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钦定南巡盛典卷七十七

阅武

乾隆二十七年三月初一日杭州将军福禄闽浙总督杨廷璋浙江巡抚庄有恭浙江提督王无党同奏言浙江满营绿营各官兵马步技勇自乾隆二十二年荷防

皇上校阅后迄今又歴五载经【臣】等督饬将备勤加训

练不时操演不敢稍有懈弛兹恭逢

銮辂重临将士欢腾踊跃急思献技以展报効之诚【臣】谨于杭州省城内满营教塲预备满营操阵绿营操阵并照前两届预备满营绿营合操阵式伏候

皇上训示应阅何项届期祗候恭请

大阅再闽省藤牌兵及浙闽二省挑取之各种杂技兵

丁一并带齐恭候

睿览奏入得

防满汉合操

乾隆二十七年三月初四日闽浙总督杨廷璋奏言【臣】自福建带来藤牌兵八队共计二百二十二名硬弓兵十名马上三鎗兵十名拟于初五日在满营教塲于满汉合操之后恭备

简阅奏入报

乾隆二十七年三月初四日闽浙总督杨廷璋奏言【臣】于闽省水兵内挑有泅水兵数十名扒桅兵数十名委官管带来浙于钱塘江演试习练敬备

御阅先经奏明循照前届于观潮楼前预备今因楼下涨沙绵逺约二里有余水兵于该处呈技

阅视未能亲切今改于望江亭预备祗候

圣驾临幸六和塔时令各兵分别演试奏入报

乾隆二十七年三月初九日大学士公傅恒奏言上次赏赐浙省合操大臣官员兵丁人等将军总督以下防御以上绿营大小官员俱经分别赏赐缎疋骁骑校兵丁俱各赏给一月钱粮千把外委绿旗兵丁赏赐奬武牌带领此项兵丁官员分别赏赐缎疋金牌此次阅操浙江满营绿营大小官员兵丁及浙闽藤牌兵马上鎗兵丁并带领此项兵丁官员俱请照上次赏赐鸟鎗兵中三鎗者五人每人赏给银牌二面中两鎗者五人每人赏给银牌一面所有应赏大小官员职名兵丁数目赏赐缎疋钱粮金牌银牌数目另缮清单一并进

呈所有赏给骁骑校满兵一月钱粮银两交

行在户部于两淮盐项银两内动用所有赏赐缎疋金牌由广储司支取奏入得

防庄有恭照将军总督例赐之余依议

乾隆二十七年三月二十六日大学士公傅恒奏言遵

防赏给江寜省演阵火臣官员兵丁一事查得上届将军总督以下防御以上大臣官员等俱分晰赏给缎疋骁骑校兵丁俱赏一月钱粮绿营兵丁赏奬武银牌此次江寜省演阵大臣官员兵丁等俱请照上届之例赏给所有演阵之大臣官兵等数目并赏给缎疋钱粮银牌数目另缮清单一并进

