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王湘绮与史馆

湘潭王壬秋先生,耆年宿学,久为当道所佩仰。民国二年,奉大总统电召赴京担任国史馆馆长。因病未能启程。三年,又奉大总统电。其文曰:王壬秋先生鉴:前以史职奉屈高贤。企望来仪为日久矣。安蒲稽程,遂经寒暑。顷闻旌从颇快,遨游所望,翩然准践前约,敬当虚席以俟。勿令拥彗为劳,并盼速复。袁世凯巧叩。王君当即复电,其文曰:“北京大总统钧鉴,承谕敬悉,即日首途,运叩皓。”先生奉电后,即日乘轮赴长沙,所带行李,仅小箱一口,唯书籍古玩字画等件共约二百数十箱。连日划船挑夫辗转驳运,竭数日之力,尚未竣事。其长公子代懿、三公子代功,均随侍,此外尚有男仆一人、女仆一人。抵省时,汤督即派员迎接,暂住府内,先生不允,乃改寓官书报局。日与汤跛公易豫程颂万诸人作诗钟为戏,往谒者不见,亦不复答。

次日,先生乘竹椅小轿至都督府,汤督出迎于门外。先生着开汽袍大袖对衿马褂,方领马蹄袖,缎靴荷包俱全,脑后垂小辫一条,长约一尺余。先生本系秃顶,其发辫早已无复存在,此次所垂之辫,乃用红绳拈成两股,形式与绳无异。有人戏问其故,先生笑曰:“我之装束,亦西装也,难道他人可以着西装,我独不能着西装乎?”其诙谐有如此者。

汤督设宴于府内,为先生饯别,嘉宾满座,多至四十余人。每桌酒席,费用约需银一百五十余两,系仿西餐办法。凡中外嘉珍,如白燕、熊掌、鹿筋、玉面狸鲟、鳇山之类,凡属着名珍贵之品,靡不罗列。是日,觥筹交错,宾主尽欢,军乐迭奏,竟日不辍,可谓极一时之盛云。

先生旋起程,同行者为约法会议议员舒礼鉴夏寿田。是日绝早,城外河干一带,军乐之声,不绝于耳。汤督暨各界送行者络绎于道,汤督特派华盛轮船为之护送,行至岳州,又奉大总统电令,派第三师长曹琨酌带军队,亲自护送到京,俾沿途一带妥为照料,先生于是安抵京中。

居京数月。一日,参政院开大会,湘绮亦出席,人疑其以是日行闭会礼。故惠然肯来,有以之询诸湘绮者,湘绮曰:“我今天到会,乃是为与诸君话别而来。”闻之者亦初不介意,旋与其媳之兄遇,告以须回湘。其媳之兄为谁?授勋四位之杨度也。杨即询以几时动身,王答以明日早车。杨曰:“届时我到车站送行。”当时彼此固无他话也。

迨次日杨到车站,王忽曰:“我有一件事托你。”杨问何事。王曰:“国史馆的印,拟请你替我收存,我已办了咨文,送到你公馆里去。”杨愕然曰:“别的事还可,印信我怎幺能够收存?”王曰:“某某要我将印交与他们,我不放心,故尔托你。”杨见王说不明白,而车又将开,无可奈何,只得承认。及回至寓所,果然见有公文一角,私函一通,及国史馆印信一颗,置在几上。杨以此事岂能私相授受,踌躇久之,乃想到呈明大总统请示办法。其最有趣者,王之咨文中,有咨请贵京堂右咨杨京堂之语,盖杨在前清末年曾赏过候补四品京堂,而王但知其前清之官衔,而忘其民国之官衔也。

杨请示总统之呈文,除首尾加一二例语外,中间即照抄王之原咨,一字不易。呈上后,总统批令亦不好怎样着笔,只令杨代理国史馆长。杨奉批后,以为此明是叫我代王看守印信而已,馆中诸事,遂亦毫不过问。未几有某事发生须用印,杨不肯负责,乃特添一副馆长,而杨遂以代理国史馆长一变而为国史馆副馆长矣。此关于湘绮弃印潜归之趣谈也。然而湘绮在国史馆之趣谈,犹不止此。

