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大清会典卷二十七

礼部

仪制清吏司

授时

凡颁朔之礼岁以孟冬一日颁来岁十有二月之朔钦天监官设黄案於

午门外正中又设二案於

御道左右奉恭进

皇帝

皇太后

皇后时宪书於中案奉颁给王公百官时宪书於左

右案陈设毕举中案由

午门中门入监正监副从至

太和门陈於左右阶监正等於丹墀左行三跪九叩礼毕授内务府掌仪司官奉至

乾清门

慈宁门恭进是日王贝勒贝子公以下文武百官咸

朝服集

阙下鸿胪寺鸣赞赞排班王贝勒贝子公序立御道上文武百官序立

御道左右皆北面东班西上西班东上赞有

制衆咸跪宣读官西面宣

制讫衆行三跪九叩礼王公百官皆以次跪领遂颁布於畿甸以前民用○直省布政使司各给钦天监时宪书印贮於库岁四月钦天监以奏准来岁时宪书式颁各布政使司刋刻成书钤以所贮监印孟冬月汇送督抚署督抚设香案陈时宪书礼生引赞率所属文武官朝服望

阙行三跪九叩礼祗领讫布政使司廼分发专城之道府转行所属州县分驻之提镇转行所属标营到日行礼祗领均与会城同廼颁布民间山陬海澨无有不徧伪造者论如律○外藩蒙古部落内外扎萨克诸边番夷由驿给发朝鲜国遣使赴部祗领

凡迎春之礼顺天府豫於东直门外制芒神春牛视岁建干支辨其形色以迎生气占岁时立春前一日府尹率僚属朝服迎春於东直门外隶役舁芒神土牛导以鼓乐至府署前陈於采棚立春日大兴宛平县令设案於

