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二百二十二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官教习庶吉士体仁阁大学士管理户部三库事务管理刑部事务加二十三级纪录十六次臣周祖培总裁官太子少保管理内繙书房事务对引大臣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户部尚书管理三库事务加四级随带加五级纪录十二次臣宝鋆总裁官经筵讲官弘德殿教习清文谙达上书房总谙达国史馆总裁官正蓝旗蒙古都统礼部尚书管理太常寺鸿胪寺事务加二级军功加四级随带加八级纪录五次臣倭什珲布等奉敕修  

咸丰七年。丁巳。三月。戊辰。上幸静明园。  

○己巳。祭先蚕之神。皇后亲诣行礼。  

○谕内阁、兵部奏、查明山东省调出现存马匹。与题销数目不符。并请令购买足额等语。咸丰二年间。山东调赴河南军营马一千一百匹。该抚题销朋马。并未扣除此数。至节次调赴各省军营。及兵丁乘骑马匹。亦未报部核办。此项马乾银两。显有冒销情弊。其四五两年。应行奏销朋马。例限久逾。着该抚赶紧题销。并着查取冒销马乾。及承办迟延各职名。交部分别议处。仍将调出马匹数目。报部查核。缺额马匹。即由该抚迅速筹款。派员赴部领票。出口购买足额。毋令短缺。以昭核实而杜浮冒。  

○补铸山东阳谷县知县印信。从巡抚崇恩请也。  

○补铸河南虞城县管河县丞条记。从巡抚英桂请也。  

○复安徽婺源县阵亡已革参将师长镳职。予祭葬世职。  

○庚午。上诣安佑宫行礼。  

○谕军机大臣等、英桂、胜保奏、进剿逆捻。获胜情形各摺片。捻匪大股。麕集柳沟集。经胜保督兵奋击。叠获胜仗。惟该匪死党尚多。兵力不能分拨。自应由西北节节进攻。以期渐次肃清。胜保现在先攻柳沟。俟柳沟一破。即进捣三河尖。目前贼势。自应如此办理。该逆奔突靡常。军情旦夕不同。必须相度机宜。统筹全局。英桂现由新蔡进劄阜阳县之驿口桥。如胜保剿办得手。仍须移营前进。总期声势联络。互相策应。方为妥善。寿州虽已解围。颍上一带。尚当吃紧。现在大同马队。吉林余丁。业已到营。俟直隶官兵到后。即可一面进攻。一面分兵应援颍上。袁甲三如不能前赴正阳。亦须拨兵策应。着英桂等、体察缓急情形。毋得顾此失彼。致有贻误。将此由六百里谕令知之。  

○山西巡抚王庆云奏、邻氛未靖。密陈布置情形。得旨。均照所请行。惟须慎益加慎。不准稍涉张皇。  

○以克复湖北黄州、武昌、大冶、兴国等城。并攻毁小池口贼垒。擢协领多隆阿、以副都统用。赏委参领都嘎尔、喀尔库、委防御温德勒克喜、双福、委骁骑校常兴阿、披甲西们克西克、巴图鲁名号。都司咸恒、委参领庆明、奇车布、明德等、花翎。军功张兆麟等、蓝翎。余加衔升擢有差。  

○予河南阵亡已革佐领松志、骁骑校拉什旺丹、游击德禄、千总马腾蛟、陈钧庆、万寿庆、把总殷鹤龄、杨起山、外委王大魁、尹宝让、鲁占魁、府经历陈谟、祭葬世职。  

○辛未。谕军机大臣等、据恒春奏、滇省回夷各匪滋扰。剿办正当吃紧。带兵将领乏员。现署郧阳镇总兵王国才、熟悉滇省情形。回民畏服。请饬该署总兵、迅速来滇协剿等语。楚北水陆各兵。均已乘胜东下。王国才、正在黄梅小池口一带剿贼。自系带兵得力之员。惟滇省剿办回夷各匪。尚未得手。较楚省尤为吃重。着官文、胡林翼、即饬该总兵前往滇省。交恒春调遣。藉资熟手。将此由四百里谕令知之。  

○又谕、胡林翼奏、军饷缺乏。请饬山西等省。按月筹解等语。湖北水陆各军并力东下关系剿匪全局。襄郧等处征兵。亦须士饱马腾。以期速行蒇事。现在该省年岁荒歉。米价昂贵。官兵欠饷五六月不等。军中仅以糜粥度日。情形实属窘迫。该抚请饬山西、陕西、四川、广东、各按月筹银五万两。解往以资散放。自应亟筹协济。山西、陕西、四川三省。拨解楚饷。曾据该督抚等、陆续奏报。惟楚省需饷较钜。仍着吴振棫、王庆云、曾望颜、竭力筹措。源源接济。纵不能如按月五万两之数。亦须每月拨解数万两。俾供支放。至广东省于奉拨楚饷。并未将解过数目奏报。此次需饷甚急。着叶名琛、先行筹银数万两。派委妥员迅速起解。此后仍着按月筹拨。毋得稍涉推诿。致误要需。将此由五百里各谕令知之。  

