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八

正德十年八月乙卯朔

○丁巳释奠先师孔子命大学士杨一清行礼

○戊午祀 大社 大稷遣新宁伯谭佑代行礼

○己未升云南按察司副使朱应登为云南布政使司左参政

○命大同前卫指挥佥事赵镇守备大同左卫城

○庚申给永和王府故镇国将军奇洪妾高氏养赡米岁三十石

○赐宛平大兴二县孤老一千八百八十三人各布一疋

○辛酉命南京刑部右侍郎蓝章兼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清理两淮长芦盐法原任巡抚宣府右佥都御史王云凤清理两浙福建盐法从户部会议也

○辽东巡抚都御史张贯奏虏寇小团山堡都指挥盛以仁守备指挥杨镇祖旺等不设备俱宜逮问从之

○夺阳曲王府镇国将军钟鐊禄米一年钟鐊招集凶徒杀人为巡按御史所劾故也

○壬戌命二十二日复开经筵

○工部尚书李鐩引疾乞罢不许

○命御马监太监张永同御马监大监谷大用总管神机营并提督十二团营

○给还开平王常遇春玄孙纬江都县田宅遇春长子茂永乐中削爵安置广西病死无嗣次子昇安置云南昇生继祖继祖生宁宁生复弘治五年录功臣后以复填注南京锦衣卫带俸指挥使复子纬奏其祖第宅今为公署庄田亦为居民侵占乞查复下南京守备等官勘奏乃有是命

○癸亥升都察院经历王承祥为贵州布政司左参议

○甲子裁革湖广襄阳府所属枣阳南漳县县丞南漳化光谷城宜城县儒学训导各一员以知府李傅言其地僻事简也

○乙丑遣户部尚书祭京都太仓之神

○丁卯升吏部左侍郎毛纪为礼部尚书

○先是山西妖贼李五与惠庆郡进禄等作乱进禄败死五走还延安庆亦亡匿至是巡按御史常在劾奏分巡佥事许谏延安知府赵楫推官赵继宗鄜州知州孙侃洛川知县田清安塞知县张希宗甘泉知县李钺宜川知县田奉璋等失事罪乞罚治兵部议拟上请诏谏夺俸半年其余去任者勿问见任者夺俸三月李五惠庆等令责限追捕务期得获

○夜月犯垒壁阵东第五星金星犯太微西垣上将星

○戊辰授推官向信黎龙林潮知县董相伍希儒王玮王以旂贾启行人熊兰石金杨秉中张钦太仆寺博士唐濂为试监察御史知县王溱行人沈霁郑慕为南京试监察御史信浙江道龙山东道相江西道兰福建道希儒湖广道濂霁广东道玮溱广西道以旂启河南道潮金四川道秉中慕云南道钦贵州道

○辛未升陕西按察司佥事胡止俸一级都指挥佥事王爵署职一级以总制都御史彭泽言其抚处诸番有劳也

○癸酉升吏部右侍郎毛澄为本部左侍郎改南京户部右侍郎王鸿儒为吏部右侍郎

○甲戌升广东按察司佥事汪鋐为本司副使

○荫致仕南京兵部尚书刘机子光于中书舍人习字出身以机援例陈乞也

○遣成国公朱辅祭太岁山川之神

○命拨团营及驣骧四卫锦衣卫军三万名助建乾清宫役从内官监太监张鋹奏也

○丙子 宪宗纯皇帝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驸马都尉蔡震祭 茂陵

○丁丑辰刻云南大理府地震 犯左执法星

○戊寅致仕兵部尚书王敞卒敞字汉英南京锦衣卫籍其先浙江西安县人也成化辛丑进士除刑科给事中历左右都给事中升通政司参议通政通政使正德戊辰升兵部左侍郎仍掌道政司事庚午署本部事时宁夏宗藩叛逆遂升尚书及事平加太子少保辛未辞免兵柄诏回通政司署事未几再获允命驰驿归且有月廪舆隶之赐敞为人软熟通傥其为兵部值四方群盗蜂起筹虑调度虽竭其才力而不能猝收戡定之功论者以是短之遂致仕至是卒诏加祭赐葬如制

