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一千四百九十九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嘉庆三年。戊午。秋。七月。甲申。敕谕、朕精神强固。诸事吉祥。年岁丰稔。是以降旨仍照前例进哨。今御前乾清门行走蒙古额驸巴图等奏称、今年哨内雨水过多。降霜已早恳请暂停进哨等语。朕已八旬有八虽复康强。而进哨时亦未能照前马上射兽。不过御看城观阅而已。且教匪将届扑灭。大功尚未告成京中拴养马匹已于去岁解往军营今若进哨。不免调取纷繁。蒙古王公等、既抒诚吁恳。着照伊等所请。暂停进哨。但随围人等业已豫备。既不行围。其治办行装。不免徒费。着施恩仍照上次赏给一半。不必前来以示朕轸恤蒙古臣仆之意。所有御前乾清门行走、及散秩王公等。着仍于节后各归游牧处所。京中应来之王公大臣侍卫、及各营衙门官员兵丁等。均毋庸前来。大功将次告成。俟明年岁收丰熟。雨水调匀。再行进哨亦无不可。  

○丙戌。太上皇帝同皇帝御清音阁。赐扈从王公大臣蒙古王、贝勒、贝子公、额驸台吉等食。至庚寅皆如之。  

○八月。乙未。太上皇帝同皇帝御清音阁。赐扈从王公大臣、蒙古王、贝勒、贝子、公、额驸台吉等食。至己亥皆如之。  

○庚子敕谕、本日勒保奏扫荡安乐坪贼巢、生擒首逆王三槐一摺览奏嘉慰。朕临御以来。敬天勤民。孜孜不懈。年近九袠。功蒇十全。前年授玺后。犹复敕几训政。罔敢暇逸。迩年教匪不靖。宵旰焦劳。犹幸精神强固。于一切剿捕机宜。无不随时指示。今勒保秉承训谕。将川省首先滋事渠逆王三槐、临阵生擒。其余穷蹙伙党。势同摧枯拉朽。不日全可荡平。捷音驰到。正值朕同皇帝驻跸山庄。各蒙古王公祝厘瞻觐之时。中外同深欢庆。而朕于武功十全之外。又复亲见扫除氛祲。成此钜功。此皆仰赖上天嘉祐垂庥。朕与皇帝敬感之余。倍深乾惕。允宜普施渥泽。用奖勋劳。勒保前于平定黔苗。已锡通侯之赏。兹剿办川匪。董率将士。调度有方。扫穴擒渠。肤功克奏。着加恩晋封公爵。其在事出力之镇将文武各员、及义民首等。着勒保查明功绩。奏到另降谕旨、分别加恩。军机大臣大学士伯和珅、襄赞机宜。承旨书谕。一手经理。夙夜宣劳。着加恩晋封公爵。福长安日直枢禁。劳绩倍着。自办理军务以来。一体始终其事。着加恩赏封侯爵。王杰、董诰、现虽未在军机行走。而军兴之时。亦曾随同办理。沈初、戴衢亨、那彦成、虽在军机行走未久。现亦朝夕趋直。在事庆成。均着加恩交部从优议叙。以示朕嘉奖勤劳。施恩锡庆至意。  

