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越绝卷第八

  越绝外传记地传第十

  昔者,越之先君无余,乃禹之世,别封于越,以守禹冢。问天地之道,万物之纪,莫失其本。神农尝百草、水土甘苦,黄帝造衣裳,后稷产穑,制器械,人事备矣。畴粪桑麻,播种五谷,必以手足。大越海滨之民,独以鸟田,小大有差,进退有行,莫将自使,其故何也?曰:禹始也,忧民救水,到大越,上茅山,大会计,爵有德,封有功,更名茅山曰会稽。及其王也,巡狩大越,见耆老,纳诗书,审铨衡,平斗斛。因病亡死,葬会稽。苇椁桐棺,穿圹七尺,上无漏泄,下无即水。坛高三尺,土阶三等,延袤一亩。尚以为居之者乐,为之者苦,无以报民功,教民鸟田,一盛一衰。当禹之时,舜死苍梧,象为民田也。禹至此者,亦有因矣,亦覆釜也。覆釜者,州土也,填德也。禹美而告至焉。禹知时晏岁暮,年加申酉,求书其下,祠白马。禹井,井者法也。以为禹葬以法度,不烦人众。

  无余初封大越,都秦余望南,千有余岁而至句践。句践徙治山北,引属东海,内、外越别封削焉。句践伐吴,霸关东,徙琅玡,起观台,台周七里,以望东海。死士八千人,戈船三百艘。居无几,躬求贤圣。孔子从弟子七十人,奉先王雅琴,治礼往奏。句践乃身被赐夷之甲,带步光之剑,杖物卢之矛,出死士三百人,为阵关下。孔子有顷姚稽到越。越王曰:“唯唯。夫子何以教之?”孔子对曰:“丘能述五帝三王之道,故奉雅琴至大王所。”句践喟然叹曰:“夫越性脆而愚,水行而山处,以船为车,以楫为马,往若飘风,去则难从,锐兵任死,越之常性也。夫子异则不可。”于是孔子辞,弟子莫能从乎。

  越王夫镡以上至无余,久远,世不可纪也。夫镡子允常。允常子句践,大霸称王,徙琅玡,都也。句践子与夷,时霸。与夷子子翁,时霸。子翁子不扬,时霸。不扬子无疆,时霸,伐楚,威王灭无疆。无疆子之侯,窃自立为君长。之侯子尊,时君长。尊子亲,失众,楚伐之,走南山。亲以上至句践,凡八君,都琅玡二百二十四岁。无疆以上,霸,称王。之侯以下微弱,称君长。

  句践小城,山阴城也。周二里二百二十三步,陆门四,水门一。今仓库是其宫台处也。周六百二十步,柱长三丈五尺三寸,霤高丈六尺。宫有百户,高丈二尺五寸。大城周二十里七十二步,不筑北面。而灭吴,徙治姑胥台。

  山阴大城者,范蠡所筑治也,今传谓之蠡城。陆门三,水门三,决西北,亦有事。到始建国时,蠡城尽。

  稷山者,句践斋戒台也。

  龟山者,句践起怪游台也。东南司马门,因以照龟。又仰望天气,观天怪也。高四十六丈五尺二寸,周五百三十二步,今东武里。一曰怪山。怪山者,往古一夜自来,民怪之,故谓怪山。

  驾台,周六百步,今安城里。

  离台,周五百六十步,今淮阳里丘。

  美人宫,周五百九十步,陆门二,水门一,今北坛利里丘土城,句践所习教美女西施、郑旦宫台也。女出于苎萝山,欲献于吴,自谓东垂僻陋,恐女朴鄙,故近大道居。去县五里。

  乐野者,越之弋猎处,大乐,故谓乐野。其山上石室,句践所休谋也。去县七里。

  中宿台马丘,周六百步,今高平里丘。

  东郭外南小城者,句践冰室,去县三里。

  句践之出入也,齐于稷山,往从田里,去从北郭门。照龟龟山,更驾台,驰于离丘,游于美人宫,兴乐中宿,过历马丘。射于乐野之衢,走犬若耶,休谋石室,食于冰厨。领功铨土,已作昌土台。藏其形,隐其情。一曰:冰室者,所以备膳羞也。

