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七

嘉靖二十五年正月己未朔 上亲行拜 天礼于玄极宝殿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行庆贺礼 免命妇朝贺 罢群臣宴赐莭钱钞 是日雪

○辛酉 宣宗章皇帝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定国公徐延德祭 景陵

○癸亥

○群臣上表贺元旦雪 上报曰履端仰荷 天眷瑞雪应祷朕心感悦览奏知己

○甲子

○时享 太庙遣成国公朱希忠代

○丙寅

○松滋王宠洌薨赐祭葬如例

○戊辰

○升兵部右侍郎万镗为本部左侍郎改户部右侍郎刘储秀于兵部 巡抚应天都御史刘渠初在贵州逾二年比迁任漫无紏剌乃荐列一二藩臬以塞责而所荐者复与御史张涣互异科臣劾其狥私市恩诏夺俸三月

○庚午

○吏部尚书唐龙等以明年复当考察请如例责抚按官具有司贤否先期奏报 上命申谕抚按官务秉执公明甄别淑慝毋得循私伤善庇恶尤宜爱惜人才允合公议如考语有臧否悬异者部院仍照举效不同例指实参究

○升大理寺卿刘讱为刑部右侍郎 命抚宁侯朱岳充听征摠兵官提督西官厅庄浪分守署都指挥佥事吉象充副使兵协守甘肃

○壬申

○发太仓银十五万四千余两于大同备新军年例粮饷

○癸酉

○上元莭宴文武百官于午门外

○乙亥 英宗睿皇帝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西宁侯宋良臣祭裕陵

○丙子 命礼部尚书费采工部尚书甘为霖督率太常寺官奉藏 大享殿四旧神版并二十四坛神牌于神库

○庆元王祐椐薨赐祭葬如例

○己卯

○以祈谷视牲命英国公张溶代大学士严嵩尚书唐龙侍郎孙承恩轮视 四川播州宣慰使杨烈差官贡马补贺 万寿圣莭给赏如例 元江军民府土舍那鉴杀土官知府那宪夺其印及封收因远驿印记鉴宪叔也巡抚云南都御史应大猷等以闻 上命镇抚官发兵剿之

○庚辰

○以通仓粟米匮乏诏京卫官军月粮改给京仓粳米不为例 南京龙江右卫指挥佥事萧勇以祖籍永平乞改调原卫 上问兵部改调事例自何时始今可复行否兵部言会典京卫武职听调外洪武三十五年著为令然曩者在内官众则可耳今官益少如许之则规避者纷然起矣 上是其言令自今求外者勿听 命原任偏头关提督都指挥佥事杨时分守庄浪

○兵部覆贵州巡抚刘渠奏云贵界中曲清之东为普安西为乌撒道里绵远夷丑狼扈已就彼议建哨堡拨军防御盖缘设无专官事难□责成请增守备一人于迤东一路以兼制之诏从其议 敕刑部郎中刘廷臣朱衡王时俭卢梦旸翁大立杜极姚汝舟王崇义李文昇告鹄孙续徐文亨主事卢璘大理寺寺副皮东山周嶅各处恤刑廷臣北直隶衡南直隶江南时俭江北梦旸浙江大立江西极广东汝舟山东崇义河南文昇陕西鹄云贵续湖广文亨山西璘福建东山四川嶅广西

○辛巳

○工部营膳司郎中汪宗凯初以 太庙工完命升五品京秩辞乞外补未下吏部即奏拟如宗凯言 上以部擅改易成命夺该司官俸两月寻升宗凯尚宝司卿兵部查议防秋效劳有功人员 上曰昨岁宣大山西虏不致犯边境无事各镇总抚巡等官防御有功特加叙录山西巡抚都御史曾铣久在边方劳勣优异升兵部右侍郎巡抚如故宣府巡抚都御史孙锦总兵赵卿各赏银四十两彩段三表里俱写敕奖励巡按御史谷峤陈豪参议苏志皋李磐等副总兵林椿等各赍银币有差余行总督官分别犒赏总督侍郎翁万达总兵周尚文虽经受赏劳勚居多仍各赏银三十两彩段三表里山西总兵王继准宥罪开俸副总兵瞿天爵参将祁勋杨钺等免降级

○壬午

○去年十一月虏以轻骑犯榆林永靖墩官军御之追至寨外臭柏口獾窝涧等处斩首七十八级捷闻 上嘉悦赏总督张珩巡抚张子立各银四十两彩段三表里总兵吴瑛五十两四表里副总兵李琦游系张鹏陈言颜臣各二十两二表里

