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阎文介方正

同治间,鄙中啧啧道阎文介轶事,谓近世强项者流,无出其右。嗣有友人某述其详,则执法不阿,使官文恭为之屈膝者也。先是,胡文忠既薨,官文恭为总督,新繁严渭春中丞树森,继文忠为巡抚。严公原籍渭南,盩厔李午山宗焘知武昌府,皆文介乡人也。夙知文介严峻,咸敬畏之。而官阘茸素著,且多嗜好,惟尚知畏惮正人,不敢自恣耳。故事:两司必兼督抚总营务处衔,故能节制诸将领。某弁者,文恭之娈童也。文恭宠之甚,令带卫队,且保其秩至副将,某居之不疑,赫然大将威风矣。平时无所不为,视两司蔑如也。一日,帅亲兵数人,闯城外居民家,奸其处女。女哭詈不从,某以刀环筑杀之而逸。

其父母入城呼冤,府县皆莫敢谁何。文介闻之,震怒,立上谒督署,索某弁惩治。某弁知文介夙有铁面名,必无邀赦之希望也,先入督署,求救于文恭,文恭匿之。有顷,文介晋谒,文恭辞以疾。文介称有要事,必欲面陈,如中堂不可以风,即卧室就见亦无妨。阍者出,固拒之。文介曰:“然则中堂病必有痊时,俟其痊,必当传见,吾久居此以待可耳。”命从者自舆中以■被出,曰:“吾即以司道官厅为藩司行署矣。”凡卧起于官厅者三日夜。文恭嘱司道劝之归署。必不可。文恭始大窘,以严、李俱文介同乡,急命材官延之至,浼为调人,而自于屏后窃听之。二公譬谕百端,文介终不屈,誓不得某弁伸国法不止。文恭无所为计,乃自出相见,出即长跽,文介岸然仰视,不为动。严公乃正色曰:“丹初亦太甚矣。中堂不惜屈体至此,公独不能稍开一面网乎?”文介不得已,始趋扶文恭起,与要约,立斥某弁职,令健儿解归原籍,立启行,无许片刻逗遛。

文恭悉允诺,乃呼某弁出,令顿首文介前,谢再生恩。文介忽变色,叱健儿执某弁,诣阶下,褫其衣,重杖四十。杖毕,立发遣以行。历三小时而事毕,始诣文恭势,长揖谢罪。自是,文恭益严惮文介,然倚重愈甚。久之,密疏保奏,巡抚山东。

虽为调虎离山计,亦以见文恭之尚能崇拜善人也。

猜你喜欢
  大事记续编卷五十二·王祎
  卷一百六十二·杨士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十一·佚名
  二九二 署理山西巡抚觉罗巴延三奏查获《受佑堂集》板片书籍等情折·佚名
  卷五十六·鄂尔泰
  卷四十九·傅恒
  卷二十三·温达
  卷二十·高士奇
  绎史卷三十三·马骕
  ·檄下加冬李守戎·丁曰健
  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司马迁
  李珏传·欧阳修
  杜忄宗传·欧阳修
  卷一百八·佚名
  纲鉴易知录卷三一·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翁方纲

    (渔洋评杜调记)曩辑渔洋《杜诗话》一卷,不尽评骘语也。而外间所传渔洋评本,又多杂以伪作。今就海盐张氏刻本摘记。《赠李白》:“此诗语意,原不甚楚楚。”方纲窃按:此评固谬,不待辨说矣。然愚所见评杜本,则此条是王西

  • 卷四百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十八元稹乐府古题序【丁酉】诗讫於周离骚讫於楚是後诗之流为二十四名赋颂铭赞文诔箴诗行咏吟题怨叹章篇操引謡讴歌曲词调皆诗人六义之余而作者之旨由操而下八名皆起於郊祭军宾吉凶苦乐之

  • 卷三十三·谷应泰

      ○景帝登极守御   英宗正统十四年秋八月,上北狩,太后召百官入集阙下,谕曰:   “皇帝率六军亲征,已命成阝王临百官。然庶务久旷,今特敕成阝王总其事,群臣其悉启王听令。”辛未,太后诏立皇长子见深为皇太子,时年二岁,命成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佚名

    万历二年十月壬寅朔夜三更电 上御皇极殿钦天监进大统历传制给赐百官颁行天下○是日 上亲享 太庙○升赏辽东中辽河斩获功次官兵吴梦豹等一百五十六名○癸卯以 孝肃皇后忌辰免讲读一日○升提督四夷馆太常寺少卿王篆

