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六百八十二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

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二十八年。癸未。三月。戊午朔。军机大臣等议覆、叶尔羌办事尚书新柱奏、换班兵。正月初起程。六月可到。查四月水草。恐尚不敷。驼马易损。换班与战兵不同。缓行讵能克期。至下次换班尚远。回京兵。无需赶办。请令明瑞永贵。新柱等、将巴里坤西。四月有无水草。如何于官兵有益。议奏。再厄鲁。特回子。两处。情形少异。换班兵。应自京指定地方。庶所用物件。易于备办。回地稍远。嗣后换班兵。应分作头二三起。均如所请。再现在伊犁移驻索伦。察哈尔兵。各一千复将凉庄满洲。蒙古兵移驻。此后乌噜木齐。及回子地方换班索伦四百名。即于伊犁驻防。索伦兵内调。从之  

○刑部议覆、广西按察使柏琨奏称、粤西民苗杂处。苗猺罪犯斩绞。情轻者秋审例得减等。恐民人假冒。应如所请。于定案时。取邻保甘结存案。捏混治罪。从之  

○直隶总督方观承奏、恩截豫东漕米。仅敷加赈。而耔种口粮。无项可支。请加赈全用银。留截漕米为借助用。从之  

○署湖北巡抚湖广总督爱必达疏报、湖北竹溪县。新垦地二顷三十二亩。升科如例  

○叶尔羌办事尚书新柱等奏据派往巴达克山萨里等呈称、开导素勒坦沙已交出布拉呢敦尸骸并伊妻。子谨将表文。及致臣等书。进呈下部知之表文曰。巴达克山伯克臣素勒坦沙。谨奏请圣鉴。自为臣仆。受大皇帝深恩。实出众伯克之上。今布哈尔、乌苏伯克等、皆以臣。杀害布拉呢敦。霍集占等结怨兴兵。臣虽勉力支持。然别无可倚赖。所幸为大皇帝臣仆实心效力整顿部落。即身故之日。亦必嘱付子孙。无改臣套日恭顺。至臣地所埋布拉呢敦尸骸。及其妻子仆人蒙叶尔羌驻劄大臣等、遣使查取臣不敢迟误。即遣臣亲随密尔咱阿达里布等呈献。并令入观。谕军机大臣等新柱等奏称、素勒坦沙。呈献布拉呢敦尸骸。及其妻子。遣使入觐惟尹侵掠之齐特喇尔。尚在致书自办未即付还。仍行严饬令萨里等、同密尔咱阿达里布前往等语。新柱额敏和卓。所办巴达克山事宜。甚属妥协。着交部议叙。仍各赏御用荷包鼻烟壶。萨里等着赏给缎疋。以示鼓励。览传示素勒坦沙书词。稍觉严厉。伊进表致书。颇属恭顺。此次往问侵掠齐特喇尔之事。应加以抚慰。但业已发行。亦自无碍。若素勒坦沙。尽还侵掠。固善其或尚有迟疑推托。亦不必遽示兵威。即作速奏闻候旨  

○是日、驻跸汤山行宫  

○己未。上回銮。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幸圆明园  

○御史兴柱。顾光旭奏、堵筑漫口。现已合龙。臣兴柱、往新安、安州、等处。臣顾光旭、往宁河宝坻、等处。分勘有无积水。及体察加赈再赈得旨嘉奖  

○福州将军福增格奏、海关铺户多系土着有力人。航海贸易。自立坐铺。为登卸货物计。外商亦资销售。沿久相安。与浒关铺户不同。请仍留不禁。下部知之  

○庚申。谕上年近京低洼之地。如天津、文安、大城、等属。因被秋霖。积水未涸。已屡谕该督方观承。饬属设法疏消。毋任因循。致稽东作。在方观承督理赈务。于水利事宜。或不能一时兼顾。亦当及早相度议奏。朕何难派员专董其役。以利农功。昨因海河五闸。宣洩未畅。时命兆惠前往督率经理。各邑积水。即按日以次消减。前此地方官。设能如此迅速从事。何至迟延若此。非按例示惩。曷以重封疆。勤民莫耶方观承。着交部察议  

