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

  马氏,讳殷,上蔡人也,自云伏波之后。唐末浊乱,所在豪侠竞起。时殷方处卒伍之列,随渠师何氏南侵长沙,据之。殷战频有功,何乃擢为裨将,且命为邵州刺史。殷宽厚大度,能得士之死力。何氏卒,诸将在外者,皆拥兵归,以争其位,唯殷领士卒如故,且素服为何氏发丧,识者谓之知礼。未几,众军各杀其帅,使人共迎殷为主。初,众军之迎殷也,值夜,殷甚疑惧,欲拒而不行。将晓,忽睹一人,黑色而貌甚雄伟,手执大棒,鞠躬趋进,报曰:“军国内外平安。”俄而不见。由是殷以为嘉兆,其心始安,乃谓所亲曰:“吾之此行,未必不为福。”及至,众果欣跃而奉之。殷立,且使人间道上表,僖宗在蜀,闻之甚悦,据其表。遣使朱书御札,许自开国,立台置卿相,分天子之半仗焉。杨行密据有淮南,闻其建国,且遣舟师数万伐之。比至城下,殷登楼指麾,一鼓而破其兵,伏尸流血,湘水为之丹焉。自是四方慑伏,无敢侵之。

  岭外廖光图自韶阳叛,举族来奔,其部曲随而至者数千人。殷以其豪而众多,将拒而不纳,或有谏者曰:“廖者料也,马得必肥,是家国强霸之兆,何为而拒之?”遂待之以礼。因命光图为永州刺史。光图具陈南越可取之状,言甚激切。殷亦将开拓疆土,闻其所陈甚善,使其部将李勋将数万众击南越。未数月,拔桂管十八城,刘惧而乞盟。勋即李老虎也,勇壮绝伦,每一餐费肉十数斤,皆割为大脔而啖之,故时人号曰“老虎”。先是,桂管儿童每聚戏,呼曰:“大虫来!”号呼而走。及勋拔桂管,论者以为应。

  庄宗反正,下诏征诸侯入觐。马殷以年老不行,命长子希范入朝。希范多辨,善于应对。及至,庄宗谓曰:“朕闻卿部内有洞庭湖,其波无际,有之乎?”对曰:“有之,陛下一旦南巡狩,则此湖不足以饮马耳。”庄宗大悦。既而曰:“比闻马氏之国,必为高郁所图。今有子如此,高郁何能可得邪?”高郁,殷之谋臣也,庄宗将去其爪牙,故以是言离间,而希范不察。及归,果使人构其罪,郁竟至弃市。自是,识者知其不克霸焉。初希范之入觐,途经淮上,时桑维翰旅游楚泗间,知其来,遽谒之,且曰:“仆闻楚之为国,挟天子而令诸侯,其势不可谓之卑也。加以利尽南海,而公室大富。足下之来,非倾府库之半,则不足以供刍粟之费。今仆贫者,敢以万金为请,惟足下济之。”希范轻薄公子,睹维翰形短而腰长,语鲁而且丑,不觉绝倒而笑之。既而赠与数百缣。维翰大怒,拂衣不顾而去。

  及殷薨,希范立。时维翰已为宰相,奏削去半仗,止称天策上将军楚王而已,其卿相台阁皆罢之。然希范性刚愎,好以夸大为事,虽去半仗,而军国制度皆拟乘舆。乃大兴土功,建天策府,中构九龙殿,仍以沉香为龙,其数八,各长百尺,皆抱柱而相向,作趋捧之势,而希范坐于其间,自谓一龙也。每凌晨将坐,先使人焚香于龙腹中,烟气郁然而出,若口吐焉。自近古以来,诸侯王之奢僭,未有如此之盛者也。时处士戴偃,贤而有才,嫉其过度,自称元黄子,作《渔父诗》百篇讽之。希范闻而不说,遂禁锢士庶无与之交,偃竟至饿死。麾下将丁思觐,雄杰之士,以希范气度不广,乃上书曰:“今四海分裂,中原之地,才十数州,而大王克绍先业,为诸侯之长,未闻折一马箠为天子计,此愚臣所以为耻也,惟大王思之。”希范览而怒。未几,削思觐官。希范淫而无礼,至于先王妾媵,无不烝通。又使尼潜搜士庶家女有容色者,皆强取之,前后约及数百,然犹有不足之色,乃曰:“吾闻轩辕御五百女以升天,吾其庶几乎?”未几,死,大为识者所笑。先是,既杀高郁,数睹形影,将死,郁又昼见,时谓之冥报焉。