午门外正中奉恭进

皇帝

皇太后

皇后芒神土牛配以春山各陈於案钦天监候时官报届时府县学生员舁案礼部司官前导尚书侍郎顺天府尹暨丞後随由

午门中门入至

乾清门

慈宁门恭进

皇帝

皇太后

皇后内监各接奏礼毕皆退顺天府尹廼出土牛环击以示劝耕之意○直省府州县豫於东郊外各制芒神土牛立春之日率丞倅掾史暨师儒耆老迎春於东郊如顺天府之仪

颁诏

颁诏之礼礼部鸿胪寺官豫设

诏案於

太和殿内左楹之南及丹陛正中銮仪卫设黄盖云盘於丹墀内龙亭香亭於

午门外工部豫设金凤朶云於

天安门上堞口正中设宣

诏台於东第一楹设黄案於台上奉

诏宣

诏各官咸朝服恭竢领催耆老咸齐集

天安门外金水桥南届时内阁学士奉

诏至

乾清门恭用

御宝毕奉至

太和殿陈於东案

皇帝御殿羣臣朝贺行礼毕【仪别具】大学士一人入殿左门诣案奉

诏由中门循左闑出至

殿檐下授礼部尚书礼部尚书跪受兴由中阶左降至丹陛正中陈於案行一跪三叩礼跪奉

诏兴由中阶降置云盘内礼部仪制司官奉云盘张

黄盖由中道出

太和门文武各官由

昭德门

贞度门随出

诏至

午门外礼部官奉云盘设龙亭内銮仪校舁亭前列御仗导引乐作礼部尚书率属随至

天安门登城陈

诏书於宣

诏台案上文武各官於金水桥前按翼序立鸿胪官赞排班文武各官按班次北面立领催耆老序立於後宣

诏官登台西面立鸿胪官赞有

制衆皆跪宣

诏毕文武各官领催耆老均听赞行三跪九叩礼奉诏官奉

诏承以朶云由金凤衔下礼部官祗受仍设龙亭内銮仪校舁行前列黄盖御仗导迎乐作由

大清门出至礼部礼部尚书侍郎率属跪迎於仪门陈

诏於大堂行三跪九叩礼毕恭鑴

诏书誊黄颁行天下○直省会城传集耆老衆庶於公廨候听宣读将军督抚提镇率所属文武官具龙亭黄盖龙旗御仗出郭恭竢

诏至跪迎齎

诏官奉设龙亭内旗仗导行各官兴皆乘马从至公

廨陈

诏於堂上正中通赞赞排班礼生引各官就阶下拜位文东武西北面序立如朝贺仪赞跪衆咸跪宣

诏官恭奉西面宣读讫赞跪叩兴衆行三跪九叩礼

毕廼誊黄颁布府州县卫营汛宣播

德音无有不徧

颁赏

颁赏恭遇

庆典

恩诏王公百官公主福晋命妇各

赐金币有差【详见则例】○恭修

实録告成

赐监修总裁副总裁各金币有差鞍马一提调纂修收掌誊録官各金币有差供事各金币有差匠役各金布有差【详见则例】

玉牒告成

赐总裁副总裁各金币有差提调纂修官各金币有差收掌誊録官供事匠役各白金有差【详见则例】均由部移取

颁给监修总裁以下各祗领如仪○将军总督都统

廵抚副都统提督总兵官奉

命除授述职入

觐均由吏兵二部核明咨部具奏请

赐廵抚副都统总兵官鞍马一将军都统提督加赐櫜鞬一弓一矢十总督加

赐朝服一由部於

午门外

颁赏本官朝服行三跪九叩礼○直省卓荐官得旨准其注册者文官

赐朝服武职

赐采服【各按品级详见则例】均由部发邮递各省督抚转给後

报部

钦定大清会典卷二十七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二十九 货殖列传第六十九·司马迁
  列传第一百四十七 南蛮 西南蛮·刘昫
  卷四百八十 元祐八年(癸酉,1993)·李焘
  附·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二·佚名
  ●崇祯实录卷之八·佚名
  卷之二百七十九·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二·佚名
  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七上·袁枢
  二一 吃饭间·周作人
  第一章 我的家世 一 醇贤亲王的一生·溥仪
  袁枢传·姚思廉
  偏安排日事迹卷八·佚名
  帝系八·徐松
  卷十四户婚律·窦仪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折·石子章

    (梁尹上,云)老夫梁公弼。搬的那竹坞庵中郑道姑,在此白云观做个住持。只等我侄儿秦修然得第回来时,老夫自有个主意。昨日照会来,说有一个新官下马,差人接去了。张干,等来时报我知道。(张千云)理会的。(秦修然上)(诗云)十载寒

  • 卷六·梅鼎祚

    <集部,总集类,古乐苑钦定四库全书古乐苑卷六明 梅鼎祚 编燕射歌辞【一晋 宋 齐】【周礼大宗伯之职曰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以宾射之礼亲故旧朋友以飨燕之礼亲四方之宾客大行人掌大宾之礼大客之仪以亲诸侯以九仪辨

  • 明诗平论二集卷四·朱隗

    五古四董斯张一首周圣楷一首杨士修一首陈震生一首冐 襄一首陈维崧一首黄淳耀一首顾 杲一首黄家舒一首黄传祖四首黄 芝一首顾梦麟一首周永年四首俞南史一首林云凤一首徐 波四首杨 补五首沈 颢三首陈宗之一首项 

  • 卷四百六十一 列传二百四十八·赵尔巽

      宋庆吕本元 徐邦道 马玉昆 依克唐阿荣和 长顺   宋庆,字祝三,山东莱州人。家贫落魄,闻同里宫国勋知亳州,往依为奴。亳捻孙之友伪就抚,庆察其意叵测,请击之。国勋壮其志,署为州练长。之友降,遂接统其众,号奇胜营,荐授千总

  • 卷三十六·连横

    列传八邱逢甲列传吴、徐、姜、林列传吴彭年列传唐、刘列传邱逢甲列传邱逢甲,字仙根,又字仲阏,彰化翁仔社人,后隶台湾。社处大甲溪之旁,土番部落也,粤籍居之,故其俗尚武负气;而逢甲独勤苦读书,年十三入泮。时吴子光设教吕氏之筱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九·佚名

