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千百年眼序

世有千百年眼其人乎 非眯目阿堵,则泥首典籍作蠹鱼耳。眯于利者无足论,即迷于书籍者,多从耳根入,凡经前人舌余,即以为定案。而古人言语、古人心神,有人谓然而实不然,有口易而心实难,有迹违而心是者,非有千百年胸次,谁能上下而剖其隐微、晰其源委 张君和仲拮据此书,可谓钩赜索隐,起古人相与论辩,亦必心服。虽然,遂谓为千百年艰犹未也。夫目之所贵者清虚灵爽,睛虽贵也,着云则翳。古有天眼、道眼、慧眼、法眼,超于形体外,不以一切言语文字求。和仲乃穷无穷、极无极,有不以历数尽者,超天地而独存,拨云翳而长清,功诚伟欤!和仲幼好奇,读书里闬,铮铮有声,吾知其固未可量也,于是乎书以觇之。    万历甲寅吉水臞农邹元标书

自序

顧長康畫人,或數年不點目睛,人問其故,顧曰:四體妍媸,本无關於妙處,傳神寫照政在阿堵中。每讀此语,未嘗不泠然会心!人生堕地來,手捉趾行,口飲鼻嗅,各以其渐;獨是眼也,雙瞳之微,規之不能一彈丸,而神光所矚,隨地甚遠。只此便是千古精靈不容泯滅所在,"存乎人者,莫良於眸子",子輿氏之言,豈不信哉!余嘗因是而極論之,古來豪傑有豪傑之眼,文人有文人之眼,俗儒有俗儒之眼。見自己出,而縱筆所如,隨手萬變,無所規摹,亦無不破的。使後世觀者,如冷水澆背,陡然一惊。虽能巷议其非,决不能掃除其說,此之謂豪傑之眼。文人者流,矜激於辭藝,標鲜於才鋒,往往聰明蓋世,而其为论也迂疏無當,雖雕繪满眼,而精神意緒曾不足以供醒脾之用,此之謂文人之眼。若夫俗儒,则異是矣,目中非真有一段不可磨滅之見,影響剿襲,满紙炫然,舉聖賢富有日新之資,僅为拘儒粟紅貫朽之用,致令覽者未尽先厭,如此直謂之無眼可也。余才不逮人,獨於文字之好似有宿緣,帖括之暇,得屬意經史百家,旁及二氏與夫稗官小说、家乘野语,不揣荒陋,謬以是意提衡其間。瞥見可喜可悅可驚可怪之語,俗儒所不敢道與文人之所不能道,目注神傾,輒手錄之,積久成帙,名曰千百年眼。上下幾千年豪傑之恢張擘畫、議論文章,一開卷而瞭然。向之所謂不容泯灭之精靈、銷沉蠹耗於魚腹者,若招揭一新,則庶幾竊附於長康之遺意乎,亦一快也!雖然,亦聊以志余癖耳。微風度簾,香雪噴戶,因倦眼之偶開,手一編而丹鉛楮削之,余時何知其为羲皇、為三代,又遑計其當與否也!若使明眼人視之,恐成寤语,况眯目而道玄黄、舉一而废百者耶?目睫之喻,余不佞,其無敢辭矣。萬歷甲寅孟秋既望張燧書於稽古堂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九 周舍 徐勉·姚思廉
  卷三百五 列传九十二·赵尔巽
  ●卷 八·曾布
  平定三逆方略卷三十三·佚名
  ◎横行浙东的谢文达·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五十六·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二·佚名
  卷之一千一百六十三·佚名
  卷之二百九十三·佚名
  卷之四百四十四·佚名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六·杜大珪
  卷二十四兵志四陆军·黄遵宪
  韦述传·欧阳修
  高汝砺传·脱脱
  徐石麒传·张廷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四十六·彭定求

        卷246_1 【海上寄萧立】独孤及   朔风剪塞草,寒露日夜结。行行到瀛壖,归思生暮节。   驿楼见万里,延首望辽碣。远海入大荒,平芜际穷发。   旧国在梦想,故人胡且越。契阔阻风期,荏苒成雨别。   海西望京口,

  • 第四回 记艳闻李郎遇侠 禅帝位唐祚开基·蔡东藩

      却说李靖被军士推出,将要行刑,忽有一人入阻,此人非别,就是敦煌公李世民。世民与靖,曾有一面交,素知他才勇兼全,所以急忙阻住。当即入内白渊道:“大人不记得韩擒虎遗言么?擒虎曾谓靖可谈将略,若收为我用,必能立功。请大人不

  • ◎严春棠的金钢钻数目·佚名

    上海人之拥有金钢钻至多者,严春棠与李祖莱二人,可以颉颃一时。二人所蓄之金钢钻量,无法计算,他们用袋装之,布袋各列号码,每一号中,所藏皆为量数相等之钻石,譬如十克拉一枚者则此一袋中,皆十克拉之钻石也。近闻李祖莱与钟可成等

  • 卷六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六十一 唐世系表畧 李氏当晋末凉武昭王暠据秦凉暠生歆歆为沮渠蒙逊所灭歆生重耳魏弘农太守重耳生熙金门鎭将戍於武川因留家焉熙生天赐天赐生虎西魏时赐姓大野氏官太尉与李弼等八人佐

