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百六十五

 

  卷865_1 【冢上答太宗】慕容垂

  我昔胜君昔,君今胜我今。荣华各异代,何用苦追寻。

  卷865_2 【遗画工诗】释明解

  握手不能别,抚膺聊自伤。痛矣时阴短,悲哉泉路长。

  松林惊野吹,荒隧落寒霜。言离何以赠,留心内典章。

  卷865_3 【夜吟】巴峡鬼

  秋径填黄叶,寒摧露草根。猿声一叫断,客泪数重痕。

  卷865_4 【愧谢诗】河湄鬼

  我本邯郸士,祇役死河湄。不得家人哭,劳君行路悲。

  卷865_5 【掷裴武公诗】介胄鬼

  屡策羸骖历乱峋,丛岚映日昼如曛。长桥驾险浮天汉,

  危栈通岐触岫云。却念淮阴空得计,又嗟忠武不堪闻。

  废兴尽系前生数,休衒英雄勇冠军。

  卷865_6 【死后诗】李叔霁

  忽作无期别,沈冥恨有馀。长安虽不远,无信可传书。

  卷865_7 【洋州馆夜吟】窦裕

  门依楚水岸,身寄洋州馆。望月独相思,尘襟泪痕满。

  卷865_8 【献元载】书生

  城东城西旧居处,城里飞花乱如絮。

  海燕衔泥欲下来,屋里无人却飞去。

  卷865_9 【诗二首】虎丘石壁鬼

  高松多悲风,萧萧清且哀。南山接幽垄,幽垄空崔嵬。

  白日徒昭昭,不照长夜台。虽知生者乐,魂魄安能回。

  况复念所亲,恸哭心肝摧。恸哭更何言,哀哉复哀哉。

  神仙不可学,形化空游魂。白日非我朝,青松为我门。

  虽复隔幽显,犹知念子孙。何以遣悲惋,万物归其根。

  寄语世上人,莫厌临芳尊。庄生问枯骨,三乐成虚言。

  卷865_10 【祭后见石上诗】虎丘石壁鬼

  幽明虽异路,平昔忝攻文。欲知潜昧处,山北两孤坟。

  卷865_11 【咏浮云】陆凭

  虚虚复空空,瞬息天地中。假合成此像,吾亦非吾躬。

  卷865_12 【呈李续】韩弇

  我有敌国雠,无人可为雪。每至秦陇头,游魂自呜咽。

  卷865_13 【和崔侍御】尉佗

  千岁荒台隳路隅,一烦太守重椒涂。

  感君拂拭意何极,赠尔美妇与明珠。

  卷865_14 【赠窦丞】刘溉

  冥路杳杳人不知,不用苦说使人悲。

  喜得逢君传家信,后会茫茫何处期。

  卷865_15 【叙幽冤】郑琼罗

  痛填心兮不能语,寸断肠兮诉何处。

  春生万物妾不生,更恨香魂不相遇。

  卷865_16 【过台城感旧】沈青箱

  六代旧山川,兴亡几百年。繁华今寂寞,朝市昔喧阗。

  夜月琉璃水,春风卵色天。伤时与怀古,垂泪国门前。

  卷865_17 【诗】襄阳举人

  流水涓涓芹努芽,织乌西飞客还家。

  荒村无人作寒食,殡宫空对棠梨花。

  卷865_18 【踏歌】河中鬼

  河水流溷溷,山头种荞麦。两个胡孙门底来,

  东家阿嫂决一百。

  卷865_19 【题少陵别墅】萧微

  新构茅斋野涧东,松楸交影足悲风。

  人间岁月如流水,何事频行此路中。

  卷865_20 【梦张垂赠诗】张省躬

  戚戚复戚戚,秋堂百年色。而我独茫茫,荒郊遇寒食。

  卷865_21 【秋月联句】商山三丈夫

  秋月圆如镜,--王步兵

  秋风利似刀。--萧中郎

  秋云轻比絮,--梁璟

  秋草细如毛。 --诸葛长史

  卷865_22 【天明联句】

  幽树高高影,--萧中郎

  山花寂寂香。--王步兵

  山天遥历历,--诸葛长史

  山水急汤汤。 --梁璟

  卷865_23 【赠张珽】郑適

  昔为吟风啸月人,今为吟风啸月身。

  冢坏路边吟啸罢,安知今日又劳神。

  卷865_24 【西轩诗】甘露寺鬼

  赵壹能为赋,邹阳解献书。可惜西江水,不救辙中鱼。

  伟哉横海鳞,壮矣垂天翼。一旦失风水,翻为蝼蚁食。

