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越绝卷第四

  越绝计倪内经第五

  昔者,越王句践既得反国,欲阴谋吴。乃召计倪而问焉,曰:“吾欲伐吴,恐弗能取。山林幽冥,不知利害所在。西则迫江,东则薄海,水属苍天,下不知所止。交错相过,波涛浚流,沈而复起,因复相还。浩浩之水,朝夕既有时,动作若惊骇,声音若雷霆。波涛援而起,船失不能救,未知命之所维。念楼船之苦,涕泣不可止。非不欲为也,时返不知所在,谋不成而息,恐为天下咎。以敌攻敌,未知谁负。大邦既已备,小邑既已保,五谷既已收。野无积庾,廪粮则不属,无所安取?恐津梁之不通,劳军纡吾粮道。吾闻先生明于时交,察于道理,恐动而无功,故问其道。”计倪对曰:“是固不可。兴师者必先蓄积食、钱、布、帛。不先蓄积,士卒数饥。饥则易伤,重迟不可战。战则耳目不聪明,耳不能听,视不能见,什部之不能使,退之不能解,进之不能行。饥馑不可以动,神气去而万里。伏弩而乳,郅头而皇皇。疆弩不彀,发不能当。旁军见弱,走之如犬逐羊。靡从部分,伏地而死,前顿后僵。与人同时而战,独受天之殃。未必天之罪也,亦在其将。王兴师以年数,恐一旦而亡。失邦无明,筋骨为野。”越王曰:“善。请问其方。吾闻先生明于治岁,万物尽长。欲闻其治术,可以为教常。子明以告我,寡人弗敢忘。”

  计倪对曰:“人之生无几,必先忧积蓄,以备妖祥。凡人生或老或弱,或疆或怯,不早备生,不能相葬。王其审之。必先省赋敛,劝农桑。饥馑在问,或水或塘。因熟积以备四方。师出无时,未知所当。应变而动,随物常羊。卒然有师,彼日以弱,我日以疆。得世之和,擅世之阳,王无忽忘。慎无如会稽之饥,不可再更。王其审之。尝言息货,王不听,臣故退而不言,处于吴、楚、越之间,以鱼三邦之利,乃知天下之易反也。臣闻君自耕,夫人自织,此竭于庸力,而不断时与智也。时断则循,智断则备。知此二者,形于体万物之情,短长逆顺,可观而已。臣闻炎帝有天下,以传黄帝。黄帝于是上事天,下治地。故少昊治西方,蚩尤佐之,使主金。玄冥治北方,白辨佐之,使主水。太皞治东方,袁何佐之,使主木。祝融治南方,仆程佐之,使主火。后土治中央,后稷佐之,使主土。并有五方,以为纲纪。是以易地而辅,万物之常。王审用臣之议,大则可以王,小则可以霸,于何有哉?”

  越王曰:“请问其要。”计倪对曰:“太阴三岁处金则穣,三岁处水则毁,三岁处木则康,三岁处火则旱。故散有时积,籴有时领,则决万物不过三岁而发矣。以智论之,以决断之,以道佐之。断长续短,一岁再倍,其次一倍,其次而反。水则资车,旱则资舟,物之理也。天下六岁一穣,六岁一康,凡十二岁一饥,是以民相离也。故圣人早知天地之反,为之预备。故汤之时,比七年旱而民不饥,禹之时,比九年水而民不流。其主能通习源流,以任贤使能,则转毂乎千里外,货可来也。不习,则百里之内,不可致也。人主所求,其价十倍,其所择者,则无价矣。夫人主利源流,非必身为之也。视民所不足,及其有余,为之命以利之,而来诸侯。守法度,任贤使能,偿其成事,传其验而已。如此,则邦富兵强而不衰矣。群臣无空恭之礼、淫佚之行,务有于道术。不习源流,又不任贤使能,谏者则诛,则邦贫兵弱。刑繁,则群臣多空恭之礼、淫佚之行矣。夫谀者反有德,忠者反有刑,去刑就德,人之情也,邦贫兵弱致乱,虽有圣臣,亦不谏也,务在谀主而已矣。今夫万民有明父母,亦如邦有明主。父母利源流,明其法术,以任贤子,徼成其事而已,则家富而不衰矣。不能利源流,又不任贤子,贤子有谏者憎之,如此者,不习于道术也。愈信其意而行其言,后虽有败,不自过也。夫父子之为亲也,非得不谏。谏而不听,家贫致乱,虽有圣子,亦不治也,务在于谀之而已。父子不和,兄弟不调,虽欲富也,必贫而日衰。”

  越王曰:“善。子何年少,于物之长也?”计倪对曰:“人固不同。慧种生圣,痴种生狂。桂实生桂,桐实生桐。先生者未必能知,后生者未必不能明。是故圣主置臣不以少长,有道者进,无道者退。愚者日以退,圣者日以长,人主无私,赏者有功。”

