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三十九年

(壬寅)三十九年清不知十年

春正月

1月4日

○〈高宗太皇帝實錄卷之四十二〉

一日。〈陰曆辛丑十一月二十二日〉

四日。從一品閔泳奎任判敦寧院事,敍勅任官一等;從一品趙東冕任宮內府特進官,從一品洪淳馨任明憲太后宮大夫,從二品高永喜任中樞院議官,竝敍勅任官二等。從一品李乾夏、閔種默,命量地衙門總裁官;從二品李容翊,命量地衙門副總裁官。

1月8日

○八日。秘書院卿李載克任議政府贊政,敍勅任官一等,兼任秘書院卿。

1月9日

○九日。北道陵殿修改時監董道臣以下,施賞有差。

1月10日

○十日。元帥府檢査局總長陸軍參將閔泳喆奏:

卽接武官學校長臨時署理白性基報告,則「昨日下午六點鍾,步兵第一、第二、第三中隊及各兵科學徒等,謂『以學徒之所望,杳無其期,不如早歸安業。』齊聲請退,故責而諭之,勸以入之,一向不遵,各自退出云。故卽往本校,一一檢査,則各科學徒,現存九十二人,其外已爲退散,更爲招集,四處分散,不得一齊招入。或有悔悟自來者,或有其父兄率來者,嚴飭入校矣,繼有稍稍入來者。週年敎育之學徒,不遵軍紀之攸重,行此妄率之擧,揆以所習,萬萬駭然。而苟究其由,此必有首唱煽動,年少沒覺,俱被誘脅。當該首唱學徒,査得嚴懲。而以該隊長陸軍參領李熙斗、該中隊長陸軍正尉申羽均、閔泳宰、趙羲範言之,常時不能檢束之責,在所難免。本學校敎官陸軍工兵參尉金成殷、學徒隊附陸軍參尉安喆榮,俱以當日週番,學徒退出時,不能禁止之責,亦所難免。本官職在管理,不勝惶悚。」云矣。敎育之學徒,不念軍紀,行此妄率之擧措,究厥所習,誠極駭然。其所首唱之學徒,期於査得,嚴懲其罪。以校長以下領、尉官言之,常時苟能著意團束,豈至斯境?學校長署理法院長白性基、隊長參領李熙斗、中隊長正尉申羽均、閔泳宰、趙羲範、當日週番參尉金成殷、安喆榮,竝爲免官懲戒。臣亦惶恐待罪。

制曰:「依奏。卿亦不可無警,一箇月減俸。」

○議政府因度支部請議,京畿各郡今年災,三分一俵下事,經議上奏。制曰:「可。」又奏:「全羅南道、咸鏡南道、平安南北道、江原道各郡新舊災二千一百七十八結零,分等許減事,經政府會議,而可標題八,否標題一。伏候聖裁。」制曰:「從標題多數施行。」

1月11日

○十一日。扈衛隊總管李根澤,命臨時署理法部大臣事務。

1月15日

○十五日。特進官李淳翼任奎章閣學士,兼任侍講院日講官,敍勅任官三等;景孝殿提調沈相璜任宮內府特進官,從二品申泰熙任中樞院議官,竝敍勅任官四等;從一品趙秉鎬任景孝殿提調,敍勅任官一等。

1月17日

○十七日。掌禮院卿李正魯奏:「陵園復戶結錢督刷論警事,奉勅發訓,不啻申複,而過限不納,愈往愈甚。揆以事體,萬萬駭然。更爲嚴飭於京畿觀察使,計其有復戶各郡之程途遠近,使之定日督刷,倘復有玩愒之弊,該郡守免官,令法部徵捧重勘何如?」制曰:「莫重陵復,如是愆滯,誠甚駭歎。依所奏嚴飭督納,而如復稽緩,論奏重警可也。」

1月18日

○十八日。元帥府檢査局總長閔泳喆任軍部大臣,敍勅任官一等。議政府贊政申箕善,命臨時署理元帥府檢査局總長事務。特進官趙秉弼任弘文館學士,敍勅任官三等。

1月19日

○十九日。景孝殿提調趙秉鎬任宮內府特進官,敍勅任官一等;掌禮院少卿閔贊鎬任景孝殿提調,平山郡守權在運任中樞院議官,特進官洪承穆任掌禮院少卿,竝敍勅任官四等。元帥府記錄局總長李址鎬,命臨時署理警部大臣事務。

