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八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八

洪武二十四年三月戊子朔,日有食之。

周世子有燉受册宝,上表谢。

遣魏国公徐辉祖、曹国公李景隆、凉国公蓝玉、徽先伯桑敬、都督马鉴、指挥严麟、朱铭、徐质、陈义、勋卫、徐增寿往陕西等处防边,赐钞有差。

己丑,诏于高丽市马一万匹,并索阉人二百人。

庚寅,旌表龙江卫卒丁歪头孝行。歪头事母孝,母疾几死,歪头割肝,和粥食之,母疾遂瘉。事闻,诏旌表之。

辛卯,置云南永平、通海、鹤庆三卫。时西平侯沐英言:“临安、大理二卫并金齿军民指挥使司所集军士,宜于金齿置永平千户所,临安置通海千户所,大理置鹤庆千户所,所置百户十人,今每所军士二千,当置百户二十人。”上命皆置为卫,调临安等卫军士益之。

甲午,上谓廷臣曰:“朕尝命寺人发库藏中古镜十余,以鉴容貌,多失真,召冶工数人而问之,莫能答。最后一人言曰:‘范模不正,故镜体偏邪,照人失真。’朕闻之惕然感悟,夫镜一物耳,略有偏邪,则不可鉴形,人君主宰天下,辨别邪正,审察是非,皆原于心,心有不正,百度乖矣,正心之功,其可忽乎?”

乙未,命靖宁侯叶昇练兵于甘肃,赐钞百三十锭。

丙申,礼部言:“品官棺椁,旧制俱以朱红为饰,今定制禁用朱,请更之。”诏文武官二品以上许用红朱,余以髹漆。

丁酉,上御奉天殿策试礼部会试中式举人。制策曰:“昔列圣之相继,大一统而驭宇,立纲陈纪,礼乐昭明,当垂衣以治,何自弗宁?少壮尽行,内骚华夏,外戍八荒,牝马胎驹于行伍,旌旗连岁于边陲,此果好杀而有此欤?抑蛮貊欲窥而若是欤?观之往事亦甚艰矣,今欲罢,乘机绝远戍,垂衣以治,又恐蛮貊生齿之繁,不数十年后,为中国患,当此之际,似乎失今可乘之机,岂不为限?今兴止未判,其于乘机绝孰可、孰不可。尔诸文士论之,以妥内外,朕将亲览焉。”时廷对者三十一人,擢许观为第一,赐观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

己亥,以成都府万年池及南渎庙池租给蜀府岁用。

以蔚州卫指挥同知陈弼为振武卫指挥同知,指挥佥事蒋兴、朔州卫指挥佥事夏成并为振武卫指挥佥事,大同右卫副千户李忠宋义为鴈门千户所副千户。

太阴入太微垣,犯左执法。

庚子,长兴侯耿炳文还自陕西。先是,奉诏往陕西训练马步士卒。至是还,奏上简阅兵士之数,凡二十三万余人。

辛丑,置锦衣卫所属驯象、屯田、马军左、右千户所。

命故诚意伯刘基孙廌袭爵。诰曰:“昔者,元运既隳,豪雄鼎峙,海内瓜分。当是时,士大夫甚众,然泛泛从人者亦多,所以贤智之士必择人而归,以树勋业,奠安生民,岂易从人而轻灭姓氏者邪?又若非义之从,虽死节不移。噫!虽死名彰矣!朕曩与群雄并驱,数年之间,异声教而擅征伐者不可胜数,孰辨真伪?尔祖诚意伯刘基,乃括苍之士,居勍敌之陲,密尔山寨,一闻朕命,乃间道兼程,星驰来归,陈历数之有在,议戡定之先机,及措安黎庶之道,其为人也义气凛然,人莫敢犯,所以父子相机,殁于奸邪,紊政之时,可谓不移其节矣。初授伯爵以终身,因其节不移,今特以前爵授尔廌为诚意伯,增禄二百六十石,共食禄五百石,子孙世袭,尔其敬哉!”