○谕军机大臣等、前命玉素布、往代额敏和卓。因有办理巴达克山事宜。仍令暂留叶尔羌。今素勒坦沙。既将布拉呢敦尸骸。及其妻子献出。则额敏和卓。原可遵谕起程。但现在索还侵掠齐特喇尔游牧。又遣萨里等前往巴达克山。额敏和卓。不若俟此事办理妥协后。再回吐鲁番休息。着传谕额敏和卓及玉素布。知之  

○直隶总督方观承奏临漳引河已成。坝工合龙。漳水畅下全河已复故道。漳性善渗。成安广平。大名元城漫水可全退。已饬该县全借耔种。俾淤肥地满种但考漳水曾会滹入滏现在滹滏合流若三水并行。下游害剧善后事宜最要现饬两省协力备料贮工。选弁兵轮驻修培。以期坝工垫实得旨嘉奖  

○察哈尔都统巴尔品奏、八旗察哈尔。捐助移驻伊犁兵驼马。奉旨赏给银布。请改用银牌。重五钱。得旨、蒙古何必赏给银牌。赏银五钱。未免过少。着赏一两  

○辛酉。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还宫  

○河南巡抚叶存仁奏、豫省民朴而愚。最易惑者莫甚于邪教。托于行善。动以获福。民不知为犯法之事。而转惜邪教陷于刑辟之人。现在饬属出示。务期浅近易晓。将从前明正刑章之案胪列。饬州县官随时随地开示。着落地保访报。得旨、好应以徐徐化导。又不可久而忽焉则得矣  

○壬戌。谕、去秋直属滨水洼下之区。因秋霖积潦。猝难消涸。恐误闾阎东作。屡谕方观承。令其乘时设法疏导。以重农功。该督初奏、一俟春融。再行相度经理。继复以海不受水为词。俱于摺内批谕毋得稍事因循。致误地方受累。然犹以方观承身任总督。情形自所熟谙。且当两年秋雨过多。沮洳之壤。未易一蹴施工。兼以办赈殷繁。亦且难以分身兼顾。是以御史永安。顾光旭等、先后具摺条奏。朕尚意伊等身居局外。坐言易而起行难。设令伊等、与方观承。易地而处。亦未必能刻期集事。转不无曲谅该督。俾肩其责者无掣肘之虑。此朕本意也。嗣据该督具奏、文安、大城、等处疏浚事宜。筑堤车戽。从事既苦拮据。奏功殊难迅速。即令永安顾光旭。并添派御史二员。前往勘办。既至询问接驾诸臣。以天津海口。不应专恃五闸宣导。以致渟淤不畅。而盐政达色。亦仅圆融其辞。以多增数口。想系有益无损为对。朕知此事。非特遣大员。不足以收实效。因命兆惠。驰往相度。将各处沟闸开放宽通。不过数日之间。闸口水落数寸。而内地已涸出二十余里。静海等洼地。亦涸出十分之六。是岂海之受水。适当兆惠到彼时耶。可见事在人为。前此该督办理迟。误之愆。更无由置喙矣。在直属两年被潦。成灾较重。为大吏者经营补苴。倍当竭蹷。朕委任封疆。虽细事必加体恤。从不肯以岁时水旱之偏。诿过督抚。则为督抚者。何所顾虑。而不为民请命耶。方观承、如果不存护短之见。悉心早为筹议具奏。朕或指示规画。或派员佽助。何所不可。顾乃一切模棱。不惜旷时玩事若此。朕安用此督抚为耶。昨有旨已将方观承。交部察议。今细核现在积水消涸情形。非按例。察议所能示儆。所有督理之方观承。及布政使观音保。并天津等各属。俱着交部议处。以为玩视民瘼者戒。至天津道那亲阿。霸昌道额尔登布。天津府知府额尔登额。俱专驻该处之方面大员。率属亲民。尤为功近。一切及早将疏洩事宜。据实禀请督臣筹办。如言之不听。不但可以直揭部科。即用摺据实密奏。朕必深为奖予。况朕于道府召对。期望造就。初不以有司之职待之。中外谁不共晓。那亲阿等以满洲世仆。在部院中尚能晓事。是以擢用外任。俾知实心报效。乃湔染外吏恶习。一味仰承风旨。于地方重务。视同膜外。若不重治其罪。何以示各省道府之戒。那亲阿。额尔登布。额尔登额。俱着革职。发往巴里坤。自备资斧。效力赎罪。夫以直隶近在畿辅。而道府之承顺总督。畏首畏尾。情状若此。又何论于各省乎。嗣后直省监司郡守等员。不知儆省。有仍蹈此辙者。朕必按此例严处。直属水利。俟裘曰修到日。会同通行勘办外。现在天津。文安大城等属。积水减退情形。并各处堤闸工程。仍着兆惠。同方观承。即速驰往审度经理。副朕轸念元元至意  