  时异母弟希萼为永州刺史,闻其死,自以长而当立,具舟楫以归。及至长沙,众且立嫡弟希广矣。遽命希萼为鼎州刺史。初,牙将张万敌建议以希萼居长,立之则顺,而记室李皋争之曰:“吾闻立嗣君以冢嫡,希萼乃婢妾所生,安可立之乎?”万敌退而叹曰:“惜哉李公!祸自此始。”未几,希萼果自鼎州举兵叛,将袭长沙。希广闻之,遽命将许可琼拒之。既而可琼倒戈以降,希广计无所出,然素好释氏,乃披缁衣,召众僧念佛,以为禳厌。比及城陷,念诵之声不辍,其为墨昧,皆此类也。寻为希萼缢杀之。且命捕李皋,有擒而至者,希萼责之曰:“吾虽生于庶孽,然托体于先君,汝何见毁而不使吾继立耶?”皋无以对。命壮士脔其肉而杀之。先是,皋问术士陈承福曰:“吾寿几何?”对曰:“九十。”至是,议者以为九十乃仓卒而死焉。既而希萼淫于酒色,多为不道。小门使谢延泽有美貌,希萼逼幸之,每引延泽入内阁,与妻妾间坐而饮,大为众心所恶。其弟希崇乘其衅而作乱,擒希萼而囚于衡阳。既而悔焉,遽命舟楫追之,约于长沙南五十里地号昭泽沈之。路经衡山县,豪族廖光图子仁勇,闻其来,与叔凝议曰:“希萼长而被废,今又见追,此必不免。吾属受先王重恩,而不能为之除祸乱,安社稷,岂所谓居水土乎?”乃率数百人劫而立之,号衡山王,以衡山县为府。且使人募兵,数日之间,众及一万,郡县多起兵应之。希崇惧,求救于吴。时吴命边镐将兵来救,其实伐也。初童谣云:“鞭打马,马急走。”镐至,希崇知其谋,又将拒焉。或以童谣为谏,希崇不得已,遂降。及希萼见镐,且请入吴。于是镐以礼遣希萼及希崇举族而行。

  先是,吴欲加兵而来,以镐多艺,且使诈为僧,以游长沙,既至,且弄钹行乞。未几,诈亡去。故吴竟以为将。而镐非将才,每出师皆载佛事而行,时自祝以请福,由是三军解体。及武陵酋豪王逵拥兵至,竟宵遁焉。先是,马氏之强闻海内,诸院公子长幼各八百余人,皆以侈靡放荡为务,识者多非之。公子之徒闻而且恐。时有国师张氏绐之曰:“彼所以见非者,恐祚之不永也。如君昆仲之众,使更而王,亦有八百年之家国,何忧何惧乎?”于是时,郊外有邓翁者闻而叹曰:“文武之道,未尝介意,而更纳虚诞之说以自安,此辈吾见其死于沟壑有日矣!”及边镐师至,果验,然星散寒馁而卒者,过半焉。

猜你喜欢
  卷二百·毕沅
  杂录类·佚名
  卷之三百十一·佚名
  卷之九百九十·佚名
  卷之三十·佚名
  第一四七夹单禀光绪十四年四月十五日一一三二三—四·佚名
  通志卷十五下·郑樵
  四一一 浙江巡抚三宝奏续交应毁书籍折(附清单)·佚名
  二六三 陕甘总督勒尔谨等奏遵旨查办应禁书籍情形折·佚名
  补编三·佚名
  魏献明皇后贺氏传·李延寿
  杜易简传(附杜审言传)·刘昫
  刘振之传·张廷玉
  凡例·蔡省吾
  巻二十七·乾隆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教谕虎臣·顾嗣立

    虎臣字子山,璋子。官于潜教谕。 蚕妇叹 缫丝行 赠汪鹤舟 阮受益所藏古砚篆文有羽阳千岁盖秦穆公宫瓦也 ○蚕妇叹 贫农值年凶,终岁常苦饥。贫女蚕不收,终年废机丝。无食夫婿事,无衣妾心悲。终朝掇柔桑,日暮心力罢。居然不成

  • 序·刘鹗

    丹徒刘铁云先生(鄂)生当逊清末季,国事蜩螗,惄焉忧之。弱冠之年,即秉承家学,潜心天算、水利、测量、医学等实用学科,以期造福国人,补苴时政。其后出入百家,不囿门户,并从事金石、文字研究及文学创作。先后著有《勾股天元草》、《

  • 前言·杜甫

    【凡例】一、现存杜诗共一千四百五十多首,本诗选约选了四分之一。一、本诗选以浦起龙的《读杜心解》为底本,参考了其它版本。一、本诗选编排以写作年代为序,以《读杜心解》中《少陵编年诗目谱》为本,参照别家说法。一、前

  • 三集卷三十·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三十古今体一百十一首【癸末四】耕藉还宫经郊外即目园居一日又还宫耕藉时因告协风艰矣逢年已洊馑先之力穑在予躬笼衢懒问柳烟窣被陇欣看麦露芃究是近畿资助厚远村僻壤讵能同丰泽园演耕作耕岂