癸卯,赐左军都督李胜钞一千锭,令造居第。

上谕皇太子、诸王曰:“人君之有天下者,当法天之德也,天之德刚健中正,故运行不息,人君体天之德,孜孜不倦,则庶事日修,若怠惰侈肆,则政衰教弛,亏损天德,而欲长保天位者,未之有也。昔元世祖东征西讨,混一华夏,是能勤于政事,至顺帝偷惰荒淫,天厌人离,遂至丧灭。诗曰:‘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尔等当克勤克慎,他日庶可永保基业。”

以太仆寺少卿陈龚为两浙都转运盐使司盐运使。

丁未,山东耆民张伟等四十六人诣阙谢免粮恩,命计日给道里费遣之。

壬子夜,西安府地震。

丙辰,命齐王槫率护卫骑兵于开平近地围猎。谕之曰:“山东都司各卫骑士,皆从总兵官颍国公傅友德调发,尔毋相参,遇有战斗,可自为队,或在总兵之左,或在其右,有胆略则当先,无胆略则继后,若奏凯之时,宁使诸将言功,勿自矜伐。八月终秋高水冷,人马入关,尔亦回京。”

丁巳,赐致仕武臣年深者钞,人二十锭,年浅者半之。

夏四月戊午朔,享太庙。

暹罗斛国遣使臣李奈名等进象牙四十、生玳瑁二,赐奈名等衣钞有差。

己未,上谓后军都督佥事沐春曰:“曩者,胡虏近塞,兵卫未立,所以设兵守关。今虏人远遁,塞外清宁,已置大宁都司及广宁诸卫,足以守边,其守关士卒上命撤之。而山海等处犹循故事,其七站军士虽名守关,实废屯田养马。自今一片石等关每处止存军士十余人,讥察逋逃,余悉令屯田。”

辛酉,灵璧县丞周荣以事逮系刑部,父老赴阙,举荣善政。上嘉之,命宥其罪,赐钞八十锭、文绮罗衣各一袭,仍命礼部宴荣及父老,遣还。

壬戌,广东兴宁县奏:“自洪武十九年以来,凡编民户绝者百余户,田土荒芜者五百余顷。”广西兴城县奏:“蛮民作耗,所逋赋千四百二十八石无徵。”命俱免之。

癸亥,太原府代州繁峙县奏:“逃民三百余户,累岁招抚不还,乞令卫所追捕之。”上谕户部臣曰:“民窘于衣食,或迫于苛政则逃,使衣食给足,官司无扰,虽驱之使去,岂肯轻远其乡土?今逃移之民不出吾疆域之外,但使有田可耕,足以自赡,是亦国家之民也,即听其随地占籍,令有司善抚之。若有不务耕种,专事末作者,是为游民,则逮捕之。”

甲子,赈给山东、山西流民五十六人,米钞,其鳏寡孤独四十五人俾在养济院给赡。

乙丑,河南河水暴溢。时开封府陈留、睢州、归德、夏邑、宁陵被水患民千三百七十四户,诏遣官循例赈之。未几,陈州项城县亦奏河溢,民被水患,仍遣官往赈之。

戊辰,铸浑天仪成。

命遣军士三百人从唐哈散往江北捕虎,人给钞一锭。哈散者,京卫老卒也,善捕虎,时江北虎多为害,故命哈散率军士往捕之。

辛未,册封皇子栴为庆王,权为宁王,楩为岷王,橞为谷王,松为韩王,模为沈王,楹为安王,桱为唐王,栋为郢王,木彝为伊王。

罢承敕郎,改张斌、梅福、杨礼为四川等道试监察御史。

应天府江宁县沙州乡修筑土城,侵蕲春侯唐铎、左军都督佥事沈镛公田及民田二十余顷,诏增蕲春侯禄米三百余石,沈镛及民拨官田地偿之。

诏更定侍班官员。礼部奏定:今后文武官除分诣文华殿启事外,凡遇升殿,各用礼鞋,照依品级侍班,如有违越失仪者,从监察御史、仪礼司紏劾。东班则六部堂上官、各子部掌印官、都察院堂上官、十二道掌印御史、通政使司、大理寺、太常司、应天府正佐官、翰林院学士、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春坊学士、光禄司、钦天监正佐官、尚宝司、太医院官、五军断事官及京县正佐官,西班则五军都督及首领官、锦衣卫指挥、各卫掌印指挥、给事中、中书舍人。