○癸卯。太上皇帝同皇帝御清音阁。赐扈从王公大臣蒙古王、贝勒、贝子、公、额驸台吉等宴。至丙午皆如之。  

○甲辰。万万寿圣节。太上皇帝御澹泊敬诚殿。皇帝率扈从皇子、皇孙、王公大臣官员、蒙古王、贝勒、贝子、公、额驸、台吉等、行庆贺礼。  

○辛该。吏部奏、大学士和珅、四川总督勒保、均晋封公爵。户部尚书福长安、赏封侯爵。应否世袭罔替。并作何等秩之处。恭候钦定。奉敕旨、俱着作为一等。照例承袭。  

○甲寅。太上皇帝同皇帝诣永佑寺行礼。  

○丁巳。太上皇帝同皇帝自避暑山庄回銮。  

○是日。驻跸喀喇河屯行宫。  

○戊午。驻跸常山峪行宫。  

○己未。驻跸两间房行宫。  

○庚申。驻跸要亭行宫。  

○九月。辛酉朔。驻跸密云县行宫。  

○壬戌。驻跸南石槽行宫。  

○癸亥。太上皇帝同皇帝诣安佑宫行礼。  

○还圆明园。  

○乙亥。敕谕前因勒保奏生擒首逆王三槐、成功在迩。降旨令将随同打仗之镇将、及在事出力之文武员弁义勇人等。查明功绩具奏。以便酌量加恩。今据勒保查明开单具奏。所有道员承勋、石作瑞、着加恩赏给按察使衔。知府姚令仪、郑人庆、着赏给道衔。候补知府吴桂、着俟服阕、遇有相当之缺补用。同知洪范、曹六兴、应先烈、候补知州许云霄、俱着赏戴花翎。降调通判盛露、着准其开复。留于四川。以通判补用。知州赵来震、知县吕朝恩、着赏戴蓝翎。知县曹蘧、周伟业、着以知州升用。候补知县鲁凤辉、王泰云、着留于四川以知县即用。州同温家桂、经历借补吏目顾昆来、着以知县升用。县丞职衔顾绍先、候选从九品曹秉让、着留于四川各以本班补用。参将薛大烈、着赏给健勇巴图鲁名号。二等侍卫花品、着授为头等侍卫。蓝翎侍卫庆昌、着授为三等侍卫。革职二等侍卫祥金保、着授为三等侍卫。副将富森、参将皂禄、倭星额、唐朝臣、游击花良阿、俱着赏戴花翎。都司陈腾龙、卢呈瑞、守备马隆、俱着赏换花翎。千总王大勇、着以应升之缺升用。防御特松阿、守备袁章、田豫章、千总胥耀宗、把总杨杰、俱着赏戴蓝翎千总薛升、罗思举、俱着以守备升用。义民首贡生刘星渠、着赏给五品顶戴。并赏戴花翎。以通判选用。书吏苟敬贤。着赏给九品职衔、以主簿吏目等官选用。义勇首冉斌。着赏戴蓝翎、以千总拔补。义勇首刘贵龚正海、罗贵、海英胜、俱着赏戴蓝翎、以把总外委拔补。以示奖励。  

○戊子。敕谕、本年春间皇帝临雍礼成。原定于冬间大阅。现在川东、川北、教匪虽将次剿除完竣。但健锐营、火器营、官兵尚未彻回。本年大阅。着暂行停止。  

○冬。十月。辛卯朔。太上皇帝诣安佑宫行礼。  

○癸巳。太上皇帝同皇帝诣恩慕寺。恩佑寺、行礼。  

○甲午。太上皇帝同皇帝御同乐园。赐皇子、王、贝勒、贝子、公、文武大臣等食。至丁酉皆如之。  

○丙申。太上皇帝以皇帝万寿节。御正大光明殿。皇帝率皇子、王、贝勒、贝子、公、文武大臣官员等、诣太上皇帝前行礼。  

○庚子。太上皇帝同皇帝诣大高殿。寿皇殿、行礼。  

○还宫。  

○太上皇帝以重建乾清宫成。行祀神礼。命议叙管工大臣官员、并赏赉工匠、内监等、缎匹有差。  

○敕谕、本日朕同皇帝进宫。阅视乾清宫交泰殿工程。规模宏整。悉复旧观。朕心深为嘉悦。自上年腊月底择吉安梁。今岁春融兴工。秋仲即已告成。并不费采购之繁。办理妥速。允宜甄叙示奖。除总理工程事务和珅、福长安业因军功从优加恩。毋庸议叙外。其监修之总管内务府大臣緼布、盛住、交部议叙。至在工监督各员。着和珅福长安分别等第。其列为一等者。从优议叙。余着照例议叙。所有匠头等、亦着分别赏给缎匹。用昭恩奖。  

○丙午。太上皇帝诣雍和宫行礼。  

○己酉。太上皇帝命大学士苏凌阿为正使、礼部尚书德明为副使、持节册封頴贵妃。册文曰、朕惟承恩婉顺芳箴夙着彤闱。锡福康强。令典宜加紫掖。爰颁凤诏。用贲鸾书。尔頴妃巴林氏、淑慎聿彰。柔嘉允协。位崇九御。欣壸职之久襄。年近七旬。应宏阶之递进。兹特晋封为贵妃。锡之册宝尔其知恩敬受。长符吉于安贞。迪德懋修倍引和于雍穆。钦哉。  

○命大学士刘墉为正使、礼部尚书纪昀为副使、持节册封芳妃。册文曰、朕惟内官选德。先绥履福之常。中壸服勤。尤念承恩之久。功既襄于褕釆。宠宜被以纶音。咨尔芳嫔陈氏、秉质柔嘉。持躬温淑。早传婉娩。椒庭之礼教维娴。计厥岁年。兰殿之职司无斁。兹晋封尔为芳妃。锡之册印。尔其式膺茂典。副优渥之殊荣。弥表懿徽。昭敬恭于勿替钦哉。  

