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四章荆公之略传

宋太傅荆国王文公,讳安石,字介甫,临川人,今江西之抚州也。父益,母吴氏,以真宗天禧五年生公。幼随父宦韶州,十六岁随宦入京。十九岁丧父。二十一岁成进士,签淮南判官,实仁宗之太历二年也。旧制:判官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公独否。二十七岁,调知鄞县,治鄞四年,秩满归。明年,通判舒州。中书札召试馆职,以祖母老家贫不赴。至和元年,年三十四,除集贤校理,不赴。嘉?元年,年三十六,为群牧判官。明年,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又明年,使还报命,上书仁宗言事。四年,提点江东刑狱。五年,召入为三司度支判官。六年,除知制诰,年四十一。凡知制诰三年。治平元年,年四十四,以母丧居江宁。四年,正月,英宗崩,神宗立。三月起公知江宁府。九月,除翰林学士。明年,为熙宁元年,公年四十八,四月,以翰林学士越次入对。熙宁二年二月,以公参知政事。四年,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累疏乞解机务。六月,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二月,复召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六月,除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九年十月罢,以使相判江宁府,时公年五十七。自熙宁元年入对后,执政凡九年,自是遂称病不复起。元丰元年,年五十八,特授开府仪同三司,封舒国公,领集禧观使。三年,授特进,改封荆国公。八年,三月,神宗崩,宣仁太后临朝,进公司空。明年,为元?元年,四月,公薨,时年六十六,赠太傅。凡公罢相后居江宁又九年。绍圣中谥曰文公。

【译文】

宋太傅荆国王文公,名安石,字介甫,临川人,今江西抚州。父亲王益,母亲吴氏,在宋真宗天禧五年(公元1021年)生公。幼年随父亲在韶州做官,十六岁随父亲入京,十九岁丧父,二十一岁成为进士。宋仁宗的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做了淮南判官。按旧制,判官任期满,允许献文求试馆职,王安石偏不这样。二十七岁时,调到鄞县做知县,做了四年,期满回家。第二年,做舒州通判,中书省来函召他应试馆职,以祖母岁数大,家中贫穷不去应试。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三十四岁,被授于集贤校理,不去上任。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三十六岁,任群牧判官。第二年,知常州,换任为提点江东刑狱。又过一年,派人催他回到朝廷,上书仁宗言事。四年,提点江东刑狱。五年,召回京做了三司度支判官。六年,授予知制诰,年四十一,共做知制诰三年。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他四十四岁,因母丧居丧在江宁。四年正月,宋英宗崩,神宗继位。三月起王安石知江宁府。九月,授予翰林学士。第二年,也就是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王安石四十八岁,四月,以翰林学士破格进朝应对皇上。熙宁二年二月,皇上让他做参知政事。四年,任同中书门下平章 事。七年,多次上书乞求辞职。六月,以观文殿学士的身份知江宁府。八年二月,又召回到任同中书门下平章 事。六月,授予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九年十月被罢官,以使相的身份做江宁府通判,这时王安石五十七岁。自熙宁元年入朝,执政共九年,从这时起就称病不再出来。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他五十八岁,特授开府仪同三司,封舒国公,领集禧观使。三年,授特进,改封荆国公。八年三月,神宗崩,宣仁太后临朝,进封王安石为司空,第二年为元祐元年,四月,王安石去世,年六十六岁。赠太傅称号。王安石被罢相后在江宁共九年,绍圣年间赠谥号文公。

猜你喜欢
  石匮书后集卷第五十八·张岱
  卷之一千四百八十五·佚名
  卷之五百八十二·佚名
  卷之六十五·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一 选举略二·纪昀
  卷五十九·佚名
  二七 两个明堂·周作人
  曹锟·陶菊隐
  嵇康传·房玄龄
  蒲察合住传·脱脱
  侯挚传·脱脱
  卷之三·姚莹
  27.墨子破云梯·林汉达
  晋纪(王韶之)·干宝
  十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陈学士秀民(寄情稿)·顾嗣立

    秀民,字庶子,温州人,一云嘉兴人。博学善书,为武冈城步巡检、知常熟州。张氏时为参军,历江浙行中书省参知政事、翰林学士。未详所终。钱宗伯牧斋云:周玄初《鹤林集》载庶子作《来鹤诗》,在洪武己巳二十二年,则知其明初尚在也。

  • 宋词三百首(3)·朱祖谋

    临江仙忆昔西池池上饮,年年多少欢娱。别来不寄一行书。寻常相见了,犹道不如初。安稳锦衾今夜楚,月明好渡江湖。相思休问定何如。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无?舒舒(1041—1103),字信道,号懒堂,明州慈溪(今浙江慈溪)人,治平

  • 外集卷六·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外集卷六言志明意赋【有序        晋】傅咸侍御史傅咸奉诏治狱作赋用明意云舎控款以弥载令栖迟以淹留吏砥身以存公古有死而无柔彼背正以从邪我没世而是尤敷肾肠以为效兮岂文饰之足修