  功遂侔昔人,保退无智力。既涉太行险,兹路信难陟。

  握里龙蛇纸上鸾,逡巡千幅不将难。

  顾云已往罗隐耄,更有何人逞笔端。

  卷865_25 【降巫诗】邵谒

  青山山下少年郎,失意当时别故乡。

  惆怅不堪回首望,隔溪遥见旧书堂。

  卷865_26 【赠雷殿直】石恪

  衡阳去此正三年,一路程途甚坦然。深邃门墙三楚外,

  清风池馆五峰前。西边市井来商客,东岸汀洲簇钓船。

  公退只应无别事,朱陵后洞看神仙。

  卷865_27 【吟】富春沙际鬼

  陊江三十年,潮打形骸朽。家人都不知,何处奠杯酒。

  卷865_28 【又吟】富春沙际鬼

  莫问我姓名,向君言亦空。潮生沙骨冷,魂魄悲秋风。

  卷865_29 【献高骈】赵z7

  我昔胜君昔,君今胜我今。人生一世事,何用苦相侵。

  

猜你喜欢
  卷五百二十二·彭定求
  卷一百八十六·彭定求
  徐明仲·唐圭璋
  刘守·唐圭璋
  孙觌·唐圭璋
  第一折·马致远
  卷五·宋·蒋一葵
  卷三百十七·陈思
  卷三百四·陈思
  第二歌 栀子花开十六瓣·刘半农
  卷四十九·陈焯
  卷九·高棅
  卷四百四十三·陈廷敬
  卷九十·佚名
  淳熙稿卷十八·赵蕃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419 ·佚名

    吴镒 宗老堂 八十郎君类若翁,一门两世寿吾宗。 晴空矫矫归来鹤,冬岭槃晚秀松。 重见堂悬宗老牓,大胜身袭列封侯。 宦游良苦端居乐,小弟输兄冰雪容。 吴鈟 句 阮籍摩挲青眼旧,邹阳感慨白头新。

  • 皇明诗选卷之六·陈子龙

    李雯舒章云间陈子龙卧子氏同撰宋征舆辕文氏七言古诗二薛蕙杨慎左国玑屠应峻王省曾唐顺之许应元皇甫涍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吴国伦宗臣卢柟于慎行冯琦袁宏道◆薛蕙 【再见】龙虎山歌送范同年汝和○龙虎

  • 卷三百八十二·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八十二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十六 张和 登泰山 昔闻泰山高今上拱北台刚飈振六合旷望无尘埃日观一峯立天门两崖开?流注空谷响转万壑雷似聆笙鹤音缥缈

  • 卷六·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录卷六沈佺期佺期字云乡相州内黄人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再转考功员外郎坐赃配流岭表神龙中授起居郎加修文馆直学士后歴中书舍人太子詹事新唐书云建安后讫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

  • 卷一百一十 晉紀三十二·司马光

      著雍閹茂(戊戌),一年。   安皇帝隆安二年(戊戌、三九八年)   春,正月,燕范陽王德自鄴帥戶四萬南徙滑臺。魏衞王儀入鄴,收其倉庫。追德至河,弗及。   趙王麟上尊號於德,德用兄垂故事,稱燕王,改永康三年為元年,以統府行帝

  • 卷第一百三十三·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宋纪十五〔起重光大渊献(辛亥),尽旃蒙单阏(乙卯

  • 卷八·郭居仁

    钦定四库全书 蜀监卷八 宋 郭允蹈 撰 孟知祥董璋连兵拒命 後唐庄宗同光三年以孟知祥为西川节度使董璋为东川节度使 郭崇韬之伐蜀也以孟知祥有荐引旧恩将行言於上曰知祥信厚有谋可为西川帅崇韬素与董璋善蜀平崇韬荐