○己未。太上皇帝同皇帝诣寿皇殿行礼。  

○十一月甲戌。太上皇帝诣大高殿行礼。  

○丁丑。皇帝率王、贝勒、贝子、公、内外文武大臣等、奏请庚申年恭举太上皇帝九旬万万寿庆典。敕谕曰、皇帝以庚申年为朕九旬万万寿。率领王贝勒大臣、及将军督抚等吁请举行庆典。恭祝蕃厘。览奏具见孝思诚悃。朕仰膺昊眷。抚御埏纮。笃祜凝禧。躬跻上寿一堂五世。庆衍云礽。前于丙辰元旦。肇举授受鸿仪。三载以来。孜孜训政。弗敢稍自暇逸。丰登屡告。旸雨应时。此皆仰荷上天锡佑。列祖垂庥。景运昌期。洵为史牒所罕觏。敬感之余。弥深乾惕何敢踵事增华。稍存满假。况川省教匪虽将次平定。而余氛现尚未净。宵旰方切焦劳。岂敢侈陈隆轨。惟皇帝合万国之欢心。以天下为孝养。胪辞吁请。至再至三。若却而勿受。转似矫情。非所以仰承鸿贶。且无以申皇帝诚孝之心。惬臣民祝嘏之愿。不得已姑允所请。于庚申年举行庆典。一切仪文。俱照康熙六十年、及乾隆五十五年朕八旬万寿典例备办。毋得稍有加增。致滋华靡。此次庆节。率土腾欢。宜沛殊恩。用光钜典。所有应行加恩各事宜。俟查明颁发诏旨恩谕外。至文武乡会试。尤为作人盛典。着于己未年举行恩科文武乡试庚申年举行恩科文武会试。以示衍庆推恩至意。将此通谕知之。  

○又敕谕、皇帝以庚申年为朕九旬万万寿。率领王贝勒及内外大臣等、吁请举行庆典。恭祝蕃厘。若却而不受。转似矫情。是以降旨允行。但应备仪文。典礼甚钜。必须专派大臣董办。庶可仰体朕心。不致踵事增华。以副孝养胪欢之意。着派大学士和珅、王杰、苏凌阿、刘墉、尚书福长安、彭元瑞总办。以期经理得当。用光钜典。  

○甲申。太上皇帝诣寿康宫行礼。  

○十二月。己酉。敕谕、今岁天气较寒。朕亲理庶务。无暇行幸。所有冰鞋行头。虽未阅看。伊等究系豫备。着加恩仍照向年赏赉。交该管大臣等均匀分给以示朕轸念穷苦兵丁之至意。  

○辛亥。太上皇帝御重华宫赐御前王、贝勒、贝子、公、额驸、大臣、蒙古王、贝勒、贝子、公、额驸台吉等食。并赏赉有差  

大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

纯皇帝实录卷之一千四百九十九

猜你喜欢
  卷之七十六·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十一·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十·佚名
  卷之九百八十八·佚名
  卷之一百一十五·佚名
  卷之一百五十四·佚名
  卷之五十六·佚名
  卷二十一·傅恒
  卷一·傅恒
  卷四十五·张守节
  第11章 我在泰山时·冯玉祥
  庾质传·魏徵
  赵延义传·欧阳修
  王思同传·欧阳修
  卷一百二十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七十七·彭定求

        卷277_1 【和李使君三郎早秋城北亭楼宴崔司士…关中弟张评事时遇】卢纶   黄花古城路,上尽见青山。桑柘晴川口,牛羊落照间。   野情随卷幔,军士隔重关。道合偏多赏,官微独不闲。   鹤分琴久罢,书到雁应还。

  • 御选宋诗卷三十一·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三十一七言古诗七李纲奉酬陈之元教授见赠次韵谪官因得穷林泉陶写聊复资诗篇青岑叠叠山满眼碧波湛湛溪涵天南连海峤饶雾雨北望吴越凄风烟感怀触目还得句但可娱戏那可传譬如候虫与时鸟自鸣自已真

  • 卷三百十九·列传第二百七·广西土司三·张廷玉

        ◎广西土司三   △泗城 利州 龙州 归顺 向武 奉议 江州 思陵   泗城州,宋置,隶横山寨。元属田州路。其界东抵东兰,西抵上林长官司,南抵田州,北抵永宁州。   洪武五年,征南副将军周德兴克泗城州,土官岑

  • ◎方域三·徐天麟

    ○宫苑杂录高帝七年,萧何治未央宫,立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太仓,上见其壮丽,甚怒,谓曰,天下匈匈劳苦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何曰,天下方未定,故可因以就宫室,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令壮丽亡以重威,且亡令后世有以加也,上说。(高

