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

  ◎宋纪三十 ∷起玄黓困敦正月,尽昭阳赤奋若六月,凡一年有奇。

  ○真宗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

  大中祥符五年辽开泰元年

  春,正月,癸酉,命晁迥、刘综、李维、孙奭同知贡举,帝作诗勖以抡材之意。始遣内臣二员承受奏报。

  乙亥,兵部尚书致仕宋白卒,赠左仆射。有司议谥文宪,内出密奏,言白素无检操,不当获此谥,遂改为文安。

  赐处州进士周启明粟帛,转运使陈尧佐表其行义故也。

  戊寅,雨木冰。

  壬午,河决棣州。

  癸未,女真部长贡于辽,乞授爵秩。

  乙酉,并州上刍粟数可给四五年,帝曰:“河东仍岁丰穰,储偫尤广。自今诸路稔岁,宜以时积谷,为凶年之备。”

  戊子,辽主猎于迈合噜林。

  庚寅,辽主祠木叶山。

  戊戌,著作佐郎聊城李垂上《导河形势书》三篇并图,其略曰:“臣请自汲郡东推禹故道,挟御河,减其水势,出大伾、上阳、太行三山之间,复西河故渎,北注大名西、馆陶南,东北合赤河而至于海。因于魏县北析一渠,正北稍西,经衡漳出邢、洺,如《夏书》,过洚水,稍东注易水,合百济,会朝河而入于海。大伾而下,黄、御混流,薄山障堤,势不能远,如是,则载之高地而北行,百姓获利,而契丹不能南侵矣。《禹贡》所谓夹右碣石入于海。孔安国曰:“河逆上此州界。其始作自大伾西八十里,曹公所开运渠,东五十里,引河水,正北稍东十里,破伯禹古堤,经牧马陂,从禹故道。又东三十里,转大伾西、通利军北,挟白沟,复西大河北径清丰、大名,西历洹水、魏县,东暨馆陶,南入屯氏故渎,合赤河而北至于海。既而自大伾西新发故渎西岸,析一渠,正北稍西五里,广深与汴等,合御河道,通大伾北,即坚壤,析一渠,东西二十里,广深与汴等,复东合大河,两渠分流,则西三分水犹得注澶渊旧渠矣。大都河水从西北大河故渎,东北合赤河而达于海。然后于魏县北发御河,河西岸析一渠,正北稍西六十里,广深与御河等,合衡漳水。又,冀州北界,深州西南三十里,决衡漳西岸,限水为门,西北注滹沱,潦则塞之使东渐渤海,旱则决之使西灌屯田,此中国御边之利也。

  “两汉以下,言水利者屡欲求九河故道而疏之。今考图志,九河并在平原而北,且河坏澶、滑,未至平原而上已决矣,则九河奚利哉!汉武舍大伾之故道,发顿丘之暴冲,则滥兖泛济,接闻于世。夫平原而北,地势浚下,泄水甚易,故沧、德之间,旧障皆完。滑台而北,地形高平,入海稍难,故齐、棣之间,游波互出。若放河北下,则其利甚详。惜哉河朔平田膏腴千里,而纵容敌骑劫掠其间,是授胜地于契丹,借敌兵为虎翼。汉贾谊、晁错不及此议者,以河水未东故也;唐戴胄、马周不及此议者,以守在幽北故也。今大河尽东,全燕陷北,则御边之计,莫大于河。不然,则赵、魏百城,富庶万亿,适足以诲盗而招寇矣。”

  诏任中正、陈彭年、王曾详定。中正等上言:“详垂所述,颇为周悉。所言起滑台而下,派之为六,则沿流就下,湍急难制,恐水势聚而为一,不能各依所导。设或必成六派,则是更增六处河口,悠久难于堤防。亦虑入滹沱、漳河,渐至二水淤塞,益为民患。又筑堤七百里,役夫二十一万七千,工至四十日,侵占民田,颇为烦费。其书并图,虽兴行匪易,而博洽可奖,望送史馆。”从之。

  二月,壬子,辽主驻瑞鹿原。

  癸丑,帝谓宰臣曰:“闻贡院试诸科举人,皆解衣阅视,虑其挟藏书册。颇失取士之体,宜令止之。”先是直史馆刘锴,请挟书并同保人殿一举。是岁,诸科以挟书扶出者十八人,并同保九十三人,而十二人当奏名,有司以闻。帝特令赴殿试,乃诏礼部别加裁定,罢同保殿举之制。

  壬戌,令礼部贡院录诸州发解试题进内,帝将亲试贡士,虑其重复故也。自是为例。

  甲子,以侍御史宣城赵稹为兵部员外郎、益州路转运使。帝谕稹曰:“蜀去朝廷远,民间事有可更置者,悉条上之。”稹至部,事无大小,悉心究访,至一日章数上。蒲江县捕劫盗不得,而官司反系平民数十人,楚掠诬服,又合其辞若无疑者。稹适行部,意其有冤,乃驰入县狱,因尽得其冤状,释出之。