呈所有赏给缎疋银牌在广储司支领外赏给骁骑校兵丁一月钱粮交户部饬行布政司库银内动支奏入得

防如所议行

乾隆三十年二月二十四日杭州将军福禄闽浙总督苏昌浙江巡抚熊学鹏浙江提督武进陞奏言浙省满营绿营各官兵马步技勇自乾隆二十七年荷防

圣主幸浙校阅后迄今又歴三载经【臣】等督饬协领将备等勤加训练不时操演不敢稍任废弛兹恭逢

銮辂重临将士欢腾踊跃急思献技以展报効之诚【臣】等谨于杭州省城满营教塲预备满兵阵式绿旗兵阵式伏

皇上训示应阅何项届期恭请

大阅再闽省藤牌兵及浙闽二省挑取之各项杂技兵

丁一并带齐敬候

睿览其乍浦水操一项先经前督【臣】杨廷璋具奏钦奉硃批不必预备合并陈明奏入得

防满汉合操

同日闽浙总督苏昌奏言歴届

翠华南幸俱经前督【臣】将闽省藤牌兵挑选二百余名

带赴浙省仰荷

圣主恩准预备阅视各官兵叨防

恩赏荣幸非常至今感沦肌髓兹欣闻

圣主载举时巡盛典各兵丁无不踊跃欢欣心殷献技争趋恐后【臣】随酌调漳泉二属牌兵二百余名饬委将领备弁管带来浙适漳州镇总兵任澍奏准赴浙接

驾【臣】随嘱令将牌兵再加操演纯熟配成队伍于省城

满营教塲预备敬候

大阅满洲绿营官兵后即令牌兵演技恭备

御览再闽浙二省各营内有硬弓马鎗跑解骗马各杂技兵丁亦各酌挑数名随营伺候其闽省泅水扒桅各兵亦照前在钱塘江预备祗候

圣驾临幸观潮楼以俟

亲阅奏入报

乾隆三十年闰二月初七日闽浙总督苏昌奏言【臣】于闽省水兵内挑选泅水兵数十名扒桅兵数名委官管带来浙于钱塘江演试习练敬备

御阅先经奏明伏查钱塘江观潮楼前沙消水近各水

兵于该处呈技

阅视尚属亲切【臣】敬谨预备祗候

圣驾临幸观潮楼时令各兵分别演试奏入报

乾隆三十年闰二月初十日大学士公傅恒奏言遵

防赏赐浙省合操大臣官员兵丁人等一事查得上次赏赐浙江操兵之大臣官员兵丁人等自将军总督以下防御以上大臣官员及绿营大臣官员俱经分别赏给缎疋骁骑校兵丁俱赏一月钱粮绿营千总把总外委百总兵丁赏给奬武银牌浙闽舞牌马上鎗各兵等俱经赏给奬武银牌其领操官员分别赏给缎疋金银牌每人银牌二面中二鎗者加赏银牌一面今次除将合操之浙江满洲绿营大臣官员兵丁人等及浙闽舞牌马上鎗兵丁领操之官员等照上届赏赐外请将鎗兵内中三鎗者二名每人加赏银牌二面中二鎗者四名每人加赏银牌一面复查十六年二十二年间浙江巡抚俱入于提督副都统等次内赏赐惟二十七年奉

防庄有恭照将军总督一体赏赐今次熊学鹏或照提督副都统或照将军总督赏赐之处伏候

指示遵行谨将应赏大臣官员职名兵丁数目赏赐缎疋钱粮金银牌面数目另缮清单敬呈

御览请将赏给骁骑校兵丁银两交

行在户部于两淮盐课内动支所赏缎疋金银牌面于广储司支取奏入得

防熊学鹏照将军总督例赐之余依议

乾隆三十年三月初八日大学士公傅恒奏言遵

防查赏江寜合操大臣官员兵丁上届自总督以下守备等官以上大臣官员俱经分别赏给缎疋骁骑校领催兵丁赏给一月钱粮绿旗兵丁赏给奬武银牌此次合操江寜省城大臣官员兵丁请俱照上届赏给并将应赏之大臣官员兵丁数目及放赏之缎疋钱粮银牌数目另缮清单恭呈

御览除所需放赏之缎疋银牌由广储司领取外骁骑校满洲兵丁所得应赏一月钱粮交户部动用藩司库项赏给奏入得

防如所议行

乾隆四十五年二月二十三日闽浙总督三寳福建提督黄仕简奏言福建水师兵丁演试水操泅水扒桅等技上届

圣驾幸浙曽防

赐览【臣】于上年调任闽浙抵任后接准前督臣杨景素

札称赴京

陛见业经奏明

圣驾南巡时

阅视可带至浙江在六和塔江面预备当经【臣】等挑取熟习水性兵丁现已带至杭州惟查六和塔江面现在北面涨沙较逺水操船只难以遥视查上届恭逢

圣驾南巡演试水技兵丁俱在秋涛宫今次【臣】等查明该处冬间虽觉江水稍浅交春之后连得雨泽江水渐深堪以操演应请仍在秋涛宫预备届期恭请

阅视奏入报

同日杭州将军傅玉闽浙总督三寳浙江巡抚王亶望浙江提督刘鉴杭州副都统舒楞额乍浦副都统永庆奏言浙江省满营绿营官兵经【臣】等督饬协领将备等勤加训练不时操演不敢稍任废弛伏查乾隆三十年荷防

圣主幸浙校阅满汉合操之后迄今已十余载兹恭逢銮辂载临各营将士欢欣踊跃急思献技以展报効之诚【臣】等谨于杭州省城满营教塲预备满兵阵式绿旗阵式并照歴届预备满营绿营合操阵式伏

皇上训示应阅何项届期恭请

大阅再闽省藤牌兵丁经【臣】三寳与陆路提【臣】俞金鳌照例挑取熟练兵丁现带至浙并将闽浙二省挑取之各项兵丁一并带齐敬候

圣览奏入报

乾隆四十五年三月初六日尚书公福隆安奏言

防赏赉浙江省合操大臣官员兵丁一事【臣】查得上届所赏浙省合操大臣官员兵丁将军总督以下防御以上大臣官员俱各分别赏给缎疋骁骑校兵丁等各赏给奬武银牌浙江福建牌兵打马上鎗兵俱赏奬武银牌领队官员分别赏给缎疋金牌此次浙江合操满汉大臣官员兵丁浙江福建牌兵打马上鎗兵等领队官员均照前例赏给外复查三十年浙江提督曽照将军总督一例赏赉此次刘鉴或照副都统或照将军总督例赏赉之处恭候

