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凡例

一、「佚史」原本,帝三王而历称其号,予其岁朔。夫着史所以传世也,阐扬名节激发忠贞也。若背于功令而所持或偏,则是野人私说矣,乌足容其传世邪!今从正史论削。诸凡「纪略」中以年系者,遵于本朝正朔,下附其称号、注其岁次;余则以干支综之:尊所统也。

一、佚史氏自康熙时着有斯编,凡国初之表章遗烈可得而闻也,然犹或有所嫌讳而弗书。嗣后恭奉纯庙俞旨二道,概施轸恤,实为旷古罕闻之典。而于史阁部报睿亲王书,又得「御制书事」一篇重予嘉奖。兹敬汇录,冠诸简端。

一、「纪略」福王事会繁多,「原本」首列一卷;今「勘本」倍焉,因于冬十月下,厘之作两卷。卷中论夺温体仁谥荫凡数见、尽阙书,盖佚史氏以家事讳也;今从正史核入,另作一行读。

一、唐王称号闽疆仅逾一载,至丙戌八月汀州就俘矣。而赣州杨、万之守,溃于十月;「原本」赣州尽事者不及纪,今并补。

一、永明王流离迁播,踯躅粤中;由粤而安隆、而缅甸,诸臣琐尾相从者,凡十有五年也。今按年分注,以清眉目;亦作两卷。

一、鲁监国越东拥立,江岸驻防,海上倚艍者两年、舟山立朝者亦两年。其后漂泊无地,而诸臣崎岖相从,其尽节者较两都为最。「原本」脱略过甚,今悉案事勘补。

一、「列传」诸臣多逮事崇祯而历官三朝者,温氏于其章奏、行实有简略太甚处。今以有关政教矜式之文,于本事异同、实有所据之文,或补入正传,或附列「书后」。

一、史督辅传中睿亲王书不载,督辅答书亦多所简脱。此二书为南渡之大文,亦千古之大文也;载之宜详,今并勘补。

一、「四镇传」原本仅四百二十余字,不知温氏何以独减于此?别本有以云间王氏「史稿」中文衍录于后而号为温氏足本者,谬也。夫以靖南之忠而死、以兴平之冤而死,呜呼,其传也可略乎哉?

一、诸传之名,皆大书特书;温氏以谓尚其一死也;然而正附不分,重轻莫别矣。今凡主事而死迹着者得正名;凡从事而仅以一死见者皆旁列,缀于正传末。而名之多者曰「等」,其事不得详、名不可冺而见于「书后」者曰「附」。

一、每册每卷,首则有引、尾则有跋。「原本」强析之为二十卷,其引、跋则颠倒瞀乱矣;钞胥踵谬,奇讹百出。今逐一厘明而类区之,俾读者勿滞于目。

一、凡分卷小引,「佚史」所言,贯以「○」;「勘本」所言,贯以「◎」。跋尾、书后,则以「佚史曰」、「勘本曰」别之。

一、「原本」「凡例」二十则及首尾引跋、置论,间有所偏;不获已而芟替者,亦数百言,以冀归于纯一,无闻传流。后之君子,其亮我乎!

一、「原本」篇目间于三朝称帝、称谥,诸传卷次、名次多所淆紊。如周、雷罪案引、跋自分,宜单作一卷读;他可类推。原目附后,亦知海内自有「原本」也。弆以较之,即足以见「勘本」厘次之功。

一、「勘本」、「摭遗」诸文虽引用群书,而一以「通鉴辑览」及诸大家文集为准;如云间王氏横云山人「史稿」、萧山毛氏「合集」、甬上全氏「鲒埼内、外集」,与夫当时专纪三朝行事各书也。至于小家杂说辄多爱憎之口,必参互考订至信而后存;不信于我,必不敢告信于四海之内也。无已,或有两存其说于「书后」以俟博雅者。

一、诸史后妃必别立为传,温氏失之。兹于「摭遗」之首,补列「宫壶」一门为一卷。

一、鲁监国事,「佚史」以谓无足言者;盖失诸考也。越东初立,一时勇义之士多觥觥在人耳目间者;及之闽海、之舟山,先后尽瘁于事者复大有其人也。今「摭遗」补稿,分列两卷。

一、何、瞿、堵三公官历四朝而身终于粤,用列粤臣之首。粤自桂林失守,即流徙安隆,为孙可望所挟,有十八先生之狱;此粤中事之最重者也。李定国尽瘁于缅、郑成功独雄于海:今悉如「佚史」志纂补。