  己丑,帝亲试礼部合格贡举人,始摹印诗赋论题以赐,官给纸起草。赐进士建安徐奭等及第、出身有差。

  三月,乙亥,辽主如苇泺。

  丁丑,辽封皇女八人为郡主。

  乙酉,辽主诏卜日行拜山大射柳之礼,命北宰相、驸马兰陵郡王萧宁、枢密使邢抱质督有司具仪物。

  丁亥,辽皇弟楚王隆祐徙封齐王,留守东京。

  夏,四月,庚子,高丽王询遣蔡忠顺奉表于辽,请称臣如旧。辽主命询亲朝。

  壬寅,李德明进良马于辽。

  戊申,命资政殿大学士、刑部尚书向敏中守本官、平章事。敏中再掌留任,厚重镇静,人情帖然,帝嘉之,故复相。

  三司请民有贩茶违法者,许家人告论。帝曰:“此犯教义,非朝廷所当言也。”不许。

  王嗣宗知镇州,与枢密直学士、给事中边肃为代。二人素不相能,肃尝以公钱贸易规利,又遣部吏强市民物,嗣宗以闻,有可请逮系,帝曰:“肃在近职,朕不欲使之属吏,又念其顷守邢州有固御之劳。”乃命刘综、任中正以嗣宗奏示之,肃尽引伏。乙丑,坐夺三任,授岳州团练副使,不署州事。嗣宗尝自言徙种放、掘邠狐及案肃为去三害。

  先是肃知邢州,澶州之役,帝密诏肃:“若州不可守,听便南保它城。”肃匿诏不发,督丁壮乘城而辟诸门,悉所部兵阵以待之。骑傅城下,肃与战,小胜,辽师引去。

  五月,戊辰朔,诏礼部权停今年贡举。

  辽主还上京,命裴元感、邢祥知礼部贡举,放进士十九人及第。

  辽以驸马萧绍宗为郑州防御使。

  帝以江、淮、两浙路稍旱即水田不登,乃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三万斛分给三路,令择民田之高仰者莳之,盖旱稻也。仍出种法付转运使,揭榜谕民。其后又取种于玉宸殿。

  乙亥,辽以邢抱质为大同军节度使。

  戊寅,以修仪刘氏为德妃。

  知袁州何蒙上言:“本州二税,请以金折纳。”帝曰:“若是,则尽废耕农矣。”不许。

  六月,壬子,丁谓言:“天书阁望柱直起气千馀条,青紫黄白相间,又吐白光若银丝,上有轻白云覆之,俄变五色。”帝作瑞应诗赐近臣和。

  诸州言岁丰谷贱,咸请博籴,帝虑伤农,即诏三司使丁谓规画以闻。谓言莫若和市,而诸州积镪数少,癸丑,出内藏库钱百万贯付三司以佐用度。

  修国史院言:“所修《礼志》,旧日历止存事端,并令礼院取索国初以来礼文损益沿革制作之事及论议评定文字,或虑尚有遗落,致国家大典有所不备。龙图阁待制孙奭见判礼院,深于经术,礼乐精博,望专委检讨供报。”从之。

  钱唐林逋,少孤力学,性恬淡好古,不趋荣利。初放游江湖间,久之,结庐西湖之孤山,二十年足不及城市。转运使陈尧佐以闻,庚申,诏赐粟帛,长吏岁时劳问。

  壬戌,令枢密院修《时政记》,月送史馆。先是枢密院月录附史事送中书,编于《时政记》。及是王钦若、陈尧叟等请别撰,从之。《枢密院时政记》始此。

  是月,辽主驻上京。

  秋,七月,戊辰,新作保康门于朱雀门东,徙汴河广济桥于大相国寺前,榜曰延安,又作桥跨惠民河,榜曰安国。时将建观以奉五岳,故辟此门。寻命丁谓等就奉节、致远三营地及填乾地之西偏兴筑,内侍邓守恩董其役。

  龙图阁待制张知白上言:“唐李峤尝云:‘安人之方,须择郡守。窃见朝廷重内官,轻外任,每除牧伯,皆避命致诉。比遣外任,多是贬累之人,风俗不澄,实由于此。望于台阁妙选贤良,分典大州,臣请辍近侍率先具寮。’凤阁侍郎韦嗣立因而请行,遂令以本官出领州郡。伏见江、浙大郡,方切择人,苟有阙员,俾之承乏,臣虽不肖,愿继前修。”帝以知白累更外任,方在要职,不许。辛未,命知白同纠察在京刑狱。

  壬申,上封者言:“诸州军司法参军多不得其人,致刑法差枉,望令吏部铨司谨择明法出身者授之。”帝以示辅臣,王旦言:“明法虽习律文,亦须有才识。顷法官阙,多取属县簿、尉习刑名者代之,今请令铨司参酌施行。”从之。

