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三

正德十一年春正月癸未朔 上诣 奉先殿 奉慈殿 太皇太后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行庆贺礼

○命妇朝贺 太皇太后 皇太后 皇后于宫中

○赐文武官假五日

○甲申改掌太常寺事礼部右侍郎杨旦为户部右侍郎总督仓场

○升大同右卫指挥使杨澄为都指挥同知云南卫指挥同知毕钺为指挥使大同右卫副千户沙辅为指挥佥事录其御虏功也

○录四川平贼功升右副都御史马昊曹祥右佥都御史公勉仁李钺四川左布政使胡宗道右参政吴昊按察使何珊副使曹恕程銈陶照卢翊佥事郭东山戴书湖广左布政使王恩陕西按察使卲蕡江西左参政方璘各俸一级赏湖广右参议白金四川副使张诺各银十两纻丝一表里时太子太保刑部尚书洪钟已致仕荫其子为国子生并给诰命

○羽林前卫指挥佥事买谦子鉴袭职以尝中武举升署都指挥同知

○治蓟州马兰谷诸将失事罪先是以虏寇犯马兰谷命巡按御史牛天麟核实至是天麟劾奏领操守关指挥丁臣马经许昌毛瑛于璋胡镛千户马珊等俱宜逮治并劾守备太监蒋廷玉总兵陈鏸都御史王倬镇太监王忻兵备副使王玹提督侍郎陈玉等俱宜黜罚死事指挥谈茂千户马英百户田荣宜如例优恤兵部议覆诏臣等各逮治而贳廷玉等罪死事者之子孙各升袭一级

○乙酉 宣宗章皇帝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驸马都尉马诚祭 景陵

○丁亥孟春享 太庙

○升山东按察司副使王金为福建按察使

○戊子浙江道监察御史程启充言自古圣帝明王莫不勤惕匪□忄角羊□所以畏天命收人心励臣工威夷狄者也近者正旦令节文武百官四夷八蛮待漏入贺迄酉而礼始成及散朝则夜已久矣枵腹之众奔趋赴家前仆后踬互相蹂践有将军赵□ 竟死禁门其他臣僚以下失簮笏毁冠裳至相慰以得生为幸而午门左右吏觅其官子呼其父仆求其主喧如市衢声彻庭陛见者失色闻者寒心万一变起仓卒何以御之即今 郊祀在迩驾出有期所以为臣民观瞻者关系非小伏愿昧爽而起勤于视朝迸弃宴游益崇兢畏则与古帝王同一道矣入不报

○南京六科给事中孙懋等言顷闻御史张经巡按直隶劾奏镇守太监于喜而反为喜所诬宁波知府翟唐勘部民王臣不法又为市舶太监崔所构经唐俱奉旨逮治臣窃惜之夫喜故违敕旨轻举烧荒损折官军其罪大矣 陛下置喜不问而独怒经臣为崔用事诈取民财奸淫妇女其为民害甚矣 陛下为臣而独责唐诚恐自今庶官人以经唐为戒日事诡随所谓宁忤天子不敢忤权臣宁负公门不敢负私室者 陛下何利哉乞特敕法司从公勘实果如臣言即宥经唐还其故秩仍将喜等明正其罪以为欺罔之戒入不报

○己丑命夺监察御史贾启俸五月启言副使胡世宁御史张经久系诏狱请令勘事者毋有顾畏以时奏报庶乎刑政不偏诏责启回护当逮治姑从轻夺其俸

○给事中王良佐言京储匮乏皆由冗食者多请通查食粮人役分别旧额新牧老幼废疾之数而尽裁其不堪者如杂用供役缺人宜月给工食银六钱则冗食之害去矣按户部所奏弘治末年每月食粮之数以石计者大约二十五万七千五百有余以今较之每月加七万二千五百以岁计之则为八十万余矣非冗食渐增何以至此下兵部议锦衣卫旧额军匠三万八千四百四十七人正德以来逆瑾变乱增至四万一千二百九十四人杂役者又一万三人其新增者俱宜裁革折支银数亦宜如良佐言诏新增军匠免裁革以后不许再增杂役者月粮石折银四钱既而兵部复议若新增军匠月支粮五斗亦可少革诈冒而省国储内批仍照前旨月粮石折银五钱银米间月支给