一、前史以时为次,统而不分;「勘本」已约之、厘之矣。然如「儒行」中之「文艺」、「逸民」中之「独行」,又不可以不别;他若「列女」、「方外」,俱未可阙也:并补纂。

一、奸逆之徒,推温氏言,惟有金声桓一传列于「逆臣」;其它则阙如也。夫左良玉有始无终,罪因黄澍,亦不可不明。若以马、阮之朋奸误国为千古罪魁,虽奸状旁见诸传,究有所未尽;削其名,不翻掩其恶邪!今从史例,增「奸臣」为殿。

一、明末三朝散事殊多,其近于穿凿者不敢附。惟遗闻、逸说有实可征引而与正文有所质证者、与时事有所关合者,间于「书后」赘诸,以补不足。

一、是书从毕升活字例排版造成,所有刊注攟补之文曰「纪略」、曰「列传」、曰「摭遗」,都四十又八卷。不过就区区者一己之智能,就江、浙间所见之书本也。体关确史,远冀流传;倘海内鉴藏家有于此三朝之政迹、之文章、之故老传闻、之家乘轶事而可以证明、可以纠缪、可以轃益而归于尽善者,敬希函寓萧然山下,庶几随时改版更正,则幸甚。

以上「凡例」二十二则,为去秋始定之规,而加以今春勘补各条也。不才于此史,昨以寓公、以窘乡,苦心孤诣,逾三月而较勘之本定,又五月而排版之工毕。初意就温氏原文之讹之缺,攟缉大概而已;既乃考索日深、异同日见,人物事文之介于三朝者逾求而逾多,有不能已于纂补重订考焉。兹凡前史三十卷中之事有质疑、文可征实者,或于正传、于小引、书后间为之案事分注,并赘以辩论。其「摭遗」初刻之十卷外,又为之分门引类,续稿纂列:如宫壶诸妃、监国诸臣、逸民、列女诸类,都一十八卷。惟是遗闻佚说,随见随轃。而头讫纷繁,恐终不免贻讥罣漏耳。昔人言:『确史之难,须握管在手,方知此中苦处,亦方知此中别有乐处』。其然、岂其然?

猜你喜欢
  西羌传第七十七·范晔
  卷四百四十·列传第一百九十九·文苑二·脱脱
  卷八十五·志第三十五·百官一·宋濂
  卷一百十九 景祐三年(丙子,1036)·李焘
  歴代通畧序·陈栎
  卷十六·张廷玉
  卷之一千四百五十·佚名
  二百八十四 上谕著江南总督范时绎查封曹(兆页)家产·佚名
  一百五十二 苏州织造李煦奏曹寅病重代请赐药摺·佚名
  卷三·宇文懋昭
  四一 两江总督高晋奏遵旨查访《永乐大典》佚本情形折·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一百十四·阿桂
  宋祁传·脱脱
  王世琇传·张廷玉
  第二十一章 北伐前夕的革命阵容·李宗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折·尚仲贤

    (末扮秦叔宝上了) 【南吕】【一枝花】箭空攒白凤翎,弓闲挂乌龙角,土培损金锁甲,尘昧了锦征袍。空喂得那匹战马咆哮,劈椤锏生疏却,那些儿俺心越焦。我往常雄纠纠的阵面上相持,恶喑喑的沙场上战讨。 【梁州】这些时但做梦早和

  • 钦定凡例·王奕清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凡例一词者诗之余也诗三百篇皆可歌采诸列国领於乐官至汉而为乐府古诗至唐而为古今体诗而诗不尽叶於管弦自李白创为菩萨鬘忆秦娥二词以及白居易王建温庭筠韦庄诸人相继有作流传词苑至南北宋而大盛虽体

  • 卷四百三十四·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三十四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卷六十八 杨廉 和朱大尹新正写怀 潭潭道爱堂素不通杂客况当正旦初公事少关白尝观循吏传声誉无赫赫如公真其人清暇事文墨 和朱大尹郊行叠前韵 长安簪

  • 卷一百四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四十四常建常建开元中进士第大历中为盱眙尉诗似初发通庄却寻野径百里之外方归大道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沦於一尉士论悲之诗一卷送陆擢圣代多才俊【一作秀】陆生何考盘南山高松树

  • 列传第二十一 宋隐 王宪 屈遵 张蒲 谷浑 公孙表 张济 李先 贾彝 薛提·魏收

    宋隐,字处默,西河介休人也。曾祖奭,晋昌黎太守。后为慕容廆长史。祖活,中书监。父恭,尚书,徐州刺史。慕容俊徙邺,恭始家于广平列人焉。隐性至孝,年十三,便有成人之志,专精好学,不以兵难易操。仕慕容垂,历尚书郎、太子中舍人、本州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杨仲良