  癸未,庆成军大宁宫庙成,总六百四十六区。

  辽进士康文昭等,坐论知贡举裴元感、邢祥取士私曲,秘书省正字李万,以上书词涉怨讪,皆仗而遣之。

  辽自萧托云请设准布节度使,部民苦节度使之暴,相率谋乱。是月,舍哩太师阿勒岱因众怨杀节度使巴安,屠其家以叛。托云讨之,阿勒岱奔乌噜多城,古所谓龙庭单于城也。准布诸部执阿勒岱以献。已而诸部悉叛,围托云于哈屯城,势甚张;托云使诸军齐射却之,屯于乌噜多城。

  八月,丙申朔,日有食之。

  丁酉,诏学士院,青祠、斋祝祭文止称皇帝,无列尊号。

  戊戌,左仆射张齐贤以司空致仕,还洛阳,入辞,方拜而仆。帝遽止之,许二子扶掖升殿,命益坐茵为三以优之。

  知升州张詠,头疡甚,饮食则楚痛增剧,御不急峻,宾寮少不如意者动加诟詈,人颇少之。詠累求分务西洛,壬寅,命工部侍郎薛映代之。詠既还,不能朝谒,即命知陈州。映至升州,言官有牛赋,民出租,牛死租不得蠲。帝览,瞿然曰:“此岂朝廷所知邪!”遂诏诸州条上,悉蠲之。

  初议铸玉清昭应宫正殿圣像,令江淮发运使李溥访巧匠,得杭州民张文昱等,就建安军西北小山置冶,溥领视之。丙午,溥奏道场有神雀、异光、庆云之瑞,诏修宫使丁谓驰往醮谢。溥与谓相为表里,多载奇木怪石,括东南巧匠以附会帝意。谓复言溥监铸圣像,蔬食者周岁,诏奖之。

  帝作《祥瑞论》、《勤政论》、《俗吏辨》,赐辅臣人一本,因曰:“如闻中外有议朝廷崇祥瑞、亲细务者,著此晓之。”辅臣请示百官,立石国学。帝多行矫诬之事,心不自安,故有是论。

  丙辰,知制诰王曾判大理寺。判寺旧用郎官,帝欲重其任,故特命曾。对便殿,谕之曰:“天下之命系于狱,今以屈卿。”曾顿首谢。仍赐钱三十万。因请辟奏寮属。遂著为令。

  己未,高丽王询遣刑部侍郎田供之奉表于辽,称病不能朝。辽主怒,命取兴化、通州、龙州、铁州、郭州、龟州六城。

  甲子,上封者言:“伏睹文武以郊禋,诞节补任子弟官者,多年在幼稚,坐食廪粮。有穷经潦倒之士,下官沉滞之人,常增浩叹。望行条约。”帝令辅臣议其事,特限年立制,议寻不行。

  是月,辽皇弟齐国王隆祐卒,辍朝五日,赠守太师,谥仁孝。

  九月,戊子,以吏部尚书、知枢密院事王钦若,户部尚书、知枢密院事陈尧叟,并依前官加检校太傅、同平章事,充枢密院使,佥署枢密院事马知节为副使。儒臣入枢密兼使相,自钦若、尧叟始。

  参知政事赵安仁罢为兵部尚书。安仁畏谨精审,特留意刑名,内外书诏要切者,必归安仁裁损之。先是帝议立皇后,安仁谓刘德妃家世寒微,不如沈才入出于相门。帝虽不乐,然察其守正,不罪也。它日,与王钦若从容论大臣谁为长者,钦若欲排安仁,乃誉之曰:“无若赵安仁。”帝曰:“何以言之?”钦若曰:“安仁昔为故相沈义伦所知,至今不忘旧德,常欲报之。”帝默然,始有意斥安仁矣。尝谕王旦曰:“闻安仁在中书不亲事,奏对亦未尝有一言,可罢之。”旦对曰:“安仁颇知大体,居常进拟,皆同列议定,方敢取旨。臣每见临时变易于上前者,皆迎合陛下意。安仁无异议,是有执守。”帝曰:“能如是邪?卿可谕之,使更宣力。”旦退,以语安仁。安仁曰:“上误拔擢至此,以不才斥去宜矣。使与众人骋辨取容,安仁不为也。”及罢政事,仍命同使史。安仁虽贵显,简俭若平素,尤嗜读书,所得禄赐,多置典籍,手自雠校,近朝沿革,衣冠人物,悉能记之。

  以三司使丁谓为户部侍郎、参知政事,仍领修玉清昭应宫使。

  初,翰林学士李宗谔与王旦善,旦欲引宗谔参知政事,尝以告王钦若,钦若唯唯。宗谔家贫,禄廪不足以给婚嫁,旦前后资借甚多,钦若知之。故事,参知政事谢日,所赐物几三千缗。钦若因密奏:“宗谔负王旦私钱,旦欲引宗谔参知政事,得赐物以偿己债,非择贤也。”明日,旦果以宗谔名闻。帝变色,不许。及赵安仁罢,谓时奉诏谒亳州太清宫犹未还,即命谓代之,盖钦若所荐云。