○庚寅大学士梁储等言正月十三日大祀 天地于南郊先期百官听誓戒屇期驾晨出至坛省牲视具乃御斋宫百官叩头至晚分献并执事等官于西天门候供事是夜子时 上诣 大祀殿行礼礼毕还斋宫百官先于承天门候驾随至奉天殿庆成贺贺朝廷至重至大之礼莫过于此盖人君至尊无对所当敬畏者惟天地此而不用其诚何所复用其诚耶仰惟 皇上嗣极以来祗畏天显率由旧章未尝有所违越群臣将顺不暇夫复何言但比岁驾出銮回或至暮夜切恐俎豆陈设不能蠲洁礼乐仪容不能具备无以称 圣明敬天之意且扈从供事数十万人若至暮夜则警跸不严兵卫不肃百官失趋跄之容班行无等级之分甲马或交驰于辇道群众或喧呼于御街非所以壮臣民之观瞻而启四夷之尊戴也况尘埃昏暗之中虑有不测禁门出入之际尤难关防虽 圣德格天百神诃护万无他虞而臣子之私忧过计不能不拳拳于此也伏愿 皇上深思大祀之重慎惜至尊之体驾出銮回悉遵故事则 天地歆鉴臣民欢悦和气致祥□宗社无疆之福入不报

○宣府巡抚左佥都御史王纯以虏寇龙门等卫地方劾奏提调边墪指挥李溥等守备指挥孙琦等各失机宜治罪并劾守备右少监刘增分守太监郭原左参将江桓号令不严兵部覆奏诏溥等逮治琦等俟狱具以闻桓夺俸二月增原宥之

○辽东巡抚右副都御史张贯以虏寇高台堡劾奏巡视百户宗益守堡百户申玉备御都指挥张玉守备指挥杨镇各失防御宜坐罪兵部覆奏诏益逮治申玉夺俸三月张玉及镇宥之

○辛卯降济南卫署指挥佥事尹昂为指挥同知指挥使李文为指挥佥事东昌卫指挥同知邓桂德州卫指挥同知方盛为正千户临清卫指挥佥事王廉为副千户以御流贼失事也

○改抚治郧阳等处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任汉为南京大理寺卿

○降怀安卫指挥使楚镇为指挥同知以虏入境失事故也

○命彭城伯张钦神机营中军坐营管操

○壬辰以大祀 天地 上御奉天殿誓戒文武群臣致斋三日

○以上元节赐文武群臣假十日

○升江西建昌府推官赵汉为南京户科给事中

○授推官潘仿知县刘廷簠陈良玉周樊继祖陶麟蒋亨林有年行人李镇吴訚陆时通教谕甯钦训导郑光琬为试监察御史仿浙江道廷簠良玉镇湖广道訚河南道震山东道继祖山西道钦云南道麟南京河南道时通南京广东道亨南京山西道有年南京四川道光琬南京广西道

○癸巳升山东按察司佥事盛仪为本司副使

○甲午升光禄寺少卿马陟为南京太仆寺少卿

○乙未大祀 天地于南郊祀毕 上还宫文武群臣行庆成礼

○丙申以大祀礼成 上御奉天殿宴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是日宁阳侯陈继祖永康侯徐源行礼迟慢为紏仪官所举命宥之

