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十四
嘉靖十七年七月壬申朔 ○癸酉 ○升四川按察使冯时雍广东按使陈卿俱为布政使右布政时雍湖广卿广西直隶永平府知府刘隅为河南按司副使 ○甲戌 ○立秋祫祭  太庙时享  献皇帝庙命武定侯郭勋代时陪祀不至者武安侯郑纲夺禄米一月指挥钟等各俸二月 ○升抚召郧阳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路迎为右副都御史巡山西提督鴈门等关顺天府尹曹兰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 ○乙亥  仁孝文皇后忌辰  景神殿行祭礼遣西宁侯宋良臣祭  长陵 ○丙子 ○脩浚地丘店丁家道口河工完赏总理河道都御史于湛巡抚河南都御史易瓒巡按御史王镐各银币有差按察司副使张纶等各升俸一级 ○丁丑
○南京役军都督府管事定远侯邓继坤遣人县令牌代点守卫官军为内使米旺扶持事闻诏夺继坤禄米一月
○戊寅
○升四川布政使司右参政刘勋广东布政使司左参政詹瀚俱为本省按察司按察使改狭西行太仆寺少卿张镗为山西布政使司右参议
○拔服关庶吉事张绪为翰林院检讨
○以旱灾免山东兖州济南东昌府所属州县夏税有差
○庚辰
○旌表福建孝子吴敏嘉等三人节妇苏氏等十有四人烈妇陈氏 诏复设河南睢陈兵备官从巡抚都御史易缵议也
○○壬午 皇第六子薨诏追封为戚王谥曰怀
○升江西按察司副使侯缄为四川布政使司右参政
○升浙江右布政使邵锡为顺天府府尹 命西官厅都督佥事江桓挂印充总兵官分守宣府地方
○癸未
○升赏镇藩凉州二卫红城子堡等处获功阵亡官军王泽等九人宣府柳沟台获功官军武敬等三十三人辽东角□兼场堡获功官军高清等八十人
○甲申
○以中元节遣定国公徐延德驸马谢铝长宁伯周大经分祭 七陵都指挥方锐祭 恭仁康定景皇帝陵寝玉田伯蒋荣祭 孝洁皇后陵寝
○降怀仁王府奉国将军聪浇为庶人夺宁化王府镇国中尉表樲禄米三之一表棬知焌知火□吴禄米各一年皆以暴横不法故也
○乙酉
○狭西按察使朱佩乞致仕佩以广东参政升迁未任吏部覆其政行惇笃请依升职致仕诏许之
○先是总理河道右副都御史于湛奏原设河夫二千三百余名今黄河南徙夫役无用量留五百名脩补堤岸其一千八百名折银贮库以备河道支用工部覆议从之
○丙戌升江西按察使刘储秀为浙江右布政使
○礼部尚书严嵩佥大学士李时夏言拟上秋享及称 祖称宗一应礼制并成造册宝取用祭器供设牲品撰拟祝文乐章等事请各下所司亟行办理诏俱如拟
○丁亥 命署都督佥事李凤鸣佥书中军都督府事仍于东官厅操练
○山西巡抚都御史韩邦奇请于神池堡及五寨前后各筑一城设守备一人益兵八百马五百匹俾得据险守隘以遏虏冲兵部覆如其言从之
○己丑 太宗文皇帝忌辰 景神殿行祭礼遣玉田伯蒋荣祭 长陵
○赐右春坊右谕德王用宾父故河南怀庆府知府王懋祭葬用宾侍经筵有年初闻懋计予诏祭一坛至是复以葬请 上念其讲读劳特许之
○升户部右侍郎袁宗儒为本部左侍郎 命总督两广等处粮饷户部右侍郎高公韶回部管事
○升光禄寺卿王以旂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抚治勋阳
○升提督京城巡捕参将周浚为署都督佥事充总兵官提督西官厅
○庚寅
○礼部请卜建 皇第六子坟诏并建示頴伤王蓟哀王左
○辛卯 命云南火理等府河南宜阳等县矿银
○壬辰
○礼部奏追封册谥頴伤王蓟哀王戚怀王仪注以是月二十九日卯时发册行翰林院撰拟告文先期遣官告 景神殿太常寺备脯醢酒果如常仪前期鸿胪寺官设各节册案于 奉天门东内侍官设各节册案于頴伤王苏哀王戚怀王灵柩前节案居中册案居左设香案于节册案前至期 上具常服御 奉天门各正副使但青衣本等带诣 奉天门百官青衣本等带入班行叩头礼毕东西侍班各正副使入就拜位鸿胪寺官赞四拜兴平身序班举各节册案正中又赞五拜三叩头礼毕序班举案正副使随行鸿胪寺卿跪奏礼毕 驾兴节册至右顺门外正使持节副使捧册各置于亭中由西华等门中道行至长春官内正使持册副使奉册各置于案鸿胪寺官赞就位各正副使就位赞上香复位赞宣册各宣册官取册立宣讫置于案赞礼毕次日各正副使持节复命 上命武定侯郭勋告 景神殿英国公张溶成国公朱希忠及勋充正使大学士李时夏言尚书严嵩充副使各行礼
○先是礼部请贺 万寿圣节不许及是再请乃许之 命原任建昌营游击将军九聚充参将提督京城内外巡捕
○癸巳