  浦阳者,句践军败失众,懑于此。去县五十里。

  夫山者,句践绝粮,困也。其山上大冢,句践庶子冢也。去县十五里。

  句践与吴战于浙江之上,石买为将。耆老、壮长进谏曰:“夫石买,人与为怨,家与为仇,贪而好利,细人也,无长策。王而用之,国必不遂。”王不听,遂遣之。石买发,行至浙江上,斩杀无罪,欲专威服军中,动摇将率,独专其权。士众恐惧,人不自聊。兵法曰:“视民如婴儿,故可与赴深溪。”士众鱼烂而买不知,尚犹峻法隆刑。子胥独见可夺之证,变为奇谋,或北或南,夜举火击鼓,画陈诈兵,越师溃坠,政令不行,背叛乖离。还报其王,王杀买,谢其师,号声闻吴。吴王恐惧,子胥私喜:“越军败矣。胥闻之,狐之将杀,噆唇吸齿。今越句践其已败矣,君王安意,越易兼也。 ”使人入问之,越师请降,子胥不听。越栖于会稽之山,吴退而围之。句践喟然用种、蠡计,转死为霸。一人之身,吉凶更至。盛衰存亡,在于用臣。治道万端,要在得贤。越栖于会稽日,行成于吴,吴引兵而去。句践将降,西至浙江,待诏入吴,故有鸡鸣墟。其入辞曰: “亡臣孤句践,故将士众,入为臣虏。民可得使,地可得有。”吴王许之。子胥大怒,目若夜光,声若哮虎: “此越未战而服,天以赐吴,其逆天乎?臣唯君王急剬之。”吴王不听,遂许之浙江是也。

