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十一

宣德十年十一月戊辰朔日有食之

○镇守狭西都督同知郑铭言先奉敕于狭西各王府及军民之家借马助边即今民力烦劳难以并取切见隆德县地方草场楚府及黔国公家牧放马匹尚多宜从借给从之

○己巳敕辽东总兵官都督同知巫凯等曰比得太监亦失哈奏拟将原赐奴儿干物件停贮边库者给赏招来夷人已从其言今尔等又言亦失哈复自备并假贷官下财帛充赏是将以有限之财供无厌之欲殊非制驭外夷之良策也尔等但宜作士气谨边防使有备无患余事不许擅行○以运粮出口官军苦寒人给裤二件<革翁>鞋一双

○庚午行在刑科给事中陈枢奉敕往辽东选运还言九事一辽东地方广阔烟墩数少贼寇入境卒难了备乞于要害处增设以便守望一递年抵罪充军囚人编发辽东者不下数千人往往逃亡每遇差官巡视冒名应代乞令兵部差人勾取以实行伍一凡遇声息调遣军马官旗什物俱令马军附带骑坐行数十里輙已困乏何以御寇乞严加禁约一各处城堡军士月粮于他处关支动輙百里乞令屯军每于秋成之后运赴本处城堡以便支给一自山海关至宁远卫一路山木阴翳贼人或时藏伏乞将辽东罪囚量其轻重以伐其木一行在户部招商纳米中盐因其额重趋之者少乞量减升斗多招中纳以广储蓄一盐商纳米多贿所司滥恶兼收军人不蒙实惠乞差官盘验以革奸弊一辽东都司勾军官旗年久不回间有回者多饰虚文略无人丁到卫乞严加比较以杜奸伪一总兵官巫凯副总兵曹义各事偏徇不务协和致使下人难于奉行乞敕各官同心协虑以理边务 上览所言即令该部计议以闻且曰巫凯曹义偏徇不和何以成功降敕切责之

○行在吏部言监察御史缺员欲将丁忧者夺情起复补缺视事 上以夺情非令典不从

○辛未贵州故宣慰使安中男聚女直指挥苦亦不花等来朝贡马及方物并广西思明府云南姚州土官遣人贡马及药物俱赐彩币等物有差○襄王瞻墡奏本府迎接诏敕进贺表笺缺乐工应用 上命行在礼部于南京教坊司简取二十余户赐之

○设江西饶州府余干县康山巡检司南昌府进贤县龙山巡检司置巡检各一员从行在吏部听选官涂顺言也

○山东布政司右参政王卺言三事一山东沿海卫所设置仓官收民间所纳粮供军今仓官考满径赴吏部乞先经由布政司查理粮数庶无奸弊一沿海卫所每岁收受民粮被军官人等包揽经历等官刁蹬乞添设按察司官二员往来巡察提督收放如仍前弊就便拏问庶军民两便一临清县客旅军囚盗贼人等变易姓名混淆杂处不下数千余家舟车辐辏物货停积况有百万仓粮实为要地无城池门禁泰安州四面皆山濮州草泊旷荡乞于临清筑城泰安州濮州各调一千户所守御庶地方无虞 上命行在礼部会官议行

○壬申妖贼缘旭林等伏诛旭林江西吉水县僧妄谈祸福至安福县武功山见妇人匡氏亦依托佛法以惑众旭林遂与为夫妇至南京以符水疗病言己有玉印刀剑剑俱辛天君付与者用黄纸写坐殿字从者授以官爵入东安门为守卫者所诘旭林等以刀剑伤之官军追至东华门外擒获械送京师 上命法司鞫实诛之

○癸酉复遣敕谕海西各卫野人女直都指挥头目人等令钤束诸夷毋容造祸以辽东守臣累奏其来扰边故也○升弗提卫都指挥佥事塔失为都指挥使仍理卫事兀者卫指挥使莽剌的各八哈答为都指挥佥事指挥同知阿里哥的各别里该为指挥使

○行在兵部尚书王骥言部事烦冗吏人办理不及欲于国子监选取监生十人书写奏本历三年照例出身 上从之

○巡抚狭西行在户部右侍郎李新言狭西各边粮储缺官督理欲令府州县官当赴部考满者暂留理事事下行在吏部覆奏以各府州县去边有远近官属有多寡难以概从惟近边者宜如所请 上是其议

○甲戌给卫王府马七十八匹从王奏请也

○赐山陵董工官员及见役军匠人等纻丝表里钞锭布绢胡椒等物有差○夜有流星大如杯色赤光明出天大将军西行至霹雳

○乙亥敕甘肃总兵官太保宁阳侯陈懋等曰曩从卿等奏调西宁阿吉等十三簇番民协助剿贼近得镇守内官林春等奏番民闻调心怀疑惧盖此辈不闲声教朕亦预料其然况洮岷等八卫及狭西各卫官军足任调用已敕春等将各簇番民抚谕令其宁居兹特谕卿知之比闻卿等将兵于十月初旬前去剿贼此时必已克捷其即令人星驰以闻

