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一百二十四

九月辛亥明亮奏言【臣】于十九日前赴阿桂军营啇请帮兵为攻打扎乌古之局而阿桂先于十六日宻派官兵齐集昆色尔一帯即图绕道进攻此系捣其腹心于制胜更为得防自不值于扎乌古再分兵力但念贼众披靡之际若河西一路亦得乘胜长驱与河柬声势聮络则扫穴擒渠更为近速因思甲索而南即为碾占髙踞众山之顶势若建瓴由此进兵直下临河不惟扎乌古以北一帯贼寨可不攻自溃即敖成现驻之巴扎木以及阿尔古等处皆可拦截在内而对靣之科布曲即界于碾占扎乌古两山中间如临时未即将科布曲攻克即可用礮轰摧以资夹撃此碾占一路本为正办祗以贼人设守甚严坚碉林立共有一十七处而通盘筹算我兵数目不敷应用縁是未能定局今大功已届垂成不得不为冒险出竒之举质之阿桂亦以为然并约定于二十四五等日但见西路官兵于所攻之噶拉宇达思里寨一经得手则河西之贼或撤往堵御即于次日由碾占努力并进【臣】于二十四日回营即传集各领队大臣公同啇酌于前敌各营盘后路各卡尽数抽调可凑足六千余人令各领队带同前往分头抢夺务使各卡内贼人一齐被围彼此自顾不暇即难出为应援更可势如破竹其沙尔尼以至基木斯丹当噶周围数十里之内所有战守满汉屯土兵丁调用大半未免空虚然贼人屡经挫折胆气已寒谅不敢复来滋扰不过相隔四五日碾占一路官兵压下山梁则扎乌古并纳木廸曲硕木官寨以及沿河阿尔古各寨落贼人自必溃散若仍抵死拒守临时从河东调取二千余兵帮同北路暂守沙尔尼一带地方俟碾占官兵合为一处再令河东官兵撤回自不至有疎虞之虑奏入

上谕军机大人曰据明亮奏调兵由碾占下压并与西路约期防自应如此办理因展阅阿桂处前此进到地圗内有碾占之名就其形势而论若果能从彼下压则扎乌古阿尔古一带贼人皆拦截在内自可不攻而溃况与阿桂订期进攻彼此为犄角之势更可互相照应着传谕明亮总须相度机宜妥速办理若已攻至沿河而阿桂一路之兵亦已绕出又可夹攻科布曲贼碉以期必克明亮仍当统兵前赴甲杂擒捕逆渠务须必获明亮之立功即在于此当努力妥为之

乙卯舒常桂林奏言【臣】桂林遵奉

谕防于二十六日前抵丹东与舒常面为讲防【臣】舒常业将巡歴各要隘处所一切见闻与桂林细加啇确意见均属相同【臣】等查吉地一带地方辽濶山径纷岐诚如

圣谕防堵逆匪逃逸之事甚闗要今若于劲旅之外再添緑营兵六百名自足以敷分布【臣】舒常即于二十八日自丹东起程仍囘北路明亮军营同日富勒浑奏言【臣】奉

防前赴布朗郭宗防驻应即前往惟查将军阿桂因科布曲山梁陡隘分兵由拉枯喇嘛寺绕截贼人后路并与副将军明亮约定同时发兵攻取甲索山梁所有移营安站俱系迅速机宜刻不容缓【臣】前在军营已将一切妥为布置交郝硕白等尾随大兵前进分头照应当即驰囘梭洛栢古派调官员人夫预备马匹【臣】并督催军粮军火赶办大兵进攻褁带灰麫及急需拏卡口袋等项运送军营以资接济二十四五等日大雨官兵尚未举行天气稍晴自当乗机进取一得占据则朗格克了口贼人失其险阻我兵四出分攻支应更须周宻【臣】移驻布朗郭宗距军营五百余里一切防应调度又难得及时筹画当此大兵罙入扫宂擒渠在此一举自应权其缓急轻重迅圗蒇事兹提臣常青由梭洛柏古前赴军营防啇进【臣】于拜折后亦即与常青同往靣见将军阿桂详加筹定或将梭洛柏古一带地方及军营应办事件俱交郝硕经理抑或另大员前往照料以期无悮【臣】即驰赴布朗郭宗驻守巡防均奏入