王所下之馆饬,与各官署不同。无论有几件事,皆接连写去,并不分开,其对于馆员之馆饬,动曰:“某事请曾老前辈办理,某事请宋老前辈办理。”盖前清翰林院旧制,科分在后者,对于在前者均称老前辈。而湘绮之得钦赐翰林科分最晚,故国史馆员几无一非王之前辈。馆饬如此称呼可谓恭敬至极,亦荒谬之极,时人咸传为笑柄。

王之文学,虽世不多觏,然公牍体例,则所未谙。然又喜亲动笔墨,前因财政部库款支绌,国史馆经费,未能按期照发,曾由该馆向财政部催发一二次,财政部仍未照给。湘绮文兴勃发,乃亲拟一咨文,前述欠发经费若干,及叠次催领情形,固不足为奇。惟中有“有类索逋,殊伤雅道”二语,人多传诵。在湘绮是否以近日公文书中多用骈体,因特揣摩风气,冀合时流,则非余之所敢知也。

先生之南下,外间传闻谓因北方干燥,回乡避暑。据史馆中人云,王先生此行,实有不得已之苦衷,因馆中某君与王先生之女侍周妈少有冲突,王先生左右为难,故携周南下,以为解铃之计。盖史馆内外之纲纪,皆王先生从龙旧臣,视秘书协纂诸君,直若无物。而某君每欲以太史公之资格,驱策王先生,奔走疏附之人,积不相能。一日,因微故,馆役与某君破口对骂。某君盛怒之下,爰呼巡士絷之而去。讵该役为周之亲眷,当事亟时,老婆径奔至先生前,气恨恨指王曰:“汝尚为国史馆长乎?何物巡士,竟敢絷汝之仆,汝之颜面何存?”先生矍然而起,以名刺索某仆回,以谢周妈。馆中人闻之大哗,群欲兴晋阳之甲。先生内服阃威,外惭清议,于是中涂南下。

先生素负海内名宿之目,以学问论,淹贯经术,以能力论,文章资格,殆与曾左相颉颃。此次奉令来京,其事业之成就者,只民国之国史馆总裁而已。卒之放纵磊落,仍不脱名士风流,书生臭味,飘然返去。舆论界议论纷纭,兹汇录之如下:《日知报》云:“王湘绮自膺特聘纂修国史到京,开馆以后,老趣颓唐,全持玩世主义,对于史事,搁置脑后。正如为混沌画眉,不知何时始有端绪。”各报所传王氏对于国史,主张采用通史体裁,及杨子条陈各节,均属风影之谈,并无其事。馆中一切庶务,湘绮懵不顾问,悉操于周妈之手。视史馆之公共机关,无异其家政。馆中仆御人等,多系周妈所推荐,恃有奥援,遇事懒散。馆员某见此情形,大为愤恚,因驱逐某劣仆事,与周妈冲突。湘绮老人内迫阃威,外惭清议,一时调停无术,遂托避暑为名踉跄出京。名士风流,不能办事,于此可见一斑。《黄钟报》云:“壬秋先生天真烂熳,不衫不履,脱然形骸,不受职事上之拘策,自是一种特性。去年议及史馆,曾有将国史馆移入湖南之说。近日到馆,又复雪中白鹤。去留自如,潇洒出尘,不当以寻常规模拘之。”尤令人捧腹者,前日抵鄂,携带其晚年多情之周妈,泛舟武昌,谒段都督。至督辕,则以王运刺夹周妈刺授阍者,阍者以达,段曰:“余闻王先生之名久矣,彼周妈何人斯?”阍者曰:“客与一村妪来。”段曰其周妈矣。延客东序,执役惟谨,阍者唯唯。老人则挟周妈姗姗来迟,既相见,乃为周妈介绍于段曰:“此吾之侍者,周其姓,彼欲望见都督颜色也。”段唯唯,不知所云,既命之坐,王语周妈曰:“都督待汝不薄,汝其勿违都督雅意。”是日,尽欢而罢。《国华报》云:“当王先生未来京之先,大总统亲贤礼士,延聘之典,异常隆重,及先生来京,第一件事则与财政部较量薪俸之发给期限,第二件事制造概算书向财政部领款(每年十二万有余),第三件事则呈请任命总纂协修,第四件事则颁布馆令派办事员。政府公报所载国史馆令由第二号至第十四号,皆关于派人支薪之事,第五件事则王先生返乡矣。至于一部“廿一史”,从何处说起,至今未尝议及,只见派人用钱而已。曾闻某政界人曰,前日晤湘绮老人,询以国史馆近状,王先生曰:“无事可办,吃饭而已。”吃饭而已!呜呼!今日之政界,皆吃饭问题耳。特无人敢说出,王先生可谓一语破的矣。

