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附录陕西总督岳钟琪奏折 三、追根溯源,吕留良正是罪

  编者按:这份奏章写于雍正六年十月初二日。张熙继续供出了其师曾静主要受吕留良著述的影响,并供出了一些有关人员。岳钟琪因而上奏,请查抄吕留良家及拘拿其家属有关人员,使此案进一步扩大。

  【原文】

  陕西总督臣岳钟琪谨奏:为逆犯续吐情由,谨再密奏,兼封诗册进呈事。窃查逆犯张倬持其师夏靓即曾静逆书到臣,臣随将设法讯诱缘由于九月二十八日、三十日两次缮折奏闻。其时因刑讯之际,搜出张倬贴身随带之书,故于前折内逐一声明,而其行李中所有抄写《易经》、诗册、医方各一本,臣未暇细阅,惟同行李封贮,恭候谕旨到日,连逆犯一并解赴京师。但臣因其有湖广等省一呼可定之言,虑党已有成谋,必须速得实情,早图殄灭。故三十日酉刻,复传按察司硕色于密室坐听,然后令张倬入署,臣伪为恳切之言以相试探,力问湖广等处,何以一呼可定。彼言:“但据民情,乃不易之理。”

  臣云:“皇上御极以来,察吏安民,民情悦服,尔以民情为据,万不可信矣。尔等自必有兵、粮,将于何处举动,方自信一呼可定耳!”

  彼云:“我等但有同志数人讲此义理,其他悉非所知。”

  臣伪诘之云:“汝昨所言,大抵迂腐儒生,必更有智勇兼备之人,方可济事。”

  彼云:“我师曾静并刘之珩、严赓臣等俱有本领韬略,大不可量,但能聘用吾师,何愁不济,即何以使湖广等六省一呼可定之法,亦惟吾师有此智略,我后生小子岂能见及?不过奉命致书,传达吾师面嘱之言,有六省传檄可定之语耳。”

  臣细听其言,详审其状,但问及兵粮等语,彼即支吾。而极力崇奖其师,劝臣聘用。方此辈到处惑乱人心,潜谋不道。其谋逆确据,俟拿获伊师曾静,严讯必得实情。因又细问其平日往来相与之人,并其所祖述师承之据。彼云:“我辈同志之人素所宗者,系吕晚村,号东海夫子,我曾亲自到其家,见其所著备忘录,并《吕子文集》,惜其子孙不肖,忽背先志,贪慕荣利,已作仕宦,可为痛恨!今行李中所有抄录诗册,即晚村作也。”

  臣云:“诗无关系本朝语。”

  彼云:“其诗内如《钱墓松歌》、《如此江山图歌》及凡空字处皆是也。”

  臣又坚问其父兄名字,并同谋诋毁者,更有何人。彼一一吐出,臣谨详开密折,并诗册一本,密封进呈御览。

  【译文】

  陕西总督臣岳钟琪谨奏,为逆犯续吐情由,谨再密奏,兼封诗册进呈事。查叛逆犯人张倬手持他师傅夏靓即曾静谋划造反的书信投臣,臣随即设法诱导审讯的前因后果,已分别于九月二十八日和三十日两次修书奏明天子。当时,因为在刑讯期间,搜出张倬贴身随带的两本书,故在上次奏折内逐一写出书名,而他行李中还有抄写的《易经》、诗册、医方各一册,臣没有空闲仔细翻阅,只是和行李一块封存起来,恭候圣谕到后,连同逆犯一并押赴京师。但臣又考虑到因他说过:对湖广等省一呼可定的狂言,担心叛逆团伙已有谋划好的计策,必须赶快查出实际情况,以便及早设法歼灭。所以,在九月三十日下午酉刻又传令按察司硕色在密室中听审,然后叫张倬进入总督衙门,臣假说一些恳诚切肤之言,以试探他,力求查清为什么说湖广等地能一呼而平定。他说:“只是根据民情,就是可靠的道理。”

  臣说:“当今皇上执政以来,明察官吏,稳定民心,国民心悦诚服,你以民情为据,万万不能相信。你们自己肯定有军队,有粮食,决定在什么地方起义,才能自信六省会一呼可定!”