○丁酉上元节免文武群臣宴

○升掌通政使司事兵部右侍郎刘恺为礼部尚书掌太常寺事

○工科左给事中潘埙言顷者 陛下大祀 天地于南郊夙驾以出行礼有度颁宴以时臣工颂于朝军民歌于市莫不曰 圣德维新大平有象矣臣思 陛下有尧舜之聪明有汤武之刚毅血气未定礼闲或踰今春秋已盛改弦易辙此其时也昔太甲于桐处仁迁义三年不失中兴汉武帝下轮台之诏年已七十犹为令主而况陛下过未浮于太甲悔又早于武帝以今日所以动人心之欢者如此则知前日所以拂人心之望者矣日之出为朝朝则志气清明君子听政时也日之人为夜夜精神困惫君子宴息时也故古先圣王验出入之景制寝兴之节而或俾昼作夜者诗人剌焉迩年以来视朝希阔每朝必晏至于大庆贺大政事皆至夜群臣因而偷安或遇朝不入或入朝不早散朝之际喧呼蹂践甚者元旦之贺践死力士而使夷人蛮使见之不惟传笑亦且生侮此非细故也至于经筵不举庙祀不亲游神于离宫役志于群邪辅臣不得言近臣不肎言群臣不敢言所以任情逸豫至于此也诚愿自今伊始早朝听政率循旧规庙祀必躬经筵必举任一时之劳贻四海之安则斯劳也秪其所以为乐欤昔文王自朝至于日中不遑暇食故于台池鸟兽之乐得以享之 陛下欲享其乐当自勤政始勤政之渐当自今日始此 圣明所当留意者也不报

○戊戌初都指挥佥事宋振从惠安伯张伟都御史马中锡征剿流贼以失误军机当斩免死谪戍至是复奏辩有解围功乞复职兵部执奏不可诏准以原职降四级为正千户带俸

○□人梁相等奏乞开卖河东余盐户部言山西地狭民贫用繁赋重禄米俸粮供亿不敷每赖盐利补助若从相等奏则利归私门贻害不小相等倚奸罔利宜置于法不听

○己亥 英宗睿皇帝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驸马都尉蔡震祭 裕陵

○朝鲜国差陪臣户曹参判成洗贞等朝贡赐宴并赏金织衣彩叚有差

○庚子南京礼科给事中徐文溥等言储副者天下大本国家治乱攸系 陛下龙飞以来螽斯未衍为臣子者咸怀隐忧 陛下岂视为迂缓乎夫千金之子二十以上无子则已忧之况 九庙所托万姓赖四夷所归宁不惕然在念耶左右大臣皆知其急且重而悠悠至今谅亦有待焉尔汉文即位二年群臣请豫建太子唐宪宗立四年而李绛等请宋真宗改元五年而田锡请仁宗未及十载预育实宫中高宗甫二十四择立艺祖之后此数君者未尝以蚤为忤诚明哲知大计也 陛下万寿无疆如日方升然而改元愈四君之斯春秋越高宗之岁岂宜复有待耶窃闻遣使祷祠名山以祈诞圣是 陛下固已汲汲乎此而左右之赞劝亦可知矣此又臣等夙夜喜以望焉者也 陛下诚以付托为重以续为忧宜援前代故事择宗亲育之禁近俾中外知 圣心所属杜绝觊觎实万世至计也待 皇储既诞遣之归藩亦不为过昔宋司马光范镇张述诸臣一请不从必至再三而不已岂不知烦渎之为罪心在国家而祸福不计也惟 圣慈察之入不报

○添设徐州管粮判官一员

○降大同左副总兵林为都指挥佥事支正千户俸以御虏失律也

○改巡抚南赣汀漳等处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公勉仁抚治郧阳等处地方

○辛丑升光禄寺寺丞宋镗为本寺少卿

○壬寅复除掌通政使司事兵部左侍郎李浩仍掌司事以服阕故也

○总督仓场户部右侍郎郑宗仁尝以病乞休有旨令在任调理吏部别推官代之至是宗仁病痊求退命添注本部管事俟有缺改用

○陕西都司署都指挥佥事江山坐虏入境守备不设当谪戍以情轻降一级差操

○海西益实左等卫女直都督佥事台束等各备方物朝贡赐宴并赏金织衣彩叚有差

○癸卯礼部尚书毛纪等言伏睹今岁 皇上南郊大祀克严陟降之礼庆成赐宴弘修昼接之仪凡在臣工莫不欢欣鼓舞以为 圣天子厉精图治光复成然帝王之德固将日盛而月新臣子之心尤愿有隆而无替即今节假已毕百司庶职正当奏事二月将临经幄儒臣又当进讲伏望自今伊始视朝向早凡各衙门应奏事件俱令照旧一一上陈面赐裁决每遇经筵之日躬御文华殿留神听览非大寒暑不辄报罢则 圣政益修 圣德益广推之天下之事将无不得其理实 宗社无疆之庆也入不报

