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唐二

◎韦应物晓音律

韦应物晓音律,夜泊灵璧舟中,闻笛声,谓酷似天宝梨园法曲李所吹者。

询之,乃外甥许云封也。韦授以李笛,许曰:"此非外祖所吹者,遇至音必裂。"强令试之,遂吹六州遍,一叠而裂。[乐府纪闻]

◎韦应物小词

韦苏州性高洁,所在焚香扫地,惟顾况、皎然辈得与倡酬。其小词不多见,惟三台令、转应曲流传耳。[唐诗纪事]

◎戴叔伦转应曲

金坛戴叔伦有转应曲云:"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尤里月明。明月。明月。哀笳一声愁绝。"即调笑令也。笔意回环,音调宛转,与韦苏州一阕同妙。韦词云:"河汉。河汉。晓挂秋城漫漫。愁人起望相思。塞北江南别离。离别。离别。河汉虽同路绝。"[古今词话]

◎陶岘

陶岘者,彭泽之子孙也。家於昆山,泛舟江湖,遍游烟水,往往数岁不归。

自制三舟:一舟自载,一舟载宾客,一舟载饮馔。客有前进士孟彦深、孟云卿,布衣焦遂,善为词调。岘有女乐一部,奏清商之曲,逢奇胜则穷其景物,尽兴而行,吴越之士号为水仙。

◎刘禹锡词

刘宾客官苏州刺史,李司空罢镇日,慕其名招致之,出伎佐觞。刘赋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呼伎归之。[耆旧续闻]

◎刘禹锡作竹枝九章

刘梦得在沅湘日,以里歌俚鄙,乃依骚人九歌作竹枝九章,教里中儿,由是盛於贞元、元和之间。每岁正月,里中儿联歌竹枝,吹笛击鼓以应节,歌者扬袂雎舞,以曲多为贵。聆其声音,中黄钟之羽,卒章讦激如吴,虽伧伫不可分,而含思宛转,有淇澳之艳。[刘禹锡竹枝序]

◎刘禹锡潇湘神

刘禹锡别有潇湘神词云:"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亦竹枝之流也。[草堂笺]

◎刘禹锡春去也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露似沾巾。独坐亦含颦。"刘宾客词也,一时传唱,乃名为春去也曲。[古今词话]

◎刘禹锡柳枝

柳枝,乐府作折杨柳,为汉铙歌横吹曲。"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蹀坐吹长笛,怨煞行客儿。"盖边词别曲也。旧词如刘禹锡云:"清江一曲柳千条。

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美人桥上别,更无消息到今朝。"一日寿杯词。如"千门尤户喧歌吹,富贵人间只此声。年年织作升平字,高映南山献寿觞",语意自别。[古今词话]

◎唐无名氏柳枝

唐无名氏柳枝云:"尤里长江一带开。岸边杨柳是论证栽。锦帆落尽西风起,惆怅龙舟更不回。"尽推此曲为第一。然不若薛能杨柳枝云:"汴水高悬百尤条,清风两岸一时摇。家力尽虚栽得,无限春风属圣朝。"更得大体。[古今词话]

◎周德华唱柳枝

周德华在崔刍言郎中席上唱柳枝,如刘禹锡之"春江一曲柳千条",贺知章之"碧玉栽成一树高",杨巨源之"江连杨柳麦尘丝",而不取温庭筠、裴П所作,二人有愧色。[耆旧续闻]

◎元稹歌

元稹歌曰:"樱桃花,一枝两枝千尤朵。花砖曾立采花人,破罗裙红似火。"此亦长短句,比章台柳少叠三字。[古今词话]

◎元才子

稹长於诗词,与白居易名相埒,天下传讽,往往播於乐府。穆宗在东宫日,妃嫔近心皆歌之,宫中呼为元才子。[唐诗纪事]

◎白居易柳枝

白居易在洛作柳枝词云:"一树春风尤尤枝。嫩於金色软於丝。永丰东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有人歌之,闻於宣宗,因命移永丰柳二枝植内庭。白复作词云:"一树衰残委泥土,两枝移植在天庭。定知此後天文里,柳宿光中添两星。"[唐诗纪事]

◎白居易自度曲

白乐天词云:"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不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盖其自度之曲,因情生文,虽高唐、洛神奇丽不及也。张子野衍之为御街行,亦有出蓝之色。[杨慎]

