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

◎内阁

永乐初建内阁,以解缙等七人在阁办事。终永乐之世,杨士奇、杨荣官止五品,尚沿国初之旧。仁宗朝,升士奇礼部侍郎,荣、溥俱太常卿,以东宫旧恩,非例也。后荣升尚书,授以工部,盖不欲以兼官压六卿之上。溥丁忧,起复,不入阁。故宣德以前,内阁与九卿为平交,执礼、持法不相顾忌。宣德以后,三杨眷重,渐柄朝政。英宗九岁登极,凡事启太后,太后避专,令内阁议行,此内阁票旨之所由始也。及景泰易储之后,虽天子亦藉内阁以为已用,但其官品皆不脱学士衔。成化、弘治,多由侍郎升尚书入阁。若先升尚书,则无入阁之命。至正德初,刘瑾以其私人焦芳吏部尚书入阁,盖以外僚之首入主中秘之权。逮张孚敬、张居正,则直以阁体自尊,危坐诸卿之上矣。

◎国子生

明初人才辈出,太学为盛。朝廷所用,内而台谏,外而藩臬,率以授太学之成材者。正统以后,此制遂废。嘉靖八年,廷议复申祖制。于是以举人监生孙翥为给事中,举人监生阮徽、岁贡监生张澍为监察御史。万历以后不行矣。

◎太常博士

太常博士,汉人极重此官。国有大政,下丞相九卿会议,必及博士。即如废昌邑王奏中公卿将相列名上请,必曰:臣敞等谨与博士议云云,其重之如此。

◎赞礼郎

太常赞礼郎,即宋之太祝也。宋重其官,以宰相任子为之。明初亦以处文学之官,或乙科初选,后乃以黄冠为之矣。

◎按察司

明初置提刑按察司,谓之外台,与都察院并重。故《大明令》按察司、都察院并列,不视之为外官也。后抚按之权重,而宪司为承行之官矣。

◎明初风气

明初风气淳厚,上下恬熙。官于密勿者,多至二三十年,少亦十余年,故或赐第长安,或自置园圃,率以家视之,不敢蘧庐一官也。史载孝宗时,令南北五城遇百官夜饮归,使各铺火夫提灯传送,真盛世之风也。神宗朝,宫膳丰盛,列朝所未有。不支光禄钱粮,彼时内臣甚富,皆今轮流备办,以华侈相胜。又收买书画玉器侑馔,谓之孝顺。上惟岁时赏赐而已,至崇祯禁止。上一日欲食米糖,内臣奏令御膳监制进,问一料所费,对曰八两。上以银三钱令赴市买之,须臾捧一盒至。上分给各皇子、公主,笑曰:“此宁须八两耶?”

◎封继妻

夏贵溪为大宗伯,奏乞三代诰命,并请封继妻苏氏。世庙以其久司邦礼,多效劳绩,允之。苏,广陵人,本贵溪妾,以嬖立为继室。父曰纲,其少女适曾石塘铣。纲出入两家,传石塘复套之说,夏大喜,主其策。纲益自负,与巡仓御史文朴通贿作奸。分宜已刺其阴事,而夏不悟,妄度河套指日可复,作《渔家傲》一阕。适黄泰泉至,示之,索和。黄有“千金不买陈平计”之句,盖讽之也。夏大诟,嗾言者逐之去。去三日而祸作,苏家女能误贵人,岂非所谓祸水耶?

◎殴驸马

万历壬子,内监梁进朝殴驸马都尉冉德让于府中。公主仓皇往救,进朝骂詈,至令公主跪谢。既而复殴于朝门,吏科曹于忭疏劾妇寺恣横已极,恳乞速正典刑,不报。德让八日三疏,皆不得达。盖缘巨庐受、李恩用事,进朝贿以金宝,是以多方阻绝。驸马挂冠而逃,东厂以闻,上大怒,下旨切责,夺其父职为民。

◎长平公主

长平公主年十五,将降驸马都尉周世显。会流寇犯京师,不果。怀宗殉国时挥剑斩之,伤颊断腕,贼入宫见之,以为死矣,舁送周皇亲第。越五日复苏。顺治二年,上书愿归空门,世祖不许。诏求元配,命周君故剑是合,土田、邸第、金钱、牛车锡予有加,期年而夭,葬于彰义门之赐庄。松江张宸为之诔,太仓吴伟业有诗挽之,孙承泽《春明梦余录》曰公主名徽足。