○吏部议准。甘肃巡抚常钧奏称、泾州、平凉、静宁、三州县。地冲差繁应改为调缺。在外拣补。从之  

○都察院奏、饭厂扣存余米一百十八石零。应归入展赈用。得旨、此项存贮余米不必归入例赈数内散给。所有四月二十日以前。应用米石。仍准按例赴支。俟赈期已竣。将此余米通融筹酌接济。俾贫民复多得数日之赈。不亦可乎  

○直隶总督方观承疏报、直隶顺义、怀柔、宝坻、三县。新垦地。五顷三十六亩有奇升科如例  

○署湖北巡抚湖广总督爱必达疏报、湖北咸丰县、新垦地。二顷六十亩有奇。当阳县、新垦地。三顷九十六亩有奇。升科如例  

○豁免山东齐河、济阳、禹城、临邑、长清、陵县、德州、德平、平原、惠民、阳信、海丰、乐陵、商河、沾化、寿张、聊城、堂邑、博平、茌平、清平、莘县、冠县、临清、邱县、高唐、恩县、夏津、武城、东昌等、三十一州、县、卫、水灾额赋。  

○缓徵甘肃伏羌、安定、漳县、安化、陇西、五县、旱灾、霜灾、新旧未完额赋  

○予故河南巡抚胡宝瑔、祭葬如例。谥恪靖  

○癸亥。上耕耤。诣先农坛行礼。更服。至耤田所。躬耕三推。复加一推御观耕台。命裕亲王广禄、果亲王弘瞻、愉郡王弘庆、各五推。吏部左侍郎观保、户部右侍郎安泰礼部右侍郎五吉兵部左侍郎王际华刑部左侍郎官保工部右侍郎五福左都御史彭启丰、通政使孙灏。大理寺卿王会汾。各九推毕。顺天府府尹。率农夫终亩赏赉耆老农夫如例  

○甘肃巡抚常钧奏、五门敦煌。二县。耕牛因疫多毙。民间无力买补照例借给银粮。得旨、此盖向来资借便民之事。以云利济闾阎则可。若云因牛瘟而借给则阖县传染。皆无牛矣。幸而存者谁肯卖与他人虽借给银米。牛何由而得。必期实济。则当于他处买牛。恐无此办法。亦非地方官力所能为。一切朕惟务实。空言无补。将此登答来看。谕军机大臣等、据常钧奏称、安西府属之玉门。敦煌。二县。于去年得雪稍迟。气候温和。与牛性非宜。腊正两月。新旧招插户民。所畜耕牛。瘟气流行。每多倒毙。照例借给银粮。接济买补等语。向来资借银粮等事。原因小民日用缺乏。市廛贸迁有无。以便民用。至于牛瘟。乃阖县传染之事该处牛只既已短少即幸而存者亦仅能自供耕作谁肯出售他人若云以此银粮尽赴他处买牛当此东作方兴之日在在需用耕牛又安所得此牛只蕃息之地足敷二县种户购买之需。不惟小民自办艰难。即地方官亦难为经理。看来资借银粮之举。以云接济闾阎则可若云购买牛只。恐系托之空言未必实有其事着将批谕常钧之旨钞寄杨应琚看亦今其据实具奏  

○命礼部左侍郎程景伊为会试知贡举刑部尚书秦蕙田。为正考官。吏部左侍郎德保兵部左侍郎王际华。为副考官  

○甲子。上启銮。谒泰陵  

○谕前因直属去秋被水洼地虽屡经加恩抚恤但当此青黄不接之际。民力犹恐拮据。已降旨将被灾六分以上各州县。暨被灾五分者概予加赈展赈一月以资接济兹恭谒东陵西陵。所过通州、三河、良乡、三州县。其成灾分数。皆不及应赈之例。念其他近辇道。上年岁事歉薄。闾阎生计维艰。着格外加恩。将通州等三州县。不应给赈村庄。地方官。确查实在贫民。均予加赈一个月。该督其率属悉心体察。毋任胥吏侵蚀中饱。俾泽必下究。副朕加惠黎元至意  

