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九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卷三十九

初兴风土

金国初兴地在契丹东北隅地饶山林田宜麻谷土产人参蜜蜡北珠生金细布松实白附子禽有鹰鸇海东青之类兽多牛马麋鹿野狗白彘青鼠貂鼠其人勇悍善骑射喜耕种好渔猎每见野兽之踪蹑而求之能得其潜伏之所又以桦皮为角吹作呦呦之声呼麋鹿而射之其居多依山谷聨木为栅或覆以板与桦皮如墙壁亦以木为之冬极寒屋才高数尺独开东南一扉扉既掩复以草绸缪塞之穿土为床煴火其下而寝食起居其上厚毛为衣非入室不撤衣履稍薄则堕指裂肤惟盛夏如内地俗勇悍喜战鬬耐饥渴苦辛骑上下崖壁如飞济河江不用舟楫浮马而渡其乐惟古笛其歌惟鹧鸪曲其疾病无医药尚巫祝病者杀猪狗以禳之或用车载病者入深山大谷以避之其亲友死则以刀厘额血泪交下谓之送血泪死者埋之而无棺椁贵者生焚所宠奴婢所乘鞍马以殉之其祭祀饮食之物尽焚之谓之烧饭其道路无旅店行者息於民家主人初则拒之拒之不去方具饭食而纳之其市无钱以物博易亦无工匠其舍屋车帐往往自能为之其礼则拱手退身为喏跪右膝蹲左膝拱手摇肘为拜其节序元旦则拜日相庆重五则射柳祭天税赋无常随用度多寡而歛之与契丹言语不通而无文字赋税科发刻箭为号事急者三刻之多以牛驴负物遇雨则张牛革以御之缓则射猎急则战鬬宗室皆谓之郎君事无大小皆属焉

男女冠服

金俗好衣白辫髪垂肩与契丹异垂金环留颅後髪系以色丝富人用金珠饰妇人辫髪盘髻亦无冠自灭辽侵宋渐有文饰妇人或裹逍遥或裹头巾随其所好至於衣服尚如旧俗土产无桑蚕惟多织布贵贱以布之麄细为别又以不毛之地非皮不可御寒所以无贫富皆服之富人春夏多以紵丝绵紬为衫裳亦间用细布秋冬以貂鼠青鼠狐貉皮或羔皮为裘或作紵丝絁紬贫者春夏并用为衫裳袜袴皆以皮妇人衣曰大袄子下领如男子道服裳曰锦裙裙去左右各阙二尺许以铁条为圈裹以綉帛上以单裙笼之

婚姻

金人旧俗多指腹为婚姻既长虽贵贱殊隔亦不可渝壻纳币皆先期拜门戚属偕行以酒馔往少者十余车多至十倍饮客佳酒则以金银斻【按斻字疑当作瓶】贮之其次以瓦斻列於前以百数宾退则分饷焉先以乌金银盃酌饮贫者以木酒三行进大软脂小软脂如中国寒具次进蜜糕人各一盘曰茶食宴罢富者瀹建茗留上客数人啜之或以粗者?乳赂妇家无大小皆坐炕上壻党罗拜其下谓之男下女礼毕壻牵马百匹少者十匹陈其前妇翁选子姓之别马者视之好则留不好则退留者不过什二三或皆不中选虽壻所乘亦以充数大抵留马少为耻女家亦视其数而厚薄之一马则报衣一袭壻皆亲迎既成婚留於妇家执仆隶役虽行酒进食皆躬亲之三年然後以妇归妇氏以奴婢数十户牛马数十羣每羣九牸一牡以资遣之夫谓妻为萨尔罕妻谓夫为爱根

一云婚嫁富者以牛马为币贫者以女年及笄行歌於途其歌也乃自叙家世妇工容色以伸求侣之意听者有求娶欲纳之即擕而归後方具礼偕来女家以告父母无论贵贱人有数妻

饮食

饮食以豆为浆及嗜半生米渍以生狗血及蒜之属和而食之嗜酒好杀酿麋【按原书作麋考胡峤陷北记及通考皆作麋今改正】为酒醉则缚之俟其醒不尔杀人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卷三十九

 

猜你喜欢
  卷九·本纪第九·脱脱
  1929──中華民國十八年己巳·郭廷以
  第七十八回 虎将征蛮破巢诛逆 蠹鱼食字决策建储·蔡东藩
  卷之二百八十·佚名
  ●郭青螺先生崇论卷之六·李衷纯
  皇王大纪卷七十六·胡宏
  卷六十六下下·郝经
  通志卷五十一·郑樵
  五三二 寄谕署两江总督萨载等殷宝山情罪重大着卽严行解京审讯·佚名
  三五八 寄谕两江总督高晋等严饬所属加意搜查违禁书籍·佚名
  杜丰传·宋濂
  ●台湾纪事卷二·吴子光
  翰苑羣书卷七·洪遵
  汉纪三 太祖高皇帝中五年(己亥、前202)·司马光
  第七节 安史之乱(上)·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曹祠部集序·曹邺

    桂林在唐有二曹诗人皆负重名于时其一讳邺字邺之阳朔县人尝作四怨三愁五情诗为中书舍人韦慤所知力荐于主司大中间登进士第由天平节度掌书记迁太常博士晋祠部郎中仕终洋州刺史其一讳唐字尧宾桂林附郭人尝为道士太和中举

