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六

嘉靖二十四年十二月庚寅朔

○辛卯以山东都司掌印署都都指挥佥事贾席充右参将协理漕运

○壬辰授服阕庶吉士林树声为翰林院编修

○癸巳 慈孝献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

○沈王胤栘为其世子恬烄乞 祖训敬一箴及五经四书大学衍义与之

○改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唐龙于吏部龙辞 上优诏不允

○诏浚南京后湖

○甲午祈雪命文武大臣分告各宫庙

○追封昌瑞王府辅国将军拱木□虎生母张氏为夫人赐祭葬如例

○以提督缉访功升锦衣卫掌卫事署都督佥事陆炳为都督同知巡捕都指挥使袁天章为都督佥事仍各赐羊酒新钞

○丙申礼科都给事中陈邦修言百官出入禁门各悬带牙牌以防奸伪今虚衔带俸及襍流供事者如文思院大使赵成等十余人皆得关领朝参牙牌甚非事体宜尽行查夺 上以牙牌名器所当慎重令礼部尚宝司同该科清查应追夺改给者条列上请有违例冒领者以名闻

○丁酉免百官腊晏

○旌表浙江烈妇王氏韩氏

○己亥伊王典楧建楼请额名赐名正谊

○制敕房办事礼部左侍郎兼司经局正字张电为其妻龚氏乞祭葬 上以电侍直有劳与之不为例

○庚子裁革湖广永州府抚民通判一员税课司大使一员

○辛丑升广东布政使司左参议翁溥为四川按察司副使

○壬寅查盘给事中李文进御史赵炳然奏宣大二镇边饷侵折数多乞治经管诸臣之罪内督抚臣原任尚书樊继祖而下十三人司道官原任郎中杨锐而下三十六人将领有司官指挥冯世彪等而下一百二十八人而继祖及巡抚史道楚书郎中徐进并著贪声书尤恣肆宜重究得旨锐等既遇宥姑免究惟夺见任巡抚詹荣曾铣及参议苏志皋等俸三月道已坐事为民不问继祖削职闲住进为民书及世彪等俱行巡按御史提问具奏

○给 显陵教坊司乐户七十二户月米人五斗

○命阳曲王府奉国将军知煹代兄辅国将军知务□火管理府事初知务□火以事革爵其叔祖镇国将军奇涓弟奉国将军知煹各具奏求管府事礼部谓弟有继兄之义而祖无承孙之礼故有是命

○旌表河南孝子赵谟节妇何氏等十人烈妇张氏等二人并孝妇安氏

○治浙江海洋失事罪昌国卫指挥佥事等官马光等以失守发戍备倭署都指挥佥事李釜以诈报降级海门卫指挥使朱恩以贪纵提究台州卫指挥同知裘祖贻以议功量罚从巡按御史高懋奏也

○癸卯升广东按察使骆颙为山东右布政使

○甲辰 贞惠安和景皇帝忌辰遣惠安伯张镧祭 陵寝

○太傅兼太子太傅成国公朱希忠太傅兼太子太傅驸马都尉京山侯崔元请给兼官诰命并封赠三代许之吏部言公侯伯三代已授赠者其爵己高而师保之职止是一品流阶实系兼职已经奉旨不得乞赠三代今希忠等所请以尊兼卑于旧典不合乞更议之 上命如前旨给与不为例

○升兵部左侍郎路迎为本部尚书兼提督团营军务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端廷赦为左副都御史

○升礼部精膳司署郎中林炫为南京通政使司右参议云南按察司副使曾钧为四川布政使司右参政

○给大同宣府养马银各二万八千两每马一匹给银一两旧边军入秋采草俟冬春饲马无给银者是岁抚镇官以秋防戒严各称岁歉草价踊贵请权给银以便军民诏如所请不为例

○乙巳改南京礼部尚书闵楷为户部尚书

○补荫南京礼部尚书邵宝次子勋为国子生

○丙午升工部虞衡司郎中邵南为山东按察司副使

○发太仆寺银二万两给甘肃市马

○贵州宣慰使司宣慰使安仁差舍把安克等贡马贺 万寿圣节晏赏如例

○戊申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夏言起用赴京 上悦命复原职加大学士严嵩少师余官如故嵩等各表谢 上皆优诏答之

