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二百二十一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官教习庶吉士体仁阁大学士管理户部三库事务管理刑部事务加二十三级纪录十六次臣周祖培总裁官太子少保管理内繙书房事务对引大臣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户部尚书管理三库事务加四级随带加五级纪录十二次臣宝鋆总裁官经筵讲官弘德殿教习清文谙达上书房总谙达国史馆总裁官正蓝旗蒙古都统礼部尚书管理太常寺鸿胪寺事务加二级军功加四级随带加八级纪录五次臣倭什珲布等奉敕修  

咸丰七年。丁巳。三月。癸丑朔。谕内阁、谭廷襄奏、请将升任副将开缺、留于陕西补用等语。升补贵州平远协副将阎丕敏、经该抚派赴商南防堵。现由河南至湖北一带剿办贼匪。着准其开缺。留于陕西。遇有副将缺出。酌量补用。俟凯撤事竣。再行送部引见。  

○又谕、曾国藩奏、丁忧回籍、请派员督办军务一摺。曾国藩现丁父忧。业经降旨、赏假三月。回籍治丧。所带湖南兵勇。暂交其弟曾国华管带。惟曾国华职分较卑。仍须有大员统领。方能得力。所有曾国藩前带水师兵勇。着派提督衔湖北郧阳镇总兵杨载福、就近统带。广东惠潮嘉道彭玉麟、协同调度。该侍郎假满后。着仍遵前旨。即赴江西督办军务。以资统率。  

○谕军机大臣等、前据骆秉章奏、曾国藩现丁父忧。当经降旨、令该侍郎回籍。赏假三月治丧。现在曾国藩即由瑞州回籍。福兴、文俊、何人前往瑞州接办军务。福兴原拟往剿抚建一路。今是否另派大员带兵、前往抚建。抑该将军仍自行前往。务须斟酌尽善。不可顾此失彼。至曾国华本系降服。着传谕该员。仍遵前旨。暂留江西管带兵勇。归杨载福等调度。俟曾国藩假满回至江西。再令回籍。其水师军营所需粮饷。最关紧要。着文俊设法筹办。并咨照官文、胡林翼、一体筹拨接济。毋使缺乏。杨载福驻劄九江。屡获胜仗。今命就近统带曾国藩一军。声势必能联络。着即与彭玉麟、协力同心。督兵剿办。以期克复坚城。肃清江面。将此由五百里各谕令知之。  

○调正白旗蒙古副都统增庆、为正红旗汉军副都统。以伊犁参赞大臣法福礼、为正白旗蒙古副都统。  

○以肃亲王华丰、为阅兵大臣。  

○以礼部右侍郎文清、署管户部三库事。工部右侍郎景廉、管工部火药局事。  

○甲寅。谕内阁、上年秋间。直隶等省。飞蝗为灾。叠经谕令各该督抚等、饬属实力扑除。谅各遵照奉行。惟思冬间雪泽稀少。现当春令发生。恐尚有蝻孽萌动。致损田禾。着顺天府府尹、直隶总督、山东河南各巡抚、严饬各州县。如有遗蝻蠕动地方。乘此生长未成。认真捕灭。以除民害。  

○谕军机大臣等、据给事中龚自闳奏、访闻通州所属之张家湾地方。多有私铸当五铜钱。轮廓大小。与制钱等。获利甚厚。运京甚近。以至京师当五钱顿形壅滞等语。奸徒暋不畏法。胆敢在近畿地方私铸钱文。实于圜法大有妨碍。亟应从严究办。着张祥河、黄宗汉、遴派干员。严密躧缉。查拏惩办。毋令漏网。将此谕令知之。  

○又谕、福兴等奏、筹办攻守情形。并王懿德等奏、江右逆匪、窜扰弋阳铅山等县、调派兵勇防堵崇安各一摺。逆匪窥伺广信。已非一日。该郡为江西全省藩篱。且系接壤闽浙之路。该将军现已带兵赴剿。拟请饬调张从龙之兵。听候调遣。先保东路要区。再图规复他郡。所筹尚合机宜。惟闽省崇安县属分水等关。距铅山甚近。光泽县黄石口村庄。已被该逆焚毁。联甲兵勇。退驻铁牛关。且内地败匪。复至建阳书坊一带啸聚。内外兼顾。兵力不敷。虽经王懿德等、另调各标营官兵一千名。并募漳泉壮勇各五百名。令署总兵怀塔布、带往崇安驻劄。而边防吃重。所有张从龙等兵勇。已经该督抚饬令固守杉关。兼办铁牛关防务。其续调赴江援剿之福甯漳泉兵勇一千六百名。亦据该督抚截留堵御。此时自难调往广信。本日复据晏端书奏称、广信存城兵勇尚有八千名。足资堵剿。是以令饶廷选驻劄玉山防堵。福兴抵广信后。如有可用之兵。着酌量调拨。或由贵溪弋阳铅山等处。相机进剿。冀与闽兵会合。王懿德等、亦须饬令怀塔布等、一面严防本境。一面随剿随进。俟福兴带兵行近建昌。即行会合。不得区分畛域。株守闽疆。至江西逆势方张。福兴已赴广信。曾国藩于拜摺后。即行回籍。瑞州一军。现派何员接办。抑止留曾国华统带。着文俊妥筹办理。随时具奏。将此由六百里各谕令知之。  