猜你喜欢
  卷二百九·毕沅
  读礼通考卷三十二·徐乾学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佚名
  卷之三百八十七·佚名
  ●卷六·陈洪谟
  卷九·王明清
  卷八·郝经
  老子韩非列传第三·司马迁
  周嘉谟传·张廷玉
  卷九·彭百川
  楚围雍氏五月·佚名
  卷七十一·雍正
  卷首之四,五·佚名
  卷八十七·佚名
  卷十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四出 骂筵·孔尚任

    ◎乙酉正月〖缕缕金〗(副净扮阮大铖吉服上)风流代,又遭逢,六朝金粉样,我偏通。管领烟花,衔名供奉。簇新新帽乌衬袍红,皂皮靴绿缝,皂皮靴绿缝。(笑介)我阮大铖,亏了贵阳相公破格提挈,又取在内庭供奉;今日到任回来,好不荣耀。且喜今上

  • 卷第五十九·徐鼒

    前翰林院检讨加詹事府赞善衔六合徐鼒撰列传第五十二方外晞容(海明) 邳州石屋僧 项缸(景■〈口虽〉、一泓)丹竹 德宗 南狱和尚 道源(函可、成回、明光、如寿)髡残(傅良、大成、知休) 桑山人 陈仙者松仙(清

  • 今献备遗卷二十四·项笃寿

    (明)项笃寿 撰王恕王恕字宗贯陜西三原人也正统戊辰进士选翰林庶吉士授大理左评事升寺副上言刑罚不中者六事命着为令出知扬州府岁饥发廪不俟报迁江西右布政使剿平流贼呉广华寻拜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抚治南阳荆襄流民南阳豪

  • 到溉传·李延寿

    到溉字茂灌,是到扌为弟弟的儿子。父亲到坦,是齐朝的中书郎。到溉少年时是个孤儿,家中贫寒,和哥哥到沼、弟弟到洽都很出名,由王国左常侍起家。乐安人任窻十分欣赏喜爱,总是提携到溉、到洽二人,广为提高他们的身价。他的生母魏

  • 于阗传·欧阳修

    于阗,或称为瞿萨旦那,也叫涣那、屈丹,北狄人称之为于遁,胡人称之为豁旦。距京师有九千七百里,距瓜州四千多里,据有汉代的戎卢、杆弥、渠勒、皮山等五国的旧地。王所居称西山城,有强兵四千人,有河名玉河,国人夜里看月光最亮的地

  • 胡俨传·张廷玉

    胡俨,字若思,南昌人。从小十分好学,对天文、地理、律历、医学、占卜方面的书籍,无不博览。洪武年间,他以举人身份被授予华亭县教谕,能以师道自任。母亲去世,他守孝期满后,改到长垣任教谕,请求给予便地养家,后又改到余干县任职。