○甲辰提督院左副都御史陈天祥以事竣乞致仕命回京暂理院事

○升赏开原古城等堡获功阵亡被伤官军人等总旗祝雄二百二十九人有差

○乙巳召督饷兵部右侍郎冯清还京以虏患宁息故也

○丙午升南京太仆寺少卿文森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汀漳等处地方

○丁未赠广东韶州府同知韩铣为本府知府荫其子沇为国子生铣上虞人正德元年征猺贼战死至沇陈乞故有是命

○戊申巡抚宣府都御史王纯以虏寇云州堡奏指挥李镇等了报不谨守备指挥张珍董昇左监丞李荆太监郭原刘宝参将江桓张永各号令不严俱请究治诏镇等逮治珍昇俟狱具以闻桓等夺俸两月荆等俱宥之

○罢广西副总兵都指挥佥事金堂回原卫带俸以巡按监察御史朱昴劾其不职故也

○己酉升指挥同知蒋存礼为署都指挥佥事充右参将分守肃州命指挥使孙隆分守岷州都指挥佥事刘玉分守兰州

○荫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洪远子玠为国子生

○加赠太子少保兵部尚书王琼父永亨为太子少保先是琼以恩例赠永亨兵部尚书未领诰命而琼加太子少保因乞以加秩增入诰文许之

○庚戌升工科都给事中潘希曾为南京太仆寺少卿

猜你喜欢
  隐帝纪中·薛居正
  第一章 绪论·梁启超
  卷三十·毕沅
  卷二 后赵录·崔鸿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八十四·李心传
  东汉会要卷一·徐天麟
  卷之一千二百八十八·佚名
  二 会馆·周作人
  ·沿边各隘·丁曰健
  崔亮传·李延寿
  李继勋传·脱脱
  ●图民录卷二·袁守定
  ●牧令书卷十二 筹荒上·徐栋
  卷三百二十六·佚名
  三十七年(上)·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戴山隐·唐圭璋

      满江红   风前断笛   醉倚江楼,长空外、行云遥驻。甚凄凉孤吹,含商引羽。薄夜冷侵沙浦雁,老龙吟彻寒潭雨。蓦凉飙、一阵卷潮来,惊飞去。   重欲听,知何处。谁为我,胡床据。谩寻寻觅觅,凝情如许。旧日山阳空有恨,杏

  • 论过曲第三十二·王骥德

      过曲体有两途:大曲宜施文藻,然忌太深;小曲宜用本色,然忌太俚。须奏之场上,不论士人闺妇,以及村童野老,无不通晓,始称通方。最要落韵稳当,如《琵琶》“手指上血痕尚在衣麻”,“衣麻”是何话说?《红拂》“髻云撩”下无“乱”字

  • ●卷二·唐二·王奕清

    ◎韦应物晓音律韦应物晓音律,夜泊灵璧舟中,闻笛声,谓酷似天宝梨园法曲李所吹者。询之,乃外甥许云封也。韦授以李笛,许曰:"此非外祖所吹者,遇至音必裂。"强令试之,遂吹六州遍,一叠而裂。[乐府纪闻]◎韦应物小词韦苏州性高洁

  • 丁集第六·钱谦益

    王尚书世贞七十首【寓怀(以下《四部稿)】文景体恭俭,陈粟俯丘山。易世因其资,气欲盖九蕡。柏梁既以灾,建章遂造天。蜀汉穷材木,少府罄金钱。原麓既如髡,闾井宁不然。感此池上翁,精灵泣帝前。天心维仁爱,毋

  • 卷168 ·佚名

    李新 西轩 梦中得鹿本无心,觉后人亡只见金。 水出吐蕃分黑白,地穷全蜀隔幽阴。 枯肠正伴空城雀,白首更为梁甫吟。 急求贾傅今宣室,谁赋伤谗屈子文。 李新 西轩 谷满牛羊路覆莎,翠编终日倦坡陀

