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汉人、南人第三甲,三十二名

赐同进士出身 【授将仕郎】 

一、张宗元

贯衢州路开化县。──《诗[经]》。

字仲[亨] 【[八四]按吴师道《吴礼部集》卷一五《送张州判序》称宗元为三衢张仲亨,唐元《筠轩集》卷九亦有《送知事张仲亨序》诗,因知宗元字仲亨,今据补亨字。仲字原脱偏旁。】 ,行十一,年四十二,四月初八日。

曾祖□之,宋□□郎。祖由孙,宋进士。父孟传,母江氏、徐氏。永感下。娶余氏。

乡试江浙第二十六名,会试第十名。

授台州路黄岩州判官。

二、任登

贯济南路录事司。──《书[经]》。

字子升,行□,年□[十]六,七月初五日□时。

曾祖静,元帅□□;[祖]显,崇仁县丞。父士恭。母房氏。□□下。娶□[氏]。

乡试[山东第]五[名] 【[八五]乡试地名原缺。按依《元典章》卷三一《科举程序条目》,济南人参加山东济南路乡试,而依本录行文体例,山东济南路当简称山东。今据补山东二字。】 ,会试第卅九名。

授淮安路□□县丞。

三、雷杭

贯建宁路建安县,儒户。──《易[经]》。

字彦舟,行七,年卅二,十二月初一日辰时。

曾祖时,宋国学上舍,祖桂子,宋乡贡进士。父逢年,母李氏。严侍下。从兄机,进士。娶叶氏。

乡试江浙第一名,会试第四十八名。

授漳州路录事。

四、张周干

贯真定路录事司,见寓扬州路。──《诗[经]》。

字国桢,行一,年廿八,八月初三日□时。

曾祖振,[人]匠提举。祖天佑,庐州知事。父让,崇明州吏目。母王氏、殷氏。具庆下。娶马氏。

乡试燕南第九名,会试第十五名。

授保定路安州判官。

五、陈植

贯吉安路永丰县,民户。──《春秋》。

字中吉,行十二,年四十一,二月十一日卯时。

曾祖克仁,[祖]□□,父俊叟,母毛氏。具庆下。娶袁氏,继李氏。

己巳乡试第廿一名,乡试江西第一名,会试第六名。

授南康路录事。

六、李干

贯汴梁路(■〈目代〉)[睢]州襄[邑]县 【[八六]按元代汴梁路下无■〈目代〉州而有雎州,且下辖有襄邑县,见《元史》卷五九《地理志二》。今据以正补。】 ,民户,居大都──《诗[经]》。

字维桢,[行]□,年卅一,四月二十四日□时。

曾祖坚,祖□将,□□[总]管府知事;父世杰,白石湖大使。母陈氏、王氏。严侍下。娶未。

乡试大都第七名,会试第四十五名。

授河南府录事。

七、徐祖德

贯处州路青田县,儒户。──《诗[经]》。

字景熙,行六,年廿六,五月十二日寅时。

曾祖洪,宋迪功郎。祖梦奇,大中大夫宣慰副使。父泉孙,延平教授。母方氏。具庆下。娶未。

乡试江浙第四名,会试第廿二名。

授江浙行省管勾。

八、张崇智

贯邓州,迁襄阳路均州郧县,见居武昌。──《易经》。

字惠贞,行四,年卅七,正月初六日□时。

曾祖□,祖载德,赠奉训大夫、追封穰县男。父永□,奉训大夫、汉阳同知。母程氏,继虞氏,封(欀)[穰]县君 【[八七]据上文改。】 。具庆下,娶徐氏。

国子伴读。乡试大都第六名,会试第四十三名。

授淮安路盐城县丞。

九、赵毅

贯陕西奉元路录事同,军户。──《书经》。

字近仁,行三,年卅一,九月初五日午时。

曾祖伯杰,金□□□。祖仲容,葭州知州,父鉴,兴平税使。母李氏。□□下。娶李氏,继李氏。

乡试陕西第一名,会试第廿六名。

授陕西行省管勾。

十、[余观] 【[八八]姓名原脱。按《元诗选》癸集有余观诗,其小传云:「余院判观,观字□□,岳之平江人,登元统元年癸酉进士第」。今据补余观二字。】 

贯岳州路平江州,儒户。──《书经》。

字[嘉]宾 【[八九]嘉字原脱。按《傅与砺诗文集》卷七有《余观嘉宾及第归岳阳却赴常宁州判官》诗,陈旅《安雅堂集》卷二亦有《送余嘉宾赴常宁州判官》诗,今据补。】 [行]□,年廿六,正月十六日□时。