上谕军机大臣曰前据阿桂奏拟令舒常与富徳对调因照所请传谕舒常即赴南路代富徳驻守马尔邦换富徳至吉地同桂林堵截逆酋并酌从正地兵袭撃使贼知此路有兵不敢从彼越窜此防于八月二十七日发往九月初十日左右方到军营舒常谅已早至明亮处防同进自不必令其仍赴南路徒事往来仆仆且桂林曽任四川总督向亦带兵贼着有功绩其于防堵逆酋袭撃正地之事尚所能为似可即令其在吉地驻防或阿桂计及逆酋等穷蹙时必从此一路窜走而堵截追擒之事富徳阅厯尤深桂林尚不及其干练则竟令桂林往南路驻守马尔邦换富徳至吉地一带堵截亦无不可但军营事宜难以悬定着传谕阿桂悉心妥酌务防万全至前以官兵进勒乌围乆未攻得因思功噶尔拉当噶尔拉两处贼人若不似从前看守即令常青带兵千余直进殱贼克碉以摧贼胆而分其势是以谕令富勒浑代驻布朗郭宗今阿桂已攻得勒乌围绕兵由昆色尔进又以筹办随营军粮军火为重兵事移歩换形务期妥善岂可因事前未定之防过渉拘泥想阿桂必能为之妥酌指示也近因大功将蒇检各路屡次立功奏稿以备亲撰碑文之用偶阅初次攻克僧格宗等寨折内有守备刘奉崔文杰带兵压至僧格宗寨后绕截攻打追杀贼人又攻克美诺折内称攻打美都喇嘛寺有防击谷生琰都司余之格直上山梁冲压都司刘俸守备李植善由寺东进攻各等语此皆绿营汉员中之奋勇出众者何以近日不见此诸人之名现今俱在何路是否如前勇往抑或退缩不前及当日曽否加恩鼓励之处并着阿桂查明附便覆奏又前后两次攻取美诺时徳赫布及海禄均属奋勉出力今海禄尚有随征打仗之事而徳赫布乆未见其名因何不复用或用而不肯向前亦着明亮查明据实覆奏

丙辰阿桂丰升额海兰察额森特奏言自八月初旬以来隂雨连绵【臣】等前此沿滩拏栅绕截贼寨之处地势本为洼下彼时雨后水涨一二次栅内俱已漾入数寸官兵恪遵军令皆铺垫木植板片存跕毫无动移而水势亦旋长旋消是以并无妨碍今自攻得勒乌围以后【臣】等令官兵酌留数栅驻守以防贼人溯流滋扰乃近日雨势较为绵宻而水势日逐増加【臣】等令沿滩木栅移往高处计与沿河前此旧栅已隔一箭之地髙有数丈而二十四五日河水又陡然涨发续经移驻之栅皆过水数尺直移至附近寨墙之处始不能漾入此水若暴涨于数日以前则沿滩木栅必至被冲断难存住即使并无伤损而当攻围要之时骤将官兵撤出亦属不成事体今直至已克勒乌围然后涨发葢由

圣主洪福如天百灵呵佑以至于此【臣】等业已洁牲防

祭以答神庥奏入

上谕军机大臣曰阿桂等奏官兵攻得勒乌围移营髙处河水陡涨数丈若涨在数日以前则沿滩木栅必致被冲等语实仰赖

上苍嘉佑惟当额手敬谢即此

天心助顺可徴成功之速

同日阿桂丰升额又奏言【臣】等于六月间钦奉

上谕严饬郭罗克等因当经分缮檄谕晓示各土司嗣据附近各土司陆续禀覆均称遵奉檄谕业已

兵严加防范总不使金川得有一人逸出其三郭罗克地方兹亦出结具禀前来【臣】等逐一译出据上郭罗克土百户丹明禀称我们地方离金川甚逺断不能逃到此地若是逃来自必立时拏住送到将军跟前等语据中郭罗克土千户麻克苏尔衮布禀称金川土司头人若是逃来我即带领土兵进截务必拏送就是呌我们出兵攻也是情愿等语其下郭罗克土百户泽旺罗丹所禀亦同并有现在安分纳粮住牧白日不敢放夹坝夜间不敢作贼之语是郭罗克等接看檄谕严切各有畏惧之意已属情见乎辞奏入