○以湖北剿贼出力。予候选同知李续宜等、加衔升用有差。  

○予云南景东厅阵亡同知郑自燿、游击特通阿、祭葬世职。  

○予江西九江阵亡外委龚学书、祭葬世职。  

○壬申。谕内阁、兵部奏参遗弃马匹之带兵各官。并请追赔议处一摺。盛京官兵。于上年调赴直隶时。在本省领马一千余匹。乘骑行走。未及一月。辄称全行倒毙。实出情理之外。显有私卖捏报情弊。自应认真查办。着盛京将军、直隶总督、严饬各该带兵官。将前项马匹。勒限赔补。毋任延宕。其扶同捏饰各员。着直隶总督、就近查取职名。先行交部议处。以示惩儆。  

○又谕、乐斌奏、请酌改提标官兵领饷章程一摺。陕西提标各营官兵俸饷。及提属西安城守等九营俸饷。向由陕西藩库支领。惟提属固原城守等十八营俸饷银两。系在甘肃藩库支领。两省支发章程。未能一律。以致领项多寡不同。办理未免两歧。所有陕西提属各营官兵、应领俸饷等银。着照所请。统归陕西藩库支放。以昭画一。  

○谕军机大臣等、和春奏、军饷紧迫、请责成江苏督抚筹办、并请催各省拨款一摺。所有山东、河南、广东等省拨款。已降旨饬催。并谕怡良、赵德辙、无论地丁、关税、捐项、实力妥筹。源源接济矣。和春军营。每月需饷至四十余万之多。江苏虽财赋之区。现在止有苏松二府。尚属完善。上年又遇灾荒。正项钱粮。既多蠲缓。关税亦未能畅旺。力有不逮。亦系实情。上年经和春参奏。当即严谕筹款接济。旋据该督抚奏称、解银三十五万两。至大营粮台。其余十五万。分给镇江各营。年内得以敷衍。现又三月之久。自应续筹接济。惟一隅之地。势难责令供给全军。和春前在安徽。该营兵饷。皆由外省协拨。并非安徽一省所能支应。近日庐州缺饷。亦谕江苏督抚筹济。总因用兵处所。日多一日。饷需日少一日。为今之计。惟有早克一城。即可省一处兵勇。为撙节粮饷之上策。和春自到江南。句容、溧水、未见克复一城。而两次参劾督抚。恐其误信小人之言。以致文武不和。有误大局。朕既重任和春。不得不加之训谕。即如怡良久任封疆。老成历练。近因年衰多病。屡经该督自陈。赵德辙初任巡抚。尚少谙练。朕亦深知。何桂清实心任事。因病开缺。病痊后仍当畀以重任。督抚大吏。朕心自有权衡也。至于统兵征剿。乃和春专责。着与张国梁、协力同心。早克两城。使附近地方。渐臻安堵。则徵收捐输。皆易为力。至江苏劝捐各府。各有绅董。会同地方官承办。四年以来。民情尚属允协。和春前派常州绅士赵振祚等各员。前往苏松劝捐。恐本地绅董。转得藉口卸责。于事无益。总兵谷韫璨、籍隶山东。于苏省情形。更不相习。本日民谕知怡良、赵德辙、仍责成本处绅士。会同地方官。妥为劝谕。所有和春前派各员。即着毋庸前往。将此由六百里谕令知之。  

○又谕、前因江南大营兵饷缺乏。谕令叶名琛等、将广东省月济江南饷银十万两。山东河南两省。应拨江南饷各五万两。迅即筹解。并令崇恩、于京饷项下。划解银十万两。未据该督抚等覆奏。本日据和春奏、大营兵饷。欠至四月有余。兵丁时有鼓噪。情形急迫。请饬催协饷以资接济等语。该营需饷较钜。本省解款。不敷支放。全赖各省协济。叶名琛等、于奉拨款项。未即报解。自因本省用款较多。一时未能兼顾。惟江南一军。关系东南大局。现在既有饷竭兵溃之虞。急应设法筹济。着叶名琛、将月济江南饷银。并上年欠款。迅速设法。陆续拨解。山东省应解银五万两。除去年解过一万两外。尚短银四万两。并京饷项下。划拨银十万两。河南省应解银五万两。着崇恩、英桂、遵照前旨。分别筹解。该督抚等、务当悉心筹画。毋得稍涉推诿。致滋贻误。将此由五百里各谕令知之。  