◎白居易花非花

白乐天长相思、望江南,缛丽可爱,非後世作者可及。花非花一首,尤缠绵无尽。[花庵词客]

◎杜秋娘歌行

唐有杜秋娘歌行,相传是金陵女子,为浙西观察使李妾。有阴谋,秋娘时解勉之。尝为制小词云:"劝君莫惜金缕衣。劝群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君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後败,籍入宫。此盖以词隐谏者,唐词选为金缕曲,今尚存金缕巷名。则不独桃叶桃根,专美於秦淮也。[客座赘语]

◎王建宫词王仲初以宫词百首著名,三台令,转应曲,其馀技也。[花庵词客]

◎王建霓裳词

王建霓裳词云:"弟子部中留一色,听风听水作霓裳。"今教坊尚存其声,而其舞则废不传矣。近世有望瀛府、献仙音二曲,乃其遗声也。霓裳曲,前世传记论说颇详,不知"听风听水"为何事。白乐天有霓裳羽衣歌,其详,亦无风水之说。第记之,必有知者尔。[六一诗话]

◎听风水声作霓裳

欧阳永叔以不晓"听风听水作霓裳"为疑。按唐人西域记,龟兹国王与其臣庶之知乐者,於大山间听风水声均节成音,後翻入中国。如伊州、凉州等曲,皆自龟兹所致。虽未及霓裳,而其制曲亦用其法。此说近之。[蔡绦诗话]

◎欧阳修不明宫调

唐明皇改婆罗门引为霓裳羽衣,属黄钟商,时号越调。白乐天嵩阳观夜奏霓裳诗云:"开元遗曲自凄凉。况近秋天调是商。"知其为黄钟商无疑。欧阳永叔知霓裳羽衣为法曲,而以望瀛府、献仙音为其遗声,不明宫调,亦太疏矣。[碧鸡漫志]

◎霓裳谱字

蒲中逍遥栖楣上,有唐人横书,类梵字。相传是霓裳谱字,训不通,莫知其说。或谓今都下献仙音乃其遗声。[笔谈]

◎霓裳谱

同州乐工翻黄幡绰霓裳谱,人以为非是,仍依法曲造成。伶人花日新见之,题其後云:"法曲虽精,莫近望瀛。"[嘉杂志]

◎霓裳舞

唐宪宗时,每大宴作霓裳舞。文宗时,诏太常卿冯定采开元雅乐制云诏雅乐。

是时霓裳曲,四方大都邑及士大夫家已多按心,而文宗乃加考订,制为舞曲,因曲存而舞节非旧,故加整顿耳。李後主作昭惠后诔云:"霓裳羽衣曲,经兹兵火,世罕闻者,偶获旧谱,残缺颇甚。暇日与后详定,去其淫繁,定其缺坠。"盖霓裳曲在唐末已不全矣。[碧鸡漫志]

◎霓裳羽衣歌

白乐天和元微之霓裳羽衣歌曰:"磬箫筝笛递相横,击ㄓ吹弹声迤逦。"注云:"凡曲之初,众音不齐,金石丝竹,次第发声。霓裳序之初,亦复如此。"又曰:"散序六奏未动衣。阳台宿云慵不飞。中序劈砉初入拍,秋竹吹裂春冰拆。"注云:"散序六遍无拍,故不舞。中序始有拍,乃舞。"又曰:"繁音急节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钅从铮。翔莺舞罢却收翅,唳鹤曲终长引声。"注云:"霓裳十二遍而曲终,凡曲将终,皆声拍促速,惟霓裳之末,长引一声。通计霓裳曲凡十二叠,前六叠无拍,至第七叠谓之叠遍,自此始有拍而舞矣。"沈存中笔谈指霓党为遗调法曲,未尝见旧谱,岂亦得於乐天之诗乎。[碧鸡漫志]

◎李龟年兄弟

开元中,乐工李龟年兄弟三人皆有盛名,彭年善舞,鹤年、龟年善歌,制渭州、六幺,亦奏霓裳羽衣,特承顾遇。[明皇杂录]

◎六幺

六幺一名绿腰,一名录要。唐史吐蕃传云:奏凉州、渭州、录要、杂曲。段安节琵琶录云:绿腰本录要也,乐工进曲,必令录其要者。青箱杂记云:曲有绿腰,乃霓裳羽衣之要拍也。[碧鸡漫志]