  他说:“我们只有几个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分析过其中道理,其他我知道的也不全面。”

  臣假装着追问他:“根据昨天的交谈,你只不过是一个迂腐而不懂世事的儒生,一定有足智多谋的人支持你们,才能成就大事。”

  他说:“我的师傅曾静和刘之珩、严赓臣等都本领高强,很有用兵谋略,如能聘用我的师傅,何愁不能成就大业?!所以能使六省一呼百应,只是我的师傅才有这样雄才大略,我一个小后生,岂能有如此高见?我只不过是奉命送信,传达意思,我师傅当面嘱咐我的话有六省一传檄文即可安定大局这样一句。”

  臣细听他的话,仔细观察他的面部表情,但问到军队和粮食时,他却支吾不答。接着极力向我推崇他的师傅,他就劝我聘用。由此看来,大概这伙人正在到处扰乱民心,暗地谋划着大逆不道造反的事,他们叛逆的确实证据,等抓获他师傅曾静之后,严加审讯,必能得到实情。顺势又询问他平时相互交往的有哪些人,并效法何人的学说为理论依据。他说:“我们几个志同道合的一向效法的人是吕晚村,号东海夫子,我曾亲自到过他家,看见他所著的《备忘录》,和《吕子文集》,可惜其子孙不贤惠,违背先人的志愿,贪慕荣华和功利,已经担任了朝廷的官职,实在令人痛恨。现在我的行李中所抄录的诗册,就是吕晚村的作品。”

  臣说:“诗里并无牵涉本朝的言辞。”

  他说:“他的诗册里,如:《钱墓松歌》、《如此江山图歌》等,凡有空格未写字的地方都关于本朝的词语。”

  臣又坚持查问他父亲、兄弟的名字和同谋造反的还有何人,他一一吐露。臣将这些都详细开列于密折中,另有诗册一本一起密封进呈,恭请皇上御览。

  【原文】

  但密伏查:吕晚村,名曰吕留良,本前朝逋儒,我朝定鼎之后,彼惟以著书论文为事。与绅士讲艺往来,未闻有不法形迹。是以伊孙前于一念和尚案内,犯赤族之诛,蒙圣祖仁皇帝念其为读书明理之人,必无知情怙恶之事,不特有其子姓,抑且原其本身。此诚天高地厚之仁,而吕留良自有当洗心感戴,凡从前所作悖逆诗谣,即应销毁,乃竟敢留存如故,以致传抄匪人,由此推之,罪大恶极,实神人之所共愤,国法之所不容者也。虽吕留良久已身故,而其子孙尚存,保无踵继前恶,伏慝衔奸。况据张熙现供,吕留良著有《备忘录》,藏匿在家,则其奸罔之辞,窃恐不至于此。抑恳圣主密饬浙江督臣李卫遴委亲信,文武干员,密至吕留良家内,仔细搜查《备忘录》等书,并拘拿吕留良子孙嫡属,讯有实据,上请天威,严戮尸之典,行族灭之诛,庶可靖逆孽以灭妖邪,正人心而彰国法。即臣于痛恨之中,亦惟有额手上庆矣!除张熙发交按察司硕色牢固监禁外,臣谨缮折密奏,伏乞皇上睿鉴,为此谨奏。雍正六年十一月初二日。朱批:卿此忠诚之心,天祖自然鉴之,朕之嘉悦之怀,笔难宜谕。湖南已差钦差前往,江浙已谕该督密审矣。此等匪类自寻败露者,实皆上天神明之大德,非人力之所能者。朕实庆幸,而感畏之情愈加数倍矣,期共勉之。

