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九十一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

欽定四庫全書

禮書卷九十一

宋 陳祥道 撰

表貉

詩曰是類是禡爾雅曰類禡師祭也禮記禡於所征之地公羊曰甲午祠兵小宗伯凡王之會同軍旅甸役之禱祠肄儀為位肆師凡四時之大田獵祭表貉則為位【貉讀為十百之百於所立表之處為師祭造軍法者禱氣勢之增倍也其師蓋蚩尤或曰黄帝】甸祝掌四時之田表貉之祝號大司馬中春教振旅有司表貉誓民鼓遂圍禁中冬教大閲既陳乃設驅逆之車有司表貉于陳前漢書稱高祖祠黄帝蚩

尤於沛庭先儒或以蚩尤為天子或以為庶人其詳不可以考然管仲稱蚩尤作劔戟史記稱黄帝與蚩尤戰於版泉蓋軍法之興始於此也故後世祭之周官言貉詩與禮記爾雅言禡其實一也貉之祭蓋使有司為之而立表於陳前肆師為位甸祝掌祝號既事然後誓衆而師田焉周官所謂表禡誓民是也古者將射則祭侯將卜則祭先卜將用火則祭爟將用馬則祭馬祖然則將師田而貉祭者不特為禱而已也唐制禡祭為壇壝設瘞塪皇帝齋於行宫從官齋於軍幕置甲胄弓矢於神座之側建矟於神座之後而牲幣犧象皆有儀度然古人祭於立表之處則無壇壝其置甲胄弓矢於神座之側建矟於神座之後理或有之司几筵甸役則設熊席右漆几鄭氏以為祭貉之禮誤也

四望

書曰望于山川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又曰柴望大告武成詩曰時邁巡狩告祭柴望禮記曰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周禮小宗伯祀五帝于四郊四望四類亦如之大宗伯國有大故則旅上帝及四望典瑞兩圭有邸以祀地旅四望璋邸射以祀山川司服毳冕以祀四望山川大司樂奏姑洗歌南呂舞大磬以祀四望奏蕤賓歌函鍾舞大夏以祭山川男巫掌望祀望衍旁招以茅牧人望祀各以其方之色牲毛之大祝國將有祀于四望則前祝春秋魯僖公免牲猶三望左氏曰望郊之細也宣公不郊而望左氏曰望郊之屬也公羊曰天子有方望之事無所不通三望者何泰山河海也楚昭王曰三代命祀祭不越望【哀公六年】江漢睢漳楚之望也禍福之至不過是也寡人雖不敏河非所獲罪也韓宣子謂子產曰寡君寢疾並走羣望【昭七年】周共王有寵子五人無適立焉乃有大事于羣望【昭七年】晉語成王盟諸侯于岐陽楚為荆蠻置茆蕝設望表與鮮卑守燎三正記郊後必有望

天子四望達於四方魯三望泰山河海而已書曰海岱及淮為徐州諸侯之望皆其境内之名山大川也望雖以名山大川為主而其實兼上下之神故詩於柴望言懷柔百神及河喬嶽周禮於望皆言祀而不言祭又典瑞四望與山川異玉大司樂四望與山川異樂左氏曰望郊之細也又曰望郊之屬也公羊曰方望之事無所不通則望兼上下之神可知矣鄭司農釋大宗伯曰四望日月星海杜預釋左傳曰望祀分野之星及封内山川許慎曰四望日月星辰河海大山其說蓋有所受之也鄭康成釋大宗伯曰四望五嶽四瀆釋大司樂又兼之以司中司命風師雨師釋舞師又以四望為四方其言異同不可考也望之禮有二而其用不一男巫掌望祀望衍鄭氏讀衍為延謂望祀有牲與粢盛望衍用幣致神而已然鄭氏於大祝衍祭亦以為延祭禮文殘缺不可考也望祀或設於郊天之後或設於巡狩之方或旅於大故之時則望有常有不常之祀也崔靈恩謂四望之祭歲各有四不知何據然也望祀其兆四郊其牲各放其方之色其樂姑洗南呂大㲈其玉兩圭有邸其服毳冕其位茆以辨之而植表於其中周禮所謂旁招以茆晉語所謂置茆蕝設表望是也白虎通謂周公祭泰山以召公為尸其言雖無經見要之宗廟之尸用同姓非宗廟之尸用異姓