曾祖师孟,□□□,祖端昂,父元升。母邓氏,□□。具庆下。娶胡氏。

乡试[湖广第]□□名,会试第卅四名。

授常宁州判官。

十一、张桢

贯汴梁路录事司附籍侍卫军户。──《春秋》。

字约中,行八,年廿九,二月十一日□时。

曾祖国维,将仕郎。祖鼎,将仕郎。父道渊,将仕郎、汴梁路经历。母史氏。慈侍下。娶未。

乡试河南第三名,会试第五名。

授彰德路录事。

十二、鞠志元

先世居吉安路吉水州,今籍岳州路巴陵县。──《诗经》。

字希仁,行四,年四十,二月初八日。

曾祖三复,宋进士。祖子端,宋进士。父颐孙。母钟氏,继黄氏。慈侍下。娶彭氏

乡试湖广第十六名,会试第三十二名。

授宝庆路邵阳县丞。

十三、成遵

贯南阳府邓州穰县,军户。──《春秋》。

[字谊叔] 【[九○]谊叔,据《元史》卷一八六《成遵传》补。】 ,行三,年卅,十一月二十日寅时。

[曾祖]□□,[祖]□□,[父]辅仁,母周氏。慈侍下。娶雷氏。

乡试[大都第□名] 【[九一]成遵乡试地,宋褧《燕石集》卷四《送翰林编修成谊叔》诗称系由国子生乡举于大都,今据补。】 ,[会试]第廿□名。

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 【[九二]据《元史》卷一八六《成遵传》补。】 。

十四、陈毓

贯□□路□□□。──《春秋》。

字符□,[行]□,[年]□[十]六,正月初八日酉时。

曾祖□□,□□□,祖幼黄,宋待补太学生。父以德,[母]□[氏]。重庆下。娶易氏

乡试湖[广]第一名,会试第六名。

授瑞州路新昌州判官。

十五、周璇

贯真定路录事司,民户。──《书[经]》。

字子衡,行一,年廿九,四月初十日酉时。

曾祖斌,祖壁,赠承事郎。父思义,[廉]访司知事。母蒲察氏。具庆下。娶申氏。

乡试真定第五名,会试第七名。

授太常礼仪院郊祀署太祝。

十六、江文彬

贯建宁路录事司,儒户。──《书[经]》。

字质甫,行一,年卅六,十月初六日申时。

曾祖斯立,祖翼子,父元父,母赵氏。具庆下。娶黄氏。

乡试江浙第十八名,会试第卅名。

授泉州路录事。

十七、程益

贯济南路录事司,军户。──《春秋》。

字光道,行一,年卅一,四月廿一日寅时。

曾祖[万,江南郡狱掾] 【[九三]据苏天爵《滋溪文稿》卷一八《程府君墓志铭》补。】 。祖璧,□□郎。父恭,承务郎,南陵县尹。母刘氏,继张氏。[具]庆下。娶张氏。

己巳山东第四[名],乡试山东第□名,会试第卅一名。

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

十八、邓梓

贯[龙兴路奉新县] 【[九四]据同治《南昌府志》卷二九叶一八上补。】 。──《诗[经]》。

字[文]若,[行]□,[年]□□□,四月廿八日午时。

[曾祖]□□,[祖]□□,[父]□□,母王氏。具庆下。娶易氏。

乡试[江西] 【[九五]邓梓为江西龙兴路奉新县人,当就乡试于江西,今据补。】 第三名,会试第廿八名。

授南丰州判官。

十九、郭文焕

贯成都路录事司,儒户。──《春秋》。

字质方,行三,年卅三,十二月初九日卯时。

曾祖诚,祖复,父善宗,母何氏。严侍下。娶白氏。

乡试四川第三名,会试第四十七名。

授重庆路录事。

二十、刘基

贯处州路青田县,儒户。──《春秋》。

字伯温,行七,年廿六,六月十五日。

曾祖濠[宋翰林掌书] 【[九六]据张时彻《诚意伯刘公神道碑铭》(见于刘基《诚意伯文集》卷首,四部丛刊本)补。】 。祖槐,宋太学生。父■〈火仑〉,儒学教谕。母[富]氏 【[九七]据上引《刘公神道碑铭》补。】 。具庆下,娶富氏。