○是日、驻跸黄新庄行宫  

○乙丑。谕曰、副都统永杰病故。所遗京口副都统员缺。着书山调补。书山所遗镶红旗满洲副都统员缺。着玛瑺调补。玛瑺所遗正白旗汉军副都统员缺。着范宜忠调补。京口现有汉军出旗事宜。范宜忠会同书山。办理事竣。再行来京  

○陕西巡抚鄂弼奏、本年轮查西安营伍。应督臣亲往杨应琚驻肃州。办新疆事。请代赴各营阅视。得旨、好。将奉旨处。移咨杨应据知之  

○是日、驻跸半壁店行宫  

○丙寅。广西布政使顾济美奏、臣署滇臬。秋审于风化所关案误拟。蒙恩弃瑕录用。倍加愧勉得旨、汝非无知识者。但好模棱圆融无过是汝之病耳  

○是日、驻跸梁格庄行宫  

○丁卯。上谒泰陵。未至碑亭。即降舆恸哭。步入隆恩门。诣宝城前行礼。躬奠哀恸。王以下文武大臣官员随行礼  

○谕、此次接驾之宁津县寿民年一百三岁李友益。着赏给银牌一面。缎二疋。伊子年八十六岁之李三贵。年八十四岁之李三刚年八十一岁之李三强。并伊侄孙年八十岁之李知毅。着每人赏给银牌一面。缎一疋  

○户部议准、巡漕御史朱续经奏称、直隶被灾州县。应用常平谷赈者。请以谷折米。听民自行碾食。不得仍发铺碾滋弊滨水之区。有先经乾涸。民已种麦复被种淹者。也方官以报种在先。不合赈例。请查明一体酌借耔种。州县设留养局。收恤老弱贫民。其外来流移贫民。例不给赈者。请一体入局。从之  

○库抡办事大臣桑寨多尔济奏、喀尔喀人众。初被厄鲁特噶尔丹欺陵。将已灭亡。蒙圣祖仁皇帝施好生之仁。怜悯收抚。臣尝闻前辈人言。若非文殊大皇帝洪恩。焉能如此优游乐业。再臣祖父所遗臣父之书。中有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土谢图汗、车臣汗、王、台吉、所奏、感戴天恩蒙古字旧稿一件。又有部议覆奏、移咨呼图克图清字旧稿一件。详加阅看。皆系呼图克图汗王等、竭诚祝厘。感戴天恩之词。现在呼图克图将至。喀尔喀之汗、王、贝勒、贝子、公、扎萨克台吉等、自必往迎。伏恳皇上敕部行文。作为如何齐集。将天朝怜悯喀尔喀之隆恩。谕大众及臣祖父。旧日输诚悃忱晓谕众喀尔喀等。得旨、毋庸由部。汝会同福德。此次会盟时。敬述旧事。叩谢新恩。与众一同具奏、可耳  

○是日、驻跸秋澜村行宫  

○戊辰。孝贤皇后忌辰。遣官祭陵寝  

○军机大臣等议准吉林将军恒禄奏称、吉林税务同知一人不能兼顾。请派员协查。拉林。阿勒楚喀。二处。仓贮额谷积久易改。除敷各项支放外请减价出粜价银报部存库。并请青黄不接之候。按时价。每石减银一钱。卖给官兵闲散满洲。秋收纳还。拉林已停发遣人犯。库贮谷价。并无开销。亦应将库存。及遣犯缴银归还原款。从之  

○吏部议奏、凡外官职司考核衙门。遇有妻之姊妹夫为属官。请照例令官小者回避。从之  

○旌表守正被戕之山西高平县民敦文忠女郭氏  

○是日、驻跸半壁店行宫  

○己巳。祭先蚕之神。皇后亲诣行礼  

○是日、驻跸黄新庄行宫  

○庚午上回銮。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幸圆明园  

○江南河道总督高晋奏、河工岁修办料。请统于夏秋核数发办。限年底全数贮工。踰限。将承办官。照降三级调用例参处。该管道府罚俸一年。查明欠在民在荡。交后任押令参员催完。侵亏治罪。得旨、所奏甚是。如所议行  