○乙卯。谕军机大臣等、王庆云奏、南阳等处被旱灾民、请筹赈恤一摺。河南省上年被蝗。春雨复未优渥。粮价昂贵。据闻南阳一带饥民。至以树皮充食。该处本多捻匪。恐其乘饥裹胁。且襄樊匪徒。现窜内乡淅川。尤虞句结滋事。上年该省办赈。碾动仓谷四万石。据英桂奏、散放以后尚须留为今春青黄不接之时。酌量借粜。即着英桂等、体察情形。所有南阳一带灾荒较重之区。速将此项余賸仓谷。散放接济惟灾区较广。深恐不敷。并着督饬该地方官等、劝谕绅富。协力捐赀。源源赈济。以期弭患未萌。将此由四百里谕知英桂、并传谕布政使瑛棨知之。  

○丙辰。谕内阁、崇纶现已调补仓场侍郎。所有筹臧和硕公主园寝工程。着改派刘昆、会同瑞麟承修。  

○又谕、绵洵等奏、剿匪获胜。首犯投诚。并官文、胡林翼奏、剿办襄郧匪徒情形各一摺。湖北匪徒刘尚义等、自荆门州被剿后。窜踞南漳县属武安堰地方。二月十四十五等日。经知府唐训方、带勇追剿。歼毙七八百名。逃散无数。自十七日至二十日。副都统衔巴扬阿、带兵踵至。四面围攻。复毙匪众无算。该匪等穷蹙无路。于二十三日率众投诚。业经绵洵等、委员察看。系属实情。着准其分别办理。所有被胁难民。即行妥为遣散。投诚各犯。归入巴扬阿营中。随同打仗立功赎罪。其未经回籍各川勇。并着分起委员。妥为押解。毋任再滋事端。现在谷城等处另股匪徒。尚未尽净。着官文、胡林翼、即饬巴扬阿、唐训方等、实力进剿。赶紧肃清。并会同陕豫官军。合力□□穴□又□捕。尽绝根株。毋留余孽。  

○谕军机大臣等、前因正阳关情形吃紧。谕令胜保、酌拨兵勇数百名往援。或令袁甲三、酌带兵勇前往。本日据袁甲三驰奏、霍邱股匪直扑正阳关。并有李兆受带领粤匪由正阳关窜围寿州。虽经官兵叠次击败。该匪等尚在城外盘踞等语。是该处匪踪蔓延。实为可虑袁甲三自系尚未奉到前旨。惟此时情形紧急。着即驰赴正阳关。督同金光筯等、实力堵剿并先将窜扰寿州之匪。迅速埽荡。以免该匪等南北句结。亳州邓家围等处。剿办亦属紧要。袁甲三南下后。深恐兵力单薄。着英桂、胜保、添派兵勇赴亳。协同朱连泰进攻。俾得速行蒇事。至正阳寿州等处。均属皖境。福济身任巡抚。不得因派办有人。竟以诿之豫省此时、如有兵勇可拨。着即派拨前往。会合袁甲三、金光筯、所带兵勇。实力攻剿。毋许意存膜视。将此由六百里各谕令知之。  

○候补三品京堂袁甲三奏、捻匪蔓延。请剿抚兼施。得旨。汝此奏俱系实情。剿抚固应随时相机办理。惟目下尚非其时。须俟大获胜仗后。必应降旨。若现在祇博宽大之名。倒悬者未解徒长枭獍之凶焰。非计之得也。  

○以募勇赴江西剿贼出力。擢四川廪生张于铭为知县并赏花翎。  

○予湖北汉阳伤亡协领德廉、祭葬世职。  

○丁巳。谕内阁、福济奏、因病恳请开缺、专办军务等语。安徽省自和春调往江南。郑魁士复经获咎。福济以巡抚督办军务。责任至重。况现在贼势鸱张。属邑被陷。军务与地方公事。均属紧要。何得以微疾辄请开缺致负委任。所请着不准行。  