  钦若与刘承珪、陈彭年、林特及谓等交通,踪迹诡异,时论谓之五鬼。

  己丑,以盐铁副使、右谏议大夫林特权三司使。

  壬辰,殿前司言:“诸军诉本军校长敛钱饰营舍、什物,数少者望令鼓司勿受。”帝曰:“军民诉事琐细者,朕常寝而不行。若明谕有司,则下情壅塞矣。”不许。

  癸巳,翰林学士杨亿以疾赐告。亿刚介寡合,在书局唯与李维、路振、刁衎、陈越、刘筠辈善。当时文士咸赖其品题,或被贬议者,退多怨诽。王钦若骤贵,亿素薄其为人,钦若衔之,陈彭年方以文史售进,忌亿名出己右,相与毁訾于帝。帝素重亿,亿求解近职,优诏不许。

  淮南、北岁薄稔,振恤倍至,而言事者以为流亡无算;及丁谓使建安军,因令校其实数。冬,十月,戊申,谓言:“转运使司具析大中祥符三年四月十五州、军逃民,数多者及百户,馀止三十户,继有复业者。”时王随为转运使,戒所部出库钱贷民市粮种,岁终,约输绢以偿,故流亡者多复业。

  并、代州承受公事李宗政言:“火出军南五七里,或掊地尺馀则火山,盖火德之应,请建祠。”帝曰:“此山有火,因山名军,其来旧矣,宗政妄言耳。”当时所言祥瑞皆类此,唯宗政为帝所驳。

  己酉,以主客郎中、知制诰王曾为辽主生辰使,宫苑使高继勋副之。旧制,出使必假官,继勋本秩既崇,不复假官。自是为例。

  辛亥,辽主如中京。

  丁巳,以知制诰陈尧咨权同判吏部流内铨。旧制,选人皆用奏举乃得京官,而士有孤寒不为人知者,尧咨特为陈其状而擢之。

  自天书议起,四方贡谀者日多,帝好之弥笃。戊午,九天司命上卿保生天尊降于延恩殿。先是八日,帝自言梦见景德中所睹神人传玉皇之命云:“先令汝祖赵某授汝天书,将再见妆,如唐朝恭奉玄元皇帝。”翼日,复梦神人传天尊言:“吾坐西,当斜设六位。”即于延恩殿设道场。是日,五鼓一筹,先闻异香,少顷,黄光自东南至,掩蔽灯烛。俄见灵仙仪卫天尊至,帝再拜于阶下。俄有黄雾起,须臾雾散,天尊与六人皆就坐,侍从在东阶。帝升西阶,再拜。又欲拜六人,天尊令揖不拜,命设榻,召帝坐,饮碧玉汤,甘白如乳。天尊曰:“吾人皇九人中之一人也,是赵之始祖,再降,乃轩辕皇帝。凡世所知少典之子,非也。母感电梦天人,生于寿丘。后唐时七月一日下降,总治下方,主赵氏之族,今已百年。皇帝善为抚育苍生,无怠前志!”即离坐乘云而去。及曙,召辅臣至殿,指示临降之所,又召修玉清昭应宫副使李宗谔、刘承珪、都监蓝继宗同观。

  己未,札示中外,大赦天下,常赦所不原者咸除之。两京来年夏税放十之二,诸路十之一。赐致仕官全俸一年,幕职、州县官先经省者权增五百员,任满即停。

  命丁谓、李宗谔、陈彭年与太常礼院检讨官详定崇奉天尊仪制以闻。

  庚申,群臣诣崇政殿称贺,因赐酒五行而罢。宴宗室诸亲于万岁殿。

  辛西,帝以《崇儒术论》、《为君难为臣不易论》示王旦等,旦等请刻石国子监。

  诏以天尊降临,分命辅臣告天地、宗庙、社稷。

  闰月,丁卯,命王旦为躬谢太庙大礼使,向敏中为礼仪使,王钦若为仪仗使,陈尧叟为卤簿使,马知节为桥道顿递使。鸾驾仪仗旧用二千人,有司请增为七千人,从之。

  己巳,上天尊号曰圣祖上灵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有司请以玉清昭应宫玉皇后殿为圣祖正殿,东位司命殿为治事之所。

  辛未,躬谢太庙六室。诏:“圣祖名上曰玄,下曰朗,不得斥犯。以七月一日为先天节,十月二十四日为降圣节,并休假五日;两京诸州,前七日建道场设醮,假内禁屠、辍刑,听士民宴乐,京城张灯一夕。”改延恩殿为真游殿,重加修饰。

  癸酉,诏:“天下州、府、军、监,天庆观并增置圣祖殿。”

  乙亥,诏上圣母懿号元天大圣后。

  初,宰臣以太祖谥号有与圣祖名同者,将议易之。帝曰:“真祖临降。皇家大庆也,六室并当增谥。”乃诏太庙六室各奉上尊谥二字。

  有司言圣祖母未有宫殿,望遣官于兖州曲阜县寿丘奏告,从之。

  丙子,群臣上尊号曰崇文广武感天尊道应真佑德上圣钦明仁孝,不允;表三上,从之。诏俟尊册圣祖毕受册。

  丁丑,谒谢启圣院太宗神御殿。礼毕,诏于龙图阁取太平兴国中舒州所获誌公石以示辅臣,加谥誌公曰真觉,遣知制诰陈尧咨诣蒋山致祭;后又加谥曰道林真觉,令公私无得斥誌公名。

