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十二

宣德十年十二月戊戌朔行在钦天监进正统元年大统历 上御正朝受之给赐亲王文武群臣颁行天下故事十一月朔进历是岁以日食故移之

○命左都督阿卜只奄子脱脱孛罗吉为锦衣卫带俸指挥使阿卜只奄和宁王阿鲁台子宣德间率众来归授左都督及卒脱脱孛罗吉奏乞袭职故有是命

○己亥命故驸马都尉谢达子镛为 孝陵卫百户达无嗣 太宗皇帝命以其侄为后赐名曰镛至是汝阳大长公主奏乞授职故命之

○行在户部员外郎罗通奏万全都司各卫所宣府各卫所军马岁用粮料六十四万六千七百余石本处支用不给乞召商出备车辆于宣德仓有粮之处运三万石输之赤城三万石输之哨马营一万石输之独石为便 上命该部议行

○定中盐运粮则例赤城堡中淮浙长芦盐每引一石四川福建山东河东盐每引五斗哨马营中淮浙长芦盐每引九斗五升四川福建山东河东盐每引四斗七升独石中淮浙长芦盐每引九斗四川福建山东河东盐每引四斗五升皆不拘资序支给

○妖贼张普祥伏诛普祥真定卫军以妖书惑众潜居井陉县自号七佛祖师遣其党往河南山东山西直隶等处度人约先取彰德城以次攻夺诸城其党李名显等百余人入磁州城焚千户所官军攻败之普祥挈家属窜伏柏乡县递运大使魏景原引官军至其党张林家土洞内获之械送京师上命廷臣鞫实诛之以擒贼功升锦衣卫指挥佥事刘源为指挥同知监察御史韩伟真定府通判杜棠柏乡县知县刘宗等升赏有差

○庚子增给代世孙仕<土廛>禄米二百石

○升吏部署部事考功司郎中余可才为通政司左通政

○升直隶凤阳府同知李敏为河南汝宁府知府为民监察御史李贞为直隶扬州府知府直隶苏州府长洲县知县韩瑄为湖广武昌府知府皆以大臣举荐也

○行在礼部尚书胡濙等奏北京国子监供应膳夫额定三百名比因役满数缺欲行刑部都察院徒罪囚人内拨补从之

○辛丑命含山大长公主子尹勋为 孝陵卫副千户食禄不任事从公主奏请也○壬寅命少傅兵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杨士奇少傅工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杨荣行在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杨溥轮议建言事件从行在礼部尚书胡濙奏请也

○命西宁净觉寺僧完卜章藏为净慈佑善国师给与诰命

○行在兵部奏大兴左卫军人二百有奇原系四川交阯云南贵州土民宣德中拘虏至京收伍今多老疾不堪差用请发回本土守备边关 上以远人正宜矜恤若再发回必致失所姑存之但令所司善加抚恤

○癸卯敕镇守大同总兵官都督同知方政等曰朝廷比因边警屡敕尔等戒严尔等略不加意以致达贼入境虏掠人畜来不能御去不敢追然则割民养兵将何所用又闻尔等往往私役精锐军士其守边者率多贫难老弱之人何以御敌敕至即将失机失了官军如律究治尔等姑从宽贷今后务要涤心改行严整边备若仍前怠误罪必不宥

○乙巳腊节赐文武百官宴

○丙午广西都指挥佥事田真言洪武间各卫军士屯田十分之七近年征差逃故者多遂将余丁老幼足之且余丁递年供应正军复令屯田实为重困乞将老幼如例屯田余丁优免事下行在户部覆奏从之

○旧制赴通政司奏告者必有本状会州卫千户钱英告事无本状左通政柰亨右通政李锡止录其口词以闻 上以为非典罚俸三月至是监察御史周弘论亨等不遵旧制肆意变更及左参议虞祥等以五品官用藤棍导引越礼犯分宜正其罪 上悉宥之令其改悔若再蹈前非不宥○丁未命四川天全六番招讨使司故招讨高敬让子凤署天全六番招讨使司事先是敬让为事下狱死至是凤乞袭父职 上念其祖有抚安夷人之功故命之