○山东巡抚阿尔泰奏青、莱二府。河湖堤埝工竣。恐尚有蓄洩未合机宜。应往勘。登州环山滨海。薪少土旷。令多种植。为饲蚕及薪木计。蓬莱、栖霞等处。有煤矿。饬县访开。高苑、博兴、乐安、寿光、潍县等县。滨河湖。教以开漏筑塍。疏渠种稻。一切地利海防。总于巡察后奏闻。得旨嘉奖  

○辛未。谕军机大臣等、齐里克特纳旺奏称、带领挈眷驻防之察哈尔兵丁。已抵乌噜木齐等语。齐里克特纳旺、照管妥协着交部议叙  

○又谕曰、旌额理等奏称、原任副都统佟福柱。自到乌噜木齐以来。颇知奋勉。今三年期满。又恳请多留数年效力。应请再留二年等语。佟福柱。着加恩授为三等侍卫。仍留乌噜木齐效力行走  

○又谕、据成衮扎布奏、公多尔济车登等、行抵乌登郭勒。查询戕掠乌梁海事。哈萨克巴尔鲁克巴图鲁、交出章台里克为之请命因遣其子弟同来进马俟其来时。即令伊勒噶纳、押解赴京等语。章台里克之奴戕杀乌梁海。偷窃牧厂。本应将章台里克治罪。但巴尔鲁克巴图鲁。一奉查询。即将罪人交出。章台里克。亦悚惧自投。自称不能约束下人。生杀皆大皇帝天恩愿诣天朝听罪。巴尔鲁克巴图鲁。又为乞命。颇属恭顺。宜宥其罪。且伊等均未出痘。现当盛暑。长途来京恐生疾病。着不必解送。至其跟役行凶。若不示惩。伊等不知畏惧着照蒙古例。令章台里克按杀一人。罚马五匹之例。共罚马十五匹给被杀三人家属领去。成衮扎布、奉到此旨即晓谕遣回其所进马。并令带去。再多尔济车登。于此事甚觉奋勉。着加恩赏缎四疋。以示奖励  

○壬申。谕、据新柱等奏称、办理叶尔羌印务回人事务员外郎那音图。办理粮饷印务同知图桑阿。自至叶尔羌以来。三年之内。竭力奋勉。并无过愆。可否交部照例议叙。遇有应升之缺。即行补用之处请旨。并将图桑阿告称、伊受恩深重。不敢仰邀议叙之处声明等语。员外郎那音图。同知图桑阿在叶尔羌三年奋勉。并无过愆。俱着该部照例议叙。  

卷之六百八十二

猜你喜欢
  本纪第三 高宗·欧阳修
  卷二百一·列传第九十八·柯劭忞
  ●卷一百八十三·徐梦莘
  第七回 杀谏臣燕王僭号 却强敌晋将善谋·蔡东藩
  江西后篇第八·王闿运
  卷之四十七·佚名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九·佚名
  卷之一百三十五·佚名
  第一二四札光绪九年四月廿二日一一三一二-一六·佚名
  目录·高士奇
  第九章 接受改造 四 变化说明了一切·溥仪
  惠帝纪·房玄龄
  附录章程并规则之模范·孙中山
  卷八十六·雍正
  伍镜湖·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葛立方

    永和中,王羲之修禊事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序以谓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则当时篇咏之传可考也。今观羲之、谢安、谢万、孙绰、孙统、王彬之、凝之、肃之、徽之、徐丰之、袁峤之十有一人

  • 卷二百十五·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十五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慈湖小集杨简字敬仲慈溪人乾道五年进士宁宗朝累官将作少监出知温州以寳谟阁学士致仕卒諡文元学者称慈湖先生有慈湖甲稾抚琴行萧萧指下生秋风淅淅幽响

  • 卷一百四十一·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四十一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十八 梅尧臣 和谢希深会圣宫 三后威灵远层峦栋宇兴衣冠汉原庙歌舞魏西陵日月融光盛山河王气增丛楹琢文石连网络朱绳碧瓦寒铺玉重栏莹镂氷粹仪袖雾拥法衮

  • 卷四十八·吴之振

    <集部,总集类,宋诗钞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四十八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张元干芦川归来集钞张元干字仲宗永福人太学上舍历官至大监所与游皆伟人贤士尝裒其亡友唐慤生诗帖褾轴璀粲如谀达人贵公得气时人嘉其朋友之义又於