  阳城里者,范蠡城也。西至水路,水门一,陆门二。

  北阳里城,大夫种城也,取土西山以济之。径百九十四步。或为南安。

  富阳里者,外越赐义也。处里门,美以练塘田。

  安城里高库者,句践伐吴,禽夫差,以为胜兵,筑库高阁之。周二百三十步,今安城里。

  故禹宗庙,在小城南门外大城内。禹稷在庙西,今南里。

  独山大冢者,句践自治以为冢。徙琅玡,冢不成。去县九里。

  麻林山,一名多山。句践欲伐吴,种麻以为弓弦,使齐人守之,越谓齐人“多”,故曰麻林多,以防吴。以山下田封功臣。去县一十二里。

  会稽山上城者,句践与吴战,大败,栖其中。因以下为目鱼池,其利不租。

  会稽山北城者,子胥浮兵以守城是也。

  若耶大冢者,句践所徙葬先君夫镡冢也,去县二十五里。

  葛山者,句践罢吴,种葛,使越女织治葛布,献于吴王夫差。去县七里。

  姑中山者,越铜官之山也,越人谓之铜姑渎。长二百五十步,去县二十五里。

  富中大塘者,句践治以为义田,为肥饶,谓之富中。去县二十里二十二步。

  犬山者,句践罢吴,畜犬猎南山白鹿,欲得献吴,神不可得,故曰犬山。其高为犬亭。去县二十五里。

  白鹿山,在犬山之南,去县二十九里。

  鸡山、豕山者,句践以畜鸡豕,将伐吴,以食士也。鸡山在锡山南,去县五十里。豕山在民山西,去县六十三里。洹江以来属越。疑豕山在余暨界中。

  练塘者,句践时采钖山为炭,称“炭聚”,载从炭渎至练塘,各因事名之。去县五十里。

  木客大冢者,句践父允常冢也。初徙琅玡,使楼船卒二千八百人伐松柏以为桴,故曰木客。去县十五里。一曰句践伐善材,文刻献于吴,故曰木客。

  官渎者,句践工官也。去县十四里。

  苦竹城者,句践伐吴还,封范蠡子也。其僻居,径六十步。因为民治田,塘长千五百三十三步。其冢名土山。范蠡苦勤功笃,故封其子于是,去县十八里。

  北郭外路南溪北城者,句践筑鼓钟宫也,去县七里。其邑为龚钱。

  舟室者,句践船宫也,去县五十里。

  民西大冢者,句践客秦伊善照龟者冢也,因名冢为秦伊山。

  射浦者,句践教习兵处也。今射浦去县五里。射卒陈音死,葬民西,故曰陈音山。

  种山者,句践所葬大夫种也。楼船卒二千人,钧足羡,葬之三蓬下。种将死,自策:“后有贤者,百年而至,置我三蓬,自章后世。”句践葬之,食传三贤。

  巫里,句践所徙巫为一里,去县二十五里。其亭祠今为和公群社稷墟。

  巫山者,越●,神巫之官也,死葬其上,去县十三里许。

  六山者,句践铸铜,铸铜不烁,埋之东阪,其上马箠。句践遣使者取于南社,徙种六山,饰治为马箠,献之吴。去县三十五里。

  江东中巫葬者,越神巫无杜子孙也。死,句践于中江而葬之。巫神,欲使覆祸吴人船。去县三十里。

  石塘者,越所害军船也。塘广六十五步,长三百五十三步。去县四十里。

  防坞者,越所以遏吴军也。去县四十里。

  杭坞者,句践杭也。二百石长买卒七士人,度之会夷。去县四十里。

  涂山者,禹所取妻之山也,去县五十里。

  朱余者,越盐官也。越人谓盐曰“余”。去县三十五里。

  句践已灭吴,使吴人筑吴塘,东西千步,名辟首。后因以为名曰塘。

  独妇山者,句践将伐吴,徙寡妇致独山上,以为死士示,得专一也。去县四十里。后说之者,盖句践所以游军士也。

  马嗥者,吴伐越,道逢大风,车败马失,骑士堕死,疋马啼嗥,事见吴史。

  浙江南路西城者,范蠡敦兵城也。其陵固可守,故谓之固陵。所以然者,以其大船军所置也。

  山阴古故陆道,出东郭,随直渎阳春亭。山阴故水道,出东郭,从郡阳春亭。去县五十里。

  语儿乡,故越界,名曰就李。吴疆越地以为战地,至于柴辟亭。

  女阳亭者,句践入官于吴,夫人从,道产女此亭,养于李乡,句践胜吴,更名女阳,更就李为语儿乡。

  吴王夫差伐越,有其邦,句践服为臣。三年,吴王复还封句践于越,东西百里,北乡臣事吴,东为右,西为左。大越故界,浙江至就李,南姑末、写干。

  觐乡北有武原。武原,今海盐。姑末,今大末。写干,今属豫章。

  自无余初封于越以来,传闻越王子孙,在丹阳皋乡,更姓梅,梅里是也。

  自秦以来,至秦元王不绝年。元王立二十年,平王立二十三年,惠文王立二十七年,武王立四年,昭襄王亦立五十六年,而灭周赧王,周绝于此。孝文王立一年,庄襄王更号太上皇帝,立三年,秦始皇帝立三十七年,号曰赵政,政,赵外孙,胡亥立二年,子婴立六月。秦元王至子婴,凡十王,百七十岁。汉高帝灭之,治咸阳,壹天下。

  政使将魏舍、内史教攻韩,得韩王安。政使将王贲攻魏,得魏王歇。政使将王涉攻赵,得赵王尚。政使将王贲攻楚,得楚王成。政使将史敖攻燕,得燕王喜。政使将王涉攻齐,得齐王建。政更号为秦始皇帝,以其三十七年,东游之会稽,道度牛渚,奏东安,东安,今富春。丹阳,溧阳,鄣故,余杭轲亭南。东奏槿头,道度诸暨、大越。以正月甲戌到大越,留舍都亭。取钱塘浙江“岑石”。石长丈四尺,南北面广六尺,东面广四尺,西面广尺六寸,刻文立于越栋山上,其道九曲,去县二十一里。是时,徙大越民置余杭伊攻□故鄣。因徙天下有罪适吏民,置海南故大越处,以备东海外越。乃更名大越曰山阴。已去,奏诸暨、钱塘,因奏吴。上姑苏台,则治射防于宅亭、贾亭北。年至灵,不射,去,奏曲阿、句容,度牛渚,西到咸阳,崩。

猜你喜欢
  卷三十 漢紀二十二·司马光
  卷之三百八·佚名
  卷之一千二百七十一·佚名
  卷之二十三·佚名
  第五十四册 天命八年六月·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六 列传一百六十六·纪昀
  世家卷第二十三 高丽史二十三·郑麟趾
  十国春秋卷三十四·吴任臣
  褚渊传·萧子显
  王懿传·李延寿
  耶律余睹传·脱脱
  卷九·黄佐
  ●皇朝通典卷五十·佚名
  卷二百三十八·佚名
  第十三章·管子之军政·梁启超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揭侍讲傒斯(秋宜集)·顾嗣立

    傒斯,字曼硕。龙兴富州人。幼贫,读书刻苦。大德间,稍出游湘汉。湖南帅赵淇素号知人,谓之曰:「君,他日翰苑名流也。」程巨夫、卢挚先后为宪长,亦皆器重之。巨夫因妻以从妹焉。延佑初,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前后三

  • 御选元诗卷二十八·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元诗卷二十八七言古诗四虞集赋洛川老人九十洛川老人年九十须眉如画身玉立锦袍金带方乌巾手挽强弓无决拾八月平原秋气高闻有狡兽依蓬蒿清晨上马薄暮返累骑毛血悬鞬櫜身是前朝将家子生逢太平百无事都将

  • 卷一百四十一·志第九十四·乐十六等·脱脱

        ◎乐十六   ○高宗郊祀大礼五首   《导引》   圣皇巡狩,清跸驻三吴,十世嗣瑶图。边尘不动干戈戢,文德溥天敷。灰飞缇室气潜嘘,郊见紫坛初。归来赦令楼前下,喜气溢寰区。   《六州》   双凤落,佳气

