,为河东教练使。为人明敏,能应对,以材干见称。庄宗为晋王,孟知祥为中门使,崇韬为副使。中门之职,参管机要,先时,吴珙、张虔厚等皆以中门使相继获罪。知祥惧,求外任,庄宗曰:“公欲避事,当举可代公者。”

  • 卷一百四十九·列传第四十六·柯劭忞

      按竺迩 车里 步鲁合答 国宝 赵世延 野峻台 阿巴直 月乃合 马润 马祖常   按竺迩,雍古氏。幼鞠于外祖达工家,达工,术要甲氏,讹为赵家,故按竺迩亦姓赵氏。达工为金群牧使,太祖获其牧马,达工死之,   按竺迩年十四,隶皇

  • 王隱晉書卷九·汤球

      逸民傳  孫登晉書隱逸傳亦作第一。   魏末有孫登字公和。汲郡共人也。無家屬。時人于汲郡北山上土窟中得之。以上亦見五十五。夏則編草為裳。冬則被髮自覆。為人無言。好讀易鼓琴。初、宜陽山中作炭者。忽見

  • 通鉴辑览明季编年下·佚名

    唐王桂王(一)桂王(二)桂王(三)唐王乙酉、我大清世祖章皇帝顺治二年夏六月,我大清兵克杭州,故明唐王聿键(明太祖八世孙唐端王硕熿之孙、世子器墭之子)奔福建。臣等谨案:明自北都沦覆,宗社已墟。洪惟我国家应天顺人,光宅区宇,薄海中外

  • 今献备遗卷十八·项笃寿

    (明)项笃寿 撰薛瑄薛瑄字徳温山西河津人母梦紫衣人入谒生瑄年十二善诗赋及见程朱书叹曰此道学正脉也遂焚诗赋专心理学永乐庚子举乡试第一辛丑登进士第擢御史监湖广银场黜贪墨正风俗手録性理大全诵读之迁山东提学佥事诸

  • 志卷第七 高丽史五十三·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五行一。○天有五运地有五材其用不穷。 人之生也具为五性着为五事修之则吉不修则凶。 吉者休征之所应也凶者咎征之所应也。 此箕子所以

  • 卷二十五·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十五旗分志二十五八旗佐领二十五【正红旗汉军佐领】正红旗汉军佐领正红旗汉军都统所属参领五第一参领下佐领六第二参领下佐领六第三参领下佐领六第

  • 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卷七·佚名

    通謚節愍諸臣(中)兵部尚書長興伯吳昜,吳江人;初為史可法監軍,徵餉江南。後募兵屯長白蕩,師敗被獲,死。父承緒,投水死,妻沈氏及女亦殉(見明史及輯覽)。監紀推官江天一,歙縣人;金聲門人。與聲舉兵,被執不屈,死(見明史及輯覽)。江山知縣方

  • 王宠惠·周诒春

    王宠惠 字亮畴。年三十五岁。生于广东。已婚。初学于天津北洋大学。游美。入耶路大学。光緖三十年。得法律博士学位。译德国民法为英文。为美国法律学会杂志编辑。继留学英德两国。习法律。在英国充当律师。回国后。

  • 卷九六·邱濬

    ▲宝玉之器 《书》:辑(敛也)五瑞(信也),既月乃日,觐四岳群牧,班瑞于群后。 朱熹曰:“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五等诸侯执之以合符于天子而验其信否也。” 臣按:物质之美而贵者莫

  • 卷一·朱鹤龄

    钦定四库全书读左日钞卷一吴江朱鹤龄撰隐公继室以声子生隐公邵宝曰大夫虽七十无无主妇者盖衣服不备粢盛不洁不可以祭故也况国君乎故元妃卒於是有继室虽然国君不再娶礼也其初娶也来媵而娣侄从之进而摄焉固妾也是故隐公

  • 卷二·柯尚迁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全经释原卷二明 柯尚迁 撰天官上大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释曰大宰天官之长也职所掌之事也建立也邦指王畿言典常也经也六典治教礼刑政事也此六者冡宰秉之以为常经六官守之以为常灋也佐助也

  • 卷五十三(玄奘译)·佚名

    △菩萨藏会第十二之十九般若波罗蜜多品第十一之四复次舍利子,云何菩萨摩诃萨四正胜道善巧。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以修般若波罗蜜多故。道有四种。何等为四。一者未生恶不善法为不生故。便生欲乐。勇猛策励发勤精进。摄持

  • 覆赵慧纶居士书·太虚

    慧纶贤士如晤:叠接来书,曷胜欣慰!惟以经济困乏,恐不获卒业,亦殊深为踌躇!但祝君离诸障碍,进步自由耳!至陷第二日人之讥,此不足虑。何者?君能以佛法真理报酬教授者,令同觉悟,即真能报恩者。故函询各节,佛法中之人天乘,可云初乘;其各个

  • 佛说瑜伽大教王经卷第一·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大遍照金刚如来。在净光天大楼阁中。彼之楼阁众宝装严清净严饰。金刚宝柱金刚铃铎。微风吹动出微妙音。复有种种殊妙

  • 宁古塔村屯里数·佚名

    记行著作。清佚名纂。一卷。据书内容推知,当成书于光绪十二年(1886)后。凡三千余字。所记宁古塔城周围村屯、名称、距城距离、户数诸事。最后叙述中俄《北京条约》签定后,清政府立“倭、那、玛、拉、喀、亦”字界牌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