○己酉遣武靖伯赵国斌等为正使翰林院编修高拱等为副使捧节册封岷王彦汰世子誉荣为岷王淮王厚焘嫡第一子载坮为淮世子嫡第二子载坚为建昌王淮王祐楑庶第七子厚爖为嘉兴王庶第八子厚爀为绍兴王永丰王祐梱长子厚炑为永丰王顺昌王见氵□犀庶第一子镇国将军祐枞为顺昌王夫人戴氏为顺昌王妃郑王厚烷嫡长子载堉为郑世子原氏为庐江王妃鲁王观庶第一子颐坦为保庆王蜀府汶川王申销长子宾沙为汶川王衡王厚燆庶第三子载封为武定王庶第四子载王□邦为平度王李氏为高唐王妃周府义阳王安汥嫡第四子睦谍为义阳王会稽王安氵□策长子睦杉为会稽王夫人尹氏为会稽王妃韩府襄陵王旭橦嫡第一子融焚为襄陵王任氏为韩世子妃魏氏为休宁王妃谭氏为高淳王妃襄府阳山王楬庶第一子厚熲为阳山王张氏为阳山王妃沈府沁源王勋溱长孙恬炜为沁源王夫人苏氏为沁源王妃沁水王胤欀长子恬烆为沁水王继夫人程氏为沁水王妃

○升山东布政使司左参政屠大山为广东按察使浙江道御史卞伟为云南按察司副使

○辛亥升吏部右侍郎王学夔为南京礼部尚书南京太常寺卿娄志德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

○壬子荫制敕房办事太常寺卿张文宪子汝正为国子生以三年秩满也

○癸丑立春顺天府官进春文武群臣于奉天门行庆贺礼

○甲寅选授中书舍人臧珊行人徐自得推官李珊刘起宗诸葛岘雷贺知县徐良傅宋伊杨思忠钮纬黄宗概张思诚俱为给事中良傅吏科臧珊李珊伊起宗户科思忠纬礼科自得兵科岘刑科宗概工科贺南京吏科思诚南京刑科行人陈炌萧世延程轨盛汝谦谢应徵张英推官吴相李廷松宋治陈松知县刘阳王士翘邢尚简魏希相溤荐杨顺莫如爵俱试监察御史相炌浙江道世延江西道阳福建道轨湖广道士翘河南道汝谦山西道应徵狭西道尚简四川道希相广东道廷松广西道英云南道荐贵州道顺南京福建道治南京湖广道松南京河南道如爵南京云南道

○致仕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刘天和卒赐祭葬如例赠少保谥庄襄天和湖广麻城人正德戊辰进士授南京礼部主事改御史巡按狭西以法裁太监廖堂逮诏狱谪金坛县丞稍迁至湖州知府历山狭提学副使太常寺少卿晋佥都御史巡抚甘肃狭西升副都御史总理河道升工部侍郎改兵部总督狭西三边军务累以军功拜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寻召入提督团营以疾乞致仕赐驰驿归至是卒天和宇度弘亮有泛应才凡所扬历去后必有遗迹余泽为人所称述者至于治水防边功能尤著在河道尝手制乘沙量水等器在狭西尝造单轮车及诸火器三眼枪等后人多遵用之

○命大学士夏言充会典总裁官

○赠河南西平县义民贾得山为本县主簿初流贼刘六等攻西平知县王佐使得山督城中兵御之战三日夜杀贼数百人会城陷得山与佐俱没于贼一门遇害者三十七人至是有司上其事乃得表赠仍从祀王佐祠

○乙卯升吏部考功司郎中钱邦彦为南京通政司右参议

○御史胡汝辅条陈陈屯政事宜一管屯官不得更调管事收粮之日别贮样验放一勋戚庄田该纳子粒每亩三分令各州县代为徵收一申明收粮违限住俸降级之例从实举行一屯田地广事夥宜行各该兵备道分理不当独委御史一人一严核委官勤惰明示赏罚一三宫庄田系沙水冲没者勘实除豁其新垦荒田量减该年税银一兴州卫屯粮原坐丰盈仓近因虏警改派三屯营太平寨宜俟事宁之日复旧一屯丁流移皆卫所官贪酷所致宜查明降级罚俸有能招复者旌举升用复业屯丁免其粮差三年户部议覆从之

○丙辰南京礼科给事中游震得言南京城坊居民自里甲正繇之外复有各项铺户办纳南京内府诸监局物料役苦费繁有司不时给价仍令分隶各衙门应役以故占籍未及数年富者必贫贫者转徙请亟议宽恤下南京户部覆议铺役扰民弊在审编之始贫富失实今宜尽蠲贫户籍其稍赢者隶名应天府凡遇内府诸监局制造及太常光禄诸祭祀厨料先一月移文应天府按籍召买如时价给银其大小诸司公用物料取其本府印票出买价银不得过三日至于私家一切诸费不得干扰铺行户部覆可诏从之仍令南京都察院出榜禁约