○又谕、本日据和春奏、兵勇缺饷日多、请饬赶紧设法筹拨一摺。江南各营兵勇。每月需饷银四十余万两。前经谕令怡良、赵德辙、源源接济。嗣据奏称、年内凑拨大营粮台银三十五万两。其余十五万两。分给镇江等各营。仅得敷衍度岁。此后需饷尚多。不可不认真筹画。设法办理。除截留漕米粜价。尽数拨给外。所有地丁、及江海关税、并海运经费、抽厘各项。着该督抚一并凑解。无误要需。至苏省年岁荒歉。正款无多。不得不剀切劝捐。借次民力。该省劝捐。本系各府绅董承办。民情尚属相安。上年和春。另派谷韫璨等五人。往苏松二府劝捐。恐本处绅董。转得藉口卸肩。而伊等人地生疏。究属隔膜。已谕和春毋庸派办。以后仍着该督抚、责成该地方官、会同本处绅董。妥为劝谕。接济和春大营。江苏藩司何俊、是否年老。难胜繁剧之任。当此钱粮支绌之时。必须精明练达之员。方足以资筹画而裕经费。着怡良、赵德辙、查明该藩司。如不胜任。即一面具奏。一面撤任。毋至贻误。将此由六百里谕令知之。  

○又谕、本日据文俊奏、江西军饷支绌、请饬四川协济一摺。江西剿贼。正当吃紧。四川现系完善之区。虽调拨军饷。不仅一处。自应竭力筹拨。以顾大局。着吴振棫、设法筹款。每月拨解江西饷银数万两。以资接济。毋误要需。又据乐斌奏、请饬川省变粜常平仓谷。解银赴部买米等语。据称该督前在四川任内。查明各厅州县常平仓谷。共有一百二十余万石。若按照例价每石粜银五钱五分。计可得银六十余万两。所粜价银。解部设局。收买米石。现在京师米价昂贵。仓储短绌。兵民粒食维艰。自应宽为筹备。惟此项米石。囤积日久。恐不免有霉变之虞。着即迅速查明。赶紧设法筹粜。傥为数不敷。并着于济社二仓内存谷粜变。凑足五六十万两之数。派员解赴京师。以资收买。将此由四百里谕令知之。  

○命大学士桂良、管刑部事。  

○补行咸丰六年直隶大计。卓异官十五员。浮躁官一员。才力不及官二员。年老官三员。分别议叙处分如例。  

○以湖北襄阳防剿出力。复总兵官德恩顶带。  

○以江西弋阳、铅山、县城被扰。旋经击退。革知县善普、陈汝桢、都司胡舟升、外委游得才职。仍留任。  

○予江西景德镇阵亡都司毕金科、祭葬世职。如游击例。训导沈其秀、把总朱政平、外委王典太、毛继绪、唐福星、祭葬世职。革会剿不力之知县杨錞、守备张举文职。仍留任。予江西瑞州阵亡守备杨时和、吉安阵亡把总雷复隆、周子贵、祭葬世职。  

○癸酉。谕内阁、都察院奏、河南职员戴尧天等、以匪僧改名蒙捐。倚势负债等词。赴该衙门呈控。据称现任直隶临城县知县戴泽远、系河南罗山县僧人庆月。于道光二十三年。改名蒙捐县丞。后又改发直隶。升补知县等语。僧人蒙捐职官。从前办有成案。戴泽远、着即革职。交谭廷襄、提省严审确情。按律定拟具奏。  

○又谕、怡良、赵德辙奏、遵旨筹办团练一摺。前因文庆等、奏请实行团练。叠经降旨。谕令各督抚、体察地方情形。酌量办理。兹据该督等奏、审度形势。分别派员管理。筹办尚属周妥。江苏现在偪近贼氛。团练尤关紧要。该官绅等、果能实心经理。既可保卫乡闾。尤可助剿贼匪。除淮安徐州二府。由该督等咨明邵灿、庚长、责成徐州道王梦龄办理外。所有里下河各州县。及通海二州属。即着署两淮盐运使郭沛霖、督办。江甯府属之六合、江浦、二县。着已革道温绍原、督办。上江句容等县、及扬州府属之江甘、仪徵等县。着各该管知府督办。常州镇江二府属。着常镇道乔松年、会同已革臬司查文经、督办。苏松太一路。着该省臬司督办。凡有现任各官。经该督抚派令督办者。均加督办团练衔。其有由司督办者。该管之道府州。作为协理。由委员及道员督办者。该管知府。作为协理。由知府督办者。该管同知。作为协理。均着加协理团练衔。以专责成。一俟军务完竣。即行撤销。该员等、务当督饬州县各官。遴选公正绅耆。会同经理。查照原奏章程。随时考核。严定赏罚。经费则民捐民办。勿许科勒。丁壮则各保各乡。免其徵调。以副朕除暴安良至意。  

○谕军机大臣等、都察院奏、山东举人孔宪钰等、遣抱告孔宪钺、以越境聚众。霸粮焚抢等词。赴该衙门具控。据称曹州府属之钜野县。有匪徒唐守中等、聚众数千。先在江南沛县。创立巢穴。又招集赵姓伙党。借团练为名。霸种铜、沛、滕县、鱼台等处民田数万顷。唐守中自为团主。并有谋士团头各名目。竖旗置械。焚杀掳抢。屡经呈控。未经查办。如果属实。是该匪等藐法情形。竟与捻匪无异。自应及早查拏。尽法惩办。以除民害而杜乱萌。着邵灿、庚长、即饬徐州道王梦龄、并着崇恩、饬属各派兵勇。按照单开各匪各目。严密访查。兜围掩捕。毋任漏网。所呈各匪姓名住址。着钞给阅看。将此由四百里各谕令知之。  