  • 平定金川方略卷二十七·来保

    艺文御制诗命傅恒经略金川诗以赐之壮龄承庙略一矢靖天狼番部蕞尔蠢王师武必慰予西顾久嘉汝赤心良挞伐敉么冦抚循集众长斯能成伟绩用榦不庭方伫看销兵气敷天日月光孟冬上旬于瀛台赐经略大学士傅恒及命往蜀西诸将士食

  • 补编四·佚名

    醇亲王奕譞致军机处尺牍一顷送一函,计承青及。兹接公函,备悉刻下局势已定,惟就事力办;法人蹈机之谋不能后顾,亦不必卢也。借款成,固挥霍有资,否亦可省利银。总之,主见既定,惟仰承庙算而已。原件附缴。醇亲王覆。二十八午正。二

  • 儒林传序·李延寿

    如今的儒学,本是承继古时的六经之学。以此来弘扬王化匡正风俗,这是王者治国的首要之举。自从秦氏焚书坑儒,儒道因之亡缺。到汉武帝时,开设学校,立五经博士,设置弟子生员,分设科目进行策问,并以官禄相鼓励,因此传习儒学者便越来

  • 刘秉忠传·宋濂

    刘秉忠,字仲晦,初名侃,因信佛教改名子聪,任官后而名秉忠。其祖籍瑞州,世为辽朝官宦大族。曾祖父任金朝邢州节度使,家居邢州,故自祖父刘泽始为邢州人。太祖十五年(1220),木华黎攻取邢州,立都元帅府,任刘秉忠父刘润为都统,后改署州

  • 卷二十·陆宗楷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国子监志卷二十乐【臣】等谨案三代以上成均课士之法司成与乐正并重盖掌乐之官即教士之官乐之与学非有两事所以由小学之书以进于瞽宗之礼乐由瞽宗之礼乐而成之以东

  • 大学辨业卷三·李塨

    蠡吾李塨稿郑注曰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知于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如此注则是格物在知至矣孔疏曰欲诚其意先致其知者言欲精诚于己意先须招致其所知之事言初始必须学习然后乃能有所知晓其成败故云先

  • 白沙语录精选·陈献章

    &ldquo;道&rdquo;论白沙在《论前辈言铢视轩冕尘视金玉》中或曰,道可状乎?曰,不可。此理妙不可言,道至于可言,则已涉乎粗迹矣。何以知之?曰,以吾知之。吾或有得焉,心得而存之,口不得而言之,比试言之,则已非吾所存矣。故凡有得而可

  • 卷十四·佚名

    △常饰纳妃品下尔时世尊於後最初得成道已,时优陀夷即白佛言:未审世尊,往昔之时与瞿多弥释种之女。有何因缘。乃能令彼舍馀童子,直取如来。用以为夫。而心娱乐。云何得尔。时佛告彼优陀夷言:汝优陀夷。至心谛听。其瞿多弥释

  • 佛说未曾有正法经卷第二·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鸿胪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 诏译  尔时辩积菩萨摩诃萨。前白妙吉祥菩萨言。今当共诣佛所问。菩萨摩诃萨当云何住。是时妙吉祥菩萨。即于会中不起于座。摄菩萨形化如来像相好具足。与释迦牟尼佛

  • 菩提资粮论卷第六·龙树

        圣者龙树本 比丘自在释    大隋南印度三藏达磨笈多译  问云何修习答。  四神足为根  欲进心思惟  四无量住持  谓慈悲喜舍  于此四无量中。习近多作已。得心堪能。得心堪能已。便入初禅那。

  • 卷第三十三·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三十三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云门宗南岳下九世文殊真禅师法嗣瑞州洞山晓聪禅师韶州杜氏子。游方时。在云居作灯头。见僧说泗州大圣。近在扬州

  • 大乘三论略章一卷·吉藏

      胡嘉祥法师导义之要二谛义  二智义  般若义  真应义  涅盘义  佛性义  二河义  二种次第义  正像义  金刚三昧义  生法二空义  涅盘义  真应二身义  常无常二鸟义  半满义  佛性义

  • 道德真经直解·邵若愚

    四卷。南宋邵若愚(生卒年不详)撰。邵若愚,号本来子,钱塘(今属浙江杭州)人,撰有《道德真经直解》。此书约撰成于南宋绍兴三十年(1160)。前人研究《道德经》者,或分《老子》为上下二篇八十一章,或为四卷八十一章。邵若

  • 唐三藏西游释厄传·朱鼎臣

    长篇小说。明朱鼎臣编缉。十卷六十七回。鼎臣字冲怀,广州(今属广东)人。曾从事通俗文学编辑工作。除本书外,还编有《全像观音出身南游记传》、《新刻音释旁训评林演义三国志传》、《鼎镌徽池雅调南北宫腔乐府吴板曲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