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六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大事表卷三十六

国子监司业顾栋高撰

鲁邾莒交兵表

呜呼余观春秋之世而知封建之为祸烈也鲁与邾莒僻处一隅非有关于天下之故然鲁虐邾莒莒灭向灭鄫邾灭须句灭鄅而其后皆为鲁所吞并最后以邾子益来防亡邾矣赖呉越而得复中间仗桓文之霸扶持绵延二百余年迭相攻伐而斯民之涂炭亦甚矣葢尝综其始终而论之鲁邾莒之事终春秋之世凡三变何则鲁立国于兖州之曲阜其南则邾其东则莒地小而偪其势不得不争然邾列在附庸而莒介于蛮夷故春秋之初鲁尝凌邾而畏莒隠桓皆再盟邾而再伐邾邾不敢报而莒则隠与其微者盟于浮来矣庄以叔姬女其大夫矣隠桓庄三世鲁莒未尝交兵至僖公首年一败莒师旋即再盟洮向以弭其隙而邾则僖公之世战伐无已则以邾近而莒差远邾弱而莒差强故也至文十二年季孙行父城郓而争郓之祸起襄四年鲁请属鄫而莒即灭鄫而争鄫之祸又起当其时晋悼兴霸羣侯方屛息聼命鲁以礼义之国兢兢焉轨于法度罔敢凌虐弱小而邾莒反恃齐灵而肆横十年之间莒四伐我而邾再伐我鲁凡十六年不伐邾反为脩平以讲好葢邾莒倚齐以轧鲁鲁之所恃者晋晋远不若齐之近又是时晋方以楚郑为事无暇理邾莒葢倚人立国彊弱随时理固然也至昭之元年而莒有乱季孙以大盗窃国取郓不已旋而取鄫取鄫不已旋而取郠而邾则连岁四纳其叛人昭公以后莒不复见哀之世无岁不与邾为难竟俘其君以归献于亳社陵蔑弱小之祸至此极矣呜呼以邾莒之宻迩于鲁而得终春秋之世不亡者以大国林立环视而莫敢先动然其民之死于战争已不可胜数故欲复周初方伯连帅兴师讨伐之制不若易后世郡县防内守令迭更之制虽有残暴不轨为生民害者驰一尺符则虐焰顿息孰与夫兴师讨罪有抗拒之祸甲兵之惨哉春秋列国之争可前鉴矣辑春秋鲁邾莒交兵表第三十六

李氏亷曰春秋内兵之伐国仅二十而书公伐邾者六书大夫伐邾者八止书伐邾者一邾在鲁之宇下而陵弱侵小之兵史不絶书如此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十六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十六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十六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十六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十六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十六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十六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十六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十六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十六

莒与鲁为列国差倔彊非若邾之附庸能卑屈于鲁也故始而争向继而争郓争鄫中间附于齐更愬于晋楚致叔孙见执意如为囚兵端与春秋相终始共公以后不复见矣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十六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十六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十六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十六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十六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三十六

春秋大事表卷三十六

猜你喜欢
  丙集·叶绍翁
  皇清开国方略巻六·阿桂
  资治通鉴后编卷八十八·徐乾学
  春秋别典卷七·薛虞畿
  卷之二百七终·佚名
  卷之八十九·佚名
  ●宦游偶記序·陈惟彦
  第一卷 省府州厅县图(缺)·缪荃孙
  一四六六 陕西巡抚秦承恩奏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二部折·佚名
  七三九 满本堂为知照堂属各官员数职掌事致典籍厅移付·佚名
  附录一 关于阿Q正传·周作人
  汲郑列传第六十·司马迁
  刘尼传·李延寿
  札八儿火者传·宋濂
  卷一百四十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船山诗草四·张问陶

    新秋五日与椒畦莳塘補之旗樵泛舟二闸得五律四首城市留残暑,秋心水际多。轻篙乘逸兴,小艇划明波。野色芦中聚,斜阳柳上过。岸容平衍处,只恨少岩阿。但觉移情好,何愁勇退难。亲朋容简傲,童仆恼荒寒。入画丰神古,衔杯事业完。一

  • 卷七百七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七十一宋雍【一作邕诗二首 以下爵里世次俱无考】春日轻花细叶满林端昨夜春风暁色寒黄鸟不堪愁里听緑杨宜向雨中看失题斜雨飞丝织晩风疎帘半卷野亭空荷花开尽秋光晚零落残红緑沼中戴休珽

  • 唐彦谦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唐彦谦字茂业,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隐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先生。咸通进士,任绛州、阆州等地刺史。其诗师法李商隐,然较清浅显豁,五言古诗朴素爽朗。有《鹿门集》。 采 桑 女 唐彦谦 春风吹蚕细如蚁, 桑芽才努青鸦

  • 司马札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司马札,唐诗人。大中(847-860)时在世。他一生奔波,到过今陕西、山西 、河南、江苏等地,一心 追求功名 ,常自兴叹 “十年身未闲 ,心在人间名” (《山中晚兴寄裴侍御 》) ,“功名不我与,孤剑何所用”(《道中早发 》)。尽管

