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适传
洪适字景伯,洪皓的长子,年幼时聪明敏捷,能一天背诵三千言。洪皓出使金朝,洪适刚满十三岁,就能担负处理家事。因洪皓出使之功,被任命为修职郎。绍兴十二年(1142),同弟弟洪遵同时考中博学宏词科。高宗说:“父亲在远方,而儿子能自立成人,这是对忠义的回报,应该升擢。”于是被任为敕令所删定官。此后三年,弟弟洪迈也担任这一职务,从此三洪文名满天下。
过了几个月,洪皓归还,忤逆秦桧,出朝知饶州,洪适也被贬为台州通判。任期将满,洪皓被贬谪英州,洪适又被弹劾罢免,前往岭南省视侍奉父亲长达九年。秦桧死后洪皓还朝,在途中去世,服丧,起复知荆门军。响应诏令上奏论述宽恤四事:减轻茶额钱,它州代贡礼物,科举考试恢复以前数额,免除官田令不耕种者交纳租税。改知徽州,不久提举江东路常平茶盐,最先提出役法不均的弊端。
恰逢金完颜亮南侵,高宗亲征,洪适到金陵觐见,说:“本路大旱,民众逃荒到淮河地区,又遭金兵祸患,现在都怀归乡之念但田产被官方卖掉,请求听任他们估价赎回。”等到完颜亮死后,洪适又上奏说“:完颜雍冒用帝王尊号,各国未必服从,应多发秘密诏令传谕中原地区义士,各自夺取所在州县,就地任命他们官职。官军只留屯淮、泗地区,招募士兵聚积粮草,作为声援。等到蜀、汉、山东之兵数道都集中起来,见到机会就前进,这样兵力才不会困顿,可保万全。”朝廷升他为尚书户部郎中,总领淮东兵马钱粮供应。孝宗即位,解除海州之围,加上符离用兵,粮食供应事务繁杂,洪适细心调度,供应无缺。迁任司农少卿。
隆兴二年(1164)二月,召洪适任太常兼权直学士院。孝宗想任众将为环卫官,诏令朝廷官员讨论实施办法。洪适将唐及宋朝有关沿革十一条上奏,并且说“:太祖、太宗朝,常以环卫官安排诸将和降王的君臣,此后多以皇族任环卫官,因此国史认为是官存而事废。陛下整饬武备,不必取法遥远的唐制,祖宗时期的故事就可以效法遵从。现在如果直接换授环卫官,恐怕带来减少实际官员的后患,请求由现任武官兼带节度,官至刺史加上将军衔,总领数郡的加大将军,正使加将军,副使加中郎将,又以下则加左右郎将,其官府属更,令有关部门视情报告。”朝廷任命洪适为中书舍人。当时金军再次侵犯淮河地区,军事文书纷至沓来,草拟诏令填写委任,咨访酬答都与孝宗旨意相称,从此孝宗有重用他的意思。不久金朝又恢复和好,洪适首任贺生辰使。金朝派同签书枢密院事高嗣先接待陪同,高嗣先自己说他的父亲司空对洪皓有恩,两人相处甚欢,洪适尽得金朝虚实归来。
乾道元年(1165)五月,迁升翰林学士,仍兼中书舍人。秦埙被长期废除不用,突然提举宫观,洪适上奏说“:李林甫死后,各位儿子都流放到岭南。秦桧积恶自毙,不肖子孙所任官职照旧,可说是十分幸运。宫观虽小,秦埙得到它,那么随着这些人的渐渐任用,恐怕秦桧的党羽会互相勾结而进官。”此命于是废置。当时巫亻及又被召还。莫汲擢任枢密院编修官,余尧弼复任龙图阁学士,洪适认为他们都是秦桧的党羽,随即下令收回他们的官职。
六月,洪适被任命为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孝宗对参政钱端礼、虞允文说“:三省之事应同洪适商量。”东西两府开始同班奏事。八月,洪适任参知政事。谏议大夫林安宅由于铜钱多流入金境,请求下令禁止,并从四川取铁钱到淮河地区使用。事情实行之后,洪适上奏说这样不行。孝宗问他,洪适说:“现在每州不过千缗,一州以万户计算,每家才得数百,恐怕民间没法进行贸易。况且客商没有回货,大大不利于盐场。”孝宗以为是这样,于是停止前令,只从四川取十五万钱,在庐、泗两州实行。
十二月,洪适任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不久,春雨连绵不断,洪适引咎请求退位,林安宅违抗诏令弹劾洪适,不久台臣又联名弹劾洪适。三月,被贬为观文殿学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不久起知绍兴府、浙东安抚使。再次任宫观官。淳熙十一年(1184)去世,终年六十八岁,谥号“文惠”。
洪适以文学出名,遭逢时势知遇皇上,从两制一月之内进入政府,又过四月居相位,又经过三月被罢免,但没有大的建树以推究他的学问。闲居家十六年,兄弟鼎立,子孙众多,以著述吟咏自娱,近世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福气齐备。有人说洪适党附汤思退,又有人说他来自淮东,弹劾张浚铺张浪费,张浚因此被罢相。
猜你喜欢 武帝纪第一·陈寿 志第二十三 百官下·魏徵 列传四·薛居正 梁本纪第一·欧阳修 卷三百八十一 元祐元年(丙寅,1086)·李焘 郑史编年辑录三·佚名 卷之一百七十三·佚名 卷之六十三·佚名 中兴小纪卷十五·熊克 光绪五年·佚名 一二七三 礼部尚书纪昀奏参朱钤等四员尚未到热河校书折·佚名 九七三 满票签为本处并无拔贡副榜举人出身人员事致典籍厅移付·佚名 裴茂传·刘昫 101.陆逊烧连营·林汉达 六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