  • 卷第三十·徐鼒

    前翰林院检讨加詹事府赞善衔六合徐鼒譔列传第二十三王应熊 吕大器(子潜) 文安之王应熊吕大器(子潜)文安之王应熊字非熊,巴县人。万历癸丑(一六一三)进士。天启中,历官詹事;以忧归。崇祯三年(一六三○),召拜礼

  • 卷之四百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

  • 卷之二百九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三、言志篇·林语堂

    古人言士各有志,不过言志并不甚易。在言志时,无意中还是"载道",八分为人,二分为己,所以失实,况且中国人有一种坏脾气,留学生炼牛皮,必不肯言炼牛皮之志,而文之曰:"实业救国"。假如他的哥哥到美国学农业,回来开牛奶房,也不肯言牛奶

  • 刘言传·薛居正

    刘言,本为朗州牙将。当初,伪楚国马氏皇族被江南南唐所俘时,朗州没有主帅,大家便推举列校马光惠为武平军留后,马光惠任刘言为副使。后来马光惠荒淫奢侈过度,军心不拥戴他,便废掉他,以刘言代马光惠为留后。这时是后周广顺二年(9

  • 秦假道韩魏以攻齐·佚名

    【提要】 这是又一个有关识人用人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语言对事实的歪曲传播没有起到作用,这是因为当事者意识清楚、立场坚定,一旦认可一个人,就不再改变看法,他的识人之法值得借鉴。 【原文】 秦假道韩、魏以攻齐,齐威王使

  • 卷一百二十九·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一百二十九宋 宋敏求 编蕃夷册文册突厥李思摩为可汗文册踈勒国王文册莫贺咄吐屯为顺义王文册突厥苾伽骨吐禄为可汗文册骨吐禄三姓毗方伽□利发文册突骑施黑姓可汗文册囬纥为英武威远可汗文

  • 食货六二·徐松

    京诸仓【宋会要】京诸仓,总二十三所。船般仓、税仓,每仓监官三,以京朝官及三班充。端拱初,诏以粳米、糯米为一仓,小麦、小菉豆为一仓,大豆、粟为一仓,每岁纳毕,先省一人。税仓准此。又,每仓监门一人,以司天监官充,至治平三年五月

  • 卷五四·邱濬

    △秩祭祀 ▲总论祭祀之礼(上) 《易萃》:王假有庙。 程颐曰:“王者萃聚天下之道至于有庙,极也。群生至众也而可一其归仰,人心莫知其乡也而能致其诚敬,鬼神之不可度也而能致其来格,天下萃合人心、总摄众志

  • 谈罪恶·梁漱溟

    一切罪恶,都不在个人,而在社会。其故有二:(一)武力统治者不以理性待人;(二)财产私有,生存竞争,人民生活,在社会中没有整个的安排。此两原因,实为一切罪恶之总因。罗素以为:罪恶是人的生命冲动得不到正当的出路而使然,有如水流受了妨

  • 佛教不食肉之真理·太虚

    挽近海西诸民族,浸受东方文明之感化,已渐能改变其从兽性遗传来食肉饮血之习惯,遂间有哲人若杜尔斯泰等,倡导不食肉主义,信行日见其多。我国学者之在欧、美者,展转传闻其说,归以诧国人?不知我国中信从佛教之数万万众,行之既千百

  • 王朔生居士写华严经序·太虚

    法华列写经为五种法师之一,诚能心一于手,手一于笔,笔一于楮墨,楮墨一于字画,从无分别中,笔画字义灿然毕彰,纤微无隐,则自开无分别慧;施他人转读,以启择法正眼,二利庄严,直圆无上菩提,其不可思议,岂仅笔端舍利如注而下哉!王居士朔生,早

  •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一·佚名

    (一名中印度那兰陀大道场经于灌顶部录出别行)    大唐神龙元年龙集乙巳五月己卯朔二十三日辛丑中天竺沙门般剌蜜帝于广州制止道场译出    菩萨戒弟子前正谏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笔授    乌长国沙

  • 卷第四·佚名

    嘉兴大藏经 月幢了禅师语录月幢了禅师语录卷第四嗣法门人达最等编偈辞本师老人违师已涉程抱恨驴年深惟有巴歌曲几回咏更新冬日别禹门众友几年聚首共炉头草履情生逐野丘谩道热肠分袂去朔风更待语无休即事呈禹门将三就

  • 一个女剧员的生活·沈从文

    现代长篇小说。沈从文著。上海大东书局1931年8月初版。女剧员萝既是本书主角,又是舞台上的主角。她出生中产阶级家庭,美貌多情,能言善辩,有极好的表演才能和社交能力,无数男子拜倒在她裙下。小说着重描述她与4个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