  戊寅,改兖州曲阜县为仙源县,建景灵宫、太极观于寿丘,以奉圣祖及圣祖母。

  有司言:“唐太清宫乐章皆明皇所作,今崇奉玉皇、圣祖及祖宗配位乐章,请帝自为之。”戊子,内出乐章十六曲以示辅臣,文舞曰《发祥流庆》,武舞曰《降真观德》。

  十一月,甲午朔,辽群臣上辽主尊号曰弘文宣武尊道至德崇仁广孝聪睿昭圣神赞天辅皇帝,大赦,改元开泰,改幽都府为析津府,蓟北县为析津县,幽都县为宛平县,覃恩中外。

  癸卯,辽以前辽州录事张庭美六世同居,仪坤州刘兴允四世同居,各给复三年。

  甲辰,辽西北招讨使萧托云奏准布沿边诸部皆叛,西北路招讨都监萧孝穆进军哈屯城,准布结五群牧长紥拉阿都等,谋中外相应,孝穆悉诛之,乃严备御以待,馀党皆溃。

  己酉,诏:“黄帝故事,自今凡降书诏,非圣母文字外,不得引用。”时学士院撰承天节教坊宴辞,中有“大电绕枢”之语,帝命宰相谕旨易之,因降是诏。

  壬子,改朗州为鼎州。

  是月,初置玉清昭应宫使,令宰臣王旦为之。

  十二月,丙寅,辽奉迁南京诸帝石像于中京观德殿,景宗及宣献皇后于上京五鸾殿。

  先是诏丁谓等于京城择地建宫以奉圣祖,谓等奏:“司天少监王熙元言:按《天文志》,太微宫南有天庙星,乃帝王祖庙也,宜就大内之丙地。”乃得锡庆院吉地,即令谓等与内侍邓守恩修建。戊辰,诏上新宫名曰景灵。

  有司请改玄武、玄冥、玄弋、玄枵并为“真”字,诏可。

  壬申,改谥玄圣文宣王为至圣文宣王。

  辽赈奉圣州饥。

  己卯,知天雄军寇准奏狱空,诏奖之。

  庚辰,辽赐皇弟秦晋国王隆庆铁券。

  癸未,刘晨言殿中高可坦、中京留守推官李可举治狱明允,辽主超迁之。

  甲申,辽诏:“诸道水灾,民有质男女者,自明年正月始,日计佣钱十文,价折佣尽,退还其家。”

  归州言其居民本新罗所迁,未习文字,请设学;从之。

  丁亥,立德妃刘氏为皇后。后性警悟,晓书史,闻朝廷事,能记其本末;帝每巡幸,必以从。衣不纤靡,与诸宫人无少异。庄穆既崩,中宫虚位,帝即欲立之,后固辞。良久,将降诏,宰相王旦忽以病在告,后疑旦有它议,复固辞。于是中书门下请早正母仪,后卒得立。凡处置宫闱事,多外援故实,无不适当者。帝朝退,阅天下封奏,多至中夜,后皆预闻之。

  己丑,辽命诸镇建宣敕楼。

  大中祥符六年辽开泰二年。癸丑,一零一三年

  春,正月,癸巳朔,司天言五星一色。

  辽以大册礼成,邢抱质加开府仪同三司、守司空兼侍中,王继忠为中京留守、检校太师,户部侍郎刘泾加工部尚书,驸马萧绍宗加检校太师,耶律康温加政事令,封幽王,以裴元感为翰林承旨,邢祥为给事中,吕用中翰林学士,吕德推枢密直学士。

  先是辽主猎云中,故事,车驾经行,长吏当有所献,云中节度使进曰:“臣境无它产,惟幕僚张俭,一代之宝,愿以为献。”辽主尝梦四人侍侧,赐食,人二口,至是闻俭名,始悟,召见,容止朴野,访及世务,占奏三十馀事,由此顾遇特异,以为政事舍人。

  庚子,诏:“自今凡更定事宜,并令中书、枢密院参详施行。”

  丁未,辽主如瑞鹿原。北院枢密使耶律华格加政事令,封豳王。

  戊申,诏:“内臣将命于外,干预州县公事,及所在官吏不即以闻,并置于罪。凡内臣出使,皆责知委状,敢妄奏它事者,当伏军令。”祖宗旧制也。

  甲寅,帝谓宰臣曰:“群臣出任,受命后多以南北非便为诉。”向敏中曰:“国家任人,岂容自便!当须厘革。”帝曰:“若所任非所便,则其心不安;心既不安,则何以久于其事?”王旦曰:“俛从人欲,实由圣慈。”