○谕军机大臣等、前因皖省无为州城被陷。即谕官文等分兵一千名赴庐助剿。嗣因桐城兵溃。庐州吃紧。复经谕令官文等、将前调官兵一千名。迅速派往。并谕晏端书、邓绍良、就近酌拨兵一千名或数百名。渡江绕道。赴庐州军营。听候福济调遣。本日据福济奏、逆匪大股冲扑柘皋。我军迎击失利。柘皋距庐祇数十里。孤城危急。已在呼吸之间等语。该处需兵情形。实属万分紧急。前谕官文、胡林翼、派调之官兵一千名。无论刻下业经启程与否。着再添派官兵一千名。并派得力大员管带。由黄州至宿松太湖一带。驰赴庐州军营。交福济调遣。至前谕在甯国军营酌拨兵一千名。并着晏端书饬令迅速驰赴庐营。藉资援救。毋稍迟缓。另据福济片奏、藩司毕承昭、前在浙省。措交浙海关赔款银二千二百九十两零。现因皖饷紧迫。拟请解皖捐助军需。所有浙关赔项。该藩司已在庐州粮台呈缴。即可扣抵欠拨皖饷。着晏端书查明毕承昭在浙、措交赔项银两。迅速派员解赴庐州军营。以应急需。将此由六百里加紧各谕令知之。  

○又谕、福济奏、寿州被围紧急、请饬胜保迅督大队赴援一摺。逆匪拥众数万。由正阳进偪寿州。四面合围。情形万分紧急。虽经福济由庐州拨兵堵御。惟逆势方张。恐兵力难资抵御。胜保此时正在北路剿办捻匪。北路藩篱。亦关紧要能否分身前赴寿州。殊未可定。着英桂、胜保、迅即筹商。如胜保可以带兵前往。即行酌带兵勇驰往救援。如一时未能兼顾。亦应派兵助剿。不得因其地处淮南。稍存畛域之见。昨有旨、令袁甲三前赴正阳。督同金光筯进剿正阳距寿州不过数十里。袁甲三带兵前进。即可先解该州之围。以扼淮河南北要冲。至柘皋防兵失利。退守石塘桥。庐州门户已失。前调湖北皖南兵各一千名。本日已降旨饬催。并谕湖北再添调一千名。由宿松太湖一带赴皖。其德兴阿、和春营中兵勇。前据奏报。实已无可抽拨。所有江北派出之官兵五百名早已抵庐。丹阳派往之官兵八百名。即着福济赶紧催提。以资攻剿所请饬催饷银之处已据户部叠次飞催矣。将此由六百里加紧各谕令知之。  

○安徽巡抚福济奏、军务摺报。仍令郑魁士会衔。得旨。汝于该镇忽参忽保。迄无定见。云伊度越诸将。则身任封圻者能无愧乎。现未便明降旨。又派伊统帅非为汝惜实为大局所关也。  

○以云南楚雄协副将秦如虎、为陕西陕安镇总兵官。  

○以湖北办理军需团练出力赏州判吴葆仪等、蓝翎。知府厉云官等、加衔升叙有差。  

○以疏防云南宾州窜匪。革都司来福、千总孙占鳌、把总李钟鸿职。仍留营效力赎罪。  

○复安徽桐城阵亡已革总兵官郝光甲职。予祭葬世职。谥武节。  

○予安徽桐城阵亡都司李廷芳、守备刘秀一、东夏殉难训导夏济川、祭葬世职。  

○予湖北武昌殉难按察司司狱陈惟和祭葬世职。母朱氏及阖家男妇二十五名口、旌恤如例。  

○减安徽合肥、舒城、凤阳、定远、怀远、凤台、颍上、蒙城、亳、九州县上年被灾地方额赋十分之一。  

○戊午。以克复湖北省城赏游击李长林、张寅恭、都司李登梗、朱品文、张运馥、守备周喜元等、花翎。千总文春元等、蓝翎。余加衔升擢有差。  

○以克复湖北黄州等城。赏外委沈廷贵等、蓝翎。余升叙有差。  

○补铸湖北汉黄德道关防。从总督官文等请也。  

○己未。遣官祭历代帝王庙。  

○谕内阁、官文奏武员未谙营务请送部引见等语。湖北德安营参将丰伸、拣发游击穆腾额、前经带兵打仗。均能奋勇。惟于外省营伍。多未熟谙丰伸、穆腾额、均着送部引见。  

○又谕、英桂奏、襄樊土匪、阑入内乡县城、经官兵会同克复一摺。二月十七日。襄樊土匪。窜扰内乡县。署知县杨镛、带勇出城迎击。贼已分投窜入县城。总兵邱联恩等、合队进剿。该匪出西南两门抗拒。我军枪炮齐施。毙贼甚多。匪众往西北败退。我军追击二十余里。该匪等开北门逃窜。立将城池克复。现在余匪回窜楚境。着邱联恩乘此声威。迅速追捕兜剿。歼兹丑类。勿留余孽。署内乡县知县杨镛、有无弃城逃避情事。并在城文武各员弁下落。着英桂查明具奏。  

