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 晁补之 撰洞僊歌【留春】花恨月恼更夏有凉风冬轩雪皎闲事不关心算四时皆好从来又説春台登览人意多同常是惜春过了须痛饮莫放欢情草草 年少尚忆瑶阶得隽寻芳骖驔东坡适见垂鞭酕醄南陌又逢低防莺花荡眼功名满意无 
- 晚唐诗人亦不少,我只选讲了十七家,仅是走马看花。马戴的诗,严羽评为晚唐第一。杜荀鹤诗,宋人以为高古淳朴,贺黄公则斥之为粗鄙陋劣。曹邺诗罕有称道,而锺伯敬亟为赞赏。这些都是论晚唐诗可以研究的问题,本书亦无暇涉及。杨升 
-    却说高欢自信都发兵,出御尔朱氏各军。因闻尔朱势盛,颇费踌躇。参军窦泰劝欢用反间计,使尔朱氏自相猜疑,然后可图。欢乃密遣说客,分途造谣,或云世隆兄弟阴谋杀兆,或云兆与欢已经通谋,将杀仲远等人。兆因世隆等擅废元晔,已 
-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志地理志食货志兵志交通志邦交志地理志台湾台湾台湾,古荒服之地,不通中国;名曰东番。隋开皇中,遣虎贲陈棱略澎湖三十六岛。明嘉靖四十二年,海寇林道干掠近海郡县,都督俞大猷征之;追至澎湖,道干遁入台湾。天启元年,闽人颜思齐引 
-         除却汉高祖,中国史上由平民直起为天子的,只有明太祖。【元末群雄,如河南韩山童、韩林儿,乃白莲教师。湖广徐寿辉,为贩布者,其部将陈友谅,乃渔父。江苏张士诚,为运盐舟人。浙江方国珍,乃贩盐者。安徽郭子兴,则卖卜者之子 
-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国子监志卷五十金石五石鼓石鼓在国子监文庙防门内左右分列其数凡十其形似鼓而顶防圆元大德间虞集得之大都移置于此又元潘廸石鼓音训碑一并列于左【谨案石鼓文字谨就今十鼓完缺备橅以纪其实其音训则潘 
- 第一节 祠祭之礼古人率笃于教,故其祭祀之礼甚烦。又各地方各有其所奉之神,秦、汉统一以后,逐渐聚集于中央,其烦费遂愈甚。经元、成之厘正,而其弊乃稍除。此亦宗教之一大变,不能不归其功于儒者之持正也。秦襄公既侯,居西垂,自 
- (癸丑)二十四年大明弘治六年春正月1月1日○朔丁卯,上率百官行望闕禮,進表裏于兩大妃殿。○御仁政殿受賀,上進宴于兩大妃殿。○御仁政殿行會禮宴,倭人阿可馬多羅沙也文等十三人,野人浪都浪介等六十二人入參。傳于倭、野人曰:「 
- 圣王之举事,必先谛之于谋虑,而后考之于蓍龟。白屋之士,皆关其谋;刍荛之役,咸尽其心。故万举而无遗筹失策。传曰:“众人之智,可以测天,兼听独断,惟在一人。”此大谋之术也。谋有二端:上谋知命,其次知事。知命者预见存亡祸福之原,早 
- 予读刘子迩言屡废而叹有问者曰刘子之言常言也子何叹之数乎予曰子以予为玩其文辞也耶若惟文辞之玩而已则刘子固常言也夫孰知其有功于学者耶夫学莫先于知性知性而后知天之畀于人者厚而望于人者深盖人之有生虽与物同而备 
-  【原文】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译文】 孔子说:“志向不同,不在一起谋划共事。” 【读解】 所谓“人各有志,不能强勉。”又所谓“鹤鹊安知鸿鹅之志!”.其实都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意思。 当然,“道”在这里的外延 
-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诸声第五【十五声】人之声有十五声以五声二倍之凡三周而止髙乎此则不能上低乎此则不能下矣故九声为一调每旋一调则加上一声【如宫调旋变宫只髙一字为一调】凡六加上而七调毕矣九声加七声正十五声【 
-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六十五坊记第三十【坊音防徐扶访反】正义孔氏颖达曰案郑目録云名曰坊记者以其记六艺之义所以坊人之失者也此於别録属通论此篇凡三十九章体例不一或数经共论一事或一经惟说一事或每事引诗书 
- 【传】二十七年春,越子使后庸来聘,且言邾田,封于骀上。二月,盟于平阳,三子皆从。康子病之,言及子赣,曰:「若在此,吾不及此夫!」武伯曰:「然。何不召?」曰:「固将召之。」文子曰:「他日请念。」夏四月己亥,季康子卒。公吊焉,降礼。晋荀 
- 问:琨等阅禅家话头,觉有所疑。如谓烦恼即菩提。悟同未悟,修同未修,则释迦大可不必多事,众生亦不必修行?如烦恼非菩提,则堕分别相,与佛说不合?如云:“即”字系烦恼性与菩提性相同之谓,则其不同者安在?如说:“即”是理边,不同是事边;而 
-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卷第十  尊者大目乾连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根品第十七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逝多林给孤独园。时有梵志。名曰生闻。来诣佛所。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我欲少问。乔答摩尊。唯愿听许。尔时 
- 清代白话长篇神魔小说,又名《海国春秋》,四十卷四十回。清汪寄撰。此书现存版本主要有:清嘉庆十四年刊本堂藏板本;光绪四年戊寅翠筠山房刊小本,首《南游两经蜉蝣墓并获希夷梦稿记》,绣像十一幅,前图后赞。本书结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