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刘筠传

刘筠字子仪,大名人。考中进士,为馆陶县县尉。回京,恰逢朝廷诏令知制诰杨亿考试选拔人校对太清楼藏书,刘筠被选拔为第一名,以大理评事为秘阁校理。真宗北巡,命刘筠知大名府观察判官事。自从边境罢兵,国家太平,真宗有意于典籍文章,开始汇集儒生们的考论文章,成为一代文献。刘筠参预修撰图经及《册府元龟》,被公认为精细敏捷。真宗准备祭祀汾月隹,多次降下瑞雪,召见刘筠及监察御史陈从易在崇和殿作歌颂之诗,真宗对颂诗多次称好。真宗驾车西巡,又命刘筠编纂土训。这时各地敬献符瑞,真宗正要制定礼仪条文,刘筠多次敬献赋颂。《册府元龟》完成后,刘筠任左正言、直史馆、修起居注。曾经接连患病,给朝廷上书请求告老还乡,未被允许,又再次上书,共三百页,每次都诏继续给刘筠俸禄。

升任左司谏、知制诰,又任史馆修撰。离京任邓州知州,调任陈州。回京,负责督察京城的刑事案件,知贡举,升任尚书兵部员外郎。又请求任邓州知州,没有成行,任翰林学士。开始,刘筠曾经奉诏起草丁谓与李迪罢免宰相之制书,不久丁谓又留任,令刘筠另外起草,刘筠没有接受,于是又征召晏殊。刘筠从朝堂出来,与晏殊相遇于枢密院南门,晏殊侧身走过,不敢对刘筠行礼问候,恐怕晏殊是内心有愧。真宗长期患病,丁谓逐渐独断专权,刘筠说:“奸人执掌朝政,此地一天都不可久留。”请求离京候补,以右谏议大夫知庐州。

仁宗即位,升任给事中,又受召为翰林学士。过了一月,又授予御史中丞。在此之前,三院御史上书言事,都要先告知中丞。刘筠在御史台张贴布告,御史自己上书言事,不需报告中丞。知天圣二年(1024)贡举,多次由于疾病告退,任尚书礼部侍郎、枢密直学士、知颍州。奉召回京。又知贡举,任翰林学士承旨兼任龙图阁直学士、同修国史、判尚书都省。在南郊举行祭祀,任礼仪使,请求在斋戒太庙那天,停止上朝在玉清昭应宫供奉神灵,等到礼仪完成后,准备皇帝车驾到昭应宫致谢。得到同意。刘筠一直喜爱庐江,于是就在庐江城中修筑居室,建筑楼阁收藏朝廷前后所赏赐之书,仁宗挥笔赐字“真宗圣文秘奉之阁”。又任庐州知州,建造坟墓,制作棺材,自己在墓碑上刻字。病后,移到书阁,去世。

刘筠,景德(1004~1007)以来,一直选为文官,文辞擅长对偶,尤其擅长作诗。起初被杨亿赏识提拔,后来和杨亿一样出名,当时号称“杨刘”。一共三次进入禁林,又三次任职贡部,用策论来决定天下人才的进退,从刘筠开始。性情严肃,办事明了通达,为政崇尚简易严厉。但晚年替阳翟一位同姓的富人上奏请求赏赐,被清议者轻视。写有《册府应言》、《荣遇》、《禁林》、《肥川》、《中司》、《汝阴》、《三入玉堂》共七集。一个儿子早逝,田地房舍全部被官府没收。包拯年轻时,被刘筠所知。到包拯显赫后,包拯上奏让其家族之子作为后代,又请求归还被官府没收的田地和房舍。

猜你喜欢
  提要·乾隆
  卷之五十三·佚名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佚名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三·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八·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十八·佚名
  卷之一百六十六·佚名
  卷之一千三百八十五·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十四·佚名
  卷之三百八十八·佚名
  卷之二百九十二·佚名
  ◎关外王威逼吴癞痢·宣南吏隐
  张仪为秦连横说韩王·佚名
  晋纪十 孝怀皇帝下永嘉六年(壬申、312)·司马光
  弇山堂别集卷三十九·王世贞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百一十一·彭定求

        卷811_1 【归山作】护国   喧静各有路,偶随心所安。纵然在朝市,终不忘林峦。   四皓将拂衣,二疏能挂冠。窗前隐逸传,每日三时看。   靳尚那可论,屈原亦可叹。至今黄泉下,名及青云端。   松牖见初月,花间礼