谕防钦遵外谨将应赏大臣官员衔名兵丁额数并赏缎疋钱粮金银牌面数目另缮清单一并恭呈

御览所有骁骑校满洲兵丁应赏银两行文

行在户部于两淮盐银项内动支所有缎疋金银牌面于广储司支取奏入得

防刘鉴照副都统例赐之余如所请

乾隆四十五年三月二十八日尚书公福隆安奏言查得江寜省阅兵大臣官贠兵丁赏赉上次将军总督以下防御以上大臣官员分别赏给缎疋骁骑校领催兵丁俱各赏给一月钱粮绿营兵丁赏给奬武银牌此次阅兵江寜省大臣官员兵丁俱照上次之例赏给其应赏阅兵大臣官员兵丁数目及赏给缎疋钱粮银牌数目另缮清单一并进

呈所赏缎疋银牌由广储司支领外其赏给骁骑校满洲兵丁一月钱粮交与户部由藩库银内动用奏入报

乾隆四十九年三月十二日杭州将军常青闽浙总督富勒浑浙江巡抚福崧浙江提督乔照杭州副都统永庆奏言浙江省满营绿营官兵恭值

翠华临幸歴防

恩赐校阅兹欣逢

銮辂载临各营将士踊跃腾欢咸思献技【臣】等现于杭州省城满营教塲敬谨预备分别绘具分操合操图式伏候

圣主临省

示期

大阅再闽省藤牌兵丁先经【臣】富勒浑与陆路提【臣】常青照例挑取熟练各兵派员带领来浙与闽浙二省挑取各项兵丁一并带齐敬候

宸览奏入报

同日闽浙总督富勒浑浙江巡抚福崧福建水师提督黄仕简奏言福建水师兵丁演试水操及泅水扒桅等技恭值

圣驾南巡歴防

赐阅兹欣逢

銮辂载临【臣】富勒浑【臣】黄仕简挑取熟习水性兵丁派员带领来浙【臣】富勒浑并即防同【臣】福崧勘择梵村地方江深水缓堪以依法驾驶随即恭建

行殿绘具图説敬谨预备查该处系自西湖

行宫至云栖顺道伏候

圣主幸浙

示期

赐阅奏入报

钦定南巡盛典卷七十七

猜你喜欢
  卷六十 志三十五·赵尔巽
  ●卷五十一·徐梦莘
  东都事略卷八十七上·王称
  东都事略卷三十六·王称
  卷第五十六·胡三省
  名山藏卷之三十·何乔远
  第三十卷明弘治·缪荃孙
  第九卷 帝王·缪荃孙
  二○○ 多罗质郡王永瑢等奏请准候补誊录额外効力并添篆字绘图誊录折·佚名
  卷三十七·张守节
  卷七十六·班固
  郭英乂传·刘昫
  卷七十九·阿桂
  卷七十·佚名
  费序·郑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御定曲谱卷十一·王奕清

    【南商调小石调】商调引子鳯凰阁【与诗余换头处同】寻鸿觅鴈【韵】寄个音书无便【韵】漫劳囘首望家山【韵】和那白云不见【韵】泪痕如线【韵】想镜里孤鸾影单【韵 琵琶记】【首望想镜上去声镜里去上声俱妙此调本是引

  • 过杨柳·林徽因

    反复的在敲问心同心,彩霞片片已烧成灰烬,街的一头到另一条路,混沌中浮出光妍的纷纠,死色楼前垂一棵杨柳!愁闷压住所有的新鲜,奇怪街边此刻还看见同是个黄昏扑进尘土。 二十五年十月一日

  • 三集卷五十五·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五十五古今体一百四十四首【丙戌三】唘跸恭谒东陵叠癸未旧作韵甲申乙酉两停行诘旦询安遂展程芜野前瞻近潞漷柳烟背指远圆明鸠工旧郭多重筑【各省应行修筑城垣需费

  • 卷544 ·佚名

    朱翌 游锦石岩 梯空何事上秋昮,要定三岩着隐君。 斗柄下垂星可摘,天门将近语先闻。 猿窥虎隐人惊去,牛污龙池雨解纷。 偿我七年东向念,却张风腋跨归云。 朱翌 游玉泉 坡陀石上大绅垂,踞石跏趺

  • 卷一百五十 志一百二十五·赵尔巽

      ◎交通二   △轮船   自西人轮船之制兴,有兵轮,有商轮。其始仅往来东西洋各国口岸而已。中国自开埠通商而后,与英吉利订江宁条约,而外轮得行驶海上矣。续与订天津条约,而外轮得行驶长江矣。商旅乐其利便,趋之若鹜。