○升江西布政使司右参政尹嗣忠狭西布政使司右参政彭延年各本省按察使 慈宁宫工完赏武定侯郭勋大学士李时夏言太监高忠各银五十两彩叚四表里荫一子锦衣卫百户兵部尚书张瓒银五十两彩叚四表里工部尚书温仁和四十两三表里尚书周叙侍郎吴大田江晓潘鉴各三十两二表里大田晓各一子入监读书陵锦衣卫都指挥使陈寅署都督佥事都指挥佥事张琦署都指挥同知指挥佥事赵俊为指挥同知各赏银三十两彩叚二表里兵科右给事中李鹏鸣广西道监察御史方纯升大理寺寺丞各银十五两彩叚二表里通政使司右通政郭秉聪太仆寺少卿蒋应奎工部郎中沉思贤等各升赏有差已勋辞恩荫不允时言亦辞免许之
○甲子
○升大理寺左少卿周煦为都察右佥都御史
○乙未
○升南京广东道御史赵彦之为河南按察司佥事整饬睢陈兵备 命广西都司佥书署都指挥佥事顾邦重掌本司事升靖州卫指挥佥事彭昇为署都指挥佥事代邦重
○丙申
○升狭西按察司副使孙存浙江按察司副使陈儒俱为布政使司右参政存江西儒狭西
○改南京太仆寺卿赵廷端为光禄寺卿
○南京太仆寺少卿朱廷立乞餋病许之
○戊戌
○右军都督府管府事彰武伯杨质卒赐祭葬如例赉州土官宣尉司安万铨以破都匀凯口囤功辞所赏银币而乞升参政职兵部言赏功自有定格名器不容滥与万铨逾分妄求当罪之 上念万铨功不罪而令其逮沾其拨置者仍令其受赏
○乙亥 中宫千秋节免命妇朝贺
○时辽东岁用不足抚臣以请户部请借支山东扣剩余银二万两补给仍预支太仓银五万两为明年年例诏从之
○庚子
○户部言比年十库内臣增设太冗官多民扰请敕司礼监查议量数员署为令额得旨后勿复增其见在库者仍旧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 贾充 郭彰 杨骏·房玄龄 越绝卷第八·袁康 ●卷一百五十七·徐梦莘 纲目续麟卷八·张自勋 第三章 河东君与“吴江故相”及“云间孝廉”之关系(十一)·陈寅恪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四十七·佚名 卷九十四·佚名 卷十三·傅恒 卷八十八·班固 薛道衡传·魏徵 慕容绍宗传·李延寿 高松传·脱脱 第十一章 统一政府之对外【秦汉国力与对外形势】·钱穆 卷三十八、各省之叛乱·黄鸿寿 钦定南巡盛典卷七十一·高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三十九·彭定求- 卷439_1 【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舍人…窦七校书】白居易 南去经三楚,东来过五湖。山头看候馆,水面问征途。 地远穷江界,天低极海隅。飘零同落叶,浩荡似乘桴。 渐觉乡原异,深知土产殊 
- 卷三百三十五·列传第九十四·脱脱- 种世衡 种世衡,字仲平,放之兄子也。少尚气节,昆弟有欲析其赀者,悉推与之,惟取图书而已。以放荫补将作监主簿,累迁太子中舍。 尝知泾阳县,里胥王知谦以奸利事败,法当徙,遁去。比郊赦辄出,世衡曰"送府则会 
- 卷二·王世贞- ○父子封王陇西恭献王李贞,子岐阳武靖王文忠;黔宁昭靖王沐英,子定远忠敬王晟;东平武烈王朱能,子平阴武愍王勇。凡三家。○三代封王河间忠武王张玉,子定兴忠烈王辅,孙宁阳恭靖王懋。凡三代王。东平朱武烈王能,子平阴武愍王勇,又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三·佚名- 弘治十一年正月丁酉朔正旦节遣驸马都尉马诚林岳分祭 长陵 献陵景陵 裕陵 茂陵遣仪宾杨淳祭 景皇帝陵寝 遣内官祭 恭让章皇后陵寝 上诣 奉先殿 奉慈殿 太皇太后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 奉天殿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行庆贺礼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三·佚名- 正德二年十二月庚午朔 上亲视郊牲○升镇守密云等处右参将都指挥佥事吴玉为署都督佥事充总兵官镇守蓟州汞平山海等处地方以分守万全右卫左参将都指挥使孙成充副总兵分守辽阳等处地方○辛未赐周府河阴康简王庶第二子镇 