○镇守狭西都督同知郑铭奏西安府所属州县送纳永昌甘州等卫税粮至凉州为达贼剽掠俱尽宜令所司覆视蠲除事下行在户部覆奏从之○丁丑敕谕行在兵部臣曰比闻顺天直抵山东府州县岁歉民艰其所养马匹倒死亏欠今追陪者俱缓其期俟来岁秋成之后买补卿等仍戒约典马官宜体朝廷宽恤之意善加抚绥

○敕孟艮府车里八百大甸军民宣慰使司遣人送老挝使臣混伦等回抵本土务在慎护优礼以副朝廷柔远之意

○戊寅 万寿圣节遣官祭 长陵 献陵 景陵先是行在礼部尚书胡濙等奏文武百官合行庆贺礼 上以心丧在念免勿贺

○辛巳命天下布政司都司严督所属栽种桑枣从副都御史陈勉巡按监察御史李懋言也

○改马营堡仓为广盈仓初广盈仓设于开平卫其后随官军徙独石而独石原无治所户部请以马营堡仓改为广盈仓仍隶开平卫从之

○行在户部左侍郎王佐等奏奉命于狭西会同镇守都督同知郑铭等官措置甘肃凉州等处粮储议得庆阳等府仓见有收贮巡抚侍郎李新已关支粮料三十万石馈运路经兰县黄河迤北虏寇出没不常乞敕总兵官差官军沿途分委地方防护 上命行在兵部速移文如所拟行之

○行在户部奏镇守蓟州等处总兵官都督同知王彧奉敕选精锐官军沿边巡哨其行粮刍豆宜如旧例给与从之

○壬午 上以西北苦寒沿边将士勤劳可悯遣官赍金织袭衣纻丝表里白金等物就所在赐之○命行在兵部左侍郎柴车往甘肃协同总兵镇守官整饬边备召试右侍郎徐晞还京

○癸未正一嗣教真人张懋丞来朝赐钞锭袭衣靴袜

○升锦衣卫指挥佥事商喜徐英韩秀实为指挥同知

○命户部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监收南京诸卫仓粮先是都察院奏南京诸卫仓六十余处岁收粮一百六十余万石御史按月巡视地方窎远奸弊不能尽除乞于户部郎中员外郎主事内选公勤精力之人监视之奏下行在户部议请循北京例差在京堂上官总督其事仍差郎中员外郎主事四员监收从之○甲申浚治金龙口初巡按河南监察御史李懋言河南开封府祥符县金龙口旧河西通黄河东接张秋临清近来淤塞乞令所司疏浚以通舟楫事下行在工部覆奏请于农隙时量起附近军民协力<锍-釒>浚仍以所在官员董役从之

○行在礼部尚书胡濙奏太医院见存医士六百余名足备差役其有行取未到医士二百七十六名多系挟讎妄报之数宜用减省从之

○周王庶母胡氏卒赠周定王夫人命其子祥符王有爝宜阳王有火□弗封丘王有煜亲诣定王园择地安葬遣中官致祭

○乙酉调湖广布政司右参议刘孔宗于山西布政司督理边储

○丙戌升行在通政司左通政周铨为行在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南京粮储○升大宁都司营州右屯卫指挥使薛宾为都指挥佥事茂山卫指挥佥事孙谅保定中卫指挥佥事田礼山西太原左卫指挥佥事江洪俱为署都指挥佥事

○戊子广东琼州府临高县故土官男倪通并广西思恩州土官岑瑛遣弟珵来朝贡马赐彩币等物

○行在户部奏靖江王府长史司言奉国将军佐义岁支本色禄米三百石近以身故住支所有妻女乞为处置 上命岁给二百石养赡之

○禁僧道私自簪剃及妄言惑众者从给事中李性言也

○己丑朝鲜国王李祹遣陪臣李思俭贡马及方物贺明年正旦赐宴并彩币等物

○行在兵部奏天下军伍久缺卫所遣人清勾奸弊百出徒厉于民乞选监察御史分巡理之庶军政清而奸弊革 上以连岁饥馑俟来年遣之

○夜有流星大如椀色赤有光出文昌东南行至鬼宿后三小星随之

○庚寅冬至节遣官祭 长陵 献陵 景陵 上免文武群臣贺礼 太皇太后 皇太后免命妇朝贺

○擢儒士卢忠为直隶太平府儒学训导初忠以经明行修应荐吏部验忠军籍无人补伍 上命试其才学可取曰与其戎伍得人何如学校得师故有是命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朱与言先任四川按察使副使捕盗至郫县怒知县孙祥不设策缉捕杖二十余越五日祥死巡按四川监察御史请究与言罪 上曰与言职专捕盗因贼出没杖孙祥无私意也宥之○壬辰朝鲜国王李祹奏建州卫都指挥李满住等稔恶不悛屡诱忽剌温野人扰害本国边境愿行 天讨以慰徯来之望 上以敕复之曰此小寇耳不足烦师远征王宜自饬兵备以慑之