1月24日

○二十四日。正二品金世基、從二品金昇圭、從二品金喆熙任宮內府特進官,敍勅任官:世基三等,昇圭、喆熙四等。

1月27日

○二十七日。掌禮院卿李正魯、從二品閔亨植任宮內府特進官,太醫院卿李根秀任掌禮院卿,竝敍勅任官三等;從二品金永典任宮內府特進官,敍勅任官四等。明憲太后宮大夫洪淳馨,兼任太醫院卿。

○詔曰:「感發人心,淬勵士氣,以之奮忠,以之愛國,未有過於聲樂國歌之節奏,宜有制定。令文任撰進。」

○議政府議政尹容善奏:「欽奉詔勅,關王廟尊帝崇號,以『顯靈昭德義烈武安關帝』議定上奏。」制曰:「恭依。」

1月28日

○二十八日。外部大臣朴齊純任議政府贊政,敍勅任官一等,仍命臨時署理外部大臣事務;正二品閔致憲任宮內府特進官,敍勅任官一等;直學士南奎熙任宮內府特進官,敍勅任官四等。

1月29日

○二十九日。從二品趙慶濬任中樞院議官,敍勅任官四等。

1月30日

○三十日。詔曰:「大英國大君主兼膺,五印度皇帝卽位戴冠禮式慶辰在邇。朕以義陽君李載覺特命大使趁時前往,進參賀儀。」

○特命全權公使朴齊純,敍勅任官二等,命駐箚淸國;正三品李圭桓任學部編輯局長,敍奏任官三等。

二月

2月1日

○一日。〈陰曆辛丑十二月二十三日〉永平君李景應卒。詔曰:「此宗臣年齡雖邵,氣力尙康,今遽見逝單於積年阻懷之餘,撫念疇昔,愴衋曷已?卒永平君李景應喪,東園副器一部輸送,葬需令宮內府從厚輸送。成服日,遣秘書丞致祭,易名之典,待諡坐擧行。」

○特進官尹用求任知敦寧院事,特進官閔泳璘任會計院卿,慶尙北道觀察使李裕寅、全羅南道觀察使尹雄烈任中樞院議官,竝敍勅任官二等;平安南道觀察使閔京鎬任平安北道觀察使,軍部大臣閔泳喆任平安南道觀察使,忠淸南道觀察使李根澔任全羅南道觀察使,正二品趙定熙任忠淸南道觀察使,正三品趙夔夏任慶尙北道觀察使,竝敍勅任官三等。議政府贊政權在衡,命臨時署理軍部大臣事務。

2月2日

○二日。特進官李軒卿爲山陵都監提調。

○議政府議政尹容善奏:

因議官安鍾悳等、從二品張鳳煥等、特進官李重夏、議官李鳳來等、景孝殿提調金炳翊等、陸軍法院長白性基上疏,有疏辭稟處之命,又因幼學金思弼上言,奏下臣府矣。贈吏曹判書金涌,以先正臣李滉之高弟,道學有自。贈吏曹判書權山海,莊陵遜位後,累徵不就,丙子六臣事發,投閣而死。故右贊成河寧君李穰,殉難於端廟癸酉,其若子若孫從子從姪,同被慘禍。贈吏曹判書李惟樟,博學多聞,蔚爲一世之推詡。故宣武原從功臣贈兵曹參議徐禮元,晉陽城陷之日,與其妻子若婦若女,同死於節。故花山君千萬里,以有明總督,龍蛇八年,再渡重溟,旣樹不世之勳,絜家仍留,獨秉《春秋》之義,曾在先朝,已蒙不祧重典。故監察贈左承旨權益慶,丁丑沁都之役,格殺數賊,大罵不屈而死。金涌、權山海、李惟樟,待諡坐竝施易名之典,故兵使贈軍部大臣李瀗,臣嘗筵奏,已蒙增秩之恩,而待諡坐特施節惠之典,徐禮元、權益慶,竝特贈正二品相當職,待諡坐一體賜諡。李瀗妻兪氏之烈行,令掌禮院稟處,至於諸臣不祧,非宰臣所可遽請,今姑置之。內侍柳載賢,甲申死亂,合施襃奬,而易名一款,近例絶罕,事體重大,有難遽議,今姑置之何如?