  丁巳,以监察御史钱塘唐肃为梓州路提点刑狱。肃持法公正,狱无冤滥,故有是擢。

  己未,辽主录囚。

  乌库迪里部叛,右皮室详衮延寿率兵讨之。

  庚申,置淑仪、淑容、顺仪、顺容、婉仪、婉容,并从一品,在昭仪上。又置司宫令,正四品,在尚宫上。著于令。以婕妤杨氏为婉仪。

  辛酉,诏宗正寺以皇属籍为皇宋玉牒。

  荣王元俨尝侍宴,颇多言。又尝请石保吉伶人新隶教坊者作戏,及赴北园御筵,有伶人少不中意,元俨遽叱之,将加捶挞,宫寮皆莫敢谏,既而对帝,复请此伶人作戏。帝不悦,它日,以语王旦等。旦曰:“今当召记室崔昈,谕以亲王喜怒过当,必须规正。”向敏中曰:“陛下友爱亲贤,小或不当,必以礼约之,诚渐摩之深旨。”旦曰:“闻王罕与宾属相见。”帝曰:“朕在东宫,尝与宫僚款接,杨砺、邢昺日夕讲诵,今当儆戒之也。”

  二月,戊辰,上御乾元楼观酺,凡五日。

  乙亥,泰州言海陵草中生圣米,可济饥。

  壬午,辽以北院枢密副使高正案视诸道狱。

  准布诸部之叛也,萧托云仅能屯军自守,北院枢密使耶律华格引兵救之,托云遣人诱诸部皆降。辽主以托云始虽失计,后得人心,释其罪,仍命领诸部。托云请益军,辽主诏让之曰:“叛者既服,兵安用益!前日之役,死伤甚众,若从汝谋,边患何时而息!”遂不发兵。三月,壬辰朔,华格以西北路略平,留兵戍镇州,赴行在。

  河北转运使、右谏议大夫卢琬被疾。琬勤于吏职,所至以干集闻,诏遣中使挟太医往视。及卒,帝甚悼之。时琬母八十馀,无恙,有诏,琬子太常博士士宗,特追出命知怀州;次子祕书丞士伦为太常博士,赋禄终丧。

  己亥,閤门奏后苑赏花曲宴,群臣有礼容懈惰者,帝曰:“饮之酒而责其尽礼,亦人所难也。宜用降诏戒谕之。”

  诏京城徼巡宜参用马步军士。时巡卒二人,因寒食假质军装赌博,既不胜,遂谋以五鼓未尽伺击陌上行人,弃尸河流,取衣物贸易以赎所质。帝曰:“太宗朝,巡警兼用马步卒,盖营校不同,可以互相觉举。”遂复其制。

  权知开封府刘综言:“贵要有交结富民,为之请求,或假托亲属,奏授爵秩,缘此谒见官司,烦紊公政,请加抑止。”庚戌,下诏风厉,各令自新,继今复然者,重置其罪。

  诏:“富民得试衔官者,不得与州县官属、使臣接见;如曾应举及衣冠之族,不在此限。”

  甲寅,江南路提点银铜铅锡胡则,言信州铅山县开放坑港,兵卒死伤甚众,诏遣使劾转运司规画乖当及提点刑狱司不即闻奏之罪,其役徒休息之。

  铸钱监得吏所匿铜数万斤,吏惧且死,则曰:“马伏波哀重囚而纵之,吾岂重货而轻数人之命乎!”籍为羡馀,释弗诛。

  己卯,建安军铸玉皇、圣祖、太祖、太宗尊像成,以丁谓为迎奉使,李宗谔副之。

  夏,四月,庚辰,以枢密直学士李士衡为河北转运使。帝尝谓近臣曰:“议者言士衡用河北钱五十万贯助东封,致令管内阙乏。”丁谓曰:“士衡贡东封见钱止十馀方,即薪刍总计五十万耳。”帝曰:“官吏艰于经画,辄以此为辞,当复任士衡,责其集事,以塞众多之口。”故有是命。其后积粟塞下至巨万斛。

  壬午,太白昼见。

  五月,辛卯朔,辽主复命北院枢密使耶律华格西讨。华格方自准布还,辽主将罢兵,都监耶律世良上书曰:“华格以为无事而还,不思师老粮乏,敌人已去,焉能久守?若益兵,可克也。”辽主以为然,故有是命。

  辛丑,国子监新修御书阁,有赤光上烛,长丈许,直史馆高绅等以闻。

  甲辰,圣像至,帝斋于长春殿,百官宿斋于朝堂。乙巳,帝衮冕朝拜,群臣朝服,陈玉币、册文酌献,具大驾卤簿,迎至玉清昭应宫,择日各升本殿。丙午,群臣称贺。升建安军为真州,镕范圣像之地特建为仪真观。

  己未,翰林学士、右谏议大夫、知制诰李宗谔卒。帝甚悼之,谓宰相曰:“国朝将相家,能以身名自立不坠门阀者,惟李昉、曹彬家耳。”因厚赙之。宗谔风流儒雅,内行淳至,事继母以孝闻。二兄早卒,奉嫂字孤,闺门之内,儿无常父,赏延所及,必先群从,及没而己子有未仕者。好贤奖善,荐拔寒素,士论归之。