○癸巳升锦衣卫带俸指挥佥事徐麟为指挥同知初麟父英以善绘事为指挥佥事致仕麟代其职至是 上复召用英且进秩为指挥同知英乞复原职而以所进秩授其子从之

○升狭西都司都指挥佥事王祯戴旺为都指挥同知以其有能声也

○宥广西都指挥彭英死罪发充军立功先是镇守广西总兵官都督山云奏英遇贼畏缩失机已命巡按御史究问至是奏闻故有是命 ○钜野王妃蔡氏薨妃北城兵马副指挥蔡祥女宣德六年册封至是薨讣闻 上遣中官赐祭命有司治丧葬如制

○夜月掩犯氐宿东南星

○乙未 上复书庆王<木旃>曰承喻备边之事委曲详至忠爱之诚溢于言表非曾叔祖体国之勤何以及此祗受服膺铭感无已送马五百匹尤荷至意已敕总兵镇守官祗领所喻或有边警欲收羊马就近放牧宜如永乐中例但欲移居内地则恐致人疑骇有所不可近已戒饬边将益兵守备又得甘肃捷报剿杀虏寇殆尽遗孽远遁可无患也专此用达谢忱曾叔祖亮之

○四川按察使刘洵以修葺公宇索蜀府甎瓦兽头又挟私捶死弓兵五人长史姜士仪奏之下都察院狱论斩罪洵称冤命三法司辩言其罪实当 上从之

○丙申升行在翰林院编修梁禋为本院修撰擢进士罗绮王通为监察御史张清牛顺徐忠为户部主事吴宁为兵部主事范镕刘清程敬为刑部主事调山东按察司副使童贞于广东按察使升正三品俸贞九年任满故也

○命直隶徐州知州杨秘复任升从四品俸时巡按监察御史言秘任满赴部当迁其部民七百余人并军卫官员各上状言秘处事公勤吏民畏服乞留复任事下行在吏部覆奏故有是命 ○命行在大理寺右少卿陈卣考察北直隶府州县官

○丁酉升行在通政司右通政李暹为通政使仍提督京仓粮储调巡抚狭西侍郎李新巡抚大同宣府复为事官罗汝敬行在工部侍郎仍巡抚狭西降敕警之命辽东苑马寺卿方圆兼掌行太仆寺事从行在兵部尚书王骥奏请也

猜你喜欢
  卷三百九十四 元祐二年(丁卯,1087)·李焘
  卷八 桓帝·王夫之
  卷二十·商辂
  名山藏卷之三十七·何乔远
  ○阎文介方正·许指严
  卷二百一·杨士奇
  京口耆旧传卷九·刘宰
  第74章 把许多忠实将领挤走的蒋介石·冯玉祥
  一七六 北大的南迁·周作人
  朱国祚传·张廷玉
  熹宗本纪·张廷玉
  卷之八十  菽園雜記八(明) 陸容 撰·邓士龙
  ○汉人、南人第三甲,三十二名·佚名
  提要·赵汝愚
  第十一章 中山援桂之战·李宗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七十五·彭定求

        卷575_1 【鸡鸣埭曲】温庭筠   南朝天子射雉时,银河耿耿星参差。铜壶漏断梦初觉,   宝马尘高人未知。鱼跃莲东荡宫沼,濛濛御柳悬栖鸟。   红妆万户镜中春,碧树一声天下晓。盘踞势穷三百年,   朱方杀气成

  • 卷之十四·佚名

    全唐诗补逸卷之十四王贞白王贞白字有道,永丰人。干宁二年张贻宪榜进士。补诗十二首。赠彭蟾处士不阻兵散乱,穿杨已迭双。文深李北海,诗净贾长江。退隐斸山药,醉眠凭酒缸。年年搜草泽,未便老书窗。赠刘台处士摆落尘埃深处隐

  • 卷三十九·陈焯

    <集部,总集类,宋元诗会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三十九兵部主事陈焯编王十朋【字龟龄温州乐清人少以文行名乡里聚徒梅溪受业者衆入太学主司异其文适秦桧死上亲政策士十朋对策万余言上嘉其淹通醇正擢第一学者传诵拟诸鼂

  • 卷二百九十六 元豐二年(己未,1079)·李焘

      起神宗元豐元年十月盡其月   春正月癸酉,詔北京、澶定州封樁糧六百七十餘萬碩、草千七百餘萬束,今後如與轉運司兌換,即對見在數交割,仍委安撫司專領之。   乙亥,西上閤門使韓存寶為四方館使、忠州團練使。初,薛向與