  • 卷一·辛文房

      魏帝著《论》,称"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未若文章之无穷"。诗,文而音者也。唐兴尚文,衣冠兼化,无虑不可胜计。擅美于诗,当复千家。岁月苒苒,迁逝沦落,亦且多矣。况乃浮沉畏途,黾勉卑宦,存没相半,不亦难乎!崇事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五十二·佚名

    弘治四年六月○丙午○山东按察司副使赵鹤龄言青登莱三府属县国初设巡检司二十每司弓兵百人防御海寇近分守参议尚絅奏革各司兵三之一遂缺人防守请复设便奏下巡抚都御史覆勘以为宜兵部议复从之○裁革河南祥符县埽头巡检

  • 提要·解缙

    【臣】等谨案古今列女传三巻明解缙等奉勅撰先是明太祖孝慈皇后马氏每聴女史读书至列女传谓宜加讨论因请于帝命儒臣攷订未就永乐元年成祖既追上马后尊諡册寳仁孝皇后徐氏复以此书为言因命缙及黄淮胡广胡俨杨荣金幼孜杨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 列传一百二十·纪昀

    列传宋 【二十四】○宋二十四吕端毕士安【仲衍仲游】寇准吕端毕士安寇准△吕端吕端字易直幽州安次人父琦晋兵部侍郎端少敏悟好学以荫补千牛备身仕周为直史馆 【按宋史本传作以荫补千牛备身厯国 子主簿太仆寺丞秘书郎

  • ●郑氏史料续编卷二·佚名

    &middot;四二、福建巡按王應元殘揭帖(上缺)伸著議處。山寇速行剿滅,以靖地方。該部知道。欽此。欽遵抄出到部,移咨備劄到職。奉此,隨案行按察司遵照勘劄奉旨內事理,即將李有功革職,拘提到官,研審失事情罪,依律確擬,具招解詳,以憑

  • 补后汉书年表卷九上·熊方

     宋 熊方 撰百官两汉官制虽相因袭然轻重废置不一班史各以所属约为十四等表之今取刘昭之志自太傅至河南尹凡二十有三以系于年而除拜薨免之实见矣其郡县蕃夷之官不与焉作百官表 <史部,正史类,补后汉书年表,卷九上

  • 卷十三·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十三 唐 张守节 撰 三代世表第一【言代者以五帝久古传记少见夏殷以来乃有尚书略有年月比於五帝事迹 易明故举三代为首表者明也明言事仪】     史记十三 太史公曰五帝三代之记尚矣自殷

  • 卷一百四十六·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四十六明 杨士奇等 撰用人宋孝宗时韩元吉进故事曰唐书杜黄裳传宪宗尝问前古王者所以治乱黄裳知帝锐於治恐不得其要因推言王者之道在修己任

  • 卷四十二·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四十二明 杨士奇等 撰治道宋哲宗时平章军国重事文彦博进故事曰太宗淳化三年二月诏以新印儒行中庸篇赐中书密院两制三馆御史中丞尚书丞郎给谏等

  • 卷二·李光坡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述注卷二安溪李光坡撰太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建邦犹汤诰称造邦也后仿此典常也经也灋也国天子诸侯所理也邦疆国之境一曰治典以经邦国以治官府以纪万民坡谓经者理使画一也治者分职稽功也纪者

  • 第二十八品 不受不贪分·佚名

    【原文】&ldquo;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①,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rdquo;&ldquo;何以故?&rdquo;&ldquo;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rdquo;须菩提白佛言:&ldquo;世尊,

  • 卷五·赜藏主

      ○临济(义玄慧照)禅师语录之余师问洛浦云:“従上来一人行棒一人行喝。阿那个亲。洛浦云:“总不亲。”师曰:“亲处作么生?”洛浦便喝。师便打。   一日大觉到参。师举起拂子。大觉敷坐具。师掷下拂子。大觉收坐具入僧

  • 自 由 史 观·太虚

    ── 十六年十二月在杭州灵隐寺作 ── 第一章 绪言    第一节 有情及人之自由本性    第二节 古代人类之自由及反自由史    第三节 人及有情有完成自由本性之可能   第二章 古近人类专权制度之

  • 历象考成·允禄

    历法推算著作。 清代康熙年间官撰,完成于1722年, 为修订图表不合、解多隐晦之《西洋 新法历书》而作。42卷。上编16卷 阐述理论,名“揆天察纪”,下编10 卷述计算方法,名“明时正度”,另附 运算表16卷。有几项主要改进,如 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