允之。

2月3日

○三日。禮式院參理官朴台榮任公使館二等參書官,敍奏任官二等,命駐箚淸國。

2月4日

○四日。掌禮院卿李根秀任宮內府特進官,弘文館學士趙秉弼任掌禮院卿,正二品金鶴鎭任弘文館學士,竝敍勅任官三等。

○議政府參政金聲根奏:「伏見吉州、城津按覈使臣李舜夏書奏奏下者,該郡民擾,變係創覩,而出於新舊鄕之互相傾軋,馴致於此。語其事則雙非也,論其罪則罔赦也,其在審愼之道,有難輕易酌處,迄未敢遽奏者也。然而其間屢經大霈,一應罪囚,罔不均霑洪渥。而惟此吉、城諸囚,罪犯之輕重雖殊,然尙在囹圄,未蒙一視之澤,獨抱向隅之冤者,實欠平允之政矣。鏡城府警務署移囚罪人許炫等十三人、城津港警務署牢囚罪人金宗瑚、城津府保囚罪人朴得弼、吉州郡牢囚罪人韓基鉉、咸鏡南道端川郡移囚罪人韓鎭稷等十七人,請特推好生之德,一體放送,以示寧失不經之意何如?」允之。

○內部大臣李乾夏奏:「咸鏡北道觀察使現方有關矣。該道係是邊門重地,而積月曠務,極涉可悶。今伏見元帥府奏本下者,則以前觀察使徐廷圭,指揮官起復行公矣。該道觀察使之任,何以爲之乎?」制曰:「姑令署理擧行。」

○議政府贊政李容稙疏略:

臣之傍親贈吏曹判書忠簡公李塏,卽世所稱六臣之一,而其危忠大節,載在史乘,臣無容復贅。然惟以奉祀無主,有憾於私情者久矣。昔我列聖朝,以奬勵激勸爲急務,其在六臣,旣復官而又贈爵諡,旣致祭而又賜院額,又命不祧於百世,使之久食崇報。此不但昭晰慰悅於泉臺掩抑之魂,其所以扶植綱常、砥勵名節者,固已逈出尋常萬萬矣。昔宣祖大王,嘗有六臣子孫收用之敎,而在肅宗朝,以爲宣廟之此敎,非出偶然,卽令道臣搜聞馳啓。六臣中惟忠正公臣朴彭年有後,其餘五臣,俱無嗣,有以外裔奉祀,而亦沾恩榮。至於臣之傍親忠簡公臣塏,旣無內外雲仍以主烝嘗,則江上之冡,只使行人悽愴,羈旅之魂,不其餒乎?此五臣烈烈卓卓之氣節,足以軒天地貫日月,而猶未免棲遑無依,豈非有欠於繼絶存亡之義乎?昔在宣廟龍蛇之難,殉節臣朴箎,卽三從事之一,而亦無嗣後,故正祖宣皇帝,特命立嗣,俾奉香火。雖其世次迭遷,昭穆難繼,然禮有義起,事貴達權,允合於神理人情,而使一世忠義之士,無復餘憾。是知大聖人所作爲,出乎百王,足以爲一代之典禮、千古之柯則。臣愚以爲,五臣之無後者,當依正祖朝朴箎故事,亦皆命立祀孫,俾續已絶之代,以奉久廢之祭,使陛下之深仁厚澤,沾及於泉壤之枯朽,實爲聖朝美事。故臣不揆僭妄,諗于宗中,將以族人斗馥之第二子重遠,立爲忠簡公塏祀孫,而事係愼重,不可以臣家私事,有所擅便。伏乞聖明特賜允從,亟令禮院稟處,使之立嗣,以奉香火,又命旌閭,以樹風敎。而其餘四臣忠文公成三問、忠景公柳誠源、忠烈公河緯地、忠穆公兪應孚,亦令各其宗族立其祀孫,竝施綽楔之典焉。

批曰:「允合朝家敦尙忠節之意,令掌禮院,竝依疏辭施行。」

2月5日

○五日。諭平安南道觀察使閔泳喆曰:「今玆方面特簡,寔由卿已試之績庸,有孚於軍民。玆授卿以北道鎭衛隊司令官,邊境備豫,關防綢繆,隨其形便,便宜籌畫,南道鎭衛隊,一體檢束,用副朕委寄之責。」仍命平安南道觀察使閔泳喆,檢察使差下。