◎保童生

怀宗令臣工保举州县正官,原限举人生员,不及童生。宋今础之普在垣中,保一童生。或问之,宋曰:“此人年老,不能服官,聊复塞责,以免连坐之累耳。”其人既经保举,即于里中具冠带、张盖、乘舆,其儿妇偶有小过,怒甚曰:“吾今己为官,当行官法。”集亲族杖之,其妇当夜缢死。父母讼之官,未及讯质而童生亦毙矣。

◎姜熊狱

姜如农采熊、鱼山开元既下诏狱,上诏卫臣骆养性、司臣梁清宏拷治。榜掠无所得谳,上出密谕一小纸曰:姜采熊、开元即取毕命。骆养性具奏,二臣当死,陛下何不付所司书其罪,使天下明知二臣之罚。若生杀出臣等,天下后世谓陛下何如主?又密言于诸大臣,而总宪刘公宗周上殿力争,自辰至午不肯退。上怒,少司马冯公元飚、都谏吴公麟征开陈大指,婉辞规劝。上心动,谕卫臣缴昨旨,于是姜熊始移刑部狱,杖一百。后首辅伏诛,有新参请释二臣,亦不许。甲申正月,闯贼猖獗,阁臣李建泰督师山西,上御正阳门行推毂礼,建泰请释二臣,上乃报可,谪戍。

◎冯涿州

冯涿州与内竖声气呼吸相通,怀愍帝每寄耳目于内竖,尽为蒙蔽。丁丑之狱,牧翁求救于涿州。一日,令内竖密报云:阁部温送布衣陈履谦葛布一端,又某日阁部温请布衣陈履谦、张汉儒小饭,久谈而出。于是怀愍帝遂动疑,而钱、瞿二公得生矣。其实无是事也。吁可畏哉!

◎庄廷鑨

湖州庄廷鑨,目双盲,不甚通晓古今。以史迁有左邱失明乃著《国语》之语,奋欲著书。其居邻故阁部朱公国祯家,朱公尝取国事及公卿志状疏草,命胥钞录,凡数十帙,未成书而卒。廷钅龙得之,则招致宾客,日夜编辑,为《明书》,书冗杂不足道也。廷钅龙死,无子,家资可万金。其父庸城流涕曰:“吾三子皆已析产,独仲子死无后,吾哀其志,当先刻其书而后置嗣。”遂梓行之,书凡百余帙,颇有忌讳语。本前人诋斥之词,未经删削者。庄氏既巨富,浙人得其书,往往持而恐吓之,得所欲以去。归安令吴之荣者,以赃系狱,遇赦得出,有吏教之,买此书吓庄氏。庄氏欲应之,或曰踵此而来,尽子之财不足以给,不如以一讼绝之。遂谢之荣,之荣告诸大吏,大吏右庄氏,不直之荣。之荣入京讼,诸大臣转奏,遂遣官至杭,执庄生之父及其兄廷钺等,并列名于书者十八人,皆论死。其刻书、鬻书并知府、推官之不发觉者,亦坐之。发廷钅龙之墓,焚其骨,籍没其家产,所杀七十余人。

◎盛符升

张御史星法疏参山东巡抚钱珏,盛符升密书报之。命未下而钱辨疏已到,即以盛书出首,并参山东大僚郭、赵仑等七人。郭降二级,赵等四人革职、拟流,张降二级留任,盛降三级,钱原品解任。郭初拟革,满中堂伊公力争得免。贤哉!盛符升老而无耻,以私一人故害诸大僚,所谓鄙夫不可与事君,信矣!

◎李忠毅

周忠介公被逮事,人艳称之。时江阴逮李忠毅公,亦有垂髫少年十人各执短棍,直呼入宪署,杀校尉。诸尉踉跄越墙逃,一卖蔗童子十余岁,抚髀曰:“我恨极矣!”遂从一肥尉后举削蔗刀脔其片肉,掷以饲狗。

◎袁忠愍

武定袁熙宇先生,讳化中,天启中官御史,劾逆阉,与杨左诸公同死诏狱,谥忠愍。余在山左询其祠祀,访其子孙,则百余年来未有专祠,子孙寥落,夷为村农。官斯土者,诚能留心表彰,用以慰忠魂于地下,且使邦人有所矜式,亦盛事也,书以俟之。