○命故驸马都尉张麟孙纲为 孝陵卫副千户食禄不任事奉福清公主之祀

○命行在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李浚巡抚辽东先是行在户部兵部奏辽东等处地方广远宜得大臣巡抚 上命廷臣推举至是举浚以闻遂有是命

○提督仓场行在通政司右通政李暹奏在京花园并象房草场卫所草束出纳繁夥防范须严请每处设办事官二员千百户二员率军余十人看守从之○戊申镇守大同总兵官都督同知方政奏大同右卫百户李智将虏中走回军丁马祥等匿而不报 上命如律治之

○己酉辽东三万卫千户杨满扁等四川八郎等安抚司土官俱遣人来朝贡马赐彩币等物有差

○庚戌行在礼部右侍郎吴政言湖广左布政使李旭按察司副使许铭佥事吴克聪裴俊周泰亨俱昏耄庸惰苛刻贪鄙 上命行在吏部如例黜罚之

○行在刑部右侍郎吾绅言往者吏部选官惟循故事务守资格是以官未尽得其人民未各安其生臣奉命考察虽已悉心遍访从公区别尚恐人心不古变态靡常能保其已往难保其将来乞敕行在吏部今后遇有方面守令三年给由赴部或五员或十员仍会在京堂上官公同考核务辩贤否旋加黜陟毋事因循庶幸进之门绝苟免之望息从之

○日生背气色青赤生右珥色黄鲜明昏刻有星如盏大色赤有光起自正北西北行至云中没

○辛亥诏免甘肃土民杂差从总兵官太保宁阳侯陈懋奏请也

○日生晕及左右珥瑷气色俱赤黄随生白虹贯两珥背气重半晕色青赤鲜明

○壬子浙江严州台州二府各奏属县岁办弓箭弦翎数多民实不堪事下行在工部覆奏宜减三分之二从之

○松潘总兵官都督同知蒋贵奏比因番人作耗松潘叠溪诸处仓粮支销殆尽别无储积 上命行在户部于四川岁运之数量益二分以给之○甘肃总兵官太保宁阳侯陈懋奏官军连败阿台朵儿只伯贼众于黑山等处生擒斩首二百六十余人获马驼牛羊驴骡三万五千有余追回被掠男妇悉还其家 上命行在兵部录其功次且虑贼众既败或于他处入寇敕大同等处沿边诸将严督备御

○甘肃总兵官太保宁阳侯陈懋奏甘肃边方时有达贼入境原操备军士调用不敷乞于狭西行都司所属十三卫所屯守军士内选精壮者相兼哨备从之

○癸丑广东布政司右参议李谷九年任满升从三品俸仍于镇守广西总兵官都督山云处治军机文书

○沙州卫都督困即来为哈密所侵率所部二百余帐来附边且陈其被侵饥窘之状 上命边臣抚按量与米麦赈之○甲寅起复监察御史王让孔文英陈谷邓荣轩輗张政取给假省祭监察御史曹习古郑嘉以给事中朱良暹李运右评事荆璞行人萧銮序班苑恪博士谭善州同知王英知县阎济彭鉴胡敏府经历姚勉县丞王顺俱为监察御史添注行在各道清理天下军政

○丙辰云南临安府宁州土官禄庆并木里吉河等卫女直指挥打剌哈等来朝贡马赐钞币等物有差

○旌表孝子节妇八人杨铎直隶南乐县民幼失怙养母至孝母疾旦暮扶持左右衣不解带汤药非亲尝不以进母殁庐墓三年杨木□鼎河南钧州民蚤丧母事父孝养兼至比没哀毁骨立结墓庐侧寝苫枕块不脱经带不如荤酒者三年事闻俱旌其门曰孝行冯氏湖广武昌县蔡洙妻洙为狭西永寿县主簿殁于官冯扶柩归葬守节四十八年龚氏顺天府大兴县人沈文原妻宗氏金吾前卫军陶添孙妻黄氏金吾前卫左所副千户洪旺男弘妻俱年幼丧夫孝养姑舅守节垂四十年事闻俱旌其门曰贞节袁氏金吾前卫军韩广妻守节三十七年姚氏广弟旺妻守节二十七年事闻旌其门曰双节

