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费太公传

费太公,讳允嘉,字大猷,南通县人也,兄弟五六人,皆拳勇有气力,而公次居,长壮,竟魁于诸弟,拄两臂,能举重八百斤。以贩海蜇赴吴门,单舸棹扬子江,中流遇盗舟数十,猝傍公舟,跃入各为隐语,如俗所传古水盗,叱喝曰:“汝啖过刀面,抑落汤馄饨耶?”过刀面者,杀之之词;落汤馄饨者,溺之之词也。于斯时也,凡稔公者皆不意公之能力败诸盗也矣;而公则大呼曰:“吾鱼盐贩也,安所得金宝累累,为诸君寿?愿悉所有海蜇,献以买吾生。”海蜇厥形如钟,肉柔美可食,欧儒所谓腔肠动物海味也,俗称之曰“海月”。滨海渔人捕之,渍盐盛木桶,致远地贸十一利,公实资之以为生焉。诸盗闻公言,不理,攒公手足,骈缚置舱,争舁其桶。桶巨于牛腰,高四五尺,度可重五六百斤,即尽数盗力而不能胜。公以面贴舱板,仰首言曰:“诸君释我,请为举之,幸无以劳诸君。”言未已,辄潜气鼓运,并力撑拿,缚绳寸寸截。起,从容举桶,移盗舟如移几案,盗相顾愕,叩问公姓氏居所,公乃曰:“吾江北费大猷也。”盗则连顿首抵地,乞贳死,公笑移桶,还己舟,麾之曰:“去去!毋溷我!”诸盗莫不惮公之勇,而感其仁而惠也,伺公归来,谒谢里中。纟儿相率诬公为窝盗,公曰:“是不过涎吾赀耳,全吾赀于盗,而失诸里子弟,何害焉!”厚赂遗之,乃已。盖公视里子弟亦犹之其视盗,不欲以力胜而以度胜焉耳。呜呼!公亦可谓人杰矣哉!

无锡钱博基曰,如公兄弟,所谓雄武魁杰人也。然吾闻公兄弟服义自持,恂恂友于生小,家贫,不能具好服,每置一袭,弟兄递互易著,融融怡怡,退然如恐相伤也。呜呼!是可以愧世之士大夫读书谈道而反至于阋墙者,其好勇斗狠者又勿论也。

钱基博又曰:公生距今,百馀年矣。乙卯之冬,公玄孙师洪持状来乞传,计当胜清乾嘉间人也。师洪,通州张謇弟子,亦恂恂孝友人也。父殁,能遍致鸿儒硕学,为撰传志,以垂美于无极。且抚教稚弟,极有恩礼,为之介,请业于余,是可以觇师洪之为人也。呜呼!公之遗泽远矣哉!

猜你喜欢
  徐胡二王传第二十七·陈寿
  卷一百七十六 至和元年(甲午,1054)·李焘
  自序·蔡东藩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佚名
  ●崇祯实录目录·佚名
  卷之一百五十·佚名
  尚史卷一百六·李锴
  第六十八卷 忠节 一 二·缪荃孙
  卷六十八·鄂尔泰
  卷六十六·鄂尔泰
  李贤传·令狐德棻
  卷一·萨囊·彻辰
  卷一百二十六之十六·雍正
  沈燮臣·佚名
  十一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七言律诗·刘克庄

    早朝大明宫(唐)贾至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千条弱柳垂青锁,百啭流莺绕建章。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和贾舍人早朝(唐)杜甫

  • ●卷二·陈衍

    一、旧岁冬月,秋岳有《感事诗一百十韵》云:“天女威灵替,黄神统绪彰。过秦余贾谊,兴汉起张良。薄雪消寒会,残灯独夜房。孤吟劳踯躅,长句著兴亡。势转擒胡月,歌成破虏章。握乾临夏宇,出震溯东方。女直山长白,曼珠气内黄。

  • 笺注评点李长吉歌诗外集·吴正子

    宋 呉正子 注刘辰翁 评【京师本无后巻有后巻者鲍本也尝闻薛常州士龙言长吉诗蜀本防稽姚氏本皆二百一十九篇宣城本二百四十二篇蜀本不知所从来姚氏本出秘阁而宣城本则自贺铸方囘也宣城多羡诗十九蜀与姚少亡诗四而姚

  • 自序·蔡东藩

      吾国之有史,繇来旧矣。自汉司马迁创作《史记》,体例独详,遂为后世史家之祖。班固因之,辑成《汉书》,而迁固之名乃并著焉。窃案迁《史》起自黄帝,讫于天汉,大旨在叙古从略,叙秦汉从详,综计得百三十篇,共五十二万六千余言。班

  • 卷第一百二十二·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宋纪四〔起重光协洽(辛未),尽旃蒙大渊献(乙亥),凡