- 杨再思传·刘昫- 杨再思,郑州原武人,少年时参加明经科考试中举,授玄武县尉。他被派遣到京师出差,住在客舍。小偷偷窃他的包袱,刚好被杨再思碰见,小偷当面认罪,杨再思对他说:“足下肯定是贫困之极,才有此行。你快点离开不要做声,小心被他人捉住。 
- 弇山堂别集卷九十·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中官考一余读范蔚宗所论譔寺人而叹其德之无极也夫竖人刁乱齐伊戾祸宋赵谈伯子延年之属即私而不及政弘恭石显及政而不及爵此犹其小者赵高挟始皇之余烈以祸储嫡僇将相置庸主于股掌而树之拉之位至丞相爵为 
- 卷一百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七宗庙考【一】【臣】等谨按天子宗庙之礼所重亲飨虞夏商周以来历代各皆举行而缘情定制惟我朝为特隆焉唐以太宗贞观之治亲飨庙者二三年正月戊午十七年四月庚寅耳自後合十七宗而亲飨三十 
- 卷一百五·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五 朱批杨鹏奏摺 雍正四年四月初二日山东沂州营副将【臣】杨鹏谨 奏恭请 皇上圣安 朕安今用尔为南阳总兵矣所奏二事留中候酌定朕是尔知己恩主尔知之乎衆人设计排陷复加参奏朕俱不听一见 
- 卷三十一·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三十一宋 赵汝愚 编帝系门皇太子下上仁宗乞因兖国公主出降选立皇子欧阳修臣闻言天下之难言者不敢冀必然之听未必听而不可不言者所以尽为忠之心况臣遭遇圣明容纳谏诤言之未必不听其可默而不 
- 卷七·李光地- 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性理精义卷七学类一小学程子曰古之人自能食能言而敎之是故大学之法以豫为先盖人之幼也智愚未有所主则当以格言至论日陈於前盈耳充腹久自安习若固有之者日复一 日虽有谗说摇惑不能入也若为之不豫及乎 
- 卷二百六十六·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八十五善现,一切智智清净故五眼清净。五眼清净故四无量清净。何以故?若一切智智清净。若五眼清净。若四无量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一切智智清净故六神通清净。六神通清净故四无量清净。 
- 西安佛教复兴之希望·太虚- ──二十年十月在西安陕西辛未讲经会欢迎大会讲──长安是中国古代文化之繁荣地,也是佛教古时最隆盛之场所,实在如康居士所说的一样。太虚早就想来此观光,民十一蒙李桐轩先生至汉迎接,正是很好的机会,但因为有事不能离开,乃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十五·澄观- 疏。第七部类品会下。此章有二。先辩来意。后于中四下。开章解释疏。摩诃衍藏是文殊等者。即结集法藏经说。有三阿难。一阿难。此云庆喜。持声闻藏。二阿难跋陀。此云喜贤。持独觉藏。三阿难伽罗。此云喜海。持菩萨藏 
- 范忠宣集·范纯仁- 18卷,《奏议》2卷,《遗文》1卷,《补编》1卷,宋范纯仁撰。康熙丁亥其20世孙时崇与仲淹集合刻行之。该集收赋2篇:《秋风吹汝水赋》、《喜雪赋》。其集为《四库全书》所收,另有明裔孙惟一校刊本、宋刊本、元天历本、明万 
- 淞故述·杨枢- 枢字运之,自称细林山人,华亭人。嘉靖戊子举人,官至江西临江府同知。是书乃所述松江一郡遗闻轶事,以补志乘之阙略者。松江本以吴淞江得名,明初因地多水灾,故去水旁以禳之。此书标目,则犹仍其本名也。书中於地理、人物、行谊、 
- 俗书刊误·焦竑- 辨正文字的字书。明代*焦竑撰。凡十二卷。前四卷按四声分类,刊正讹字,如“豊”非“丰”,“容”不从“谷”。第五卷考字义,如“赤”通“尺”,“鼬”同“犹”。第六卷考骈字,如“句娄”不当作“岣嵝”,“辟历”不当作“霹雳” 
- 诗传通释·刘瑾- 二十卷。元刘瑾(生卒年不详)撰。刘瑾字公瑾,安福(今属江西吉安)人。博通经史,隐居不仕,除 《诗传通释》外,有 《律吕成书》行世。《诗传通释》以朱熹《诗集传》为蓝本,搜集前人之说对其进行再阐释,若有所感,则用“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