  辽耶律资忠,国留之弟也,博学工词章。国留既为太后所杀,资忠年四十未仕。辽主知之,召补宿卫,数问以古今治乱,资忠对无隐,擢至中丞,眷遇日隆。时高丽贡献不时,至六月,辛酉朔,辽主遣资忠使高丽,索取六州旧地,比还,高丽无归地意,由是为权贵所短。

  甲子,监察御史张廓上言:“天下旷土其多,请依唐宇文融所奏,遣官检括土田。”帝曰:“此事未可遽行。然今天下税赋不均,富者地广租轻,贫者地蹙租重,由是富者益富,贫者益贫,兹大弊也。”王旦等曰:“田赋不均,诚如圣旨。但改定之法,亦须驯致。或命近臣专领,委其择人,令自一州一县条约之,则民不扰而事必集矣。”

  翰林学士、户部郎中、知制诰杨亿尝草答辽人书,云“邻壤交欢”,帝自注其侧,作“朽壤”、“鼠壤”、“粪壤”等字,亿遽改为“邻境”。明日,引唐故事,学士草制有所改为不称职,亟求罢,帝慰谕之。它日,谓辅臣曰:“杨亿真有气性,不通商量。”及议册皇后,帝欲得亿草制,使丁谓谕旨,亿难之。谓曰:“勉为此,不忧不富贵。”亿曰:“如此富贵,亦非所愿也。”乃命它学士草制。

  亿虽频忤旨,恩礼不衰。王钦若、陈彭年等深害之,益加谮毁,帝意稍怠。亿尝入直,忽被召至禁中,赐坐顾问,出文稿数箧以示亿曰:“卿识朕书迹乎?此皆朕自起草,未尝命臣下代作也。”亿惶恐不知所对,顿首再拜趋出,知谮者之言得行,即谋退遁。

  亿有别墅在阳翟,亿母往视之,会得疾,亿遂留谒告榜子与孔目吏,中夕奔去。先一日,帝闻亿母病,遣使者以汤药金币赐之,使者及门,则亿既亡去矣。朝论哗然,以为不可。帝亦谓辅臣王旦曰:“亿侍从官,安得如此自便!”旦曰:“亿本寒士,先帝赏其词学,置诸馆殿,陛下拔擢至此。责以公议,诚为罪人;赖陛下矜容,不然,颠踬久矣。然近职不可居外地,今当罢之。”帝终爱其才,逾月,命弗下。亿体素羸,于是称疾,请解官。辛未,以亿为太常少卿、分司西京,仍许就所居养疗,俟损日赴任。

  中书门下请依宗正寺所奏,降皇后三代父母名氏编入属籍,诏从之。

  先天降圣节日,令天下以延寿带、续命缕、保生酒更相赠遗。

  以右谏议大夫陈彭年为翰林学士兼龙图阁学士。学士兼职自彭年始也。

  甲戌,帝作歌赐彭年,因谓向敏中等曰:“彭年词笔优长,擢居清近,久益谨密。常令检讨典故,质正文义,每一事必具载经史子集所出,备而后已,自非强记,何由至此!”敏中曰:“彭年兼有器识。”丁谓曰:“彭年全才也,岂止以文雅雍容侍从!至如参酌时务,详求物理,皆出人意表。”帝深然之。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一十六·列传第三·后妃二·宋濂
  卷十五 周郑李三刘江汪郭伍萧李卢朱王魏列传第十二   ·陆游
  读礼通考卷五十八·徐乾学
  第十一回 女官和宫女·德龄
  卷之八百六十·佚名
  第七卷 海 海塘 太湖·缪荃孙
  卷之六十四·祁韵士
  历代名贤确论卷七十七·佚名
  志卷第十二 高丽史五十八·郑麟趾
  一二 寿先生二·周作人
  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司马迁
  杨皇后传·令狐德棻
  世宗宪皇帝上谕八旗卷七·允禄
  职官二·徐松
  纲鉴易知录卷四五·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一十二·彭定求

        卷212_1 【宋中遇林虑杨十七山人,因而有别】高適   昔余涉漳水,驱车行邺西。遥见林虑山,苍苍戛天倪。   邂逅逢尔曹,说君彼岩栖。萝径垂野蔓,石房倚云梯。   秋韭何青青,药苗数百畦。栗林隘谷口,栝树森回谿。

  • 薛昂夫·隋树森

    薛昂夫,名薛超兀儿、薛超吾,回鹘(今维吾尔族)人。汉姓马,字昂夫,号九皋,故亦称马昂夫、马九皋。先世内迁,居怀庆路(治所在今河南沁阳县)。父及祖俱封覃国公。他曾师事刘辰翁,故约可推知其生年当在元初至元年

  • 帝纪第二 文帝下·令狐德棻

    魏大统元年春正月己酉,进太祖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大行台,改封安定郡王。太祖固让王及录尚书事,魏帝许之,乃改封安定郡公。东魏遣其将司马子如寇潼关,太祖军霸上,子如乃回军自蒲津寇华州,刺史王罴击走之。三月,太祖以戎役