壬申,旌表应天府上元县徐真童孝行。真童事父母至孝,是年正月,父母俱病,医不能愈,真童夜焚香祝天,割肝以食之,皆得愈。有司以闻,故旌表之。

癸酉,诏凡外卫军官调京卫者,皆给道里费,俾挈其妻子家于京师。

甲戌,命礼部置百官侍朝班序牌,大书品级,列丹墀左右木栅之上,令文武百官照品序立侍班,违越者罚之。

乙亥,给赐种苜蓿军士钞锭。先是,上命户部释淮南北及江南、京畿间旷地,遣军士种苜蓿饲马。至是,各以钞锭赐之。

丙子夜,慧星二:一入紫微垣阊阖门,犯天宋;一犯六甲,扫五帝座。

戊寅,刑部尚书杨靖奏:“在京诸司应用皂隶以民充之,恒不及数,宜将罪稍轻者罚役,少舒民力,且以惩创犯者。”可其奏命,以杖罪者充役一年,满日释之。

庚辰,诏修泗州祖陵及扬王、太原长公主享堂。

辛巳,修筑浙江宁海、奉化二县海堤成。宁海筑堤三千九百余丈,用工凡七万六千;奉化筑堤四百四十丈,用工凡五千六百。

癸未,湖广布政使司奏故潭王府官门栋宇损坏。上命工部遣官阅视撤之,唯宗庙、社稷及斋房有损漏者修葺之。

遣使命今上督颍国公傅友德收捕番将阿失里等,且谕之曰:“今上:天垂象甚切,须体天心,凡北平护卫及都司各卫隘口,必当整备士马,励精器械,严为守御,不可怠肆。”

乙酉,齐东知县郑敏以事逮至京,县民孟德等诣阙言敏廉勤有守,民受其惠,命复其官,仍赐钞百锭、衣三袭。

以南雄府同知吉原为本府知府,赐钞百锭,命礼部宴遣之。原,淮安山阳人,初由老人授南雄同知。时郡民有陈、曾二人互讼军役,原与差来镇抚陈艺会理其狱,镇抚受陈贿,欲独坐曾,原不肯署案,镇抚反诬执原,赴京诉之,其后事得直。上以其执法无私,故升擢之。

五月丁亥朔,上谕兵部试尚书茹瑺曰:“礼莫大于别贵贱,明等威。今在外布政司、按察司皆方面重臣,府、州、县官,民之师帅,闻初到任多无马乘,有跨驴出入者,非所以示民也,或假借于人,因被浸润不能举职者有之,甚乖治体。其官为市马,布政司、按察司二十疋,府减其半,州、县又减府之半,一马率十户饲之,岁终则更其役。”

置云南乐平长官司。

己丑,复停造宝钞。

诏内外军卫:“凡总旗历年多而升百户者,咸赐文绮、帛四匹,高丽布一匹。”

辛卯端午,宴群臣于奉天门。

是日,上幸龙光山,阅公侯子弟及将校射柳,中者赏彩帛。

诏定文武官封赠。兵部试尚书茹瑺等奏曰:“文武官员封赠旧制:一品封赠三代,二品、三品封赠二代,四品至七品封赠一代。”上命翰林院考古制,学士刘三吾奏宋制与今例同。诏从旧制。瑺又奏:“庶子袭父职,例止封赠嫡母,所生庶母无封赠。”复命礼部翰林同考古制,三吾奏:“宋制:母以子贵,庶母亦依所生子之秩封赠。”诏从宋制。

甲午,置留守后卫中右千户所、大河卫中前千户所,置富峪卫及左、右千户所。

戊戌,命汉、卫、谷、庆、宁、岷六王往临清训练军士,各置护卫。汉王甘州中护卫卫王,广宁中护卫,谷王兴州中护卫,庆王宁夏中护卫,宁王营州中护卫,岷王西河中护卫。仍敕中军都督府:“凡各王所过处所,军民官不必进见,随侍将士务其约束,毋使扰民,违者罪之。”

癸卯,命户部申明钞法。上御华盖殿,谓六部臣曰:“天下事体皆有至当之理,但人识见不同,决断之顷,各执一偏,故难尽善。惟揆之于理,则无此弊。自今凡有政令,必会官详议,所论佥可,然后施行,欲事皆善,必当如此。卿等其各尽乃心,毋阿比以为同,毋矫讦以为异,允执厥中,以副朕所托。”