○谕军机大臣等、英桂奏、嵩县匪徒窜扰、现筹剿办等语。据称、嵩县所属龙王庙一带。突有匪徒竖旗。讹索钱文。经官兵往捕。胆敢在汝源镇等处。于火焚烧。聚众抗拒。该处系完善之区。岂容匪徒肆行焚掠。亟应及早扑灭。以靖地方。着英桂严饬河南府知府樊琨、认真督剿。迅获首犯。解散胁从。毋任蔓延为患。现在内乡股匪。业经击退。邱联恩等、剿办窜匪。如已得手。亦可酌量抽拨兵勇。以资进剿。惟豫省兵力较单。该县偪近陕境。即着曾望颜就近酌派兵勇。会合豫兵。前往剿办。并饬所属整顿团练。勿令匪踪窜越。胜保督办固始捻匪。已解城围。现在颍州捻众屯聚。胜保由乌龙集进剿。正可先将颍郡捻匪剿除。遏其北窜。至寿州被围。虽经福济派兵往援。但兵力甚单。恐难济事。前命袁甲三往正阳。是否能策应寿州。抑须再添兵勇助剿。方能得力。着英桂、胜保、迅筹妥办。现当捻势鸱张。又有句结粤匪之说。该抚等、务当督率皖豫官兵。联络一气。毋分畛域。以期迅速奏功。将此由六百里各谕令知之。  

○又谕、前因庐州贼众兵单。饷需缺乏。当谕令晏端书迅拨甯国军营兵一千名。赴庐救援。并酌拨银四五万两。以资接济。兹据该抚奏称、皖南三衢。同时告急。自顾不暇。兵力已无可酌拨。自系实在情形。惟饷银毫无接济。岂得谓之不分畛域。现在庐城缺饷。危在呼吸。浙省近在邻封。若坐视其饷竭兵溃。大局攸关。何堪设想。该抚于省局筹饷。则豫为之谋。于邻疆则涓滴莫及。何习气之深若是。着晏端书竭力设法。量筹接济。迅解庐州。不准藉口推诿。致滋贻误。将此由六百里谕令知之。  

○又谕、江南军务。从前张国梁与福兴共事。尚能迅解金坛之围。乃自和春到后。数月之久。句容一邑。仍未克复。是否和春与张国梁意见不合。以致该镇未能用命。军营统帅。全在能得人心。傥驾驭无方。使健将不肯出力。贻误非轻。怡良近在常州。必能确有见闻。着即确查密奏。至余万清收用劣员卢应翔。经和春奏请撤去帮办军务。业已降旨允准。惟余万清攻剿镇江。如果不能得力。该大臣早应据实参奏。何以因收用卢应翔一节。辄请撤去帮办。恐和春因该员别有劣迹。遇事而发。着怡良一并密行访查。如余万清平庸。着该督会同和春、于江南军营内、察看何员可以接办镇江军务。酌保一二人。速行奏闻。候旨更换。再本日崇恩奏、豫筹防护海运事宜一摺。据称近年滋事洋盗。皆系闽广艇匪。若能于余山一带。扼住险要。盗匪断难北窜等语。本年海运漕船。已据该督等酌定章程。雇募勇船在洋巡缉。并有轮船分别驻泊。着即严饬该员弁。务于余山五条沙一带。巡防扼守。毋令闽广匪船。乘间北窜。并遵照成案。令护漕师船。至东省石岛洋面。交替明白。再行南下。俾南北水师。均有责成。庶不致稍有疏失。将此由四百里密谕知之。  

○以江苏徐州剿贼出力。赏总兵官史荣椿、提督衔。侍卫伊兴额、知府王检心、同知高丙谋、委参领富祥、果全委防御讷春、参将兴庆、游击玉山、都司崇顺、守备吕道宣等、花翎。县丞胡容本等、蓝翎。余升叙有差。  

○以克复湖北汉阳府城。复已革游击温发魁职。  

○以堵匪不力。及托故逗遛。革湖北游击万通、乌淩阿职。游击富贵、革职逮问。  

○辛酉。以孝贤纯皇后忌辰。值清明节。先期遣官祭裕陵。上诣大高殿行礼。  

○还宫。  

○谕内阁、裕瑞奏、特参亏短仓粮之粮饷章京、请旨革职究追一摺。喀喇沙尔粮饷章京瑚什哈、亏短仓粮至九千八百余石之多。亟应彻底根究。瑚什哈着先行革职。交裕瑞提讯追究。定拟具奏。该员寓所赀财。即着查封备抵。  