祭四方

周禮大司馬春祭社秋祀祊舞師教帗舞帥而舞社稷之祭祀教羽舞帥而舞四方之祭祀詩曰以我犧羊以社以方又曰方社不暮古者言社必及方則社為民祈方為民報祈在春報在秋詩言來方禋祀明堂位言春社秋省則秋省歛而因祀焉此所謂來方禋祀也鄭康成釋曲禮謂四方五官之神【東勾芒南祝融與黎西蓐收北玄冥】釋舞師謂四方四望也康成從先鄭之說釋大宗伯謂四方百物八蜡也然鬯人四方在山川之下大司樂四望在山川之上則四方非四望也舞師教羽舞帥而舞四方之祭祀鼓人凡祭祀百物之神鼓兵帗舞者則四方非百物也五官之說亦不可考大司馬於社言祭則地示也於礿烝言享則人鬼也於方言祀蓋兼上下之神也祀之之禮其位四郊其鬯蜃尊【鬯人凡山川四方用蜃】其舞皇舞【舞師教羽舞帥而舞四方之祭祀】其牲體則疈之其牲色則各以其方之色而已詩曰以我犧羊以社以方周禮小司徒小祭祀共牛牲則四方之祭不特用羊而已詩言犧羊者孔穎達言犧以見純明非特羊也穎達之言則是謂犧為純誤矣

禮書卷九十一

猜你喜欢
  卷二十一·郑玄
  卷二·戴震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六十章 治大国·林语堂
  卷十二·毛奇龄
  卷十·孙复
  第59章·老子
   达生第十九·刘文典
  卷六·梁寅
  (十四)·钱穆
  南塔光涌禅师·惠洪
  三十七、牛过窗棂·慧开
  卷十(临济宗)·佚名
  答纯保问(三则)·太虚
  卷八十·佚名
  卷第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张扩·唐圭璋

      乐府雅词云张彦实智宗。词综补遗以为即张扩。扩字彦实,一字子微,德兴人。崇宁五年(1106)进士。南渡后,历知广德军、著作佐郎、祠部员外郎、礼部员外郎。绍兴十一年(1141),起居舍人。十二年(1142),起居郎,权中书舍人。十三年(11

  • 巻五·黄昇

    钦定四库全书花庵词选卷五      宋 黄升 撰宋词晁无咎名补之济北人永遇乐【东臯寓居】松菊堂深芰荷池小长夏清暑燕引雏还鸠呼妇往人静郊原趣麦天已过薄衣轻扇试起绕园徐步听衡宇欣欣童稚共说夜来初雨 苍苔径

  • 卷三百二十二·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二十二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四十二 韩守益 过长风沙 长风沙风高沙濶天无涯红云画舫揺双橹宦游几见芦花飞芦花飞映晴雪身世飘零不须说四海皆兄弟无端对面分秦越丈夫莫学冷煖情襟

  • 列传第三十九 庾杲之 王谌 孔珪 刘怀珍·李延寿

    杲之幼有孝行,宋司空刘勉见而奇之,谓曰:“见卿足使江汉崇望,杞梓发声。”解褐奉朝请,稍迁尚书驾部郎。清贫自业,食唯有韭葅瀹韭生韭杂菜。任昉尝戏之曰:“谁谓庾郎贫,食鲑尝有二十七种。”累迁尚书左丞。王俭谓人曰:“昔袁公作

  • 列传第六十一·刘昫

    ○崔光远 房琯 子孺复 从子式 张镐 高适 畅璀 崔光远,滑州灵昌人也。本博陵旧族。祖敬嗣,好樗蒱饮酒。则天初,为房州刺史。中宗为庐陵王,安置在州,官吏多无礼度,敬嗣独以亲贤待之,供给丰赡,中宗深德之。及登位,有益州长

  • ●序·邵伯温

      《易》曰:“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孟子》曰:“则闻而知之,则见而知之。”伯温以先君子之故,亲接前辈,与夫侍家庭,居乡党,游宦学,得前言往行为多。以畜其德则不敢当,而老景侵寻,偶负后死者之责,类之为书,曰《闻见录》