○又谕、自粤匪东窜以来。江苏省筹解大营军饷。皆取给于地丁关税。并由各省协拨之款。从无贻误。现因荒歉。钱粮蠲缓居多。关税未能畅旺。各省拨款。又因用兵之处较多。以致解数寥寥。现据和春、怡良等、先后奏到。俱称江南大营。兵饷积欠四月有余。兵丁时有鼓噪之事。虽经降旨严催广东等省。将欠解各款。赶紧起解。恐一时未能即到。兵勇嗷嗷待饷。岂能枵腹荷戈。若再迟延。大局将不可问。因思用兵御寇。原以保全黎庶。且各省捐输军饷。朕无不立沛恩施。惟民力不齐。为数零星。又无济于大势。咸丰四年间。陕西巡抚王庆云、曾有捐借兼行之举。颇着成效。不独江苏省可以照办。即浙省筹济皖南江西江南等处饷需。亦属支绌。如能查照办理。除本省供支外。亦可协济江南军饷。着怡良、赵德辙、晏端书、督同省垣绅士。并派委妥员。分赴各府州县。会同各该绅士。查明上户若干。开报该督抚。即责成公正绅士。委婉劝导。随时请奖。其有为数较多。自一万数万以至十万两者。自应分别等差。逾格施恩。或赏给盐运使衔。或赏给副将衔。或加衔之外。另赏花翎。或赏给举人。一体会试。均准该督抚等酌量请旨。以期踊跃。其有力可多捐。而不愿请奖者。即由该督抚等、饬由藩司、按数给与借资印帖。自咸丰八年起。分年给还。作止开销。仍按照银数多寡。分别建坊给扁。以示优奖。所派委员绅士。务择素行廉正。才情干练者。分投劝办。万不准有抑勒侵吞。致滋流弊。中户以下。所有现行捐输抽厘等项。仍着照常办理。毋庸另劝捐备。以免烦苛。地方官吏等。傥敢将未经开报各户。藉端需索。即着严参惩办。该督抚等、务当各就地方情形。详加体察。酌量办理。以实军储。当此用兵之际。凡食毛践土之伦。各具天良。必有踊跃出赀。同仇敌忾者。傥能集有成数。即拨江南大营。以资接济。庶兵无匮乏之虞。而于民生亦不致扰累。将此由四百里各谕令知之。  

○又谕、怡良、赵德辙奏、军饷来源已竭。请饬邻省。亟筹协济等语。江苏军饷。每月需银四十余万两。本省所出。每月不过二十余万两。现在句容大营。及水陆各营。欠发过多。兵勇赴粮台喧闹。若不亟筹协济。恐饷竭兵哗。全局瓦解。浙江与苏常等府。壤地相接。即休戚相关。似此窘迫情形。必应于无可筹拨之中。设法源源接济。藉以支持大局。除昨据晏端书奏拨银一万两。解赴江南大营外。着该抚仍遵前议。自本年三月起。按月协济。即不能如六万两之数。或四五万两。源源解往。藉以安定军心。不得以无款可筹。空言塞责。将此由五百里谕令知之。  

○甲戌。谕内阁、胡林翼奏、官军生捦匪首、襄樊肃清一摺。襄阳匪徒高二先等、被官军叠次击败。窜匿张家集等地方。三月初五日。候补道唐训方、参将舒保、督兵乘雪夜行。四面进攻。初六日遇贼于白家集。被击反走。官军分五路星夜追剿。于郭家冈地方。将匪首高二先等、生捦正法。零匪被歼净尽。襄樊悉就肃清。此股匪徒。自上年九月滋事。裹胁甚众。襄阳文武。力守危城。胡林翼、派往各员。剿办迅速。均属着有微劳。所有出力员弁。及协剿之绅团等、着准其择尤保奏。  

○谕军机大臣等、本日据袁甲三奏、正阳贼势稍松。拟先清北路。再行南下。惟军情缓急靡常。进止难以豫定。亳州现乏得力将领。请饬英桂于道员以上。选派一员。来亳驻劄各等语。袁甲三现虽驻劄亳州。俟北路官军得手后。即须统兵前进。与胜保一军。声势联络而亳州东北一带。伏莽尚多。必须明干大员驻劄。方不至顾此失彼。惟河南省道员以上文员。每多未经行阵。深恐难期得力。着英桂、胜保、于现在带兵之副将参将等官中。择其堪资统领者。即行选派一员。驰赴亳州军营。如袁甲三统兵南下。即可责令该员。实力防剿。以遏归亳北路之冲。将此由五百里谕令知之。  