  • 元明事类钞卷七·姚之骃

    政术门【二】重农劝农官 元史至元九年命劝农官举察勤惰耕织图 虞集文元置十道劝农使皆慎择其人亲歴原野而教之功成省归宪司宪司置四佥事其二乃劝农之官故天下守令皆以劝农系衔宪司以耕桑之事上大司农至郡县大门两壁

  • 百工纪·张瀚

    语云:“璧玉不御,则下鲜玩好;雕刻不饰,则民绝曲巧。”言上者表,下者景,所从来远矣。昔者圣王御世,因民情为之防,体物宜导之利,阜财用而齐以制度,厚利用而约以准绳。是故粢非不足于簋,而不耕者不以祭;帛非不足于杼,而不蚕者不以衣。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一·佚名

    正统四年十一月乙巳朔行在钦天监进正统五年大统历 上御正朝受之给赐诸王及文武群臣颁行天下○巡抚大同宣府右佥都御史卢睿奏山西上年拨送折粮银一十万两每银一两准粮四石今宣府米价腾涌请每银一两准二石五斗从之○丙

  • 卷之八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上两院清理人犯书·丁曰健

    查台属厅、县招解命、盗等犯到郡勘定,即将各犯留禁府、县二监。命犯随时给批起解,盗案遣军流徒等犯,俟奉准部覆,由该厅、县造册拨役押解赴省;均由台防厅辖之鹿耳门配搭商船,对渡厦门,解至同安县交收,递程解省。

  • 卷四十五 蜀书十五 邓张宗杨传第十五·陈寿

    (邓芝传、张翼传、宗预传、廖化传、杨戏传、邓孔山传、费宾伯传、王元泰传、糜芳等)邓芝传,邓芝,字伯苗,义陽郡新野县人,汉司徒邓禹的后人。汉朝末年进入蜀地,当时无人了解和起用他。其时益州从事张裕善于相面,邓芝前去请他相

  • 泛论《诗经》学·傅斯年

    《诗经》是古代传流下来的一个绝好宝贝,它的文学的价值有些顶超越的质素。自晋人以来纯粹欣赏它的文辞的颇多,但由古到今,关于它的议论非常复杂,我们在自己动手研究它以前,且看两千多年中议论它的大体上有多少类,哪些意见可

  • 学蔀通辨卷之七·陈建

    续编上此卷所载着佛学变为禅学所以近理乱真能溺高明之士文饰欺诳为害吾道之深也朱子曰佛教初入中国只是修行说话如四十二章经是也初问只有这一卷经其中有云佛问一僧汝处家为何业对曰爱弹琴佛问弦缓如何曰不呜矣弦急如

  • 論議品第八·欧阳竟无

      〈以上決擇分〉   十二分論議.如來自廣分別諸法體相.名摩呾履迦。二藏論藏精別經義.名阿毗達   磨。然弟子自證無倒顯示諸法體相.亦名摩呾履迦。是故釋經論唯有一體.所謂鄔   波第鑠體是也.宗經論則有二體.

  • 佛说法常住经·佚名

    僧祐录云安公失译经人名今附西晋录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祇树给孤独之园。佛告诸比丘。法者常在。有佛无佛法住如故。如来至真出现世间。因为宣解分别深义敷演至慧。志在小乘。为说四谛苦习尽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

  • 第三十二則 臨濟佛法大意·胡兰成

    第三十二則臨濟佛法大意舉:定上座問臨濟禪師:如何是佛法大意?濟下禪床擒住,與一掌便托開。定佇立。旁僧云:定上座何不禮拜。定方禮拜,忽然大悟。臨濟的佛法是生龍活虎之姿。這擒住,打一掌,便托開,是中國武術的極致。擒住是陽,打

  •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第十六卷·安慧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第十六卷安慧菩萨糅释上集论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决择分中论品第四之二实自性者。谓诸法实有性。假自性者。谓诸法假有性。世俗自性者。谓诸法世俗有性。胜义自性者。谓诸法胜义有性。

  • 新编诸宗教藏总录序·义天

    汉明梦感之后。叶书继至。翻译流通者。无代无之。而及贞观。经论大备。繇是。西圣之教。霈然莫御也。自聂道真道安。至于明佺宣律师。各著目录。谓之晋录魏录等。然于同本异出旧目新名。多惑异途。真伪相乱。或一经为

  • 沫沫集·沈从文

    文学评论集。沈从文著。上海大东书局1934年出版。该书收入的文章有:《论冯文炳》、《论朱湘的诗》、《论落花生》、《论焦菊隐的〈夜哭〉》、《论施蛰存与罗黑芷》、《郁达夫张资平及其影响》、《论闻一多的〈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