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活佛进香记

章嘉活佛偕随员黄欣泉,中将熙宝臣并荷兰国治港公司总经理陈锡周等十余人,外有普陀代表少青和尚、了强大师、根新大师等亦六七人。于本月十四日下午,趁江天轮船超等大餐间(闻该船招待礼亦颇优)。十五日早晨抵宁波招商码头。有会稽道尹及县知事、招商总办及军政各界多人,上船先投名刺,后皆侍立两旁,军警威仪,谨肃荷枪脱帽,共有百余人。并遮断交通,不准闲杂人等过道。诚一时之盛观也。少顷,活佛驾出,由道尹知事等数人迎至轮局。茶话片刻,备有官轿敬送活佛及随员并少青和尚等至海宁商轮官舱内。军政各界直待该船开驶,始回。十点钟,司至镇海,未泊码头先闻炮声震天。及船泊码头,有洪知事、炮台张司令、各队长等皆身披礼服偕军警各界多人恭立码头。江南江北之各炮台先后鸣炮,直至船驶出口,尚闻炮声隆隆也。一句钟至舟山码头,有警察临时照料,因该地电报不通,定海知事未得确实消息,至失招待(闻定海冯知事次日上山)。三句钟,轮泊沈家门码头。外海水警第三队队长及警察等护送到山轮将驶出沈家门海口之际,已望见普陀(沈家门与普陀洋面相隔不远)。人山人海,耳闻大彩炮、百子炮之声不绝。瞬间轮至普陀码头,另雇小舟登岸,见有簇新欢迎旗二面,一书“佛光普照”四字,一书“法海增辉”。又欢迎旗幡甚多,又有华顶宝盖数顶,提炉四对,内置旃檀沉速等香,另备特别文明彩轿一乘(活佛坐),藤舆数十乘(以备随员坐),轮停后先由法雨寺、普济寺、慧济寺三寺知客投柬恭迎。即另坐清洁宽畅渡船上岸,由三寺方丈行问讯礼,请登舆。是日,法雨寺方丈、了清和尚偕知客师暨两序大众师二百余人;普济寺方丈莲曦和尚偕知客师暨两序亦有二百余人;慧济寺方丈德林偕知客师暨两序大众师百余人并有各庵住持亦偕法共计一千二百余僧齐集。俱身披袈裟,手执清香,低眉合掌,整肃迎迓。此外更有警察荷枪环立。至活佛乘轿起身,沿路各庵均悬灯结彩,伐鼓鸣钟,燃放爆竹,特设香案恭迎活佛,一路飞幡前导,鸣乐后随,直至法雨寺内,一千余僧众又分班雁立,伐鼓鸣钟,恭迓活佛。是日已晚,活佛直上新法堂下轿。方丈了清知众少青偕众僧行礼。礼毕,嘱众回寮,方丈献茶。竟随设清净香斋进斋已,即安卧于斯楼。次日,活佛先至寺之九龙大圆通殿拈香,礼观音大士,九拜后,至各佛前亦均拈香恭敬异常。十七日,步行至前寺(即普济寺)及各名刹至盘陀石上趺坐多时,口中喃喃念经,两旁环立数人。十八日,至梵音洞、佛顶山两处(慧济寺),旋仍回法雨寺寓所。闻活佛进香已毕,准二十日动身往杭天竺及镇江金山等处朝礼云。

猜你喜欢
  太祖纪二·薛居正
  卷二百四十八 熙寧六年(癸丑,1073)·李焘
  陕西总督岳钟琪奏折 三、追查谣言,务必要铲除祸根·雍正
  ●明朝小史卷一 洪武纪·吕毖
  阅史郄视卷一·李塨
  今献备遗卷十七·项笃寿
  第四三○函复光绪八年九月三十日一二二二一--三·佚名
  卷十三·郝经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六 七音略四·纪昀
  一○八八 军机大臣奏遵查四库全书内添改抽挖各书办理情形片·佚名
  卷之六十·祁韵士
  多铎妃刘氏外传·胡朴安
  第四篇 政变正记·梁启超
  卷一百九十三·杨士奇
  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六出 书帕·李渔

    〖一江风〗(旦上)说来羞,处子年方幼,忽把春心逗。甚来由,托匾香腮,蹙短蛾眉,不住把啼痕溜。无端自惹愁,无端自惹愁,谁来伴我忧,恨不与人同瘦!奴家幼失父母,寄养于姚氏之门,蒙他爱若亲生,又许我赘夫承继,这是极遂心的事了。怎奈爹爹过

  • 楔子·孟汉卿

    (冲末扮李彦实引净李文道上,诗云)月过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老汉姓李,名彦实,在这河南府录事司醋务巷住坐。嫡亲的五口儿家属:这个是孩儿李文道,还有个侄儿李德昌,侄儿媳妇刘玉娘,侄儿根

  • 卷一百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三赵彦昭赵彦昭字奂然甘州张掖人少豪迈风骨秀爽及进士第调南部尉历左台监察御史中宗景龙中累迁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睿宗立出为宋州刺史入为吏部侍郎迁刑部尚书封耿国公寻贬江州别驾