○户部议准、前任陕甘总督易棠疏报、乌噜木齐芦草沟地一十二顷三十亩有奇。照例升科。从之。  

○以湖北筹运军饷出力。擢知县张黼华为知府。赏军功张志先等、蓝翎。余加衔升擢有差。  

○补铸江西定南厅儒学照磨条记印信。从巡抚文俊请也。  

○乙亥。琉球国王世子尚泰、遣使表贡方物。赏赉如例。  

○以江苏扬州军营团防筹饷出力。赏道员英禄、知府江清骥等、花翎。县丞秦芝亭等、蓝翎。余升叙有差。  

○以江北粮台出力。予直隶州知州宣维祁等、加衔升擢有差。  

○丙子。谕军机大臣等、蒋霨远奏、威甯州汉回构衅、分别剿抚一摺。该州为回汉夷民错处之地。此次起衅。本因滇省汉民。报复回匪。致宣威之回。将威甯所属村房烧毁。境内回匪四起。竟至图扑州城。署知州周守正、虽经撤任。而匪势未衰。汉夷居民。终怀疑忌。骤议用兵。固恐邀结滇回。酿成巨变。遽行议抚。亦恐汉夷民心不服。且党与既多。良莠不一。未必输诚听命。现在滇省办理汉回。其误即在专主招抚。以致回匪既不畏威。汉民亦不怀德。该州回夷杂处。办理不得其平。难免藉端生事。该抚业经酌调官兵。如果该回民等、悔罪投诚。缚送首逆。准予自新。傥仍执迷不悟。必当慑以兵威。不可迁就了事。无论回汉夷人。总须论其曲直。不得稍有遍袒。方足折服其心。仍一面剀切晓谕。一面知照恒春等、加意严防。毋令句结蔓延。将此由六百里谕令知之。  

○以成郡王载锐、署镶黄旗领侍卫内大臣。大学士桂良、署正蓝旗满洲都统。  

○以礼部尚书瑞麟、署管钦天监事。  

○以剿办贵州都匀麻哈贼匪出力。赏同知高本仁、花翎。练目宋景山等、蓝翎。余升叙有差。予阵亡六品军功杨和先、武生岑芝元、生员何人功、练目廖连升、祭葬世职。如外委例。  

○丁丑。以乌噜木齐铜厂出力。赏游击彦禄、花翎。千总李科、蓝翎。余升叙有差。  

○戊寅。以湖北襄阳剿办匪徒出力。复布政使马秀儒等职。赏委参领富森保、巴图鲁名号。委参领富珠哩、委防御金祥、同知唐协和等、花翎。马甲双德等、蓝翎。余升叙有差。  

○己卯。上幸万寿山。  

○谕内阁、福济奏、攻剿寿州窜贼获胜。并攻毁枸杞园贼营等语。逆匪自寿州解围后。屯聚三十里铺戈家店一带。并于正阳迤东之枸杞园。劄营三座。经署道金光筯等带兵。于双桥地方接战。毙贼甚多。练总孙家炽等、各带练丁三千名。在迤南横击。我军乘势急攻。毙贼二千余名。该署道复于行近枸杞园地方。将兵勇马匹。分路围击。立将贼营三座夺毁。追杀十余里。毙贼五六百名。余贼败窜。仍着福济、饬令该署道、将窜贼分投剿击。悉数歼除。俾自寿州至正阳一带。得以迅就肃清。  

○又谕、福济奏、兵勇索饷滋闹、遗失关防、自请严议一摺。庐州大营。湖南兵及楚勇广勇等、因该抚巡视城垣。辄敢藉索饷为词。肆行滋闹。以致该抚关防失去。实属目无法纪。着福济即将滋事兵勇查明。从严惩办。并将不能弹压之带兵各官。据实参办。以示惩儆。福济自请严议之处。着加恩改为交部议处。并着礼部将安徽巡抚关防。即行铸造颁给。以昭信守。  

○又谕、福济奏、藩司因挤跌损伤、恳请开缺一摺。安徽布政使毕承昭、因山东兵丁索饷。出堂弹压。以致人多挤跌。腰骨捐伤。着准其开缺。回籍调理。所有约束不严之总兵嵩瑞、游击施溥、守备恩清、胡运洪、扎拉丰阿、业普崇额、卫守备张际元、均着摘去翎顶。以示惩儆。  

○谕军机大臣等、福济奏、皖营兵勇缺饷。请饬于江南厘捐项下。酌提拨解等语。皖省旱荒米贵。无款可筹。致各营兵勇。索饷滋闹。势甚危急。所奏自系实情。惟江南大营。近据和春奏到。因欠饷多月。兵勇亦有鼓噪之事。是江南与庐州情形。同一紧迫。福济所称江南厘捐。已收银二百余万两。不知随收随放。岂有钜款存留。至庐州军饷。本年各省节次报解者。山西已有十万两。陕西已有五万两。河南九千余两。浙江于本月奏到。解银二万两。江苏于本日奏到。解银三万两。为数已属不少。其或因道路梗塞。日久未达。福济惟当派兵疏通。设法迎提前进。以济急需。勿使已经起解之饷。阻滞附近地方。自误饷需。再前据庚长奏、筹米二千石。解赴临淮。秦定三、现在带兵赴临淮一带。原为疏通粮道起见。如果临淮一带。并无梗阻。则此项米石。无难运到。又本日英桂奏、河南解赴庐州米麦六千石。尚在阜阳。因无路可通。不能前进。福济当设法迎提。联资接济。毋得一筹莫展。以致坐困。安徽藩司。已简放李孟群、该员现由湖北带兵。前来援应庐州。谅计日可到矣。将此由六百里加紧谕令知之。  