○奉常司提調金台濟疏略:

第伏念先聖、先賢位號之正,孔聖、箕聖後昆之封,及創設校經堂,何莫非扶植宗敎之道,則惟在擧而措之,而今無庸再事瀆撓。而前者進言,猶有未盡之蘊,玆敢追陳焉。謹按《肅宗寶鑑》,右議政臣李尙眞論玄宗諡文宣王之失曰:「自稱皇帝,而以其封臣子者,强加以王,非所以尊聖人」,誠哉是言也。最初稱周公以先聖,稱孔子以先師者,固當於尊聖,其後稱先聖於孔子,稱先師於顔子者,不害爲得正。唐之變古封王,難免後世之議,明之改王稱師,可謂一洗其陋。然以臣見之,盡善而未盡美也。旣去大聖文宣之號,不宜獨留至聖。今若改題,特書以大聖先師或宗師四字,恐合於尊師。且四配位之猶稱復聖、宗聖、述聖、亞聖等號,儘出評辭,則恐涉欠敬,豈若悉去,只以先師或先聖、先哲通稱之爲正大?至若十哲及從享之位,可依明制,只以先賢與先儒改之,我東先正之位,亦當以先生或先正書,不宜仍存爵號、諡號也。且父與子,固不可比肩,而東廡第五十四位先正臣金長生,第五十五位先正臣金集,父子是也,恐爲未安,亦當議改也。且夫太學者,以孔子廟言之,宜與各廟宮同視,以成均館言之,宜與他館閣同視。以此以彼,亶合專設而自主,今也隷於學部之內,渾雜許多學校而無別焉,恐當釐正矣。且伏念聖人旣沒,追究其道,惟在遺經。而刦灰屢飜,秋葉莫掃,十三經與《說文》尙矣,姑以通行永樂七書言之,刻板活板,訛誤非一。所謂諺解者,惟獨本朝有之,而訛傳先正臣李滉所撰,然其實非也。其所解不能盡爲曲當,不無與程、朱本旨逕庭,而音義之錯誤者甚多。且四書曾有先正臣李珥諺解,而今不傳習,寧不可恨?大抵校經,創自漢代,長安之石渠、洛陽之白虎,皆講定五經之所。此臣所以請設校經堂者也。嗚呼!挽近學校,日滋月增,幾不辨其宗敎。何幸詔旨特下,民志始定,招賢之擧,誠不可緩,先儒之可從享者,迨此施行,而亦可爲扶植之方。麗朝文憲公崔沖生時,稱以海東孔子,文僖公禹倬,擧國謂之易東先生。我朝先正臣鄭逑,則肅廟祭文,始稱先正,而嗣後疏請從享文廟者,屢矣。先正臣金尙憲則正廟有敎曰:「道學之正,節義之高,不獨我國之尊慕,抑亦淸人之敬服。予不曰故相,曰先正者也。」聖敎至當。然擧遲陞廡,安能無輿情之齎鬱乎?至若徐起、宋翼弼,道學實行,皆可從享,特以所處,初不擧議。在聖學,何論門地哉?且以取士論之,三物賓興,成周美制。詩賦設科,隋氏所創,今廢科第,誠爲得之,不行貢擧,實是未遑。臣竊以爲宜復賢良等制,參酌講製之規,擢其優而付職,庶爲勸奬之一助也。今此所陳訂經扶儒,則闡箕、孔之道、紹聖祖之志,恐不外乎此也。

批曰:「言無不可,事係愼重有難遽議。」

2月6日

○六日。親押景孝殿歲暮祭祝文。

○詔曰:「從二品朱錫冕、閔景植,竝特免懲戒。」

○弘文館學士金鶴鎭任宮內府特進官,特進官徐正淳任弘文館學士,竝敍勅任官三等;詹事閔衡植任宮內府特進官,從二品尹達榮任侍講院詹事,竝敍勅任官四等。元帥府記錄局總長李址鎔,兼任惠民院總裁。六品金弼熙任公使館三等參書官,敍奏任官五等,命駐箚淸國。

