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五十六
洪武十六年八月壬申朔,日有食之。
甲戌,上谕佥都御史詹徽等曰:“民之休戚,系于牧民者之贤否,咨询得失,激浊扬清,则系乎风纪之职。近来人情习于故常,政事安于苟且,上下相蒙,彼此无惮,乃至阖郡连岁不闻,有所激劝,或者乃云吏称民安,岂知善恶贵于旌别,举措在于得宜?今有司受牧民之寄者,岂皆举职?宜有以考察之,其令御史及按察司官巡历郡县,凡官吏之贤否、政事之得失、风俗之美恶、军民之利病,悉宜究心。若狥私背公,矫直沽名,妄兴大狱,苛察琐细,遗奸不擒,见善不举,皆为失职。卿等其宣布朕意,令其知之。”
丁丑,命国子祭酒宋讷释奠于先师孔子。
诏天下递铺公文,除奏启本用黄袱褁之,其余文移悉用红袱。
戊寅,祭大社、大稷。
己卯夜,填星犯天阕。
辛巳,孝慈皇后小祥,禁在京音乐、屠宰,设斋醮于灵谷寺、朝天宫各三日。是日清晨,执事内官于几筵殿中陈祭仪。上素服乌犀带出,至殿西幕内,皇太子、亲王、皇孙、妃、主、皇孙女各具丧服,诣殿前,北向立。赞“跪”,奏曰:“兹者,孝慈皇后小祥,请行祭奠礼。”上出幕,至殿中香案前,皇太子以下侍祭如常仪。祭毕,百官素服、乌角带诣宫门进香,讫,诣后右门,行奉慰礼,外命妇俱诣几筵殿进香。皇太子、亲王服熟布练冠,九衤取,去首绖负版,辟领衰,见上及百官则素服、乌纱帽、乌角带;皇妃皇太子妃王妃公主服熟布盖头,去腰绖;皇孙熟布冠,七衤取,去首绖,负版辟领衰;皇孙女熟布盖头,去腰绖;宗室、驸马服练冠,去首绖。内尚衣官将所释服于几筵殿前正南偏东丙位焚之。皇太子、亲王复诣孝陵行礼。先是,礼部官以孝慈皇后小祥,奏令天下诸司致祭。上曰:“此固礼也,但仪物百费皆出于民,道里往来亦甚劳烦。且皇后在时,尝问朕曰:‘天下之民安乎?’朕曰:‘尔问甚善,然事不在尔。’后曰:‘陛下为天下父,妾忝为天下母,天下之民皆子女也,其安与否,岂可不知?’今言犹在耳,而欲以小祥费天下民财,甚非后心也。其止之。”
壬午,兵部奏定永宁茶马司以茶易马之价宜如河州茶马司例,凡上马每疋给茶四十斤,中马三十斤,下马二十斤。从之。
甲申,遣官祀历代帝王。
乙酉,祭太岁、风云雷雨、岳镇、海渎、山川、月将、城隍诸神,遣官祭旗纛。
以茹太素为刑部都官部主事,寻升试郎中。
建昌卫指挥使安配、月鲁帖木耳等献马,诏赐绮帛、钞锭有差。
丙戌,降东阁大学士吴沉为翰林侍书,以进讲后期,考功监劾之故也,寻改为国子博士。
丁亥,夕月。
会稽县民有依附绍兴卫指挥高谦,谦嘱县典史满整免其徭役,不从,谦笞之。整诉于朝,上曰:“谦武将,何得与民交通,挠有司法乎?”逮谦与民,至皆伏罪。因命兵部申戒武臣:自今有受民嘱托,以病有司者,皆论罪不赦。
戊子,赏温州、台州二卫将士擒杀倭寇有功者,凡一千九百六十四人,文绮、钞布、衣物有差。
上召应天府官,谓曰:“京师,首善之地,居民当使习礼义,崇善道,为天下先。近闻京民多有求充皂隶者,非所以善俗也,其禁止之。”
旌表孝子李英之门。英,邳州人,年十五丧父,家贫,力作养其母刘氏,冬寒必温衾席。母常病疽,英为吮之,数日而愈,母又病滞下,英取粪尝之味甜,心切惊悸。母寻卒,日夜号哭,庐墓三年。事闻,诏旌表之。
辛卯夜,太阴犯毕宿,荧惑行轩辕中。
乙未,故元建昌宣慰使阿尔思兰贡马,赐以袭衣、文绮、钞锭。
遣使赐占城、暹罗、真腊国王织金文绮各三十二匹、磁器一万九千事。
庚子,姚安府土官自久作乱,都督陈桓率兵讨之,兵至九十九庄,自久遁去。
兵部奏:“自应天府浦子口至睢阳驿凡十一,马四百四十匹,每一驿上马二十匹、中马十匹、下马十匹。今拟以苏、松、嘉、湖四府之民田粮多者为马户,田四十顷之上者出上马一匹,三十顷之上者中马一匹,二十顷之上者下马一匹。”从之。
遣官以皮袄四千五百九十五领给赐北平、山西极边戍卒。
寻甸土官安阳等来朝,贡马三十五匹及虎皮、氊衫等物,诏赐衣服、锦绮、钞锭。
九月辛丑朔,命国子生有父母者三年一归省,著为例,有未婚娶,许还家毕姻,及闻伯叔兄之丧者,许奔丧。仍令礼部定与限期。
癸卯,磨勘司奏增朝参牙牌律,诏从之。
甲辰,敕谕户部曰:“数年以来,颇致豊稔,闻民间尚有衣食不足者,其故何也?岂徭役繁重而致然欤?抑吏缘为奸而病吾民欤?今岁豊而民犹如此,使有荒歉,又将何如?四民之中,惟农最苦,有终岁勤动而不得食者,其令有司务加存抚,有非法苛刻者重罪之。”