○又谕、英桂、胜保奏、剿捻正当吃紧。粤逆又图北窜。请饬添兵助剿等语。颍上县城。当归陈颍亳之冲。胜保既亲督兵勇前往。谅能得力。所请添兵之处。九江郡城。尚未克复。楚军何能分半赴豫。况已拨往江西广信。并李孟群带兵一千五百名。援应庐州。武汉存兵。已属无多。本日仍谕令官文、胡林翼、如襄樊已就肃清。即于该处官兵内。酌拨一千名。驰赴英桂等军营调遣。未知能否应付。并迟速如何。胜保前奏截留经过河南之陕甘官兵。究竟是否到营。连穆腾阿马队。并现在暂留之察哈尔马队。及山东官兵等。为数已不甚单。自应先筹迎剿。以遏贼锋。不可专待添兵。致令贼氛愈炽。至直隶防兵。据双锐奏报、已于二月二十九日。由刘智庙启程。史荣椿一军。据邵灿等奏报、已赴亳州。会同袁甲三堵剿。并由该漕督等、另派吉林余丁。大同马队。各二百名。赴颍州助剿。英桂、胜保、即当迅速迎提。以资攻剿。至李孟群、由楚赴皖。本为庐州吃紧起见。本日已将该员简放安徽布政使。尤应赶紧赴任。傥此项兵勇。路经河南地方。该抚等不得率请截留。致滋贻误。将此由六百里谕令知之。  

○又谕、英桂、胜保奏、捻匪句结粤逆。窜扰颍上。势甚危急。光州亦形吃重。该抚等所带兵勇。不敷堵剿。请于楚省酌拨马步劲兵三四千名。赴豫援应等语。现在湖北襄樊一带。虽渐就肃清。而巴扬阿一军。尚须在彼弹压。前后谕令酌量抽调。应援庐州广信等处。其在九江者。尚未克复城池。自难分拨。惟是河南安徽交界捻匪。与粤逆句连。贼众兵单。系属实情。若不筹兵接济。深恐滋蔓难图。现在楚省情形。究为稍缓。着官文、胡林翼、妥为筹画。如襄樊一路。已就肃清。无须重兵弹压。即于此项官兵内。凑拨一千名。派委得力将弁管带。前赴河南。交英桂、胜保、调遣。以资助剿。将此由六百里谕令知之。  

○以湖北按察使李孟群、为安徽布政使。两淮盐运使罗遵殿、为湖北按察使。  

○以剿办河南捻匪出力。赏侍卫穆腾阿、巴图鲁名号。  

○补铸云南迤西道关防。从巡抚舒兴阿请也。  

○复安徽阵亡已革知州金宝树、参将喜瀛职。与巡检茅惍、均予祭葬世职。  

○庚辰。谕内阁、叶名琛奏、请将盐课奏销展限一摺。广东省河各埠引课。应照趱限。于咸丰六年九月奏销。兹据该督奏称、各该埠引地。多与江西广西等省毗连。连年被扰。商贩不前。配运较少。恳请展限等语。着照所请。所有省河各商。咸丰六年应完咸丰四年分课饷。及带徵银两。准其展限八个月。至本年五月底奏销。以纾商力。此后仍着递年提早一月。以复原限。  

○辛巳。谕内阁、叶名琛奏、广东省员弁、越境会剿匪徒、埽平贼巢一摺。广西佃匪。占踞横州。永淳县地方各村。叠次围扑城池。扰及广东廉州府属之合浦灵山等处。经叶名琛、派令高廉道蔡徵藩、署廉州府知府沈保颐、会同参将廖达章、游击秦凤山等、督兵越境进剿。于上年正月。至二月。先后攻破匪巢六十余处。将占踞之二百余村。全行收复。拏获首匪。埽平巢穴。办理尚属奋勉。所有在事出力官绅。及前次会剿南甯府郁林州等处匪徒出力各员弁。均着叶名琛、查明奏请奖励。  

○又谕、叶名琛奏、广甯怀集两县、剿匪殆尽、请保出力员弁一摺。两广交界之广甯、怀集二县。壤地毗连。匪徒易于藏匿。官军克复广甯县城后。匪党数千余人。句结土匪滋扰。自五年八月至上年四月。经广东署督标中营都司钟文彩、及广甯县知县朱甸霖、署广西怀集县知县元庆等、督率两省文武员弁兵勇。会合绅团。先后将妙村各路匪徒首伙。歼除净尽。贼巢概行焚毁。夺获枪炮器械铅药。不计其数。地方一律肃清。该官绅等、均能不分畛域。认真剿捕。办理尚属妥速。所有此次出力文武绅团兵勇。着叶名琛查明。与前次克复广甯县城出力员弁。并案保奏。候朕施恩。  