○宮內府協辦成岐運疏略:「臣伏見贊政臣李容稙疏批下者,以端廟六臣襃崇繼絶之事也。臣忝在忠文公成三問旁裔,不勝忭聳,繼之以感涕也。旣乃取見其疏本,則詞意感慨,援據明確,臣之所欲言而不能者,其言之已盡,臣何敢更事架疊,仰瀆崇嚴?然臣宗中私議之歸屬,不敢不豫先陳達矣。忠文公旁裔,亦多淪落孱寒,不能悉數其麗。而惟臣族人喬運之子周英,可以承忠文公祀事。而可係愼重,不可但以宗系名字,直呈禮院。故玆敢短章控籲,乞賜允兪,俾香火有主焉。」批曰:「忠賢立嗣,宜有公議,令掌禮院依疏辭施行。」

2月7日

○七日。詣景孝殿,行別茶禮。皇太子隨詣,行禮。

○從二品朱錫冕任陸軍參將。

○勅令第一號,地方制度中,吉州郡以吉州府改正件,裁可頒布。

2月8日

○八日。御中和殿,受賀頒赦。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荷皇天之眷命、祖宗之騭佑,祗承丕基,誕撫區宇,一日萬幾,天位維艱。用是罔敢自逸,若涉淵氷。中經多難,轉否爲泰,肇膺大號,祀天配祖。百禮旣洽,神人以和,邦命舊而維新,社稷賴以靈長。式至于今日休,豈朕涼德所能自致?頃於履長之節,皇太子陳疏,以朕年齡望六旬、御極四十年爲有國罕有之慶,援列朝已行之典,循擧國大同之情,思欲賁飾儀文,至于再籲,而懇懇拳拳之忱,歷日愈摯。朕念孝篤根天,誠切知年,遇喜識喜,情禮固然。而第今穡事失稔,黎民多殿屎之歎,經用告匱,大農有支調之艱,宵旰惟恤,錦玉靡安。此時豐豫之擧,遑可擬議乎哉?惟申複之至懇,不容不體諒,只許稱慶之節。肆虔告于天地宗廟社稷,月正元日,臨殿受賀,以答皇天祖宗之景貺,以副率土臣庶之蘄嚮。値玆廣慶之會,宜有闓澤之施,所有合行事宜,條列于後。〈以下略。〉於戲!運啓重熙,節迓三始,九五福曰壽,慶奚止於一人萬億年無疆樂?同休於八域。布告天下,咸使聞知。