乡试江浙第十四名,会试第廿六名。

授瑞州路高安县丞。

二十一、刘文□

贯大都路警巡院附籍儒户,先里济南。──《诗经》。

[字]□□,行一,年卅五,二月廿九日,亥时。

曾祖□□,□□□,祖德昭,刑部同知令使。父王 【[九八]此字原仅残存偏旁。】 ,儒学教谕。母张氏。[具]庆下,娶殷氏。

己巳乡[试]第五名,[乡试大都]第□[名],[会试]第廿七名。

授[上]都路[奉]圣州判官 【[九九]元代大都、上都二路辖下州名以圣为第二字者,唯有奉圣州,隶上都路,见《元史》卷五八《地理志一》,今据补。】 。

二十二、徐邦宪

[贯龙兴路富州] 【[一○○]据同治《南昌府志》卷二九叶一八上补。】 ──《书[经]》。

字□□,[行]□,年卅二,十二月初四日。

曾祖正道,[祖]□□,[父]□□,母邹氏,具庆下。娶(催)[崔]氏 【[一○一]原文显误,今改正。】 。

儒学教谕。乡试[江西第]□□名 【[一○二]徐邦宪为江西龙兴路富州人,当就乡试于江西,今据补。】 ,会试第四十二名。

授袁州路分宜县县丞。

二十三、许寅

贯晋宁路临汾县,军籍。──《诗[经]》。

字可宾,行三,年卅,十一月初二日□时。

曾祖济民,祖固,父肯终,母张氏。具庆下。娶程氏,继高氏、韩氏。

乡试大都第十名,会试第三十五名。

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

二十四、朱彬

贯建昌路新城县附籍儒户。──《诗[经]》。

字仲文,行二,年廿六,正月十五日□时。

曾祖应元,祖何,父礼。母翁氏。具庆下。娶黄氏。

乡试江西第十九名,会试第廿四名。

授翰林国史院典籍官。

二十五、于及

贯益都路录事司,军户。──《易[经]》。

字□□,行一,年廿七,九月廿日子时。

曾祖守中,祖□,浦江县尹。父钦止,岳州教授。[母]郑氏、乔氏。[慈]侍下。[娶]□[氏]。

乡试山东[第]□[名],会试第□名。

授□阳□□□。

二十六、艾[云]中。

贯龙兴路录事司。──《易经》。

字翼□,行三,年廿六,二月初二日辰时。

曾[祖]□□,祖梓,父德新,母徐氏。具庆[下],娶陈氏。

乡试江[西第]九名,会试第卅六名。

授赣州路录事。

二十七、邓世纶

贯高唐州武城县,军户。──《诗经》。

字君理,行卅六,年廿七,八月十九日酉时。

曾祖彬,祖悫,父焕,母杜氏。具庆下。娶高氏。

乡试东平第五名,会试第四十一名。

授东昌府录事。

二十八、熊爟

贯龙兴路富州,□[户]──《诗经》。

字成举,行七,年卅一,二月十七日子时。

曾袓庄孙,宋迪功郎。祖涯,父樾。母雷氏、徐氏、(母)邓氏 【[一○三]依本录行文体例,母字显衍当删。】 。慈侍下。娶黄氏,继黄氏。

乡试江西第廿二名,会试第四十四名。

授赣州路会昌州判官。

二十九、李哲

贯[保定]路博野县 【[一○四]按元代博野县隶保定路,见《元史》卷五八《地理志一》,今据补保定二字。】 ,军户。──《春秋》。

字[公毅] 【[一○五]字原脱。按赖良编《大雅集》卷三叶二下记:「李哲字公毅。」今据补公毅二字。】 ,行一,年卅一,十一月十五日戌时。

[曾]祖□□,[祖]□□,父居禛,母赵氏。慈[侍下]。娶朱氏。

乡试[燕南第]□[名] 【[一○六]依《元典章》卷三一《科举程序条目》,保定路人就真定路乡试,而本录均称乡试燕南,今据补。】 ,[会试第]□一名。

授□□□□□。

三十、许广大