○又谕、叶名琛奏、请将秋审人犯、展限办理一摺。广东省本年应入秋审新事人犯。尚多未准部覆之案。赶办不及。着准其统归咸丰八年秋审办理。以昭慎重。  

○谕军机大臣等、叶名琛奏、防御<口英>夷获胜、并现办情形一摺。<口英>夷船只。自退出省河后。复经官兵连旬击剿。叠次焚船毙匪。堵御尚为严密。该夷被剿后。两旬之久。既无动静。自应暂缓攻击。至该国以咆呤吧嗄哩。不应与中国启衅。另派夷酋。来粤定议。系得自传闻。虚实尚未可定。如果属实。所派夷酋。亦须夏间始能到粤。此时正可先定主见。以为将来定议地步。傥此次派来之人。尚讲情理。即应以礼相接。勿使再有藉口。俾得自为转圜。至咪口□佛两。及各国夷商。货物停滞。洋楼焚毁。必有怨心。<口英>酋不肯遽回香港。因恐各夷商索赔之故。则将来新酋到时。不特与中国定议。即与口□佛咪各国。亦必有一番理论。该两国与中国。并无嫌隙。此次吧嗄哩开衅情形。为夷人所共见。孰是孰非。定有公论。应派晓事之人。先与咪口

□佛等酋。详加开导。使其了然于胸。俟<口英>酋到时。不致为吧嗄哩等、捏词淆惑。更为妥协。当此中原多故。饷糈艰难。叶名琛、总宜计深虑远。弭此衅端。既不可意存迁就。止顾目前。又不可一发难收。复开边患。该督于夷务情形。素所熟悉。谅能慎密妥筹。不负委任也。至广东省奉拨各省军饷。自上年九月报解江西饷银后。续经谕拨之湖北饷银十万两。湖南饷银十万两。贵州饷银二十万两。庐州饷银十数万两。并欠解江南月饷。为数甚多。均未报解。自因夷务未平。关税无出之故。惟各省待饷甚急。江南、贵州、庐州、皆屡有饷匮兵哗之事。广东究系殷富之区。无论捐输徵收。尚易为力。着即速为筹措。虽不能同时起解。亦须酌量缓急。次第筹拨。毋误要需。将此由六百里密谕知之。  

○以广西右江镇总兵官奚应龙、为提督。  

○以剿办广西右江匪徒出力。赏知州陶兆恩等、蓝翎。余升叙有差。  

○以广西柳州府城。被匪窜陷。提督惠庆、解任来京。仍下部严议。巡抚劳崇光、下部议处。予阵亡千总马文滔、把总李胜龙、从九品李寅宾、祭葬世职。  

猜你喜欢
  卷五·吴广成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六·佚名
  卷之六·佚名
  卷之二百八·佚名
  卷二·王明清
  一一三五 山东巡抚明兴奏覆本年查缴《御批通鉴纲目续编》一部折·佚名
  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司马迁
  辛术传·李延寿
  张烈传·李延寿
  完颜杲传·脱脱
  陈君用传·宋濂
  卷二百七十二·杨士奇
  汉纪四十七 孝桓皇帝中延熹七年(甲辰、164)·司马光
  卷五十·佚名
  十六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折·王实甫

    (夫人上,云)谁想张生上负了俺家。去上尚书家敏女婿去。今日不负老相公遗言,还招郑恒为婿。今日好个日子,过门者,准备下筵席,郑恒敢待来也。(末上,云)小官奉圣旨,正授河中府尹;今日衣锦还乡,小姐的金冠霞帔都将着,若见呵。双手索

  • 楚辞集注卷第八·朱熹

    惜誓第十一惜誓者,汉梁太傅贾谊之所作也。谊,洛阳人。汉文帝闻其名,召为博士,超迁至太中大夫,纳用其言,议以任公卿之位。绛、灌之属,毁谊「年少初学,颛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亦疏之,以谊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复召,以为梁太傅

  • 志第十八 五行中·房玄龄

    《传》曰:“言之不从,是谓不乂,厥咎僭,厥罚恆阳,厥极忧。时则有诗妖,时则有介虫之孽,时则有犬祸,时则有口舌之痾,时则有白眚白祥。惟木沴金。”言之不从,从,顺也。是谓不乂,乂,治也。孔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

  • 卷五上·朱熹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五上 【起辛未汉武帝元封元年尽巳未汉宣帝元康四年】凡四十九年 【辛未】元封元年冬十月帝出长城登单于台勒兵而还【上又