上嘉之

同日

上谕内阁曰据阿桂奏头等待卫子爵明仁自到军营以来带兵打仗颇属奋勉近虽抱病力疾行走兹因病身故等语览奏深为悯恻着赏给副都统衔并着该部即照赠衔议防所有子爵即着伊子宝伦承袭戊午

上谕军机大臣曰前谕舒常至南路换富徳往吉地一带同桂林堵御昨据舒常等奏桂林已于八月二十六日至丹东舒常将应办之事向其告知即于八月起身往北路明亮军营若再更调未免往来仆仆莫若即令桂林在吉地驻守经理堵擒逆酋事宜并酌量兵从正地袭撃使贼知我此路有兵不敢从此路窜出其事尚属桂林力所能为富徳着仍在绒布驻兵舒常仍在北路参赞均无庸更调

壬戌阿桂丰升额海兰察额森特奏言查官兵屯驻之地虽在昆色尔山为贼探望所不及但以隂雨稽迟为时稍乆不能不略有知觉【臣】等不时令趫防官兵潜往达思里噶拉宇一带哨望情形并于云雾偶开之时亲自查看见达思里噶拉宇各山腿凡官兵可进之路已于各扼要地方増修碉卡从此进攻未免多烦兵力【臣】等复详加跴探查得从什尔徳山梁之南过沟而上为达乌达围再上为安布鲁木从安布鲁木顺梁而下即至聂乌过勒乌沟而上正对则朗噶克要了口又分兵一队攻打色木里喇嘛寺即由色木里下压西里一克此处则如达思里噶拉宇以及托古鲁等皆已拦截在内且贼人新増碉卡皆已无用即或暂为死守分兵下压亦不难于攻取从此过沟即可攻占则朗噶克了口以截科布曲贼人之后而噶拉依一带贼人更为震动虽此一路亦多碉寨且由此绕进较之由达思里噶拉宇进攻道途更为险逺但现在贼人不过聚其力量攅守一处自不能再于此山梁碉卡处处多人严守况以此一带形势而论大约自什尔徳山至勒乌沟为一节自勒乌沟至则朗噶克为一节自则朗噶克至玛尔古常噶为一节官兵越过勒乌沟而上则朗噶已得其险隘两处如仰仗

天威直占玛尔古当噶则距含齐甚近竟与已至噶拉依无异现在天色自初四日午后渐次开朗拟即日发兵务期占据地方迅速罙入

同日阿桂丰升额又奏言查甲杂官寨本在河西居勒乌围噶拉依中间勒乌围虽克而欲从河东前进则科布曲山梁贼人正在死守欲从河西前进则扎乌古阿尔古等处明亮处又俱未克此时实无可以乗间进攻突往围截之路若仍从沿河两岸迎面进攻距甲杂官寨尚隔数道山梁山沟又各有碉寨即逐歩攻至其处已不免多稽时日而甲杂系小官寨本在崖磡之下攻打亦多费手况贼酋弟兄最为怯懦据投出番人称索诺木先在纳木迪官寨督率贼番堵御北路官兵嗣因基木斯丹当噶官兵用礮连轰遂已弃纳木迪官寨而去而西路官兵一至勒乌围之上莎罗奔等亦旋退至科布曲山梁即其明騐就使官兵攻进甲杂而后路未断贼酋等又必逃往独松等处即如莎罗奔等现在科布曲山上【臣】等未尝不思先行擒捕而后路未断官兵即能攻上山腿又必先已逺飏自非毫无退歩愈逼愈近断不肯坐受围攻况以西北两路兵力计之明亮处本年添兵时原应有满汉屯土兵二万五千人而【臣】等西路内满汉屯土各兵现虽共三万二千而因自梭洛柏古至勒乌围大营及拉枯喇嘛寺一带道路绵长近于后路营卡内极力抽出止得一万二千人仅敷什尔徳一带分路进攻及为接续之用今因隂雨沮滞达思里一带贼人又添碉卡跴得上有路径可绕虽极险逺不得不为出奇之计以圗亟为罙入若再抽兵他往不能为绕截之用只可迎面攻打逐歩进取即与河西现在情形无异不免几同株守且使贼人复将此处収拾坚固则进扫噶拉依贼巢愈为费手【臣】等宻度此际情形实惟先捣噶拉依庻贼众易于溃乱为目下第一要着若两巢并覆则其头人番众必彼此不能相顾全境可可以计日而定贼酋等如腐防孤豚不难擒致但欲捣噶拉依惟从什尔徳一带绕进最为可望若一抵玛尔古当噶则已与甲杂官寨隔河相对始能相机办理均奏入

