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荆公之略传
宋太傅荆国王文公,讳安石,字介甫,临川人,今江西之抚州也。父益,母吴氏,以真宗天禧五年生公。幼随父宦韶州,十六岁随宦入京。十九岁丧父。二十一岁成进士,签淮南判官,实仁宗之太历二年也。旧制:判官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公独否。二十七岁,调知鄞县,治鄞四年,秩满归。明年,通判舒州。中书札召试馆职,以祖母老家贫不赴。至和元年,年三十四,除集贤校理,不赴。嘉?元年,年三十六,为群牧判官。明年,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又明年,使还报命,上书仁宗言事。四年,提点江东刑狱。五年,召入为三司度支判官。六年,除知制诰,年四十一。凡知制诰三年。治平元年,年四十四,以母丧居江宁。四年,正月,英宗崩,神宗立。三月起公知江宁府。九月,除翰林学士。明年,为熙宁元年,公年四十八,四月,以翰林学士越次入对。熙宁二年二月,以公参知政事。四年,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累疏乞解机务。六月,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二月,复召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六月,除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九年十月罢,以使相判江宁府,时公年五十七。自熙宁元年入对后,执政凡九年,自是遂称病不复起。元丰元年,年五十八,特授开府仪同三司,封舒国公,领集禧观使。三年,授特进,改封荆国公。八年,三月,神宗崩,宣仁太后临朝,进公司空。明年,为元?元年,四月,公薨,时年六十六,赠太傅。凡公罢相后居江宁又九年。绍圣中谥曰文公。
【译文】
宋太傅荆国王文公,名安石,字介甫,临川人,今江西抚州。父亲王益,母亲吴氏,在宋真宗天禧五年(公元1021年)生公。幼年随父亲在韶州做官,十六岁随父亲入京,十九岁丧父,二十一岁成为进士。宋仁宗的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做了淮南判官。按旧制,判官任期满,允许献文求试馆职,王安石偏不这样。二十七岁时,调到鄞县做知县,做了四年,期满回家。第二年,做舒州通判,中书省来函召他应试馆职,以祖母岁数大,家中贫穷不去应试。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三十四岁,被授于集贤校理,不去上任。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三十六岁,任群牧判官。第二年,知常州,换任为提点江东刑狱。又过一年,派人催他回到朝廷,上书仁宗言事。四年,提点江东刑狱。五年,召回京做了三司度支判官。六年,授予知制诰,年四十一,共做知制诰三年。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他四十四岁,因母丧居丧在江宁。四年正月,宋英宗崩,神宗继位。三月起王安石知江宁府。九月,授予翰林学士。第二年,也就是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王安石四十八岁,四月,以翰林学士破格进朝应对皇上。熙宁二年二月,皇上让他做参知政事。四年,任同中书门下平章 事。七年,多次上书乞求辞职。六月,以观文殿学士的身份知江宁府。八年二月,又召回到任同中书门下平章 事。六月,授予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九年十月被罢官,以使相的身份做江宁府通判,这时王安石五十七岁。自熙宁元年入朝,执政共九年,从这时起就称病不再出来。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他五十八岁,特授开府仪同三司,封舒国公,领集禧观使。三年,授特进,改封荆国公。八年三月,神宗崩,宣仁太后临朝,进封王安石为司空,第二年为元祐元年,四月,王安石去世,年六十六岁。赠太傅称号。王安石被罢相后在江宁共九年,绍圣年间赠谥号文公。
猜你喜欢 石匮书后集卷第五十八·张岱 卷之一千四百八十五·佚名 卷之五百八十二·佚名 卷之六十五·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一 选举略二·纪昀 卷五十九·佚名 二七 两个明堂·周作人 曹锟·陶菊隐 嵇康传·房玄龄 蒲察合住传·脱脱 侯挚传·脱脱 卷之三·姚莹 27.墨子破云梯·林汉达 晋纪(王韶之)·干宝 十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