◎康昆仑

康昆仑琵琶第一手,两市斗乐,昆仑踞东采楼,弹新翻羽调绿腰,自谓无敌手矣。曲罢,市之四采楼出一女郎,抱乐器云:"我亦弹此曲,兼移在枫香调中。"拨声如雷雨交集,奇妙入神。昆仑怅然自失,愿拜为师。女郎更衣出,乃僧善本,俗姓段者是也。[碧鸡漫志]

◎记曲娘子

张红红者,大历初随父丐食,遇将军韦青,因其善歌,乃纳为姬,颖悟绝伦。

有乐工取西河长命女,加减节奏,颇有新声,未进内廷,先歌於韦青宅第。青令红红隔屏听之,以小豆合数记其拍。绐之云:"女弟子久歌此,非新曲也。"隔屏奏之,一声不失。且云:"曲中有一声不稳,今已正之矣。"乐工大惊拜伏,嗟叹不已。寻诏入内廷宜春院,宠泽隆异,宫中号为记曲娘子,即拜才人。[脞说]

◎李益征人歌

李益诗名早著,征人歌一篇,好事者画为国障。"回乐峰前沙似雪",天下唱为歌曲。[唐语林]

◎章台柳

韩字君平,有友人每将妙妓柳氏至其居,窥韩所与往还,皆名人,必不久贫贱,许配之。未几,韩从辟淄青,置柳都下,三岁,寄以词:"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柳答以词:"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一夜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後为番将沙叱利所创,有虞候许俊诈取得之,诏归韩。[太平广记]

◎鄂州伎杨柳枝

韦蟾字隐,下杜人,廉问鄂州,罢还,宾客祖饯。蟾书文选句云:"悲莫悲兮生别离。登山临水送将归。"以笺毫授宾从,请续其句。逡巡,有伎泫然起曰:"某不才,不敢染翰,欲口占两句。"韦大惊异,随令念,曰:"武昌无限新栽柳,不见杨花扑面飞。"座我不嘉叹,韦令唱作杨柳枝词。[唐诗纪事]

◎沈阿翘

太和中,文宗於内殿看牡丹,翘足赁阑,忽吟舒元舆牡丹赋云:"坼者如语,含者如咽。俯者如愁,仰者如悦。"吟罢方省元舆词,不觉叹息良久,泣下沾襟。

时有宫人沈翘者,为舞何满子,调声风态,率皆宛转。曲罢赐金臂环,即问其从来。翘曰:"妾本吴元济之伎女,元济败,因以声得为宫人。"俄遂进白玉方响,云本元济所与也。光明皎洁,可照十数步,犀槌即响犀也。方物有声,乃响应其中焉。架则云檀香也,文彩若支霞之状,芳馥著人,弥月不散,制度精妙,非中国所有。因令阿翘奏凉州曲,音韵清越,听者无不凄然,谓之天上乐。乃选内人与阿翘为弟焉。[杜阳杂编]

◎霓裳羽衣曲赋

开成中,高锴知举,内出霓裳羽衣曲赋,太学创置石经诗。进士复试诗赋,自此始也。[卢氏杂说]

◎景德寺题壁

京师景德寺东廊三学院壁间题云:"明月斜,秋风冷。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相传吕洞宾题也。[庚溪诗话]

◎吕洞宾题字

大梁景德寺峨眉院壁间,有吕洞宾题字。寺僧相传,以为顷时有蜀僧号峨眉道者,戒律甚严,不下席者二十年。一日有布衣青裘昂然一伟人来,与语良久,期以明年是日复相见於此,愿少见待也。明年是日,日方午,道人沐浴端坐而逝。

至暮,伟人果来,问:"道者安在?"曰:"亡矣。"伟人叹息良久,忽不见。

明日见数语於堂侧壁间绝高处。其语云:"落日斜,西风冷。幽人今夜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字画飞动,如翔莺舞凤,非世间笔也。[竹坡诗话]

◎如梦令

如梦令,小石调曲。有传自庄宗者,有传自吕仙者。庄宗於宫中掘得石刻,名曰古记,复取调中二字为名,曰如梦令。所谓"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是也。不知先曾有一阕云:"尝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欲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行鸥鹭。"传是吕仙之曲。别刻又云无名氏作,非吕仙也。张宗瑞寓以新词,曰比梅。近选以庄宗"曾宴桃源深洞",又名曰宴桃源。[古今词谱]