  • 宋公明排九宫八卦阵·佚名

    头折(冲末扮兀颜统军领畨卒子上)(统军云)乆镇辽邦统大军,六韬三畧显英雄。四州总领为头将(者),独占畨夷百座城(又)。某乃大辽国兀颜统军是也。为某文通三畧,武觧六韬,领大小军卒,所管各州将校,能知吕望兵文,深晓孙呉战策,善能排兵布阵

  • 吴文英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吴文英(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鄞县(今浙江宁坡)人。《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州、杭州、越州、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虹亭、无锡惠山

  • 张大家兰雪集上·张玉娘

    宋松阳张玉娘若琼着 ○古体诗 川上女 川上女,行踽踽。翠鬓湿轻云,冰饥清溽暑。霞裾琼佩动春风,兰操苹心常似缕。却恨征途轻薄儿,笑隔山花间妾期。妾情清澈川中水,朝暮风波无改时。 古别离 把酒上河梁,送君灞陵道。去去不复

  • 卷十 张李皇甫江欧列传第七·陆游

       张义方,不知其所以进,烈祖代吴,用为侍御史,义方既就职,即上疏曰:古之任御史者,非止平狱讼,肃班列也,有怙威侮法弃忠贼义,树朋党,蔽聪明者,得以纠弹,至于人主好游畋声色,说奢侈佞媚,赏非功,罚非罪,得以论争。使诸侯不敢乱法,百司不

  • 卷之六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历代名贤确论卷三十七·佚名

    庄子庄子之道【荆公 鲁直 颍濵】杨墨杨墨之道【昌黎 黄垍 荆公 郑獬】孟子孟子之道【皮日休 昌黎 鲁直 颍濵】孟子养浩然之气【颍濵】以佚道使民以生道杀民【东坡】辟杨墨【昌黎】孟子言不嗜杀人【颍濵】孟子

  • 宋后废帝本纪·李延寿

    后废帝名叫刘昱,字德融,是明帝的长子。大明七年(463)正月二十六日,生在尉卫府。废帝的母亲陈氏,是李道儿的妾,明帝把她娶了过来,所以人们称废帝为李氏子,废帝也自称李将军。明帝的各个儿子在孕育时,都用《周易》占卜过,就用所

  • 卷九十六·阿桂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八旬万寿盛典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第九十六歌颂【十六】万夀恭颂十六章【谨序】礼部侍郎浙江学政【臣】窦光鼐乾隆五十有五年庚戍秋八月辛酉恭逢我皇上八旬万夀庆辰光天道洽率土欢同中外

  • 卷二百六十七·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六十七人物志一百四十七列女传二十七八旗汉军列女传五镶黄旗汉军文举人高頴之妻金氏镶黄旗汉军铁匠王应公之妻陈氏镶黄旗汉军马甲李润智之妻周氏

  • 卷二十六·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二十六    宋 卫湜 撰天子之县内方百里之国九七十里之国二十有一五十里之国六十有三凡九十三国名山大泽不以朌其余以禄士以为闲田郑氏曰县内夏时所居

  • 卷四·孔颖达

    <经部,诗类,毛诗注疏钦定四库全书毛诗注疏卷四汉郑氏笺 唐陆德明音义 孔颖逹疏国风鄘序柏舟共姜自誓也衞世子共伯蚤死其妻守义父母欲夺而嫁之誓而弗许故作是诗以絶之笺共伯僖侯之世子音义【共音恭下同姜居羊反共姜

  • 卷六·黄度

    <经部,书类,尚书说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説卷六       宋 黄度 撰周书成周既成迁殷顽民周公以王命诰作多士【殷民之为顽不识天命去就奉武庚为乱动摇天下是为不则德义夫子定其罪与苗民同世儒谓于殷为忠异乎夫子之

  • 卷二百二十九·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四十八善现,四正断清净故空解脱门清净。空解脱门清净故一切智智清净。何以故?若四正断清净。若空解脱门清净。若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四正断清净故无相无愿解脱门清净。无相无

  • 佛说法乘义决定经卷上·佚名

    西天三藏明因妙善普济法师金总持等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舍卫国祇园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时有一比丘。名曰甚深勇猛。美妙音声。善问法要。初中后善。利益自他。能修梵行。清净圆满。敬礼合掌

  • 卷第一百十八·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一百十八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三十一 【经】善男子菩提心者成就如是无量功德举要言之应知悉与一切佛

  •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佚名

    三千佛名经之下卷也。

  • 大乘圣吉祥持世陀罗尼经·佚名

    具名大乘圣吉祥持世陀罗尼经,一卷,赵宋法天译。持世陀罗尼经之别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