○己卯升赏辽东中固城柴沟堡等处阵亡被伤官军人等二十九人

○赏铁岭曾迟堡抚顺关等处获功被伤官军百户李霪等九人有差

○辛巳总督甘肃等处军务都察院左都御史彭泽引疾乞致仕诏召泽还京曰卿长才重望舆论攸归讨贼功成朕心简在宜即日回院以副委任不允辞

○太监张雄传旨令都知监太监傅伦镇守广西地方

○山西平虏卫地震有声

○壬午升江西左布政使陈恪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南赣汀漳等处地方

○盗郑纪王舍命等行劫近畿都指挥佥事盛瑾高谦袁杰等合兵擒之兵部议加升赏诏瑾谦杰各升世袭一级赏银三十两奏内有名家丁各赏银十两官军人等仍核实赏之提督团营太监谷大用张永新宁伯谭佑尚书王琼委用得人各赏羊酒赐奖励敕

猜你喜欢
  ●崇禎長編卷之十八·汪楫
  王隱晉書卷四·汤球
  皇清开国方略巻七·阿桂
  辽史拾遗卷六·厉鹗
  ●卷七·陈康祺
  卷之一千四百五十二·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八十一·阿桂
  绎史卷三十·马骕
  第8章 为“九一八”在南京会议·冯玉祥
  卷六上·张廷玉
  李洪之传·李延寿
  一·钱穆
  第一节 饮食·吕思勉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四·佚名
  六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原叙 (自《近代蜀四家词·香宋词》)·赵熙

    余于词,城(枫注:当为诚。)所谓不知而作之者。顾尝读史矣,读《党锢传》、《王莽传》、《褚渊冯道传》、《义儿传》,讫朱温之世,天道人事,茫乎未晰。余心毋宁,以詹詹者自外于德人,其言盖昏荒者流也,然不能自惩其失

  • 三集卷四十·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四十古今体一百三十一首【甲申六】六月朔日作夏仲晴尤好堆场收麦稭今朝入六月避暑坐高斋四序不相让一心奚所怀祈年惟稼穑咨政迪明谐花馥仙人枣叶深兔目槐晚来族云布大霈益当佳夜雨昨晚雷雨落

  • 御选明诗卷五十二·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五十二五言律诗三管讷游寳林寺金碧绚楼台禅闗向此开水分双涧出云拥万峰来古佛遗香火残僧话刧灰黄尘吾老矣何幸一徘徊独坐独坐茅堂上长吟不下牀乱书堆几席疎雨过陂塘野燕冲帘入汀花度水香应须存

  • 越绝卷第四·袁康

      越绝计倪内经第五   昔者,越王句践既得反国,欲阴谋吴。乃召计倪而问焉,曰:“吾欲伐吴,恐弗能取。山林幽冥,不知利害所在。西则迫江,东则薄海,水属苍天,下不知所止。交错相过,波涛浚流,沈而复起,因复相还。浩浩之水,朝夕既有

  • 附录陕西总督岳钟琪奏折 三、追根溯源,吕留良正是罪·雍正

      编者按:这份奏章写于雍正六年十月初二日。张熙继续供出了其师曾静主要受吕留良著述的影响,并供出了一些有关人员。岳钟琪因而上奏,请查抄吕留良家及拘拿其家属有关人员,使此案进一步扩大。  【原文】  陕西总督臣

  • 第九二案由乾隆四十七年四月十八日一一三○一案由·佚名

    淡水厅奉巡抚杨牌行:查厅蠹庄德等拘禁酷勒差礼一件厅蠹迭刑等事。乾隆四十七年四月十八日奉署抚部院杨牌行,查淡水厅民陈喜呈控厅蠹庄德等,诬禀伊兄陈谅等采买,拘禁酷勒差礼一案。印 淡水厅骑缝印