  • 卷四十四·杨士奇

    永乐三年秋七月甲午朔享 太庙 遣官祭 历代帝王陵寝△夜有星如弹丸大流五尺许发光如鸡子大赤色有尾光烛地出勾陈旁西北行至紫微西蕃外○丙申○赐书谕赵王高燧曰边报西北屡有火此或鬼力赤与瓦剌战徙而南来恐我军逼之

  • 卷一百二十六·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二十六王礼考【二】朝仪圣节朝贺【臣】等谨按古者华封之祝见於陶唐天保之诗陈於周雅宋子云人臣受恩无可以报谢者但言使君夀考而已至於生辰受

  • 卷二十七·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十七市籴考常平义仓和籴宋宁宗庆元元年诏户部右曹专领义仓是年又以两浙转运副使沈诜言比岁不登米价翔踊凡商贩之家发其囤积尽使出粜於是告藏之令

  • 卷第十四·佚名

    續日本紀卷第十四〈起天平十三年正月、盡十四年十二月〉」從四位下行民部大輔兼左兵衛督皇太子学士臣菅野朝臣眞道等奉勅撰。」天璽國押開豊櫻彦天皇〈聖武天皇〉十三年春正月癸未朔。天皇始御恭仁宮受朝。宮垣未就。

  • 卷十六·郑玄

    旅师,掌聚野之锄粟、屋粟、间粟,(野谓远郊之外也。锄粟,民相助作,一井之中,所出九夫之税粟也。屋粟,民有田不耕,所罚三夫之税粟。间粟,间民无职事者所出一夫之征粟。○间,音闲,注同。)[疏]“旅师”至“间粟”○释曰:此旅师敛六遂之

  • 困知记附录·罗钦顺

    与王阳明书(庚辰夏)昨拜书后,一日始获奉领。所惠大学古本、朱子晚年定论二编,珍感珍感。某无似徃在南都,尝蒙诲益,第苦多病怯,于话言未克倾吐所懐,以求归于一,是恒用为歉。去年夏士友有以传习録见示者,亟读一过,则凡向日所闻,徃徃

  • 墙倒众人推·孔子

    【原文】 子贡曰:“纣①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②。天下之恶皆归焉。” 【注释】 ①纯即殷纣王,商朝的最后一个君主,中国历史上暴君的典型。②下流:下游,地形低下众水流灌的地方。 【译文】 子贡说:“殷纣王

  • 解蔽第二十一·荀况

    [题解]本篇论述了有关认识论方面的问题。荀子认为:“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人有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而客观事物本身又是可以被认识的。但是,人们又往往容易犯片面性的错误,“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

  • 襄公·襄公十六年·左丘明

    【经】十有六年春王正月,葬晋悼公。三月,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于湨梁。戊寅,大夫盟。晋人执莒子、邾子以归。齐侯伐我北鄙。夏,公至自会。五月甲子,地震。叔老会郑伯、晋荀偃

  •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第十·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尔时海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希有世尊。多所饶益。修大乘者一切众生。谓诸天人虽受天人中乐。乃能亲近无上涅槃最胜妙乐。世尊。有几种法而能随转摄受

  • 卷第二十八·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第二十八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第六门第四子摄颂大药之余是时大药。既知国事。将领四兵遍观国界。每至城邑聚落问诸人言。此等聚落谁所管耶。诸人答曰。此是某大臣。彼是某大臣。摄之属己将

  • 卷第四十·普瑞

    华严悬谈会玄记卷第四十苍山再光寺比丘 普瑞集疏五释华十义者谓世间之华有含实等十义具其二意一似於十佛十佛即是一题故七字皆华也此非约华以喻於因二似於十度之因感前十佛之果则十义皆配於因也钞中具斯二意故今应皆

  • 丹铅余录·杨慎

    十七卷,又《续录》十二卷,《摘录》十三卷,《总录》二十七卷。明杨慎撰。旧时考证诸书异同的著作都冠以“丹铅”二字,因“古之罪人,以丹书其籍”,杨慎被流放,名在罪人之列,故以“丹铅”二字寄意。凡《余录》十七卷,《续录》十二

  • 崇古文诀·楼昉

    文论著作。35卷。南宋楼昉编著。楼昉为文汪洋浩博,对散文鉴赏和创作的见解与吕祖谦大体相同,故于兴化军任上,以吕著《古文关键》为基础而加以扩大,选录秦汉至宋代的散文作品200余篇,编为此著。因其书篇目较备,繁简得当,所作

  • 北帝七元紫庭延生秘诀·佚名

    诀中称“吴赤乌二年葛仙翁受”,《云笈七签》卷25录为《北极七元紫庭秘诀》,是本诀不早于六朝,不迟于北宋。劝人醮祭七元真人,并存想、呼名、诵咒。

  • 莲子居词话·吴衡照

    清吴衡照撰,4卷。吴氏论词,重在文字与音律的关系上面,认为词的兴起,先有文字,然后宛转其声,以腔就辞;后来传播通久,音律确然,继起词人以辞就腔。由于古之作者皆善歌,故制辞度腔时对于字的平仄多少可以变化,只要与音律无碍即可。

  • 解忧经·佚名

    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先有偈赞,偈述,次长行,乃佛在祇园,为诸比丘说一切无常,应求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