○丁巳 命直隶保定府定兴县县丞张麟复任麟在任有善政深得民心以母忧去任邑人伏阙保留事下行在吏部覆奏 上从之△行在户部奏万全大宁都司并直隶蓟州等卫所军官俸粮除本色按月关支余米折钞俱在船料钞内支给恐有不敷宜将苏木胡椒与钞兼支从之○戊午

○四川永宁宣抚司土官王瑄广西那地州土官簇人罗用湖广保靖州宣慰使司土官舍人彭兴贵州都匀土官男王昇女直指挥哈当加等俱来朝贡马及方物赐彩币等物有差△造大德观△广西梧州府知府李本奏律载宝钞与铜钱相兼行使今广西广东交易用铜钱即问违禁民多不便乞照律条听其相兼行使从之

○己未

○云南布政司左布政使殷序言臣尝坐诬已蒙 宣宗皇帝特宥复职益励图报不意侍郎郑辰等指以为故考黜乞辩云 上以序既幸免不自引去尚欲文过不从

○庚申○朵儿必河等卫女直指挥阿剌答木贵州龙里卫指挥徐徽四川马湖府蛮夷长官司土官丈昌保来朝贡马赐彩币等物有差

○都督同知巫凯奏沈阳备御官军守望不严以致达贼入境侵掠 上曰辽东官军不为不多而达贼屡入为寇皆尔总兵等官偷惰所致即命兵部责取失机失了官死罪状住俸一年令立功以赎△给僧道童倪华观等一百一十五人度牒从行在礼部奏请也△行在锦衣卫指挥使王节言旧例天下解京囚犯凡遇岁中皆寓近县过来年上元方听入狱 仁宗皇帝敕法司勿止其来但于大祀后奏之 宣宗皇帝既如先志又命主者待给以闻今宜遵之此例从之

○辛酉遣中官祭司灶之神

○壬戌○行在户部奏成阳侯张武已故其禄米一千五百石先蒙 太宗皇帝给赐其半今番无应袭之人止合与二百石养赡 上以勋臣之家所宜优恤不从△行在尚宝司丞朱礼言臣幼孤赖伯父旭训育成人今伯父亡不幸无子柩未入土乞归安葬从之

○癸亥

○云南腾冲卫守御千户所土官汪智四川平茶洞长官司土官杨通衡湖广九溪卫桑植安抚司土官黄潮端四川播州宣慰司安抚犹恭云南澜沧北胜州土官高瑛贵州普定卫慕役长官司土官杜宣俱来朝贡马赐彩币等物有差

○甲子

○广西南丹州土官莫祯四川天全六番招讨司副招讨杨显昭湖广椒山玛瑙长官司土官覃志忠葛称奇等卫女直指挥锦滕奇等并四川石柱宣抚司土官冉允琛等所遣土人各来朝贡马及方物赐彩币等物有差△升四川布政司右参议沈升为北京行太仆寺少卿给事中张崇屈伸潘信监察御史商贤俱为按察司佥事△四川松茂等处用兵馈运烦夥民兵各以劳苦为言布政司都司为上其事行在户部定拟馈运以十分为率民运七分兵运三分从之