  • 第十七章新政之阻挠及破坏(下)·梁启超

    元丰八年三月,神宗崩,哲宗立,宣仁太后临朝。五月,以司马光为门下侍郎,遂尽废新法,且窜逐神宗朝旧臣,今记其略如下:元丰八年七月,罢保甲法。十一月,罢方田法。十二月,罢市易法。同月,罢保马法。元兴元年闰二月,蔡确出知陈州,章X出知汝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七十五·徐乾学

    元纪二十三【起黓执徐七月尽昭阳大荒落十二月凡一年有竒】顺帝至正十二年秋七月庚辰徐夀辉将项普畧引兵自徽饶犯昱岭闗攻杭州城中仓猝无备参政樊执敬遽上马率众出中途与贼遇射死贼四人贼又逐之复射死三人已而贼来益

  • 卷之一千二百七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双槐岁钞卷第二·黄瑜

    国初三都洪武元年八月,诏以大梁为北京,金陵为南京。南京既立宗社、建宫室、定朝市,北京有司次第举行。三年改临濠府为中立府,定为中都。筑新城,在临濠府旧城西二十里。于新城内营皇城,皇城内有万岁山,南有四门,曰午门、玄武、

  • ◎内务部·费行简

    内务兼有前清吏、户、工、民四部之权,事务繁赜,冠于各部。总务厅外有民治、职方、警政、土木、礼俗、卫生公司。每司分设四科或五科,主事多至九十人。朱启钤任部事时,锐意市政,土木司公务旁午,司官无一非总长之戚友,以有调查

  • ◎王怀庆这成什么话·宣南吏隐

    前步军统领、特别区巡阅使、毅军统领王怀庆,本徐东海之信人,现已倾向直系矣。清民之交,王为开滦总兵,张绍曾拟邀之独立,将其软禁三日,卒假试马为名,逸去。最近霞飞来华,入京之际,徐特令王代为招待,请霞飞至南苑阅兵。王服陆军上

  • ○附录一·陶希圣

    ◎日汪密约全文△二十八年十二月三十日签订⒈以日满支建设东亚新秩序为烟幕,置中国于日本奴役之下。⒉以善邻修好为甘饵,实行政治侵略的野心。⒊以经济提携为手段,实现搜刮资源的企图。⒋以共同防卫为幌子,到达华北驻兵的

  • 张烈传·李延寿

    张烈,字徽之,清河东武城人,孝文帝赐名为烈,仍以本名为字。  张烈从小就失去父亲,生活贫困,却广泛涉猎经史,很有气慨。当时,青州有崔徽伯、房徽叔二人,与张烈一样有很高的声誉。时人称他们为“三徽”。孝文帝时,张烈到代都做官

  • 第二章永久社会之成立法·孙中山

    十一节立会发起永久社会之第一回集会,其组织方法与临时集会相同,但须订立章程规则及选举长任职员。(演明式)譬如庆典会告终之后,与会者兴趣未消,感情愈结,均欲成立一会,以助政治改良,而导社会进步。于是再集同人,从新发起,其进行

  • 卷十九·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明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十九户部四诸司职掌凡各州县田土必须开豁各户若干及条段四至系官田者照依官田则例起科系民田者照依民田则例徵敛务要编入黄册以凭徵收税粮如有出卖其买者听令增

  • 论勇第五十一·桓宽

    【题解】本篇就关于抗击匈奴战争的问题继续展开辩论。大夫主张继续使用武力,甚至仿效曹刿劫盟的做法,提出“诚得勇士,乘强汉之威,凌无义之匈奴,制其死命,责以其过”,“因以轻锐随其后,匈奴必交臂不敢格”

  • 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 第九卷·佚名

    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 第九卷尊婆须蜜造符秦罽宾三藏僧伽跋澄等译◎菩萨所集见揵度第十一若诸法是彼法因缘。颇有时彼法当言非彼法因缘耶。或作是说。犹如彼法未生。尔时彼法非因缘。或作是说。以事因缘故。因及

  • 大乘止观法门卷第三·慧思

        南岳思大禅师曲授心要  次明何故依止。问曰。何故依止此心修止观。答曰。以此心是一切法根本故。若法依本则难破坏。是故依止此心修止观也人若不依止此心修于止观则不得成。何以故。以从本以来未有一法心外

  • 黔南会灯录卷第四·善一如纯

    习安天龙 如纯 辑临济三十四世天童第四代汉月下轮庵暌禅师法嗣习安云庵智量禅师古滇曲靖赵氏子。母张氏。寓黔之普安。礼清脱老宿芟染。后依了彻和尚具足。师因济众之心殷重。遂居习安莲社堂。苦行接待。数十余年。

  • 金刚顶瑜伽护摩仪轨·佚名

    一卷,唐不空译。说五类护摩之仪轨不同:一息灾,二增益,三降伏,四钩召,五敬爱。有二本:一明藏所载,师子国沙门释智藏译(智藏为不空原名)。一日本空海等请回本国者,不空译。载于明藏者,文有烂脱,无八天形像,又彼此之文互有详略。今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