○给事中李文进御史赵炳然条陈边务一节浮费以经财用各边将领餋廉余地宜尽行查革分拨军余佃种徵其租入以补屯粮不足之数及不许徵派余丁料银以资浪费该镇下操赏功等费听以引米课程及赃罚徒工银两支给一时官籴以握利权各边所产米豆不多而富豪乘时收买十倍取赢今后凡有粮草之家但愿告报者米自十石以上草自百束以上俱准告纳仍痛革近年包垛包囤之弊一给印信以便稽查凡遇召买收放各仓场取具印信公文缴报管粮官处查考一复草场以广马政凡富豪占耕牧地者尽行清出还官一议广漕以充边饷宣大二镇旧有桑乾一河可通舟楫宜相度开浚或量设闸坝以蓄水一严追徵以完逋负自飞挽之法不行奸商承买与官吏恣为乾没宜严法案追仍将盐引银两列为差等各立期限违限不完者重究一集群才以弘大业国家需材甚急而边材尤难得人宜令各抚镇官于文武诸吏中汰去不材而会举谋勇出众者以俟简用一招降人以孤虏势虏中向导多是华人其初或畏罪逋逃或频年陷没计穷无路甘为囚奴实非本心近来将领又往往杀降报功令思归之士南向饮血决命穷荒言之可为刺骨今后有犯者宜枭首塞上仍多张受降旗以招之一分驻劄以便整饬宣府之右卫怀安大同之阳和右卫等处地险而要宜令守巡官分驻其地督率兵将备虏而防秋之时抚臣亦往来调度不得久居镇城遥授方略一任总督以便运筹宣大偏保四镇虽提督各有专官而节制悉由总督乃今事权未一徒拥虚位宜令巡抚等官凡事干兵马者俱关白总督遇有便宜听其先发后闻不得互生嫌忌一均赏罚以作敌忾自后各边兵将有罪均罚毋得独坐将领颁给月粮及不时犒赏毋得偏厚客兵一重委任以责久效抚臣系一方安危苟得其人不得骤迁以便规避户兵二部议覆 上皆允行

○丁巳升吏部右侍郎徐阶为本部左侍郎改刑部右侍郎韩邦奇为吏部右侍郎

○升南京光禄寺卿潘潢为南京太常寺卿

○戊午岁暮行大祫礼于 太庙遣成国公朱希忠代

○以明日正旦节遣英国公张溶驸马都尉谢诏玉田伯蒋荣分祭 七陵都督佥事王朝用祭 恭仁康定景皇帝陵寝中官祭 恭让章皇后陵寝都督佥事沉至祭孝洁皇后陵寝

猜你喜欢
  卷三百八十六·列传第一百四十五·脱脱
  平定三逆方略卷五十八(缺)·佚名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五十六·佚名
  第十七章 学术·吕思勉
  双槐岁钞卷第三·黄瑜
  ●一五、宫中的建筑·秦翰才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八 列传一百四十八·纪昀
  桓温传·房玄龄
  神宗纪·脱脱
  文征明传·张廷玉
  章潢传·张廷玉
  卷二·佚名
  一四六、魏牟考·钱穆
  卷三十五、巡游之无度·黄鸿寿
  卷07·陈邦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空想(外四章)·林徽因

    终日的企盼企盼正无着落,——太阳穿窗棂影,种种花样。黄雾扼住天的喉咙,鸟唱着,树梢交织着枝柯,——白云阳光投多少个方向,谁管?你,我轻轻的放着香,轻轻的放着香,蓝天里的白云行去,荒街小巷,蛇鼠般追随!绿萍遮住池塘上一层晚梦,紫藤

  • 微笑·戴望舒

    轻岚从远山飘开,水蜘蛛在静水上徘徊;说吧:无限意,无限意。有人微笑,一颗心开出花来,有人微笑,许多脸儿忧郁起来。

  • 嵗时杂咏巻三十七·蒲积中

    宋 蒲积中 编重阳下九日药市作 宋 祁阳九恊嘉辰斯人始多暇五药防广防防肩閙相驾灵品罗贾区仙芬冒闉舍撷露来山阿斸烟去岩罅系道杂提携盈防更荐借乘时物无贱投乏利能射饔苓互作王参荠交相假【音架】曹植谨雁令韩康

  • 逸句卷一·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逸句卷一天象迅风赋          【汉】赵 壹惟巽卦之为体吐神气而成风纤微无所不入广大无所不充经营八荒之外宛转毫毛之中察本莫见其始揆末莫覩其终啾啾飕飕唫啸相求阿那裵徊声若謌