◎文三桥

文三桥先生见人止操吴音,常言南北一也,每见南人迁就北人,未闻北人迁就南人,不可解也。性超脱,游于分宜、华亭之间。一日过分宜,分宜曰:“三桥今日可在此饮酒。”先生曰:“今日徐存老已见招矣。”分宜作色曰:“难道徐存老的酒吃得,我的酒就吃不得么?”先生即拂衣起云:“明日来洗厨罢。”又尝往贺华亭他出,诸达官庄服以待,时盛暑,先生解袍以纱帽自扇。俄而华亭至,扇犹未已,华亭曰:“三桥热矣。”命童取一扇来,先生视扇云:“扇大佳,恐损坏,不若纱帽为凉快也。”意气放逸,旁若无人。

◎历下诗派

历下诗派,始盛于边尚书华泉,再盛于李观察沧溟。二公之后皆式微,施愚山督学山左,曾为沧溟立墓碑,梦其衣冠来谢。新城王司寇刻《华泉集》及其仲子习遗诗,又访其后裔,为言于当道,子以奉祀生,皆盛德事也。

◎陈演祖

陈演之祖名某,巡按辽东御史也。家本寒素,未生时,里中富室夜梦有人送匾其家者,署曰:“光禄。第其人有二子,皆诸生,以为科第可待也。未几,二子俱死,诸孙零落,鬻第于御史,会差辽东,卒于任,赠光禄少卿,去富翁作梦时已五十余年。后有司送匾其家,前梦始验。不知此事何急而预兆于五十年前,且所兆者乃死后之赠官也,奇矣。曩余在京师,闻尚书孙公之太翁云:顺治甲午科,邑中名儒梦解元为康忱,榜发,非是。越六十年,康熙甲午科解元乃康忱也,与陈氏事相类。

◎金丞相

金丞相石琚致仕居乡,闻司隶呵导过门即起立,客曰:“丞相何为如此?”公曰:“参军虽微,朝廷命官也,吾敢不敬。”载《玉堂佳话》。

◎沈石田

石田先生临殁时,适王文恪公罢相归,遣人问讯。石翁捉笔作答,书黄鹤白云四字,家人环泣曰:“形神离矣。”既乃成一绝句云:“黄鹤白云瞻宰公,此机超出万人中。门前车马应如海,先有心情问病翁。”字墨惨淡,盖绝笔也。又按,石田先生事见文文肃《吴中名贤小记》,耕石斋瞿氏刻本作“勇退归来说宰公”,似觉少健,但与当日情事不合矣。太仓王司寇误为吴文定公,不知文定捐馆在石翁之前,石翁有诗哭之。司寇与石田相去未远,失实乃尔,可见作史之难。

◎王梅溪

王梅溪先生忠义蹇谔,为宋名臣。因劾丞相史浩八罪,孙汝权实怂恿之,史恨刺骨,遂令门客作《荆钗记》以蔑之,其实玉莲乃梅溪之女,孙乃梅溪同年生也。史客故谬其说耳。又余少时,闻吾邑修葺东方殿,卸下大梁,梁上有某官孙汝权同妻玉莲字样,则似汝权又梅溪之婿,不知何说也。

◎女子叩阍

康熙二十八年,圣祖南巡视河,次淮扬。泰州女子蔡蕙上疏讼父冤,略云:妾闻在昔淳于缇萦为父鸣冤赎罪,汉文帝怜而释之,载之前史,千古传为盛典。今臣妾父被仇害,自逮狱以来,妾衣不解带,卧不登床,捐膏粉以谁施,弃绮纨而弗御,日夜悲号,吁天无路,每夕遥望宸阙,礼拜千余,于今三年,寒暑靡辍。唯祝玉辇南巡,妾父盆冤见日。今幸驾临淮海,是诚千载奇逢,妾愿效缇萦之故事,冒死鸣哀,伏唯天鉴。旨下两江总督,谳上,其父免死,改城旦。今山东聊城令蔡莅,即蕙弟也。

◎祝举人

崇祯中,浙西举人祝渊北游上谷,寓陈翁家。一日,与翁饮酒酣,忽发愤曰:“丈夫负此七尺,贵有传于后世耳。吾欲以诗文自见,则当世已有某某,度不能与争名。方今可为之事,惟上书救石斋耳。”石斋,谓漳浦也。明日,遂入京师,诣长安门上疏论救,予门杖,祝谈笑解衣,无恐怖色。监杖内阉曰:“奇男子也。”令轻其罚,真定梁金吾左右护持之,得遣戌。盖明季士人好名如此。