  • 卷三百三十·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三十明 杨士奇等 撰御边宋神宗熙宁三年十一月司马光乞留诸州屯兵劄子曰臣奉勅充永兴军一路兵马都总管安抚使臣窃闻本路十州所管屯驻禁军至少大率皆是缘边就粮兵士常时分为上下番有一

  • 四三、三晋始侯考·钱穆

    《史记 楚世家》:“简王八年,魏文侯、韩武子、赵桓子始列为诸侯。”而《年表》无之。《年表》:“楚声王五年,魏、韩、赵始列为诸侯。”而《世家》无之。考之《魏世家》云:“魏文二十二年,魏、韩、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五十六·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六 洪武十六年八月壬申朔,日有食之。 甲戌,上谕佥都御史詹徽等曰:“民之休戚,系于牧民者之贤否,咨询得失,激浊扬清,则系乎风纪之职。近来人情习于故常,政事安于苟且,上下相蒙,彼此无惮,乃至阖郡连

  • 石美玉女士·周诒春

    石美玉女士 年四十四岁。生于江西九江。侄道生。初学于九江及镇江教会学校。光緖十八年。以教会资助。自费游美。入米西根大学。习医科。光緖二十二年。得医士学位。为教会会员。光緖二十二年。回国。任九江医院医生

  • 春秋书法钩元卷三·石光霁

    明 石光霁 撰书従王伐一【蔡人衞人陈人从王伐郑】【胡氏】王夺郑伯政怒其不朝以诸侯伐焉非天讨也故不称天【桓公弑君而自立宋督弑君而得政天下大恶人理所不容也则遣使来聘而莫之讨郑伯不朝则贬其爵可也何为愤怒自将

  • 卷二十一·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二十一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尚书注疏第十谨按宋板与上合为一卷説命上考异古本经不言臣下罔攸禀令不作弗罔作亡下文惟暨乃僚罔不同心臣不命其承畴敢不祗并放此注其名曰説下有也字使摄政下

  • 卷十七·严粲

    钦定四库全书 诗缉卷十七 宋 严粲 撰 鹿鸣之什    小雅 【谱曰小雅大雅者周室居西都丰镐之时诗也○程子曰自鹿鸣以下二十二篇各赋其事而用之其周公之爲乎与二南同也○陈氏曰周家之治至於文武其礼文浸以烦缛故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六十三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六十三卷(迦叶菩萨品第二十四)广释善星断善根义 出善星未断善根之前坏欲界结获得四禅事 出善星说苦德尼干缘起事 释断善根义 释断善根佛性不断义 释佛性如虚空非三世摄 释阐提身口业皆

  •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第六卷·蕴闻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第六卷径山能仁禅院住持嗣法慧日禅师臣蕴闻 上进师绍兴二十八年正月十日。于明州阿育王山广利禅寺受请。望阙谢恩讫。拈敕黄示众云。达磨不来东土。二祖不住西天。人人常光现前。个个壁立万

  • 复庵和尚华严纶贯·佚名

    复庵和尚华严纶贯佛灭度后六百年有龙树菩萨世间文字一时读尽发心入龙宫看藏见华严有三本上本中本下本上本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偈一四天下微尘数品中本有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下本有十万偈四十八品遂记得下

  • 美丽的青春·黑塞

    本书收集了抒情诗人黑塞的中短篇小说中最脍炙人口的五篇名作。《秋之旅》描写一个在流浪和怀念之间徘徊的心灵。《忆童年》刻画缅怀往昔盘旋在脑海的天使、奇迹和童话。《婚事》表现出黑塞写作风格的另一面,描述一个常

  • 阳宅十书·王君荣

    《阳宅十书》是明代万历年间由王君荣编著而成。该书是明代一部专论住宅堪舆的典范之作,精选了当时最盛行的堪舆学术著述,将其汇总而成。该书内容丰富,搜罗广泛,针对性强,以条目形式逐项介绍阐述。既有阳宅理论,如福元法、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