贯台州路天台县,民户。──《书经》。

字具瞻,行一,年廿一,正月初十日酉时。

曾祖渔着,宋进士。祖文的,父嗣。母张氏。重慈下。娶叶氏。

乡试江浙第廿名,会试第十八名。

授庆元路昌国州判官。

三十一、张本

贯延平路将乐县,儒户。──《礼记》。

字在中,行一,年卅六,正月十二日子时。

曾祖兴,祖日宣,父德昭,母廖氏,继廖氏,具庆下。娶萧氏。

乡试江浙第十一名,会试第卅八名。

授赣州路宁都州判官。

三十二、张文渊

贯汴梁路尉氏县,寓居武昌[路]录事司。──《易经》。

字希颜,行一,年廿九,二月十六日卯时。

曾祖德,祖凯,父寿之,母周氏,具庆下,娶袁氏。

乡试河南第五名,会试第十九名。

授襄阳路均州判官。

 汉人二十五名

 南人二十五名

猜你喜欢
  卷三百十一·列传第一百九十九·四川土司·张廷玉
  卷八十六 西秦録二·崔鸿
  第九十七回 御苑赏花巧演古剧 隋堤种柳快意南游·蔡东藩
  第三四八认充状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十九日一二二○三--六·佚名
  通志卷二十六·郑樵
  八二五 谕内阁所有《美人八咏》诗并似此者一并从全书撤出·佚名
  二三四 浙江巡抚三宝奏遵旨办理应毁书版折·佚名
  卷二·司马贞
  卷三·防夷奏疏达洪阿姚莹·丁曰健
  李稷传·脱脱
  李恒传·宋濂
  卷五·吴师道
  战国策曾序·吴师道
  晋纪十一 孝愍皇帝下建兴二年(甲戌、314)·司马光
  卷二百十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江纬·唐圭璋

      纬字彦文,三衢(今浙江衢县)人。元符中为太学生。建中靖国元年(1101),赐进士及第,处州缙云县令。除太学正。政和末,为太常少卿,改除宗正少卿,出知处州。宣和四年(1122),自太常少卿除直秘阁知洺州。   向湖边   江纬读书堂

  • 巻一·宋绪

    钦定四库全书元诗体要卷一     明 宋公传 编四言体四言最古经史韵语二南之前有矣其经圣人所删者岀自闾巷谓之风岀自朝廷谓之雅用于郊庙谓之颂而有赋比兴之分焉后人摹拟虽多终不得其情性之真今特择其近似者置诸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二十六·佚名

    万历三十四年十月丙申朔颁万历三十五年历以孟冬享 太庙遣英国公张惟贤永康侯徐文炜等代献行礼○遣官祭 司井之神○秦王谊□□忠奏请诸宗名封内敬樽等庶子五十一名皆私婚滥妾所生及远年未经请名与未报者礼臣李廷机发

  • 卷之一百七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二百八十四·佚名

    光绪十六年。庚寅。夏。四月。庚子。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  ○湖广总督张之洞奏、湖北施南府同知。向以利川县建南镇、地连川界。捕务关系甚重。移设驻防。惟形势今昔不同。现查有该县西六十里之汪家营。已成

  • 黄潜善传·脱脱

    黄潜善,字茂和,邵武人。考中进士,宣和初年,任左司郎。陕西、河东大地震,山陵峡谷都变了位置,徽宗命令黄潜善去察访灾情,于是他就去视察。黄潜善回京后,不报告实情,只说是地震而已。他被提拔为户部侍郎,因事获罪被贬到亳州,以徽猷