    正德十一年秋七月庚辰朔享 太庙○辛巳广西左布政使周进隆以巡按御史朱昴劾其贪耄乞休且欲量加职衔吏部言进隆不为公论所与难以加职乃令致仕○壬午升浙江按察使李承勋为狭西右布政使○发狭西布政司事例银三万两于宁夏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七十一·佚名

    万历二十二年三月己卯朔 孝肃皇后忌辰遣彰武伯杨世阶祭 裕陵○大学士王锡爵等奏适奉传旨以河南巡按陈登云封进饥民所食鴈粪持示臣等不胜痛感见今国财耗竭万难措处请尽辞俸薪助赈并乞 皇上暨 两宫各院量发内藏分投

  • 卷之七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二十·阿桂

    二月乙酉上谕军机大臣曰昨温福等奏僧格桑差人投禀其词悖妄可恶不应给与回文等语自宜如此办理至所差赍禀贼畨理应严加刑讯防取确情即行正法而温福等并未办及殊不可解业经降防饬询今思温福等凡有挐获贼匪及投降畨众无不

  • 英宗本纪·宋濂

    (一)英宗睿圣文孝皇帝,名叫硕德八剌,是仁宗的嫡亲儿子。母亲庄懿慈圣皇后,出自弘吉剌氏,于大德二年(1298)二月初六生英宗。仁宗想立他为太子,他却进见太后,极力推辞说:“我年幼无才,况且还有兄在,应立兄长,我愿辅佐他。”但太后

  • 卷四十三·佚名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万寿盛典初集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四十三庆祝二【图记一】自畅春园至西直门臣民建棚庆祝者凡十有九所为记八图以臣民北面仰瞻摹绘而成故始神武门而竟於畅春园宫门记以御辇所经次第先

  • 卷十四下 尽心章句下·孙奭

    孟子曰:“逃墨必归于杨,逃杨必归于儒。归,斯受之而已矣。”(墨翟之道,兼爱无亲疏之别,最为违礼。杨朱之道,为己爱身,虽违礼,尚得不敢毁伤之义。逃者去也,去邪归正,故曰归。去墨归杨,去杨归儒,则当受而安之也。)今之与杨、墨辩者,如追

  • 儒言 全文·晁说之

      间色亦丽乎目君子必恶焉者不欲病乎正而失所传也作儒言元黓执徐仲秋己丑  ○春秋  儒者必本诸六艺而六艺之志在春秋苟舍春秋以论六艺亦已末矣纷然杂于释老申韩而不知其弊者实不学春秋之过也  ○智仁理性  

  • 中庸指归·黎立武

    宋 黎立武 撰○中者在中之义正位居体之名也先天大易本无方体所以肇太极而生两仪既有太极易立乎其中而中之体立两仪既判易行乎其中而中之体明然则所谓中之体者易也易者生生之谓生生之易曰仁体仁之道曰诚夫妙体之谓易

  • 卷十四·沈棐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比事卷十四     宋 沈棐 撰朝古者邦国惟诸侯入觐天子岁有常礼至於列国必嗣君继立然後得以相朝所以修先君之好严谨始之礼也春秋之时王纲不施朝觐之礼浸以废弛孱君弱国无所宗向区区欲保守疆土幸

  • 验符篇第五九·王充

    【题解】本篇罗列了一些“符瑞”现象,以证明“汉德丰雍”,超越前代。王充的目的是批驳俗儒厚古薄今的观点,但由于历史的局限,他仅用“符瑞”的出现来美化汉代统治者,寄希望于皇帝能选拔任用像他那样的人才

  • 重云晖禅师·惠洪

    禅师名智晖。咸秦人。生高氏。童稚时。至精舍。辄留止如家。圭峰温禅师。见而异之。为剃发。年二十。受满足戒。师事高安白水本仁禅师。十年而还洛京。爱中滩佳山水。创屋以居。号温室院。日以施水给药为事。人莫能浅

  • 千百年眼·张燧

    明张燧撰著的一部史论随笔。《千百年眼》在明代是一部新颖奇特的书,曾盛传一时。它是一部质疑五千历史文化的一部旷世奇书,具有高人逸士的风范,特立独行的视角,读后必有启悟。康熙将此书列为头禁书,自己却终生秉烛攻读不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