  • 中州集巻七·元好问

    ○兰泉先生张建二十三首建字吉甫蒲城人明昌初举才行授绛州教官召为宫教应奉翰林文字以老乞身道陵爱其淳素不欲令去左右眷眷久之超同知华州防御使事仍赐诗有从今昼锦莲峰下三乐休夸荣启期之句士林荣之吉甫自号兰泉老人

  • 卷二十二·陈衍

    ●元诗纪事卷二十二侯官陈衍辑潘纯谢宗可郭豫亨金涓叶广居吴复卫仁近郭钰胡布岑安卿王士毅朱子范韩奕刘涣顾观沈贵舒頔周必达李序何景福彭炳罗蒙正陈德载程从龙

  • 卷一百四十七·毕沅

      ◎宋纪一百四十七 ∷起屠维大渊献五月,尽上章困敦十二月,凡一年有奇。   ○孝宗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   淳熙六年金大定十九年   五月,甲子,提领封桩库阎苍舒言封桩库钱贯断烂之数,乞对阅支遣,帝

  •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二十五·乾隆

      后汉  孝桓皇帝  【庚子】延熹三年春正月诏求故太尉李固后  初固自知不免遣三子归乡里幼子燮年十三姊文姬为同郡赵伯英妻宻与二兄基兹【基字宪公兹字季公并为长吏闻固防免并弃官亡归巴汉】谋豫匿夑托言还京

  • 第四回 铁路官员·德龄

    其中有一辆车是我们可以不必注意的,因为它实在是毫无可以值得我们注意的东西。那就是一辆专供各个工役堆放衣箱,网篮,铺陈等等杂货的车子。但是这车上,却老是有人在忙乱着,因为每当这些工役们发现自己所穿的宫袍已满

  • 卷之一百四十七·佚名

    洪武十五年八月丁丑朔命国子监祭酒吴颙释奠于先师孔子○诏礼部设科举取士令天下学校期三年试之著为定制○戊寅祭大社大稷○定州小盐池请置逻兵从之○己卯有广东儒士上治平策 上览之顾谓侍臣曰此人不识道理岂有涉数千

  • 雍正实录卷之五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一四五七 广东巡抚郭世勋奏本年并无抽换《通鉴纲目续编》折·佚名

    一四五七 广东巡抚郭世勋奏本年并无抽换《通鉴纲目续编》折乾隆五十七年十月十三日广东巡抚臣郭世勋跪奏,为遵旨汇奏事。窃照《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各条有议论偏谬之处,钦奉谕旨特令量为删润改补,发交直

  • 卷六十九 苏秦列传第九·司马迁

    苏秦者,东周雒阳人也。【索隐】:苏秦字季子,盖苏忿生之後,己姓也。谯周云:“秦兄弟五人,秦最少。兄代,代弟厉及辟、鹄,并为游说之士。”此下云“秦弟代,代弟厉”也。【正义】:战国策云:“苏秦,雒阳乘轩里人也。”艺文志云苏子三

  • (十一)朱子之圣人难为论·钱穆

    以上略述朱子言宇宙之仁与神。在此大仁至神之造化中,而有人物生生。人则得气最灵,其间乃有圣人出,上合天德,法乎天地之大仁至神而参赞宇宙之造化。濂溪有言: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此为理学家之最大宗旨与最大目标,亦可谓理学

  •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卷第二·佚名

        天亲菩萨造    后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译  复有异义。依世间珍宝四种功德。相似相对说出世间法宝。应知。何等名为世间珍宝四种功德。云何复名相似相对。一者最上大价贵重。如世间人得彼宝故则能出生无

  • 卷第六·函昰

    天然是禅师语录卷第六嗣法门人今辩重编室中垂示六祖大师云。何期自性。只此四字。便见悟彻根源。于今人都是会底。不是悟底。即如闻即心即佛。渠也会得。非心非佛。渠也会得。不是物。渠也会得。假使有人道。才与么

  • 苕溪渔隐丛话·胡仔

    南宋胡仔编。100卷。人民文学出版社84年版。该书是在《诗话总龟》影响下编辑的,两者是姊妹篇,集中了北宋以前诗话的精华。在编排体例上,以人为纲连类而及,对一些琐闻轶句采取分类附录办法,眉目清楚。凡属大家,均出其名,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