  • 海叟集巻二·袁凯

    明 袁凯 撰五言古诗新治圃成隙壤所自治剪荆去茏茸幸无棼秽杂况此清泉涌灌滋竟朝夕勾萌各森耸青蒲已弥泽黄方卧陇春菁尚堪把秋梨日应重自余通宦籍职事劳纷冗禄食虽云美私心恒自恐归来得萧茆采撷聊自奉且遂丘园乐永

  • 杏庭摘槀序·洪焱祖

    濓昔受学于河东公获见新安洪先生诗十余篇心甚乐之窃意先生之所述篇章必富而新安逺在数百里外常媿弗能一见先生以窥夫大全及河东公殁先生之子存心来为浦江尉濓始得悉受而伏读之不觉叹曰呜呼是岂非诗哉夫诗未易言也商周

  • 本纪第一 武帝上·沈约

    高祖武皇帝讳裕,字德舆,小名寄奴,彭城县绥舆里人,汉高帝弟楚元王交之后也。交生红懿侯富,富生宗正辟强,辟强生阳城缪侯德,德生阳城节侯安民,安民生阳城釐侯庆忌,庆忌生阳城肃侯岑,岑生宗正平,平生东武城令某,某生东莱太守景,景生明

  • 卷四十·谷应泰

      ○兴复哈密宪宗成化九年秋九月,土鲁番速檀阿力王入哈密,掠王母并金印去。哈密,汉西域、唐伊州地也。汉武帝置酒泉、张掖、炖煌三郡,   即令甘、凉、肃之境。又出玉门关通西域,置都护及戊巳校尉,以断单于右臂,则今之哈

  • 卷之三百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信陵君杀晋鄙·佚名

    【提要】 引用格言警句,在论辩、游说中会受到很好的效果。尤其那些具有普遍性、对仗工整的格言,宛如烙印一样会铭记在人们心中。 【原文】 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赵王自郊迎。唐且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

  • 弇山堂别集卷八十一·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科试考一国家初起右武其于文事亦不数数焉大要各以其途进然庚戌诏见天子意在矣百余年来日以益重非从此出者多见摈异途不辄当要津此岂一朝一夕哉作科试考初设科举条格诏洪武三年五月初一日奉天承运皇帝诏

  • 第五章 6·辜鸿铭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辜讲有一次孔子说:“中国政府现在秩序混乱,缺乏司法公正。我要一心一意地乘坐上小船,漂洋过海,到其他国家去寻找秩序和公正。假如我要

  • 第三篇 人生如梦(下)·丰子恺

    大人自来佛法难对俗人讲。后秦释僧肇论物不迁,开头说:“谈真则逆俗,顺俗则违真。逆俗则言淡而无味,违真则迷性而莫返。故中人未分于存亡,下士抚掌而弗顾。”僧肇的时代,正当我国佛教空气非常浓重的时候。秦主符坚

  •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二·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二摄决择分中三摩呬多地之一如是已说有寻有伺等三地决择。三摩呬多地决择我今当说。谓补特伽罗多随烦恼染污相续。不能正证心一境性。云何名为多随烦恼。谓有诏诳。矫诈。无惭无愧

  • 卷第三十一·呆翁行悦

    列祖提纲录卷第三十一 武林十八涧理安禅寺住持娄东行悦集 为住持迁化佛事法语 圆悟勤禅师为佛眼和尚秉炬。如来涅盘日。娑罗双树间。放出三昧火。阇维金色身。有条攀条。无条攀例。故褒山佛眼禅师道播四海名闻九洲。

  • 太上说东斗主算护命妙经·佚名

    经名:太上说东斗主算护命妙经。撰人不详,约出於北宋初。假托太上老君传授正一天师,言醮祀东斗帝君忏罪延命之事。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道教经书《五斗经》中之一篇。经文假托太上老君向正一天师张道

  • 杨氏家藏方·杨倓

    方书。南宋杨倓撰。二十卷。倓字子靖,崞(今山西原平)人。官签书枢密院事,昭庆军节度使。兼通医学。将家中所藏医方及古方验证有效者,按病证分别门类,编成此书,初刊于淳熙五年(1178)。卷一至卷二,诸风,包括中风、癫痫

  • 正学隅见述·王宏撰

    一卷。清王宏撰撰。宏撰认为,对于周敦颐无极之说,陆九渊等相与辩论于前;对于朱熹格物之说,王守仁等相与究诘于后,诸儒聚讼,数百年未休,大抵尊朱者全斥陆、王为非,尊陆、王者则全斥朱子为谬,迄今无持是非之平者,故撰此书以折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