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迩言后序

予读刘子迩言屡废而叹有问者曰刘子之言常言也子何叹之数乎予曰子以予为玩其文辞也耶若惟文辞之玩而已则刘子固常言也夫孰知其有功于学者耶夫学莫先于知性知性而后知天之畀于人者厚而望于人者深盖人之有生虽与物同而备二气于身根五常于心则夐与物异故必如尧舜之善而后可谓尽性仁义礼智之端有一亏阙则以人视物其间相去者几希夫人受此性于天犹其受任于朝也一理弗循谓之违天一事弗治谓之旷官知是乃知返矣呜呼有志于学者其尚惩予之不敏也嘉定壬午九月辛未西山真徳秀序

先生于先君为同门友故克自既冠得执经讲下每闻议论必称遯斋克虽不敏记忆不去心越五年入太学又十年窃第以归先生出迩言十二篇则向所称者往往载于此口诵心惟欲赞一语又不能又十年分教延平见今待制真先生所为序益不敢措笔顾惟先生家学源流克所稔知者不可无述昔孔庭诗礼之训不及四经常情观之其言若迩而陈亢以为君子之逺其子者在是然则观此书者诚知遯斋之授先生也既有以逺其子先生之着此书也又将以逺夫人岂直迩言而已哉嘉定癸未冬十一月望学生修职郎南剑州州学教授叶克跋

猜你喜欢
  管子补注卷三·刘绩
  《椤伽师资记》序·胡适
  卷五十六·程公说
  卷十八·冯复京
  园池第十三·桓宽
  卷四百九十七·佚名
  卷九(竺法护译)·佚名
  戒慎品第五·佚名
  大智度論卷第二十一·欧阳竟无
  三十六、路逢达道·慧开
  跋语·智旭
  唯物论没落中的哀鸣·太虚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佚名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佚名
  念佛发光乃属魔境·印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别后·闻一多

    啊!那不速的香吻, 没关心的柔词…… 啊!热情献来的一切的贽礼, 当时都大意地抛弃了, 于今却变作记忆底干粮 来充这旅途底饥饿。可是,有时同样的馈仪, 当时珍重地接待了,抚宠了; 反在记忆之领土里 刻下了生憎惹厌的痕迹。啊!难道

  • 卷二十九·本纪第二十九·泰定帝一·宋濂

        ◎泰定帝一   泰定皇帝,讳也孙铁木儿,显宗甘麻剌之长子,裕宗之嫡孙也。初,世祖以第四子那木罕为北安王,镇北边。北安王薨,显宗以长孙封晋王代之,统领太祖四大斡耳朵及军马、达达国土。至元十三年十月二十九

  • 卷九 善谋上第九·刘向

    齐桓公时,江国,黄国,小国也,在江淮之间。近楚,楚,大国也,数侵伐,欲灭取之;江人黄人患楚。齐桓公方存亡继绝,救危扶倾;尊周室,攘夷狄,为阳谷之会,贯泽之盟,与诸侯方伐楚。江人、黄人慕桓公之义,来会盟于贯泽。管仲曰:“江、黄远齐而近楚

  • 第十五回 从范增访立楚王孙 信赵高冤杀李丞相·蔡东藩

      却说项梁带领部众,杀奔彭城,仗着一股锐气,冲入秦嘉营垒,杀的杀,砍的砍,利害得很。嘉自起兵以来,从未经过大敌,骤然遇了项家兵队,勇悍异常,叫他如何抵挡?没奈何弃营逃去。项梁驱兵追赶,直至胡陵,逼得秦嘉无路可奔,只好收集败兵,

  • 第三十二回 武则天革命称尊 狄仁杰奉制出狱·蔡东藩

      却说武氏自拜洛受图后,遂想篡夺唐室,自称皇帝,武承嗣怂恿尤力,于是诸武相继揽权。直臣如苏良嗣等,已经罢去,索元礼周兴来俊臣,及其余酷吏,统依附诸武,专伺宗室及大臣,遇有嫌疑可指,即诬他谋反,次第捕戮。总计武氏改元永昌,至