  越王曰:“善。论事若是,其审也。物有妖祥乎?”计倪对曰:“有。阴阳万物,各有纪纲。日月、星辰、刑德,变为吉凶,金木水火土更胜,月朔更建,莫主其常。顺之有德,逆之有殃。是故圣人能明其刑而处其乡,从其德而避其衡。凡举百事,必顺天地四时,参以阴阳。用之不审,举事有殃。人生不如卧之顷也,欲变天地之常,数发无道,故贫而命不长。是圣人并苞而阴行之,以感愚夫。众人容容,尽欲富贵,莫知其乡。 ”越王曰:“善,请问其方。”计倪对曰:“从寅至未,阳也。太阴在阳,岁德在阴,岁美在是。圣人动而应之,制其收发。常以太阴在阴而发,阴且尽之岁,亟卖六畜货财,以益收五谷,以应阳之至也。阳且尽之岁,亟发籴,以收田宅、牛马、积敛货财,聚棺木,以应阴之至也。此皆十倍者也。其次五倍。天有时而散,是故圣人反其刑,顺其衡,收聚而不散。”

  越王曰:“善。今岁比熟,尚有贫乞者,何也? ”计倪对曰:“是故不等,犹同母之人,异父之子,动作不同术,贫富故不等。如此者,积负于人,不能救其前后。志意侵下,作务日给,非有道术,又无上赐,贫乏故长久。” 越王曰:“善。大夫佚同、若成,尝与孤议于会稽石室,孤非其言也。今大夫言独与孤比,请遂受教焉。”计倪曰:“籴石二十则伤农,九十则病末。农伤则草木不辟,末病则货不出。故籴高不过八十,下不过三十,农末俱利矣。故古之治邦者本之,货物官市开而至。”越王曰:“善。”计倪乃传其教而图之,曰:“审金木水火,别阴阳之明,用此不患无功。”越王曰:“善。从今以来,传之后世以为教。”

  乃着其法,治牧江南,七年而禽吴也。甲货之户曰粢,为上物,贾七十。乙货之户曰黍,为中物,石六十。丙货之户曰赤豆,为下物,石五十。丁货之户曰稻粟,令为上种,石四十。成货之户曰麦,为中物,石三十。己货之户曰大豆,为下物,石二十。庚货之户曰穬,比疏食,故无贾。辛货之户曰□,比疏食,无贾。壬癸无货。

猜你喜欢
  卷六十七 杨胡硃梅云传第三十七·班固
  志第十五 食货六·魏收
  卷十三·本纪第十三·脱脱
  东都事略卷八十二·王称
  读礼通考卷二十·徐乾学
  卷之一百六十二·佚名
  ●绎史恤谥考卷四·温睿临
  殿阁词林记卷二十一·廖道南
  一四七五 军机大臣奏将《通鉴辑览》移写添载各条黏签进呈恭候钦定片·佚名
  荀伯玉传·李延寿
  郭衍传·李延寿
  卷一百九十四·杨士奇
  卷七十六·雍正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六十五·佚名
  钟文邦·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存悔斋稿·龚璛

    (元)龚璛 撰咏岳王孙县尉复栖霞坟田岳鄂诸孙复墓田清明寒食起新烟道傍为我除苍桧山下如今哭杜鹃高庙神灵应悔此中原父老尚凄然西湖靡靡行人去却望栖霞转可怜盛庶斋先生初见于维扬程雪楼学士坐中再见练溪学官诗见遗次韵

  • 卷九十七·徐世昌

    汪缙汪缙,字太绅,号爱庐,吴县人。诸生。有《二耕草堂集》。夏日闲居杂咏吴趋盛豪华,阊门最繁剧。每苦炎夏蒸,烟火万家窄。曰余在戊辰,曾此设讲席。咿唔闤阓间,名利共物役。本性爱萧疏,时欲蜡幽屐。赖有羽人家

  • 卷六·梅鼎祚

    <集部,总集类,古乐苑钦定四库全书古乐苑卷六明 梅鼎祚 编燕射歌辞【一晋 宋 齐】【周礼大宗伯之职曰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以宾射之礼亲故旧朋友以飨燕之礼亲四方之宾客大行人掌大宾之礼大客之仪以亲诸侯以九仪辨

  • 西昆詶唱集序·杨亿

    唐二百八十年朝以诗取士士以诗为业童而习焉长而精焉其法同也其义同也其所读书同也所不同者时世先后风气淳薄而已初未有各树其説自立墙户者也歴来作家或以清真胜或以雅豓胜门庭施设各各不同究于三百六义之旨何尝不同归