  • 二六一 广西巡抚熊学鹏奏遵旨查缴违碍书籍并未拘系家属折·佚名

    二六一 广西巡抚熊学鹏奏遵旨查缴违碍书籍并未拘系家属折乾隆四十年五月初四日广西巡抚臣熊学鹏跪奏,为恭折覆奏事。承准大学士舒赫德、于敏中字寄内开,乾隆四十年三月三十日奉上谕:前日据熊学鹏奏查出字句违碍不应存留

  • 平定两金川方略艺文四·阿桂

    平定两金川诗【七言律诗十二首谨序】司经局洗马【臣】梦 吉【臣】闻立极统元之圣授图益地之君或制五兵或张九伐盖兼弱攻昧讫声教之大同禁暴戢凶佐雍熙之郅治皆秉如神之智本至仁之心如权重轻不爽铢黍如度长短不失毫厘

  • ●序·徐栋

    古之言治道者要在于养民而已牧令养民者也以仁心为之质而又有其才以佐之斯利兴弊除家给人足而治蒸蒸日上焉此其道徐致初太守得之太守粹于学精于治积数十年之所得于心者辑牧令一书其发明古人之良法美意为天下后世治道之

  • 三·钱穆

    我现在想由外面形态转进一步,来讲中国文化的意义究竟在哪里。上面说过,中国文化开始就摆在一个大局面上,而经历绵延了很长时期。这里便已包蕴中国文化一种至高至深的大意义。中国一部古经典《易经》说:"可大可久",这是中国

  • 卷二十二上·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十二上 朱批李绂奏摺 雍正元年八月初一日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臣】李绂谨 奏爲据实奏 闻事钦惟 皇上爱民如子视民如伤比因山东连岁歉收

  • 第五章 民国初年的外交和蒙藏问题·吕思勉

    民国初年,原是一个外交更新的好机会,然而其劈头记录在外交史上的,却是大借款和边疆交涉问题。要讲民国初年的借款问题,必须回溯到清末。原来当清末,日、俄两国,在东三省的势力,太膨胀了。政府乃想引进各国的资本,以为抵制之计

  • 卷三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三十户部十五俸给二事例洪武十八年令天下有司官俸米折钞每二贯五百文准米一石 永乐元年令各都司并河南浙江江西山东山西五布政司按察司及王府官俸旧全支米者米钞中半兼支湖广福建广东广西陕西北

  • 實性第三十六·苏舆

      孔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今謂性已善,不幾於無教而如其自然!又不順於為政為道矣。且名者性之實,實者性之質。質無教之時,何遽能善?善如米,性如禾。禾雖出米,而禾未可謂米也。性雖出善,而性未可謂善也。米與善,人之繼天而

  • 大学衍义卷四十一·真德秀

    齐家之要三定国本建立之计宜蚤春秋庄六年九月丁卯子同生胡安国曰经书子同生所以正国家之本防后世配嫡夺正之事垂训之义大矣此世子也其不曰世子何也天下无生而贵者誓于天子然后为世子臣按贾谊之书有曰誓明则民定而出于

  • 贤劫经卷第五·佚名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寂然度无极品第十四  何谓寂然度无极有六事。假使能断诤讼之法性常和调。是曰布施。若身口心笃信悦豫。不犯诸法与道合同。是曰持戒。以无阴盖五阴六衰受正无碍。是曰忍辱。其三昧定无能动

  • 阿格尼丝·格雷·安妮·勃朗特

    《阿格尼丝·格雷》是安恩·勃朗特的代表作,有很强的自传性,全书以女主人公第一人称的叙述语气写成。这是英国维多利亚朝一部很有深度的优秀的现实主义小说,作者站在那个时代的进步立场上,揭示了社会的不平等和不合理,对于

  • 春消息·佚名

    寂寞守空闺之女本多,他独愿“助人为乐”。无论寡妇、使女、小姐、仆妇,有求必应,不择贵贱,母与女齐御主与仆同欢。好一幅“阴阳交欢大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