  •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四十三·乾隆

      南北朝  【辛梁中大通三年魏节闵帝恭亥普泰元年废帝朗中兴元年】春二月魏尔朱世隆废其主煜而立广陵王恭【广陵王羽之子是为节闵帝】  初魏广陵王恭以元乂擅权托称瘖疾居于龙华佛寺无所交通至是尔朱世隆兄弟以

  • 卷四十五·佚名

    十一月十二日(乙亥),李侍尧奏言:接奉上谕:『即使府城难支,或竟有疏虞之事,亦不难再为收复』等因。现在府城一两月以来,并无贼扰。常青遣丁朝雄前往收复东港,虽南路贼匪复思煽动,其党伙决不能如逆爽之多。诸罗虽被围困,昨接柴大纪

  • 卷之二百七十一·佚名

    光绪十五年。己丑。六月。乙亥。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安。至甲辰皆如之。外记注  ○以教习期满。予同文馆汉教习程振溎以知县用。摺包  ○以军台效力期满。准废员谢洲等释回。摺

  • 皇王大纪卷二十七·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王纪康王祭祀曰自包羲氏教民养牲以荐神只后圣有作为政于天下必本诸天殽以降命命降于社之谓殽地降于祖庙之谓仁义降于山川之谓兴作降于五祀之谓制度有天下者祭百神是故天子祭天地祭四方祭山川祭五祀歳徧

  • 重印自序·胡适

    这十七卷《留学日记》,原来题作《藏晖室札记》,民国二十八年上海亚东图书馆曾排印发行,有民国二十五年我写的自序,说明这七年的日记保存和付印的经过。这书出版的时候,中国沿海沿江的大都会都已沦陷了,在沦陷的地域里我的书

  • 卷一百二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一百二十三灾祥略【二】地类顺治二年河决考城之刘通口时河流北徙自午沟至徐州河身渐涸至四年决口始塞河流疏通三年直隶成安等县水按分数免赋六年直隶真定顺德广平大名四府属山西太原平阳汾辽泽

  • 卷一百一十八 淮南衡山列传第五十八·司马迁

    淮南厉王长者,高祖少子也,其母故赵王张敖美人。高祖八年,从东垣过赵,【正义】:赵,张耳所都,今邢州也。赵王献之美人。厉王母得幸焉,有身。赵王敖弗敢内宫,为筑外宫而舍之。及贯高等谋反柏人事发觉,并逮治王,尽收捕王母兄弟美人,

  • 八年·佚名

    (癸丑)八年清大正四年春正月1月1日○〈純宗皇帝實錄附錄卷之六〉一日。〈陰曆甲寅十一月十六日〉遣附武官康弼祐,進表裏于德壽宮。○王世子,以電報問候于兩宮。以元朝也。1月4日○四日。臨于熙政堂,王妃同臨,引見宗戚、貴族

  • 卷第九·董仲舒

    身之养重于义第三十一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体莫贵于心,故养莫重于义,义之养生人大于利。奚以知之?今人大有义而甚无利,虽贫与贱,尚荣其行

  • 卷四·佚名

    善男子云何菩萨善知轨仪。修行离暗获得光明。不随他缘得自然智。速到大乘一切智智。善男子若菩萨。於彼所行轨仪一切诸行。不退不动获得光明。名为正法自智光明。亦名於法无障碍智。能离於暗获得光明。不随他缘得自然

  • 爱 之 崇 拜·太虚

    ──十五年冬在上海尚贤堂讲──前承李佳白博士请余讲演佛法,听众多为佛教与基督教徒。李博士又将余之讲演词,译登字林报,故引起西人之问难。余曾作一答书,已另行发表。在余个人之意思,基督教徒应有澈底认识佛教之必要,而佛

  • 成实论 第九卷·佚名

    成实论 第九卷诃梨跋摩造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十善道品第一百一十七十善业道。所谓离杀乃至正见。是十事戒律仪所摄。一时得禅无色律仪所摄。亦一时得离名善业道。即是无作。问曰。余礼敬布施等福是善业道。何故

  • 卷第二十七·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二十七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四圣谛品第八 【论】於此一品之中义分为三一释品名目二释品来意三随文释义一释品名目者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