  • 卷之一百七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三百三十六·佚名

    光绪二十年。甲午。三月。戊寅朔。以捐助赈银。予河南淇县知县葛秉彝为其故父母建坊。  ○己卯。上诣颐和园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安。乙酉、癸巳、辛丑、亦如之。现月○庚辰。谕内阁、醇

  • 陈继儒传·张廷玉

    陈继儒,字仲醇,松江府华亭人。自幼即聪明异常,能写文章,同郡徐阶特别器重他。长大成人为生员,与董其昌齐名。太仓王锡爵延请继儒去与其子王衡共读书于支硎山。王世贞也非常重视继儒,三吴名士都争着与他结为师友。继儒刚二十

  • 卷六十七·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六十七宋 赵汝愚 编百官门监司上仁宗论转运得人许自择知州范仲淹臣窃见古者内置公卿士大夫助天子司察天下之政外置岳牧方伯刺史观察使采访使统领诸侯守宰以分理之内外皆得人未有天下不大治

  • 卷十九贼盗律·窦仪

    【八门】律条十七并疏格敕条八起请条三盗大祀神御物盗宝印乘舆服御物制书官文书盗门符兵符门钥兵器盗毁天尊佛像发冢盗园陵内草木盗官私马牛杀割牛鼻斫牛脚盗不计赃而立罪名者强盗窃盗监主自盗故烧人舍屋因盗财物恐喝

  • 第十章 竞美·梁启超

    一、为公众进化计,大同之世,室屋、园囿、农场、工厂、商业、铁路、电线、汽船皆出于公,既无竞争,何肯以良,何肯进上?必将坐听其弊,其害又甚大,此不可无以鼓舞之也。其道令各度小政府主持一切,若养人十院如何加益,公屋之如何而

  • 高僧傳卷第七(義解四)·慧皎

      梁會稽嘉祥寺沙門釋慧皎撰竺道生一釋慧叡二釋慧嚴三釋慧觀四釋慧義五釋道淵六釋僧弼七釋慧靜八釋僧苞九釋僧詮十釋曇鑒十一釋慧安十二釋曇無成十三釋僧含十四釋僧徹十五釋曇諦十六釋僧導十七釋道汪十八釋慧靜十九

  • 成唯识宝生论卷第一(一名二十唯识顺释论)·护法

        护法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有情恒为众苦逼  炽燃猛火烧内心  善士意乐起慈悲  譬如自身皆自受  敬礼善慧诸佛种  于众烦恼皆除灭  与无依者作归依  能令极怖心安隐  微

  • 卷二十四·彭绍升

    居士传二十四锺离孙陆张孙马左范胡孙朱二王吴张李陆阎钱昝吴陈传锺离瑾会稽人。母任夫人。精修净业。年九十八起居如常。时一日忽戒瑾曰。人人有个弥陀。奈何抛去。处处无非极乐。不解归来。予将行矣。汝其念之。翼日

  • 德风禅师语录卷一·佚名

    侍者如惺等编师于顺治戊戌年十二月十二日入院居士王心斋陆伯骧陆汉涛陆菊林富瑞岩舒恒山顾耀泉富瑞生富明生沈耀山戈石生冯振宇蒋明斋蒋君升周心桥等设斋请上堂师至法座前云古般若新长老魔佛来俱靠倒所以道法随法令本

  • 易数钩隐图遗论九事·刘牧

    易数钩隐图遗论九事,北宋刘牧撰。南宋《秘目》着录「刘牧撰周易先儒遗事一卷」,当即此书。今《正统道藏》本一卷,收入洞真部灵图类。《四库全书》本以此书附于《易数钩隐图》之后。书中载图论九篇,依次为:〈太皞氏授龙马负

  • 元经·王通

    隋王通撰,唐薛收续并作传,宋阮逸注。十五卷,七十篇。编年体。书成于隋大业四年(608)。仿《春秋》及《公羊传》、《谷梁传》体例,记自孔子获麟之年至南北朝史事。于诸国皆以列居正统者入于“经”文,余则入于“传”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