○詣景孝殿,行別茶禮。皇太子隨詣,行禮。

○秘書院丞李起鎬任宮內府特進官,敍勅任官四等。

2月9日

○九日。太醫院口奏:「請宗廟春享大祭受誓戒攝行。」賜批勉從。

2月10日

○十日。侍從院卿金學洙任宮內府特進官,特進官李根秀任侍從院卿,竝敍勅任官三等。

2月11日

○十一日。時原任大臣聯箚:「請太室親上冊寶與春享大祭,竝以攝行。」批曰:「不過暫時將事,而卿等之苦懇如此,冊寶親上後,春享當攝行矣。」

○詔曰:「纔有大臣聯箚之批矣。明日親上冊寶後,當還宮,而宗廟春享大祭,遣大臣攝行,一依親祭例磨鍊。」

○勅令第二號,城津監理署以吉州監理署改正件,裁可頒布。

○從二品嚴柱漢任宮內府特進官,敍勅任官四等;正三品沈厚澤任吉州監理兼吉州府尹,敍奏任官二等。

2月12日

○十二日。詣中和殿,冊寶祗送,仍詣宗廟、永寧殿,展謁,仍爲經宿。皇太子隨詣,行禮,亦爲經宿。

○掌禮院卿趙秉弼任宮內府特進官,侍從院卿李根秀任掌禮院卿,特進官金奎弘任侍從院卿,竝敍勅任官三等。

2月13日

○十三日。親上文祖翼皇帝、神貞翼皇后追上尊號冊寶。皇太子隨詣,行禮。

○議政府因度支部請議:「內外進宴時及進饌所各項需用費三十一萬九千八百十一元、璿源殿外宮牆新築費三萬八千三百五十八元、御前儀仗、睿前儀仗新造費七千七百八十元、德慶堂雨具、遮陽費七百八十五元、法殿營建費三十一萬五千元、山陵役費四十五萬元、關廟尊崇時各項需用費三千元、毓祥宮銀印追造費、景祐宮尊封上印時各樣費、慶善宮排設等費七千一百九十九元、冊寶修補時金銀價及支用費四千七百元、冊妃時各項費七百六十三元、晝停所御廐增建費八千元、京各隊及平壤徵上隊士卒禮服裝費七萬三百二十三元、開城鎭衛隊營舍建築費五千九十八元、日本陸軍運動時將領尉官派送費四千五百二十元、駐俄公館書記生金秉玉回國費一千一百元、駐日公館參書官劉燦加俸旅費二百五十六元、鐵道院上年度三朔經費六千八百八十六元、度支部調査所經費四千四百十元、監獄署罪囚食費增額一千四百四十元、咸鏡北道觀察府警務署獄舍建築費一百八元、淸、美商被毁房屋價報償費三千一百元、掌禮院新建費二萬七千元,豫備金中支出事,豫備金一百七十萬元添算排用事,經議上奏。」制曰:「可。」又以「鎭衛第四聯隊費增額一千六百十五元、軍樂隊費增額七百元、軍部所管雇外國人給料增額七千五百十九元、警部雜給及旅費增額一千一百八十四元,豫備金中支出事,經議上奏。」制曰:「可。」

2月14日

○十四日。召見回還駐法公使金晩秀。上曰:「無事回還,而往返今爲幾月乎?」晩秀曰:「居然爲六箇月矣。」上曰:「物豐與德國何如?我國人亦或有之乎?」晩秀曰:「物貨之盛繁,與德國一般。而我國人則公使一行外,更無居者矣。」上曰:「經用無至艱絀乎?」晩秀曰:「節用,可以捱過矣。」

2月15日

○十五日。鐵道院總裁沈相薰任度支部大臣,議政府贊政申箕善任軍部大臣,特進官韓圭卨,任法部大臣,特進官趙東冕任議政府贊政,竝敍勅任官一等。陸軍副將趙東潤任元帥府檢査局總長。

2月16日

○十六日。詔曰:

凡爲天下國家,必有政府,政府者,所以上承下接而發號施令者也。近日政府諸臣,恬嬉成習,徒事姑息,不行當務,于今多年,無一就緖。是豈道理乎?振頹綱、警庶僚,亦有望於廟堂,而未見有一論劾正法紀,是可曰有政府乎?至於觀察使、郡守,苟或上畏下憚,能盡字牧之責,則民生之捐瘠,胡至此極?顧今中外之嗷嗷者,視察官、捧稅官、海稅委員、金鑛派員,無名雜稅之憑公營私,濫徵討索是已。所謂視察官、捧稅官、委員、派員,自政府發訓招還,無名雜稅,一竝革罷,惟其可行、可停者,量宜歸正,務祛弊瘼。驛、屯土稅及海稅,竝令各該地方官捧納事,著爲定式。其自今議政以下諸臣,逐日開議,務究實事,一一稟裁,無或怠慢。守令之貪汙者,無待殿最,摘發報告,照律嚴懲,不卽登聞之道臣,同施此律,斷不容貸。先將此意,自政府措辭訓飭於各道道臣,使之惕勵,一與維新,俾在廷臣僚,各職其職,用副朕拳拳保民之至意。

○布達第七十八號,宮內府官制中鑛學局增置件,頒布。〈鑛學局掌鑛山所關之實地敎育上一切事務。局長一人,勅任或奏任;監督一人,勅任待遇;技師一人,奏任;主事五人,判任。〉

2月17日

○十七日。召見駐法、比公使閔泳瓚。辭陛也。

○命從二品白性基、正三品李熙斗、申羽均、六品趙羲範,竝特免懲戒。

○掌禮院少卿洪承穆任宮內府特進官,尹尙學任掌禮院少卿,竝敍勅任官四等。

2月19日

○十九日。表勳院副總裁閔丙奭任鐵道院總裁,敍勅任官二等;度支部協辦李容翊任內藏院卿,京畿觀察使趙重穆任度支部協辦,正二品李根命任京畿觀察使,竝敍勅任官三等;從二品李敎奭任警務廳警務局長,敍勅任官四等。