上谕军机大臣曰阿桂等奏觅路绕截进攻情形所筹甚好且据称初四午后天气渐晴拟于今明日发兵务期迅速占据等语今节令已当九月向后自应晴爽阿桂等绕道进攻必能有益伫聼防音再阿桂昨曽与明亮相约令其俟河东进攻达思里时即从碾占下压今阿桂拟从挞乌逹围一带进攻则又在达思里之北似不与碾占相对或阿桂处另行通知明亮相订防办亦未可定军营之事移歩换形难以遥为揣度阿桂长于谋计于筹画军务机宜尤所谙悉明亮等惟当聼其妥酌行之

同日阿桂丰升额又奏言查现在大兵拟直指噶拉依以捣其腹心贼即死力拒守亦必不能乆稽时日所有一切撤兵事宜自应先为留心部署惟是各路内健鋭火器两京营以及吉林索伦官兵据军需局议称此项官兵内即令跟役歩行照例折与马匹银两而自成都至广元县神宣驿计程十六站每站应各安马五十匹以供官兵乗骑共应需马八千余匹实不能购办除官员仍给马匹乘骑外拟每站安夫一千多备竹兠擡送等语查川省自军兴以来用马较多自属难于雇备但每站安设多夫既不能不多费民力况用夫擡送官兵亦有不合查自成都而至重庆沿路寛广均系顺流而下一过防州下至襄阳更为迅速自应令京兵及吉林索伦官兵乗船前抵襄阳起旱沿途既省用马之繁而河南车辆最多一路应付回京更为易办至仰荷

圣恩大功告蒇举行郊劳之典自应酌带劲旅凯旋查乾隆二十五年将军兆惠等带官兵四百余人分为五起进京今亦应仿照办理但此项官兵若亦由水路行走恐难尅定日期应仍从川省北境径由陜晋二省以至直隶在各项满兵既从水路行走由河南办车送京则四川陜晋各省独应付此四五百名官兵马匹自属易于备办谨请

防遵行奏入

上命军机大臣速议具奏旋经大学士舒赫徳等奏言此项随将军等凯旋囘京官兵应如阿桂所奏照平定西陲之例以四百为率并拟酌分四起令间二日行走令各省于满汉各营及非通京大路各驿站内酌量抽调壮健马八百匹如期解赴分站安设以供官兵乗骑之用至跟役人等际此功成凯旋即令其歩行照例折给马匹银两自所乐从其余京兵及吉林索伦官兵非随将军凯旋者应如阿桂等所奏俱由水路坐船至河南直隶一路进京照例办给车辆第此项兵丁由军营至重庆未必有如许马匹应付即照例给与马匹银两聼其歩行再吉林索伦等处官员兵丁有打仗出力曽蒙

皇上赏给巴圗鲁号及赏戴花翎者并令阿桂查明于凯旋时先行带同进京即在四百名之内俾得一体恭与

盛典以示优奬

上从之

癸亥刘秉恬奏言查桃闗出口之米自七月十五日至八月二十九日共运四万九千二百余石均匀计算每日约有一千九百余石其由桃闗运交楸砥及过站之米自七月二十一日至九月初五日共运四万四千一百六十余石均匀计算每日约有九百八十余石查西路军营自萨拉至勒乌围截至八月下旬共存米六万余石北路自卓克采至沙尔尼军营等处亦约有米一万五千余石是两路军营及附近各站现在存粮七万余石已敷两路官兵人等两月有余之食现在出口及到楸砥之米以旧配新足资接济【臣】昨在军营时据将军阿桂告称现在进捣噶拉依闻沿途山石稀少官兵到处囊土为卡需用口袋甚多军营现有二千余条尚不敷用令将后路粮台賸空粗麻口袋运往备用【臣】路经梭洛柏古即防同督臣富勒浑行知各粮员等将各站所有賸空口袋尽数拨解军营兹据各该员等禀报现已解过二万九百余条如尚需用其随后有空出者亦令一律解往奏入报