○以谕军机大臣等、扎拉芬泰奏、夷情叵测、急筹抚驭、请于伊犁等处、举行茶税一摺。塔尔巴哈台、俄夷商货。被金夫等烧抢。曾谕令扎拉芬泰等、如银数无多。或令华商分年减半贴补。亦须体察该商力量。方能酌办。兹据该将军奏称、口外各商。俱形萧索。惟茶斤一项。为华商获利大宗。请于伊犁、塔尔巴哈台、阿克苏等处。徵收茶税。豫为华商贴补地步。所筹尚属妥协。着即照议办理。扎拉芬泰于夷务情形。较为熟悉。着即暂留伊犁。与常清、法福礼、妥议章程。俟办理就绪。再行奏明请旨。所有伊犁等处。无论茶色高下。均酌徵税银一分。其塔尔巴哈台阿克苏两处。应如何设卡徵收。着明谊、海朴、各就该处情形。悉心筹办。总使内地兵民。既无买食贵茶之患。而于外夷通商。亦无窒碍。方为妥善。将来查明所烧货物数目。如贴补之费。实无从出。即以此项茶税银两。为华商贴补。并以夷货价值之多寡。定分年贴补之久暂。俟夷案清完。留抵各城月饷如此办理。既无赔偿之名。而该夷货价有着。自不致另生枝节。傥肆意要挟。惟当坚持成约。据理折辩。不可迁就了事。或即查照成案。禁止茶黄出境。使该夷知利害所关。庶可就我范围。扎拉芬泰既称待夷之法。不外抚驭两端。必能相机筹办。操纵得宜也。将此各谕令知之。  

○以随同克复安徽甯国府城。复道员邓瀛职。免知府颜培文罪。均留任效力。  

○壬戌。谕内阁、和春奏、攻剿溧水、连夺贼垒、大获胜仗一摺。江南溧水贼匪。经官军屡次痛剿。势已穷蹙。二月初七日。贼由邬山曹村一带来援。和春派令副将鲁占鳌等、奋力剿杀。毙贼百余名。金陵安庆大股贼匪。窜至邬山筑垒。傅振邦督同马步。分路进攻。并于山后埋伏。该匪五六千人。分股迎扼。兵勇且战且却。佯败诱贼。都司邓联科等、伏兵齐出。逆匪大股奔逃。我军乘胜追剿。斩馘甚众。二十日贼匪复过河筑垒四座。和春派李定太等、分途齐进。贼匪约三四千人。出巢迎敌。周天培等、带兵抢至外濠。枪炮连环。火简喷筒齐发。贼众惊溃。立将贼营四座夺获。余匪奔逃。退至河边。落水者不计其数。兵勇抢过河岸。又毙多贼。复将邬山贼垒五座夺获。贼向柘塘逃逸。所有该处贼营。一律踏毁。共计夺获贼垒二十六座。毙贼三千余名。该逆负嵎死守。着和春即督饬在事文武员弁。迅将城池赶紧克复。毋得再事迁延。致干重咎。  

○谕军机大臣等、御史毛昶熙奏、山东省被灾较重。请饬查办赈济。并称该省于咸丰四年。曾买杂粮六万余石。为城守之储。至今仍存省仓。可拨为赈恤之用。又闻该省上年开捐赈局。共收银三十一万余两。除用过外。尚存二十五万余两。亦可酌拨赈济各等语。东省连年被灾。曾经发帑赈济。诚恐不能遍及。且阅时已久。民间生计更艰。自应酌筹调剂。该御史所称粮石银两。是否现在实有此数。着崇恩即饬查明。酌量动用。就被灾较重之区。办理赈济。以恤民艰。并着一面奏闻。一面先行筹办。用副朕惠爱黎元至意。将此谕令知之。  

○又谕。和春奏、攻剿溧水、夺获贼垒、并句容镇江获胜情形。各摺片。江南军务。自紫金山大营失陷。向荣病故后。金陵城外。遂无大兵控扼。句容、溧水、不过蕞尔小县。该逆以之牵掣我军。而分其党与。四出滋扰。现在安徽省。巢、无舒、六相继失陷。贼踪距庐州仅止数十里。情形万分吃紧。池州芜湖之贼。窥伺徽甯。浙防又形吃重。总由大兵不能进偪金陵。故石逆得以安居城中。从容布置。贼势裹胁愈多。官军几至应接不暇。现当各省荒旱。军饷缺乏。日复一日。伊于何底。和春前在安徽督师得力。张国梁在江南军营。亦素称勇敢。何以区区二邑。旷日持久。不能攻克。本日据奏溧水之战。捦斩尚多。句容之战。仍未见得力。着即督饬将士。谋勇兼施。先将两城攻下。以便移师金陵。使该逆有所顾忌。稍戢其猖獗之形。而我兵不为句容溧水牵掣。亦可分援安徽等处。以期次第廓清。毋得再事迁延。贻误大局。此由六百里谕令知之。  

○予江苏句容阵亡千总陶庆成、祭葬世职。  

○癸亥。清明节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泰东陵。裕陵。昌陵。昌西陵。慕陵。  

○遣官祭孝静康慈皇后暂安寝殿。  

○遣官祭孝德皇后殡宫。  

○遣官祭端慧皇太子园寝。  

○上耕耤。诣先农坛行礼。更服。至耤田所。躬耕三推。复加一推。御观耕台。命睿亲王仁寿、庄亲王奕仁、惇郡王奕誴、各五推。吏部尚书周祖培、户部左侍郎沈兆霖、礼部尚书徐泽醇、兵部尚书全庆、刑部左侍郎承芳、工部尚书文彩、都察院左都御史肃顺、通政使司通政使严正基、大理寺卿富廉、各九推。毕顺天府府尹率农夫终亩。赏赉农夫耆老如例。  