◎解红

解红,相传为吕仙作。余考解红为和鲁公歌童。其词曰:"百戏罢,五音清。

解红一曲新教成。两个瑶池小仙子,此时夺却柘枝名。"鲁公自制曲也。按解红舞,衣紫绯绣襦,戴花凤冠,五代时饰。焉有吕仙在唐季为此腔耶。[物外清音]

◎司空图酒泉子

司空图王官谷,自目为耐辱居士,豫为冢棺,遇胜日,引客坐圹中赋诗词,徘徊不已。客或难之。则曰:"君何不广也,生死一致,吾宁暂游此中哉。"每岁时祠祷歌舞,与闾里耆老相乐。有酒泉子词云:"买得杏花,十载归来方始坼。

假山岗西畔药栏东。满枝红。 旋开旋旋成空。白发多情人更惜,黄昏把酒祝东风。且从容。"[唐诗纪事]

◎韩生查子

凡写迷离之况者,止须述景。如"小窗斜日到芭蕉","半床斜月疏钟後",不言愁而愁自见。因思韩致光"空楼雁一声,远屏灯半灭",已足色悲凉,何必又赘"眉山正愁绝"耶。觉首篇"时复见残灯,和烟坠金穗",如此结句,更自含情无限。[词筌]

◎韩诗

韩小字冬郎,父瞻,李义山同门也。尝即席为诗相送,义山喜赠之,有"十岁裁诗走马城",及"雏凤清於老凤声"句。其生查子二首,风致过人。[唐诗纪事]

◎韩浣溪纱

韩冬郎浣溪纱,绝非和鲁公之嫁名者,亦以香奁名词。[全芳备祖]

◎八叉手

温庭筠旧名岐,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句知名。才思敏捷,入试日,凡八叉手而八韵成,多为邻铺假手。沈询知举,别施一席试之。或曰,潜救八人矣。词有金荃集,盖取其香而软也。[北梦琐言]

◎温庭筠进菩萨蛮

宣宗爱唱菩萨蛮。令狐假温庭筠手,撰二十阕以进,戒勿泄,而遽方於人。

且曰:"中书堂内坐将军。"以讥其无学也。由是疏之。[乐府纪闻]

◎花间集载温词

赵崇祚花间集载温飞卿菩萨蛮甚多,合之吕鹏尊前集,不下二十阕。[古今词话]

◎温飞卿故事

温飞卿才思艳丽,与李义山齐名,号温李。一日义山谓曰:"近得一联句:远比赵公,三十六年宰辅。未有偶。"温曰:"何不云:近同郭令,二十四考中书。"宣宗尝赋诗,上句用"金步摇",未有对。遣索进士对之。温乃以"玉条脱"续之。宣宗赏焉。又有药名"白头翁",温以"苍耳子"为对,他皆类此。

宣宗好微行,遇於逆旅,温不识龙颜,傲然诘之曰:"公非长史司之流。"帝曰:"非也。""得非六之类。"帝曰:"非也。"後谪为方城尉。最善鼓琴吹笛。

云:"有丝即弹,有孔即吹,不必柯亭爨桐也。"著乾巽子,不传;有握兰集、金荃集、汉南真稿。[唐诗纪事]

◎温李诗

温李齐名,或谓温不如李,徒以温多香奁之词耳。然亦有彼此互胜者。李七夕诗云:"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温七夕词云:"苏小横塘过桂楫,未应清浅隔牵牛。"皆妙於荒唐事说得真实。李隋宫诗云:"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温春江花月夜诗云:"十幅锦帆风力满,在展尽金芙蓉。"虽竭力描与豪奢,不及李语能状无涯之态。至其结句云:"地下若逢陈後主,岂宜重问後庭花。"温云:"後主荒宫有晓莺,飞来只隔西江水。"则温语含蓄多矣。[诗话又编]

◎薛昭纬

薛昭纬恃才傲物,每入朝省,弄笏而行,旁若无人,好唱浣溪纱词。知举後,有一门生辞归乡里,临歧献规曰:"侍郎重德,某乃受恩,尔後请不弄笏与唱浣溪纱,幸甚。"时人以为至言。[北梦琐言]

◎宣宗曲

宣宗制泰边陲曲。[杜阳杂编]

