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二六一 广西巡抚熊学鹏奏遵旨查缴违碍书籍并未拘系家属折

二六一 广西巡抚熊学鹏奏遵旨查缴违碍书籍并未拘系家属折

乾隆四十年五月初四日

广西巡抚臣熊学鹏跪奏,为恭折覆奏事。

承准大学士舒赫德、于敏中字寄内开,乾隆四十年三月三十日奉上谕:前日据熊学鹏奏查出字句违碍不应存留各书进呈销毁一折,随于折内批示,以粤西此等事少,不必过求矣。今阅缴到书籍内高熊征抄本文集,其《平滇三策》尚属有见,卽其中签出各句,亦系设为贼意诘难之词,并无关碍。所云昭义将军,系马承荫,曾经袭封伯爵,后降顺逆潘,党恶为虐,原属反复无良之人。但高熊征致书于彼,劝其归正,非与私通。此外诸篇,虽间有激烈过甚之词,并非谬妄,不在应毁之列。至陆显仁《格物广义》一部,多系剽窃前人讲学麈言,杂以一己拘墟之见,所谕多踳驳不纯,留之恐贻悞后学,其书板、书本自应销毁,并书名亦不必存。至其书内所签各处,均非讪诋之语,不得谓之悖逆,竟可无事苛求。恐熊学鹏因查有应毁书籍,輙将其家属拘系,致愚民畏惧惊惶,则过当矣。着传谕熊学鹏,如查书之家,其子孙有拘系者,卽行释放宁家,但谕以向后勿拾唾余,妄有著述,致干不遵教令之咎。熊学鹏卽速妥协办理,毋致稍涉滋扰。将此谕令该抚知之。仍将如何遵办之处,附便覆奏。钦此。遵旨寄信到臣。又臣赍折差弁回粤,奉到朱批:粤西此等事少,不必过求。钦此。

臣查粤西地方前次查办高熊征、陆显仁书籍之时,臣并未饬令将各家属拘系,今接奉谕旨,止令将陆显仁《格物广义》一部销毁,无事苛求。惟谕向后勿拾唾余,妄有著述,致干不遵教令之咎。臣跪诵之下,仰见我皇上办理政务,大中至正,不使稍涉过当之至意。除遵旨饬令浔州府知府陆燝将陆显仁《格物广义》一部,查其书板、书本解省销毁,并书名亦不必存外。臣查先经臣奏准于各属丞倅佐贰敎职内,择其为人诚妥、通晓文义者,亲往各绅士家,遵旨明白传谕,令其将违碍书籍卽行交出,并无干碍。等因在案。又接准廷寄:江西巡抚海成奏称,令各属传集地保,逐户晓谕,无论全书、废卷,俱令呈缴,偿以倍价,各该督抚照式一体妥办。亦经臣饬各属州县实力妥办。各在案。尚未据各属覆齐。此次钦奉谕旨,应卽令原派委员及各州县劝谕所属绅士,向后不可剽窃陈书,杂以一己拘墟之见,妄有著述,贻悞后学。如查有旧日家藏著述,止将其书籍呈送,臣汇核恭折奏闻,不得擅将该家属子孙拘系,更不必出示出差,稍涉惊扰。统俟通省各属覆齐,臣另行汇核奏闻。

谨将臣现在接奉谕旨遵办之处,先行恭折覆奏,伏惟圣鉴训示。谨奏。

朱批:知道了。

(宫中朱批奏折)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刘昫
  列传第五十六 宗室宰相·欧阳修
  卷四百五·列传第一百六十四·脱脱
  卷十·本纪第十·脱脱
  卷第二百四十七 唐紀六十三·司马光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四十二·佚名
  卷三十九·叶盛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九 逆臣传三·纪昀
  一一八三 军机大臣奏遵旨询明《琴谱》系世俗常用之法合将原书缴进片·佚名
  卷之十五·祁韵士
  南唐书卷十七·马令
  一九一一年一月卅日至十月卅日·胡适
  卷一百九十·雍正
  卷七十一·雍正
  都察院·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九·梅鼎祚

    钦定四库全书古乐苑卷九明 梅鼎祚 编鼓吹曲辞【二】拟汉铙歌朱鹭          梁王僧孺因风弄玉水映日上金堤犹持畏罗缴未得异鳬鷖闻君爱白雉兼因重碧鸡未能声似凤聊变色如珪愿识昆明路乘流饮复栖同前   

  • 梅尧臣·朱自清

    梅尧臣,字圣俞,人称宛陵先生。宣州宣城人。以从父荫,名询,父名让。补太庙斋郎。历主簿、桐城河南。后以谢绛为河南府通判,移佐河阳。《宋史》失载。县令,监税湖州,签署忠武、镇安两军节度判官。初,大臣屡荐宜在馆阁。尝一召试

  •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北京梨园金石文字録》·张次溪

    (近人)张江裁 辑●目录《北京梨园金石文字録》序《北平梨园金石文字録》题辞北京梨园金石文字録 梨园馆碑记在右安门内陶然亭,今已磨毁。 重修喜神祖师庙碑志在崇文门外精忠庙 重修喜神殿碑序崇文门外精忠庙 重修安