  • 卷五十四 李广苏建传第二十四·班固

    李广,陇西成纪人也。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广世世受射。孝文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射,杀首虏多,为郎,骑常侍。数从射猎,格杀猛兽,文帝曰:“惜广不逢时,令当高祖世,万户侯岂足道哉!” 景帝

  • 列传第十五 臧焘 徐广 傅隆·沈约

    臧焘,字德仁,东莞莒人,武敬皇后兄也。少好学,善《三礼》,贫约自立,操行为乡里所称。晋孝武帝太元中,卫将军谢安始立国学,徐、兖二州刺史谢玄举焘为助教。 孝武帝追崇庶祖母宣太后,议者或谓宜配食中宗。焘议曰:“《阳秋》,之义,母

  • 列传列女第八十 崔览妻封氏 封卓妻刘氏 魏溥妻房氏 胡长命妻张氏 平原女子孙氏房爱亲妻崔氏 泾州贞女兕先氏 姚氏妇杨氏 张洪初妻刘氏 董景起妻张氏 阳尼妻高氏 史映周妻耿氏 任城国太妃孟氏 苟金龙妻刘·魏收

    夫妇人之事,存于织纴组紃、酒浆醯醢而已。至如嫫训轩宫,娥成舜业,涂山三母,克昌二邦,殆非匹妇之谓也。若乃明识列操,文辩兼该,声自闺庭,号显列国,子政集之于前,元凯编之于后,随时缀录,代不乏人。今书魏世可知者为《列女传》。中书

  • 卷十三·杨士奇

    洪武三十五年冬十月辛亥朔命工部给奉天征讨军士衣鞋○湖广镇远州蛮夷长官司长官何惠言本境路当云南要冲每岁修治清浪焦溪镇远三桥工费繁重所部临诸溪洞民皆佯獚猫狫力不胜役乞令军民相参修治从之○夜金星犯天江南第二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三·佚名

    万历七年正月丁未朔上御皇极殿百官行庆贺礼○辅臣张居正题今月恭遇元旦仰惟 圣母 皇上履端纳祐茂衍 宸禧臣忝首臣欣庆之私万倍恒品缘奉有前旨不敢随朝行礼谨于会极门叩头称贺<婠勶-釒>入报闻特赐烧割酒饭又赐三辅臣

  • 卷十二·孙奇逢

    阳货第十七阳货欲见章奸人欲见圣人亦只得寻箇题目故未见时与相遇时皆窃礼以爲辞夫子第因物付物就题还题而已亦何容著意于其间哉有道之言婉而正此圣人待小人之道 或曰拜阳货亦是不终絶他要他爲善大概小人多于君子若以

  • 卷六十七·王与之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六十七   宋 王与之 撰大行人中大夫二人唐氏曰伯夷降典折民惟刑司仪行人之官必属司寇此古者礼刑相表里之意【○陈及之曰大小行人司仪掌客宜属春官而乃属秋官者以六服诸侯之朝贡王之所以抚

  •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四·道宣

      护法上 本传八 附见四。   魏洛都融觉寺释昙无最传一。   西魏京师大僧统中兴寺释道臻二。   齐逸沙门释昙显传三。   周终南山避世峰释静蔼传四(慧宣)   周京师大中兴寺释道安传五(慧俊 慧影 宝贵

  • 大乘妙法莲华经悬论·太虚

    ──二十三年四月在四明延庆寺讲──    一 释名    甲 列众名    乙 定今名    丙 析名义     1 大乘     2 妙法     3 莲华     4 经    丁 综名义   二 

  • 略释对于佛教──毕竟空──之疑义·太虚

    世有欲维持世道人心,而施行佛教三世因果、六道苦趣之说,冀人心之悔罪修福止恶行善者。逮研究而得其结论,则一切皆空;不惟家国身世之种种事物胥无存在之价值,且并其三世流转、六趣轮回之命根我体而亦空之;更进取空间、时间、

  • 第八十四則 維摩詰與文殊問答·胡兰成

    第八十四則維摩詰與文殊問答舉:維摩詰問文殊師利: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文殊曰:如我意者,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入不二法門。於是文殊師利問維摩詰:我等各自說已,仁者當說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雪竇云:維摩道什

  • 密迹力士大权神王经偈颂·佚名

      元 管主八撰       密迹力士大权神王经偈颂序    古汴龙

  • 四分律卷第三十九(三分之三)·佚名

    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译皮革揵度之余尔时大迦旃延在阿槃提国,在拘留欢喜山曲中住,与亿耳优婆塞使人俱。时亿耳心自念言:“如我闻佛所说,若我在家与妻子俱,不得修清净行,宁可除须发舍家为道。”即往大迦旃延所作如

  • 卧游录·吕祖谦

    笔记。旧题宋吕祖谦著。一卷。此编首则录刘宋画家宗炳“老疾俱至,名山恐难遍睹,唯澄怀观道,卧以游之”语,因以“卧游”为名。书前有嘉定九年(1216)王深源序。全书共四十五则,其中二至二十一则全录刘义庆《世说新语》、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