  • 朴不花传·宋濂

    朴不花,高丽人,亦名王不花。皇后奇氏在入宫前与不花同乡里,且相互依靠。奇氏选入宫后,得宠,遂为第二皇后,居兴圣宫,生太子爱猷识理达腊。于是不花以太监的身份入宫,长期服侍皇后。皇后很喜欢不花,两人情意甚笃,不花因而得以不断

  • 卷五十一·徐一夔

    钦定四库全书 明集礼卷五十一 乐 雅乐三 乐歌总叙 昔者羲农轩后少昊颛顼高辛皆作乐以象德而乐歌则未闻也自舜命夔典乐有歌永言之辞及搏拊琴瑟以咏之语殷周各有雅颂以祀郊庙周礼乡饮酒及燕礼工歌鹿鸣四牡皇皇者华等诗

  • 卷五·陈继儒

    余二十年前,阎蓬头爱余,谓可学道。令读《许真君太阳元精论》,自是即大暑辄能坐卧赤日中,年来懒习此法,颇以炎蒸为苦,即敞堂匡池、高梧修竹,阴映翳然,往往移榻卷簟,迁徙不常,如绝无养者。内甚愧之,因思此时田野耕耘,道途推挽,老病呻

  • 桓公·桓公十五年·左丘明

    【经】十有五年春二月,天王使家父来求车。三月乙未,天王崩。夏四月己巳,葬齐僖公。五月,郑伯突出奔蔡。郑世子忽复归于郑。许叔入于许。公会齐侯于艾。邾人、牟人、葛人来朝。秋九月,郑伯突入于栎。冬十有一月,公会宋公、卫

  • 嘱累品第二十八·佚名

    於是总{敖力}王菩萨前白佛言:至未曾有。世尊,善分别说此经典义。所演微妙其辞粲丽。菩萨元首所当行者,降制一切诸魔异学。方便随时导御诸典。而复悦可得众生心。出生一切诸乘之行。悉入如来无极功勋。亲具诸愿显现大道。

  • 卷八十八·佚名

    △初分学般若品第二十六之四善现答言:如是如是。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如是学时。不为色摄受坏灭故学。不为受想行识摄受坏灭故学。如是如是。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如是学时。不为眼处摄受坏灭故学。不。为耳鼻舌身意处摄受坏灭

  • 成唯識論卷第八·欧阳竟无

      護法等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如是四緣依十五處義差別故立爲十因。云何此依十五處立。一語依處.謂法名想   所起語性.卽依此處立隨說因.謂依此語隨見聞等說諸義故.此卽能說爲所說因。   有論說

  • 梵网合注凡例·智旭

    一古人经疏必各别行。一则不敢以疏混经。二则经疏文义各有血脉。不宜间断夹杂故也。后代根钝。对阅为难。于是为师匠者。每每从而会之。虽巧被初机。慈心殷厚。而割裂纷缪。亦觉不少。今欲仍古式。恐后人复加割会。乃

  • 由青年路向问到佛教革兴·太虚

    ──二十九年五月在云南昆明佛教会──在一个空气静肃的暮色里,我们四人踏进一间简洁的客室;一种伟大人格的感化力,令我们从心坎中发出敬佩,不期然的来个五体投地──顶礼大师!‘坐坐!请坐!你们有什么话要讲呢’?大师慈和的笑

  • 三报论译文·慧远

    佛经《阿毗昙心论》说,业(人的造作)有三种报应。一称现报,二称生报,三称后报。现报是现身作善作恶,现身就得善报恶报。生报是来生受报应。后报是在二生、三生、百生、千生以后终受报应。受报应时已没有了现身,人是通过心来

  • 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周济

    清周济撰,亦称《宋四家词选自序》。自“浙派”朱彝尊编的《词综》问世以后,“常派”张惠言曾编《词选》,以严拣精取、独立旗帜而称著。周济则继张惠言之后,编有《宋四家词选》,更进一步立派别作家数来取两宋词人作品,令人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