○癸未 孝静毅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长宁伯周大经祭 康陵

○甲申

○启蛰行谷礼于 玄极宝殿命成国公朱希忠代 工部奏浙江等处莭年拖欠内府钱粮宜追官催徵 上曰江南连岁灾伤不必遣官惟行文催角□羊

○丙戌

○贵州道御史周冕奏请 东宫出阁讲学言往岁春伏睹 陛下涣发纶音欲令 皇太子 裕王 景王行冠读礼甚盛心也中外臣民方切庆忭以礼曹大臣不能仰承德意妄有所奏中止臣窃恨之臣闻贾谊保传篇有曰天下之本系于天子天子之善在蚤教谕与选左右教得而左右正则太子正太子正而天下定矣诚哉是言万世有天下者所共鉴也 陛下以天纵之圣养潜藩邸人伦物理罔不周知尤加意于二帝三王之学逊志时敏未遑暇豫今 皇太子生长春宫不时行问安视膳之礼则事亲之孝畴其谕之不得接士大夫于左右则临下之体畴其启之不得睹稼穑之艰难安知有无逸之训不得见闾阎之疾苦安知有爱养之仁故蒙以养正在今日所不容缓者臣遇伏望 圣明蚤定 皇太子出阁之仪举 二王冠读之礼其左右前后侍御仆从又必精选端人正士使之日与居处庶辅导得人大本豫正为 宗社无疆之休入 上怒以典礼自上出非外事可得建白责冕轻妄奏渎令降杂职极边用有再言者加罪之乃谪冕为云南通海县典史 升太常寺少卿彭黯为京光禄寺卿 吏科都给事中杨上林给事中何光裕齐誉等连请 上录用遗逸 上命吏部择才果堪用者详具履历以闻于是吏部奏原任工部尚书草拯兵部侍郎刘源清等三十人 上以拯等俱先年黜当其罪而无罪者又年老非才报罢 兵部议覆总督陕西三边右都御史张珩等奏土鲁番父子世济凶恶往年戕杀哈密国王侵害赤斤等卫故西域诸夷惟土鲁番为黠自速坛满速儿病故长子沙速坛袭主本国次子马黑麻速坛乃复阴据哈密近年兄弟争忿讐杀今马黑麻速坛结婚瓦剌以为援潜种沙州田以为资意在西抗彼兄东侵我土幸而神发其奸马黑麻失等逃来告变乃率众叩关纳款求贡复递番文求讨地方据其迹似有归顺之情原其心实皆展转之计且彼占据哈密盖亦有年复欲求讨住坐地方正欲为窥伺耳凉之谋决无容彼耕牧之理今虽听抚还国与兄同住祗恐逼胁叩关再求避难或照牙木兰似例安插此徙戎内地终遗养虎之患宜设官军整理粮饷以备复至或阴怀异谋鞫凶犯顺则杀伐之威断乎难免宜行督抚等官再加译审果出输诚纳款给帖省谕使知华夷自有界限不得侵越毋再妄求地方毋再盗种沙田毋残害哈密毋苛取贡夷如或仍前执迷阳顺阴逆则调兵征讨闭关绝贡得旨甘肃自经土鲁番戕害哈密以来藩篱寝废边臣历年经略西事迄无成功赤斤等地方日益削弱回夷占住甘肃生息日蕃胎患甚深马黑麻速坛踵袭父兄旧恶包藏祸心今又结婚瓦剌阴据哈密占种沙州土田意在内侵止因谋洩遂尔投降原非本意姑且俯顺其情照旧规容其入贡其求讨地方住坐欲照牙木兰事例安插俱不准行

猜你喜欢
  卷一百九·列传第四十七·脱脱
  卷十九·本纪第十九·世纪补·脱脱
  第七十三回 御跸蒙尘沿途遇寇 危城失守抗志捐躯·蔡东藩
  ●卷上·李圭
  卷十五·李斗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八十四·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八十七·佚名
  尚史卷八十六·李锴
  卷九十中·郝经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下卷十八·杜大珪
  绎史卷十七·马骕
  张行成传·欧阳修
  卷四十二·佚名
  卷三十二、西南诸囯之宾服·黄鸿寿
  张承哲·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陆锡熊诗集·陆锡熊

    《舟中晓发》片帆带月宿寒烟,半夜潮生旅梦边。斗柄压秋低插地,云根抱雨远遮天。才分曙色催兰桨,又杂鸡声听马鞭。同是悠悠潮海客,短篷孤枕尚高眠。《读史》其一百川齐注海东头,使者河堤借箸筹。岂有宣房沈白马,但闻蜀水斗苍

  • 王舎人诗集巻四·王绂

    (明)王绂 撰送倪知县克明服阕赴京【峻兵科都给事中卒年六十三】解绶归来庐墓侧俄然三载废鸣琴哀情那尽思亲泪壮志难忘报国心马识京尘嘶晚道人经官驿听秋砧恩荣不日除书下好为林泉早寄音题蔡教谕先生鹤塜卷【名允升三衢

  • 列传第七十六·刘昫

    ○李揆 李涵 陈少游 卢? 裴谞 李揆字端卿,陇西成纪人,而家于郑州,代为冠族。秦府学士、给事中玄道玄孙,秘书监、赠吏部尚书成裕之子。少聪敏好学,善属文。开元末,举进士,补陈留尉,献书阙下,诏中书试文章,擢拜右拾遗。改右