甲辰,宁波府鄞县民陈进诣阙言:“定海鄞县之境有民田百万余顷,皆资东钱湖水灌溉,湖周回八十里,岸有七堰,年久湮塞不通,乞疏浚之。”上命工部遣官相度于农隙时修之。

己巳,以国子监生滕祐寿为观察使。祐寿,日本国人。

命国子监生解奎等四十三人于在京各卫讲说武臣大诰。

丙午,遣使赍敕劳凉国公蓝玉。时玉往西塞防边,至兰州坠马,损右肱。上闻,故遣使敕劳之曰:“朕昔率师渡江,诸将为朕股肱者,独中山武宁王、开平忠武王材勇谋略出诸将上,凡受命征讨,未尝挫衄。二王继逝,求其统御三军如二王者,盖亦少矣。往岁,尝命尔副颍川侯率师讨不庭于黔南,不数月而捷报,黔南既定,命尔副宋国公北取金山,遂掩袭虏庭,大捷而还,方之二王,亦庶几焉。今年,又命尔整兵燉煌、酒泉,使者至,言尔中途坠马,右臂微恙,故特遣使往劳。尔其善自调护,以称朕委任之意。”

戊申,袁州分宜县民以左道惑众,捕至京诛之。

庚戌,赐合门使徐日庄、尤良、观察使钱智、潘庸夏衣一袭。

甲寅,北平通州、武清等县霖雨,河水溢,漂民田稼,命户部遣官核实,以赈给之。

赐致任中军都督佥事高铭半俸终身。

乙卯,敕礼部侍郎张智等曰:“古之儒者务学以明体适用,穷则忠信笃敬以淑诸人,达则忠君爱国而泽被天下。朕自御宇以来,擢用儒士,布列百司,思得其人,以称其任,而卒少见,其故何也?良由师道不立,故成材罕闻。尔礼部宜以朕言谕天下,俾凡为儒者必恪遵先圣贤之道,以修己教人,毋徒尚文艺云。”

赐国子监生僧保等五十四人夏衣各一袭。僧保等,皆云南建昌土官子也。

诏归附鞑军及边民为军无丁男者除其役。

自三月至是月不雨。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刘昫
  卷二百四十四·列传第一百三十二·张廷玉
  ●卷二(辑自《太平广记》)·丘悦
  卷二(起二月,尽三月)·韩愈
  读礼通考卷六十五·徐乾学
  卷一百五十四·杨士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五十一·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二十七·佚名
  ●南疆绎史勘本卷十七·温睿临
  第五九名单(堂谕)光绪十年六月廿六日一一二○七-二三·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五 列传一百二十五·纪昀
  钦定宗室王公功绩表传目録·允秘
  附录二·佚名
  甄琛传·魏收
  钦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目録·金简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解昉·唐圭璋

      昉官苏州司理   永遇乐   春情   风暖莺娇,露浓花重,天气和煦。院落烟收,垂杨舞困,无奈堆金缕。谁家巧纵,青楼弦管,惹起梦云情绪。忆当时、纹衾粲枕,未尝暂孤鸳侣。   芳菲易老,故人难聚。到此翻成轻误。阆苑仙遥

  • 卷三十七·阮阅

      ●卷三十七·讥诮门  《坡游武昌寒溪》(《次韵乐著作》)云:“楚雨遂昏云梦泽,吴潮不到武昌宫。”又(《武昌西山》云):“周游困卧九折岭,褰衣独上吴王台。”失于一时笔快,遂以上宫目之。继而有

  • 甲集第十四·钱谦益

    滕尚书毅七首【启行】虞卿双白璧,鲁连千黄金。重轻岂在彼,在此方寸心。声名落天地,辉采流古今。没齿无一称,终将愧朝簪。晨趋螭石下,夕过鸾阁阴。兹焉复申命,载道荆山南。闲中牧龙媒,郤上驯鸷禽。岂徒饱

  • 自序·吴梅

    霜厓手定旧词,凡三易寒暑,缮录既竟,遂书其端曰:梅出词鄙倍,忝窃时誉,总三十年,得如干首。身丁乱离,未遑润色,诣力所在,可得而言。长调涩体,如耆卿、清真、白石、梦窗诸家创调,概依四声。至习见各牌,若[摸鱼子]、[

  • 卷二十七 茕斋序二十首·李白

    李太白全集 卷二十七茕斋序二十首 暮春江夏送张祖监丞之东都序 吁咄哉!仆书室坐愁,亦已久矣。每思欲遐登蓬莱,极目四海,手弄白日,顶摩青穹,挥斥幽愤,不可得也。而金骨未变,玉颜已缁,何常不扪松伤心,抚鹤叹息?误学书剑,薄游人间。