  • 卷四十饷需·冯煦

    支应局缘起发捻之乱,巡抚乔松年、英翰先后统率加募各军驻扎皖北防剿,随营设立粮台,管理军饷。省城克复后,因随巡抚移设省城。光绪初年改名军需局,嗣又改为善后防军支应局。现只称支应局。初委道员坐办,布政司总其成。二十年

  • 二十一年·佚名

    (乙亥)二十一年清康熙三十四年 春正月1月28日○庚寅,上臨遣江原觀察使吳道一。前數日,特遣掖隷,賜道一詩,奬許甚隆。道一有俊才,主直道,上素器重,雖爲黨人所忌,不容於朝,而恩數之優渥至此。夫人臣起於踈遠,被君上之寵遇者,自古何限

  • 功名第二十八·韩非

    明君之所以立功成名者四:一曰天时,二曰人心,三曰技能,四曰势位。非天时虽十尧不能冬生一穗,逆人心虽贲、育不能尽人力。故得天时则不务而自生,得人心则不趣而自劝,因技能则不急而自疾,得势位则不进而名成。若水之流,若船之浮,守

  • 有司篇第十三·张载

      有司,政之纲纪也。始为政者,未暇论其贤否,必先正之,求得贤才而后举之。  为政不以德,人不附且劳。  「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欲生于不足则民盗,能使无欲则民不为盗。假设以子不欲之物赏子,使窃其所不欲,子必不窃。故

  • 四书经疑贯通卷八·王充耘

    元 王充耘 撰中庸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孟子曰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程子曰忠者天道恕者人道思孟以诚者言天道而程子以忠言之以诚之思诚言人道而程子又以恕言之何也程子又曰此与违道不逺异者动以天尔又兼忠

  • 春秋集传纂例卷七·陆淳

    唐 陆淳 撰弑例第二十六隠四年春戊申卫州吁弑其君完【公羊以国氏当国也义见本传】桓二年春正月戊申宋督弑其君与夷庄八年冬十一月癸未齐无知弑其君诸儿 十二年八月甲午宋万弑其君防僖十年春晋里克弑其君卓文元年冬

  • 礼乐不可斯须去身①·戴圣

    ——君子以礼乐安身立命 【原文】 君子曰:礼乐不可斯须去身②。致乐以治心(3),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4)。易、直、子、谅之心生则乐,乐由安,安则久,久则天,天则神。天则不失而信,神则不怒而威。致乐以治心者也。致礼

  • 明伦第二·朱熹

    内则曰,子事父母,温公曰,孙事祖父母同。鸡初鸣咸盥,漱,咸,皆也。盥谓盥手。漱谓漱口。栉,縰,筓,总,栉,梳也。縰,黑缯,韬髪而结之也。筓者横施于髻中以固髻也。总,裂綀缯以束髪也。拂髦,拂谓振去尘也。髦,用髪为之。象幼时鬌。冠緌缨,缨

  • 佛说佛名经卷第八·佚名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南无宝光明胜王佛 南无过一切须弥山王佛 南无宝弥留佛 南无不动法佛 南无坚固盖王佛 南无普功德佛 南无法莎罗弥留佛 南无聚集智声佛 南无智炎华月王佛 南无龙王自在王佛 南无优

  • 卷第二十七·志磐

    佛祖统纪卷第二十七宋景定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净土立教志第十二之二往生高僧传晋嘉祥慧虔法师 宋江陵昙鉴法师 宋江陵道海法师 宋淮南昙泓法师 宋东辕道广法师 宋弘农道光法师 宋交趾昙和法师 齐高座慧进法师 

  • 道乡集·邹浩

    宋代诗文别集。40卷。邹浩撰。本集系邹浩之子邹柄、邹栩所辑。凡诗14卷,其中包括2篇赋;文26卷,辑入制、表、状、书、疏、启、记、序、策问、杂著、墓志铭、祭文、行状、传等各体文章。李纲曾为此书作序,但集中失载。据《

  • 花溪集·沈梦麟

    元代诗文别集。3卷。沈梦麟撰《四库全书》曾据两淮盐政采进本编入别集类。花溪在湖州府城东南70里,一名花城,沈梦麟一生大半时间隐居于此,所以就以它来作为诗文集的名字。主要版本有《枕碧楼丛书》本。卷首有明弘治六

  • 龙云集·刘弇

    诗文别集。北宋刘弇(1048—1102)撰。三十二卷,附录一卷。弇字伟明,号云龙,安福(今属江西)人。元丰进士。中博学弘词科,知峨嵋县,改太学博士。元符中,进《南郊大礼赋》,哲宗以为其才似司马相如。徽宗时,改著作郎。其集

  • 北使纪略·陈洪范

    一卷。清陈洪范(生卒年不详)撰。该书记明季南都左都督陈洪范与侍郎左懋第奉使至北事。洪范私输款于摄政王,贾左萝石得自脱归,遂为北朝反间。南都破,入浙力劝潞王投降,及清兵至,遂迫使潞王降清。此为其南还时饰辞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