  • 一三一二 军机大臣等奏遵查文源阁应补各书分缮清单呈览片(附清单二)·佚名

    一三一二 军机大臣等奏遵查文源阁应补各书分缮清单呈览片(附清单二)乾隆五十三年十月十五日臣等遵旨带同纪昀至文源阁,查看得各书皆系上年八阿哥、刘墉督同详校官各员详加校正,尚无匣页损坏之处,所有空函二百四十九匣,现在

  • 谢承后汉书卷二·周天游

    刘玄传邓晔○一七李淑谏更始曰:「夫三公上应垣宿,九卿下括河海。」〔一〕(姚。王。汪。黄)──初学记卷一二○书钞卷五三御览卷二二八 〔一〕姚、王二辑作李淑传,非。 ○一八赤眉入长安时,式侯恭以弟盆子为赤眉所尊,故自系。

  • 《靖海志》及《海上见闻录》合校记·彭孙贻

    记中《靖海志》简称曰《志》,《海上见闻录》简称曰《录》。录之页行数系据本丛刊第廿四种刊本。《录》一页一四行“吏部黄道周》,《志》作“礼部尚书黄道周。”按《明史》卷二百五十五本传,道周在福王时&

  • 卷一·佚名

    荷兰国夷人及夷妇大西洋国黑鬼奴及奴妇荷兰国夷人及夷妇荷兰又名红毛番,地近佛郎机。明万历(一五七三~一六二○)间,常驾大舰泊香山澳求贡市;不果。已而入闽,据彭湖,侵台湾地。国朝顺治十年(一六五三),始由粤通贡。康熙(一六六一~一

  • 二年·佚名

    (壬寅)二年清康熙六十一年春正月1月1日○朔丁亥,日有左珥。1月2日○戊子,以朴熙晋爲執義,金錫衍爲刑曹判書。○行司直鄭澔在鄕上疏,以慈敎封還,逆閹直請正法,爲廷臣之罪,搆捏備至,上不報。1月3日○己丑,以南就明爲承旨。○文有道

  • 君子篇第二十四·荀况

    天子无妻,告人无匹也。四海之内无客礼,告无适也。足能行,待相者然后进;口能言,待官人然后诏。不视而见,不听而聪,不言而信,不虑而知,不动而功,告至备也。天子也者,埶至重,形至佚,心至愈,志无所诎,形无所劳,尊无上矣。诗曰:“普天之下,莫

  • 卷十七【起文公元年尽四年】·杜预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注疏卷十七【起文公元年尽四年】晋杜氏注 唐陆德明音义 孔颖逹疏文公【音义】【陆曰文公名兴僖公子母声姜諡法慈惠爱民曰文忠信接礼曰文】【疏】【正义曰鲁世家文公名兴僖

  • 七 幽默·林语堂

    幽默者是心境之一状态,更进一步,即为一种人生观的观点,一种应付人生的方法。无论何时,当一个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生产丰富之智慧足以表露其理想时则开放其幽默之鲜葩,因为幽默没有旁的内容,只是智慧之刀的一晃。历史上任何时

  • 第二十章 因果·佚名

    高忠宪家训曰。自妻妾而外。皆为非己之色。淫人妻女。妻女人淫。夭寿折福。殃留子孙。皆有明验显报。少年当竭力保守。视身如白玉。一失脚即粉碎。视此事如鸩毒。一入口即立死。须臾坚忍。终身受用。一念之差。万劫莫

  • 第十八品 一体同观分·佚名

    【原文】“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①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rdqu

  • 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下·佚名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菩萨累劫清净之行。至儒大慈。道定自然。忍力降魔。鬼兵退散。定意如故。不以智虑。无忧喜想。是日初夜。得一术阇。自知宿命。无数劫来。精神所更。展转受身。不可称计。皆识知之。至二夜时。

  • 法华玄论卷第四·吉藏

    初明一乘义即释会三归一义问。经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云何名为无二无三耶答。有人言无二者无声闻缘觉二。无三者无偏行六度菩萨乘。又昔三乘皆是方便。今教别有一大车。异昔三也问。何以知然答。经云佛

  • 卷第三十二·佚名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三十二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贤圣品第七之四已辩第三向果差别。次应建立第四向果。颂曰。上界修惑中  断初定一品至有顶八品  皆阿罗汉向第九无间道  名金刚喻定尽得俱尽智  

  • 方等三昧行法·智顗

      隋 智顗说方等三昧行法序宋沙门遵式述山门教卷自唐季多流外国。或尚存目录。而莫见其文。学者思之。渺隔沧海。方等三昧行法者。皇宋咸平六祀。日本僧寂照等赍至。虽东国重来。若西干新译。载披载沃。适奉醒醐。

  • 旧巷斜阳·刘云若

    最福鸳鸯天荒寻佳迹,有情离别旧巷剩斜阳。贫苦女璞纛,为冀潘亩夹桶一双幼子,以欢天喜地做了女招待。邂逅王小二,日久生情,但却陷入情义两难之境地。随盾,膏夫独出走,情人忍痛离别,璞王更是陷于地狱般的生活“轮回”沦落风坐,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