○乙丑

○升广西按察司副使张翼为布政司左参政李寅为右参政广东按察司佥事曾曰□折为副使俱以九年任满行在吏部会官举升以待缺也△左通政余可才先任吏部郎中狥私改拨吏典己而事露奉诏陈状不实下都察院鞫之赎杖还职○丙寅岁暮享 太庙遣卫王瞻埏行礼△遣太常寺官祭五祀之神遣旗守卫官祭旗纛之神以明日正旦节遣官祭 长陵 献陵 景陵△是岁天下户口户九百七十万二千四百九十五口五千六十二万七千五百六十九田地四百二十七万一百七十二顷四十三亩田赋米麦二千八百四十九万九千一百六十石一斗五升丝一十五万二千二百八十一斤绵二十三万一千八百三十四斤绢一十四万八百九十疋布一十三万五百七十一匹绵花二十四万二千二百六十八斤折色钞二万五千三百六十锭有奇杂课钞九百五十三万八千二百九十九锭有奇米麦五万九千七百五十五石铁七万四千五百八十三斤有奇布一千八十三疋盐课盐二百四十四万二百六引折色钞二千二百五十四万五千三百四十八锭有奇米四十九万九千二百九十七石布七百八十六疋茶课茶五十五万三千七百五十一斤折色钞一十八万九千四百七十四贯屯田子粒二百七十七万六千一百四十一石采纳水银九百四十四斤朱砂一百六十二斤石绿二百五十五斤雄黄二十斤七两漕运京师儧运过粮四百五十万石各处运纳粮一百四万三千六百八十五石减免天下官田等项税粮计米麦二十一万七千三百八十八石有奇

猜你喜欢
  卷三百七十一 元祐元年(丙寅,1086)·李焘
  卷一百三十六 慶曆二年(壬午,1042)·李焘
  东都事畧卷一百十二·王称
  ●戊编·姜侠魂
  卷二百六十四·杨士奇
  卷之三百四十·佚名
  卷之二百四十七·佚名
  卷二十一·傅恒
  安德王高延宗传·李百药
  李振传·欧阳修
  蒋记宪法·佚名
  第二节 南方诸国·吕思勉
  106.司马昭的野心·林汉达
  卷一百六十九·佚名
  卷第卅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谢绛·唐圭璋

      绛字希深,富阳人。生于至道元年(995),以父涛荫试秘书省校书郎,复登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甲科。知汝阴县,迁光禄寺丞。召试,擢秘阁校理。历官至朝大夫,行尚书兵部员外郎,知制造,出知邓州。宝元二年(1039)卒,年四十五。   菩萨

  • 頥庵居士集原序·刘应时

    文章之妙在有自得处而诗其尤者也舎此一法虽穷工极思直可欺不知者有识者一观百败并出矣四明刘良佐先生尽力于诗惟石湖范至能独深赏之每为客言客未必领也予曩时数逰四明独不识良佐近乃见其诗百篇卓然自得者何其多也如颇

  • 清史稿台湾资料集辑四之二·佚名

    列传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八常书(弟扬书、孙叶玺、富喇克塔、曾孙辰希禄、扬书孙鄂罗塞臣)舒赛(子西兰)景固勒岱(从弟崇阿)扬善(弟纳都祜)洪尼雅

  • 一一○五 军机大臣奏遵查《河防述言》一书未写入全书应交馆更改缮入片·佚名

    一一○五 军机大臣奏遵查《河防述言》一书未写入全书应交馆更改缮入片乾隆五十年六月十六日*遵旨查张蔼生所著《河防述言》一书,【真按:下文多作霭,张霭生!未知孰是!】并未写入四库全书,亦未列入存目。且书中鄂敦他腊等地

  • 侯君集传·刘昫

    侯君集,豳州三水人。生性故意做作,好骄傲自夸。玩弓箭没有学成拉弓射箭的技艺,却以武勇自称。太宗在做秦王时,引君集入幕府,数次跟从太宗出征,历任左虞候、车骑将军,封全椒县子。逐渐蒙受恩遇,参与计议。建成、元吉图谋不轨被

  • 卷二·阿桂

    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二宸章【二】乾隆四十八年皇上圣夀七十三御制诗文重华宫记宫殿之制乾清坤宁二宫为紫微正中左右各二永巷每一永巷以次列三官斯为十二宫其後东西以次各列五所重华宫则昔之西二所也雍正年间予

  • 九七、齐因燕文王丧伐取十城乃威王非宣王辨·钱穆

    《燕策》:“文公卒,易王立,齐宣王因燕丧攻之,取十城。”《史记》依之。今按:《燕策》误也。宣王伐燕王在王哙时,其时齐乃威王,非宣王。前二年,威王与魏会徐州相王,至是为威王之二十五年。宣王之立尚在其后十三年。通