◎唐昭宗宫人作巫山一段云

唐昭宗宫人作巫山一段云二首,或以为昭宗作。二首各一体,比旧调六字句换头,而第二首结句换韵。[尊前集]

◎昭宗词

乾宁三年,昭宗次华州,韩建迎归郡中,帝郁郁不乐,每登城西齐云楼远望。

明年秋,制菩萨蛮词云:"登楼遥望秦宫殿。茫茫只见双飞燕。渭水一条流。千山与万丘。 远烟笼碧树。陌上行人去。何处是英雄。迎侬归故宫。"[中朝故事]

◎徐昌图词

徐昌图,唐人,冬景木兰花一词,缛丽可爱,今入草堂之选,然莫知为唐人也。[词品]

◎尊前集中有徐词

尊前集有徐昌图临江仙、河传二首,俱唐音也。按昌图为肃宗时进士,至宋太宗时,世次遥遥,而必欲屈之为博士以列於宋人,不可解也。或云是两人。[古今词话]

◎仄韵绝句

仄韵绝句,唐人以入乐府,谓之阿那曲。女郎姚月华歌二首,即"手拂银瓶秋水冷","烟柳鹊飞去也"也。其夫北游,感其词而归。[今词话]

◎妖女词

太平广记载妖女一词云:"五原分袂真吴越。燕拆莺离芳草歇。年少烟花处处春,北邙空恨清秋月。"其词亦佳。[词品]

◎妙香歌北邙月

郑继超遇田参军,赠妓曰妙香。留数年,告别,歌北邙月送酒。明日偕过北邙,化狐而去。[洞微志]

◎字字双

唐中涓宿官妓馆,见童子捧酒核半三人至,皆古衣冠。相谓曰:"崔常侍来何迟。"俄一人至,有离别意,共联四句,为字字双曲:"床头锦衾斑复斑。架上朱衣殷复殷。空庭明月闲复闲。夜长路远山复山。"[才鬼录]

◎黄损

贾人女裴玉娥善筝,与黄捐有婚姻约。损赠词云:"无所愿,愿作乐中筝。

得近佳人纤手子,砑罗裙上放娇声。便死也为荣。"後为吕用之劫归第,赖胡僧神术复归损。词内七言二句,本唐崔怀宝诗,多有以此词为崔作者。[诗馀广选]

◎醉公子

"门外︵儿吠,知是萧郎至。划袜下香阶,冤家今夜醉。 扶得入罗帏。不肯脱罗衣。醉则从他醉,还胜独睡时。"此唐人词也。前辈谓读此可悟诗法。或以问韩子苍,子苍曰"只是转折多。且如喜其至是一转也,而苦其今夜醉又是一转。入罗帏是一转矣,而不肯脱罗衣又是一转。後二句自家开释又是一转。直是赋尽醉公子也。"[怀古录]

◎鱼游春水

东都防河卒於浚汴日得一石刻,有词无调,摭词中四字名之曰鱼游春水。教坊倚声歌之。词云:"秦楼东风里。燕还来寻旧垒。馀寒犹峭,红日薄侵罗绮。

嫩草方抽碧玉簪,媚柳轻拂黄金蕊。莺啭上林,鱼游春水。 几曲阑干遍倚。又是一番新桃李。佳人应怪归迟,梅妆泪洗。凤箫声绝无归雁,望断清波无双鲤。

云山尤重,寸心千里。"凡八十九字,而风花莺燕动植之物曲尽,此唐人语也。

[词苑]

◎後庭宴

宣和间,掘地得石刻一词,唐人作也。本无名,後人名之为後庭宴。云:"千里故乡,十年华屋。乱魂飞过屏山簇。眼重眉褪不胜春,菱花知我销香玉。

双双燕子归来,应解笑人幽独。断歌零舞,遗恨清江曲。尤树绿低迷,一庭红扑簌。"[词苑]

◎薄命女

长命西河女,羽调曲,亦名薄命女。唐五言体云:"云送关西雨,风传渭北秋。孤灯燃客梦,寒杵捣乡愁。"和凝有长短句云:"天欲晓。宫漏穿花声缭绕。

窗里星光少。冷霞寒侵帐额,残月光沉树杪。梦断锦闱空悄悄。强起愁眉小。"力崇词格者,当不取诗体也。[乐府解题]