○诣寿皇殿行礼。  

○诣关帝庙拈香。  

○幸圆明园。  

○谕内阁、句容溧水逆匪。负嵎日久。叠经官军剿办。尚未克复。着秦定三即统原带之贵州官兵。前赴江南大营。随同和春等、会力攻剿。所需军饷。即由江南大营随时补给。  

○谕军机大臣等、前据福济奏、请由湖南拨解米石。当经谕令骆秉章、酌量筹办。兹据奏称、湖南省自上年旱歉。米价日昂。买米四万石。需银八万两。合之水陆运脚。共需银十六七万两。且自蕲州至六安。需用人夫八万名。亦断难于招雇各等语。自系实在情形。惟皖省缺乏米粮甚关紧要。昨据英桂奏称、前次运送皖省米麦六千石。行至颍州。因捻匪窜踞三河尖。河路梗塞。现将米麦起存阜阳县仓。尚未运解。此项米麦。亦可藉济急需。本日业经谕知英桂、设法速解庐州。着福济即行派员前往迎提。以资兵食。所请饬令胜保由正阳进剿六安之处。亦已谕知英桂、胜保、酌量办理。庐城情形吃紧。前谕调之皖南官兵。已据宴端书奏称、一时未能分拨。湖北军营。已派臬司李孟群、带兵一千五百名。赴皖助剿。该抚即督同郑魁士、妥为布置。协力堵御。秦定三已有旨令其统领原带贵州官兵。前赴和春军营。随同剿办矣。将此由六百里谕令知之。  

○又谕、本日据福济等奏、寿州城围已解、请饬胜保由正阳进剿六安、以分贼势等语。胜保现由乌龙集回剿颍匪。谅必续获胜仗。如该处股匪渐次埽荡。可以无虞北窜。自应径趋六安。会合皖军。藉分庐州贼势。庐州三面皆贼。情形甚为吃紧。福济兵力甚单。必须速为援应。着即与英桂妥速筹商。酌量办理。袁甲三接奉前旨。是否已赴正阳。现在寿州既无须助剿。能否即由正阳驰赴六安。分剿粤逆亦着英桂等妥商速办。前据英桂奏、筹解皖省米麦六千石。因三河尖河路梗塞。尚存阜阳县仓。现在庐州待米甚殷。着英桂即将前项米麦。设法速解庐州。以资接济。再据御史毛昶熙奏、河南光州一带。饥民乏食。至掘食草根树皮。请筹抚恤等语。该处偪近匪踪。饥馑颠连。已堪悯恻。煽感滋事。尤属可虞。着英桂即行筹款酌量赈恤。毋使流而为匪将此由六百里各谕令知之。  

○以湖南新甯县绅民剿贼出力。永广文武学额各三名。  

○以安徽寿州守城出力。赏道员金光筯、按察使衔。知州黄元吉、花翎。知县李霖、蓝翎。  

○甲子。谕内阁、兵部奏、查明解饷委员、滥支脚费银两、请饬追缴一摺。四川省解饷委员。于领解寻常饷银。辄照军需例开销。竟至二十余案之多。实属违例。所有该员领过骡脚盘费银两。着该督等按照兵部单开。着落追缴归款。嗣后着查照定例。详核办理。其历任滥准应付之四川总督藩司。均着交部查取职名分别议处。  

○谕军机大臣等、昨有旨令秦定三带贵州官兵。前赴江南。随同和春攻剿。本日据秦定三奏、已与福济会商。带领吉林马队。及陕西官兵。由临淮水陆并进。疏通饷路。相机进剿等语。现在庐州三面皆贼。势成坐困。所恃以通饷道者。惟在临淮一路。即福济前奏、亦称逆匪若由六安直达临淮。则军火粮饷无路可通。是保全临淮。实关庐州大局。该提督现既带兵前往。即着暂留临淮一带。俟剿办略有就绪。再行前赴江南。前据庚长奏、筹备米二千石。解赴临淮。转解皖省。嗣后谕令邵灿等、续备米一二千石解往。谕令怡良于截漕等项下筹款解皖。必从淮河经过。即着秦定三督饬兵勇。将淮河北岸匪踪。随处剿除。妥为护送。该提督营中所需粮饷。即可于此项银米经过之时。酌量截留。以资接济。其余银米。仍派兵解赴庐州。毋稍疏失。至请由北路添兵助剿之处。此时实无可分拨。胜保现在颍州剿匪。傥彼处得手。自可驰赴六安会剿。正阳一路。与临淮声息相通。已令袁甲三带兵前进。俟到关后。即可与该提督合力进剿。徐泗各处兵勇。相距非遥。亦可随时知会。互为声援也。将此由六百里各谕令知之。  