◎陆子高

陆子高初名冠孝,一云其字也。长洲人,赘于邑中孙氏。以常熟籍应试,登洪武甲戌榜进士,赐一甲第三名。及第对策忤权要,以冒籍劾奏,欲置重典。同榜九十八人拜疏,愿同宠辱。太祖义之,仅除名,家居著述。年至八旬卒,诫子孙以贡士名其墓。门人鱼侃为撰志铭,而旧志及《长洲志》皆轶之,曾志载之寓公中,亦非也。

◎僧大汕

朱相国《平涵涌幢小品》载其尝馆一贵人家,其人奉斋,一日,怒厨人,凡易十余品,俱不称意。朱笑谓之曰:“何不开斋?”近吴园次游广州,有僧大汕者,日伺候督抚、将军诸监司之门。一日,向吴自述酬应杂Ш,不堪其苦。吴笑应之曰:“汝既苦之,何不出了家?”座上皆大噱。二事颇相类,而吴语尤可味。

◎赵康敏故第

寿光赵康敏公故第为裔孙所鬻,屡易主矣,居者每见朱衣人辄病。后某官张姓者居之,初入宅,复见朱衣人悲叱咄,张设拜,遥谓之曰:“公子孙自不肖,不能守先业,此宅且数易主人,与某无与。公生为名卿,何不达而屡次见祟耶”?言甫毕,朱衣以袂掩面入壁而没,自是不复见。

◎蒋洪章

蒋绂字洪章,天顺间进士,知吉水县,以治闻。后不得志,解职归,精于医理,与桑某善。桑为通判致仕,年六十余,其夫人亦五十余矣,忽患病,医以为蛊。公切其脉,大骇,起而步于庭,良久更诊之,曰:“定矣。”请夫人人,乃举手揶揄。桑曰:“足下亦老无耻矣,嫂何病娠也。娠当男,至冬至举,亦银带官。与若等。”果生子,亦举人通判,如公言。

◎钱国辅

吾邑世袭锦衣百户钱国辅于癸未冬袭职,伊族公恶之,贻书于少司空陈益吾,云:此人小陈履谦也。亟发之出都,旧例锦衣必奉钦差,无部差之理。司空欲其速去,以部札与之往苏州催工部各项钱粮,邑中人助其路,费而行。后闯贼破都城,追各官赃,误认锦衣为世职,必有厚藏,无不夹追,多有毙者。国辅竟以南行得免,此可见祸福倚伏,彼下石者反脱人于厄矣。

◎刘巨塘

刘巨塘,令宜春,入觐时随众往祝分宜寿。值其倦,世蕃令门者且阖门,刘不得出。有严辛者,分宜纪纲仆也,导刘往间道过其私居,留之饭馔。已,辛曰:“他日望台下垂目。”刘曰:“汝主正当隆赫,乌用垂目为也。”辛曰:“日不常午,愿台下毋忘今日之托。”不数年,分宜果大败。刘适守袁州,辛方以赃二万滞狱。刘忆昔语,为减去赃若干,始得出狱,从戍。呜呼!如此仆者,识见过其主远矣。

◎王肯堂

万历已丑廷试,取吴道南为一甲第三。时金坛王肯堂为申、王两相至交,预为图鼎甲,计密订陛下下字一点针眼为信。适有鬻廷试卷者,一卷偶为稚子针下一眼,诸人皆弃之不用,其人减价求售,道南以其价廉售之。临试日,书至陛下,正当针眼,急涂浓墨,将下字一点盖之。既而两相遍照针眼,得吴卷,遂置一甲,他卷不复照视,王卷反置二甲。功名有定,于斯信矣。

◎斯孝廉

建昌斯孝廉始赴省试,梦神谓曰:“臬司掾某是汝座师。”醒大不乐,曰:“掾何为者,此不捷兆也。”已入省访之,果有是掾,因与往还。揭晓前一夕,监临以藩司掾填榜恐作弊,忽召臬司此掾入填名。至半,忽二广交争卷,一曰:“斯某卷好。”监临曰:“好。”掾遂填注。一曰:“某卷尤好。”监临曰:“果尤好。”掾曰:“已填斯某矣。”曰:“汝知是何斯字?”曰:“是斯焉取斯斯字。”监临曰:“莫非天定?”遂罢争。盖掾因往还熟姓名也。此与句容笪御史事相类,益信功名有定,不可强求矣。

◎王文肃

太仓相以子病,祈梦于忠肃坟,于公见梦曰:“公是当朝宰相,奈何问余?”太仓曰:“非为朝事,余一生清苦,认真不作亏心事,而儿病如此,是何罪业?”于曰:“公记得吝一单名帖失活二十七人之命否?”太仓默然,醒而追忆,有海商漂至,巡兵执以为盗,众皆怜之,请太仓往解,不应。又请一单名帖致兵道,终不应。二十七人者皆死。太仓矜名节,故知其冤而不为救。然力可为而不为,神固己罪之矣。