  • 列传十二·薛居正

    范延光,字子环,邺郡临漳人也。少隶于郡牙,唐明宗牧相州,收为亲校。同光中,明宗下郓州,梁兵屯杨刘口以扼之,先锋将康延孝潜使人送款于明宗。明宗欲使人达机事于庄宗,方难其选,延光请行,遂以蜡书授之。延光既至,奏庄宗曰:“杨刘渡控

  • 卷四十三·杨士奇

    永乐三年六月乙丑朔 敕甘肃总兵官左都督宋晟曰前归附鞑官阿卜都罕等八人鞑民十九人令尔给与畜产官牛十羊五十民牛六羊二十比闻其中有未给受者皆有愧恨之辞夫归附同而朝廷待之不同使愧恨亦非抚纳降附之道可便如例悉给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十三·佚名

    正统元年春正月丁卯 上诣 奉先殿 太皇太后宫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正朝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行庆贺 太皇太后 皇太后俱免命妇朝贺○戊辰琉球国中山王尚巴志遣使者伍是坚等来朝贡马及方物赐宴并彩币等物有差○己巳 宣宗章

  • 卷之二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曹鉴传·宋濂

    曹鉴字克明,宛平人。聪颖超人,举止不同于一般的儿童。二十岁后,到南方游览,通晓《五经》大义。大德五年(1301),经翰林侍讲学士郝彬推荐,任镇江淮海书院山长。十一年,南行台中丞廉恒聘为掾史。母亲去世,服孝期满,授兴文署。命其

  • 卷六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六十九歌颂九【词臣一】万寿无疆诗【七言律十二首有序】内 阁 侍 读 学 士【臣】徐元梦【臣】闻书衍洛畴福归皇极诗陈天保颂起臣隣盖有大德必寿之徵积爲百禄罄宜之应钦惟皇上濬哲挺生

  • 201.太学生请愿·林汉达

    金将宗望提出的议和条件是十分苛刻的,他要北宋赔给金朝大量金银、牛马、绸缎;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土地;宋钦宗尊称金皇帝为伯父;还要派亲王、宰相到金营作人质。宋钦宗、李邦彦一心求和,准备全部接受。李纲听到朝廷准

  • 唐绍仪·周诒春

    唐绍仪 字少川。年五十七岁。生于广东香山。已婚。以官费游美。入哥仑比亚大学。光緖七年。回国。光緖八年。任朝鲜海关帮办。光緖十二年。任驻朝鲜领事。光緖二十六年。任津海关道。光緖三十年。充赴西藏特使。光緖

  • 卷五(桓元年,尽二年)·孔颖达

    ◎桓公(○陆曰:“桓公名轨,惠公之子,隐公之弟,母仲子。《史记》亦名允。谥法‘辟土服远曰桓’。”)[疏]正义曰:《鲁世家》“桓公名允,惠公之子,隐公之弟,仲子所生。以桓王九年即位,庄王三年薨”。《世本》“桓公名轨”。《世族谱

  • 以诸譬喻付嘱正法品第十二·佚名

    尔时世尊复告慧命阿难言:且置我今得菩提时功德利益。若我本行菩萨道时功德利益缘觉尚无。何况声闻及馀众生。阿难。我菩萨时久修苦行。弃舍王位妇儿妻子。及诸采身命手足。头目耳鼻血肉骨髓。及受种种无量苦痛。彼等一

  •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十九·圆悟克勤

    颂古下举。教中道。未离兜率已降王宫。未出母胎度人已毕。大象本无形。至虚包万有。末后已太过。面南看北斗。王宫兜率度生出胎。始终一贯初无去来。扫踪灭迹除根蒂。火里莲华处处开。举。僧问云门。生死到来如何回避

  • 洞山大师语录序·良价

    东西道邈。二三亲传。传也已渐。真间为伪。当伪之交出时。醇乎真者。独洞祖乎。自厥初诘问无眼耳乎其师。至发迹南泉之供真。异闻无情说眼处。慎柏岩姓名之问。不间云岩雍容影。蹈断过水浪。呵止云居受天供路。终设愚

  • 卷第七十七·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七十七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八 尔时善财童子。渐次南行至妙意华门城。见德生童子有德童女。顶礼

  • 御制拣魔辨异录卷四·雍正

    魔忍曰。先师曰。待心死而伏诛。须切用前之照。先擒下而去缚。略挑用后之灯。实照用之真虎。譬如神医。刮骨疗病。必见病而下刀。若确定一方。妄加针割。是重增一病矣。古德曰。才有所重。便成窠臼。夫学者之窠臼不一

  • 洞真上清开天三图七星移度经·佚名

    经名:洞真上清天关.三图七星移度经。撰人不详,约出於东晋。系早期上清派重要经典。原本一卷,徒分作二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 与《上清天关三图经》同,本经名与实相副。《上清大洞真经目》著录为《上清天关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