○乙丑。以直隶开州等处办团出力。赏知州刘煦、花翎。知县瑞庆、蓝翎。余升叙有差。  

○以江苏淮安办团出力。予知府恒廉等、加衔升叙有差。  

○丙寅。谕军机大臣等、福兴、文俊奏、兵力不敷、请添调北路劲兵一摺。江西西路各城。围攻正紧。惟东路空虚特甚。该将军所拟力保广信。分攻抚州。自系要着。惟北路劲兵徵调已多。此时实无可抽拨。湖北水陆两军。在九江者数几二万。既据福兴咨商官文等、于李续宾所带兵勇内分调数千名。即着官文、胡林翼、斟酌速办。如九江即可克复。固应分兵协济。若攻克需时。亦应移缓就急。酌量抽调。至该将军拟先赴瑞州。再回广信。两郡相距较远。诚恐东路策应不及。着于行抵瑞州后。即由梅港东乡一带。节节进剿。直抵广信。以固闽浙藩篱。瑞州营中。有无可分之兵。或酌量带往。亦着妥筹分拨。但可顾此失彼。致西路又形单弱。南昌省城。现存曾国藩兵勇。尚有若干。能否分拨前赴抚州。亦着福兴等酌量办理。再前据晏端书奏、广信存城兵勇。不下八千名。福兴前赴该郡。亦可就近调拨。分投剿办。至所请由浙协拨兵饷。虽经谕令晏端书酌筹银两。陆续解赴广信。惟浙江拨解皖南庐州等处军饷。数已不少。恐即勉力支应。为数断不能多。文俊统辖全省。不应一筹莫展。专恃仰给邻封。着即督同藩司。妥为筹画。以资接济。毋得坐误事机。将此由六百里各谕令知之。  

○又谕、福兴奏、军饷久缺、仍请饬浙省接济等语。福兴一军饷需。前据何桂清奏称、该将军过浙时。曾先后筹银六千两应付。并声明以后难于筹拨。应由江省地方官支应。自系为皖南等处筹办防剿。需饷较钜。势难分拨。兹据福兴奏、贼众军疲。事处万难。不得不仍请由浙协济。亦属实情。且该将军现须由省前赴广信。该处为浙省藩篱。尤应就近接济。即以自固疆圉。着晏端书不必拘定按月若干之数。酌量筹拨。陆续解银数万两。至福兴广信军营。无得心存膜视。致误事机。将此由五百里谕令知之。  

○江西九江镇总兵官居隆阿因病解任。以候补副将李定太、署江西九江镇总兵官。  

○丁卯。命江西巡抚文俊来京。以布政使耆龄、为巡抚。通政使司副使龙启瑞、为江西布政使。  

○命右春坊右庶子单懋谦、提督江西学政。  

猜你喜欢
  卷六十七 漢紀五十九·司马光
  卷三百九十九 元祐二年(丁卯,1087)·李焘
  卷二百五 治平二年(乙巳,1065)·李焘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九·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九十七·佚名
  卷之二百三十六·佚名
  南唐书卷十四·马令
  元弼、元晖业传·李延寿
  刘筠传·脱脱
  何廷仁传·张廷玉
  卷二十六·佚名
  提要·佚名
  馆阁续録卷四·陈骙
  卷十九风教三·冯煦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五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六十·彭定求

        卷360_1 【白舍人自杭州寄新诗有柳色春藏苏小家…寄浙东元相公】刘禹锡   钱塘山水有奇声,暂谪仙官领百城。女妓还闻名小小,   使君谁许唤卿卿。鳌惊震海风雷起,蜃斗嘘天楼阁成。   莫道骚人在三楚,文星今

  • 槎翁诗集卷七·刘崧

    (明)刘嵩 撰○七言排律题萧静安所藏归隐图髙人归隐定何年一望青山兴杳然桂树髙岩晴雪里桃花流水白云邉桥通絶岸茆堂近路转深林草市连巢父持竿还入海留侯辟榖早归仙偏思骑鹤扪星斗亦拟呼龙种石田此境未知何处有畵图千古

  • 乐府雅词巻下·曾慥

    (宋)曾慥 编点绛唇陈去非寒食今年紫阳山下蛮江左竹篱烟琐何处求新火 不解乡音只怕人嫌我愁无那短歌谁和风动梨花朶法驾导引【世传顷年都下市肆中有道人携乌衣椎髻女子买■〈豆斗〉酒独饮女子歌词以侑凡九阕皆非人世语

  • 卷十九·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稾卷十九 宋 陆游 撰 晓出南山 久向人间触骇机歛收孤迹早宜归亡羊未恨补牢晚搏虎深知攘臂非明月长庚天欲晓新桐清露暑犹微扁舟蓑笠平生事莫羡黄金带十围 闻韩无咎下世 书劎飘然去国时南兰陵郡