◎韩某

万历丙辰进士韩某,父为显宦,曾入一尼庵,见一尼色最丽,心动。他日以内人馈之饼,尼不知计,食之晕绝,韩趋入其庵,窃其衤日服以戏于旁。尼忽醒,觉其故,笑曰:“何至若是,晚当与君作伴耳。”韩信之不疑,遂去。顷之沐浴,对佛缢死。时韩尚无子,妻忽怀孕生男。稍长,聪颖殊绝,年十六举于乡。明年试春闱,一日捷音至,亲朋称庆。又一日,见家僮凶服号哭而来,询之则已死矣。韩痛绝,再苏,诘其死时状。僮曰:“公子将死时,忽发呓语曰吾岂真韩公子哉,乃某庵尼僧托生其家,受他恩爱几年,以偿夙冤,今得请于帝,斩其嗣矣。韩闻此语,惊恨而卒。

◎李太青

金沙李太青为诸生时,读书姑宅。有婢娟媚,李私狎之,许以他日贵当置偏室。崇祯癸酉,李登贤书,婢以实告姑。姑喜,将资奁具以待。李赴公车,有日来谢姑,复与婢拳拳再订,群以为盟必践也。比甲戌李冠南宫,与妻谋之,妻大憾,遣人诘责姑,李不能禁,婢遂自经死。李官礼曹,当入直,辄私携妾扮家童入宿禁省。一日,忽见前婢披发过其前,李不之儆。漏三下,方与妾交媾情浓,忽内传他旨呼李,李心虚,以为携妾事泄也,遂脱阳死妾腹上。人以为婢索命云。

◎汉阳生

汉阳诸生蔡某,小试甚利,后值场期不肯入。友人强之再三,乃曰:“吾少时读书某处,邻有好女,每浴时辄隙而观之,自是每入场,双目辄朦然不见,出则如旧。”

◎张太岳

江陵在位日,有献玉美人者。江陵示其私人曰:“天下果有姣好女子若是者乎?”其人曰:“愿为师相觅之。”因遍处物色,半年始得其人,售以八百金,厚其装奁,护送至京。江陵嬖之甚,称为九太太,由是怠于政事矣。江陵素患热症,毒发于顶,虽严寒不戴暖耳,惟入朝则暂戴焉。至是,屡服暖补之剂,毒复发。又服阴凉之剂以散之,遂患脾泻而死。呜呼!江陵权势薰天,一旦无禄陨世,泡影灭而冰山摧,皆由一女子致之。可畏哉!可鉴哉!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一百二十六·刘昫
  卷四百十五 列传二百二·赵尔巽
  东都事略卷八十五·王称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七十八·佚名
  一百二十 江宁织造曹寅奏进晴雨录摺·佚名
  第三五二呈道光二十三年闰七月十四日一二二○三--一一·佚名
  第七十六卷 文苑 三·缪荃孙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七 列传一百七十七·纪昀
  一三五九 贵州巡抚额勒春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绎史卷六·马骕
  卷一百·佚名
  卷三百二十二·佚名
  ●作邑自箴序·李元弼
  106.司马昭的野心·林汉达
  张福良·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后汉孝献皇帝纪四卷第二十九·袁宏

      建安元年(丙子、一九六)  春二月,执金吾伏完为辅国将军,开府如三公。   是时董承、张阳欲天子还洛阳,杨奉、李乐不欲。尚书上官洪言还洛之议,李乐辅洪。由是诸将错乱,更相疑贰。董承奔野王〔一〕,韩暹屯闻喜。胡才、

  • 卷之六百八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百六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东三省之马贼·李定夷

    东三省为马贼出没之区,而又当日俄之冲,往往有马贼与外人勾结情事,扰害边圉,良非浅鲜。兹将其着名悍匪头目,调查如左: 头目名 出没地方 延度 奉天西南约八十里邵尔台附近 万老 通江口之南雄子附近 马老疙 本在清河沟附近

  • 史记集解卷一百十五·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一百十五朝鲜列传第五十五【张晏曰朝鲜有湿水洌水汕水三水合为洌水疑乐浪朝鲜取名于此也】朝鲜王满者故燕人也自始全燕时尝略属真番【徐广曰一作莫辽东有番污县番音普塞反】朝鲜为置吏筑鄣塞秦灭燕属