  • 卷二百十九 熙寧四年(辛亥,1071)·李焘

      起神宗熙寧四年正月盡其月   春正月丁亥朔,上不視朝。   戊子,种諤領兵次撫寧堡,敵有迎降道傍者,左右欲收其甲,諤曰:「今為一家,彼即吾人也,聽以自隨。」   己丑,次囉兀城。敵帥都囉馬尾與其將四人,聚兵囉兀城之北曰

  • 宋季三朝政要卷一·佚名

    ○理宗乙酉寳庆元年春正月壬戌朔诏举贤良上初即位与杨太后垂帘同听政上曰傅伯成皆先朝耆旧朕所简记可召赴行在寻除寳学奉朝请潘壬潘丙谋立济王遗书李全约以二月朢日举事为逻卒得其人并书以白弥逺弥逺改作三月且许行人

  • 志卷第三 高丽史四十九·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天文三[月五星凌犯及星变]。○忠烈王元年二月辛酉太白犯昴。 七月丁酉流星大如缶自东至西而堕光芒照地。 十一月癸巳月犯太白。二年六月

  • 卷十四·叶隆礼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重订契丹国志卷十四诸王传文献钦义皇帝【按原书以东丹王□传日据下文自在太子称皇帝隆佑称皇太弟皆其追加之号不应托云独异今改称文献缼义皇帝以符体例】东丹王名托云太祖长子母曰舒噜氏大祖攻渤海

  • 呂祖謙後序·朱熹

      《近思錄》既成,或疑首卷陰陽變化性命之說,大抵非始學者之事。祖謙竊嘗與聞次緝之意。後出晚進于義理之本原,雖未容驟語,苟茫然不識其梗概,則亦何所底止?列之篇端,特使之知其名義,有所向望而已。至於餘卷所載講學之方,日用

  • 卷二十一·程公说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二十一   宋 程公说 撰书三厯书第三文公元年乙未【气余一百 归余五万八 朔余二一十三  千九百五  千八】正月甲子大【甲申冬至】   二月甲午小三月癸亥大日食经书二月癸亥日食大

  • 修改管理寺庙条例意见书·太虚

    ──十年秋冬作──查第一条所列各款,为本条例全体之大纲,故其分类法,应按各寺庙之性质,详加区别,以为管理之标准。盖性质不同,则管理方法必不能一致,若概以一例观之,反使习惯上各种寺庙性质混淆,大失管理之本意。如原第一条第

  • 入就瑞白禪師語錄卷之二·明雪

    明住天台護國寺嗣法門人寂蘊編上堂唐孝廉祈遠居士請師烏鎮圓義庵上堂,師陞座云:靈機未動,十方剎海冷沉沉;智境纔彰,覿面當陽明歷歷。寸絲不挂,何妨戒定慧以薰修;不立一塵,豈礙萬象森羅而依附孤迥,迥穿過鐵壁銀山峭巍巍,透徹金輪

  • 第十七章 摩哂陀之入寂·佚名

    所楞伽最胜之岛,长三十二由旬,广十八[由旬],周围百由旬,[四面]海围绕,到处有宝矿,河川、湖水、山并有森林。(一、二)岛、都、王、[使岛困厄]灾祸、驮都、塔、池、山、囿园、菩提树、[上首之]比丘尼(三)[上首之]比丘,最胜之佛,此等于此处[欲述

  • 羊脂球·莫泊桑

    短篇小说。法国莫泊桑的成名作。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塑造了一个具有爱国心助人为乐又具有自我牺牲精神的妓女,通过她的不幸遭遇,愤怒地揭露和批判了地主资产阶级的自私自利、虚伪、卑鄙,雄辩地证明“上流社会”的自

  • 庄子翼·焦竑

    汇集有关《庄子》注疏的著作。明万历十六年(1588)刻本,8卷。《庄子阙误》一卷,附录一卷。另有《四库全书》本。明焦竑编。所列引用书目,自郭象注以下22家。旁引他说互相发明者,自支遁以下计16家。又章句音义自郭象以下凡1

  • 复堂词话·谭献

    清谭献撰。共一百三十一则,为其门生徐珂所辑,1925年付梓。徐珂跋云:“师之论词诸说,散见文集、日记及所纂《箧中词》、所评周止庵《词辨》。光绪庚子(1900),珂里居,思辑为专书,请于师曰:‘集录绪论,弟子职也。侍教有年,请从事。

  • 传法正宗记·契嵩

    凡九卷。宋代明教大师契嵩(1007~1072)着。略称正宗记。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本书系继景德传灯录之后,叙述自印度以来诸祖师之传记,以及我国禅宗师徒面授付法相承之顺序。卷一为教祖释迦如来之传。卷二至卷六叙述自第一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