同日文绶奏言两路军米转供马奈军营并由未池恊济北路军食皆取给于打箭炉本年四月间以打箭炉积贮充盈饬令各属停止南路新运改由桃闗楸砥挽运卓克采兼以打箭炉存米由木池协供北路北路之粮遂日就充裕惟是各路军储必需因时调剂打箭炉每日运木池米七千石自七月至十月止共应发运二万八千石加以运供马奈一路军食则打箭炉旧储计至十月底止仅存万余石南路道里荒逺十月以后之粮此时即应筹办查雅州现有旧存米一万数千石本以预备中南两路之需目下正可供用【臣】现在一面即饬雅州府属各州县将所存之米就近拨领先即运赴打箭炉一面饬军需局筹议乗此九十等月北路有木池米辏集交纳粮储充足之际酌饬原办南路各属仍令赶运打箭炉新运俟十月以后木池停运不能协济北路之时又可酌量情形令其添运北路则南路之粮足资储备而北路亦不致有顾此失彼之虞奏入报

猜你喜欢
  卷四十九·志第二·天文二·宋濂
  卷三百四十五 元豐七年(甲子,1084)·李焘
  第二回 报亲恩欢迎朱母 探妻病惨别张妃·蔡东藩
  第十八回 谈神话汉祖感生 屈下僚亭长肆志·黄士衡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二·佚名
  卷之三百十七·佚名
  卷之八百七·佚名
  ◎投海请愿之异闻·李定夷
  钦定续通志卷七 唐纪七·纪昀
  林氏仕籍续考·林献堂
  符存审传·薛居正
  曾同亨传·张廷玉
  卷三百十七·杨士奇
  卷六十六·佚名
  第五十五章 武汉弃守后之新形势与随枣会战·李宗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列传三·薛居正

    景延广,字航川,陕州人也。父建,累赠太尉。延广少习射,以挽强见称。梁开平中,邵王硃友诲节制于陕,召置麾下,友诲坐谋乱,延广窜而获免。后事华州连帅尹皓,皓引荐列校,隶于汴军,从王彦章拒庄宗于河上。及中都之败,彦章见擒,而延广被数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五·佚名

    万历七年三月丙午朔孝肃皇后忌辰祭 裕陵遣新建伯王承勋行礼○辅臣张居正等题该文书房口宣 圣意 圣躬万安 两宫圣母例有进奉及内外人等合行赏赉目今内库缺乏欲传取光禄寺银十万两应用臣等看得该寺积贮银两本以供办

  • 卷之十八·佚名

    光绪元年。乙亥。九月。己酉。谕军机大臣等。步军统领衙门奏、奉天孀妇刘李氏。呈诉伊夫刘矞云被岐山等同谋毙命。各犯尚未治罪等情一摺。此案前派广寿前往审讯。当经讯明。刘矞云系因被押悉急。乘闲投井自尽。将岐

  • 九十六 曹寅奏报江南雨水粮价情形摺·佚名

    康熙四十八年四月初二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江南太平无事。目下虽多雨,米价不长,将来江广米船运行,其价自贱。麦子高田无虑,惟低田减了颗粒。臣谨据实将江宁、扬州、镇江、常州、苏州各处麦样,恭

  • 王章传·薛居正

    王章,大名南乐人。少年时为官吏。同光初年,在枢密院做事,后回归大名,历官至都孔目官。后唐清泰末年,屯驻大名的捧圣都虞候张令昭作乱,赶走节度使刘延皓,自称为留后,王章仍任原官职,为张令昭所役使。唐末帝派范延光征讨平定张令

  • 卷之七 精神训·高诱

    精神训精者,人之气,神者,人之守也。本其原,说其意,故曰精神,因以题篇。古未有天地之时,惟像无形,惟,思也。念天地未成形之时无有形。生有形,故天地成焉。窈窈冥冥,芒芠漠闵,澒蒙鸿洞,莫知其门。皆未成形之气也。芒,读玉莽之莽也。芠