◎摘红英

政和中,京师有姥人内教歌,传得禁中撷芳词,一名摘红英。张尚书帅成都日,人竞歌之。却於前段"记得年时,共伊曾摘",其下添"忆忆忆"三字。换头句"燕儿来也,又无消息",於下添"得得得"三字。撷芳,擅芳,禁中园名。[太平乐府]

◎上江虹

满江红,仙吕宫曲,教坊记有此名。唐人冥音录所载上江虹即此。彭芳远有平声词。[古今词谱]

◎小秦王与瑞鹧鸪

七言八句与七言四句见诸歌曲者,今止小秦王、瑞鹧鸪耳。瑞鹧鸪犹依字易歌,若小秦王必杂以虚声乃可歌也。[苕溪渔隐]

◎唐词多述本意

唐词多述本意,有调无题。如临江仙赋水媛江妃也。天仙子赋天台仙子也。

河渎神赋祠庙也。小重山赋宫词也。思越人赋西子也。有谓此亦词之末端者,唐人因词而制词,故命名多属本意。後人填词以从调,故赋咏可离原唱也。[沈际飞]

◎唐人歌词异调

唐人歌词皆七言而异其调,渭城曲为阳关三叠,杨柳枝复为添声。采莲、竹枝,当日遂有排调。如竹枝、女儿、年少、举棹,同声附和。用韵接拍,不仅杂以虚声也。[古今词谱]

◎唐人曲调有词有声

唐人曲调皆有词有声,而大曲又有艳,有趣,有乱。词者,其歌词也,声者,若羊吾夷、伊那何之类也。艳在曲之前,趋与乱在曲之後,亦犹吴声西曲,前有和,後有送也。[词品]

◎晚唐五季词精巧高丽

诗至晚唐五季,气格卑陋,千家一律。而长短句独精巧高丽,後世莫及。此事之不可晓者。[陆游]

◎词非诗馀

当开元盛日,王之涣、高适、王昌龄词句流播旗亭,而李白菩萨蛮等词亦被之歌曲。逮及花间、兰畹、香奁、金荃,作者日盛。古诗之於乐府,律诗之於词,分镳并辔,非有後先。有谓诗降而为词,以词为诗之馀者,殆非通论。[玉茗堂选花间集序]

猜你喜欢
  卷九十一·彭定求
  第三十三出 绝见·李渔
  第三十三章 遍游地狱·屠隆
  卷六·杨慎
  玉栖述雅·况周颐
  二妙集卷第二·段克己
  复古诗集巻三·杨维桢
  卷五·陈耀文
  古乐府巻八·左克明
  柏林·刘半农
  卷四十·曹学佺
  卷四百十五·佚名
  章泉稿卷三·赵蕃
  提要·林同
  第三節 詞韻,詞的平仄和對仗·王力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伊川击壤集卷之九·邵雍

    六十二吟行年六十二康强,况复身居永熟乡。美景良辰非易得③,浅斟低唱又何妨。无涯岁月难拘管,有限筋骸莫毁伤。多少英豪弄才智④,大曾经过恶思量。 林下局事吟闲人亦也有官守,官守一身四事有。一

  • 卢溪集补钞·管庭芬

    卢溪集补钞王庭珪和刘美中尚书听宝月弹桃源春晓何年凿源开混茫,桃花两岸吹红香。烟消远浦生微阳,渔舟误行溪水长。溪回岸转山隙光,疑有绛阙仙人房。居民争出罗酒浆,花间笑语音琅琅。抱琴释子眉发苍,响泉韵磬鸣长廊。能弹往

  • 畦乐诗集·梁兰

    (明)梁兰 撰○歌词赠别门有车马客长揖别我归客行岁云暮霜雪沾人衣居人送客城南道北风猎猎吹沙草君今一去来何时昨日相逢苦不早君当为我歌我当酌君酒酒酣拔剑起芒光射牛斗寳剑乃神物请君慎藏之土花绣涩毋足惜风雷变化须

  • 卷一·欧大任

      ○歐冶子  歐冶子越人與吳人干將同師俱能為劍越王允常使造五劍五金之英太陽之精寄氣托靈出之有神服之有威可以折衝拒敵楚王召風胡子問之曰寡人聞吳有干將越有歐冶子此二人甲世而生寡人願齎邦之重寳因吳王請此二