  • 第八回 变生不测蔡使遭惊 喜如所期袁公就任·蔡东藩

      却说蔡专使元培,与汪兆铭、宋教仁二人,偕谒袁世凯,名刺一入,老袁当即迎见。双方行过了礼,分宾主坐定,略略叙谈。当由蔡专使起立,交过孙中山书函,及参议院公文,袁世凯亦起身接受,彼此还座。经老袁披阅毕,便皱着眉头道:“我日

  • 补遗卷二·沈德符

      ○内阁【阁臣事寄】高皇帝自丞相胡惟庸谋逆,革中书省,置四辅官,秩从一品,以代丞相。至洪武十五年,以王大中败事革四辅,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刘仲质为华盖殿,吴伯宗为武英殿,宋讷为文渊阁,吴沉为东阁,俱称大学士。十八年,朱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佚名

    万历十六年九月辛亥朔礼官进 大祀日册 上御皇极殿受之○壬子霜降节祭 九陵遣候陈良弼薛钲李环伯王应龙陈如松方烨刘应元王谟王伟诣各陵行礼祭 恭仁康定景皇帝遣惠伯张元善行礼祭 庄敬 哀冲二太子遣指挥同知周清

  • 卷之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第五十四卷 孝义 七·缪荃孙

    扬 州 府 汉吴 奉吴奉,性至孝,太守张载举为孝廉。奉赍金为礼,载闭门不受,奉以囊盛投载园中而逝。载追不及,赍金至广陵还奉。(扬州府志) 南朝 宋刘 宗刘宗,武阳村人,宋文帝时为上党太守。少有志操,居世清谨。

  • 三国史记卷第九。·金富轼

    输忠定难靖国赞化同德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守太保门下侍中判尙书吏礼部事集贤殿太学士监修国史上柱国致仕臣[金富轼]奉宣撰。九卷新罗本纪九零零零零新罗本纪第九。[孝成王][景德王][惠恭王][宣德王]。九卷新罗本

  • 卷第三十三·佚名

    亲王八进拜八皇弟偲加恩制政和六年宗祀门下。朕搜讲弥文。缉熙坠典。必有尊也。肇新王者之堂。庶或飨之。克尽圣人之孝。眷言同气。实对盛容。方熙事之迄成。宜褒章之首及。诞孚涣号。猷告大廷。具官某。德量醇深。器

  • 卷第十一·佚名

    太皇太后上尊立尊太皇太后制治平四年正月己未自昔圣王之有天下也。继世以治世。示建统之正。尊亲之所亲。为立孝之始。朕以菲质。逖承丕构。恭闻顾命。祗循大卞。稽诸历古。具存典礼。皇太后以坤厚之德载函夏。以柔明

  • 状留篇第四十·王充

    【题解】本篇作者陈述了“贤儒”长期滞留不被提拔、重用的原因,故篇名“状留”。王充认为,由于“贤儒”遵循礼义,修养身心,遵守节操,集中精力研究先王之道,半生都在做学问,没有贪图做官的心,所以长期不被推荐

  • 卷十四·梁寅

    钦定四库全书 诗演义卷十四 明 梁寅 撰 桑扈之什 桑扈 天子燕诸侯之诗也 交交桑扈有莺其羽君子乐胥受天之祜 兴也交交者飞往来貌桑扈名窃脂也桑扈以其春鸣桑间劝蚕事也有莺其羽言羽之鲜明莺然有文彩也胥者语辞祜者

  • 四品学法经·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其有三德学号真学为上品。  其持具戒学号承法为中品。  其受卑戒学号依福学为下品。  其行三事号散侍为外品。  又真学三德者。一曰。戒行备具。二曰。多知经法。三曰。能化度人。

  • 大乘义章 第二卷·慧远

    大乘义章 第二卷远法师撰义法聚中此卷有七门(三解脱门义亦名三空义三有为义三无为义四空义四优檀那义四悉檀义四真实义)。三解脱门义八门分别(释名一辨性二分别三制定其名四制立其数五次第之义六就地分别七重空之

  • 怪钟疑案·阿加莎·克里斯蒂

    《怪钟疑案》(外文名称《The Clocks》)是由(英)阿加莎·克里斯蒂创作的一部侦探推理小说。首版于1963年出版。一座普通的临街公寓,一个被指定到那里发现尸体的年轻女孩,一具特地跑到那里被谋杀的身份不明的尸体,一个平凡孤单

  • 三传折诸·张尚瑗

    四十四卷。张尚瑗(生卒不详)撰。张尚瑗字宏蘧,又字损持,吴江(今属江苏)人,清代经学家。康熙二十七年进士,官兴国知县。张尚瑗曾师从朱鹤龄,治《春秋》经传之学。朱氏曾作《读左日钞》,张氏仿其师作《三传随笔》,积累日久,卷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