  • 二一○ 暂署湖广总督陈辉祖奏清理遗书并查缴《博物典汇》《前明将略》折·佚名

    二一○ 暂署湖广总督陈辉祖奏清理遗书并查缴《博物典汇》《前明将略》折乾隆三十九年十一月三十日暂署湖广总督印务 湖北巡抚臣陈辉祖跪奏,为遵旨查办覆奏事。窃臣承准办理四库全书处文开,本年六月二十六日奉上谕:闻外

  • 卷二十七刑法志一·黄遵宪

    外史氏日:上古之刑法简,后世之刑法繁。上古以刑法辅道德故简,后世以刑法为道德故繁。中国士夫好谈古治,见古人画象示禁、刑措不用则睾然高望,慨慕黄、农、虞、夏之盛,欲挽末俗而趋古风。盖所重在道德,遂以刑法为卑卑无足道也

  • 王轨传·令狐德棻

    王轨,太原祁地人,小名沙门,是汉朝司徒王允的后代。世代都是州郡第一大族。祖辈都在魏国当官,赐姓乌丸氏。父亲王光,自幼雄健英武,有将帅的才能谋略。每次参加征战,都立有战功。太祖了解他勇敢果断,待他十分优厚。官至骠骑大将

  • 进表·孔毓圻

    幸鲁盛典进表孔子陆拾防代孙太子少师袭封衍圣公【臣】孔毓圻恭承敕防编刻幸鲁盛典今已成书奉表上进者【臣】毓圻诚惶诚恐稽首顿首上言伏以帝德崇儒特举隆文于阙里皇仁重道首颁异数乎尼山开局命官裒洙泗希逢之典超前轶

  • 地理志一·佚名

    序文◎序文東國地志,略在《三國史》,他無可稽。我世宗大王命尹淮、申檣等,考州郡沿革,乃撰是書,歲壬子書成。厥後離合不一,特擧兩界新設州鎭,續附于其道之末云。京都漢城府◎京都漢城府:本高句麗南平壤城,一名北漢山郡。百濟近

  • 卷九十四·顺治

    <子部,儒家类,御定孝经衍义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九十四士之孝事长顺易随初九官有渝贞吉出门交有功【臣】按疏官为执掌之职官有渝变未离于随是改调而未迁擢也然而官长则非其旧矣故戒以从正则吉随之为义虽主顺从

  • 卷七十(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菩萨见实会第十六净居天子赞偈品第二十三之一尔时净居诸天子。知无量众生得住菩提。於佛法中无有疑虑已,称意踊悦。各以妙偈赞佛功德。尔时信施天子。以偈赞曰:所爱妻子施,并舍所重身。乃至王位财,我礼檀度者,尔时乐持戒

  • 法王品第二十三·佚名

    日出光明照世间,雲幻焰散黑闇灭。所有萤光及众星,乃至满月皆映蔽。菩萨住空无相愿,行於最上大智行。罗汉缘觉证皆超,一切邪见俱能破。譬如王子施财宝,自在能利诸众生。众生欢喜悉随顺,无疑当得嗣王位。菩萨勤行大智行,施甘露

  • 自序·智旭

    经云。宁起有见如须弥山。勿起恶取空见如芥子许。盖空见拨无因果。能断五乘善根故也。然般若如大火聚。四面皆不可触。触则被烧。苟不取著。则温身熟食除冥。以喻四门皆可入道。又何为独破空哉。须知空句破。则四句皆

  • 佛说庄严王陀罗尼咒经一卷·佚名

    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布怛洛迦山。为诸人天一切大众演说法要。遍观十方以妙音声。告观自在菩萨妙吉祥菩萨言。善男子有经名一切如来所护观察众生示现佛刹庄严王陀罗尼。我昔初发心时。于花光

  • 律相感通传·道宣

      唐 道宣撰重刻律相感通传序唐终南山澄照大师。兼通三藏。而精于毗尼。亲承昙无德宗。横弘竖扬。天下释氏之徒。不失僧伽之所以为僧伽。犹之春行大地。万物咸被其泽。而其弘扬依开显扶谈之意。令诸学者域心于圆极

  • 檀弓疑问·邵泰衢

    一卷。清邵泰衢(生卒年不详)撰。泰衢字鹤亭,浙江钱塘人。雍正初任钦天监左监副。精研礼学,兼明算术。着有《史记疑问》等。是书因《礼记》出自汉儒,而《檀弓》一篇却多有附会之处,故摘其可疑者,逐条论证辨析。如脱骖旧馆人

  • 大乘悲分陀利经·佚名

    亦称《大乘大悲分陀利经》、《大悲分陀利经》、《悲分陀利经》等。佛教经典。三秦失译。八卷。主要叙述释迦牟尼前生离诤王本生,发五十一大愿,誓成无上菩提的故事。异译本有:西晋竺法护译《闲居经》一卷(或十卷),已佚;北