  • 第九回 遭反噬楚王受戮 失后援周处捐躯·蔡东藩

      却说贾氏私党,权焰日盛,太宰亮未曾加防,反因楚王玮刚愎好杀,拟撤他兵权,遣令归镇,另用临海侯裴楷代任。太保卫瓘,亦赞成亮议。玮自恃有功,怎肯俯首听命?裴楷亦不敢受职。玮长史公孙宏及舍人岐盛,素行无赖,为玮所昵,因替玮设

  • 班马异同卷八·倪思

    张耳陈余列传史记八十九汉书三十二张耳者大梁人也其少时及魏公子毋无忌为客张耳尝亡命游外黄外黄富人女甚美嫁庸奴 亡其夫去抵亡邸父客父客素知张耳乃谓女曰必欲求贤夫从张耳女聴乃卒为请决嫁之张 耳张耳是时脱身游女

  • 第32章 压迫苗族同胞·冯玉祥

    我在贵阳省城看完了军队,就到贵东镇远去检阅。沿途上一处一处地看,有许多人说地方不靖,许多苗族的人民都上山当土匪。我问:“是什么原因?”有些接近苗族的朋友们说:“就是因为抓兵,什么理由都不对他们说,就是

  • 王韶传·魏徵

    王韶字子相,自称是太原晋陽人,世世代代住在京兆。 祖父王谐,任原州刺史。 父亲王谅,很早去世。 王韶小时即很方正文雅,颇好奇节,认识他的人,都感到很惊异。 在北周,累次因有军功而被提升,官至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后转任军

  • 开头的话·邹韬奋

    时间过得真快!在我提笔写这篇《开头的话》的时候,离开这本书的脱稿又有两个多月了。在这两个多月里面,我和几位朋友在羁押中的生活和以前差不多。关于我自己在这时期内的“工作”,完成了两本书,除这本《经历》外

  • 卷05·陈邦瞻

    太祖乾德二年春正月,南汉侵潭州,防御使潘美击却之。时南汉主刘

  • 朱神惠·周诒春

    朱神惠 字季柳。年三十五岁。生于美国旧金山。已婚。女四。光緖二十七年。自费入加利佛尼大学。习理科。继改习医科。光緖三十四年。得医学博士学位。转入哈佛大学医科。宣统元年。得医学博士学位。曾在万国肺痨病会

  • 卷一百二十七 本朝一·黎靖德

      ◎太祖朝   汉高祖、本朝太祖有圣人之材。〔必大〕   或言:"太祖受命,尽除五代弊法,用能易乱为治。"曰:"不然。只是去其甚者,其他法令条目多仍其旧。大凡做事底人,多是先其大纲,其他节目可因则因,此方是英雄手段。如

  • 卷七·汪克宽

    <經部,春秋類,春秋胡傳附錄纂疏欽定四庫全書春秋胡傳附録纂疏卷七元 汪克寛 撰莊公上【公名同桓公之子母文姜夫人哀姜年十四歲即位在位三十二年】【戊莊王子四年】元年【齊襄五年晉緡十二年衛惠七年黔年三年蔡哀二

  • 第五章 天地·林语堂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4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15 )。[语译]天地无所偏爱,纯任万物自然生长,既不有所作为,也不经意创造,因此它对于万物的生生死死,好比祭祀时所用的

  •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一·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一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初瑜伽处种姓地第一如是已说修所成地。云何声闻地。一切声闻地总嗢拖南曰若略说此地姓等数取趣如应而安立世间出世间此地略有三谓种姓趣入及出离想地是说为

  • 卷六十八·性音

    宗鉴法林卷六十八 集云堂 编 大鉴下九世 鼎州梁山缘观禅师(同安志嗣) 僧问如何是空劫以前事。师曰。击动乾坤鼓。时人听不闻。 虚空为鼓须弥槌。击者虽多听者稀。夜半髑髅惊破梦。满头明月不思归。(丹霞淳) 梁山示

  • 卷之六·即非如一

    嘉兴大藏经 即非禅师全录即非禅师全录卷之六门人明洞性安性节明觉明幢同编颂古世尊初生。何事又离兜率天水深难盍碧枝莲当时莫处摩耶腹又较威音一着先。世尊未离兜率已降王宫未出母胎度人已毕。谩向空中寻鸟迹休来水

  • 三洞枢机杂说·佚名

    多引六朝经典及故事,盖撰于唐。述导引、按摩、服药诸养生术,并混入祝咒、吐火术、服符、通真灵诸神奇方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