  • 列传第九 王沈(子浚) 荀顗 荀勖(子籓 籓子邃 闿 籓弟组 组子奕) 冯紞·房玄龄

    王沈,字处道,太原晋阳人也。祖柔,汉匈奴中郎将。父机,魏东郡太守。沈少孤,养于从叔司空昶,事昶如父。奉继母寡嫂以孝义称。好书,善属文。大将军曹爽辟为掾,累迁中书门下侍郎。及爽诛,以故吏免。后起为治书侍御史,转秘书监。正元

  • 卷一·黄以周

      英宗   △治平四年(丁未,一○六七)   1、四月(案:钱大昕《四史朔闰考》:是月戊申朔。) 乙卯,初,御史中丞王陶等屡言韩琦自嘉祐末专执国柄,君弱臣彊,乞行退罢。是日,陶遂极口诋琦,意谓必能逐去。既而上不许,陶始失望。(《纪事

  • 卷八·岳珂

      九江郡城   九江郡自梁太清始奠湓口,湓口乃汉灌婴所筑也,灌井在焉。故余家晋盆杅事,犹有冢居城中,城负江面山,形胜盘据,三方阻水,颇难于攻取。开宝中,曹翰讨胡,则逾年不下。或献计于翰曰:"城形为上水龟,非腹胁不可攻。"从

  • 路史卷三十·罗泌

    国名纪杂国上贯:国也。贯鼎。贯所重齐宋盟处。预云:?县西北有贯城。《水经注》俗曰:“薄城”,按:定陶有贯城。今在济隂。名?泽城。即古贯国。有贯氏。(国事齐有贯珠)。鄵:《盟?图?》云:鄵,侯国。在慈州。郑伯卒处。(襄

  • 第一○八札光绪二年五月十八日一一三○五-一·佚名

    福建按察使张,饬淡水厅造报参罚事件札淡水厅(注一)钦加布政使衔、福建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统辖全省驿传事务、策勇巴图鲁张为饬催造报事。照得奉准部咨,文武各衙门,应将已未开报参罚事件,按月分造确册

  • 清高宗实录选辑二·佚名

    乾隆三十四年 乾隆三十五年 乾隆三十六年 乾隆三十七年 乾隆三十八年 乾隆三十九年 乾隆四十年 乾隆四十一年 乾隆四十二年 乾隆四十三年 乾隆四十四年 乾隆四十五年 乾隆四十六年 乾隆四十七年 乾隆四十八年 乾隆四

  • 钦定元史语解卷二十三·佚名

    <史部,正史类,钦定辽金元三史国语解__钦定元史语解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元史语解卷二十三人名特穆尔喇实 【特穆尔铁也剌实唐古特语吉祥也卷一百六十八作帖木剌思】酬尼赀 【卷一百六十九作丑妮子因无解义但改字面】巴

  • ·会攻小埔心生擒伪西王陈哑狗弄张三显等惩办摺·丁曰健

    奏为策调彰化文武官绅督率兵勇民团会攻小埔心老巢,生擒伪西王陈哑狗弄;并先后拿获逆首张三显等多名,分别惩办;彰属海口一带贼庄,俱已肃清;恭摺驰陈,仰祈圣监事。窃臣于本年四月初四日,谨将彰属余匪思逞,克期击散

  • 卷四十五 蒯伍江息夫传 第十五·班固

    (蒯通,伍被,江充,息夫躬)【原文】蒯通,范陽人也,本与武帝同讳。楚汉初起,武臣略定赵地,号武信君。通说范陽令徐公曰:“臣,范陽百姓蒯通也,窃闵公之将死,故吊之。虽然,贺公得通而生也。”徐公再拜曰:“何以吊之?”通曰:“足下为令十余年

  • 弇山堂别集卷五十·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兵部尚书表陈宁湖广茶陵人即陈亮洪武元年任本年谪松江府知府单安仁直隶凤阳人故元枢密院判丁酉年归附洪武元年任二年辞归六年起山西行省参知政事八年再起任十年致仕后给二品诰命安统国初入仕洪武二年任

  • 卷七十四·王与之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订义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七十四   宋 王与之 撰防氏为量王昭禹曰栗之为果有坚栗难渝之意先王之为量使四方观之以为则万世守之以为法以立天下之信而无致渝焉所以名官谓之防氏【○郑锷

  • ·知行合一··王守仁

    答顾东桥书顾东桥(公元1476&mdash;&mdash;1545年),名鳞,字华玉,号东桥。江苏江宁人。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擅写诗,见《明史》卷二八六。 钱德洪的序是《答人论学书》,而《阴阳全书》则用《答顾东桥书》。日本有人解释说,当

  • 佛说圣佛母小字般若波罗蜜多经·佚名

    西天中印度惹烂驮罗国密林寺三藏赐紫沙门臣天息灾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并诸百千俱胝那庾多菩萨,复有百千俱胝那庾多梵王帝释护世,诸大众等,恭敬围绕。尔时,世尊于吉祥宝藏师

  • 白苏斋类集·袁宗道

    诗文别集。二十二卷。明袁宗道撰。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前后刊刻。《白苏斋类集》按文体编次,前有姚士麟《白苏斋类集序》一篇。正集包括古诗类二卷,今体三卷,绝句一卷,馆阁文类二卷,序类二卷,志状祭文类三卷,记类一卷,笺牍

  • 过去世佛分卫经·佚名

    佛说过去世佛分卫经,一卷,西晋竺法护译。分卫为乞食之梵语Pi&ndotblw;&ddotblw;ap&amacron;tika,说过去世有佛。与弟子俱乞食。有一妇见其仪容,发心使所生之子出家而得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