  • 卷之二百三十四·佚名

      康熙四十七年。戊子。九月。甲戌朔。上驻跸鹫和洛。  ○乙亥。谕扈从诸大臣等、自十八阿哥患病以来、朕冀其痊愈、昼夜疗治。今又变症、谅已无济。朕躬所系甚重。上则恐贻高年皇太后之忧。下则天下臣民、咸赖

  • 第十八节 加富尔之再相与北意大利之统一·梁启超

    自1820年烧炭党革命以来,迄于今日,实为1860年。时玛志尼五十五岁,加里波的五十三岁,加富尔五十岁。此四十年中,骚乱继以骚乱,蹉跌继以蹉跌,意大利志士之脑之血,亦既已绞尽矣。大业垂成,遂为奸雄拿破仑所卖,名相名将相继辞职,意大

  • 卷二十八·佚名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钦定大清通礼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通礼卷二十八嘉礼颁诏之礼是日礼部官设案于堂上设香亭龙亭于午门外乐部和声署陈乐于香亭南内务府官设金凤朶云于天安门楼雉口正中工部官设台于楼内东楹之南鸿

  • 卷十七·戴锡章

    西夏称大安八年梁氏与仁多族分据东、西厢兵马。秉常被囚,人心离贰。国母梁氏之族与仁多族分据东、西厢兵马,势力相敌,疑阻日深,侵宋之谋,自此渐止矣。(《栾城集·论西事状》)春正月,上书于辽,求与宋和。梁氏欲与宋和,恐宋不答,乃

  • 论语学案卷五·刘宗周

    (明)刘宗周撰○上论子罕第九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功利之学圣人所不言命与仁圣人亦不轻言恐滋人玄逺之惑也今人动喜说无声无臭是言命也又喜说不学不虑是言仁也朱子辟子静心行路絶善恶双冺曷不曰圣人罕言命与仁 古人之学先拔

  • 成公·成公十五年·左丘明

    【经】十有五年春王二月,葬卫定公。三月乙巳,仲婴齐卒。癸丑,公会晋侯、卫侯、郑伯、曹伯、宋世子成、齐国佐,邾人同盟于戚。晋侯执曹伯归于京师。公至自会。夏六月,宁公固卒。楚子伐郑。秋八月庚辰,葬宋共公。宋华元出奔晋

  • 前言·佚名

    《春秋》是我国现存第一部编年体的史书。&ldquo;春秋&rdquo;本来是春秋时代各国史书的通称,那时不少诸侯国都有自己按年代记录下的国史。到战国末年,各国史书先后失传,只有鲁国的《春秋》传了下来。它虽然用了鲁国的纪年

  • 致中国佛教会书(三通)·太虚

    一敬复者:承询班师请定释尊纪念日,虚意可定国历五月月圆日为佛教纪念日,以开会、献花、演讲等新仪式举行纪念;而四月初八等降生、出家、成佛、涅槃等,可仍旧贯。(见海刊十八卷六期)二中国佛教会公鉴:敬启者:顷晤宁波徐专员,倾谈

  • 唐代禅宗与现代思潮·太虚

    ──九年夏作──一 绪论  二 宗门与学术思潮  甲 反信教的学术思想  1 反信教的精神  2 学术的精神  乙 反玄学的实用精神  丙 反理论的直觉精神  丁 反因袭的创化精神  戊 全体融美的精神 

  • 卷第一·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唐 义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第一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毗奈耶序稽首大悲尊  能哀愍一切面满如初日  目净若青莲佛生调伏家  弟子众调伏调伏除众过  敬礼法中尊佛说三藏教  毗奈耶

  • 优婆塞戒经卷第二·佚名

    北凉中印度三藏昙无谶译发愿品第七善生言。世尊。是三十二相业谁能作耶。佛言。善男子。智者能作。世尊云何名智者。善男子。若能善发无上大愿。是名智者。菩萨摩诃萨发菩提心已。身口意等所作善业。愿为众生将来得果

  • 卷之七·佚名

    高峯龙泉院因师集贤语录卷之七 诸般佛事门 发道文(此系遇人新丧就士。人所召引亡魂徃生佛地及安慰灵座用) (唱和)极乐世界(众和)弥陀佛(四声)观音菩萨(众和)摩诃萨(四声)势至菩萨(众和)摩诃萨(四声)海众菩萨(众和)摩

  • 卷二十七·性音

    宗鉴法林卷二十七 集云堂 编 大鉴下七世 汝州南院慧颙禅师(兴化奖嗣) 上堂。诸方祇具啐啄同时眼。不具啐啄同时用。僧便问如何是啐啄同时用。师曰。作家不啐啄。啐啄同时失。曰此犹未是某甲问处。师曰汝问处又作么

  • 第三十四章 十一王章·佚名

    彼[瓦陀伽摩尼王]殁后、摩诃秋利.摩诃提沙正当且平等行政事为十四年。(一)彼闻以己手作施有大果报,第一年行于假装之下,(二)造稻田,由此得钱财,国土之主向摩诃逊摩长老施舍团食。(三)其次此王于苏那吉利三年之间动糖丸之机械,由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