○內藏院卿李容翊,命臨時署理度支部大臣事務,陸軍副將李鍾健,命臨時署理警務使事務。

2月20日

○二十日。議官高永喜任學部協辦,從二品白性基任中樞院議官,竝敍勅任官二等。

2月21日

○二十一日。命俄國全權大臣韋具、日本國特命副全權辨理大臣議官井上馨,敍勳一等,賜太極章。法國全權大臣戈可當、法國公使葛林德、德國使臣曾額德、義國全權大臣管樂所、須比國全權大臣方葛,敍勳二等,賜太極章。以訂約、換約使臣敍勳也。

2月22日

○二十二日。詣中和殿,親上明憲太后加上尊號冊寶,仍詣景孝殿,行別茶禮。皇太子竝隨詣,行禮。

○議官白性基任陸軍參將,從一品金永哲任侍從院卿,敍勅任官三等。從一品金奎弘、全權公使金晩秀、從二品成大永、宋秉瓚任宮內府特進官,敍勅任官:奎弘一等,晩秀三等,大永、秉瓚四等。

2月23日

○二十三日。關廟尊崇時上寶官以下、玉寶造成時監董宮內府大臣以下、攝行奠酌禮時獻官以下,施賞有差。掌禮卿李根秀、大祝李敏重、柳志淵、閔弼鎬,竝加資。

○掌禮院卿李根秀任宮內府特進官,特進官李正魯任掌禮院卿,竝敍勅任官三等;從二品李南珪任宮內府特進官,敍勅任官四等。

2月24日

○二十四日。特進官兪箕煥任鐵道院總裁,敍勅任官二等;陸軍副將閔丙奭任表勳院副總裁,敍勅任官一等。

2月25日

○二十五日。御德慶堂,受皇太子親上、加上尊號冊寶。

○副詹事金疇鉉任宮內府特進官,敍勅任官四等。

2月27日

○二十七日。從一品洪淳馨任宮內府特進官,敍勅任官二等;特進官李根秀任太醫院卿,敍勅任官三等。從二品尹

猜你喜欢
  附录等·脱脱
  卷七十·谷应泰
  卷第二百三十五·胡三省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佚名
  卷之三百·佚名
  卷之五百九十·佚名
  卷之一百八十·佚名
  卷之四·佚名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二十四·杜大珪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九十八·阿桂
  太宗明元帝纪·李延寿
  秦起宗传·宋濂
  卷二十六·佚名
  卷六十一·陆宗楷
  三十三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一出 惑主·李渔

    (老旦上)前世憎嫌丑陋夫,罚来水底作庸奴。神龙枉自称yang物,郁煞群阴不与舒。空有玄关无处用,不如生作石姑姑。只因龙母生来妒,不许龙王买夜壶;略有些须闲举动,龙髯拔尽碎龙肤。小龙生出尤奇特,长大还如出壳初;不识身从何处养,疑

  • 第三十一齣~第四十齣·王玉峰

    第三十一齣 驱敌【北点绦脣】〔淨扮张元领兵上〕宝剑风生。绯袍云染。靴尖按踹破天关。怕什么韩和范。铁骑如云剑气雄。金城千里笑谈空。中原谩说多飞将。谁敢燕然勒汉功。自家姓张。名元。字雷复。乃西夏国一员大将

  • 卷九 四十九首·赵崇祚

    魏太尉承斑 十三首满宫花一首 木兰花一首 玉楼春二首 诉衷情五首 生查子二首 黄锺乐一首 渔歌子一首鹿太保虔扆 六首临江仙二首 女冠子二首 思越人一首 虞美人一首阎处士选 八首虞美人二首 临江仙二首 

  • 卷八·钱子正

    钦定四库全书三华集卷八明 钱子义 撰种菊庵集二续咏史诗中烂柯山【王质入石室山伐木见二童子奕棊旁观之比局终则坐下斧柯烂矣】如棊世事不堪论何事贪防局局新烂却斧柯浑未悟归来沧海欲扬尘许昌【许州城西门内即荀淑

  • 卷三百三十六 元豐六年(癸亥,1083)·李焘

      起神宗元豐六年閏六月盡其月   閏六月乙亥朔,夏國主秉常奉表乞修職貢,詔曰:「朕以爾膺受封爵,世為藩臣,職貢之修,歲時無怠,朝廷待遇,恩數加隆。頃以權彊敢行廢辱,達於予聽,良用震驚。嘗令邊州就往移問,匿而不報,繼犯邊陲,王