  • 卷四十七·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四十七宋 宋敏求 编大臣宰相命相四李逢吉平章事制王涯平章事制崔羣平章事制李鄘平章事制李夷简平章事制皇甫鎛平章事制程异平章事制令狐楚平章事制韩弘中书令制萧俛中书令制段文昌平章事制

  • 卷九十矿务·冯煦

    皖省为古扬州域,菁华萃聚,矿产富饶,特以民智未开,大半封禁,不免货弃于地。光绪二十四年,巡抚邓华熙以绅商王述祖请办同益铁砂公司、王希仲请办晋康煤炭公司,应即专派委员设局维持,以为各项商业之先导,特于省城奏设安徽商务总局

  • 第十四章 边徼民族和汉族的同化·吕思勉

    凡事总有相当的代价。两汉时代,异民族入居中国的多了,把许多种族和文化不同的人民,融合为一,自非旦夕间事;且总不免有若干的冲突。五胡之乱,就是我民族融合异族的代价。晋时,北方割据之国,共有十六之多。然而其中有关大势的,也

  • 卷六十九·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六十九宋 陳祥道 撰大寢【小寢】詩曰奕奕寢廟又曰寢廟奕奕周禮隸僕掌五寢之掃除糞灑之事祭祀修寢大喪復于小寢大寢【鄭氏曰五寢五廟之寢周天子七廟唯祧無寢詩曰寢廟繹繹相連

  • 第二篇 道的教训 第十二章 感官·林语堂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 ,故去彼取此。语译过分追求色彩的享受,终致视觉迟钝,视而不见;过分追求声音的享受,终致听觉不灵,听而不闻;过分追求味道的

  • 卷九十四·顺治

    <子部,儒家类,御定孝经衍义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九十四士之孝事长顺易随初九官有渝贞吉出门交有功【臣】按疏官为执掌之职官有渝变未离于随是改调而未迁擢也然而官长则非其旧矣故戒以从正则吉随之为义虽主顺从

  • 金刚药叉嗔怒王息灾大威神验念诵仪轨·佚名

    南天竺三藏金刚智奉 诏译尔时金刚手虚空库菩萨摩诃萨。观察天宫诸大菩萨天龙等八部。而从座起偏袒右肩。白释迦牟尼佛言。乃往古昔无量俱胝大劫。为求法故。流转器世间。多有波旬王等令我多退佛法。唯愿薄伽梵。听示

  • 第四十七章 [失题]·佚名

    此王之殁后,彼玛那湾玛为王。门地如何,何人之子,又如何即王位耶。(一)[彼]出生于摩诃桑玛多之统具家门之德,塔波园之掠夺者伽沙波之子。(一一)玛罹耶王之僧伽玛那王有[一王]女,已娶彼隐栖于北部。(三)[先王]哈多达多王知彼事而[后]渡阎浮

  • 古城集·张吉

    诗文集。明张吉(1451-1518)撰。六卷,补遗一卷。吉字克修,号翼斋、默庵、怡窝,晚自号古城,余干(今属江西)人。成化进士。官至贵州布政使。学诸经及宋儒,以陆象山为正宗。有《陆学订疑》。是集约十一万字,卷首有《御题张吉古城

  • 近百年湖南学风·钱基博

    思想史著作。钱基博著。全书9篇,为作者抗日战争时避兵湖南所作。在第一篇“导言”中追溯了屈原、周敦颐、王夫之对湖南学风之影响。在第2~8篇中,分别介绍了汤鹏、魏源、罗泽南、李续宾、王錱、胡林翼、曾国藩、左宗棠

  • 读例存疑·薛允升

    清薛允升著。54卷。有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北京翰茂斋刊本。清朝立法,律与例并行。律文自乾隆五年(1740年)颁布后,相沿未改。后世各朝多编修例条,与律共同发生效力。各朝编例数目繁多。薛允升长期供职刑部,精熟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