  【译文】

  但暗中查知:吕晚村,名吕留良,原是明代的一个避世儒生,我朝建都中原之后,他就以写书、做文章为自己的职业,和绅士们交流做文的技艺,没听说有违法的迹象。所以,前些时他的孙子在一念和尚的案件中,犯下了诛灭全家之罪。承蒙圣祖考虑他是读书人通达事理,一定不会有知情和犯罪的举动,不但赦免了他子孙和家族,而且对他本人也宽大处理,这真是天高地厚的仁义之举。而吕留良(的后代)应当悔过自新,感恩戴德,凡是从前所做的荒谬叛逆类诗词歌谣,应即刻销毁。但他竟然依旧保存,以致被图谋不轨之人传抄。由此推论,实是罪大恶极之人,神人共愤、图法不容的人。虽然吕留良早已死去,他的子孙还活着,很难保证没有继承吕留良的奸恶,暗藏谋反的祸心。况且据张熙现供,吕留良写有《备忘录》藏在家中,那么他的叛逆狂悖的言论恐怕不止这些。恳请圣上密令浙江督臣李卫挑选派亲信,得力的文武官员,秘密地到吕留良家中,仔细搜查《备忘录》等书,并拘捕捉拿吕留良子孙嫡系家属。审讯出来已有确实证据,上请天威,对吕留良实行开棺戮尸的法典,执行灭族的刑法。这样才可以平除叛逆,灭去妖邪,端正民心,以表明国法。即便是臣于痛恨之中,也会以手加额表示庆幸了。除了把张熙交给按察司硕色严加看管之外,臣谨修密折,奏明皇上,为此谨奏。雍正六年(年)十月初二日。雍正朱笔批示:你的这种忠诚之意,上天圣祖自然会知道的,我的喜悦心情,难以用笔来写出。湖南省已派钦差前往办理,浙江也晓谕当地总督,秘密审查。这些叛逆之人,如此自我败露,确实是上天神明的大恩大德,并非我们人力所能做到的。朕真的非常庆幸,感激敬畏之情倍增,希望与你共勉。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一 谢举 何敬容·姚思廉
  卷四百一十九·列传第一百七十八·脱脱
  卷一·本纪第一·脱脱
  卷五百二 列传二百八十九·赵尔巽
  卷三百六十二 列传一百四十九·赵尔巽
  卷六·佚名
  第三十三回 遭弹劾改任国务员 冒公民胁举大总统·蔡东藩
  大明仁宗昭皇帝宝训卷之二·杨士奇
  ●矛盾原由·高拱
  卷之一千七十五·佚名
  卷六十五·班固
  卷六十八·司马迁
  卷十三 异姓诸侯王表 第一·班固
  木邦土司传·张廷玉
  卷十九·阿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柴望·唐圭璋

      望字仲山,号秋堂,又号归田,衢之江山人。嘉定五年(1212)生。嘉熙中,为太学上舍。淳祐丙午元旦日蚀,诏求直言,及撰丙丁龟鉴十一卷上之,忤贾似道,诏下府狱。大尹赵与疏救放归。景炎二年(1277),以布衣特旨授迪功郎,史馆编校。宋亡,自

  • 十八家诗抄·卷三·曾国藩

      鲍明远五古一百三十一首  采桑  季春梅始落,工女事蚕作。采桑淇洧间,还戏上宫阁。早蒲时结阴,晚篁初解箨。  蔼蔼雾满闺,融融景盈幕。乳燕逐草虫,巢蜂拾花萼。是节最暄妍,佳服又新烁。  绵叹对迥涂,扬歌弄场藿。

  • 第三十九出 栖真·孔尚任

    ◎乙酉六月〖醉扶归〗(净扮苏昆生同旦上)(旦)一丝幽恨嵌心缝,山高水远会相逢;拿住情根死不松,赚他也做游仙梦。看这万叠云白罩青松,原是俺天台洞。(唤介)师父,我们幸亏蓝田叔,领到栖霞山来。无意之中,敲门寻宿,偏撞着卞玉京做了这葆

  • ●几社壬申合稿卷之十·佚名

    华亭杜骐征 徐凤彩 盛翼进仝选 五言律诗二 五言排律 七言律诗一 ◆五言律诗二 行乐词(陈子龙) 悯乱(李雯) 感秋(李雯) 独立(徐孚远) 避地(朱灏) 雨(夏允彝) 舟涸(陈子龙) 偕诸公集盛氏(陈子龙)&nbs

  • 卷首二·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千叟宴诗卷首二聨句诗千叟宴聨句用柏梁体【有序】寅荷昊苍眷佑之长衍之数五十仰承祖德孳培之旧予有臣三千爰稽家法以开筵共迓天恩而益夀式举柏梁之咏代拈茶宴之题维时启韶嵗之奋生近中天而已盛弧眀见

  • 卷三·贾谊

    俗激(事势)大臣之俗,特以牍书不报,小期会不答耳,以为大故,以为大故不可矣。天下之大指,举之而激。俗流失,世坏败矣,因恬弗不知怪,大故也。加刀笔之吏,务在筐箱,而不知大体,陛下又弗自忧,故如哉!夫邪俗日长,民相然席于无廉丑,行义非循