      太祖皇帝受禅   建隆元年春正月辛丑朔,镇、定二州言契丹入寇,北汉兵自土门东下,与契丹合。周帝命太祖领宿卫诸将御之。太祖自殿前都虞候再迁都点检,掌军政凡六年,士卒服其恩威,数从世宗征伐,荐立大功,人望固已归之,于是

  • 大明世宗肃皇帝宝训卷之八·张居正

    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臣吕 本谨校 南京礼部祠祭清吏司郎中臣陈治本 南京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臣朱 锦 南京工部虞衡清吏司郎中臣吕胤昌谨阅正风俗○嘉靖五年十一月癸未是日御道上有匿名

  • 补遗跋·沈德符

    钱牧齐云。自王李之学盛行。吴越间学者拎其残渖。相戒不读唐以后书。而景倩独近搜博览。其于两宋以来。史乘别集。故家旧事。往往能敷陈其本末。疏通其端绪。家世仕宦。习闻国家故事。且及见嘉靖以来名人献老。讲求掌

  • 卷二百十七·杨士奇

    永乐十七年冬十月壬申朔享 太庙命皇太子行礼 赐营造军民夫匹胖袄裤鞋胡椒苏木各有差△交阯反寇范软等聚众据俄乐巨勒册是日总兵官豊城侯李彬遣都指挥徐謜率兵禽之斩软等以狥○丙子○夜有星如盏大青白色有光起自弧矢

  • 卷之一百八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成宗本纪·宋濂

    元成宗,钦明广孝皇帝,名铁穆耳,世祖之孙,裕宗真金的第三个儿子。母亲徽仁裕圣皇后,姓弘吉烈氏。铁穆耳至元二年(1265)九月初五生。至元二十四年(1287),诸侯王乃颜反叛,世祖亲自率军将其讨平。后来合丹又造反,命铁穆耳前往征伐

  • 卷十·佚名

    <经部,四书类,日讲四书解义> 钦定四库全书 日讲四书解义卷十 论语【下之三】 卫灵公第十五 卫灵公问陈於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在陈絶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

  • 卷四·傅逊

    <经部,春秋类,春秋左传属事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属事卷四   明 傅逊 撰伯晋楚鄢陵之战成公七年秋楚子重伐郑师于泛诸侯救郑郑共仲侯羽军楚师囚郧公钟仪献诸晋 晋人以钟仪归囚诸军府【泛郑地共仲侯羽郑大夫

  • 轻重丁第八十三·管仲

    桓公曰:“寡人欲西朝天子而贺献不足,为此有数乎?”管子对曰:“请以令城阴里,使其墙三重而门九袭。因使玉人刻石而为璧,尺者万泉,八寸者八千,七寸者七千,珪中四千,瑗中五百。”璧之数已具,管子西见天子曰:“弊邑之

  • 公子牟子·魏牟

    公孙龙问魏牟曰:「龙少学先生之道,长而明仁义之行;合同异,离坚白;然不然,可不可;困百家之知,穷众口之辩:吾自以为至达已。今吾闻庄子之言,茫焉异之。不知论之不及与?知之弗若与?今吾无所开吾喙,敢问其方。」公子牟隐几太息,仰天而笑

  • 论语正义卷二十四·刘宝楠

    何晏论语序正义曰:《经典释文》、《唐石经》标题如此,必是何晏等原式。皇疏本作「论语集解叙」,邢疏本则每篇首行题「论语注疏解经卷第几」,此序首行题「论语注疏解经序」,次行题「序解疏」三字。案:何晏等作序时,止有序,未有

  • 朝野佥载·张鷟

    笔记小说集。唐张鷟撰。原二十卷,今本六卷,又作三卷。记载隋唐两代朝野佚闻,尤多武后朝事。对当时朝政颇多讥评,也记述了不少神鬼怪异之事和琐语琐闻。其中亦多怪诞不经的传说。但因究属第一手材料,故不记载为《资治通鉴

  • 声画集·孙绍远

    诗总集。八卷。南宋孙绍远编。孙绍远字稽仲;居里不详,约为淳熙(1174—1189)年间人。题画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大类,其思想、艺术都达到很高的水平,特别是自宋以后诗成为文人画的组成部分。孙氏认识到“画之有益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