  • 卷五·李攀龙

    钦定四库全书古今诗删卷五明 李攀龙 编宋乐府丁督防歌【孝武帝】督防北征去相送落星墟帆樯如芒柽督防今何渠代放歌行【鲍照】蓼虫避葵堇习苦不言非小人自龌龊安知旷士怀鸡鸣洛城里禁门平旦开冠葢纵横至车骑四方来素

  • 卷三十四·志第十·历四·张廷玉

        ◎历四   大统历法二   立成者,以日月五星盈缩迟疾之数,预为排定,以便推步取用也。《元志》、《历经》步七政盈缩迟疾,皆有二术。其一术以三差立算者,即 布立成法也。其又术云,以其下盈缩分,乘入限分万

  • 卷二百八十六 列传七十三·赵尔巽

      王掞子奕清、奕鸿 劳之辨 朱天保 陶彝任坪、范长发、邹图云陈嘉猷、王允晋、李允符、范允、高玢、高怡、赵成穮、孙绍曾、邵璿   王掞,字藻儒,江南太仓人,明大学士锡爵孙。康熙九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为掌院学士

  • 卷五十·毕沅

      ◎宋纪五十 ∷起著雍困敦四月,尽屠维赤奋若十二月,凡一年有奇。   ○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庆历八年辽重熙十七年   夏,四月,己巳朔,封曩霄子谅祚为夏国主,以祠部员外郎任颛等为册礼使。

  • 卷十六 齐高帝·王夫之

      〖一〗  凡篡位者,未即位皆称名,已即位则称帝,史例也。萧齐无功窃位,不足列于帝王之统系,而以帝称者,以北有拓拔氏之称魏,故主齐以存中国。   天下之治,统于天子者也,以天子下统乎天下,则天下乱。故封建之天下,分其统于

  • 一三二一 礼部尚书纪昀奏恭报办理文津阁书匣等情形折·佚名

    一三二一 礼部尚书纪昀奏恭报办理文津阁书匣等情形折乾隆五十三年十月三十日臣纪昀跪奏,为书匣抽添分合核算已清,恭报办理情形,仰祈睿鉴事。窃臣仰承恩旨,办理文津阁书匣,恭请圣训之后,于十八日起程,二十二日至热河。卽于二

  • 卷十七·李明复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集義卷十七宋 李明復 撰閔公程頤曰閔公名開莊公子惠王十六年即位閔謚也在國逢難曰閔元年春王正月謝湜曰莊公薨子般遇難其位不得受之先君故不書即位胡安國曰不書即位内無所承上無請命也莊公薨子般卒

  • 四法品第二·佚名

    于是持心梵天。说此偈赞佛已,长跪叉手前白佛言:何谓菩萨志性坚强意不懈厌。何谓菩萨所言柔和辞无恼热。何谓菩萨所造德本超诸众生。何谓菩萨威仪安详而不卒暴。何谓菩萨于清净白法多所长益。何谓菩萨所至土地游步究缚。

  • 卷五百六十·佚名

    △第五分不思议品第十之二尔时善现便白佛言:甚奇世尊,於诸菩萨善能付嘱善能护念。佛言善现,如是如是,所以者何。诸菩萨众为欲长夜利乐多生哀愍世间大生众故。欲令天人获大义利安乐事故。求证无上正等菩提为诸有情宣说法要

  • 卷第十一·佚名

    宋括山一庵释 本觉 编集明真如居士 毕廷瓒 较订唐武宗庚申(开成五年)正月六日。终南山圭峯宗密禅师趺坐示寂。荼毗得舍利。明白润大。寿六十二。持服四众哀泣喧野。宣宗追諡定慧禅师。初於圆觉经有所悟。为遂州道

  • 金刚錍显性录卷第一·智圆

    孤山沙门释 智圆 集金刚錍者荆溪大师宗圆顿教所着论也发挥佛旨拟议圆宗融万法於一心息异论於千古抑又开后昆之智眼喻金錍以立名叙前代之权疑寄野客而兴问其道甚大嘉言孔彰俾佛性昭昭无为昏情所隐者其此论矣圆耽味沉

  • 佩韦斋辑闻·俞德邻

    四卷。宋末元初俞德邻撰。俞德邻字宗大,号大迂山人,又作太玉山人,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徙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咸淳九年(1273)进士及第。宋亡不仕,隐居以终。隐居期间,遍读经史百家之书,搜集朝野典故遗文,撰成此书。全书以

  • 碧虚子亲传直指·佚名

    碧虚子传,自称晚遇海琼先生,安然居士,盖南宋人。述南宗内丹术。

  • 檐曝杂记·赵翼

    史料笔记。全书包括正集6卷、续1卷,共7卷。清赵翼著撰。成书于嘉庆十五年(1810年)。赵翼,字云崧,一作耘松,号瓯北,又号三半老人。生于雍正五年(1727年),卒于嘉庆十九年(1814年),江苏阳湖县(今武进县)人。系清中期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