  • 卷三十五·沈季友

    钦定四库全书檇李诗系卷三十五平湖沈季友编国朝闺塾师黄媛介媛介字皆令秀水人文学象三之妹与姊媛贞俱擅丽才而媛介尤有声香奁间书法钟王人以衞夫人目之画亦防染有致适杨元勲夫妇偕游江湖为闺塾师以终有湖上草王端淑曰

  • 庙学典礼卷二·佚名

      程学士奏重学校集贤直学士少中大夫臣程文海,至元二十三年二月日奏:臣闻国于天地,必需材以为用,而人材之盛,非自盛也,全在国家养育之勤,其衰也,反是,参之历代可考也。国家自中统建元以来,中外臣僚亦时闻表表伟杰者,皆自往时故

  • 第二四五移咸丰十一年正月二十七日一一六○二--七·佚名

    前任淡水分府宁,将各业户领买未完补谷限缴状,移送于新任分府张前置淡水分府宁为移交催收归补事。窃照敝分府,接受前任流交各业户领买未完补谷,除造册移送,请抵库款外,所有各业户具领谷价限缴状一百一十

  • 敬宗本纪·刘昫

    敬宗本纪(上) 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名湛,是穆宗的长子,生母即恭僖太后王氏。元和四年(809)六月七日,生于大明宫旁的侧殿。长庆元年(821)三月,封为景王。翌年十二月,立为皇太子。长庆四年(824)正月二十二日穆宗去世。二十三日

  • 王仔昔传·脱脱

    王仔昔,洪州人。最初学习儒学,自称遇到许逊,得到《大洞》、《隐书》豁落七元之法,出家游历嵩山,能说出人的未来。政和中期,徽宗召见他,赐他号为冲隐处士。徽宗因天旱祈雨,每每派小黄门拿着纸去求王仔昔的画,看他的意见。一天,小

  • 种师道传·脱脱

    种师道字彝叔,年青时跟随张载学习,以恩荫补为三班奉职,通过试换法,改为文官,任熙州推官、代理同谷县。县吏有田地诉讼案,满二年没有决断。师道翻阅案卷文书,一整天用力不能穷究,但此案所讼只是母亲及兄长而已。于是引吏诘问此

  • 卷七十·阿桂

    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七十恩赉【九 本年  恩科一】【臣】等钦惟我皇上元化陶甄羣伦普被教育五十余年之久天下士子蒸蒸向风莫不思敦实学励真材以副圣天子吁俊旁求之德意自龙飞首祚肇举丙辰科乡会试越壬申庚辰

  • 汉纪四十 孝和皇帝下永元四年(壬辰、92)·司马光

    汉纪四十 汉和帝永元四年(壬辰,公元92年) [1]春,正月,遣大将军左校尉耿夔授于除印绶,使中郎将任尚持节卫护屯伊吾,如南单于故事。 [1]春季,正月,派遣大将军左校尉耿夔授予北匈奴于除印信绶带,命中郎将任尚持符节护卫,屯驻伊吾,一

  • 卷十九中·王天与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纂传卷十九中   元 王天与 撰泰誓中第二        周书惟戊午王次于河朔羣后以师毕会王乃徇师而誓【唐孔氏叙章指见上篇○汉孔氏曰次止也戊午渡河而誓既誓而止于河之北唐孔氏曰左传凡师一

  • 卷九·方苞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析疑钦定四库全书仪礼析疑卷九翰林院侍讲衔方苞撰公食大夫礼贾疏谓不言賔介以小聘之上介乃士专言大夫然后可包大聘之上介小聘之賔得之而义尚未尽专言大夫明士介不得与又本国之臣有大勲劳亦用

  • 卷八·王质

    钦定四库全书诗总闻卷八宋 王质 撰豳风七月一章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此田野农民酬酢徃复之辞故参错无次序大率七月至九月一嵗之食已毕一冬之衣又办相与各道其生业指时指物不一而足卒之跻堂称夀以答上也一之日觱发二之日

  • 谗书·罗隐

    文别集。唐罗隐著。皆讽刺小品,作者谓用以“自谗”,故名。《郡斋读书志》著录《谗书》五卷,原本久佚,长期赖抄本流传。今传《谗书》五卷刻本,系清嘉庆间吴骞据吴翌凤抄本校补印行,附校一卷,辑入其所刊《拜经楼丛书》

  • 河源纪略·纪昀

    三十六卷。首一卷。清纪昀撰。纪昀字晓岚,又字春帆,晚号石云。乾隆进士。累迁侍读学士。坐事戍乌鲁木齐,寻释还。复授编修。官至协辨大学士,加太子太保,卒谥文达。纪昀贯通经史,旁通百家。任四库全书总纂。前编提要,校订整理

  • 除盖障菩萨所问经·佚名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象头山中。与大刍众七万二千人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心善解脱慧善解脱。如大龙王。诸有所作悉已成办。释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妙心俱得解脱。诸心自在到胜彼岸。善入法界建立

  • 婆罗门避死经·佚名

    全一卷。东汉安世高译于建和二年至建宁三年(148~170)。又作避死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册。本经相当于增一阿含经第三十一品第四经。内容叙述四婆罗门仙人精进修得善法五通,常畏惧死亡,一入于空中,一入大海中,一入山腹中,一入地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