乙巳,皇太子千秋节,素服诣奉先殿祭祀,毕,诣上前行八拜礼,退易孝服,诣孝慈皇后几筵殿致祭,复诣陵行礼。
丙午,皇从曾孙赞偕生,靖江王第五子也。
给四川等都司所属士卒五十二万四千余人绵布九十六万一千四百余匹、绵花三十六万七千三百余斤、钞七十四万七千一百余锭。
丁未夜,太阴犯建星。
戊申,故元将校刘普贤奴自辽东来降,赐钞一百锭。
故元罗罗斯宣慰使剌羡来朝,贡马,诏赐袭衣、绮段、钞锭。
丁巳,祭周天星辰。
戊午,天寿圣节,皇太子、亲王服玉色常服,驸马浅色常服,诣上前行八拜礼,百官具朝服诣奉天殿行礼。毕,赐宴华盖殿如常礼,不举乐。
是日,真腊国献驯象、香腊。
贵州宣慰使霭翠、宋诚、永宁宣抚使禄照、乌撒知府实卜及东川、乌蒙、芒部、普安、仁德、曲靖、普定等府知府俱献马。
夜,太阴犯毕宿。
己未,内官梁珉以货币往琉球易马,还得马九百八十三匹。
广东清远县猺贼作乱,都指挥使王臻率兵讨之,降贼众一千三百七人,送京师,命给衣粮,发泗州屯田。惟贼首麦至清遁入矮岭大罗山,臻复以兵捕之。
辛酉,赐刑部尚书开济、都察院左佥都御史詹徽罗衣,人一袭。
夜,荧惑犯太微西垣上将星。
壬戌,皇第二十二子楹生。
赐灵台郎及天文生绵布。
贵州宣慰同知沙溪、普安军民府土酋实恭、越州土酋阿资、贵州土酋陇珠等来朝,贡马及方物,诏各赐织金文绮及衣服、帽带、靴袜、钞锭有差。
以刑部试郎中茹太素为都察院试右佥都御史。
癸亥,命申国公邓镇为征南副将军,临江侯陈镛、济宁侯顾敬为左、右副将军,率兵讨江西龙泉等县山寇。时广东猺贼作乱,剽掠旁近,由是江西永新、龙泉山民互相扇动,结聚徒党,自称“顺天王”,势甚猖獗,江西都指挥同知戴宗率兵剿捕不克,至是命镇等将兵往讨之。
山东鱼户以累年匿税课,逮至京都察院论罪,当流者六十人。上曰:“商人匿税,自昔有之,况贫民乎?其悉宥之。”
甲子,建凤阳大龙兴寺成,寺即旧于皇寺也。自宋有之,为金所废,元时有僧名宣者复创寺,宣卒,德祝、高彬继之,元末,寺复废。至是,重建,经始于四月朔,是日落成,去于皇旧址十五里,于是赐名曰大龙兴寺,上自为文记之。佛殿、法堂、僧舍之属凡三百八十一间,计工二万五千,赏工匠、士卒钞二十五万三百有奇。诏僧善杞、文彬主之,赐善杞号曰显密法师,文彬号曰善世法师。善杞,德祝之弟子。文彬,杨州地藏寺僧,应召至,皆年高有戒行。
乙丑,贵州宣慰使宋诚母刘淑贞、普定知府者额妻适约来朝,诏赐绮、钞。
云南沾益州土官安索叔安磁等贡马及罗罗刀甲、氊衫、虎皮,诏赐安磁纱帽、金带、绮罗衣各一袭、锦一匹、织金文绮五匹、帛二匹钞三十三锭,从人、把事等赐有差。
释刑徒七十七人,发河南归德、永城诸驿,人入马一匹,传递以赎其罪。
戊辰,命天下诸司官来朝明年正旦者预进《功业册》。
礼部言:“内外诸司文武官员已入流者,凡遇朝贺、谢恩、见辞,必具公服行礼,见辞官员有公事奏启者,须仪礼司引进,常朝官亦如之,有不从仪礼司引进及私事烦渎上听者,从仪礼司官举奏其罪。致仕官服色与见任同,凡遇朝贺等事,一体具服行礼,在外差遣赴京官员亦如之,违者论如律。惟飞报军务者随即引见,不必具服。”诏从之。
是月,命给事中潘庸等及国子生各卫舍人分行天下都司、卫所,清理军籍。
赐真腊国使臣柰伯剌勤等衣服、文绮。
猜你喜欢 卷二百四十五 熙寧六年(癸丑,1073)·李焘 第九章荆公之政术(一)总论·梁启超 卷二十二·沈德符 卷一百四十八·杨士奇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佚名 第三十七册 天聪五年四月·佚名 第七十四册 记天命朝事十二件均无年月·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一 刑法略八·纪昀 卷七十三·班固 侯莫陈悦传·令狐德棻 封伦传·欧阳修 卷二十九 重熙增币之议·李有棠 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沈从文 燕文公时·佚名 职官三九·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