  • 丽江土司传·张廷玉

    丽江,南诏的蒙氏在此设置丽水节度。宋朝,么些蛮人蒙醋占领了该地。元朝初年,在此设置茶罕章宣慰司。至元中年,朝廷将茶罕章宣慰司改设为丽江路军民总管府,后来又改为宣抚司。洪武十五年(1382)朝廷在此设置丽江府。十六年,蛮

  • 知伯索地于魏桓子·佚名

    【提要】 “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魏桓子采用“欲擒故纵”的谋略,消灭了骄狂膨胀的知伯。这个事典倒应了西方的那句谚语:“上帝要叫一个人灭亡,必先使他疯狂”。 【原文】 知伯索地于魏桓子,魏桓子弗予。任

  • 礼一·徐松

    郊祀仪注职事亲郊,其五使已载别门,余执事官谓都大主管、排连、提〔点〕、(黔)[钤]辖,捧日奉宸队法驾卤簿、仪仗兵队(斡)[干]办、排连,法驾卤 、仪仗兵队都大提举、主管,并一行应奉兼主监散赏给,都大主管大内公事,行宫使,辇辂

  • 钦定南巡盛典卷六十三·高晋

    海塘乾隆四十七年五月初二日陈辉祖奏言窃照浙省现办鳞塘二千二百四十丈经【臣】奏明以四百丈为一限分作五限半办理每限派委同知等官四员各承办一百丈按开槽钉桩砌石程式原系层次相承请于初限办至砌石时即将下限接续开

  • 卷三十八·江永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三十八     婺源江永撰宗廟   吉禮五補君子將營宫室宗廟為先廏庫為次居室為後【重先祖及國之用 曲禮】 匠人營國左祖右社【祖宗廟】夏后氏世室【世室者宗廟也】殷人重屋【重屋者王宫

  • 卷十六·熊节

    钦定四库全书性理羣书句解卷十六宋 熊 节 撰熊刚大 注皇极经世书观物外篇上【此篇论太极生生之理隂阳消长之禨天地高下之别】天数五【天数有五一三五七九也】地数五【地数有五二四六八十也见易系辞】合而为十数之

  • 显扬圣教论 第四卷·无著

    显扬圣教论 第四卷无著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摄事品第一之四如是已说。果诸功德今当说。颂曰无量诸解脱  胜处与遍处无诤妙愿智  无碍解神通论曰。无量者。谓四无量。广说如经。一慈无量。谓慈心俱。

  • 四分僧戒本(昙无德出)·佚名

    后秦世罽宾三藏佛陀耶舍译  稽首礼诸佛  及法比丘僧  今演毗尼法  令正法久住  戒如海无崖  如宝求无厌  欲护圣法财  众集听我说  欲除四弃法  及灭僧残法  障三十舍堕  众集听我说  毗婆

  • 卷第十七·志磐

    佛祖统纪卷第十七宋景定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诸师列传第六之七(广智神照下四十四人)净社廉法师法嗣(广智下第六世) ·休庵法舟法师   ·法明文节法师   ·宝积法云法师   ·妙果师楷法

  • 乾隆贵州通志·鄂尔泰

    贵州地方志。清鄂尔泰(1677—1745)总裁,靖道谟、杜诠纂修。四十六卷。尔泰有《(雍正续修)云南通志》已著录。诠,曾官仁怀知县。贵州通志前有数修,因有疏漏,鄂尔泰奉诏,邀靖道谟、杜诠于乾隆六年(1741)重修成书,八十万字。分

  • 本草纲目拾遗·赵学敏

    清赵学敏撰。此书撰于1765年,刊于1864年,共10卷,分18部,其中716种药物《本草纲目》未记载,加已载而需予补充药物共921种,其为补充《本草纲目》的著作,故名《本草纲目拾遗》。《本草纲目拾遗》引用参考多种文献资料,结合临床经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佚名

    无名氏注。多唐宋时期故事,称为“昔唐”、“昔宋”,当作于元明时。倡导清静无为,念诵《清静经》,并有内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