  • 赵黑传(附赵炽传)·魏收

    赵黑,字文静,原先名为赵海,出身于凉州的一个奴隶家庭。自己说他的先祖是河内温人,他的五世祖赵术,在晋朝末年曾任平远将军、西夷校尉,所以居住在酒泉安弥县。赵海出生以后凉州被大魏平定,他被没收进宫中做了Yan人,就改名叫黑

  • 魏收传·李百药

    魏收,字伯起,小字佛助,巨鹿下曲陽人氏。曾祖名缉,祖父名韶。父子建,字敬忠,赠仪同、定州刺史。收年十五,便会撰著文辞。跟随父亲来到边地后,却又喜欢上了骑马射箭,并准备依仗武艺晋升。荥陽郑伯戏弄说:“魏郎用过了几多戟?”收惭

  • 蹇义传·张廷玉

    蹇义,字宜之,巴人,初名王容。洪武十八年(1385)中进士,被授予中书舍人。他奏事很合皇上心意。皇上问道“:你是蹇叔的后代吗?”蹇王容叩头不敢回答。皇上很喜欢他的诚实,为他改名为义,并亲手写下蹇义之名赐给他。他任满三年应当

  • 卷十六下·沈枢

    <史部,史钞类,通监总类> 钦定四库全书 通监总类卷十六     宋 沈枢 撰报德门 汉第五伦不忘与千里马者 元和三年司空第五伦以老病乞身赐策罢以二千石俸终其身伦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性质慤少文采在位以贞白称

  • 卷十·李明复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集義卷十宋 李明復 撰桓公十有五年春二月天王使家父來求車程氏雜說曰世之治也天子命貢賦於天下而無敢不從無有求也諸侯奉貢賦於天子而無敢不供不至於來求也世亂反此書者交譏之求字與求金求賻義同蓋

  • 卷十二·柯尚迁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全经释原钦定四库全书周礼全经释原卷十二明 柯尚迁 撰冬官司空第六冬者四时之终终将复始万物胚胎于此不冬则无以为春矣故司空名之曰冬官司空掌土名为空者土欲其耕治以养民不欲其空者也故立

  • 卷十·顾镇

    <经部,诗类,虞东学诗  钦定四库全书虞东学诗卷十宗人府主事顾镇撰大雅【二】诗贯曰此厉宣幽三王之变雅也宣王诗尚为变而能正厉幽诸篇亦多称天述祖陈善闭邪之义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无纵诡随以谨无良式

  • 请国内谙西文之佛学家速纠正西译佛书之谬·太虚

    迳启者:顷接赵子仪君自广东来函谓:过沪时,购英国李提摩太翻译之“大乘起信论”,与“致世界释家书”读之,荒谬之处,不可胜言。其书内有一段捏称:“多马遇一印度教徒名马鸣者,学问渊博,道行高深,多马即与畅论救世与至上上帝,谓其已

  • 如意轮菩萨观门义注秘诀·佚名

    唵字。一切法流注义。无所得以为方便。觉不可得。嚩字。一切法超越之义。言语道不可得。啰字。一切法离尘义。了亦不可得。娜字。一切法施义。毕竟不可得。跛字。一切法胜义。性相不可得。娜么二合字。一切法离我取执

  • 第三集 日·佚名

    续刊古尊宿语要第三集 日 杨岐会禅师语(前录[(冰-水+〡)*又]不尽者)    嗣慈明 上堂 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云。檐头不负书 师乃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卓拄杖云。大千世界百杂碎。捧钵盂。向

  • 卷第八·佚名

    嘉兴大藏经 自闲觉禅师语录自闲觉禅师语录卷第八住荆溪芙蓉寺嗣法门人 住古尧乾明寺嗣法门人洪暹 编述古德遗事渔父词十首布袋和尚万山空翠月明前布袋横拖别一天七珍八宝旧因缘高枕眠逢人乞我一文钱长汀江上趁风烟

  • 诗格·王昌龄

    唐代诗论著作。原署王昌龄著。又名《王少伯诗格》。书中分诗为“十七势”,即17种结构体例。讲诗的“入作”、即“言题目意”,并有例诗为说明,探讨了诗中景物描写的作用及写景与情意表达的关系,注重写景为“入作”服务

  • 贝多树下思惟十二因缘经·佚名

    吴月支国优婆塞支谦译,与《佛说缘起圣道经》同。谓逆顺观十二因缘。如行旧道。而达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