  • 奏谳书五·佚名

    原文:十年七月辛卯朔甲寅,江陵余、丞驁敢讞之。乃五月庚戌,校長池曰:士五軍告池曰,大奴武亡,見池亭西,西行。池以告,與求盜視追捕武。武格斗,以劍傷視,視亦以劍傷武。.今武曰﹕故軍奴。楚時去亡,降漢,書名數為民,不當為軍奴。視捕武,誠

  • 第四十五卦:《萃卦》·佚名

    萃:亨;王假有庙,利见大人,亨利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白话】《萃卦》象征聚合:亨通;君王到宗庙里祭祀,祈求神灵保佑,利于出现德高望重的大人物,亨通无阻而且有利于树立纯正的道德风尚;用牛羊等大的祭品献祭能够

  • 第十二卦:《否卦》·佚名

    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白话】《否卦》象征闭塞:一个卦闭的社会,人们之间的来往是不通畅的,天下没有便利之处,君子必须坚守正道;这时强大者离去,弱小者到来。《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

  • 主道·韩非

    道者,万物之始,是非之纪也。是以明君守始以知万物之源,治纪以知善败之端。故虚静以待,令名自命也,令事自定也。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有言者自为名,有事者自为形,形名参同,君乃无事焉,归之其情。故曰:君无见其所欲,君见其所

  • 请食品第六·佚名

    尔时严炽王闻大萨遮尼乾子所说法已,心大欢喜。即语萨遮尼乾子言:大师仁慈不遗我国。今此旷野不可停止。愿降神德。将诸大众与我俱诣宫内寝息。何以故?我今心念。欲为大师及诸大众设於时供。萨遮尼乾子言:善哉善哉!善哉大王

  • 法华文句记卷第九·湛然

    释安乐行品今古释品。皆有生起十缘五缘等。及明来意三意五意。今则不尔。但随品文势逐义释之。不必一概。故至释此品。应委腾前四品之意。谓法师下三。通以法师室衣座三。为流通之轨。故释前三品题及以消文。咸依此三

  • 佛说安宅神咒经·佚名

        后汉失译人名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千二百五十比丘。皆阿罗汉诸漏已尽。身心澄静六通无碍。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诃目揵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须菩提等。复有菩萨摩诃萨八千人俱。文殊

  • 卷第二十·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第二十大唐三藏义净奉 制译佛告诸苾刍等。如过往昔。若依我教者。皆得离大苦难。若依提婆达多者。皆在苦难之中。汝等谛听。乃往古昔于旷野中。近有一村。其村树花果滋茂。随近有二群猴

  • 四分律序·佚名

    夫戒之兴。所以防邪检失。禁止四魔。超世之道。非戒不弘。斯乃三乘之津要。万善之窟宅者也。然群生愚惑。安寝冥室。宛转四流。甘履八苦。开恶趣之原。杜归真之路。游游长夜。莫能自觉。时有出家庶几玄微者。徒怀远趣

  • 卷第四十三·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四十三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十五世昭觉勤禅师法嗣平江府虎丘绍隆禅师和州含山人。九岁谢亲。依佛慧院。踰六年得度受具。又五年

  • 三余集·黄彦平

    宋代诗文别集。黄彦平著。此书世无传本,清代修《四库全书》时,自《永乐大典》辑出其赋诗2卷、杂文2卷,合编为4卷。卷首列谢谔及汤思谦序。《永乐大典》辑自此集的诗文,有70余篇题为黄次岑,篇题为黄次山,而其《见山堂

  • 澎湖厅志·林豪

    台湾地方志。清林豪修纂,薛绍元删补。十四卷,首一卷。豪修另有《淡水厅志》已著录。绍元,苏江人。光绪举人。约于光绪五年林氏撰有《澎湖厅志》稿本,由台南海东书院收藏。十八年(1892),豪修重新补缺删冗,厘为十六卷。

  • 竹斋诗余·黄机

    一名《竹斋词》。词别集。南宋黄机撰。一卷。机字几仲,一说字几叔,东阳(今属浙江)人。主张抗金,曾与岳飞之孙岳珂唱酬,寄词给辛弃疾。此集录词九十八首,编无定例,毛晋以得旧本之先后,陆续付刻而成。《四库全书》曾据

  • 阿唎多罗陀罗尼阿噜力经·佚名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佛在给孤独园,观自在菩萨说真言曰:唵,阿噜力迦(半音呼之)娑页(二合引)诃(引)此是一切莲华部心,次说种种曼荼罗法,画像法,护摩法,持者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