  • 卷三百二十一 元豐四年(辛酉,1081)·李焘

      起神宗元豐四年十二月盡其月   十二月癸丑朔,詔:「高遵裕自去月丁酉後未有奏報,不聞軍前攻戰次第。令鄧繼宣厚以金帛募勇士齎書閒道走軍前取報,及體探見今措置次第以聞。仍移文與潘定、劉僅等,亦令選募或差人展轉往

  • 宋史全文卷三十一·佚名

    宋理宗一理宗皇帝,乃太祖皇帝十世孙,宁宗皇帝子也。初,孝宗时,望气者言:『会稽有天子气,后三十年,当生真人。』太祖九世孙荣文恭王家于绍兴府之山阴县,夫人全氏,以开禧元年正月癸亥诞上于虹桥里第,前一夕,荣王梦一紫金帽人来谒,比

  • 孟知祥传·欧阳修

    孟知祥字保胤,邢州龙冈人,他的叔父孟迁,正值唐朝末年,占据邢、氵名、磁三州,被晋俘虏,晋王以孟迁守泽潞,梁军攻晋,孟迁以泽潞投降梁。孟知祥的父亲孟道,独自留下侍奉晋但不显露。等到孟知祥成年,晋王以他弟弟李克让的女儿嫁给他

  • 翟守素传·脱脱

    翟守素,济州任城人。父亲翟溥,为后晋左司御率府率。翟守素因父亲官职之故任殿直,历后汉、后周,升为供奉官,管领承天军使。宋乾德年间,他为引进副使,跟随王全斌伐蜀,以来回奔跑报告军事情况为职。蜀平定后,升为判四方馆事。宋廷

  • 本性篇第十三·王充

    情性者,人治之本,礼乐所由生也。故原情性之极,礼为之防,乐为之节。性有卑谦辞让,故制礼以适其宜;情有好恶喜怒哀乐,故作乐以通其敬。礼所以制,乐所为作者,情与性也。昔儒旧生,着作篇章,莫不论说,莫能实定。周人世硕,以为“人性有善

  • 卷第九·佚名

    祖堂集卷九 祖堂卷九 落浦 落浦和尚嗣夹山,在澧州。师讳元安,凤翔麟游人也,姓谈。自少歧阳怀恩寺从兄佑律师受业。至于论经,无不该通。先礼翠微,次谒临济,各有所进。后闻夹山直造澧阳。才展座具,时夹山问:“这里无残饭

  • 三唤四唤·佚名

    有一对夫妻,丈夫是一个儒生极其排佛,妻子却笃信佛教。丈夫听妻子终日念佛十分厌恶,怎奈无法可施。   一日心生一计,在家大唤其妻名字不止,其妻厌而生怒,问儒生为何唤其名,儒生回答道:“我叫你几声你就烦

  • 萬如禪師語錄卷第二·佚名

    嗣法門入行猷等編住福建興化府曹山上生禪寺語錄師於崇禎壬午年四月初六日入院。三門。我此法門,八字打開,腳下無私,直往直來。且入門一句作麼生道?拽拄杖便入。佛殿靈山一會,儼然未散,直下見得,不隔一線。從他三十二相八十種

  • 来南录·李翱

    记行著作。唐李翱撰。一卷,翱字习之,赵郡, (约当今河北赵县)人,一作成纪(约当今甘肃天水)人。贞元进士,历官庐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撰有《李文公集》等。是篇约八百四十字。记其元和四年(809)十月奉命南下,自东都洛阳出发

  • 纬略·高似孙

    笔记。宋高似孙撰。十二卷。似孙字续古,号疏寮,浙江余姚人。淳熙进士。历官校书郎、处州太守等。有《史略》、《骚略》诸书传世。自称“既辑《经略》、《史略》、《集略》,事有佚者、琐者为《纬略》。盖与诸《略》相

  • 武当福地总真集·刘道明

    元刘道明集。前有自序,撰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述武当山峰岩溪涧、宫观本末、神仙灵迹、仙禽神兽、奇草灵木、真武神历代封号及传记、录善降日、供献仪物、古今明达等。

  • 巡台退思录·刘璈

    文集。作者刘璈,字兰洲,湖南岳阳人。1874年(同治十三年)被派往台湾任职。1881年(光绪七年)升任分巡台湾兵备道。后因与台湾巡抚刘铭传交恶,被弹劾革职,流放黑龙江,卒以病死。在台期间曾集公牍辑为《巡台退思录》,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