  • 列传第七十 李琰之 祖莹 常景·魏收

    李琰之,字景珍,小字默蠡,陇西狄道人,司空韶之族弟。早有盛名,时人号曰神童。从父司空冲雅所叹异,每曰:“兴吾宗者,其此儿乎?”恆资给所须,爱同己子。弱冠举秀才,不行。曾游河内北山,便欲有隐遁意。会彭城王勰辟为行台参军,苦相敦引

  • 元眀事类钞卷六·姚之骃

    政术门【一】法制行中书省 元史世祖混一天下立行中书省十一曰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征东不立兆域 元史诸帝皆起辇谷李日华集元人起辇不立兆域无丘垄隧道用木刳中两片合之金皮束固髹漆重重至

  • 五七八 户部为知照四库馆总裁等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佚名

    五七八 户部为知照四库馆总裁等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乾隆四十三年十二月户部为遵旨等事。陕西司案呈,本年十一月十四日准都察院咨称,本院具题内开:查四库馆自七月起至九月止所进各书,该总裁等抽阅书内俱有错悞记过,均应议处

  • 世家卷第三十六 高丽史三十六·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忠惠王。忠惠献孝大王讳祯蒙古讳普塔失里忠肃王长子母曰明德太后洪氏。 忠肃王二年乙卯正月丁卯生十五年二月以世子如元宿卫。 十六年十

  • 卷十七·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十七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颜师古注 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第五 昔书称蛮夷帅服【师古曰舜典之辞也言王者德泽广被则四夷相率而降服也】诗云徐

  • 浮侈 第十二·王符

    王者以四海为一家〔二〕,以兆民为通计〔三〕。一夫不耕,天下必受其饥者;一妇不织,天下必受其寒者〔四〕。今举世舍农桑,趋商贾,牛马车舆,填塞道路,游手为巧〔五〕,充盈都邑,治本者少,浮食者众〔六〕。商邑翼翼,四方是极〔七〕。今

  • 卷一二八·邱濬

    ▲將帥之任(上之上) 《易師》之辭曰:師,貞,丈人吉,無咎。 程頤曰:“師之道以正為本,興師動眾以毒天下而不以正,民弗從也,強驅之耳。故師以貞為主,其動雖正也,帥之者必丈人則吉而無咎也。丈人者,尊嚴之稱,帥師總

  • 第十六章·王夫之

    一 章句一“然”字及“是其”二字,一串写得生活。“弗见”、“弗闻”,微也;“体物不可遗”,显也。义既两分,故不得不用“然”字一转。乃如朱氏伸竟为分别,则

  • 传第八章·王夫之

    一或问之论敖惰,足破群疑。但朱子大概说待物之理,而此传之旨,乃以发修身、齐家相因之理。则在家言家,而所谓“泛泛然之涂人”与夫求见之孺悲,留行之齐客,固非其类。 又“亲爱”以下五者,亦比类而相反。

  • 卷四十·胡广

    <子部,儒家类,性理大全书钦定四库全书性理大全书卷四十诸儒二程子门人程子曰吕与叔闲居中某尝窥之必见其俨然危坐可谓敦笃矣学者湏恭敬但不可令拘廹拘廹则难乆也 吕和叔任道担当其风力甚劲然深潜缜密有所不逮于与叔

  • 卷一·鄂尔泰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钦定仪礼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仪礼义疏卷一正义贾氏公彦曰仪礼周公所制 班氏固曰周监于二代礼文尤具事为之制曲为之防故称礼经三百威仪三千 朱子曰礼经即今之仪礼其存者十七篇 张氏淳曰汉初未

  • 卷第十二·佚名

    祖堂集卷十二 祖堂卷十二 荷玉 荷玉和尚嗣曹山,在抚州。师讳匡慧,俗姓高,福州福唐县人也。 出家于罗汉院,具戒造曹源。因一日参次,曹山乃问师:&ldquo;大人还在也无?&rdquo;对云:&ldquo;在。&rdquo;曹山云:&ldquo;略要相见,还

  • 祖庭事苑序·睦庵善卿

    天下之尊尚佛氏者。以其言出乎耳目之表。理存於六合之外。信而思之於一言之下。顿证不失而灼见本性。成佛无疑。是故学者虽游心於语言文字而不泥文字。盖所以为道也。其道由迦叶。至达摩方传于震旦。后达摩五百年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