  • 卷一·胡彦升

    钦定四库全书乐律表防卷一原任知县胡彦升撰度律上尔雅释噐律谓之分【律管可以分气】周礼典同掌六律六同之和以辨隂阳之声以为乐噐【阳声属天隂声属地天地之声布于四方为作也故书同作铜郑司农云阳

  • 第一章 总论·佚名

    天堂地狱。判于一心。清浊之分。升沈之本。古有真人。反情复性。淫机永息。清净自居。虽处五浊。如登四禅。如是之人。永脱众苦。乃有迷人。性为情役。淫机炽然。积极下堕。爱河滔滔。流为镬汤。欲火炎炎。化为铜柱。

  • 卷十一·乾隆

    <子部,儒家类,御览经史讲义钦定四库全书御览经史讲义卷十一书经臣哉邻哉邻哉臣哉侍读【臣】蔡扬宗【臣】谨按天降下民作之君以统之而六合之广亿兆之繁君不能以端拱九重之身兼综而遥制之也于是乎众建庶官以分理之故南

  • 卷六十四·佚名

    △初分无所得品第十八之四舍利子,眼界眼界性空。何以故?眼界性空中眼界无所有不可得故。菩萨摩诃萨亦无所有不可得。非眼界非眼界性空。何以故?非眼界性空中非眼界无所有不可得故。菩萨摩诃萨亦无所有不可得。色界眼识界

  • 利养品法句经第三十三(有二十章)·佚名

    利养品者,励己防贪见德思议不为秽生。芭蕉以实死,竹芦实亦然。駏驉坐妊死,士以贪自丧。如是贪无利,当知从痴生。愚为此害贤,首领分于地。天雨七宝,欲犹无厌,乐少苦多。觉者为贤,虽有天欲,慧舍无贪。乐离恩爱,为佛弟子,远道顺邪。

  • 缁门警训卷第五·如卺

    终南山宣律师宾主序夫损己利他者。盖是僧家之义也。害物安身者。非为释子之理也。有赏善罚恶之能。断是非不平之事。若是先人后己契诸佛之慈心。如或尔死我活乖六和之妙行。为主者倘存仁义。感十方衲子之云臻。若乃私

  • 总目·佚名

    高峰龙泉院因师集贤语录总目 六祖院住持小师 如瑛 编录 卷之一 入坛叙时景门 立春(二段)  正月(三段)  元旦  上元(二段)  二月(二段)  寒食  三月(二段)  清明  上巳  四月(二段)  五月(二段

  • 猎人笔记·屠格涅夫

    著名小说《猎人笔记》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优秀作品之一。全书共25个短篇,自1847年起在俄国进步刊物《现代人》上陆续发表。小说以俄罗斯中部地区的自然景色为衬托,以农民与地主的生活为主要内容,广泛深入地描绘了19

  • 译文序跋集·鲁迅

    鲁迅著。收入《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0卷。本书收集了鲁迅为自己翻译的和与别人合译的各书的序跋,连同单篇译文在报刊上发表时所写的“译者附记”等,共115篇。还有3篇序已被鲁迅编入它集,本书未再收入。

  • 刘氏菊谱·刘蒙

    一卷。宋刘蒙撰。刘蒙,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刘氏菊谱》大体可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谱叙,首论古代正人达士多吟咏菊之高洁,次叙菊花之功用,后叙作此谱之缘由。作者自称崇宁甲申(1104)九月为龙门之

  • 侍帝晨东华上佐司命杨君传记·佚名

    侍帝晨东华上佐司命杨君传记,撰人不详。约出于唐代或北宋。《通志‧艺文略》着录作「东华司命杨君传一卷」,《宋史‧艺文志》作「司命杨君传记一卷」。今《正统道藏》本收入正一部。此书乃晋代著名道士杨羲传记。书中略

  • 惠子·惠施

    一卷。周惠施 (约前370—310)撰。施,战国时宋人,仕魏,相梁惠王。惠又作慧,惠施亦称惠公、惠子。据郑樵 《氏族略》记载: “惠氏,姬姓,周惠王支孙,以谥为氏也。”施相惠王,《战国策·魏策》于惠、襄、哀三王中皆记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