  • 提要·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六四溟集        别集类五【明】提要【臣】等谨案四溟集十卷明谢榛撰榛字茂秦临清人事迹具明史文苑传榛早工词曲年十六作乐府商调少年争歌之已而折节读书刻意为诗李攀龙王世贞辈结

  • 解嘲原文·扬雄

    哀帝时,丁傅董贤用事,诸附离之者或起家至二千石。时雄方草创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人有嘲雄以玄之尚白,雄解之,号曰解嘲。其辞曰:客嘲扬子曰:“吾闻上世之士,人纲人纪,不生则已,生必上尊人君,下荣父母,析人之圭,儋人之爵,怀人

  • 卷一百三十四·列传第三十一·柯劭忞

      耶律留哥 薛阇 收国奴 古乃 善哥 蒲鲜万奴 王珣 荣祖   耶律留哥,契丹人,仕金为北边千户。太祖起兵,金人疑契丹遗民有异志,下令契丹一户,以二女其户夹居防之。留可不自安,近至隆安、韩州,聚众剽掠。时有耶律的,与之合,

  • 千百年眼序·张燧

    世有千百年眼其人乎 非眯目阿堵,则泥首典籍作蠹鱼耳。眯于利者无足论,即迷于书籍者,多从耳根入,凡经前人舌余,即以为定案。而古人言语、古人心神,有人谓然而实不然,有口易而心实难,有迹违而心是者,非有千百年胸次,谁能上下而剖

  • 卷中·钱澄之

    永历纪年(上)上讳由榔,初封永明王;神宗皇帝孙、端皇帝之第四子也。端皇帝讳常瀛,为神宗第五子;以万历二十九年壬寅封桂王。天启七年丁卯,就国于湖广衡州俯。崇祯十六年癸未,流贼张献忠陷衡州,王率宅眷走粤。世子、次子俱被执,王

  • 卷二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二十八 【起辛酉汉平帝元始元年○止甲申汉淮阳王更始二年】凡二十四年 表例说 【臣】之枢谨按王莽以外戚簒汉一十四年依例降格附载淮阳王未成君故亦虚其天位至莽始建国之初所封王舜

  • 卷二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二十七礼部仪制清吏司授时凡颁朔之礼岁以孟冬一日颁来岁十有二月之朔钦天监官设黄案於午门外正中又设二案於御道左右奉恭进皇帝皇太后皇后时宪书於中案奉颁给王公百官时宪书於左右案陈设毕

  • 平书订卷九 武备第六·李塨

    平书曰:人知周之尚文,而不知周之尚武。大司马春振旅而搜,夏茇舍而苗,秋治兵而狝,冬大阅而狩,其教战之法甚备。顾以田为名者,盖商周之得天下俱以武,而周有甚焉。周公恐其后之杀伐是尚也,故为之礼以柔之,不存其名而存其实,使人但习

  • 提要·焦袁熹

    【臣】等谨按春秋阙如编八卷国朝焦袁熹撰袁熹字广期金山人康熙丙子举人是编为袁熹未成之书仅及成公八年而止每卷有袁熹名印葢犹其稿本前有其孙钟璜跋亦当时手迹也自谷梁常事不书之例孙复衍有贬无褒之文后代承流转相

  • 第十五章 41·辜鸿铭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辜讲一位盲乐师(名字叫做冕)来拜访孔子,当一起走到台阶前,孔子对他说:“小心台阶。

  • 乐者,天地之和也(1)·戴圣

    ——以礼乐维护秩序与和谐【原文】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乐由天作,礼以地制。过制则乱,过作则暴(2)。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也。论伦无患(3),乐之情也;欣喜欢爱,乐之官

  • 百论疏卷下·吉藏

    释吉藏撰破因中有果品第七六品三双二双已竟。今破第三有果无果。然一异情尘摄法并尽。大有与物一体异体。破此一异则外典法空。情尘是十二入。十二入摄一切法。情尘既空则一切空。若尔上来二双破法已尽。今更破者凡有

  • 疯癫老人日记·谷崎润一郎

    《疯癫老人日记》是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的晚年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疯癫老人日记》描写一个老人既已性无能,又深藏着生命的原始渴求和力量。这本书贯穿谷崎“重口味”的一贯特色。美在谷崎笔下就是强势的美,是恶之美,让

  • 国史四十四讲·王国维

    《国史四十四讲》是一部由多位历史名家撰写的通史。它上起先秦,下迄清末。该书的每一个章节均由在这一领域研究的学术权威人物来撰写。比如由王国维来讲解先秦的历史,吕思勉来讲解魏晋南北朝的历史。该书的每一编都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