  • 西汉年纪卷十四·王益之

    宋 王益之 撰武帝元狩元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获兽一角而五蹄若麃【蒲交反】然于是以荐五畤畤加一牛以燎作白麟歌时又得竒木其枝旁出辄复合于木上上异此二物博谋羣臣谒者给事中济南终军上对曰臣闻诗颂君徳乐舞后功异

  • 绎史卷一百四·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鲁穆公用贤【邹穆公附】孔丛子鲁穆公访于子思曰寡人不得嗣先君之业二年矣未知所以为令名者且欲掩先君之恶以掦先君之善使谈者有述焉为之若何愿先生教之也子思答曰以伋所闻舜禹之于其父非勿欲也以为私

  • 唐纪·张居正

    高祖初封唐王,其后遂以为有天下之号。这书记唐家一代的事,故称唐纪。高祖高祖神尧皇帝,姓李氏,名渊,陇西成纪人。其父李昞,以功封唐国公,渊袭封为太原留守,乘隋之乱,举兵进克关中,遂代隋而有天下,在位九年。谥为神尧,庙号高祖。原

  • 卷二百七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七十七舆地考【九】江西省【臣】等谨按禹贡扬州一则曰彭蠡既瀦再则曰三江既入而於导汉又曰东滙泽为彭蠡於导江又曰东迤北会於滙郑康成谓左合汉为北江右合彭蠡为南江岷江居中为中江盖惟

  • 祭意篇第七十七·王充

    礼,王者祭天地,诸侯祭山川,卿大夫祭五祀,土庶人祭其先;宗庙社稷之祀,自天子达于庶人。《尚书》曰:“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臣。”《礼》曰:“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夏后氏亦禘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

  • 第十一章 9·辜鸿铭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辜讲当孔子最喜欢的学生颜回死的时候,孔子突然放声大哭,旁边的人都劝他:“先生,不要悲伤过度啊!”“过度吗?”孔子回答,“但是如果对他我不那么悲伤,还有

  • 慈悲道场忏法 第八卷·佚名

    慈悲道场忏法 第八卷奉为阿修罗道一切善神礼佛第四今日道场同业大众。重复至诚五体投地。奉为十方尽虚空界一切阿修罗王。一切阿修罗。各及眷属。又奉为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聪明。正直天地虚空主善罚恶守护持咒。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二十七·澄观

    疏。又此互出显佛净土十八圆满十五摄故下。第四别示义门。于中三。初摄十八圆满。二摄世界成就。三拣定所宗。初中四。一总标。二列名。三正摄。四同异。今初总将二品之文。共摄十八圆满。疏言十八下第二列名文无次第

  • 卷第九·佚名

    嘉兴大藏经 神鼎云外泽禅师语录云外禅师语录卷第九侍者深极编颂古(并拈)三玄三要。第一玄婆婆丑拙不堪言生下孩儿千万亿了无一子见亲颜。第二玄毗卢顶上掣风颠金刚截断如泥碎朕兆依稀落有缘。第三玄万里长空月皎然

  • 钟情丽集·邱濬

    明代通俗言情小说。四卷,现存为弘治十六年刊本,传为成化时作者邱濬为记自己少年遇合事而作。又见于《风流十传》、《万锦情林》、 《燕居笔记》冯本(以上三种均为一卷) ; 《国色天香》、 《燕居笔记》林本、《花阵绮

  • 古钢表·程小青

    在一般人的眼中,霍桑的性情要被看做是相当古怪的。他最厌憎无聊的应酬。 他常说我国的有闲阶级里面,有一种专门应酬不作别用的人才。他们靠着祖先的余荫,无所事事,生活的方式只限于今天李家请客,后天张家答席;或是王某三十

  • 桐江诗话·佚名

    宋代诗论著作。卷数及著者均不详。唯书中有“程进道绍兴初帅闽中”之语,知其人已入南宋。成书当在绍兴十八年(1148)之前,而书中引《西清诗话》。此书约成于南宋初,后亡佚,陶宗仪《说郛》仅存5则,今人郭绍虞搜求于《苕

  • 东堂老劝破家子弟·秦简夫

    简名《东堂老》、《破家子弟》。杂剧剧本。元秦简夫作。四折一楔 子,末本。剧写东平人赵国器、李实同在扬州经 商。赵因儿子扬州奴不肖,预料他日必然败落, 便立下文书,托李代为经管钱财。扬州奴受人 引诱,每日花天酒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